國際保理EDI報文
『壹』 誰能給我一些國內保理業務的風險與對策的論文
我國商業銀行開展國內保理業務的探討
摘 要:開展國內保理業務對我國商業銀行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一定可行性的基礎上,本文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開展國內保理業務的困難,並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措施。
關鍵詞:商業銀行 國內保理 問題與措施
我國已經加入WTO,國外金融機構將逐漸進入我國金融市場,國內金融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日益激烈的競爭將不僅僅局限於國內銀行間的傳統業務,更多地將體現在以金融信息和資本運營為核心的金融市場的營銷創意和金融產品創新等方面。這迫使我國商業金融機構將當前著手要解決問題集中在研究市場需求,發揮信息資本優勢,積極開拓新的金融產品等方面。作為金融服務項目之一的保理業務,在我國卻還基本是一項空白,外資銀行登陸我國金融市場後,必然選擇保理業務作為突破口,我國商業銀行將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本文嘗試對我國商業銀行開辦國內保理業務進行探討,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商業銀行要加強保理業務的風險調控機制的建設
1. 加強對企業的資信管理,在交易前做好買賣雙方的資信調查。為此商業銀行要建立和完善科學的企業信用評估機制,並通過銀行之間的合作與信息共享,建立完整可靠的企業資信情況管理系統,對信用等級不同的客戶,分別核定大小不等的信用額度,提供不同的融資服務。在保理業務進行過程中,銀行應密切關注供應商或賒銷方的經營、管理、財務狀況,密切監控其現金流,對保理業務進行專戶管理,確保賬款回收。同時還要考察債務人的付款情況及賬齡記錄,評價其還款意願。此外,對單一債務人應核定保理上限,防止風險集中。
2. 收購或擔保的應收賬款必須採取額度控制辦法,額度根據賒銷商的資信狀況確定,並隨其資信狀況的變化而調整。銀行也可以要求敘作保理業務的賒銷商在本行開立保理業務結算專戶,並在保理協議中明確規定銀行對該保理專戶擁有直接扣劃呆滯的應收賬款的抵消權。特別是在國內保理業務開展的初期階段,銀行可先選擇一些產品暢銷、質量好、具有壟斷性質的企業作為保理服務對象,如電信業、能源、交通、高科技產業等。為了有效控制風險,商業銀行可以先選擇對供應商提供逐步、直接、有追索權、公開型、融資性的保理服務。
3. 可以借鑒西方國家保理商的成熟做法,加強商業銀行與保險公司的合作,轉移風險。當然這需要尋找政策方面的支持。
4. 為了防止貿易爭議帶來的風險,銀行在敘做保理前,可以通過專門人員對貿易合同的明晰度、完備程度進行評估。在債務人選擇上應側重選擇與供應商有長期交易往來的賒銷方,在產品選擇上應選擇供應商已發展相對成熟的產品。
5. 為了防止與第三方的利益沖突,銀行在敘做保理後,應盡早向債務人作出讓予通知,這樣,有助於確定各方的權益,保障銀行的債權優先權,避免債務人提早向供應商付款而解除債務。
6. 對從事保理業務的律師的要求:從事銀行保理業務律師應向客戶提供規范的與保理有關的法律文件。在我國有關保理制度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律師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仍需要起草、審核或修改許多與保理有關的法律文件。作為律師,往往較早地涉及或介入到保理業務領域中,為了避免商業上的風險和維護我國貿易商和金融機構的利益,律師應當首先研究國際上通行的、標準的與保理有關的法律文件,向我國的客戶提供法律上的建議。與此同時還應當考慮的是,在我國目前的立法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如何將保理放到我國大的法律框架之中,以使我國的民商法對其具有約束力和適用性。
二、加強銀行的自身建設,為保理業務的開展創造前提
1.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員工素質,使其熟練掌握業務過程。專業的保理業務人員應充分了解有關保理業務的公約和相關法規,應懂得如何分析客戶的財務報表,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授信辦法,深入了解貿易產品的市場狀況,懂得應用電子數據傳輸系統(EDI)。這就要求銀行加強保理業務人員的培訓。為此,需要商業銀行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一方面,可派人員參加國際保理商聯合會為期一年的保理業務函授培訓;另一方面,可以邀請一些與本行業往來密切的國外大的保理公司人員來行介紹國外保理業務的經驗、最新動態及風險防範,同時國內各分行之間的人員應定期研討,交流業務情況,研究《國際保理業務慣例規則》,分析其批准率、費率、賠付率及作業效率。只有這樣學習借鑒,在實踐中不斷進步,才能不斷提高作業水平,更好地服務客戶,防範保理業務的經營風險。
2. 加大計算機網路建設。信息產業的飛速發展使得保理制度在操作的方法上和形式上來得更為科技化和網路化。我國商業銀行為了在與外資銀行競爭中保持優勢,只有利用網路化管理,才能提高服務效率,有效控制風險。
三、國內商業銀行應抓住機遇,增強意識,宣傳保理業務的優勢,積極推廣這一業務
應將國內保理業務納入銀行的整體營銷戰略之中,進一步加大對目標客戶的市場宣傳和營銷力度,通過開辦企業培訓、上門宣傳講解、實施嘗試期優惠費率等手段,讓更多的企業和商家了解保理業務,並使企業充分認識到,在買方市場條件下只有採用更加方便的方式開展貿易才能佔領並擴大市場,這樣銀行開辦保理業務的基礎才能堅實牢靠。然而,銀行也要加強市場調查,杜絕那些以融資為目的的投機商。
四、採取措施積極推動企業信用管理體系的建立
國家可通過加強信用管理教育、培育信用管理機構、加大信用違規懲處力度來推動這項工作,盡快研究制定並出台關於徵信數據開放和徵信數據使用規范的法律、法規。同時,建立或授權建立資信數據統一檢索平台。所有信用中介機構有義務提供已被其掌握的企業代碼、名稱、數據更新日期以及其它簡要信息。同時,也可以利用檢索平台網路對不良資信企業及其管理者予以公布。
銀行應對企業進行數據收集、信用評級。這既是調研和資料庫建設的需要,同時又是對培育資信管理公司的扶持。組織信用保險、信用保理、商賬追收、商業擔保、應收賬款券化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為以後擴大企業信用服務做准備。
=========================================
其它的:
http://zjzw.net/article_show.asp?a_c_id=15&a_id=24942
http://www.chinalawe.com/news/2005%5C7%5Cli61204755967500217328.html
http://www.hicourt.gov.cn/theory/artilce_list.asp?id=1036&l_class=2
『貳』 國際保理的保理流程
國際保理業務有兩種運作方式,即單保理和雙保理。前者僅涉及一方保理商,後者涉及進出口雙方保理商。國際保理業務一般採用雙保理方式。雙保理方式主要涉及四方當事人,即出口商、進口商、出口保理商及進口保理商。下面以一筆出口保理為例,介紹其業務流程。
出口商為國內某紡織品公司,欲向英國某進口商出口真絲服裝,且欲採用賒銷(O/A)的付款方式。
◎進出口雙方在交易磋商過程中,該紡織品公司首先找到國內某保理商(作為出口保理商),向其提出出口保理的業務申請,填寫《出口保理業務申請書》(又可稱為《信用額度申請書》),用於為進口商申請信用額度。申請書一般包括如下內容:出口商業務情況;交易背景資料;申請的額度情況,包括幣種、金額及類型等。
◎國內保理商於當日選擇英國一家進口保理商,通過由國際保理商聯合會(簡稱FCI)開發的保理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FACTORING將有關情況通知進口保理商,請其對進口商進行信用評估。通常出口保理商選擇已與其簽訂過《代理保理協議》、參加FCI組織且在進口商所在地的保理商作為進口保理商。
◎進口保理商根據所提供的情況,運用各種信息來源對進口商的資信以及此種真絲服裝的市場行情進行調查。若進口商資信狀況良好且進口商品具有不錯的市場,則進口保理商將為進口商初步核准一定信用額度,並於第5個工作日將有關條件及報價通知我國保理商。按照FCI的國際慣例規定,進口保理商應最遲在14個工作日內答復出口保理商。國內保理商將被核準的進口商的信用額度以及自己的報價通知紡織品公司。
◎ 紡織品公司接受國內保理商的報價,與其簽訂《出口保理協議》,並與進口商正式達成交易合同,合同金額為50萬美元,付款方式為O/A,期限為發票日後60天。與紡織品公司簽署《出口保理協議》後,出口保理商向進口保理商正式申請信用額度。進口保理商於第3個工作日回復出口保理商,通知其信用額度批准額、效期等。
◎ 紡織品公司按合同發貨後,將正本發票、提單、原產地證書、質檢證書等單據寄送進口商,將發票副本及有關單據副本(根據進口保理商要求)交國內出口保理商。同時,紡織品公司還向國內保理商提交《債權轉讓通知書》和《出口保理融資申請書》,前者將發運貨物的應收帳款轉讓給國內保理商,後者用於向國內保理商申請資金融通。國內保理商按照《出口保理協議》向其提供相當於發票金額80%(即40萬美元)的融資。
◎出口保理商在收到副本發票及單據(若有)當天將發票及單據(若有)的詳細內容通過EDIFACTORING系統通知進口保理商,進口保理商於發票到期日前若干天開始向進口商催收。
◎ 發票到期後,進口商向進口保理商付款,進口保理商將款項付與我國保理商,我國保理商扣除融資本息及有關保理費用,再將余額付給紡織品公司。
『叄』 保理的國際保理業務
國際保理業務的運作有單保理和雙保理兩種方式。僅涉及進出口商一方內保理商的叫做容單保理方式;涉及雙方保理商的則叫做雙保理方式。單保理是只有出口銀行與出口商簽訂保理協議,並對出口商的應收賬款承作保理業務。雙保理是進出口銀行都與進出口商簽訂保理協議。 保理系統包含:
1. 加入 FCI協會後要使用的 「EDI factoring. com」系統。
主要是處理與合作保理商之間的信息互換的工具。
2. 開展保理業務的金融機構的業務處理系統。
不同於一般的信貸系統。這個系統保護風險控制,額度控制,應收賬款信息處理等操作。並非所有開展保理業務的金融機構都在使用成熟的保理系統,部分是半手工,半自動來實現的。保理系統最成熟最專業的要數浦發銀行以及招商銀行……
『肆』 在國際保理服務中,國際保理商聯合會成員使用什麼系統來傳遞業務信息
FCI 會員之間使用EDI factoring.com 交換信息
『伍』 什麼叫出口保理
保付代理(Factoring)業務是在以賒銷(O/A)為支付方式的貿易中,由保理商(Factor)向出口商提供的一種集融資,結算,財務管理,信用擔保為一體的綜合性的貿易支付方式,簡稱保理業務. 分國內保理和國際保理兩種.
通常在賒銷方式下,賣方根據合同或訂單發貨交單後,只能被動地等待買方到期時付款,因賒銷是匯款方式中貨到付款,屬商業信用,並不象信用證那樣,由銀行來承擔第一性的付款責任. 由於各種原因,一些買方可能會一再拖延付款, 而有一些賣方可能永遠也不會付款, 除非買方的資信可靠, 或者雙方中的一方是另一方的子公司.
如果出口商和保理商簽定了協議, 情況就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保理商將負責對買方的資信進行調查,提供風險擔保, 並替出口商催收帳款及進行有關帳務管理和資金融通等, 從而解除了賣方的後顧之憂. 同時資金的佔用也是一個突出的問題,賒銷將使出口方的資金大量被應收帳款所佔用。國際保理業務便是一種專門為出口賒銷服務的金融工具,它可以使企業在得到賒銷利益的同時,最大程度地避免賒銷的負面影響,從而達到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1968年, 國際保理聯合會(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在荷蘭成立, 總部設在阿姆斯特丹.它是由120多家銀行所屬的保理公司組成的世界性聯合體,其目的是為會員提供國際保理服務的統一標准、程序、法律依據和技術咨詢並負責組織協調和技術培訓。目前,國際保理聯合會可向法國、德國、香港、義大利、日本、新加坡、英國、美國等近5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國內或國際保理業務。
進入90年代以後,國際保理聯合會一直與我國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1992年3月14日,中行北京分行分別於美國國民保理公司和英國米蘭銀行所屬的鷹獅保理公司簽署保理協議,率先開辦國際保理業務。1993年3月,中行正式加入國際保理聯合會。
1994年5月,所有的保理商聯合會都啟用了一種新的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通信系統EDIFACToring。它的基礎是聯合國EDIFACT標准--一種由聯合國支持並開發的真正的環球電子數據交換標准。
操作流程
出口保理一般採用雙保理機制。出口商對於其出口銷售只需與當地的出口保理商聯系。出口保理商與每一個進口國的進口保理商保持著聯系,所有的業務往來都受國際保理聯合會頒布的《國際保理慣例規則》的約束。進口商的應收帳款由出口保理商轉讓給相應的進口保理商,進口保理商因而向出口保理商負責保理協議中規定的收款和風險擔保。
出口保理通常採用雙保理機制,包括以下四方:
出口商(貴公司)
進口商
出口保理商(假設為交通銀行)
進口保理商
申請文件
出口商和出口保理商之間需要以下文件:
出口保理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