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濾桶裡面放什麼
❶ 請問什麼是過濾桶 過濾桶是針對什麼水進行過濾
1、根據魚缸的來尺寸自可以放置多個過濾桶!
2、並聯,就是多個過濾桶個人工作個人的,每個桶都通電,每個桶的抽水管和回水管都在缸內,具有同樣的過濾效果。
3、串聯,將多個(一般不會超過3個)濾桶串在一起。一個桶的抽水管在缸內,回水管接另一個桶的抽水管,以此類推,最後一個桶的回水管放入缸內,這樣缸內只有一個給水管和一個抽水管。可以每個桶都通電,也可以其中某個或者某幾個通電,根據流量要求來定。
4、前置過濾桶,就是在串聯的情況下,第一個桶不通電,或者自製的根本沒有水泵,僅僅是一個桶里裝上濾材接上兩個管子。做為正常過濾桶的前置桶,主要起物理過濾作用!
5、每種解法各有優缺點。並聯,每個桶都進行物理和生化過濾,能力較為強大。同樣比較費電,水流較大,但是每次清潔每個桶都要打開,比較麻煩!串聯,因為只有一供一回,所以水流較小,但是可以根據桶的先後順序,分別進行物理和生化過濾,從而做到每個桶都做不一樣的工作,效果也不錯。前置桶一般都放置物理過濾的材料,以過濾棉為主,放置大的雜物,如食物殘渣糞便等進入生化桶,影響生化過濾的效果。並且每次清洗只需要清潔前置桶即可,因此串聯有清理方便的好處。
❷ 什麼成品款式的上濾魚缸可以加過濾桶
不用什麼款式,上濾都抄可以
有兩種方式
1 比較省錢,原來的3合一泵可以利用上,買個無動力濾筒(很便宜),濾筒的進水接3合一泵的出水,濾筒的出水接原來的上濾,濾筒里放棉,上濾里放濾材,如果3合一泵功率大,還可以接2個無動力濾筒
2 直接買個濾筒(帶泵頭的),好的上千,國產的一般幾百,進水不說了,出水也可以接上濾(此時上濾全堆濾材)
成品缸上濾受限很大,還可以用增加濾盒+濾筒的方式,不過蠻難看的
❸ 海水魚缸的外置過濾桶里都放什麼什麼順序
從底層算起第一層:先放一片物理棉,第二層:放紅菌屋或者呼吸環,第三層:放專生化球跟活屬性炭,第四層:放物理棉一片,第五層:消化棉一片,頂層:再放一片物理棉,以上所描述的是自製濾桶的濾材順序,成品桶是不用自己配的,
❹ 草缸用不銹鋼過濾桶里放什麼濾材
濾棉、磁環兩樣就行。其它材料要看你水質情況。
❺ 過濾桶的濾盒裡濾材擺放順序。過濾棉是放到濾材的上面還是下面
飼養觀賞魚的魚缸水質之所以能夠得到長時間的維持,離不開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它們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沒有一個合格的物理過濾,就不可能為之後的生化過濾掃清障礙,在飼養中大型觀賞魚的魚缸里,如果想要水質徹底穩定,也離不開生化濾材。
但是,最近養魚老道發現,有很多的新魚友,會把過濾棉鋪設的零零散散,幾乎是哪一個過濾倉里,都能夠看到過濾棉的身影。
有的魚友還會在水泵倉里再去塞上些過濾棉,還有的魚友使用的滴流過濾,也是上下幾層,有幾層算幾層都會有過濾棉,甚至於還有把過濾棉再次墊到生化濾材的底部。
這些做法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無外乎就是希望濾棉可以更好、更多的吸附雜質。那麼,這種做法有用嗎,到底是對還是錯呢?
如果不是為了需要反復清洗或者更換,一塊過濾棉也可以有效攔截雜質的
關於過濾棉的好壞,會與許多因素有關,甚至於包括了濾槽的深淺和寬度,以及濾棉的耐用性和厚度以及細密度等等,因此來說,濾棉其實並沒有什麼好壞之說,但看我們把它們用在哪裡,是飼養密度小、水體大,還是飼養密度大、水體小的魚缸,所選擇的濾棉肯定不太一樣。
養魚老道一般都在魚店裡購買濾棉,幾乎是隨意購買的,大致上看看不是過於鬆散,能夠耐用就可以,回家之後,用上一段時間,自然就知道了這個濾棉適不適用,不好再換就是了,也不是多麼貴重的東西,完全沒有必要去看什麼品牌的。
而且,一般的觀賞魚缸,有個三五層濾棉,基本上都夠用,更何況,可能下面還會鋪設有生化棉呢?
對於某些小魚缸來說,如果觀賞魚飼養密度不大,不是濾棉需要清洗更換的話,一塊濾棉也可以搞清水質,並不是過濾棉越多越好的,完全沒有那個必要。
我們比如說內置過濾器、水妖精、小外掛等,裡面可能也就是一塊濾棉或者一塊生化棉當做濾棉來用,誰也沒說不可以,很多小魚缸的水質效果,不也很好嗎?
名字不是瞎叫的,既然標注了過濾倉和生化倉,必然有它的道理
目前不管是標準的底濾或者上濾系統,甚至於側濾、背濾,都會標注著哪裡是過濾倉,哪裡是沉澱倉或者生化倉,以及水泵倉。
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哪個隔斷里該放什麼濾材,人家早就已經明示了,為什麼我們還要去畫蛇添足呢?
原因不在於濾棉的多少或者每個倉里都要加上一塊白棉,而是因為我們的魚缸水質根本就未養好或者穩定,甚至於觀賞魚還在患病期,所以水質才會出問題,這個與在每個倉里都加上過濾棉,根本關系就不大,甚至於有些時候,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其實這並不是新魚友們異想天開,而是一種無可奈何,沒有其他招數了,以為這樣的水質可能會更好,可是事實上呢?
過多的濾棉設置,不但是藏污納垢之所,而且嚴重的阻礙了魚缸的水流通暢,甚至於可能徹底封閉了生化濾材的氧氣進入,生化倉的水面再也沒有波動了。
不是說硝化細菌需要大量氧氣嗎,不是說生化倉也需要格外打氧嗎,這個時候怎麼把這個理論又忘記了呢?
生化濾材的通風性越好,水流越通暢,培菌的效果才會更好
如果說我們真的是希望生化濾材可以更多的培養硝化細菌或者有益菌,那麼一定是含氧量需要充足,既然含氧量需要充足,那麼一定是生化濾材的通風性要良好,這個道理我們應該是誰都知道的,冬季里長期供暖的屋子,突然間開窗通風換氣,我們自己是個什麼感受?
再者就是生化濾材想要含氧量充足,一定要保證水流通暢,這個通暢度才是最為關鍵的。
為什麼現在提倡干濕分離,就是為了能夠讓濾棉把雜物徹底阻擋在生化濾材之外,避免進入到過濾循環中,隨之再次進入到魚缸的水體里。
哪怕是有點殘渣,進入到生化倉或者生化濾材中,也要比把生化濾材用一塊或者幾塊濾棉封閉起來,整的密不透風,要強得多。
但是,很多新魚友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
更別說是,我們在生化濾材的底部,再去墊上幾塊濾棉,它的底部幾乎是水流靜止,一灣死水。
時間一長,質量差點的生化濾材也會有粉化的風險,更何況是長期待在濾材底下的過濾棉,它可能不腐爛、發臭嗎?為什麼我們要去清洗濾棉、更換濾棉,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嗎,那麼我們把它墊到了生化濾材底部,又是個什麼道理呢?
把生化濾材放到魚缸里,基本上是起不到好作用的
還有一些新魚友,因為自己的過濾不夠用,會把部分生化濾材扔到魚缸里,美其名曰,這樣就可以多培養硝化細菌了,道理未必不正確。
但是,我們也要看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和濾材的大小吧?
大部分的生化濾材都是有空隙的,並且比起陶粒、底沙,甚至於小石子要大很多,這些東西放置在魚缸里,不也成了臟污納垢之所了嗎?而且,我們想要抽底換水也未必能夠把這些雜物清除出來,那麼,過量的魚便沉澱其中,我們是在培養有機物、垃圾箱,還是在培菌呢?
它和反氣舉的道理是不一樣的,反氣舉中是上有水流下有氧氣的,底部還有出水口,它的水流是流動的,可是魚缸底部隨便放置的生化濾材呢,無論是陶瓷環還是細菌屋,我們即使是擺放的整整齊齊又能怎樣?
結果必然導致水質很快毒素超標,甚至於污穢不堪,當然了,這也會與觀賞魚的大小和飼養密度有關,不過,最好還是不要去放置這些東西。
它們和飼養羅漢魚,偶爾在魚缸里放點火山石給羅漢玩耍,還有草缸里放置水草泥和陶粒的道理是完全不一樣的,陶粒放多了,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大,還有可能需要定期清理呢,何況是些生化濾材呢?
這些做法根本算不上創新,只是因為我們之前沒有按照規矩辦事罷了
上述的這些做法,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根本算不上什麼創新之舉,只是因為我們在養魚之前,沒有好好的困水、養水,沒有好好的選魚,所以才造成了水質難以調理,或者就是我們自己飼養密度過大的必然結局。
正常情況下,一個魚缸里有三五塊過濾棉,再加上三五層生化棉,其他位置全部放置生化濾材,底部設有隔板,任其水流暢通,這個魚缸的過濾系統就是最完善的了,根本沒有必要再去把過濾棉隨處放置,那種做法所能起到的好作用幾乎是微乎其微,壞作用倒是會有很多。
尤其是到了目前這個季節,整個魚缸都需要大量的通風換氣,整個過濾系統都需要水流通暢,換水量和氧氣量都可以相應增加,這個時期的濾棉本身就容易發霉、發臭,按理說魚缸里應該是少一塊是一塊,過濾棉能不多用就不多用。
但是呢,很多的新魚友,正好把這個事情給搞反了,所以說,魚缸的水質不好,也是應該的了。還有些魚友,會把底濾的水泵倉里再去塞上一些濾棉,甚至於把水泵給圍起來,這又是個什麼道理呢,這樣子進入魚缸的水質就干凈了?
濾棉的細密度永遠比生化濾材要大,它們確實可以阻擋細微雜物,那麼長期待在水泵倉里的濾棉會不會發臭呢,需不需要更換和清新呢?一旦更換、清洗再次開啟水泵,濾棉上脫落的雜物首先會進入到哪裡呢,不還是進入到魚缸里了嗎?
養魚原則就是:
能用一塊濾棉解決的問題,絕對不會使用兩塊,能用一斤生化濾材解決的問題,絕對不用二斤。
不是為了省錢,其實過多的這些東西,都應該視為魚缸的累贅,觀賞魚和魚缸水質的負擔。
適可而止,過猶不及!
❻ 魚缸過濾桶應該放什麼濾材
魚缸過濾桶可放置的濾材有纖維棉、活性炭、吸氨石、沸石、清水樹脂等濾材。
濾材放置位置
魚缸過濾濾材的擺放可是很有講究的,為了保持水質清潔和維持觀賞魚所需的生長環境,魚缸一定要使用優質的濾材,並且按照一定的方式擺放才能將濾材發揮到最大的作用。
第一級:物理過濾級 放置纖維棉(註:可以在出水管口套上襪子用於濾出懸浮物且清 洗方便)。
第二級:化學過濾級 放置活性炭、吸氨石、沸石、清水樹脂等化學性吸附濾材(注該類濾材的吸附效果一般只有三個月到期一定要換)。
第三級:生物過濾第一級放置生化棉(註:要選孔徑大小合適強度高彈性高濾水率高的為好)。
第四級:生物過濾第二級放置生化球(註:該級的容量要大生化球的數量盡可能多)。
第五級:生物過濾第三級放置瓷環 (註:瓷環的吸水率越高越好表面粗糙度越高越好)。
第六級:生物過濾第四級放置黃化煤或水草砂。
第七級:水平衡槽 放置纖維棉以及潛水泵將已過濾後的水輸送回魚缸。(註:如果是上部過濾可以取消此級讓水自然流回魚缸)。
以上各級不需要作成七格。可以視空間情況將第一級與第二級、第三級與第四級、第六級與第七級可以合並!第五級可以視情況取消。
備註:第三級和第四級是多氧區。主要是培養一種英文稱作:Nitrosomonas的氮化細菌利用水中的氧份將腐化生物或植物所產生的氨元素轉化為亞硝酸鹽。第五級和第六級是低氧區。主要是培養一種英文稱作:Nitrobacter的氮化細菌將亞硝酸鹽還原成為無害的硝酸鹽(又稱為反硝化)。
❼ 問下剛買了個過濾桶 裡面過濾材質放置什麼都 順序是什麼
濾桶不能先濾綿的,濾桶進水口小,水壓大,必須先用陶瓷環打散水流,要不濾綿的利用率小,效果很差
❽ 草缸過濾桶放什麼濾材
草缸裡面一般首先是原包裝內的過濾棉,其中最底層的一塊細棉是要經常更換版的。
過濾棉下可以放一些培養權硝化細菌的濾材,如生物環、呼吸環、細菌屋、陶瓷環、火山石、麥飯石等等。注意珊瑚石這種盡量少用最好不用,相對比較硬水。可以買那種整包的不操心,幾塊錢一斤,使用時把網包一起放入濾桶底層。
❾ 魚缸外濾桶裡面放些什麼濾材好順序是怎麼樣放置的
過濾桶主要作用是生化過濾,不用考慮他的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順序,因為他就內用生化過濾就行了。何必研究容順序。物理過濾交給前置桶或者上濾去吧,記得加個氣泵在魚缸里打氣,因為硝化細菌存活,需要大量氧氣。沒氧氣,用底濾也白扯的。
過濾桶在使用的時候,是不必吸進去糞便的,因為他是生化過濾設備,是培養硝化細菌的裝置,我覺得,加個前置,是個好方法,過濾桶用半年以上,或者1年才需要洗一次,如果你一個月洗一次,還不如用上濾方便,直接用過濾桶吸糞便的,都是不了解硝化細菌的作用機理。
先是別的細菌,將糞便分解為氨和亞硝酸鹽,而硝化細菌,是不直接分解糞便的,是分解氨和亞硝酸鹽的細菌。硝化細菌需要氧氣,水流,還有氨和亞硝酸鹽,這幾樣就能讓硝化細菌大量繁殖了,且硝化細菌不但不分解糞便,還討厭臟的環境,糞便多的地方。
根據以上原理,過濾桶里全放置磁環,細菌屋,這類濾材就可以,細棉這類阻隔的濾材不需要放的。如果大家覺得我說的錯了,請先網路,這是原理,不是人的想法,可以任意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