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膜是去離子膜么
1. 反滲透膜主要分離原理是什麼
反滲透膜是屬於一種壓力推動的膜濾方法,所用的膜不具離子交換性質,可以稱為中內性膜。反滲透用容半透膜為濾膜,必須在克服膜兩邊的滲透壓下操作,過去使用醋酸纖維素膜時的操作壓力為50~60個大氣壓,現今使用的聚醯胺復合膜的操作壓力為15個大氣壓左右。
半透膜是指只能通過溶液中某種組分的膜。對水處理所用的半透膜要求只能通過水分子,當然,這種對水的透過選擇性並不排斥少量的其它離子或小分子也能透過膜。
對膜的半透性機理有以下幾種解釋,但都不能解釋全部滲透現象。
一種解釋認為這是篩除作用,即膜孔介於水分子和溶質分子之間,因此水能透過,而溶質不能透過,但這不能解釋和水分字的大小基本一樣的鹽分分子不能透過的原因。
第二種解釋是認為反滲透膜是親水性的高聚物,膜壁上吸附了水分子,堵塞了溶質分子的通道,水中的無機鹽離子則較難通過。
最後還有一種機理認為是由於水能溶解於膜內,而溶質不能溶解於膜內。
2. 反滲透膜製成的是純水還是純凈水 兩者的區別是什麼
反滲透產出的水並不是絕對意義的純水(超純水),它被廣泛應用於製取純凈水(可飲用回),而含有有益答礦物質的被稱為礦泉水。反滲透的水處理方式是一個純化的過程,它可以把海水處理成適於飲用的純凈水。實際上用於科學研究的純水也分為很多級別,最純的被稱為超純水,有些稱為為去離子水,它們的純凈度比反滲透產水高出很多,也不能只通過反滲透製取。也就是說反滲透並不能把水中的離子完全去除。純水,超純水,去離子水,純凈水都是經過純化處理的水,基本上都離不開反滲透工藝,一般來說純凈水也可以稱為純水。所以兩者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
根據實驗室用水標准最低級別的純水比電阻值要大於0.2兆歐每厘米(當然還有更高的指標),單級反滲透水往往比較難達到這樣的數值。因此反滲透水並不是最純凈的水。而用於飲用的純凈水基本上都是採用反滲透工藝製取的,所以說市面上用於飲用的純凈水就是反滲透水。你可以到純凈水廠家了解下。
3. 反滲透膜及離子交換樹脂的關系
兩者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兩者都是用於水處理中的,很多時候這兩種是一起使用的,反滲透膜主要是用於除去水中的細菌和鹽分,離子交換樹脂主要用於去除水中的金屬離子,比如說鈣離子和鎂離子
4. 離子交換膜與反滲透膜
反滲透又稱逆滲透,一種以壓力差為推動力,從溶液中分離出溶劑的膜版分離操作。因為它和自然權滲透的方向相反,故稱反滲透。根據各種物料的不同滲透壓,就可以使大於滲透壓的反滲透法達到分離、提取、純化和濃縮的目的。
EDI(Electrodeionization,連續電解除鹽技術),是一種將離子交換技術、離子交換膜技術和離子電遷移技術相結合的純水製造技術。它巧妙的將電滲析和離子交換技術相結合,利用兩端電極高壓使水中帶電離子移動,並配合離子交換樹脂及選擇性樹脂膜以加速離子移動去除,從而達到水純化的目的。在EDI除鹽過程中,離子在電場作用下通過離子交換膜被清除。同時,水分子在電場作用下產生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這些離子對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連續再生,以使離子交換樹脂保持最佳狀態。
5. 離子交換膜與反滲透膜的區別,它們各自的機理是什麼
反滲透膜來是在壓力的作源用下,將溶劑和溶質分離的一種方法,該方法類似於過濾
由於反滲透膜孔徑只有0.1納米,所以一般只有水分子才能通過
離子交換膜分陰膜和陽膜,是在電壓的作用下,分別將水裡的陰陽離子聚集在膜上,通過電化學反應,最後通過濃水室排出
總之,反滲透膜是純物理方式處理水,而離子交換膜則是通過電化學方法處理
6. 離子交換膜與反滲透膜的區別,它們各自的機理是什麼
反滲透膜是在壓力的作用下,將溶劑和溶質分離的一種方法,該方法類似於過濾
由於反滲透內膜孔容徑只有0.1納米,所以一般只有水分子才能通過
離子交換膜分陰膜和陽膜,是在電壓的作用下,分別將水裡的陰陽離子聚集在膜上,通過電化學反應,最後通過濃水室排出
總之,反滲透膜是純物理方式處理水,而離子交換膜則是通過電化學方法處理
7. 反滲透膜除去鈣離子和鈉離子哪個困難
鈣離子由於「膜屏障作用」(即鈣離子對鈉離子內流產生競爭性抑制)的存在,細胞外高鈣使鈉離子內流抑制,興奮性有所下降。當細胞外低鈣時,鈣離子的「膜屏障作用」減弱,鈉離子內流,閾電位降低,細胞興奮性增高。
8. 反滲透膜能除氯離子嗎
氯離子是可以透過反滲透膜的,而且對於反滲透膜沒有影響。但是余氯
【余氯可分為化合性余氯(指水中氯與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種,以NHCl2較穩定,殺菌效果好),又叫結合性余氯;游離性余氯指水中的ClO-、HClO、Cl2等,殺菌速度快,殺菌力強,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總余氯即化合性余氯與游離性余氯之和】——網路
具有氧化性會對聚醯胺膜造成巨大影響,所以需要嚴格控制。
RO及NF進水中的游離氯要降到0.05ppm以下,才能達到聚醯胺復合膜的要求。
【除氯的預處理方法有兩種,粒狀活性炭吸附和使用還原性葯劑如亞硫酸鈉。在小系統(50-00gpm)中一般用活性碳過濾器,投資成本比較合理。推薦使用酸洗處理過的優質活性炭,去除硬度、金屬離子,細粉含量要非常低,否則會造成對膜的污染。新安裝的碳濾料一定要充分淋洗,直到碳粉被完全除去為止,一般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我們不能依靠5μm的保安過濾器來保護反滲透膜不受碳粉的污染。
碳過濾器的好處是可以除去會造成膜污染的有機物,對於所有進水的處理比添加葯劑更為可靠。但其缺點是碳會成為微生物的飼料,在碳過濾器中孳生細菌,其結果是造成反滲透膜的生物污染。
亞硫酸氫鈉(SBS)是較大型RO裝置選用的典型還原劑。
將固體偏亞硫酸氫鈉溶解在水中配製成溶液,商品偏亞硫酸氫鈉的純度為97.5-99%,乾燥儲存期6個月。BS
溶液在空氣中不穩定,會與氧氣發生反應,所以推薦2%的溶液的使用期為3-7天, 10%以下的溶液使用期為7-14天。從理論上講,1.47ppm的SBS(或0.70ppm偏亞硫酸氫鈉)能夠還原1.0ppm的氯。
設計時考慮到工業苦鹹水系統的安全系數,設定SBS的添加量為每1.0ppm氯1.8-3.0ppm。SBS的注入口要在膜元件的上游,設置距離要保證在進入膜元件有29秒的反應時間。推薦使用適當的在線攪拌裝置(靜態攪拌器)。
SBS脫氯反應:
Na2S2O5 (偏亞硫酸鈉)+ H2O =2 NaHSO3 (亞硫酸氫鈉) ·
NaHSO3 + HOCl =NaHSO4 (硫酸氫鈉) + HCl (鹽酸)·
NaHSO3 + Cl2 + H2O =NaHSO4 + 2 HCl
採用SBS脫氯的好處是在大系統中比碳過濾器的投資較少,反應副產物及殘余SBS易於被RO脫除。
SBS
脫氯的缺點是需要人工混合小體積的葯劑,在脫氯系統沒有設計足夠的監測控制儀器時增加了氯對膜的威脅,而且在少數情況下進水中存在硫還原菌(SBR),亞硫酸會成為細菌營養幫助細菌的繁殖。SBR通常在淺層井水厭氧環境下有發現,硫化氫(H2S)作為SBR的代謝產物會同時存在。
9. 反滲透膜與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有何根本上的區別
離子交換膜是對離子具有選擇透過性的高分子材料製成的薄膜,陽離子膜通常是磺酸型的,帶有回固定基團和可答解離的離子
如鈉型磺酸型:固定基團是磺酸根
解離離子是鈉離子,陽離子交換膜可以看作是一種高分子電解質,他的高分子母體是不溶解的,
10. 反滲透和膜過濾的區別
反滲透技術是屬於膜過濾技術的一種,其它還有超濾膜、納米膜等等膜濾技術。而透析則是專指醫療上的腎病治療技術之一,它是反滲透技術在醫療方面的應用。從技術角度講,兩者技術原理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