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養魚過濾
Ⅰ 古法養魚可以不用過濾嗎
理論上不單純古法,任何養魚都可以不用過濾。靠增加換水頻率換水量來保持水質。
實際上任何養魚都不應該排斥過濾,良好的過濾系統能大大降低人工換水操作。
Ⅱ 古法養魚,缸水變綠了怎麼辦
養魚至今,已經八年多了。養珊瑚、海水魚,到南美風格的沉木水草、米蝦燈魚、鬍子異型,再到熱帶魚鸚鵡、銀龍、七彩等,魚缸設備換了一批又一批。養魚重要的是感受其中的過程,跟魚友討論交流,搜集大咖們心得,樂享其中。
後來,這些都滿足不了我了。於是,我就琢磨著效法古人,不用過濾,來個古法養魚,就像回到了小時候,在小院里用水缸養魚的美好時光,返璞歸真。
Ⅲ 古法養魚38天,請問大家都用什麼過濾增氧設備
可不用過濾增氧設備。
例如, 陶瓷缸53直徑,三條10厘米左右泰獅。每天早上抽便換水。光照。沒有過濾沒有增氧。已見綠苔。目前觀察沒有抬頭缺氧跡象。就是強迫症看到魚便就抽。
Ⅳ 古法養魚需要過濾或者加氧氣嗎
過濾器是以水泵為動力,讓水流通過過濾材料,達到凈化水質目的的水族器材,常見的有上濾、側(背)濾、底濾、桶濾、內濾。有些過濾器能集成增氧的功能,如三合一潛水泵等。
氧氣泵是以皮碗往復鼓風形式,將空氣壓入水下,以增加水與空氣接觸面積進而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水族器材。一般配合導管,布氣頭使用。
養魚必須要用過濾設備,但是不是要用氣泵,就看是不是缺氧了。我兩個缸都不用,草缸里水草產生大量氧氣,不需要。海水缸里蛋白質分離器大量打氣,也有足夠溶解氧。我有氣泵,只用於豐年蝦孵化。
Ⅳ 什麼是古法養魚
凡是飼養觀賞魚的魚友都知道,真正的古法養魚是不需要什麼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的,其中主要的原因一個就是缸體和環境的問題,另外一個是我們的飼養密度和換水的操作,那麼,這是不是就可以說明了,不需要各種過濾形式的古法養魚,就是根本不需要硝化細菌或者各種有益菌群了呢?
那麼於此同時,室外的空氣也是可以通過這些微孔不斷地向盆中的水體擴散的,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盆中水體的溶氧性,所以養魚老道常說,這種魚盆它們都是會呼吸的。
這才是古法養魚之所以能夠制勝的法寶,當然了在使用它們前,我們還是需要做一定的處理,必須給它們退火,比如說我們可以使用淘米水把魚盆浸泡一周以上,並且一定要在陽光下暴曬,這樣既可以讓新盆退火,又可以預防內壁微孔出現過量滲水。
這個東西想要生成硝化細菌或者青苔都是難度極高的,尤其大多數又是放置在室內,更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Ⅵ 古法養金魚是什麼原理
古法養魚是許多金魚愛好者所願意採用的方法,一缸碧綠的青苔水,幾朵蓮花競相開放,水面上輕飄著幾片蓮葉,如果再能加上些許浮萍,水缸內能夠生點小魚蟲和紅蟲,那就更完美了。
那就直接過溫過水放魚就可以了,剩下的問題需要做什麼呢?其實真的是什麼也不用做,如果魚兒入缸糞便過多,我們可以適當抽抽底換下水,懶得抽底的可以加一個小上濾,慢慢的循環著就可以了。
Ⅶ 古法養魚直徑60的圓缸能養多少條蘭壽
3條吧,蘭壽稀養比較好,古法養魚沒有過濾器,養多容易缺氧
Ⅷ 如何用古法養魚
養魚養得到一定的體會,心境上得到了一種升華,自然就能體會到古人的意境啦,古法只是一種方法,有選擇的繼承
Ⅸ 古法養魚的各位怎麼處理換水時吸不走的漂浮的魚糞
當然是用抄子抄出來了,即使你有過濾漂浮的也吸不走的,如果漂浮的便便很多,你應該考慮魚的腸道是不是有問題了,還有食物是不是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