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交換法制備催化劑的缺點
Ⅰ 酯化反應催化劑除了濃硫酸,還有哪些酸也可用作催化劑,其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酯化反應中濃硫酸是作為脫水劑,因為酯化反應會有水生成如果不脫水會使已經產生的酯水解,根據此原理,加入的催化劑要能吸水,以下是我從文獻上找到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一般酸型催化劑 這類催化劑是指磷酸、硼酸、有機磺酸、鹽酸鹽及硫酸鹽。一般酸催化劑進行催化產率較低,且反應時間長,價值不大,而用鹽酸鹽、硫酸鹽作催化劑,前景十分看好,使用後的催化劑仍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但活性下降。
二、固體酸催化劑 固體酸催化劑是指陽離子交換樹脂、多種沸石(包括合成分子篩)和各種改性沸石及氧化物催化劑,這類催化劑可避免硫酸催化劑所存在的問題,並可在氣固相反應體系中連續進行酯化,反復使用,穩定性好,易分離。
三、雜多酸催化劑 雜多酸是一類具有確定組成的含氧核的多核配合物,作為酸型催化劑,它不僅有活性高,不腐蝕設備,減少污染等顯著特點,而且它再生速度快,選擇性高,是較為理想的酯化催化劑。
四、固體超強酸催化劑 超強酸是酸強度比100%硫酸更強的酸,它以其不同尋常的酸強度,使許多難以進行的化學反應在很溫和的條件下進行,成為催化劑領域的熱點,被稱為「魔酸」。超強酸一般有液體和固體兩種形式,分別稱作液體超強酸和固體超強酸,液體超強酸盡管酸強度大,作催化劑活性也高,但和其它液體酸催化劑類似,對設備腐蝕性強,不能回收重復使用,或者對環境造成污染。而固體超強酸有其特有的優點,不腐蝕反應器,與反應物易於分離,對某些反應選擇性高,能反復使用,耐高溫、制備方便。固體超強酸可分為硫酸負載的固體超強酸和金屬氧化物負載的固體超強酸。據文獻報道現已合成的硫酸負載的固體超強酸有SO2-4/Fe2O3、 SO2-4/TiO2、SO2-4/ZnO2、SO2-4/Fe2O3-SiO2、 SO2-4/NiO-TiO2、SO2-4/SnO2。雖然硫酸負載的固體超強酸的催化活性與濃H2SO4液體相當,穩定性能好,制備方法簡便,易與產物分離可反復使用多次,不腐蝕設備,不污染環境,但其成本較高,易被還原使硫酸根離子脫落,失去超強酸性質,為此有人制備金屬氧化物負載的固體超強酸如:WO3/ZnO2、MoO3/ZnO2 等,該催化劑對甲醇氧化為甲醛的反應呈現出很高的活性和選擇性,但對酯化反應的催化作用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Ⅱ 化學常見催化劑有幾種
催化劑種類繁多,按狀態可分為液體催化劑和固體催化劑;按反應體系的相態分為均相催化劑和多相催化劑,均相催化劑有酸、鹼、可溶性過渡金屬化合物和過氧化物催化劑。
多相催化劑有固體酸催化劑、有機鹼催化劑、金屬催化劑、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絡合物催化劑、稀土催化劑、分子篩催化劑、生物催化劑、納米催化劑等;按照反應類型又分為聚合、縮聚、酯化、縮醛化、加氫、脫氫、氧化、還原、烷基化、異構化等催化劑;按照作用大小還分為主催化劑和助催化劑。
因此,利用酶來分解衣物上的污漬的生物洗滌劑,在低溫下使用最有效。酶在生理學、醫學、農業、工業等方面,都有重大意義。當前,酶制劑的應用日益廣泛。
「化學常見催化劑有」氧:化錳MnO2、氧化鐵Fe2O3、氧化鈷CoO、氧化鎳NiO、氧化銅CuO、氧化亞銅Cu2O、氧化鋅ZnO
(2)離子交換法制備催化劑的缺點擴展閱讀:
【定義】
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反應物化學反應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變化學平衡,且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都沒有發生改變的物質叫催化劑(固體催化劑也叫觸媒)。
【催化反應特徵】
催化反應有四個基本特徵,可以根據定義導出,對了解催化劑的功能很重要。
1、催化劑只能加速熱力學上可以進行的反應。要求開發新的化學反應催化劑時,首先要對反應進行熱力學分析,看它是否是熱力學上可行的反應。
2、催化劑只能加速反應趨於平衡,不能改變反應的平衡位置(平衡常數)。
3、催化劑對反應具有選擇性,當反應可能有一個以上不同方向時,催化劑僅加速其中一種,促進反應速率和選擇性是統一的。
4、催化劑的壽命。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其自身並不進入反應,在理想情況下催化劑不為反應所改變。但在實際反應過程中,催化劑長期受熱和化學作用,也會發生一些不可擬的物理化學變化。
根據催化劑的定義和特徵分析,有三種重要的催化劑指標:活性、選擇性、穩定性。
【催化劑發現】
催化劑最早由瑞典化學家貝采里烏斯發現。100多年前,有個魔術「神杯」的故事。
有一天,瑞典化學家貝采里烏斯在化學實驗室忙碌地進行著實驗,傍晚,他的妻子瑪利亞准備了酒菜宴請親友,祝賀她的生日。貝采里烏斯沉浸在實驗中,把這件事全忘了,直到瑪麗亞把他從實驗室拉出來,他才恍然大悟,匆忙地趕回家。
一進屋,客人們紛紛舉杯向他祝賀,他顧不上洗手就接過一杯蜜桃酒一飲而盡。當他自己斟滿第二杯酒乾杯時,卻皺起眉頭喊道:「瑪利亞,你怎麼把醋拿給我喝!」瑪利亞和客人都愣住了。瑪麗亞仔細瞧著那瓶子,還倒出一杯來品嘗,一點兒都沒錯,確實是香醇的蜜桃酒啊!
貝采里烏斯隨手把自己倒的那杯酒遞過去,瑪麗亞喝了一口,幾乎全吐了出來,也說:「甜酒怎麼一下子變成醋酸啦?」客人們紛紛湊近來,觀察著,猜測著這「神杯」發生的怪事。
貝采里烏斯發現,原來酒杯里有少量黑色粉末。他瞧瞧自己的手,發現手上沾滿了在實驗室研磨白金時給沾上的鉑黑。他興奮地把那杯酸酒一飲而盡。
原來,把酒變成醋酸的魔力是來源於白金粉末,是它加快了乙醇(酒精)和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了醋酸。後來,人們把這一作用叫做觸媒作用或催化作用,希臘語的意思是「解去束縛」。
1836年,他還在《物理學與化學年鑒》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首次提出化學反應中使用的「催化」與「催化劑」概念。
【催化劑組成】
絕大多數催化劑有三類可以區分的組分:活性組分、載體、助催化劑。
活性組分
活性組分是催化劑的主要成分,有時由一種物質組成,有時由多種物質組成。
載體
載體是催化活性組分的分散劑、黏合劑或支撐體,是負載活性組分的骨架。將活性組分、助催化劑組分負載於載體上所製得的催化劑成為負載型催化劑。
助催化劑
助催化劑是加入到催化劑中的少量物質,是催化劑的輔助成分,其本身沒有活性或者活性很小,但是它們加入到催化劑中後,可以改變催化劑的化學組成、化學結構、離子價態、酸鹼性、晶格結構、表面結構、孔結構、分散狀態、機械強度等,從而提高催化劑的活性、選擇性、穩定性和壽命。
【制備方法】
機械混合法、沉澱法、浸漬法、噴霧蒸干法、熱熔融法、浸溶法、離子交換法
Ⅲ 高分子催化劑的特性及應用
高分子催化劑是一種對化學反應具有催化作用的高分子。生物體內的酶就
是高分子催化劑
高分子催化劑
是一種高活性、高選擇性的天然高分子催化劑,但由於是水溶性的,故在工業應用上受到限制,因而又發展了不溶於水的固定化酶——一種半合成的高分子催化劑。目前開發應用的合成高分子催化劑主要有離子交換樹脂型催化劑和高分子金屬催化劑兩類。多以有機或無機高分子為骨架,在骨架上連有各種具有催化作用的功能基團。這類催化劑不僅具有很高的活性和選擇性,而且比較穩定,分離、回收方便,可以重復使用,有的還具有光學活性等特殊的機能。目前已應用到各種有機反應、有機合成及某些高分子合成反應中。
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常見的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洗滌劑工業:(加酶洗衣粉等)鹼性蛋白酶類 易於洗去衣物上的血漬、奶漬等污漬,加酶洗衣粉不能用於絲、毛等天然蛋白質纖維類織品的洗滌。 澱粉酶類餐廳洗碗機的洗滌劑,用於去除難溶的澱粉殘跡等
烘烤食品:真菌產生的a一澱粉酶催化澱粉降解成可被酵母利用的糖,麵包等食品製作等蛋白酶類(餅干松化劑)製作餅干過程中,水解麵粉中的蛋白質;乳製品生產中,水解乳清蛋白。有利於食品中蛋白類營養的消化吸收。
釀酒工業: 麥芽中的澱粉酶、蛋白酶、葡聚糖酶。將釀酒原料澱粉和蛋白質降解成能被酵母利用的單糖、氨基酸和肽,從而提高乙醇的產量。 β一葡聚糖酶 分解β-葡聚糖,降低麥汁粘度,加快麥汁過濾速度,避免因β-葡聚糖引起的啤酒混濁。 木瓜蛋白酶去除啤酒儲存過程中生成的混沌物
肉類烹飪: 木瓜蛋白酶(嫩肉粉)菠蘿蛋白酶分解肉的膠原蛋白,使肉類嫩滑。木瓜蛋白酶的最適宜溫度為600C,適宜pH7-7.5,不要在高溫和酸性環境下使用。
乳製品工業: 凝乳酶 乳酪生產的凝結劑,並可用於分解蛋白質。 乳糖酶降解乳糖為葡萄糖和半乳糖,獲得沒有乳糖的牛乳製品,有利於乳品的消化吸收。
製糖工業: 澱粉酶等將澱粉轉化為葡萄糖及各類糖漿 葡萄糖異構酶 用於將葡萄糖轉化為甜度高的果糖,生產高果糖漿。
紡織工業: 澱粉酶廣泛地應用於紡織品的褪漿,其中細菌澱粉酶能忍受100~110℃的高溫操作條件。纖維素酶代替沙石洗工藝處理製作牛仔服的棉布,提高牛仔服質量。
製革工業: 胰蛋白酶類 除去毛皮中特定蛋白質使皮革軟化,也可用於皮革脫毛。
金屬催化劑應用
在選擇和設計金屬催化劑時,常考慮金屬組分與反應物分子間應有合適的能 量適應性和空間適應性,以利於反應分子的活化。然後考慮選擇合適的助催化劑和催化劑載體以及所需的制備工藝,並嚴格控制制備條件,以滿足所需的化學組成和物理結構,包括金屬晶粒大小和分布等。除貴金屬外,還原態的金屬催化劑均極為活潑,易於被氧化。催化劑生產廠為了貯運的方便,多以氧化物狀態提供商品,用戶經活化處理或在使用過程中才還原成金屬狀態。活化的方法、條件十分重要。有些催化劑生產廠也提供某些預還原的氨合成用的鐵催化劑,以縮短用戶的開工期,並保證催化劑的使用特性。
Ⅳ 制備催化劑的方法有哪些
製造催抄化劑的每一種方襲法,實際上都是由一系列的操作單元組合而成.傳統的方法有機械混合法、沉澱法、浸漬法、溶液蒸干法、熱熔融法、浸溶法(瀝濾法)、離子交換法等,近十年來發展的新方法有化學鍵合法、纖維化法等
Ⅳ 常用的工業催化劑的制備方法有哪些各自的有缺點及適用場合是什麼
製造催化劑的每一種方法,實際上都是由一系列的操作單元組合而成。為了方便,人們把其中關鍵而具特色的操作單元的名稱定為製造方法的名稱。傳統的方法有機械混合法、沉澱法、浸漬法、溶液蒸干法、熱熔融法、浸溶法(瀝濾法)、離子交換法等,近十年來發展的新方法有化學鍵合法、纖維化法等。
1.機械混合法
將兩種以上的物質加入混合設備內混合。此法簡單易行,例如轉化-吸收型脫硫劑的製造,是將活性組分(如二氧化錳、氧化鋅、碳酸鋅)與少量粘結劑(如氧化鎂、氧化鈣)的粉料計量連續加入一個可調節轉速和傾斜度的轉盤中,同時噴入計量的水。粉料滾動混合粘結,形成均勻直徑的球體,此球體再經乾燥、焙燒即為成品。乙苯脫氫制苯乙烯的Fe-Cr-K-O催化劑,是由氧化鐵、鉻酸鉀等固體粉末混合壓片成型、焙燒製成的。利用此法時應重視粉料的粒度和物理性質。
2.沉澱法
此法用於製造要求分散度高並含有一種或多種金屬氧化物的催化劑。在製造多組分催化劑時,適宜的沉澱條件對於保證產物組成的均勻性和製造優質催化劑非常重要。通常的方法是在一種或多種金屬鹽溶液中加入沉澱劑(如碳酸鈉、氫氧化鈣),經沉澱、洗滌、過濾、乾燥、成型、焙燒(或活化),即得最終產品。如果在沉澱桶內放入不溶物質(如硅藻土),使金屬氧化物或碳酸鹽附著在此不溶物質上沉澱,則稱為附著沉澱法。沉澱法需要高效的過濾洗滌設備,以節約水,避免漏料損失。
3.浸漬法
將具有高孔隙率的載體(如硅藻土、氧化鋁、活性炭等)浸入含有一種或多種金屬離子的溶液中,保持一定的溫度,溶液進入載體的孔隙中。將載體瀝干,經乾燥、煅燒,載體內表面上即附著一層所需的固態金屬氧化物或其鹽類(圖1)。浸漬法可使催化活性組分高度分散,並均勻分布在載體表面上,在催化過程中得到充分利用。制備含貴金屬(如鉑、金、鋨、銥等)的催化劑常用此法,其金屬含量通常在 1%以下。制備價格較貴的鎳系、鈷系催化劑也常用此法,其所用載體多數已成型,故載體的形狀即催化劑的形狀。另有一種方法是將球狀載體裝入可調速的轉鼓(圖2)內,然後噴入含活性組分的溶液或漿料,使之浸入載體中,或塗覆於載體表面。
4.噴霧蒸干法
用於制顆粒直徑為數十微米至數百微米的流化床用催化劑。如間二甲苯流化床氨化氧化制間二甲腈催化劑的製造,先將給定濃度和體積的偏釩酸鹽和鉻鹽水溶液充分混合,再與定量新制的硅凝膠混合,泵入噴霧乾燥器內,經噴頭霧化後,水分在熱氣流作用下蒸干,物料形成微球催化劑,從噴霧乾燥器底部連續引出。
5.熱熔融法
熱熔融法是制備某些催化劑的特殊方法,適用於少數不得不經過熔煉過程的催化劑,為的是藉助高溫條件將各個組分熔煉稱為均勻分布的混合物,配合必要的後續加工,可製得性能優異的催化劑。這類催化劑常有高的強度、活性、熱穩定性和很長的使用壽命。主要用於製造氨合成所用的鐵催化劑。將精選磁鐵礦與有關的原料在高溫下熔融、冷卻、破碎、篩分,然後在反應器中還原。
6.浸溶法
從多組分體系中,用適當的液態葯劑(或水)抽去部分物質,製成具有多孔結構的催化劑。例如骨架鎳催化劑的製造,將定量的鎳和鋁在電爐內熔融,熔料冷卻後成為合金。將合金破碎成小顆粒,用氫氧化鈉水溶液浸泡,大部分鋁被溶出(生成偏鋁酸鈉),即形成多孔的高活性骨架鎳。
7.離子交換法
某些晶體物質(如合成沸石分子篩)的金屬陽離子(如Na)可與其他陽離子交換。 將其投入含有其他金屬(如稀土族元素和某些貴金屬)離子的溶液中,在控制的濃度、溫度、pH條件下,使其他金屬離子與 Na進行交換。由於離子交換反應發生在交換劑表面,可使貴金屬鉑、鈀等以原子狀態分散在有限的交換基團上,從而得到充分利用。此法常用於制備裂化催化劑,如稀土-分子篩催化劑。
8.發展中的新方法
①化學鍵合法。近十年來此法大量用於製造聚合催化劑。其目的是使均相催化劑固態化。能與過渡金屬絡合物化學鍵合的載體,表面有某些官能團(或經化學處理後接上官能團),如-X、-CH2X、-OH基團。將這類載體與膦、胂或胺反應,使之膦化、胂化或胺化,然後利用表面上磷、砷或氮原子的孤電子對與過渡金屬絡合物中心金屬離子進行配位絡合,即可製得化學鍵合的固相催化劑,如丙烯本體液相聚合用的載體——齊格勒-納塔催化劑的製造。②纖維化法。用於含貴金屬的載體催化劑的製造。如將硼硅酸鹽拉製成玻璃纖維絲,用濃鹽酸溶液腐蝕,變成多孔玻璃纖維載體,再用氯鉑酸溶液浸漬,使其載以鉑組分。根據實用情況,將纖維催化劑壓製成各種形狀和所需的緊密程度,如用於汽車排氣氧化的催化劑,可壓緊在一個短的圓管內。如果不是氧化過程,也可用碳纖維。纖維催化劑的製造工藝較復雜,成本高。
Ⅵ 乙酸乙酯的制備可以用什麼作為催化劑
乙酸乙酯的制備可以用濃硫酸作為催化劑。
純凈的乙酸乙酯是無色透明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精細化工產品,具有優異的溶解性、快乾性,用途廣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和極好的工業溶劑,被廣泛用於醋酸纖維、乙基纖維、氯化橡膠、乙烯樹脂、乙酸纖維樹酯、合成橡膠、塗料及油漆等的生產過程中。我們所說的陳酒很好喝,就是因為酒中含有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具有果香味。因為酒中含有少量乙酸,和乙醇進行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因為這是個可逆反應並且反應緩慢,所以要具有長時間,才會積累導致陳酒香氣的乙酸乙酯。
反應中濃硫酸主要作用:
⒈催化劑
⒉吸水劑
注意:為了分離乙酸乙酯一般用飽和碳酸鈉溶液
因為飽和碳酸鈉溶液可以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同時可以吸收沒有反應的乙醇並中和揮發的乙酸。
用途:
1、作為工業溶劑,用於塗料、粘合劑、乙基纖維素、人造革、油氈著色劑、人造纖維等產品中。
2、作為粘合劑,用於印刷油墨、人造珍珠的生產。
3、作為提取劑,用於醫葯、有機酸等產品的生產。
4、作為香料原料,用於菠蘿、香蕉、草莓等水果香精和威士忌、奶油等香料的主要原料。香料製造、可以做白酒勾兌用香料、人造香精。
5、萃取劑,從水溶液中提取許多化合物(磷、鎢、砷、鈷)。
6、有機溶劑。分離糖類時作為校正溫度計的標准物質。
Ⅶ 催化劑過多是不是會影響酯化效率
催化劑過多是不是會影響酯化效率
酯化反應中濃硫酸是作為脫水劑,因為酯化反應會有水生成如果不脫水會使已經產生的酯水解,根據此原理,加入的催化劑要能吸水,以下是我從文獻上找到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一般酸型催化劑 這類催化劑是指磷酸、硼酸、有機磺酸、鹽酸鹽及硫酸鹽。一般酸催化劑進行催化產率較低,且反應時間長,價值不大,而用鹽酸鹽、硫酸鹽作催化劑,前景十分看好,使用後的催化劑仍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但活性下降。
二、固體酸催化劑 固體酸催化劑是指陽離子交換樹脂、多種沸石(包括合成分子篩)和各種改性沸石及氧化物催化劑,這類催化劑可避免硫酸催化劑所存在的問題,並可在氣固相反應體系中連續進行酯化,反復使用,穩定性好,易分離。
三、雜多酸催化劑 雜多酸是一類具有確定組成的含氧核的多核配合物,作為酸型催化劑,它不僅有活性高,不腐蝕設備,減少污染等顯著特點,而且它再生速度快,選擇性高,是較為理想的酯化催化劑。
四、固體超強酸催化劑 超強酸是酸強度比100%硫酸更強的酸,它以其不同尋常的酸強度,使許多難以進行的化學反應在很溫和的條件下進行,成為催化劑領域的熱點,被稱為「魔酸」。超強酸一般有液體和固體兩種形式,分別稱作液體超強酸和固體超強酸,液體超強酸盡管酸強度大,作催化劑活性也高,但和其它液體酸催化劑類似,對設備腐蝕性強,不能回收重復使用,或者對環境造成污染。而固體超強酸有其特有的優點,不腐蝕反應器,與反應物易於分離,對某些反應選擇性高,能反復使用,耐高溫、制備方便。固體超強酸可分為硫酸負載的固體超強酸和金屬氧化物負載的固體超強酸。據文獻報道現已合成的硫酸負載的固體超強酸有SO2-4/Fe2O3、 SO2-4/TiO2、SO2-4/ZnO2、SO2-4/Fe2O3-SiO2、 SO2-4/NiO-TiO2、SO2-4/SnO2。雖然硫酸負載的固體超強酸的催化活性與濃H2SO4液體相當,穩定性能好,制備方法簡便,易與產物分離可反復使用多次,不腐蝕設備,不污染環境,但其成本較高,易被還原使硫酸根離子脫落,失去超強酸性質,為此有人制備金屬氧化物負載的固體超強酸如:WO3/ZnO2、MoO3/ZnO2 等,該催化劑對甲醇氧化為甲醛的反應呈現出很高的活性和選擇性,但對酯化反應的催化作用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Ⅷ 影響催化劑制備的因素有哪些這些因素是怎樣影響的
影響催化劑制抄備的因素有哪些?這些因素是怎樣影響的
造催化劑的每一種方法,實際上都是由一系列的操作單元組合而成.為了方便,人們把其中關鍵而具特色的操作單元的名稱定為製造方法的名稱.傳統的方法有機械混合法、沉澱法、浸漬法、溶液蒸干法、熱熔融法、浸溶法(瀝濾法)、離子交換法等,近十年來發展的新方法有化學鍵合法、纖維化法等.不同的方法制備催化劑,影響因素也會各不相同,不知道你是要用哪一種方法合成哪種催化劑?
Ⅸ 影響催化劑制備的因素有哪些 這些因素是怎樣影響的
影響催化來劑制備的因素自有哪些?這些因素是怎樣影響的
造催化劑的每一種方法,實際上都是由一系列的操作單元組合而成.為了方便,人們把其中關鍵而具特色的操作單元的名稱定為製造方法的名稱.傳統的方法有機械混合法、沉澱法、浸漬法、溶液蒸干法、熱熔融法、浸溶法(瀝濾法)、離子交換法等,近十年來發展的新方法有化學鍵合法、纖維化法等.不同的方法制備催化劑,影響因素也會各不相同,不知道你是要用哪一種方法合成哪種催化劑?
Ⅹ 簡述什麼是主催化劑,共催化劑和助催化劑
1、主催化劑 (活性組分)是起催化作用的根本性物質,沒有它,就不存在催化作 用。 主催化劑又稱活化組分,是多元催化劑中的主體,是必須具備的組分,沒有它就缺乏所需要的催化作用。
2、助催化劑是用來輔助的物質,比如說石油中的催化劑是要用其他材料承載的。 助催化劑是催化劑中具有提高主催化劑活性、選擇性,改善催化劑的耐熱性、 抗毒性、機械強度和壽命等性能的組分。
3、共催化劑是能和主催化劑同時起作用的組分。
(10)離子交換法制備催化劑的缺點擴展閱讀:
催化劑主要用途:
1,在化工生產、科學家實驗和生命活動中,催化劑都大顯身手。例如,硫酸生產中要用五氧化二釩作催化劑。由氮氣跟氫氣合成氨氣,要用以鐵為主的多分組催化劑,提高反應速率。在煉油廠,催化劑更是少不了,選用不同的催化劑,就可以得到不同品質的汽油、煤油。
2,化工合成酸性和鹼性色可賽思催化劑。車尾氣中含有害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利用鉑等金屬作催化劑可以迅速將二者轉化為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氮氣。酶是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產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質,生物體的化學反應幾乎都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進行,釀造業、制葯業等都要用催化劑催作。
3,催化劑可使化學反應物在不改變的情形下,經由只需較少活化能(activationenergy)的路徑來進行化學反應。而通常在這種能量下,分子不是無法完成化學反應,不然就是需要較長時間來完成化學反應。但在有催化劑的環境下,分子只需較少的能量即可完成化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