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鈉溶液過濾
Ⅰ 配製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時應使用什麼濾紙過濾
需要靜置兩周以上如果是制葯行業要求更嚴格甚至需要靜置一個月!
na2s2o3.5h2o
一般都含有少量雜質,
如
s、、na2so4、na2co3及nacl等,同時還容易風化和潮解,
因此不能直接配製成准確濃度的溶液,只能是配製成近似濃度的溶液,然後再標定。
na2s2o3溶液易受空氣微生物等的作用而分解。
首先與溶解的co2的作用:na2s2o3在中性或鹼性滴液中較穩定,當ph<4.6時,溶液含有的co2將其分解:
na2s2o3+h2co3=nahso3+nahco3+s↓
此分解作用一般發生在溶液配製後的最初十天內。
由於分解後一分子
na2s2o3變成了一個分子的nahso3,一分子na2s2o3和一個碘原子作用,而一個分子nahso3能和二個碘原子作用,因此從反應能力看溶液濃度增加了。(以後由於空氣的氧化作用濃度又慢慢減少)。在ph9-10間硫代硫酸鹽溶液最為穩定,如在na2s2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2co3時,很有好處。
其次空氣的氧化作用:
2na2s2o3+o2←2na2so4+2s↓
使na2s2o3的濃度降低。
微生物的作用是使na2s2o3分解的主要因素。
為了減少溶解在水中的co2和殺死水中的微生物,
應用新煮沸後冷卻的蒸餾水配製溶液並加入少量的na2co3,使其濃度約為0.02%,以防止na2s2o3分解。
日光能促使na2s2o3溶液分解,所以na2s2o3溶液應貯於棕色瓶中,放置暗處,經7~14天後再標定。長期使用時,應定期標定,
一般是二個月標定一次。
標定na2s2o3溶液的方法,經常選用kio3,kbro3,或k2cr2o
7等氧化劑作為基準物,定量地將i-氧化為i2,再按碘量法用na2s2o3溶液滴定:
io3-+5i-+6h+=3i2+3h2o
bro3-+6i-+6h+=3i2+3h2o+br-
cr2o72-+6i-+14h+=2cr3++3i2++7h2o
i2+2na2s2o3=na2s4o6+2nai
使用kio3和kbro3作為基準物時不會污染環境。
Ⅱ 硫代硫酸鈉溶液配製靜置一個月過濾必須一個月後過濾嗎
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的配製和標定:(依據國標GB/T5009.1-2003)C(Na2S2O3)=0.1mol/L1.配製:稱取26g硫代硫酸鈉(Na2S2O3•5H2O)或16g無水硫代硫酸鈉,及0.2g無水碳酸鈉,加入適量新煮沸過的冷水使之溶解,並稀釋至1000ml,混勻,放置一個月後過濾備用。2.標定:准確稱取0.15g在120。C乾燥至恆量的基準重鉻酸鉀,置於碘量瓶中,加入50)ml水使之溶解。加入2g碘化鉀及20ml硫酸溶液(1+8),密塞,搖勻,放置暗處10min後用250ml水稀釋。用硫代硫酸鈉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淺黃綠色,再加3ml澱粉指示劑(稱取0.5g可溶性澱粉,加入約5mL水,攪勻後緩緩傾入100mL沸水中,隨加隨攪拌,煮沸2min,放冷,備用。此指示液應臨用時配製。),繼續滴定至溶液由藍色消失而顯亮綠色。反應液及稀釋用水的溫度不應超過20℃。同時做空白試驗。3.計算: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的濃度按下式計算:MC(Na2S2O3)=------------------------(V1-V0)×0.04903式中:C(Na2S2O3)——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的物質的濃度,mol/L;M——重鉻酸鉀的質量,g;V1——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之用量,ml;V0——空白試驗用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之用量,ml;0.04903——重鉻酸鉀的摩爾質量,Kg/mol。1/6(K2CrO7)
Ⅲ 無水硫酸鈉過濾
如果是用於有機液體的乾燥,一般就是直接放入液體中就可以了,然後將有機液體過濾或者蒸餾版就可以了,不過濾紙的選擇權卻是有講究的(這里就不細講了)而且具體使用蒸餾還是過濾就要看具體的情況.
同樣無水CaCL2也是,
不過上述兩種物質大多是用於氣體的乾燥,用於液體的乾燥卻不是很常見.
Ⅳ 如何除去硫酸鈉溶液中的硫酸銅雜質
可加適量的
氫氧化鈉溶液
至不再產生藍色沉澱為止,再過濾即可。
2NaOH+
CuSO4
==Cu(OH)2↓+
Na2SO4
Ⅳ 向含有氯化鈉雜志的硫酸鈉溶液中加入適量的硝酸銀溶液,過濾
A、石灰石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石灰石和稀鹽酸混合能制內取二容氧化碳,故A正確;
B、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澱和硝酸鈉,硝酸鈉屬於新的雜質,所以不能用加入適量的硝酸銀溶液,過濾的方法除去硫酸鈉溶液中少量氯化鈉雜質,故B錯誤;
C、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且鹽酸具有揮發性,所以可用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後,蒸發結晶的方法除去氯化鈉固體中的少量碳酸鈉,故C正確;
D、銅不能和氯化亞鐵溶液反應,說明銅的活動性小於鐵,但是氯化銀難溶於水,所以銅不和氯化銀反應,所以無法證明銅和銀的活動性強弱,故D錯誤.
故選:BD.
Ⅵ 無水硫酸鈉怎麼用處乾燥 直接丟進溶液裡面嗎 那乾燥完之後怎麼去掉 是過濾嗎
如果是用於有機液體的乾燥,一般就是直接放入液體中就可以了,然後將專有機液體過濾或者屬蒸餾就可以了,不過濾紙的選擇卻是有講究的(這里就不細講了)而且具體使用蒸餾還是過濾就要看具體的情況。
同樣無水CaCL2也是,
不過上述兩種物質大多是用於氣體的乾燥,用於液體的乾燥卻不是很常見。
Ⅶ 怎樣去除硫酸鈉溶液中的氯化鈉
可以嘗試在加熱狀態下,不增加雜質離子的情況下增加硫酸根濃度(例如加入硫酸),之後冷卻析出。應該會優先析出硫酸鈉。當然,會浪費很多東西了。。。
Ⅷ 向硫酸鈉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過濾,濾液中溶質的組成可能有______種.選擇一種可能的組成,設計實驗,
隨著氯化鋇溶液的逐漸加入,當氯化鋇不足時,濾液中的溶質是生成的NaCl和剩餘的內硫酸鈉;
當氯化鋇恰好時,容濾液中的溶質只有生成的NaCl;
當氯化鋇過量時,濾液中的溶質有生成的NaCl和多餘的氯化鋇;
所以濾液中溶質的組成最多有三種可能.
若氯化鋇和硫酸鈉恰好完全反應,則濾液中只含有NaCl,即只要證明濾液中無SO42-和Ba2+即可.
實驗室中可以用Ba2+去檢驗是否有SO42-;用SO42-去檢驗是否有Ba2+
故答案為:
一種猜想(假設) | 實驗內容(方法) | 可能觀察到的現象 | 結論及化學方程式 |
濾液中含有NaCl和氯化鋇 | 步驟1:取濾液少許於試管1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鋇溶液; 步驟2:再取濾液少許於試管2中,向其中滴加硫酸鈉溶液. | 實驗現象:試管1中無白色沉澱生成,試管2中有白色沉澱; | 濾液種有氯化鋇和氯化鈉兩種溶質,氯化鋇過量; Na2SO4+BaCl2=BaSO4↓+2NaCl |
Ⅸ 怎樣除去氯化鈉中的硫酸鈉
除雜過程中要注意四原則,三必須
除雜四原則:一.不增(不增加新雜質),二回答.不減(不減少原物質),三.易分離(原物質與雜質易分離),四.易復原(提純物質要復原)
除雜三必須:一.除雜試劑必須過量,二.過量試劑必須除去,三.除雜途徑選擇最優
第一步:NaCI中混有SO4 2-,除去硫酸根需要用沉澱劑,為了易分離,最好的選擇就是Ba2+,所以第一種試劑用BaCI2
第二步:除去剩餘的Ba2+,依舊需要用沉澱的方法,CO3 2- 是很好的選擇(另一種硫酸根由於會重新回到第一步所以不考慮),為了不引入新雜質,除雜試劑選擇Na2CO3
第三步:除去剩餘的CO3 2-,最簡便的方法是利用碳酸的分解,所以用過量的HCI,除去過量的碳酸根
第四步:還原待提純物質NaCI,調節溶液的pH除去過量的氫離子就可以了
Ⅹ 從硫酸鈉溶液中分離硫酸鈉
因為
易溶於水,而且
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所以把生成的
從水溶液中分離出來的方法有二種:1.蒸發溶劑;2.加熱硫酸鈉溶液,使硫酸鈉溶液變為濃或者
,然後冷卻熱的
,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