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慈和凈水機
Ⅰ 丹陽市華南實驗學校暑期答案
七年級語文暑假作業答案(僅供參考)
暑假作業之一字詞積累
一、 1、略 2、縷、率、畔、蔚
二、宵漫崇異 峭兀峻綿連 D
三、(一)領頭羊 智多星 東道主 階下囚 鐵公雞 老狐狸 糊塗蟲 門外漢
(二)成語請查詞典
(三)一個墨斗彈出兩樣線——思(絲)路不對
一串錢九百九——不成調(吊)兒
一根麥稈打鼓——不想(響)
一跤跌在青雲里——交好運(雲)
二兩棉花打絮——談(彈)不上
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得一家人
大姑娘坐花轎——頭一遭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
太歲頭上的土——動不得
王八吃秤砣——鐵了心
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井底雕花——深刻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大觀園里哭賈母——各有各的傷心處
牛郎約織女——後會有期
孔明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
葉公好龍——口是心非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死諸葛嚇退活仲達——生不如死
關公舞大刀——拿手好戲
關羽降曹操——身在曹營心在漢
孫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
孫悟空翻筋斗——十萬八千里
佘太君掛帥——馬到成功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林沖上樑山——官逼民反
林黛玉葬花——自嘆命薄
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周瑜謀荊州——賠了夫人又折兵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袁世凱做皇帝——短命
暑假作業之二古詩默寫
一、古詩默寫。
(參考七年級語文書)
二、根據要求,默寫相應的古詩。
(1)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2)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4)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5)足蒸署土氣,背灼炎天光。
(6)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7)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
(8)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9)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10)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11)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2)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13)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1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三、根據提供的實際情況,結合學過的詩句填空。
(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4)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宋;蘇軾;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6)唐;九月九日憶東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7)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8)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9)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10)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暑假作業之三詩歌鑒賞
一、(1)①描繪了十五月夜的明朗素潔的景色;
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環境氣氛,為下文寫秋思作鋪墊。
(2)抒發了詩人悠然不盡、別離思聚的感情。
二、答案:1、凄迷意境、傷感氛圍;屈子懷沙、湘妃泣竹等歷史傳說2、「乍、才」二詞極寫鷓鴣啼聲之感動人心3、「征袖濕、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鷓鴣啼聲之悲;4、遊子的鄉愁旅思(借鷓鴣啼聲哀怨凄切)5、一字師
三、1①指(漢陽林木)清晰可數(或「分明的樣子」)。②故鄉。
2、A.√,B×,C×,D×。
3、 「愁」字。全詩意境開闊,弔古傷今,虛實相映,情景交融。尾聯將「鄉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於景,表達了詩人縈回無盡、百感茫茫的憂思之情。
四、答案:1、收復中原,統一國家。(1分,意思正確即可)2、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挑燈看劍,夢回連營」亦可,2分,寫一個得1分)3、既點明了季節,也為戰士出征增添了肅殺的氣氛。(2分,每點1分)4、(2分)營造了將士們奏樂吃肉、豪邁高昂的軍營生活氛圍。(5)、(2分)抒發了作者抗敵救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感(1分)和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悲憤(1分)。
五、答案:(1)桂花、(春)山(澗)、(明)月、(山)鳥(共1分,寫出3個即可,但寫人或夜,此題不得分);幽靜(1分,能體現「靜「即可) (2)①寫出了詩人閑適、安逸的情趣;②詩人的心境與環境和諧統一,營造了靜謐的氛圍。(共2分,答出心境、環境各1分,意思對即可)
六、1、「殘陽」已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像「鋪」在江上,很形象。(或:「鋪」字顯得平緩,寫出了秋天夕陽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安閑的感覺)
2、抒發了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悅、熱愛之情。(或:從側面反映出詩人離開朝廷後的輕松愉快的心情)
七、1、劉禹錫的《秋詞》是頌秋,表達了樂觀豁達、昂揚向上的心境;馬致遠的《秋思》是悲秋,表達的是失意、凄苦、思鄉、感傷的心境。
2、可以從寫法、語言、主旨、情感等方面選擇一點或多點進行闡述,言之有理即可。
暑假作業之四名著《三國演義》
一、填空
1.關羽,千里走單騎、華容道義釋曹操、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敗走麥城。
2.火燒赤壁、七擒孟獲、六齣祁山、空城計智退司馬懿、揮淚斬馬謖等。
3.劉備,張飛 青龍偃月刀。 4.《三國演義》
5.三顧茅廬、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6.草船借箭,空城計。
7.赤壁之戰 成語: 三顧茅廬 故事: 劉備三請諸葛亮;
成語: 身在曹營心在漢 故事: 徐庶人在曹營不獻一策
8. 煮酒論英雄 。
9. 六齣: 六齣祁山 東和: 東和孫吳 收二川:收取東川、西川
七擒: 七擒孟獲 北拒: 北拒曹魏 排八陣:擺設八陣圖
二、簡答題
1、(1)劉備:忠厚善良、禮賢下士 (2)關羽:忠肝義膽、一身正氣
(3)張飛:勇猛粗暴、嫉惡如仇
2、(1)曹操:故意試探劉備,看他是否能成大業,胸懷大志
(2)劉備: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綻,竭力掩蓋,內心恐慌
3、(1)設計者:周瑜,善使謀略、聰明機智 (2)中計者:蔣干,自作聰明、敗事有餘
4關羽,斬了曹操手下的主六將,因為這六人阻擋他尋找大哥劉備的去路。
5、(1)劉備 (2)關羽 (3)張飛
三、連線題
(1)怒鞭督郵:張飛
(2)躍馬過檀溪:劉備
(3)巧授連環計:龐統
(4)三氣周瑜:諸葛亮
(5)割須棄袍:曹操
(6)木牛流馬:諸葛亮
(7)轅門射戟:呂布
(8)智料華容道:諸葛亮
(9)舌戰群儒:諸葛亮
(10)義釋嚴顏:張飛
(11)智取瓦口隘:張飛
(12)掛印封金:關羽
四、猜猜他是誰
(1)劉備:仁義、善良、能禮賢下士
(2)關羽:忠義、為人光明、磊落
(3)諸葛亮:足智多謀、忠心耿耿
(4)張飛 勇武魯莽、耿直豪爽
(5)曹操:奸詐狡猾、殘酷、多疑
(6)呂布:沒有主見、目光短淺、見利忘義
五、論述題
反對這觀點:因為這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極端自私的人生觀
贊成這觀點:要成大業就要在關鍵時刻忍痛割愛,不能有婦人這仁
暑假作業之五文言文
一、
1、略
2、熟悉 習慣/打開/嚴肅剛正有原則/雖然/最終/臉色
3、C
《萬事莫貴子義》
1、①形容詞,可貴 ②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貴。
2、①結構助詞,的。 ②代詞,代「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 ③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
3、為了爭論一句話而互相廝殺,這就是把大義看得比生命更為可貴啊!
4、萬事莫貴於義;一切事物沒有比正義更可貴的。
5、歷史上為了正義而犧牲生命的人很多,如譚嗣同、夏明翰、劉胡蘭等。(舉例適當即可。)
譯文:墨子說:「一切事物沒有比正義更可貴的。如果向某人說:『給你鞋帽,然後砍斷你的手足,你干不幹?』(某人)一定不幹。什麼緣故?就是因為鞋帽不如手足可貴。又說:『給天下,然後把你殺死,你干不幹呢?』(某人)一定不幹。什麼緣故?就是因為天下不如生命可貴。(但是)為爭論一句話而互相廝殺,這就是把大義看得比生命更為可貴啊!
齊人攫金
一.解釋加點的字
1."清旦衣冠而之市"的"衣"(穿好衣服)
2."因攫其金而去"的"去"(離開)
3."子攫人之金何"的"子"(你)
4."徒見金"的"徒"(只)
二.寫出下列"之"的用法
1.清旦衣冠而之市(到)
2.吏捕得之(他,代指齊人)
3.子攫人之金何(的)
4.取金之時(的)
三.選出朗讀停頓劃分有錯的一項(C)
A.余聞之也/久
B.昔/齊人/有/欲金者
C.其詩以/養父母 收族/為意
D.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四.翻譯句子: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
譯文:(拿金子的時候,沒看見人,只看見金子。)
五.請聯系生活實際,簡要談談這篇短文主要諷刺了社會中的哪一類人?
(答:諷刺了貪婪的、利慾熏心的人。)
楚人學舟
1、(1)慢;(2)看。2.(1)於是就認為已經完全掌握了駕船方法(技術)。(2)用椎敲著鼓,徑直向前駛去。3.學習、工作不能淺嘗輒止(或學習、工作不能自滿,或學習、工作應該不斷進取)
暑假作業之六綜合探究
一、排序題:
1、給下列句子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C) 2、將① — ⑤句填在橫線上,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D )
二、口語交際題
1、根據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問題。(貴廠生產的毛巾脫色,質量有問題)。
2、下面是一位剛轉到你班不久的同學對你說的話,你該如何回答他呢?(如果我處在這樣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我也一定會感到非常孤獨,但抱怨肯定不能解決問題。所以,我希望你主動和同學交往,也許很快你會擁有更多的談得來的朋友。)
3、一名讀者到新華書店去買書,下邊是他和營業員的對話:(1、剛賣完,你早一點來就好。 2、對不起,這我可說不準(或:我來幫你聯系一下。)3、眼前還沒有消息,書一到我就通知你,好嗎?)
三、名著題
回顧你的閱讀積累,從中國古典國大名著中再舉出一個反復敘事的故事。寫明出處,給故事擬個標題並簡述故事情節。(《西遊記;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孫悟空不顧唐僧的阻撓,三次打死了白骨精為吃唐僧肉而變成的村姑、老婦人和老頭,最後徹底打死白骨精。》
四、仿句(略)
五、對聯(參考答案)
1西遊師徒從善如流相邀除魔應天道 2一支粉筆寫春秋、滿園桃李笑春秋
3足智多謀孔明巧借箭/赴湯蹈火悟空勇除妖/無畏無懼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喪花 4.A 5.守業難,知難不難 6 D 7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六 修改句子
1、(1)「滿地的」改成「滿眼的」 (2)「漫天櫻花紛飛」改成 「櫻花漫天紛飛」 (3)「她的臉上露出笑容」與「一束陽光灑在女孩身上」調換順序。 (4)「深呼吸」刪去 (5)「那女孩就是我--我相信」中「――」改成「。」 (6)「潰贈」改成「饋贈」
2 .修改參考:①「關心」改為「擔心」或「憂慮」。② 「副面」改為「負面」。③「成長」跟「健康」調換位置。④「溢智」改為「益智」。⑤在商業利益後加 「想方設法」。 ⑥「沉浸」改為「沉迷」。⑦「讓」改為「對」。
3 ①「這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改成「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②「有些同學們」刪去「們」;③「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精神上、肉體上的痛苦」一句調到「事故的發生」的後面;④「違犯」改成「違反」;⑤「事故的發生」前加上「造成」;⑥「保證」改成「保障」;⑦「這就要求我們提高對遵守交通規則的自覺性的必要知識」改成「這就要求我們提高遵守交通規則的自覺性」。
4(1)4 (2)3、6
七、綜合探究題
1人際交往是一門學問:要學會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要顧及別人的感受而不能一味沉浸在個人的得失里(答成「交際要入鄉隨俗,考慮特定的風土人情」亦可),要多看別人的長處並真誠地為他人喝彩。懂得這些道理,才可能有好的人際關系。
2 略 。這是一道探究題,學生只要言之有理就算對。
3 由於人們亂挖亂采、過度放牧,草原上駱駝、羊群生存所需的草數量減少,造成駱駝哭泣,羊群撕咬。(意近即可)
暑假作業之七記敘文閱讀
(一)1、湖裡還有其他的魚可以釣。2、釣竿的另一頭沉了下去。3、① 這句話中的「得」字表明母親的語氣十分堅決,沒有絲毫可以商量的餘地。 4、寫周圍的環境更好地體現了母親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5、前者指的是從湖裡釣出的大鱸魚,後者指的是事業上的成功。
(二)6、大肉球 7、升遷 原先生活在垃圾里,現在養育在家中的鐵碗里。 8、(略)9、不知不覺 10、「開得這么美……寧靜的時候。」 11、(略)12—15(略)
(三)16、成了朝夕相伴的朋友 告別 17、D 18、朝夕相伴 19、雖遭不幸卻毫不氣餒(意思對即給分) 20、D 21、爬山虎頑強的精神,給了「我」戰勝疾病的力量。 22、意思對即給分。
(四)23、用反復的修辭手法強調我等待父母歸來的急切心情。24、因為我有個慈愛的母親,她常常對我說:「巴迪,這是你寫的嗎?精彩極了。」我還有個嚴厲的父親,他總是皺著眉頭,說:「這個糟糕透了。」 25、熱情鼓勵 嚴格要求 26、得意 失望 省悟 27、我謹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極了」而擱淺,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顛覆。
暑假作業之八說明文閱讀
一、
1、什麼是霧(霧的定義) 霧的消除(人工消霧)
2、下定義 分類別 舉例子 列數字(答出其中三種即可)
3、時間順序
4、霧對交通的影響是大家所熟悉的,故略寫;霧對人的危害具有很大的「隱蔽性」,故詳寫。
5、(1)「適當」是既不要全部停止,也不能不加限制,從程度上體現了語言的准確性。(2)「據測定」說明後邊的結論是確定的事實,從結論的來源上體現了語言的准確性。
二
1、列數字(作比較也對)說明瘧疾的危害很大。很嚴重。(的危害,有危害不得分)
2、不能刪掉,如果刪掉就成為事實。(這是一種假設)(1分)這樣寫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科學性)。
3、①轉基因蚊子自身不會感染瘧疾(轉基因蚊子體內含有SM1蛋白質,能阻止瘧疾感染);(1分)②它與野蚊子交配後能大大降低野蚊子的生育能力,從而取代野蚊子,消滅瘧疾傳染源。(1分)概括重點落在最後一個分句上。消滅傳染源也可。
三、
1、鳥類的天堂(或北極,鳥類的樂園)
2、列數據(列數字)、作比較 具體說明北極鳥類多。
3、不能刪。「幾乎」表示「接近」、「將近」,不是全部,有了「幾乎」留有餘地,不絕對,表達更准確,體現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
Ⅱ 丹陽大同觀主持是誰口碑如何
1985年8月,首次出版於丹陽縣人民政府等15陀羅尼經幢,丹陽市縣級單位。 1991年7月,丹陽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二批13個站點,如鳳凰山,丹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9年12月,第三批公布的27八斗山戰役遺址為丹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陀羅尼經幢
陀羅尼經幢的石頭建築,也被稱為法王的石頭。始建於唐開元十四年(726年)。原來的立場在城市雲陽大橋(即陰橋)東北高陵寺放生池前,後她的丈夫搬到公園於1972年,搬到新民路展館地面活動的東南角。現存石頭建築2.16米高1.6M的周長,八角形,寬每次0.2米,信陀羅尼經文,佛像裝飾著浮雕。
2,丹曼青
丹曼青神道神道碑碑位於雲陽老醫院丹陽市喬巷東側天井鎮。題詞:「聖人丹曼青神道」,以下段落:「王子歲的明代蘇州光明聯立石(陰刻楷書)」碑高1?寬198米? 03米,青石製成的。
丹曼青為北宋詩人,官方直學士。一旦一個顧客在丹陽,生病回京後的所有。欒明曠李丹陽縣長紀念碑,以紀念。
3,開泰橋
開泰雲陽鎮大橋位於丹陽市外,橫跨護城河。圍欄上橋表面陰刻楷書「開泰橋」3個字中,「通志」字橋洞下,未知的特定年齡的頂部。孔拱橋形狀,縱向和橫向互鎖拼圖設置。 47.6米長,6.7米寬的頂部,闊9.61米;橋梁護欄網0.73米高,厚0.28米,由花崗岩。乾旱老堰,由於草弓,所以水濺入香草,珍溝兩條河流,灌溉利益,那還叫草堰。康熙,雍正,乾隆,道光構建。這座橋現在尚存。橋拱的石牆上雕刻著圓形圖案上雲:寫著「乙未道光十五年重建。」事情在橋的兩側有陰刻楷書對聯1。
4,通泰通泰橋
丹陽市橫跨護城河東橋。全橋由花崗岩製成。刻在下面的長石圍欄和楷書陰文「通泰橋」的橋頂3個字前面的楷書刻陰文「康熙明代創建」,下段是「共和國康熙重修八年。」橋頂寬4.80米,6.70米寬的步行橋,曲線橋,30.40米長0.40米高的圍欄,0.26米厚。拱形狀,縱向和橫向鏈拼圖集。北與橋頂孔的南北兩側各插入券1對。傳說中,龍的第三個兒子,水,自然的樂趣,這么多的優惠券嵌入橋洞,採取鎮水,寓意平安。北與橋南側有一副對聯。
這個亭子建一座橋,設置鋼椅,供市民休閑,風光一覽無余護城河張數。
5,楠木楠木廳
雲陽市政廳位於三城巷,明代。本來3前鋒,15,連接到樓道,建築面積為約1000平方米的兩側。梁,柱,檁條等主要部件生產菲比,故稱楠木廳。又以宴會廳,同時數百個表,號稱百座殿堂。
這個大廳坐北朝南,為抬梁式結構,有各種圖案的雕梁,房柱包圍厚的漆缸。到現有的,5,2弄,房間寬28米,深12.50米,的?350平方米的面積。住房建設是7檁條,硬山。月梁,斗拱,柱礎等方面與明代石刻座建築特色。幾年前,因年久失修,是危險的,這個城市拆除文化界,現在存儲在菲比環山公園,擬融資重建。
6,海神廟
海將位於市區丹鳳路賢祠,公橋東北側。據「丹陽縣志」記載:。 「萬曆八年僧人被提出打造好,海會命名4年敕賜庵此金額與清代康熙體積大藏經頒發二十年大廳災難,引發庚申摧毀後僧伽階段建設,僧侶主持上升,雄闊提出了構建「並更名為萬善寺,俗稱海寺。在戰爭前夕,寺院保存,當丹陽著名的寺廟之一。 1970年,一共有3進了殿,有僧舍,方丈樓,藏經樓,其中包括超過50瑩。首先為五個,每6檁條,寬3.6米,高4米的山脊上,周圍3米的屋檐高度。有塑料的鑽石,高丈余的四邊。第二進5為大雄寶殿。硬山式磚木結構,內塑佛像阿彌陀佛1,作為佛龕佛像。每8檁條,寬3.6米,高8米嶺,四周屋檐有3.6米高,4.2米。在一個或兩個進院,有兩個鑄鐵爐亭。三成五為藏經樓,還硬山式磚木結構,二樓,每8檁條,寬3.6米,高12米嶺,周圍8米檐高。一樓有門廳,2.3米的走廊寬度。除了佳能現在的建築外,廟院的其餘部分不被保存。
佳能今天依舊挺拔前的兩株銀杏樹,古枝蒼節是明代的遺物之一。以前,在寺廟東側,建有浮雕,和一切美好的塔匹配,在人的小寶塔,現在不存在。
7,寺
寺位於新鎮,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在鎮最大的寺廟之一。兩成的一個大院子中間前後天宮院,全范圍包括五個畝,可容納萬人。原廟大殿,樓閣,舞台等,非常壯觀的建築,雕梁畫棟,氣宇軒昂。廟門前高大的影壁牆,拱形正門樓上刻有「關帝宮」四金色大字。劇場建成穿過大廳,上室走廊的兩側,豎立劇院下方的花崗岩石柱。後殿相關公眾作為塑料,高丈余。在抗日戰爭,劇場被燒毀,是唯一一個大廳分為三個寬13.6米,型深11.5米,5檁條,硬山,它的橫梁和保存基本完好其他木製框架支架。
8,下林史烈墓
夏霖(18951927),字雨人,別名我仁,林雨人,宋玉,清光緒二十一年內(1895年)11月11日出生在丹陽市城廂(即雲陽鎮)。民國14年(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具有中共,中共上海各區督察,南匯縣縣長,丹陽中國共產黨黨委書記,中共江蘇省委常委等職丹陽獨立的黨支部書記。在無錫市南殉國校場11月13日16年。在綁赴刑場途中高呼「萬歲共產黨!」
夏霖烈士墓位於丹陽市河橋鎮寺基剛,混凝土墳包,墳的墓碑,碑由青石雕刻,文曰:「烈士夏林同志之墓」碑高1?寬8米和0? 8米。稱謂:公元1954年3月;以下段落:景麗丹陽縣人民政府。常綠喬木墓地周圍種植。碑陰刻烈士烈士通。墓石刻對聯1:斗爭;
奉獻給黨的事業,浩氣長存。
9,呂呂居住
在雲陽縣56鎮西邊。坐北朝南的新住所,佔地面積104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平方米。呂住宅只有兩個小磚平房,嗎?≤40平方米。
呂(18861959),原名陸俊,楚災逢瘋了,這本書鳳子,早期的繪畫是「江南鳳」的書,鋒先生,出生於丹陽縣城廂梧桐山呂麗泉家。是著名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艹許多珍貴的一生種植花卉的住處,兩樹桂花依然充滿活力。
10,陳東陳東
墓墓位於大皮貢村北墓地鎮。墓室西部,到土堆。
陳東,字少陽,作為北宋反駁金太愛國學生,丹陽市珥陵鎮塘更多的人。欽宗率當學生冒著太伏闕信,請懲罰投降派以謝天下。當皇帝,和鮑爾北京殺人後懇求,叛徒。李磊通過老鄉運埋葬他們的人丹陽大墓地。明正德十四年(1519),檢驗員離開陳宇董仲舒的後裔下令建於丹陽北門陳邵陽寺廟。寺鑄造叛徒汪伯彥,黃鐵跪像一個很好的潛水前,雙手被縛在他們背後,在露台上的人唾罵。並寫了一副對聯:「丹陛披肝,年齡綱常可信的;短缺法院膝蓋,無論是富貴是什麼?」
陳東墓原石牌坊,上刻對聯「留鮮香,譴責奸詐,藉助耿耿忠心臟宋室;敬拜領域,下令修撰,看報紙忠魂下沉重的紫色專利」的橫幅到香港〖〗「忠誠貫日。」毀於1967年。後墓丘的破壞保持它的一半,墓前石須彌座押金。經過1994年的恢復,墓碑上寫「宋修撰陳東之墓。」
11,玉乳玉乳
彈簧彈簧位於觀音觀音菩薩廟北原廣墊錢(在丹陽市建材廠今天)。 Jin泰元鑿,社會主義是四年(1263),以及僧人建造展館。唐Zhangwen新「煎水代茶記」的美譽為「世界第四泉」。井名「玉乳泉」三個字宋宰相陳堯佐手寫。沙井的青石制,出土高0? 52米,外圈是八角形的,0.90米,直徑,圓形的內徑,直徑0.32米內徑攜帶水桶溝痕17。路委慈井水「彩色類牛奶,甜冷時,電纜已磨損牙齒。「這個保存完好的今天。
12,都好都好塔塔
俗稱長壽塔,坐落在東一在丹陽李嘉誠南。查獲王朝開始建塔,以創十年(1637年)建。 7層塔,高47.76米。樓閣式的木製塔檐,地上爬起來,直上天空,所謂的「巴別塔」。通過層塔室建成,八個面層的外觀有走廊。每個房間都設有木橫梁框架,上層樓,有木扶梯折疊一層。遊客可以穿每罐門塔室陽台,倚在俯瞰欄桿。 1969年,他取出玉佛像,佛珠和銀龍,畫筆,和幾十個從地宮塔石函文物。融資修理世紀80年代末,使塔的外觀。 20世紀90年代初擴展環山公園佛塔周圍。 /> 13,雲陽站秀子
紀念碑雲陽秀子站清明的豐碑四年(1509)由延陵季子墓碑上刻的身體<br。碑高2.4米,寬一米和0.22米厚。原稿放置雲陽繼電器傳遞觀看,4年(1915)到丹陽公園內移動,現有的原縣醫院內。
14,孫方方墓
孫震倪山東墓位於北麓。墓兩側的神道石柱1對,高4米欄,柱礎廣場,八角柱,柱1米長邊垂直的圓形柱子,雕刻滾筒飛鶴組雲,東南,依山而築,坡道;石廣場之一,有三個;石羊1對,頭被破壞,體態豐腴,尾短而肥大;老虎一為蹲像,高六米,耳尖稍縱向上,鼻子長而直,封閉睜目;石馬一對用於站立狀,長頸,長是對頸部披尾巴掛在胯下,馬鞍兩側,轡牽韁繩,結現場演繹,放在鞍底;龜趺1,已損壞傾銷。圓形土墩墓,約三米,直徑5米。
孫方,思維的字線,生卒年不詳。明不德辛(1511)進士,授行人司行人,拉監察御史。該墓是目前的一個保存完好的名人墓丹陽境內。
15,滿族和中國的滿族和中國碑
丹碑位於省(原寺)物理實驗樓北面。 「總結准噶爾帝國作為國子監碑」的全名,如乾隆皇帝准噶爾叛亂,炫耀武功,石紀念平叛的勝利。紀念碑青色紋理,陰刻楷書,2.95米高,寬1.76米,厚0.3米。由右至左,以中國語言的右側垂直書寫的題詞是88個字元,每字約3×2.5厘米,寫作的部分已經風化難以區分24線;滿清在左側為26行。內容記載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到二十年乾隆(1755)准噶爾叛亂的事跡。
碑與「平定青海告成太學碑」,「平定帝國告成太學碑金川」和「帝國平定回部告成太學碑」豎立在廟在同一個殺手面前,由於毀寺毀,僅存碑,移動把它的現址。
16,鳳凰山遺址
鳳凰山遺址位於南3.5公里西丹陽,附近西鎮的村莊,現在小麥鳳凰山。一丘,橢圓形遺址。東南和西北的較高端。的??18000平方米的總面積。遺址高於周圍地面四,五米,東南向西北約350米,東北至250米西南寬度。
1988年在八月初鎮江博物館,丹陽縣選舉管理委員會和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教師工會進行考古發掘鳳凰山遺址發掘的?800平方米的面積。除了網站涵蓋耕地土壤的外層,下文化層通常是2.2米,上覆文化層分為8層。上層(第2層,3)湖熟文化的青銅文化,下層(第八層),以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出土的300餘件,以恢復原來的瓷器陶器等文物的形狀,有文物湖熟的代表 - 距今6000年純鍺,沿釜腰,扁方形足的鼎,大喇叭口圓腳豆,雞冠耳壺,扁方石石奔等,同時還出土的祖先用井鳳凰山春秋和熟培養周期更完整的骨架子湖。
這個地下村莊在6000年前,該地區從常州馬家浜文化博覽會墩遺址向西推了一百多年,在湖的東端,成為有史以來分布區成熟的文化和馬大部份西方文化爆炸分布區。鳳凰山現場,丹陽提前到6000多年的栽培歷史。
17,蓉榮嘉善嘉善廢墟
田寨遺址位於雲陽300米鎮。遺址東西寬約150米長110米從北到南,約2微米的文化厚度,頂部平坦。有夾砂陶,黑陶,幾何印文,如陶器,石器文物,器物紋飾繩紋,弦紋,設置響尾蛇,花紋板等。
18,廟
嘉嘉慶寺,又稱龍寺,位於丹陽市嘉山城市的腳下。始建於北宋紹聖,僧侶們建造了月亮。宣德,王朝重修。盛大廟,廟里曾經有94家,原本復雜的儀式,這是清,靜侯,珍珠4寺,龍池,池亭建成之前,今已度過的。寺內有一口古井,去上窄下寬,幾英尺深,半畝大小的最深端,終年不涸,清冽的水。抗日戰爭時期,龍慶寺毀於戰火,明代的只有遺體,「和龍王廟重建嘉寺碑」和「重建克里廟碑」兩方。近年來,僧侶們感覺良好籌款重建,已經修好了兩個主要的大廳,建成了翅膀的東西,自定義時鍾4.5噸,菩薩羅漢37。舉行了1997年10月16日農歷新年開幕式哪個雕塑。
19,正在儀儀廣場
西門街廣場位於丹陽市,也被稱為刺綉的刺綉文明廣場,始建於明代。街對面的西門牌坊三型,花崗岩質地,面闊8.9米,5.8米的高度,加上灰色石青裝修成員,刻有「綉綉文明」四個大字,當你經過這個地方要衣冠整齊這意味著,注意禮節。
20,想想覺得橋又名大橋
反思橋,位於城西丹陽谷口街的。始建於元大德年間,這座橋是原來的亭子,說教式的官方牧,乾隆三年(1738)縣令胡應奎重修的記錄。孔石拱橋,高4.3米,長23米,寬3.8米。大橋直奔縣政府,和橋的名字由此起源,說有兩個:一個是老法院應該把大量的資金,甚至贏得應該去破產,所以官司的橋梁,三思而後行;另一位代表說,裁判官審案工作,應三思而後行和關閉,這可能是一個好官。這座橋倖存的今天。
21,季季河大橋二橋
宮殿坐落在九里村的鎮南部,又稱奈河橋。北到南橫跨在香草河。元至正二十二年(1342)建景泰年間(1451)成一座石橋,單拱,是平行的縱向部分。橋高度5.18米223米長,橋堍拱肩獅子雕塑為城市只看到了領土。胡安蠕蟲8拱門兩側蟲夏1對。這座橋一直是古八景鄢陵之一,他說,「長橋跨啥。」
22,新河大橋
新河大橋位於丹陽市老北門,現在丹陽市高中北側,俗名老北橋。國米萬元,順建為單孔石拱橋。十五年清乾隆(1750年)重修,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重建。花崗岩質地孔石拱橋小節縱向平行的弓。橋高6? 1米長36米,橋面寬6? 2米,12米面闊方法。橋梁護欄兩側,望柱,在傾斜的車道中間,踩著步驟兩側,以方便行人過去。這座橋完好無損。
23,練湖湖門
實踐練習坐落在湖農場。練湖,也被稱為蓮塘,開湖,湖闕之後。湖40周恢復訓練的歷史,與新豐塘階段。入湖,整個波光粼粼,一碧萬傾,感覺心曠神怡。湖的古老的做法主要是儲蓄和剋制寧鎮山地水域。江藝丹淤泥蘇南運河城區段,對水路運輸的影響很大。由於在運河床高湖湖,在遇阻力的淺表運河的做法,你可以打開湖門來調節水位。門建於25年(1936年),鋼筋混凝土結構,共五孔,多行S形正門慢水墩。在水閘,同時修復堤防16公里,受益程度達50000頃叛亂。
24,龔恭祖
市政廳鄢陵劉茹位於村北,坐北朝南。南宋時,它的大小,布局是仿建岳大廳。清咸豐年間毀於兵燹,和悅氏宗祠重建仍然是相同的。在第一進大門掛宋孝宗文帝給貢祖額頭「表彰忠誠,」石馬鋒於每一個兩側,事情前院吳文門和大門;第二進大廳掛著「翠煥堂」匾額,名人題書匾額多塊的兩側;設置進入第三祖先牌位。種植了銀杏1前院;後庭花床上用品金東植,種植銀桂西。 1976由於小學的擴建,前後一分為二。現僅存中進5,面闊約24米,深11米成,已經修好了。銀杏生存和保護。
25,黃精王晶西居住
住所位於丹陽市西一巷5例。黃靜西(1897年至1927年),化名黃麗華,吳福民。江都出身,從小丹陽父親定居。民國13年(1924年)參加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孫中山。在4月14日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組織丹陽,中國共產黨第二書記丹陽分公司的創始人之一。民國16年6月26日,中共江蘇省委在上海成立,黃省委。經過會議在省逮捕,慘遭殺害敵人的秘密,年齡30歲。黃靜西故居設有一個終生居住的房子後面有烈士醫院還活著培養出黃楊樹。
26,位於丹陽市新民路262夏林夏林居住
住所。夏林是中共丹陽組織的創始人之一。中共上海區督察,中共中央,中共江蘇省委常委,江蘇和浙江地區督察中共奉(縣),河(沙)丹陽縣委書記南(匯)浦(南)刻錄機的前共產主義中國丹陽獨立的黨支部書記南匯縣縣長委員等職。民國16年(1927年)十一月被捕,不幸的是,在無錫南校場壯烈犧牲。當烈士的父親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外殼7前進,每四成,然後進入第一現場夏林,第四屆東成翼夏林的圖書館。日本侵略中國後,日本被燒毀進入前三名,只保留了第四,第五,第六和夏林投入到學習中。 2001裝修全城被拆毀,因為是第四向西8米進入重建。
27
報警器報警層樓的建築坐落在丹陽市谷口街與西門街交叉口。始建於民國19年(1930年),原五層。第一層用於停車場消防水帶,敷料用於辦公的第二層,第三,四,五四皆有窗口,中間的階梯,登上瞭望消防隊員,最上面的中間掛著一個敲響了警鍾作準備發現當火災報警。在戰爭期間,這個三樓,四,五被毀,僅存二,倖存的「西火的是」在門額五個大字,踢腳的基礎紀念碑上刻有「民國十九年建報警F.故事火會「字。
28,中國東部中國東部財政經濟委員會財政委員會
遺址位於原市丹陽市路。 1949年4月在上海解放前夕,中國東部共產黨中國財政經濟委員會在此辦公,現有住房6。
29,小肖
祠堂是由皇帝齊Lianghuang的後裔所建位於訪仙鎮瀟湘存東,名聲顯赫。堂正殿大柱楹聯雲:
漢是相對的,那麼唐元,問清三代超出右邊高
齊,梁的吳,讓我看到了世界經濟在六其昌? 。
蕭氏宗祠今日尚存,可惜的是一片廢墟。現在仍然有磚刻精美的石雕,這是南宋,明時期,如「皇帝升天地圖」的作品。
現存祠堂後院門楣上刻有「永久吉孝恩」四個大字,字體楷書。鑲嵌在每個磚刻的人物和故事,內容下棋,士兵出征等等。在醫院里有兩個大的壁畫磚刻超過10磚馬賽克。
30,岳氏宗祠
南宋寶慶年間,岳柯認丹陽知縣。為了紀念他的祖父和貢祖緣故Yue斐文孤兒的恩典,和哥哥悅悅柯篤陳健紫陽「報道,廟」,這岳家後裔在2月15日農歷新年的每歲祭祀英寸後寺毀於戰火。康熙十二年(1671),報道在寺廟,名字的新館的工地附近「岳忠武廟。」前寺倖存的20世紀60年代,裴塘村位於東北角,坐北朝南。 3,未來,每五成,算上門15兩旁,石馬,刻在門上門將將軍,門上方掛著「悅堂」匾額,門口掛著「敕封王越烏木」鍍金牌匾;大廳的進展,在中間的畫像掛岳飛,掛兩邊「精忠堂」,「盡忠報國」正大光明,肖像掛御題「聖忠誠」平板電腦,庭院陽台兩側畫廊;落後的位置悅的父親片,設壇,掛「慶陽正常」,「社會汝王朔」兩匾,平板電腦上面雕的GDI子龕,雕刻下孝的畫像,豎立在中間片「的Gong溫憲位「大的地方。
該廟在「文革」中被破壞,這仍然是一個門島和院「忠誠博」在1990年初,根據重建原貌成一共有五個,並在1。周邊牆壁,由市人民政府保護。
31,梁梁氏宗祠
三城館位於靜林東街,5前鋒,35歲,再加上建築房屋共有50間客房,走廊的一側。明嘉靖年間建,清康熙(1668年)重修,並位於口的山丘廟依然村別墅。上殿門兩側向前L.石獅1對,掛在門上,「梁氏宗祠」牌匾。邁進大門有石門棧是兩個,堆雕門塔,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掛在大廳進入「補堂」的匾額「都代傳人」,列書辦公室「治世填寫澤,滿足家庭的聲音」對聯1的頂部。大廳難題照壁前是磨磚,鑲嵌著「補弼教」四個大字。經過大廳設有祖先牌位,和這些葯片之前設置的祭壇。
32,前寺哎哎
前道教寺廟和大同雲蓮寺統稱,位於雲陽艾其震前鎮的佛教理念。成化元年(1465)建,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修。其規模大於雲的概念大同蓮寺是村廟之後寺廟竇村之一。在其鼎盛時期,共有97家建築,建造了人民大會堂,5座寺廟,羅漢堂,鎖芝堂,韋馱殿,藏經樓,觀音殿等。南街道廟,寺閘極耦合有一個劇場,劇場周五寺廣場是一個廣場,廣場和海濱長廊東部和機翼的東西兩側,向後客廳祭司。廟院現尚存,已經恢復大同理念。
33,穗節廣場
隋的孝心延陵鎮廣場位於柳茹村,建於清乾隆九年(1744)。對於這三個類型,廣場檢票口三角形狀。 6.15米寬,高5.5米。方柱雕花圖案的青石之間,在胡安官宦名人的親筆簽名。它的形狀是略低於上的柱子兩邊向中間布滿了藍色的文件夾丹恆量和板岩。刻在周圍的邊緣青石板的光束圖案分別刻「清明執法行動」,「瑤池雪。」胡安額頭上坊「法令」二字,下一刻,「孝坊」三個字,字大足徑;橫幅下面刻了「表彰在三妻隋廣場士貢陰影。」這個地方如今尚存,最重要的事情廣場上方的石頭葫蘆已被拆毀。
34,梁節廣場
束的孝心角位於訪仙鎮戎訪前祖村,建於清乾隆大元村。這個地方是表彰榮正齊的妻子建立了一個包。將上面的「帝國」二字量鐫刻石,上有石柱兩側一副對聯,說:「風樹,金絲垂柳對婦女綠皮書,表厥房子,玖龍丹詔前輕。」這個地方今天尚存。
3536,環藍色的橋,橋
鎖翡翠戒指翡翠綠橋和鎖橋,集體,展現了橋,位於東西原縣廟側,目前高中校園丹陽市,江蘇省。 Gutton誰叫青龍,白虎居西說誰,在明正統元年(1436)建。
Ⅲ 丹陽有普慈寺嗎
丹陽確有一座普慈寺,在新橋的濱江大道(也就是通港公路)北側,走到那路段專有個指示牌的。寺廟建有山門屬殿,鍾鼓殿,三官殿,城隍殿,念佛堂,大雄寶殿,放生池,齋堂,客房和普慈寺照壁一座,每月念佛活動一次,每年放生一次,每年八月十五夜舉辦念佛法會,正月初一有普佛!
Ⅳ 江蘇丹陽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丹陽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參究
號稱文物之邦的古城丹陽,地處江南,是南北朝時齊、梁兩朝蕭氏帝王故里,歷經六千年華夏文明潤澤,名勝古跡城鄉到處可見。外地人來丹陽,想看看丹陽的山水風景與名勝古跡,有哪些去處呢?本人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列述與下,謹讓四海遊客參考。
1, 天地石刻園AAAA
這是亞洲最大的石刻文化游園。坐落在城西北胡橋鄉秀麗的鳳凰湖畔,擁有40萬平米的景觀面積,1.5萬平米的建築面積。石刻園內展列上至西漢,下至民國,跨越2000年的8000餘件石刻珍品;園區特設一廳七館的室內石刻主題區,石塔石佛薈萃,麒麟天祿成群,石獸碑碣林立,小有幾十斤,大至20多噸,個個形態逼真、呼之欲出。石刻均為加拿大籍華人吳傑森先生畢生所捐贈。館藏之多,規模之大,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屈指可數。是集文化鑒賞與大眾休閑為一體的國家4A級文化旅遊風景區。園內還有一隻2011年出土的翹尾天祿,這是南朝石刻群中的新成員,其形制僅見於丹陽,已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重視。瀏覽石刻,欣賞湖光山色,是到天地石刻園一游的收獲。
2, 延陵季子廟AA
季子廟景區位於丹陽市西南16公里處的九里村,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的吳季子而建的寺廟。季子名季札,又稱延陵季子。吳王壽夢的第四子,是春秋時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和文藝評論家。他自幼聰慧、懂禮儀、有德行、才智過人,是傑出的德者,賢者,仁者。季札仰慕秦伯遺風,三讓王位,成為了千古的美談,在中國的歷史上被稱為「至德第三人」。之後他隱退延陵,死後葬在九里鎮,其後人為了紀念他,以古吳為姓,尊季子為延陵吳氏的氏宗,建廟祭祀。自秦漢以來,季子廟的香火不斷,已延綿兩千多年的歷史,宋朝,季子廟被冊封為嘉賢廟,季子也被稱為嘉賢大帝。清朝的時候季子廟規模宏大,尤其是大殿,宏偉高聳,數十里以外,就可以看到殿宇屋頂,季子廟一度成為這一帶最大、最繁華的道家寺廟。
季子廟之所以聞名遐邇,不僅是有珍稀的孔碑,八字碑等名勝古跡,更得益於這里有世上獨有,被譽為「天下奇觀」的千年古井──「沸井湧泉」。據記載,古代這里有井百口,其中一部分是沸井。現存古沸井有六口,井水三清三濁,彼此毗鄰、大者如沸騰的開水,小者如魚兒呼出「水」氣。稍遠看去,井欄古樸典雅,神韻別具;走近細瞧,井內水面翻騰鼎沸,滾浪有聲。井水可直接飲用,且味道各不相同。這奇特的景觀令遊人稀奇不已,有人將其與黃山、九寨等相提並論,譽為「黃山歸來不看岳,九寨歸來不看水,九里歸來不看泉」!
3, 嘉山龍慶寺AA
嘉山,在丹陽以東後巷鎮,九曲河畔,海拔雖然只有149米,卻是「橫卧長江邊,壁立千仞,狀如伏牛」,山勢逶迤,這在一馬平川的江南倒也並不多見,頗具特色。山的南部,石怪水秀,幽雅清靜,鬱郁蔥蔥的林木中,掩映著名噪千年的古寺--嘉山寺。
嘉山寺又名龍慶寺。初建於北宋紹聖七年。明宣德,萬曆時兩次修葺,一度有房屋94間,曾有「復禮」、「顯慶」、「旌孝」、「真珠」四大禪院,寺宇龐大,供奉釋伽牟尼佛、彌勒佛、阿彌陀佛和地藏王菩薩。
嘉山寺寺前有一數畝大小的龍池,池上有亭,傳說是白龍的化身;寺內有一古井,上窄下闊,地下最闊處有半畝大小;井水甘冽,且無論多大的旱災之年,從沒乾涸過。
嘉山寺依山傍水,遠近聞名。相傳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曾兩次到嘉山寺,並御筆親賜「龍慶禪寺」匾。嘉山寺因此得以與鎮江金山的「江天禪寺」齊名,人們「燒香去金山,先要到嘉山」,而由於「嘉」與家同音,使眾信徒更感親切。
近些年,嘉山寺經過多次修繕,已建成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齋堂、地藏殿、三聖殿、觀音殿、客堂、祖堂、法堂等建築,佔地40多畝。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匾的藏經樓,現收藏有中國佛教協會贈送的「房山石經--大藏經」一部。
龍慶禪寺屬曹洞禪宗,現任主持釋禮相為曹洞禪宗第四十九世,法名為法性。如今,這里佛徒香客雲集,每到農歷二三月間,龍慶廟會更是吸引了眾多遊客。
規劃中的嘉山旅遊風景區以佛教文化為依託,利用採石宕口山體,化劣為秀,在上面雕刻巨形《金剛金》,形成「天下第一經山」,在山頂、山腰重建菩薩院,形成「江蘇佛教名山」,利用山中舊有的防空洞,建全國「第一羅漢洞」。在山頂建寶塔,形成「寧滬第一塔」景觀,並恢復古剎規模。另修七峰山景區,包括修建七峰山莊,開采千畝七峰湖面,造千畝七峰竹海,再現水鄉特色。向北以管山等為中心,建設千畝的現代觀光休閑農業區、千畝森林公園。
4, 皇堂白龍寺
白龍寺原名龍母祠、慈感廟,俗稱白龍廟,始建於梁大同元年(535年),由里人奉梁武帝旨而建。相傳古時有個吳女,名善珍。某日,與其嫂一起汲水,偶拾路上遺卵三個,揣懷而歸,然三卵不知所去,遂孕。於五月十八夜,忽產一青龍飛天而逸。旋腹中乃呼:「我白龍也,當升飛,應從脅出。」果破脅而生。白龍令母閉目,負以凌雲。母聞空中雷雨大作,甚懼,睜目視之,隨即墮地而死。白龍見母歿,悲傷欲絕,即著地跳躍,陷數十里為塘,從此這里有了白龍塘。此事大聞於天下,武帝感事,下詔賜塘地廿畝建廟,並敕封「慈感」額名。明正統年間重建。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乾隆八年(1743年)重修,十三年帝賜「普天行化」金字大匾,並旨令冬至加祭一次,永為慣例。咸豐十年(1860年)遭兵燹。1960年又遭毀壞。1996年9月釋禮相多方籌資,次年修復大殿、長廊、天井等,改名白龍寺。該寺目前佔地30餘畝,兩面環水,寺周空曠幽靜,一派田園古寺風光。寺內現建有江蘇省第一石塔、又稱萬佛塔,還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千佛殿、放生池等多個景觀建築,氣勢恢宏,與寧靜優美的自然環境交相輝映,融為一體。近年來,四方的遊客、香客紛紛慕名而來,或觀光、或進香、或踏青,千年古剎重又煥發了光彩和生機。
5, 南朝帝王陵墓石刻
在丹陽大地上,有一座座高大精美的石獸雕刻,它們雄渾魄麗、流暢生動、蓄勢待發,極富動感,乃是古代雕刻藝術的瑰寶,他們的藝術價值可以和同時代的北魏雲崗石窟、龍門石窟相提並論。它們就是馳名中外的南朝陵墓石刻。
南朝陵墓石刻,都是南朝皇帝和王侯陵墓前的神道石刻。只有帝王和王侯才享有,因此神道石刻往往形制巨大,雕刻精美,是權貴的象徵。
這些陵墓大多取坐北朝南,或坐西朝東方向,石刻距陵墓約千米左右,一般都包括鎮墓神獸、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幾種。鎮墓神獸分三種:天祿、麒麟與辟邪。三種石獸形態基本相似,體形高大,昂首挺胸,張口露齒,目含凶光,腹部兩側刻有雙翼,四足前後交錯,利爪畢現,縱步若飛,神態威猛庄嚴。天祿頂部雕飾雙角,麒麟為獨角,而辟邪則無角。在南朝陵墓石刻中,天祿與麒麟僅見於帝陵,辟邪則專用於諸侯王墓,等級嚴明,不能隨意僭越更改。
丹陽的蕭氏家族成了齊、梁兩代的帝王後,不忘葉落歸根,紛紛在故鄉建陵安葬,按照帝陵的禮制,鎮墓神獸大都為天祿、麒麟。而南京多為齊、梁兩代的王侯墓,其陵前鎮墓神獸為辟邪。所以,天祿便成了丹陽的象徵,辟邪就成南京的象徵。有「丹陽的天祿,南京的辟邪」之說。
石雕藝術在我國歷史悠久,而南朝陵墓石刻是中國藝術史上的傑作,也稱得上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珍品,地位舉足輕重。它上承秦漢,下啟隋唐,與同時代的北朝石窟藝術遙相媲美,煜煜生輝,光垂後世。1988年1月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丹陽南朝石刻主要地點為陵口鎮蕭梁河兩岸、獅子灣、仙塘、前艾廟、金王陳村、爛石壠、三城巷、水經山村等八地十一處,二十六件,其中有齊宣帝蕭承之的永安陵、齊景帝蕭道生的修安陵、齊武帝蕭賾的景安陵、齊明帝蕭鸞的興安陵、梁文帝蕭順之的建陵、梁武帝蕭衍的修陵以及金王陳村、爛石壠、水經山村已經無從考證而失名的陵墓。這些陵墓的前都有神道石刻,石刻的造型十分生動,氣魄雄偉,是中國古代石刻藝術的珍品。此外,新近在三城巷又發現了二根南朝石柱,一塊方石,出土了一隻石天祿。這樣丹陽的南朝石刻數應當是30件了。這些陵墓石刻屹立在鄉野農田中,經過千年的風吹雨淋,戰爭變革和人為破壞,已經風蝕嚴重,大部分殘缺不全。盡管如此,南朝陵墓石刻還是以它的殘美古韻呈現出完美的造型,讓遊客驚嘆不已。
6,總前委紀念館
丹陽市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座落在市中心人民廣場北側,舊址為戴家花園,也是唐朝香岩寺的舊址,建於1934年。現有二層樓房三間,建築面積254平方米,門樓一座,園內天井佔地1344平方米,是鄧小平、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指揮解放上海的前線總指揮部。
1949年4月下旬,渡江戰役勝利後,由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五人組成的總前委從南京到達丹陽,在這里組織和指揮了上海戰役,並從思想上、組織上、物資上、事務上為接管上海進行了緊張准備,使上海這座亞洲最大的城市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取得了軍事上和政治上的雙豐收。
1949年5月6日——5月26日,鄧小平、陳毅一直住在這里主持全局工作。這里會聚了中共七屆中央委員6人、候補委員2人;還會聚了總前委、華東局、華東軍區和上海局等領導機關及主要領導幹部;還有黨、政、軍、財、文各界精英,總人數達3萬多人,這是一幅恢宏的歷史畫卷,為江蘇革命史增添了壯麗篇章。
1991年7月31日,總前委駐丹陽舊址被丹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4月19日,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被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委員會命名為「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2004年被中共江蘇省委授予「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紀念館展廳分為五部分
第一部分「光輝的征程」,採用實物模型融合油畫等虛實相間的手法生動再現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宏偉場面;
第二部分「群英會丹陽」,採用油畫場景展現鄧小平、陳毅等總前委、華東局、華東軍區領導匯聚丹陽城的畫面。
第三部分「運籌丹陽城」,將採用三維動漫、硅膠人像等手段重點展現鄧小平、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運籌丹陽城、決勝大上海的恢弘歷史畫面,全面再現丹陽人民為解放接管上海所做出的奉獻和犧牲;
第四部分「決勝大上海」,將採用聲光電、玻鋼塑像等表現上海戰役驚心動魄的戰斗情形和解放軍露宿街頭的動人場景;
第五部分「不朽的豐碑」,將採用數碼正投展示上海戰役犧牲的丹陽籍烈士的光輝形象。
7, 萬善公園
萬善公園是市區東側的一處集休閑、游樂、游覽、觀光為一體的勝地。這里是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時多次下塌休息的城霞閣舊址。萬善公園的構築,是以萬善古塔為主題,配以萬善城樓、浮屠勝境、御舫漣漪、鳳谷鳴琴四大仿古景區而建成的觀覽園。萬善古塔始建於1627年,塔高47.76米,為磚木混砌結構,外內7層,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古跡,也是明清時代丹陽的最高建築。萬善城樓長280米,高9米,門樓12米高,古樸神韻,登高懷古,別有情致。浮屠勝境按明朝建築風格配以古亭、曲廊、萬善堂等建築營造古景。御舫漣漪借寓乾隆御舟下江南之意,臨水而建茶樓、畫舫、長廊等建築。鳳谷鳴琴意在山水植物造景,梧桐、奇石、疊水、渡橋等配景,高低起伏,潭水清澈,飛瀑如練,景色宜人。
8, 丹陽市博物館
丹陽市博物館在萬善公園西側,是一棟仿古建築。展出的文物品種豐富,數量很大,新近又重新調整,使展出文物由原來的176件(組)增加到250件(組)。在布局上,改變原先單純的「中國通史」式陳列,而將二樓展廳調整為齊梁文化主題展廳,展出90件(組)六朝齊、梁時期的文物,其中有青瓷雞首壺、虎子,六朝時期貨幣等。同時,一樓「中國通史」展廳也進行了調整,增加了近年來在丹陽地方出土文物的數量,其中有許多文物是首次面世。在展出文物的同時,此次市博物館還在牆面上增加了許多文物知識介紹。丹陽市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宋代石刻 「古墓石馬」被安置到了該市博物館大院內。這尊石馬是前不久該市在對開發區長灣村考古發掘中發現的。在這次考古發掘中,同時出土了一方完整的墓誌,根據墓誌記載,這是北宋追增戶部尚書邵亢夫婦的墓葬,石馬是北宋時期無疑。據悉,這尊石馬是該市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宋墓石刻。
丹陽市古代墓葬曾遺留大量石刻,除了聞名中外的南朝陵墓石刻外,目前遺留較多的是明代石刻,如原位於該市西門外楊家莊附近的明代尚書儲懋墓石刻群等。為了保護這件珍貴的宋代文物,丹陽市文化部門組織專人將石馬移至該市博物館大院內,與明代尚書儲懋墓石刻群安放在一起。
9, 高橋腰通山天王寺
腰通山天王寺,位於丹陽新橋鎮腰通山,在高橋以南,北與嘉山隔九曲河相望。因其修建不久而「養在深閨人未識」,其實不失為探奇覽勝之地。
天王寺原名千華庵,俗稱天花安,因猛將菩薩能保五穀豐登,年年吉祥,歲歲平安,故而設廟祭典。相傳宋元年間,江南一帶屢遭蝗災,劉猛將軍督兵滅蝗,為保黎民百姓免遭蝗災,不幸被蝗食之,但保下了萬頃莊稼,百姓為了永遠紀念這位滅蝗英雄,便建廟祭之。
千華庵原址在新橋紅五月牛皮峰,後因九曲河拓寬改道被拆。1994年選沿江公路邊的腰通山重建,經過多次修繕,現已初具規模,建成了山門,天王殿,敬香亭,財神亭,寺內設置了天爐,大鍾,大鼓等器物,有佛像數十尊,另外還有龍門橋,靠一靠不腰痛石板,另外在山腰上還建了巨形鐵塔,在山最高峰建了頂宮,遙遠望去,山頂上林木蔥籠,怪石縱橫,幽徑暗藏。那古韻樓閣,飛檐畫棟,尖聳佛塔,與斷崖峭壁以及山下樹叢中的屋宇飛檐相互掩映,氣勢恢宏,蘊含著濃郁的古鎮寺廟文化特色,
寺內亭台樓閣布局緊湊,斗拱重疊,層層疊疊,相連成片,令人目不暇接。遠遠望去,天王寺就像一顆紅色的明珠,鑲嵌在斷崖峭壁之中,使腰通山顯得更加美麗。到了山頂俯瞰西北,一汪巨澤盡在眼底,這是長期開山取石後留下的窪坑,注入天水而成了美麗的湖泊,正是遊客暢泳的好去處。
寺因山而幽,山因水而秀,水因人而麗。天王寺,這座突起在江南原野上的山寺,以其山秀水麗,寺幽人靜而吸引著八方來客。一位詩人遊了腰通山天王寺後,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腰通山美,美得深入骨髓;腰通山靜,靜得滲透心魂;腰通山淳,淳得溫厚清新。在這里,你可以穿越都市的喧囂與塵埃,放下心中的繁蕪,投身大自然的懷抱,看花開花落,望雲卷雲舒,享受這份難得的隨性、朴實和闃寂。」這話一點也不過。
10, 水晶山風景區
水晶山坐落在我市東北郊、埤城境內,主峰海拔166米。又名經山,金牛山,即古彭山,因有異僧在此講經得名,是我市的風景名勝絕佳處之一,古時曾有金牛洞、仙人石、牛鼻泉、講經台等八景,史稱經山八景,歷經歲月滄桑,如今可循之景只剩下了五處。近來,經山山腳下一片低窪地出現人造石林景觀,為經山新添一景。這片低窪區以前是仙人石水庫,後作電廠粉煤灰的儲積池。殘留下多根高大的垂直樹立的輸送管道,上面附著物上長出了各種各樣的灌木野草,看上去像是一座座的尖聳的小山,有如桂林石林一般,成了秀麗誘人的大自然奇觀,讓人流連忘返。
沿著金牛山山道可拾階而上,一路賞景,經過一個龍鳳華表,就見一個石牌坊,上有「得大自在」四字,得大自在是指消除一切違緣障道、疾病、災難,能令他人敬愛,得財增福,所求如願,令世間和平,吉祥如意,其樂融融。
爬上山頂,有個亭子,上題「水晶山亭」。身處其中,休息、觀景,陶醉於山光水色之中,清新而自然。遠處,煙霧繚繞,群山起伏,阡陌縱橫連向遠方;近處,湖水泛波、綠樹繞峰,山體蔥蔥鬱郁綿延盤亘。
埤城鎮是丹陽的「生態名鎮」,「白龍寺」正恢復重建;水晶山休閑區已建成體育公園,以水晶山為自然載體,整合了「山崗、清泉、古木、名剎」等特色資源,規劃了水晶樂園、森林氧吧、健身步道、拓展訓練等體育運動功能區。白龍寺生態園也已規劃,該景點規劃佔地5000畝,目前一期工程已經開工建設。
古白龍寺簡介:
位於今埤城鎮荒田村南,經山北麓。始建年代不詳。初為彭山龍祠,宋嘉泰元年(1201年),帝賜額「顯濟廟」。寺內有龍池靈異,與山泉相通,終年不涸。時邑士戎姓買地170餘畝建廟。清咸豐十年(1860年)毀,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改名「白龍寺」。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二十八年兩次重建,敕賜「利濟蒼生」。原該寺3進1院,前進5大間,中進3大間,兩側為四大金剛塑像,中間為如來佛像;後進5間,中有龍王殿,殿梁懸3匾,兩側置有鍾、鼓,鼓徑4尺許。白龍寺池置於院中央,池圍築牆,牆中砌有石碑3塊。
在寺門前建有過街蓬,供過往行客小憩。民國31年(1942年)寺宇大部被日軍拆除。解放後僅存後進及白龍池。1979年寺宇被全部拆除,改建小學,今存寺池,已用大理石護欄圈起。
古崇教寺簡介:
初名經山院,俗稱經山寺。位於今埤城鎮,始建於東晉咸康年間。唐時重建,宋治平二年(1065年)帝賜額「崇教寺」。明永樂時重修,有寺舍百餘楹。清末時,寺舍傾圮,僅存偏屋數間。舊時,此處為古邑名勝之地,其勝景有菩提井、方竹林、晉杏、金牛沿、仙人石、衲衣石、牛鼻泉、講經台等。今菩提井、金牛洞、牛鼻泉等尚存。
11, 夏墅大同寺
大同寺又名大同庵、同林寺,位於胡橋夏墅村南300米處,座西朝東,距丹陽城9公里。西晉太康初始建,元朝延佑(1317年)重建,改名為大同古寺。舊時寺院內有井三,即西來泉、南斗井、北斗井。寺後有五層的爪發塔、放生池等。民國時共有3進,第一進3開間,塑有四大金剛;第二進3開間,為大雄寶殿,塑有釋加牟尼、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第三進5開間,塑有地藏王菩薩、觀音菩薩和十殿閻王以及陰間的上刀山、下油鍋等情景。寺院的後院空地上,原有一棵約有三個人才能合抱的銀杏樹,樹齡足有六百年以上,高約二十米左右,每年可產優質白果三四百斤。此外,寺院中的大雄寶殿前還有一隻大鼓和一個一噸多重的古鍾,鍾鼓專供寺內和尚誦經念佛。另在大殿北邊還有偏房,約有宇舍18間。
古寺在歷史上曾遭受不少災難,多次被毀壞,不過屢毀屢修,香火照樣延存至今。民間就有這樣一個傳說:在清代,寺內有和尚百名之眾,每當中午放工回來,都把勞動工具整整齊齊擺放在寺院大門外牆旁,由於強烈的陽光照得鐵器工具特別亮,一隊清兵路過寺前的一條大路時,忽見對面大同古寺門前擺放著大量的「兵器」,以為寺內和尚要「造反」,便前來圍剿,寺內和尚被迫拿起工具進行抵抗,不少和尚被殺或被俘,押解入牢,寺廟的房屋也遭清兵焚毀殆盡。然其影響深遠,若些年後,古寺又修復了,只是規模遜色了些。
上世紀五十年代,古寺又一次出現危機,廟產分給僧人與農民居住,後逐步被拆毀,廟內塑像和器物也在歷次運動中全部被損毀,只存1井,曰北斗井。
2003年,在夏墅村一些熱心人士和眾善男信女的努力下,多方籌集資金,逐漸重建古寺殿宇建築,目前已恢復了原有的規模。現寺院大門上方雕刻著「大同古寺」4字。農歷七月三十日是大同寺的廟會,進香拜佛之人絡繹不絕。傳說這日是地藏王的生日。地藏王是地府的幽靈教主,是地府的主裁者,據說他是從大同寺經馬跡山到安徽九華山出家成真果得道的。
由於大同寺東鄰鳳凰湖畔的天地石刻園,其旅遊價值日益凸顯,只要進一步完善相關設施,前景可瞻,極有可能成為丹陽旅遊的熱門景點。
12,九曲河水利樞紐---省級水利風景區AA
2008年經省水利風景區評審委員會審議,丹陽市九曲河樞紐風景區被批准為「省級水利風景區」。
九曲河水利樞紐位於丹陽市後巷鎮和新橋鎮交界的九曲河上,工程於2002年1月正式開工,2007年8月通過省廳組織的竣工驗收,是鎮江水利建設史上投資最大的單項工程,總投資近1.53億元,具有防洪、排澇、灌溉、供水、航運、水環境保護等多種功能,使九曲河成為內聯湖西、外通長江的黃金水道。目前,工程已成為丹陽市標志性建築之一和群眾喜進樂往的休閑景區,管理區內芳草如茵、綠樹成蔭,景區建設規劃分為工程和江灘風光兩個景區。
Ⅳ 鎮江丹陽小燈光批發
秦始皇過錢唐【秦始皇過錢唐】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秦設會稽郡,置錢唐、餘杭、富春、海鹽(今海寧)4縣。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慧理首開靈隱天竺【慧理首開靈隱天竺】東晉咸和三年(328),印度僧人慧理登靈鷲峰(今飛來峰),嘆為"中天竺靈鷲山之小嶺飛來",並指為"仙靈所隱之處",在山下創建靈隱寺。兩年後又在天竺山創建翻經院(後改法鏡寺),即下天竺。曇超首開玉泉【曇超首開玉泉】南齊建元年間(479~482),僧曇超在西湖仙姑山青芝塢口開山築庵。清康熙時改清漣寺,俗稱玉泉寺。隋建杭州城【隋建杭州城】隋開皇九年(589),隋文帝楊堅平陳,改錢唐郡為杭州。初治餘杭。次年,移治錢唐。隋開皇十一年(591),將杭州錢唐縣治由靈隱山下移至柳浦西(今杭州江干一帶),並依鳳凰山築城,周圍15公里左右,是為最早的杭州城。隋開鑿江南運河【隋開鑿江南運河】隋大業六年(610),隋煬帝楊廣鑿通江南運河,自京口(今鎮江)至杭州,800餘里。自此與江北運河相接。明清時期,由北京至杭州的大運河稱"京杭運河",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5大水系。江南運河向為運要道,對南北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曾起重大作用。杭州拱宸橋為大運河水運的起訖點。唐改錢唐為錢塘【唐改錢唐為錢塘】唐武德元年(618),唐高祖李淵建立唐王朝。為避國諱,4年後將錢唐改為錢塘。首創九里松【首創九里松】唐開元十三年(725),杭州刺史袁仁敬在洪春橋至靈隱植松九里。"九里雲松"後為"錢塘八景"之一。李泌開六井【李泌開六井】唐建中二年至興元元年(781~784),杭州刺史李泌開相國井、西井、方井(即四眼井)、白龜池、小方井、金牛井等六井,引西湖水入井,解決居民飲鹹水之苦。唐李泌引水紀念標志白居易守杭【白居易守杭】唐長慶二年(822),詩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任職期間,治理西湖,築堤建閘,放水灌田,並重修六井。離任時留詩:"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凶年。"又因有詩句:"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後人為紀念他,將西湖白沙堤改名"白堤"。黃巢軍入杭州【黃巢軍入杭州】唐乾符六年(879),黃巢於九月攻陷廣州後,十一月率20萬人從江西進入浙江,掠餘杭,入杭州,旋即離去。錢癠築羅城【錢癠築羅城】唐景福二年(893)七月,錢癠為鎮海軍節度使,雄踞杭州,發民夫20萬及十三都軍士,自鳳凰山築羅城,周長35公里,建有10座城門,3座水城門。錢氏築捍海塘【錢氏築捍海塘】五代後梁開平四年(910),吳越王錢繳自月輪山(今六和塔)起至艮山門沿錢江築捍海塘,以防海潮。堤長二三十公里,世稱"錢氏捍海塘"或"錢氏石塘"(1985年在建造江城路立交橋時,挖至路面下5~11米深處,發現"錢氏捍海塘"遺跡,經考古發掘,柱長約6米,直徑約13~39厘米,柱後為裝滿石塊的竹籠,竹篾編織痕跡十分清晰,其後夯土,最後一排為木柱與竹編)。是年,又置撩湖兵千人,專門浚治西湖。錢元慈雲嶺造像【錢元慈雲嶺造像】五代後晉天福五年(940),吳越國王錢元在西湖慈雲嶺南坡資延寺右摩崖造彌勒、觀音、勢至佛龕和"唐僧取經"石龕。錢弘創建靈峰寺【錢弘創建靈峰寺】五代後晉開運元年至三年(944~946),吳越國王錢弘?為伏虎禪師在靈峰建鷲峰禪院。宋時改靈峰禪寺。為西湖探梅勝地之一。吳延爽建保俶塔【吳延爽建保俶塔】北宋開寶元年(968),吳越國王錢弘俶被趙匡胤召到汴梁,其舅吳延爽為祝福錢弘俶進京平安,特在西湖寶石山建塔,稱為保俶塔。現塔為1933年重建。錢弘俶建六和塔、雷峰塔【錢弘俶建六和塔、雷峰塔】北宋開寶三年(970),吳越國王錢弘俶在錢塘江邊月輪山建六和塔,並建開化寺。北宋開寶八年(975),錢弘俶為慶賀王妃黃氏生子,在西湖夕照山雷峰上建黃妃塔,俗稱雷峰塔,內藏《寶篋印經》萬卷。"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坍毀。1983年5月國務院在《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中批復重建。蘇東坡兩次守杭【蘇東坡兩次守杭】北宋熙寧四年至七年(1071~1074),詩人蘇東坡到杭州任通判。北宋元四年(1089)蘇東坡以龍圖閣學士左朝奉郎貶為杭州太守,見西湖淤塞荒蕪幾占面積之半,積葑約100公頃。乾涸時,幾至龜裂。次年上《乞開西湖》狀。4月28日開工,用工20萬,半年完工。取葑泥築長堤,架六橋,植桃柳芙蓉,人稱蘇堤。"蘇堤春曉"為西湖十景之一。湖中建三塔,即今"三潭印月",亦為"西湖十景"之一。開浚茅山、鹽橋二河,以通江湖。重修六井、南井。任期內,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北宋元六年(1091)離任時,百姓含淚送別,杭城家家有他的畫像,飲食必祝,又在西湖建祠以祀。方臘破杭城【方臘破杭城】北宋宣和二年(1120)十月,方臘在睦州青溪縣(今淳安縣)起義,12月攻克睦州及遂安、壽昌、分水、桐廬等縣,又分兵兩路合攻杭州。12月29日,方臘之妹方百花血戰涌金門,破杭城,東南大震。次年2月18日退出。現鳳凰山巔有"百花點將台"遺跡。金兵陷杭城【金兵陷杭城】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將完顏宗弼自安吉進杭州,錢塘縣令朱蹕大戰金兵於葛嶺,後戰天竺。尉曹金勝、祝威亦戰松木場。趙構逃越州、明州、定海、台州到溫州。次年二月,完顏宗弼退出杭州。岳飛被害【岳飛被害】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高宗趙構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12月29日,秦檜以"莫須有"罪殺害岳飛於大理寺風波亭(現浙江醫科大學內)。其子岳雲、部將張憲同時遇害。風波亭南宋築鳳凰山禁城【南宋築鳳凰山禁城】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南宋王朝築鳳凰山禁城,周長公里。又築外城高米,闊米,城門13座。自南宋建炎元年(1127)金兵攻陷開封、康王趙構逃到杭州,至南宋紹興八年(1138)定都杭州,20年間,禁城內建起大殿13座,以"堂"、"閣"、"齋"、"樓"命名的建築40餘座,亭、台20餘座。杭州內外建行宮37處和御花園17處。慧開創黃龍洞【慧開創黃龍洞】南宋淳佑元年(1241),僧慧開自江西隆興黃龍山來杭,在黃龍洞建護國仁王禪寺。為黃龍洞首創寺院。舊"杭州四十二景"中有"黃龍積翠"。今"黃龍吐翠"為"西湖新十景"之一。黃龍吐翠阿老丁重建鳳凰寺【阿老丁重建鳳凰寺】南宋咸淳七年(1271),回民阿老丁重建鳳凰寺於杭州羊壩頭(現中山中路),為我國伊斯蘭教四大古寺之一。元兵進杭【元兵進杭】南宋德佑二年(1276),元世祖忽必烈派右丞相伯顏進攻杭州。2月,元兵進駐錢塘江沙灘。南宋恭帝奉表投降,南宋亡。南宋故宮失火【南宋故宮失火】元至元十四年(1277)十一月,改宋行在為杭州。是年,南宋皇宮因民居失火延及而焚燒殆盡。杭州宋城馬可·波羅游杭州【馬可·波羅游杭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到北京,在元世祖忽必烈處做官。至元二十一年(1284),江淮行省自揚州徙杭州,改稱江浙行中書省,馬可·波羅為樞密副使,在任3年,時時采風問俗。1294年返國後所著《馬可·波羅游記》盛稱杭州是"世界最美麗華貴之城","人處其中,自信為置身天堂"。馬可·波羅造像,人物高人米,青銅鑄造。在杭州城湖結合的窗口地帶。辛巳、壬午大火【辛巳、壬午大火】元至正元年(1341)四月,杭州失火,自東南延至西北,近30里官民閭舍焚盪其半,總計毀官民房屋、公廨、寺觀15755間,10797戶38116人受災,燒74人。次年(1342)杭城又大火,共燒毀民舍4萬余間,火災之甚前所未有,數百年浩繁之地,日漸凋敝。紅巾軍進杭【紅巾軍進杭】元至正十二年(1352),紅巾軍徐壽輝將項普略攻取杭州,於7月10日破昱嶺關,自餘杭佔領杭州。26日退出。張士誠重建杭州城【張士誠重建杭州城】元至正十九年(1359),張士誠割據浙西五郡,舉反元義旗。廢九曲城,重建杭州城,並發民夫20萬沿城開河,自五林港至北新橋,又南至江漲橋,闊約67米,遂成大河。常遇春攻杭城【常遇春攻杭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派常遇春攻杭城,圍城3月有餘,各路糧道不通,一城之人餓十之六七。軍退,又大半於病疫。常遇春墓石刻周新被奉為杭州城隍【周新被奉為杭州城隍】明永樂三年(1405),廣東海南人周新調任浙江按察使。在杭平反冤獄疑案,免徵災稅,善政甚多,杭人稱"冷麵寒鐵周廉使"。1412年12月周新在京被陷害,杭人紀念他,稱之為"城隍",在吳山建城隍廟祭祀。杭州城隍閣於謙歸葬西湖【於謙歸葬西湖】明正統十四年(1449)八月,"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以於謙(杭州人)為兵部尚書,負責保衛京師。明景泰八年(1457)正月,英宗復辟,於謙被加以"意欲"謀逆罪殺害,是年60歲。明天順三年(1459)葬於謙於杭州西湖三台山。明成化元年(1465)於謙冤案昭雪,恢復官位名譽,謚"肅愍"、"忠肅"。杭人以為岳飛、於謙為西湖山水增添了"英氣","賴有岳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於謙墓位於西湖西南的三麓創辦萬松書院【創辦萬松書院】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右參政周木在萬松嶺報恩寺舊址創辦萬松書院。清康熙時改稱敷文書院,今遺址尚存。萬松書院修復重現楊孟瑛築西湖新堤【楊孟瑛築西湖新堤】明正德三年(1508),杭州知府楊孟瑛自2月2日起興工疏浚西湖,至9月12日完工,歷時152天,計675萬工日,拆毀田盪3481畝,耗銀28700多兩,使西湖復唐宋舊觀。並以浚湖淤泥堆築長堤6里,後稱楊公堤。湖中二島形成【湖中二島形成】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杭州知府孫孟在西湖三塔中的北塔遺址建"振鷺亭",後改"清喜閣",即現湖中三島之一的"湖心亭"。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錢塘縣令聶心湯在三塔中的南塔原址,取葑泥繞潭作堤,為"放生池"。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錢塘縣令楊萬里以10年時間在放生池外築外堤,構成"島中有島,湖外有湖"的佳境,湖中"小瀛洲"自此形成。明天啟元年(1621),在"小瀛洲"南復建三塔,即今之"三潭印月",為"西湖十景"之一。杭城內建旗營【杭城內建旗營】清順治五年(1648),清廷決定在杭州城內圈地建"旗營",1650年正式動工,周長約公里,佔地96公頃,築牆高約6米,有城門5座。內有"亭灣騎射",為清時"錢塘十八景"之一。張煌言就義【張煌言就義】清康熙三年(1664),民族英雄張煌言(蒼水)被俘解來杭州,農歷九月七日在杭州官巷口刑場就義,是年45歲。遺體葬於西湖南屏山荔枝峰下。張煌言與岳飛、於謙並稱為"西湖三傑"。康熙題西湖十景【康熙題西湖十景】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皇帝來杭州游西湖。以後,又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十二年(1703)、四十四年(1705)、四十六年(1707)5次南巡來杭州。其間在西湖孤山築行宮,疏通市內河道涌金河(浣紗河)以通龍舟。題"西湖十景"。1701年"十景"景址刻石建碑亭。從此,南宋畫院祝穆、馬遠筆下的"西湖十景"更負盛名。建玉帶晴虹【建玉帶晴虹】清雍正九年(1731),李衛疏金沙港,在蘇堤第五橋(東浦橋)西築堤63丈,名金沙堤,上築三孔玉帶橋,名"玉帶晴虹",為清"錢塘十八景"之一。乾隆六次來杭【乾隆六次來杭】清乾隆十六年(1751)正月,乾隆皇帝首次南巡,三月至杭州游西湖,至敷文書院、觀潮樓,閱兵;渡錢塘江,祭禹陵,五月返京。以後,又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十七年(1762)、三十年(1765)、四十五年(1780)、四十九年(1784)5次南巡來杭州。其間題"錢塘十八景"、"行宮八景";4次至海寧閱視海塘工程、觀潮、祭海神。建文瀾閣【建文瀾閣】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九月,將原康熙行宮(西湖孤山)"聖因閣"內玉蘭堂藏書樓改建為"文瀾閣",與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並為江南三閣,各收藏《四庫全書》一部。現"文瀾閣"及藏書俱在,為江南三閣僅存者。建阮公墩【建阮公墩】清嘉慶五年(1800),浙江巡撫阮元疏浚西湖,歷時2年。將淤泥在西湖"湖心亭"北堆一小島,後人稱"阮公墩"。現"阮墩環碧"為"西湖新十景"之一。林則徐協辦海防【林則徐協辦海防】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四月十八日,林則徐被革職後以四品卿銜赴浙江軍營協辦海防事務。是日,自廣東抵杭州(富陽)。在浙江35天,協助裕謙籌謀劃策。太平軍兩進杭城【太平軍兩進杭城】清咸豐十年、太平天國十年(1860),忠王李秀成為解天京(南京)危局,以"圍魏援趙"之計,於3月19日攻佔杭城,24日退出。此為太平軍第一次攻佔杭州。次年,李秀成於12月29日攻佔杭城,至1864年3月20日退出杭城,守杭2年3個多月。其間,採取一系列爭取知識分子政策,在經濟上實施對城市貧民、手工業者有利的政策,促使杭州經濟、文化發展。退出後,清兵入城,縱兵大掠,姦淫婦女,搶奪財物,均謂取之於"賊"。搶劫之後,杭城81萬人僅剩7萬。辟拱宸橋租界【辟拱宸橋租界】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杭州開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橋辟為日租界,西沿運河塘路,南至拱宸橋腳,北至瓦窯頭,東至陸家務河,徑直3里,橫約2里,周里。主權淪喪,民族蒙恥。拱宸橋創辦求是書院【創辦求是書院】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四月二十日,杭州知府林啟在蒲場巷普慈寺舊址創辦的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正式開學。此為杭州創辦近代教育的開始。光緒二十四年(1898)三月十一日,林啟在西湖金沙港辦的蠶學館開學。此為我國最早的蠶桑學校,開浙江職業教育之先河。林 啟: 求是書院總辦原求是書院1902年求是書院選派的留日學生許壽裳(站立者)在日本與魯迅合影創西泠印社【創西泠印社】清光緒三十年(1904)九月十九日,丁仁等人在西湖孤山西泠橋畔發起創辦研究金石學術團體。社以地名,1913年成立"西泠印社",推吳昌碩為社長。吳昌碩大師滬杭鐵路入城【滬杭鐵路入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滬杭鐵路設車站於杭城清泰門內,鐵路貫城而入,拆城牆數十丈。此為杭州拆城牆之始。立秋瑾墓【立秋瑾墓】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七月十五日,辛亥革命烈士、"鑒湖女俠"秋瑾在紹興軒亭口就義。1911年遵烈士生前遺願,葬遺體於西泠橋堍(岳飛墓東),傍建"秋社"。以後墓幾經遷徙。198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70周年),從西湖雞籠山遷秋瑾遺骸於西泠橋東堍(東南)梅花嶼頭,重建秋瑾墓。魯迅與"木瓜之役"【魯迅與"木瓜之役"】清宣統元年(1909)六月,魯迅自日本回國,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今杭州市高級中學)任教。11月10日以魯迅為代表的進步教師反對新任監督夏震武(外號木瓜),發生"木瓜之役",夏被迫辭職。這是清末轟動全省的教師風潮。1909年木瓜之役勝利後與浙江兩級師范教員合影孫中山三臨白雲庵【孫中山三臨白雲庵】清宣統二年(1910)九月的一個晚上,孫中山曾到西湖雷峰塔下的白雲庵(當時為浙江革命的秘密總機關)。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於1913年4月再次到白雲庵,題"明禪達義"匾額。在秋社題"巾幗英雄"。1916年夏,第三次來杭。白雲庵杭州光復【杭州光復】清宣統三年(1911)十月十日武昌起義成功。11月6日杭州"旗營"投降,杭州全城光復。1913年"旗營"歸公。7月22日開始拆除錢塘門至涌金門城垣,建馬路,辟公園。杭州城牆、城門相繼拆除建路。建城區馬路【建城區馬路】1918年1月,建杭州城區馬路,自旗營沿薦橋街至城站一段,由佑聖觀沿館驛後、城頭巷至上板兒巷一段,先後動工。再計劃建環湖馬路,從錢塘門起環繞西湖蘇堤、白堤至靈隱止。中共西湖會議【中共西湖會議】1922年4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杭州西湖召開會議,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瞿秋白、張國燾和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出席,會上討論了中國共產黨和工人運動前景。1922年8月29、30日,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在杭州舉行特別會議,史稱"西湖會議",決定有條件地接受共產國際代表關於中國共產黨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中國國民黨的意見。1922年8月下旬,李大釗按中共中央西湖會議關於同國民黨建立統一戰線的決議精神,在上海會見孫中山,商討振興中國的問題,隨後李大釗等中共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圖為李大釗。雷峰塔倒坍【雷峰塔倒坍】1924年9月25日下午1時,西湖雷峰塔倒坍。是日天氣晴朗,無風無雨,更無地震。1925年2月2日《京報副刊》載文說塔倒原因"實為塔基已被挖空"。雷峰塔遺址現為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錢塘江首建大橋【錢塘江首建大橋】1934年8月8日,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負責設計建造的錢江大橋開工,至1937年9月26日落成,全橋長1453米。分引橋、正橋兩部分,正橋16孔,下層為鐵路橋,上層為公路橋。這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橋梁。杭州淪陷【杭州淪陷】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後,日本軍國主義大舉入侵,12月24日,日軍分三路進入杭州,杭州淪陷。至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前後達8年。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4月下旬,杭州的國民黨官員紛紛潰逃,社會一片混亂。中共杭州地下市委提出"反破壞、反遷移,保衛城市建設,迎接大軍解放"。全市工人開展護廠運動。5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杭州。5月2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毛澤東40次到杭州【毛澤東40次到杭州】從1953~1975年的22年間,毛澤東共40次到杭州。有一次整整住了7個月之久。在杭州寫的著名詩篇有《送瘟神》(1958年6月30日),著作有《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1963年春)等。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草案)在杭州誕生【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草案)在杭州誕生】1953年12月27日,毛澤東主席到杭州。在杭州期間,主持起草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全面疏浚西湖【全面疏浚西湖】1949年5月前後,西湖污泥淤塞,湖床增高,湖水平均深度為米,蓄水量僅300餘萬立方米,湖底遍生水草。湖西南部更見葑蕪。自1951年起開始全面浚湖,歷時8年,於1959年竣工。耗資454萬元,共挖淤泥萬立方米。湖水深度平均達到米,最深處米,蓄水量增至1000多萬立方米。以後由常設機構西湖水域管理處把疏浚西湖作為日常任務。杭州城區跨江發展【杭州城區跨江發展】1996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錢塘江南岸蕭山市的浦沿鎮、長河鎮、西興鎮和餘杭市的三墩鎮、九堡鎮、下沙鄉劃入杭州,杭州城區得以跨江發展。此次區劃調整後,杭州市區面積由430平方公里擴大為683平方公里,杭州市政府在錢塘江南岸新設濱江區。●保俶塔、雷峰塔前幾年,人們往往把保俶山上的寶塔當作雷峰塔,而杭州人也把它當作了雷峰塔的寄託。保俶塔和雷峰塔在杭州城裡可以說是相映成趣,一個像是英俊的小夥子,另一個像是纖細的美貌姑娘。對於雷峰塔遺址,人們所能聯想到的可能就是「許仙與白娘子」的經典愛情故事或者魯迅筆下的《論雷峰塔的倒掉》。2002年11月,杭州市在雷峰塔遺址的基礎上新建了雷峰塔景觀,正式恢復了「西湖十景」的「雷峰夕照」景觀。●三潭印月又「小瀛洲」,是西湖三島中面積最大、景觀最豐富、知名度最高者,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是江南水庭院藝術的代表作。「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是這里的最大特色。小瀛洲呈「田」字狀,外圈和內十字有島橋相連,亭台軒榭,點綴其間,內部被島橋自然分割成四個小湖,中心綠洲的「竹徑通幽」藝術牆充滿詩情畫意。島南端的「我心相印亭」前可觀賞三潭印月勝景。每到中秋月夜,放明燭於小塔內,燈光外透苑如15個小月亮。此時,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十分迷人。提示:游三潭印月可在西湖邊任何一個碼頭(分布在湖濱、中山公園、花港、岳王廟等處)乘西湖遊船前往遊船開行時間為:春夏季7:30-16:30,秋冬季8:00--16:00。票價45元/人,船票中已包括了游 小瀛洲、湖心亭兩島的門票,並免費送您返回湖岸。夜遊至晚上21:00,另行售票。門票20元●孤山孤山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水,一山獨立,山雖不高,卻是觀賞西湖景色的最佳之地。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物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是為紀念宋代隱居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鶴子之傳說。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公共交通:乘游1、2、3路車到岳廟車站下車,步行前往或乘西湖遊船到中山公園上岸門票:免費開放●白堤白堤原稱「白沙堤」,橫亘在西湖東西向的湖面上,從斷橋起,過錦帶橋,止於平湖秋月,長1公里。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有詩雲:「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的白沙堤。」說的就是這條堤。後人為紀念白居易,改稱為白堤。白堤的特點是一株柳樹一株桃,所以每天春天桃紅柳綠、芳草如茵的時節,遊人走在白堤上時似在畫中行。提示:走白堤一定要從斷橋這頭往孤山那邊走,這樣可以看到遠山如黛、綠島浮水的美景;如果倒過來走的話,你就只能一直面對杭州市中心的水泥森林了公共交通:27、81、K7、游1、游2、游3、游9路●其他景點:黃龍吐翠、麴院風荷、阮墩環碧、寶石流霞、雙峰插雲、浙江省博物館、西泠印社、岳王廟、靈峰探梅、玉泉、杭州植物園等。
Ⅵ 唱歌的李丹陽是江蘇丹陽人嗎
李丹陽簡抄歷李丹陽,女,漢族,四川成都人, 1986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西南大學音樂學院,並被破格分配到重慶市歌舞團擔任獨唱演員,1989年進入中國音樂學院深造,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金鐵林教授,1991年特招到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團擔任獨唱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