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凈水設備 » 水環切擠出機設備操作規范

水環切擠出機設備操作規范

發布時間: 2021-02-27 19:43:14

㈠ 擠出機有哪些操作要點

製作不同塑料製品時,擠出機的操作要點是各不相同的,但也有其相同之處。下面簡要介紹擠出各種製品時相同的操作步驟和應注意的擠出機的操作要點。
1、開車前的准備工作
⑴用於擠出成型的塑料。原材料應達到所需要的乾燥要求,必要時需作進一步乾燥。並將原料過篩除去結塊團粒和機械雜質。
⑵檢查設備中水、電、氣各系統是否正常,保證水、氣路暢通、不漏,電器系統是否正常,加熱系統、溫度控制、各種儀表是否工作可靠;輔機空車低速試運轉,觀察設備是否運轉正常;啟動定型台真空泵,觀察工作是否正常;在各種設備滑潤部位加油潤滑。如發現故障及時排除。
⑶裝機頭及定型套。根據產品的品種、尺寸,選好機頭規格。按下列順序將機頭裝好。
2、開車
⑴在恆溫之後即可開車,開車前應將機頭和擠出機法蘭螺栓再擰緊一次,以消除螺栓與機頭熱膨脹的差異,緊機頭螺栓的順序是對角擰緊,用力要均勻。緊機頭法蘭螺母時,要求四周松緊一致,否則要跑料。
⑵開車,先按「准備開車」鈕,再接「開車」鈕,然後緩慢旋轉螺桿轉速調節旋鈕,螺桿轉速慢速啟動。然後再逐漸加快,同時少量加料。加料時要密切注意主機電流表及各種指示表頭的指示變化情況。螺桿扭矩不能超過紅標(一般為扭矩表65%~75%)。塑料型材被擠出之前,任何人均不得站於口模正前方,以防止因螺栓拉斷或因原料潮濕放泡等原因而產生傷害事故。塑料從機頭口模擠出後,即需將擠出物慢慢冷卻並引上牽引裝置和定型模,並開動這些裝置。然後根據控制儀表(見下圖)的指示值和對擠出製品的要求。將各部分作相應的調整,以使整個擠出操作達到正常狀態。並根據需要加足料,雙螺桿擠出機採用計量加料器均勻等速地加料。
⑶當口模出料均勻且塑化良好可進行牽引人定型套。塑化程度的判斷需憑經驗,一般可根據擠出物料的外觀來判斷,即表面有光澤、無雜質、無發泡、焦料和變色,用手將擠出料擠細到一定程度不出現毛刺、裂口,有一定彈性,此時說明物料塑化良好。若塑化不良則可適當調整螺桿轉速、機筒和機頭溫度,直至達到要求。
⑷在擠出生產過程中,應按工藝要求定期檢查各種工藝參數是否正常,並填寫工藝記錄單。按質量檢驗標准檢查型材產品的質量,發現問題及時採取解決措施。
3、停車
⑴停止加料,將擠出機內的塑料擠光,露出螺桿時,關閉機筒和機頭電源,停止加熱。
⑵關閉擠出機及輔機電源,使螺桿和輔機停止運轉。
⑶打開機頭聯接法蘭,拆卸機頭。清理多孔板及機頭的各個部件。清理時為防止損壞機頭內表面,機頭內的殘余料應用鋼律、鋼片進行清理,然後用砂紙將粘附在機頭內的塑料磨除,並打光,塗上機油或硅油防銹。
⑷螺桿、機筒的清理,拆下機頭後,重新啟動主機,加停車料(或破碎料),清洗螺桿、機筒,此時螺桿選用低速(sr/min左右)以減少磨損。待停車料碾成粉狀完全擠出後,可用壓縮空氣從加料口,排氣口反復吹出殘留粒料和粉料,直至機筒內確實無殘存料後,降螺桿轉速至零,停止擠出機,關閉總電源及冷水總閥門。
⑸擠出機在擠出時應注意的安全項目有:電、熱、機械的轉動和笨重部件的裝卸等。擠出機車間必須備有起吊設備,裝拆機頭、螺桿等笨重部件,以確保安全生產。

㈡ 雙螺桿擠出機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項

雙螺桿擠出機操作需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1) 必須按工藝要求對各加熱區溫控儀表進行參數設定。各段加熱溫度達到設 定值後,繼續保溫 ,同時進一步確認各段溫控儀表和電磁閥(或冷卻風 機)工作是否正常。
(2) 必須先啟動油泵再啟動電機。
(3) 在不加料的情況下空轉轉速不能太高。
(4) 以盡量低的轉速開始喂料,並使喂料機與主機轉速相匹配。
(5) 待主機和主喂料系統運轉正常,方可按工藝要求啟動輔助喂料裝置。
(6) 對於排氣操作一般應在主機進入穩定運轉狀態後,再啟動真空泵。
(7) 在料條出來之前不得站在口模正前方。
(8) 經常檢查機頭擠出料條是否穩定均勻,有無斷條、口模孔眼阻塞、塑化不 良或過熱變色等現象,機頭料壓指示是否正常穩定。華鴻解答
(9) 每次操作均應有操作記錄。

停機:
(1)正常停車順序:停止喂料機;關閉真空管路閥門,打開真空室上蓋;逐漸降低主螺桿轉速;關停切粒機等輔助設備;關電機、油泵、各外接進水管閥。
(2) 緊急停車 遇有緊急情況需要停主機時,可迅速按下電器控制櫃紅色緊急停車按鈕,並將主機及各喂料調速旋鈕旋迴零位,然後將總電源開關切斷。消除故障後,才能再次校正常開車順序重新開車。
要定期檢修保養分動箱和電磁調速電機,』嚴禁螺桿反轉,要按標志牌方向運行,注意工作環境,防止粉塵進入磁極(電磁頭),產生固化,使調速失控。望採納

㈢ 水環切粒和拉條造粒有什麼區別求指教,謝謝

肯定有區別的啊,水環切的一般是比較軟一點的料,而拉條的一般是水環切不到的或者是比較硬的料。

㈣ 水環式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及如何進行開停操作

水環式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在泵軸上安裝了對於圓柱形泵殼偏心的星形葉輪,啟動前,向泵內注入規定高度的水。當葉輪旋時,由於離心力的作用將水甩至泵體四壁,形成一個和轉軸同心的水環,水環上部的內表面與輪殼相切,水環下半部的內表面則與輪殼形成了一個氣室,這個氣室的容積在右半部是遞增的,在前半圈中隨著輪殼與水環間容積的增加而形成真空,因此空氣通過抽水管及真空泵泵殼端蓋上月牙形的進氣口被吸入真空泵內;在後半圈中,隨著輪殼與水環間容積的減少而空氣被壓縮,經過泵殼端蓋上另一個月牙形排氣口被排出。葉輪不斷地旋轉,水環式真空泵就能把空氣抽走。

水環真空泵的啟停操作
1、准備工作(作業前的檢查)
1.1檢查電壓正常、不超過額定電壓(380V)±5%;電氣開關和設備接地線正常。
1.2檢查底盤地腳螺栓、泵座螺栓、電機螺栓、泵各部件連結是否可靠。
1.3檢查各部位潤滑油(脂)是否足夠。確認油杯油脂達到要求。
1.4盤車應轉動均勻、無阻滯,無松動現象並將防護罩裝好。
1.5 檢查密封是否符合要求,填料壓蓋應松緊適度,不能歪斜。
1.6點動電機試正反轉,看轉向是否與泵的指示方向一致。
2、啟動運行
2.1打開進氣管路上的進氣閥。如果排氣有排氣閥的話必須全打開排氣閥。
2.2 開啟供水閥,直到水自動從平衡排水管(泵蓋蓋板上的閥門)路流出,使泵具備正常的啟動水位,即可開泵,如不開泵要暫時關閉供水閥。
2.3不允許在無水或少水和滿水的情況下啟動.
2.4 啟動電機,泵運轉,同時逐漸開啟供水閥,根據真空表讀數調節供水閥和進氣閥,使被抽系統的真空度、吸氣量達到生產的要求。
2.5泵運轉作業中,應注意檢查並做到:
(1).注意調節供水閥和循環水閥,使循環水量保持適度。
(2).應避免長時間在高負荷下運行。
(3).檢查電流表、電壓表的讀數是否正常。
(4).軸承的溫升不應高於35℃,其溫度不應高於65℃。
(5).各連接部位應嚴密,無泄漏現象。
(6).運轉中應無異常聲響和振動。
(7).注意用汽蝕調節閥門調節泵的汽蝕聲。
(8).為保證正常的真空度,進水溫度應小於30℃,15℃最為適宜。
(9).運行過程中,適度調整填料壓蓋,使填料中有水滴出為宜,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
3、停泵
3.1 關閉供水閥,關閉電動機。打開排水閥,將泵內的工作液排放干凈。
3.2冬季應放凈循環液,檢查、擦試、保養設備,清理衛生,歸放工具,填寫作業記錄,切斷電。

㈤ 擠出成型的擠出成型過程及設備簡介

擠出成型可加工的聚合物種類很多,製品更是多種多樣,成型過程也有許多差異,但基本過程大致相同,比較常見的是以固體狀態加料擠出製品的過程。這一擠出成形過程是:將顆粒狀或粉狀的固體物料加入到擠出機的料斗中,擠出機的料筒外面有加熱器,通過熱傳導將加熱器產生的熱量傳給料簡內的物料,溫度上升,達到熔融溫度。機器運轉,料筒內的螺桿轉動,將物料向前輸送,物料在運動過程中與料簡、螺桿以及物料與物料之間相互摩擦、剪切,產生大量的熱,與熱傳導共同作用使加入的物料不斷熔融,熔融的物料被連續、穩定地輸送到具有一定形狀的機頭(或稱口模)中。通過口模後,處於流動狀態的物料取近似口型的形狀,再進入冷卻定型裝置,使物料一面固化,一面保持既定的形狀,在牽引裝置的作用下,使製品連續地前進,並獲得最終的製品尺寸。最後用切割的方法截斷製品,以便儲存和運輸。
比較有代表性的擠出成型的工藝過程為:聚合物熔融、成型、定型、冷卻、牽引、切割、堆放。
其他的擠出成型產品,隨物料特性,製品大小和產量要求,擠出機的結構、類型和規格可以是不同的;機頭結構、形狀、尺寸按具體製品而設計製造;冷卻定型方式依製品品種和材料性能而定;其餘的輔機也會有很多不同點。然而,以上的各工藝環節是基本相同的。 完成一種擠出產品的生產線通常由主機、輔機組成,這些組成部分統稱為擠出機組。
1、主機:一台主機有以下三部分組成。
①擠壓系統。它是擠出機的關鍵部分,主要由螺桿和機筒組成。對於一般熱塑性塑料,通過擠壓系統,物料被塑化成均勻的熔體:對於熔體喂料和帶有化學反應的擠出成型,則主要是使物料均勻混合成流體。在螺桿推力作用下,這些均質流體從擠出機前端的口模被連續地擠出。
②傳動系統。其作用是驅動螺桿,保證螺桿在工作過程中所需要的扭矩和轉速。
③加熱冷卻系統。它保證物料和擠壓系統在成型加工中的溫度控制要求。
2.輔機
擠出機組輔機的組成根據製品的種類而定,下列幾部分組成。
①機頭(口模)。它是製品成型的主要部件,當機頭口模的出料截面形狀不同時,便可得到不同的製品。
②定型裝置。它的作用是將從口模擠出的物料的形狀和尺寸進行精整,並將它們固定下來,從而得到具有更為精確的截而形狀、表面光亮的製品。
③冷卻裝置。從定型裝置出來的製品,在冷卻裝置中充分地冷卻固化,從而得到最後的形狀。
④牽引裝置。它用來均勻地引出製品,使擠出過程穩定地進行。牽引速度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能調節製品的截面尺寸,對擠出機生產率也有一定的影響。
⑤切割裝置。它的作用是將連續擠出的製品按照要求截成一定的長度。
⑥堆放或卷取裝置。用來將切成放一定長度的硬製品整齊地堆放,或將軟製品卷繞成卷。
3.控制系統
擠出機的控制系統主要由電器儀表和執行機構組成,其主要作用是:控制主、輔機的驅動電機,使其按操作要求的轉速和功率運轉,並保證主、輔機協調運行;控制主、輔機的濕度、壓力、流量和製品的質量;實現全機組的自動控制。 擠出操作中,主要的工藝控制因素如下
1.螺桿轉速
螺桿的轉速在擠出生產線主機控制裝置中調節。螺桿轉速的大小直接影響擠出機輸出的物料量,也決定由摩擦產生的熱量,影響熔體物料的流動件。螺桿轉速的調節隨螺桿結構和所加工的材料而異,視製品形狀、產量和輔機中的冷卻速度而不同。
2.螺桿背壓
擠出機前的多孔板、濾網和機頭上的可調節阻力元件對熔體流動的節製作用可產生不同的螺桿背壓。背壓的調節使物料得到不同的混合程度和剪切,改變塑化質量和供料的平穩性。
3.機筒、螺桿和機頭溫度
熱塑性聚合物固體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發生熔融,轉化為熔體。熔體粘度與溫度有反比關系.因此,擠出機的擠出量會因物料溫度的變化而受到影響。當物料被加入到擠出機料簡內時,受到由外部加熱裝置提供的熱量以及由於做功所產生的摩擦熱的綜合作用。物料在機頭中時,機頭外部的加熱裝置提供熱量。
假如操作中擠出物料的溫度不足以把固體物料熔融線流動性很差,產品的質量不會達到要求;假如溫度過高,會使聚合物過熱或發生分解。溫度的控制是擠出操作中非常重要的控制因素。
螺桿的溫度控制涉及物料的輸送率,物料的塑化、熔融質量,許多擠出機將螺桿製造成可控制溫度的結構。料筒各段的溫度根據物料狀態變化的需要設定。比較大的機頭也將加熱裝置分成各個部位。擠出機的溫度是螺桿,料筒各段,機頭各段分別設定並控制的。
4.定型裝置、冷卻裝置的溫度。
擠出不同的產品,採用的定型方式和冷卻方式是不同的,相關的設備各種各樣.但共同的都需要控制溫度.冷卻介質可以是空氣、水或其他液體,溫度關系冷卻適度、生產效率、製品內應力,若為結晶型聚合物,還關繫到與製品的結晶度、晶粒尺寸相關的一些物理性能。冷卻介質的溫度和流量是操作中可調節的。
5.牽引速度
擠出機連續擠出物料,進入機頭,從機頭流出的物料被牽出,進入定型裝置、冷卻裝置,牽出速度應與擠出速度相匹配。牽引速度還決定製品截面尺寸,冷卻效果。牽引作用產生對製品縱向的拉伸,影響製品的力學性能和縱向尺寸的穩定性等,有時一些工藝中靠牽引速度的調節獲得所需性能。牽引速度在擠出操作中的調節很重要。

㈥ 擠出機水環切粒與水下切粒

水環切粒應該是塑料擠出後經過切粒機模頭,並且為了有效切粒,必須時溫度降下來,故此需在切粒機外圍有水環,並跟粒料一起流出,而水下切粒是通過模具擠出絲以後經過水槽冷卻後在進行切粒

㈦ 擠出機的操作要點

製作不同塑料製品時,擠出機的操作要點是各不相同的,但也有其相同之處。下面簡要介紹擠出各種製品時相同的操作步驟和應注意的擠出機的操作要點。
1、開車前的准備工作
⑴用於擠出成型的塑料。原材料應達到所需要的乾燥要求,必要時需作進一步乾燥。並將原料過篩除去結塊團粒和機械雜質。
⑵檢查設備中水、電、氣各系統是否正常,保證水、氣路暢通、不漏,電器系統是否正常,加熱系統、溫度控制、各種儀表是否工作可靠;輔機空車低速試運轉,觀察設備是否運轉正常;啟動定型台真空泵,觀察工作是否正常;在各種設備滑潤部位加油潤滑。如發現故障及時排除。
⑶裝機頭及定型套。根據產品的品種、尺寸,選好機頭規格。按下列順序將機頭裝好。
2、開車
⑴在恆溫之後即可開車,開車前應將機頭和擠出機法蘭螺栓再擰緊一次,以消除螺栓與機頭熱膨脹的差異,緊機頭螺栓的順序是對角擰緊,用力要均勻。緊機頭法蘭螺母時,要求四周松緊一致,否則要跑料。
⑵開車,先按「准備開車」鈕,再接「開車」鈕,然後緩慢旋轉螺桿轉速調節旋鈕,螺桿轉速慢速啟動。然後再逐漸加快,同時少量加料。加料時要密切注意主機電流表及各種指示表頭的指示變化情況。螺桿扭矩不能超過紅標(一般為扭矩表65%~75%)。塑料型材被擠出之前,任何人均不得站於口模正前方,以防止因螺栓拉斷或因原料潮濕放泡等原因而產生傷害事故。塑料從機頭口模擠出後,即需將擠出物慢慢冷卻並引上牽引裝置和定型模,並開動這些裝置。然後根據控制儀表(見下圖)的指示值和對擠出製品的要求。將各部分作相應的調整,以使整個擠出操作達到正常狀態。並根據需要加足料,雙螺桿擠出機採用計量加料器均勻等速地加料。
⑶當口模出料均勻且塑化良好可進行牽引人定型套。塑化程度的判斷需憑經驗,一般可根據擠出物料的外觀來判斷,即表面有光澤、無雜質、無發泡、焦料和變色,用手將擠出料擠細到一定程度不出現毛刺、裂口,有一定彈性,此時說明物料塑化良好。若塑化不良則可適當調整螺桿轉速、機筒和機頭溫度,直至達到要求。
⑷在擠出生產過程中,應按工藝要求定期檢查各種工藝參數是否正常,並填寫工藝記錄單。按質量檢驗標准檢查型材產品的質量,發現問題及時採取解決措施。
3.停車
⑴停止加料,將擠出機內的塑料擠光,露出螺桿時,關閉機筒和機頭電源,停止加熱。
⑵關閉擠出機及輔機電源,使螺桿和輔機停止運轉。
⑶打開機頭聯接法蘭,拆卸機頭。清理多孔板及機頭的各個部件。清理時為防止損壞機頭內表面,機頭內的殘余料應用鋼律、鋼片進行清理,然後用砂紙將粘附在機頭內的塑料磨除,並打光,塗上機油或硅油防銹。
⑷螺桿、機筒的清理,拆下機頭後,重新啟動主機,加停車料(或破碎料),清洗螺桿、機筒,此時螺桿選用低速(sr/min左右)以減少磨損。待停車料碾成粉狀完全擠出後,可用壓縮空氣從加料口,排氣口反復吹出殘留粒料和粉料,直至機筒內確實無殘存料後,降螺桿轉速至零,停止擠出機,關閉總電源及冷水總閥門。
⑸擠出機在擠出時應注意的安全項目有:電、熱、機械的轉動和笨重部件的裝卸等。擠出機車間必須備有起吊設備,裝拆機頭、螺桿等笨重部件,以確保安全生產。

㈧ pvc管材擠出機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正確合理地使用擠出機,可充分發揮機器的效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
螺桿擠出機的使用包括機器的安裝、調整、試車、操作、維護和修理等一系列環節,它的使用具有一般機器的共性,主要表現在驅動電機和減速變速裝置方面。但螺桿擠出機的工作系統即擠出系統,卻又獨具特點,在使用螺桿擠出機時應特別注意其特點。
機器的安裝、調整、試車一般在擠出機的使用說明書中均有明確規定,這里對擠出機的操作方法,維護與保養簡述如下:
擠出機的操作方法
操作人員必須熟悉自己所操作的擠出機的結構特點,尤其要正確掌握螺桿的結構特性,加熱和冷卻的控制儀表特性、機頭特性及裝配情況等,以便正確地掌握擠出工藝條件,正確地操作機器。
擠出不同塑料製品的操作方法是各不相同的,但也有其相同之處。下面簡要介紹擠出各種製品時相同的操作步驟和操作時應注意的事項。
1、開車前的准備工作
(1)用於擠出成型的塑料。原材料應達到所需要的乾燥要求,必要時需作進一步乾燥。並將原料過篩除去結塊團粒和機械雜質。
(2)檢查設備中水、電、氣各系統是否正常,保證水、氣路暢通、不漏,電器系統是否正常,加熱系統、溫度控制、各種儀表是否工作可靠;輔機空車低速試運轉,觀察設備是否運轉正常;啟動定型台真空泵,觀察工作是否正常;在各種設備滑潤部位加油潤滑。如發現故障及時排除。
(3)裝機頭及定型套。根據產品的品種、尺寸,選好機頭規格。按下列順序將機頭裝好。
① 機頭應裝配在一起,整體安裝在擠出機上。
② 裝配機頭前,應擦去保存時塗上的油脂,仔細檢查型腔表面是否有碰傷、劃痕、銹斑,進行必要的拋光,然後在流道表面塗上一層硅油。
③ 按順序將機頭各塊板裝配在一起,螺栓的螺紋處塗以高溫油脂,然後擰上螺栓和法蘭盤。
④ 將多孔板安放在機頭法蘭之間,以保證壓緊多孔板而不溢料。
⑤ 在未擰緊機頭與擠出機聯接法蘭的緊固螺栓前應調整口模水平位置,可用水平議調方形機頭水平,圓形機頭則以定型模型膠底面為基準用機頭口模底面調平。
⑥ 上緊連接法蘭螺栓,擰緊機頭緊固螺栓,安裝加熱圈和熱電偶,注意加熱圈要與機頭外表面貼緊。
⑦ 安裝定型套並調整就位,檢查主機,定型套與牽引機的中心線是否對准。調整後,緊固固定螺栓。連接定型套各水管和真空管。
⑧ 開啟加熱電源,對機頭、機簡均勻加熱升溫。同時打開加料斗底部和齒輪箱的冷卻水及排氣真空泵的進水閥門。加熱升溫時各段溫度先調到140℃,待溫度升到140℃時保溫30-40min,然後再將溫度升到正常生產時的溫度。待溫度升到正常生產所需溫度時,再保持10min左右,以使機器各部分溫度趨於穩定,方能開車生產。保溫時間長短根據不同型號擠出機和塑料原料品種而有所不同。保溫一段時間,以使機器內外溫度一致,以免儀表指示溫度已達到要求溫度,而實際溫度卻偏低,此時如果將物料投入擠出機,由於實際溫度過低,物料熔融粘度過大,會引起軸向力過載而損壞機器。
⑨ 將開車所用原料送入料斗,以備使用。
2、開車
(1)在恆溫之後即可開車,開車前應將機頭和擠出機法蘭螺栓再擰緊一次,以消除螺栓與機頭熱膨脹的差異,緊機頭螺栓的順序是對角擰緊,用力要均勻。緊機頭法蘭螺母時,要求四周松緊一致,否則要跑料。
(2)開車,選按「准備開車」鈕,再接「開車」鈕,然後緩慢旋轉螺桿轉速調節旋鈕,螺桿轉速慢速啟動。然後再逐漸加快,同時少量加料。加料時要密切注意主機電流表及各種指示表頭的指示變化情況。螺桿扭矩不能超過紅標(一般為扭矩表65%-75%)。塑料型材被擠出之前,任何人均不得站於口模正前方,以防止因螺栓拉斷或因原料潮濕放泡等原因而產生傷害事故。塑料從機頭口模擠出後,即需將擠出物慢慢冷卻並引上牽引裝置和定型模,並開動這些裝置。然後根據控制儀表的指示值和對擠出製品的要求。將各部分作相應的調整,以使整個擠出操作達到正常狀態。並根據需要加足料,雙螺桿擠出機採用計量加料器均勻等速地加料。
(3)當口模出料均勻且塑優良好可進行牽引人定型套。塑化程度的判斷需憑經驗,一般可根據擠出物料的外觀來判斷,即表面有光澤、無雜質、無發泡、焦料和變色,用手將擠出料擠細到一定程度不出現毛刺、裂口,有一定彈性,此時說明物料塑化良好。若塑化不良則可適當調整螺桿轉速、機筒和機頭溫度,直至達到要求。
(4)在擠出生產過程中,應按工藝要求定期檢查各種工藝參數是否正常,並填寫工藝記錄單。按質量檢驗標准檢查型材產品的質量,發現問題及時採取解決措施。
3、停車
(1)停止加料,將擠出機內的塑料擠光,露出螺桿時,關閉機筒和機頭電源,停止加熱。
(2)關閉擠出機及輔機電源,使螺桿和輔機停止運轉。
(3)打開機頭聯接法蘭,拆卸機頭。清理多孔板及機頭的各個部件。清理時為防止損壞機頭內表面,機頭內的殘余料應用鋼律、鋼片進行清理,然後用砂紙將粘附在機頭內的塑料磨除,並打光,塗上機油或硅油防銹。
(4)螺桿、機筒的清理,拆下機頭後,重新啟動主機,加停車料(或破碎料),清洗螺桿、機筒,此時螺桿選用低速(sr/min左右)以減少磨損。待停車料碾成粉狀完全擠出後,可用壓縮空氣從加料口,排氣口反復吹出殘留粒料和粉料,直至機筒內確實無殘存料後,降螺桿轉速至零,停止擠出機,關閉總電源及冷水總閥門。
(5)擠出時應注意的安全項目有:電、熱、機械的轉動和笨重部件的裝卸等。擠出機車間必須備有起吊設備,裝拆機頭、螺桿等笨重部件,以確保安全生產。
二、擠出機的維護與保養
螺桿擠出系統採用日常保養和定期保養兩種方式進行維護保養。
(1)日常保養是經常性的例行工作,不佔設備運轉工時,通常在開車期間完成。重點是清潔機器,潤滑各運動件,緊固易松動的螺紋件,及時檢查、調整電動機,控制儀表,各工作零部件及管路等。
(2)定期保養一般在擠出機連續運轉2500-5000h機後停機進行,機器需要解體檢查、測量、鑒定主要零部件的磨損情況,更換已達規定磨損限度的零件,修理損壞的零件。
(3)不允許空車運轉,以免螺桿和機簡軋毛。
(4)擠出機運轉時若發生不正常的聲響時,應立即停車,進行檢查或修理。
(5)嚴防金屬或其他雜物落入料斗中,以免損壞螺桿和機筒。為防止鐵質雜物進入機筒,可在物料進入機筒加料口處裝吸磁部件或磁力架,防止雜物落入必須把物料事先過篩。
(6)注意生產環境清潔,勿使垃圾雜質混入物料堵塞過濾板,影響製品產量,質量和增加機頭阻力。
(7)當擠出機需較長時間停止使用時,應在螺桿、機簡、機頭等工作表面塗上防銹潤滑脂。小型螺桿應懸掛於空中或置於專用木箱內,並用木塊墊平、以免螺桿變形或碰傷。
(8)定期校正溫度控制儀表,檢查其調節的正確性和控制的靈敏性。
(9)擠出機的減速箱保養與一般標准減速器相同。主要是檢查齒輪、軸承等磨損和失效情況。減速箱應使用機器說明書指定的潤滑油,並按規定的油麵高度加入油液,油液過少,潤滑不反,降低零件使用壽命;油液過多,發熱大,耗能多,油易變質,同樣使潤滑失效,造成損害零件的後果。減速箱漏油部位應及時更換密封墊(圈),以確保潤滑油量。
(10)擠出機附屬的冷卻水管內壁易結水垢外部易腐蝕生銹。保養時應做認真檢查,水垢過多會堵塞管路,達不到冷卻作用,銹蝕嚴重會漏水,因此保養中必須採取除垢和防腐降溫措施。
(11)對驅動螺桿轉動的直流電動機要重點檢查電刷磨損及接觸情況,對電動機的絕緣電阻值是否在規定值以上亦應經常測量。此外要檢查連接線及其它部件是否生銹,並採用保護措施。
(12)指定專人負責設備維護保養。並將每次維護修理情況詳細記錄列入工廠設備管理檔案。

㈨ 機械設備安裝規范

第一章一般規定
第1條 本篇適用於各章所列的泵的安裝。
第2條 本篇是泵安裝工程的專業技術規定,安裝工程的通用技術要求,應按本規范第一冊《通用規定》的規定執行。
第3條 本篇未包括的或有特殊要求的泵,應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執行。
第4條 泵就位前應作下列復查:
一、基礎的尺寸、位置、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
二、設備不應有缺件、損壞和銹蝕等情況,管口保護物和堵蓋應完好;
三、盤車應靈活,無阻滯、卡住現象,無異常聲音。
第5條 出廠時已裝配、調試完善的部分不應隨意拆卸。確需拆卸時,應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後進行,拆卸和復裝應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
第6條 泵的找平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卧式和立式泵的縱、橫向不水平度不應超過0.1/1000;測量時,應以加工面為基準;
二、小型整體安裝的泵,不應有明顯的偏斜。
第7條 泵的找正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主動軸與從動軸以聯軸節連接時,兩軸的不同軸度、兩半聯軸節端面間的間隙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如設備技術文件無規定時,應符合本規范第一冊《通用規定》的規定;
二、主動軸與從動軸以皮帶連接時,兩軸的不平行度、兩輪的偏移應符合本規范第一冊《通用規定》的規定;
三、原動機與泵(或變速器)連接前,應先單獨試驗原動機的轉向,確認無誤後再連接;
四、主動軸與從動軸找正、連接後,應盤車檢查是否靈活;
五、泵與管路連接後,應復校找正情況,如由於與管路連接而不正常時,應調整管路。
第8條 管路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管子內部和管端應清洗干凈,清除雜物;密封面和螺紋不應損壞;
二、相互連接的法蘭端面或螺紋軸心線應平行、對中,不應借法蘭螺栓或管接頭強行連接;
三、管路與泵連接後,不應再在其上進行焊接和氣割;如需焊接或氣割時,應拆下管路或採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焊渣進入泵內和損壞泵的零件;
四、管路的配置宜按參考資料進行復檢。
第9條 泵試運轉前,應作下列檢查:
一、原動機的轉向應符合泵的轉向要求;
二、各緊固連接部位不應松動;
三、潤滑油脂的規格、質量、數量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有預潤要求的部位應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預潤;
四、潤滑、水封、軸封、密封沖洗、冷卻、加熱、液壓、氣動等附屬系統的管路應沖洗干凈,保持通暢;
五、安全、保護裝置應靈敏、可靠;
六、盤車應靈活、正常;
七、泵起動前,泵的出入口閥門應處於下列開啟位置:入口閥門:全開;出口閥門:離心泵全閉;其餘泵全開(混流泵真空引水時,出口閥全閉)。
第10條 泵的試運轉應在各獨立的附屬系統試運轉正常後進行。
第11條 泵的起動和停止應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
第12條 泵在設計負荷下連續運轉不應少於2小時,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附屬系統運轉應正常,壓力、流量、溫度和其他要求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二、運轉中不應有不正常的聲音;
三、各靜密封部位不應泄漏;
四、各緊固連接部位不應松動;
五、滾動軸承的溫度不應高於75℃;滑動軸承的溫度不應高於70℃;特殊軸承的溫度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六、填料的溫升應正常;在無特殊要求的情況下,普通軟填料宜有少量的泄漏(每分鍾不超過10~20滴);機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宜大於10毫升/時(每分鍾約3滴);
七、原動機的功率或電動機的電流不應超過額定值;
八、泵的安全、保護裝置應靈敏、可靠;
九、振動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如設備技術文件無規定而又需測振動時,可參照表V-3-1的規定執行;
泵的徑向振幅(雙向) 表V-3-1
轉速(轉/分) ≤375 >375~600 >600~750 >750~1000 >1000~1500 >1500~3000 >3000~6000 >6000~12000 >12000
振幅不應超過(毫米) 0.18 0.15 0.12 0.10 0.08 0.06 0.04 0.03 0.02
註:振動應用手提式振動儀在軸承座或機殼外表面測量。
十、其他特殊要求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第13條 試運轉結束後,應做好下列工作:
一、關閉泵的出入口閥門和附屬系統的閥門;
二、輸送易結晶、凝固、沉澱等介質的泵,停泵後,應及時用清水或其他介質沖洗泵和管路,防止堵塞;
三、放凈泵內積存的液體,防止銹蝕和凍裂;
四、如長時間停泵放置,應採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設備玷污、銹蝕和損壞。
第二章離心泵
第14條 泵的安裝除應按本篇第一章的規定執行外,尚應符合本章的要求。
第15條 找平應以水平中開面、軸的外伸部分、底座的水平加工面等為基準進行測量。
第16條 對於非中心支承的原動機如汽輪機或輸送高溫液體的泵(如鍋爐給水泵、熱油泵等),在常溫狀態下找正時,應計及工作狀態下軸心線位置的變化。
第17條 起動前,平衡盤冷卻水管路應暢通,泵和吸入管路必須充滿輸送液體,排盡空氣,不得在無液體情況下起動;自吸泵的吸入管路不需充滿液體。
第18條 輸送高、低溫液體的泵,起動前必須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預熱或預冷。
第19條 離心泵不應在出口閥門全閉的情況下長時間運轉;也不應在性能曲線中駝峰處運轉。
第20條 管道泵和其他直聯泵(電動機與泵同軸的泵)的轉向應用點動方法檢查。
第21條 屏蔽泵的轉向應用下述方法檢查:泵起動後,如泵的實際關死揚程與性能曲線規定的關死揚程相符,表示轉向無誤,如相差太大,且確認並非由於泵內(包括屏蔽電機內)氣體未排盡而引起,則表示轉向有誤。
第22條 水泵渦輪機組中的渦輪機的安裝要求可參照同類型離心泵的規定執行。
第23條 水泵渦輪機組試運轉時,當渦輪機尚未回收能量前,應確保電動機的電流小於額定值,嚴防電機超載。
第三章深井泵
第24條 本章適用於長軸深井水泵和濕式潛水電泵的安裝。
第25條 泵的安裝除應按本篇第一章的規定執行外,尚應符合本章的要求。
第26條 泵就位前應作下列檢查:
一、井管內徑和不直度應符合泵入井部分外形尺寸的要求;井管內徑一般應比泵入井部分的最大外形尺寸大50毫米左右,使泵體在井內能自由上下,並不得損傷潛水電纜;
二、井管管口伸出基礎相應平面不應小於25毫米;
三、井管與基礎間應墊放軟質隔離層;
四、基礎中部預留空間的尺寸應滿足揚水管與泵座連接的需要;
五、井管內應無油泥和污、雜物;
六、揚水管應平直,螺紋和法蘭端面不應碰傷,並應清洗干凈;
七、長軸深井泵尚應作下列檢查;
1 泵的傳動軸端面應平整,傳動軸在兩端支承的情況下,中部的徑向跳動不應大於0.2毫米;螺紋不應碰傷,並應清洗干凈;
2 軸承支架和橡膠軸承應完好無損;橡膠軸承不應沾染油脂。
八、潛水電泵尚應作下列檢查:
1 法蘭上保護電纜的凹槽,不得有毛刺或尖角,並應清理干凈;
2 電纜接頭應浸入水中6小時,用500伏搖表測量,絕緣電阻不應低於5兆歐;
3 電機定子繞組在室溫水中浸漬48小時後,對機殼絕緣電阻不應低於40兆歐。
第27條 泵組裝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組裝泵、揚水管、傳動軸時,應在連接件切實緊固後逐步放入井中,嚴防機件和工具落入井內;潛水電泵的電纜應捆綁在揚水管上;
二、螺紋連接的揚水管相互連接時,應加潤滑油,不應填入麻絲、鉛油;管子端面應與軸承支架貼合(長軸深井泵)或直接貼合,兩管旋入聯管器的深度應相等;法蘭連接的揚水管,法蘭端面間應加墊片;
三、泵座與揚水管連接後放在基礎上時,若井管略有偏斜,泵座應有相應的偏斜(切勿單純校正泵座的水平);泵座與基礎間的間隙應以楔鐵填實。
四、長軸深井泵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傳動軸相互連接時,兩軸端面應貼合,兩軸旋入聯軸節的深度應相等;
2 電動機與泵座應緊密貼合,其間不得加墊;如電動機軸與電機空心軸不同軸時,應在泵座與基礎間加斜墊鐵調整。
五、潛水電泵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泵與電機組裝後,應通過電機灌水孔向潛水電機內灌滿潔凈清水;
2 機組潛入水中的深度一般不應超過70米,如必須超過70米時,應對電機定子繞組、電纜和接頭進行耐水壓試驗。
第28條 泵試運轉前尚應作好下列工作:
一、長軸深井泵:
1 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調整葉輪與導流殼之間的軸向間隙;
2 檢查止退機構是否靈活、可靠;
3 起動前,應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用水預潤橡膠軸承。
二、潛水電泵:
1 計算電纜的電壓降,應保證潛水電機引出電纜接頭處電壓不低於潛水電機的規定值;
2 每次起動前,均應使井下部分揚水管內充滿空氣;
3 潛水電泵應在規定的范圍內使用。
第29條 長軸深井泵起動後20分鍾,應停泵再次調整葉輪與導流殼之間的軸向間隙。
第30條 對未能在入井前檢查電機轉向的潛水電泵,應根據起動電流的變化情況確定電機的正確轉向。
第31條 當揚水管中的水尚未全部流回井內時,泵不得重新起動,停泵至重新起動的時間間隔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第四章中、小型軸流泵
第32條 泵的安裝除應按本篇第一章的規定執行外,尚應答合本章的要求。
第33條 泵就位前應作下列檢查:
一、泵軸和傳動軸不應彎曲;如彎曲,應調直;
二、橡膠軸承不應沾染油脂;
三、葉輪外緣與葉輪外殼之間的間隙應均勻,偏差應不超過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第34條 斜式軸流泵安裝的傾斜角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第35條 泵試運轉前應作好下列工作:
一、檢查葉片的安裝角是否與使用需要相對應,否則,應按設備技術文件規定調整葉片的安裝角;
二、起動前,應用清水或肥皂水預潤橡膠軸承,直至泵正常運轉。
第五章往復泵
第36條 泵的安裝除應按本篇第一章的規定執行外,尚應符合本章的要求。
第37條 找平應以機身滑道、軸承座、軸外露部分或其他加工面為基準進行測量。
第38條 安全閥應有出廠鉛封,不得隨意調整。
第39條 隔膜泵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液壓隔膜泵必須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加註液壓油,並應確保液玉腔內不含氣體;
二、三閥(安全閥、補油閥和放氣閥)出廠時已經調整,一般不需調整,如起動後動作不靈或不正確,可在運轉中調整。
第40條 泵試運轉時應按下述要求升壓:無負荷(出口閥門全開)運轉不應少於15分鍾,正常後,按工作壓力的1/4、1/2、3/4各運轉不應少於半小時,最後在工作壓力下連續運轉不應少於8小時。在前一壓力級未合格前,不應進行後一壓力級的運轉。
第41條 試運轉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應在出口閥全閉的情況下起動;
二、吸入和排出閥的工作應正常;
三、安全閥、溢流閥的工作應靈敏、可靠;
四、隔膜泵的三閥的工作應靈敏、可靠;
五、蒸汽泵不得產生"撞缸"現象;
六、計量泵的調節機構應靈活;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按設備技術文件規定的"流量--行程曲線"進行復校;
七、計量泵和其他對泄漏有特殊要求的泵,填料的泄漏量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八、超高壓泵應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執行。
第六章三螺桿泵
第42條 泵的安裝除應按本篇第一章的規定執行外,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泵不應在無液體或出口閥門全閉的情況下起動;起動前泵內應灌注輸送液體;
二、輸送液體溫度高於60℃時,應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預熱;
三、試運轉時尚應檢查安全閥是否靈敏、可靠。
第七章水環式真空泵
第43條 泵的安裝除應按本篇第一章的規定執行外,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試運轉前,應向泵體內注入清水,盤車沖洗,潔凈後放凈污水,再注入常溫清水;
二、泵應在進氣閥門全閉、泵進口端通大氣的閥門全開的情況下起動;
三、試運轉時尚應檢查供水量和水溫是否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四、試運轉結束後,應放盡泵內積水,再注入清水沖洗。
第八章旋渦泵和中、小型混流泵
第44條 泵的安裝應符合本篇第一章的規定。

㈩ 水環切粒機為什麼老是斷刀片

原因不是單一的,或許是刀的材質問題,也可能是刀頂的太緊,另外注意下模具頭的溫度是不是降了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