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過濾設備
『壹』 化學實驗室的常用器材
1、試管: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注意,加熱後不能驟冷,防止炸裂。
2、燒杯:用作配製溶液和較大量溶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加熱時,應放置在石棉網上,使受熱均勻。
3、量筒:量度液體體積。注意,不能加熱,不能作反應容器。
4、集氣瓶:用於收集或貯存少量氣體。
5、酒精燈:用於加熱。注意:用完酒精燈後,必須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去吹;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絕對禁止用酒精燈引燃另一隻酒精燈。
6、試管夾:用於夾持試管。
7、玻璃棒:用於攪拌或轉移液體時引流。
8、膠頭滴管:用於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用過後應立即洗凈,再去吸引其他葯品。
9、滴瓶:用於盛放液體葯品。滴瓶上配套使用的滴管不用清洗。
10、鐵架台:用於固定和支持各種儀器,一般常用於過濾、加熱等實驗操作。
11、水槽:用於排水法收集氣體、或用來盛大量水的儀器,不可加熱。
12、燃燒匙:燃燒匙由鐵絲和銅質小勺鉚合而成。用於盛放可燃性固體物質作燃 燒試驗,特別是物質在氣 體中的燃燒反應。
13、托盤天平:用於稱量葯品的質量。
14、平底燒瓶、圓底燒瓶:常用作反應容器。
15、錐形瓶:常作為反應容器。
16、帶導管的橡皮塞:一般在製取氣體時連接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17、廣口瓶:一般用於實驗室盛放固體葯品。
18、細口瓶:一般用於實驗室盛放液體葯品。
化學實驗中使用到的儀器稱為化學儀器。可以對材料進行計量或反應。主要分為計量儀器和反應儀器。將儀器以特定方式進行組合構成裝置,實現實驗目的。
(1)布氏過濾設備擴展閱讀:
復雜器材:
1、啟普發生器
一種實驗室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是荷蘭科學家啟普(Petrus Jacobus Kipp 1808~1864)發明,並以他的姓命名。它用普通玻璃製成。它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導氣管三部分組成。適用於塊狀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製取氣體,如氫氣、硫化氫等。
2、酒精噴燈
常用的酒精噴燈有座式酒精噴燈和掛式酒精噴燈兩種。座式酒精噴燈的酒精貯存在燈座內,掛式噴燈的酒精貯存罐懸掛於高處。酒精噴燈的火焰溫度可達1000℃左右。
3、布氏漏斗
布氏漏斗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陶瓷儀器,也有用塑料製作的,用來使用真空或負壓力抽吸進行過濾。普遍認為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愛德華·比希納,事實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學家Ernst Büchner發明的。形狀為扁圓筒狀,圓筒底面上開了很多小孔。下連一個狹長的筒狀出口。
4、坩堝鉗
坩堝鉗(crucible tongs),一種常見的化學儀器。通常用來夾取坩堝。一般由不銹鋼,或不可燃、難氧化的硬質材料製成。
5、布氏燒瓶,
布氏燒瓶又稱抽濾瓶,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玻璃器皿,為燒瓶的一種。配合布氏漏斗過濾用。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Eard Buchner。
『貳』 布氏鯨捕食有多壯觀,竟讓廣西科研人員連連驚呼
廣西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組織鯨類調查小組,前往北海市潿洲島至斜陽島海域開展首次布氏鯨調查工作,當天發現8~10頭布氏鯨在該海域活動。
監測過程中,調查小組使用無人機、專業拍攝設備記錄了布氏鯨群游弋、捕食、圍獵等活動情況,對布氏鯨個體進行了識別,並同步做好相關環境指標的監測記錄。當天監測到的布氏鯨基本在斜陽島東北至西北方向2~3公裏海域范圍內活動,身長約10米左右,其中有1頭為幼崽。
布氏鯨被列入《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附錄Ⅱ;《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鯨目*其它鯨類)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數據缺乏(DD),2008年評估。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叄』 減壓過濾要用什麼儀器
此法可加速過濾,並使沉澱抽吸得較乾燥,但不宜過濾膠狀沉澱和顆粒太小回的沉澱,因為膠答狀沉澱易穿透濾紙,沉澱顆粒太小易在濾紙上形成一層密實的沉澱,溶液不易透過。
循環水真空泵使吸濾瓶內減壓,由於瓶內與布氏漏斗液面上形成壓力差,因而加快了過濾速度。安裝時應注意使漏斗的斜口與吸濾瓶的支管相對。
布氏漏鬥上有許多小孔,濾紙應剪成比漏斗的內徑略小,但又能把瓷孔全部蓋沒的大小。用少量水潤濕濾紙,開泵,減壓使濾紙與漏斗貼緊,然後開始過濾。
當停止吸濾時,需先拔掉連接吸濾瓶和泵的橡皮管,再關泵,以防反吸。為了防止反吸現象,一般在吸濾瓶和泵之間,裝上一個安全瓶。
『肆』 減壓過濾常用的儀器
(1)①減壓過濾所用儀器為A為布氏漏斗、B為吸濾瓶、C為安全瓶、抽氣泵,
故答案為:布專氏漏斗;屬吸濾瓶;
②根據減壓過濾裝置特點:布氏漏斗頸的斜口要遠離且面向吸濾瓶的抽氣嘴,並且安全瓶中的導氣管是短進長出,所以圖中錯誤為:布氏漏斗頸口斜面應與吸濾瓶的支管口相對;安全瓶的長管和短管連接順序錯誤,
故答案為:布氏漏斗頸口斜面應與吸濾瓶的支管口相對;安全瓶的長管和短管連接順序錯誤.
(2)①高錳酸鉀本身有顏色,滴定亞鐵離子不需要指示劑,當滴加最後一滴溶液後,溶液變成紫紅色,30S內不褪色,說明達到滴定終點,亞鐵離子具有還原性,高錳酸根離子具有氧化性,兩者反應為5Fe 2+ +MnO 4 - +8H + =5Fe 3+ +Mn 2+ +4H 2 O,
故答案為:加入最後一滴KMnO 4 溶液紫紅色不褪,且半分鍾內不褪色;5Fe 2+ +MnO 4 - +8H + =5Fe 3+ +Mn 2+ +4H 2 O;
②滴定操作中需要使用滴定管和錐形瓶,即B、A正確,
故答案為:AB.
『伍』 茉莉茶葉的粗纖維要怎樣檢驗
茉莉茶葉粗纖維檢驗:茶葉粗纖維通常指以纖維素為主及少量的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粗纖維含量與採摘嫩度關系密切,一般含量7%~21%左右,嫩茶含量低而粗老茶含量高,國際茶葉市場通過對粗纖維含量作最高限量規定,來限制粗老茶葉進入市場,規定粗纖維含量≤16.5%。GB9172對花茶級型坯的粗纖維含量提出限量參考指標,具體是一級≤10.20%、二級≤10.80%、三級≤11.40%、四級≤12.00%、五級≤13.00%、六級≤15.00%。福建省DB35/T91.19-1999根據本省情況提出的限量指標為銀毫級至香毫級≤12.0%、特級至三級≤14.0%、四級至六級≤16.0%。
茶葉粗纖維測定按GB/T8310規定執行,對於進出口茶葉,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檢驗檢疫行業標准,檢驗方法採用SN/T0913-2000進出口茶葉粗纖維測定方法。
茶葉粗纖維測定原理,採用稀硫酸溶液消解樣品,過濾並洗滌殘留物。隨後再用氫氧化鈉溶液消解、過濾、洗滌、烘乾並稱量留下的殘渣,灰化後再測定其灰化中的失重。所需的儀器設備有:分析天平(感量0.0001克)、錐形瓶(1000毫升,上接冷凝管)、濾器(用細亞麻布或185目的尼龍布或其他合適材料,貼緊在布氏過濾漏鬥上)、古氏坩堝(墊一層薄而緻密經處理的石棉)、高溫電爐(附溫度控制器)、電熱鼓風烘箱(可自動控制溫度)。主要試劑有:0.255摩爾/升硫酸溶液(12.5克/升,濃度必須滴定校正)、0.313摩爾/升氫氧化鈉溶液(12.5克/升,濃度必須滴定校正)、鹽酸(10克/升溶液)、乙醇、乙醚等。
『陸』 什麼是布氏漏斗,有何作用
布氏漏斗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陶瓷儀器,也有用塑料製作的,用來回使用真空或負壓力抽答吸進行過濾。形狀為扁圓筒狀,圓筒底面上開了很多小孔。下連一個狹長的筒狀出口。
使用前需要准備抽濾設備,如真空泵,抽濾瓶,布氏漏斗托(密封圈),真空管(橡膠管),濾紙,布氏漏斗等。先用水把濾紙潤濕,抽一下,使濾紙緊靠在漏斗底端,可以防止待過濾的東西漏掉。倒入濾液,開機器抽,可以稍微攪拌,只剩下濾出物質。使用布氏漏斗可以提高過濾速度。
『柒』 過濾結晶,萃取,分液,蒸餾用的實驗器材
我想你是高中問題吧,不至於那麼麻煩。
過濾:普通漏斗、燒杯、玻璃棒、版鐵架台(鐵圈)權
經常考前三個玻璃儀器
結晶:有兩種
(1)蒸發結晶:蒸發皿、玻璃棒、鐵架台(鐵圈)或三腳架、酒精燈
(2)冷卻熱飽和溶液:燒杯、玻璃棒、鐵架台(鐵圈)或三腳架、石棉網、酒精燈
一般考的都是(1)
萃取、分液:經常合起來考,用到的是,分液漏斗、燒杯、鐵架台(鐵圈)
蒸餾:蒸餾燒瓶、溫度計、冷凝管、接液管(也叫接管、牛角管)、錐形瓶、鐵架台(鐵圈)、石棉網、酒精燈
經常考
溫度計的位置:蒸餾燒瓶支管口
冷凝管中冷卻水的流向:下進上出
『捌』 布氏漏斗,是什麼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布氏漏斗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陶瓷儀器,也有用塑料製作的,用版來使用真空或負壓力抽吸權進行過濾。普遍認為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愛德華·比希納,事實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學家Ernst Büchner發明的。其規格很多,大小不等。常用的一些規格分別有60mm,80mm,100mm,120mm,150mm,200mm,250mm,300mm等。
布氏漏斗的使用
使用前需要准備抽濾設備,如真空泵,抽濾瓶,布氏漏斗托(密封圈),真空管(橡膠管),濾紙,布氏漏斗等。
先用水把濾紙潤濕,抽一下,使濾紙緊靠在漏斗底端,可以防止待過濾的東西漏掉。倒入濾液,開機器抽,可以稍微攪拌,只剩下濾出物質。
.直接用普通的漏斗,貼上濾紙後,接上抽氣泵進行吸濾(替代布氏漏斗)是不行的。因為漏斗四壁緊貼濾紙處,負壓吸濾對其不起作用。只有漏斗下頂角處產生壓強差。由於該口較大,且只有一個口,很容易破裂。(濕濾紙不牢)
『玖』 丙二醇和碳酸鈉混合物用什麼設備過濾分離掉碳酸納
碳酸鈉不溶的,直接使用壓濾機就可以了。
『拾』 巴西龜的小問題
(一),正常來說,你的缸的確是小了.不知道你的龜都有多大.如果不能換大缸的話,最好是買幾個塑料盆,分開養吧,給龜龜一點空間,讓它們多爬多游,對生長是有好處的..
老是不能多活動,會骨骼,龜殼發育是不好的..
(二),使用龜糧,我是非常不贊同.我想,所有有些經驗的龜友們都會這樣認為..當然,不排除高級的龜糧的確營養豐富的.可是,在小市場買的幾塊錢一袋的那種,是沒有營養的.至少沒有新鮮的食物有營養.我建議喂魚肉,小河蝦,和麵包蟲.蝦子要去頭,不然會很容易劃破龜的腸胃,而蝦殼有很高的鈣質.要一起吃掉.麵包蟲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也要喂.有條件的,可以偶爾在水裡放些維生素片.加強營養..
而食物的多少,我家腹甲9CM的龜,我每天喂3個小蝦子,或者5條麵包蟲. 可以天天喂,也可以一星期喂三四次,只要你的龜適應就好,龜一般不會吃的太飽,它們覺得飽了就不會在吃了,你可以試試,如果吃過後,它們還低頭找東西,就表示沒吃飽嘍..
(三)烏龜是沒有聲帶的,他不會叫。 如果你留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是從他的呼吸道發出來的。如果你的龜龜只是"叫」,沒有其他的症狀,那它只是簡單的感冒而已。。只需將水裡投放少量消炎葯即可。
如果有其他症狀,如:你把它放進水裡,觀察觀察幾天,看它得口鼻中是否有白色分泌物流出,口中是否有粘液。是否老是張嘴呼吸?在水中是否無力、總浮在水面上。是否不進食?低垂著腦袋睡覺?
倘若存在這些症狀,那你的小烏龜是得了肺炎。要趕快抓緊時間治療。
要給它泡溫水,在25度左右,一定不能著涼,而且每天都要換水.是比較麻煩的,要買注射器,去針頭,給它注射阿莫西林粉水溶液.同時,也保持它進食.只有吃東西,才能好的快.
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問題,在補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