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循環冷卻水排放量
⑴ 請問:發電廠循環水的排污水量是怎麼計算的
這個我也不知道 你褲腰去問問專業認識
⑵ 循環冷卻水的水質標准,誰有
循環冷卻水的水質標准(GB50050-1995)摘錄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規范》GB50050-951
1)冷卻循環水系統中微生物控制指標
異養菌 < 5×105個/ml 2次/周
真菌 < 10個/ml 1次/周
硫酸鹽還原菌 < 50個/ml 1次/月
鐵細菌 < 100個/ml 1次/月
2)冷卻循環水系統腐蝕速率
★碳鋼換熱器管壁的腐蝕速度小於0.125 mm/a
★銅合金和不銹鋼的腐蝕速度小於0.005 mm/a
3)冷卻循環水系統污垢熱阻
★敞開式:水側管壁的年污垢熱阻值為: 2×10-4 ~ 4×10-4 m2hc/kcal
★密封式:水側管壁的年污垢熱阻值為: 1×10-4 m2hc/kcal
4)冷卻循環水系統中粘泥量
<4 ml/m3 (生物過濾網法) 1次/天
<1 ml/m3 (碘化鉀法) 1次/天
⑶ 循環冷卻水的水質標准表
項 目 單 位 要求和使用條件 允許值 懸浮物 Mg/L 根據生產工藝要求確定 <20 換熱設備為板式,翅片管式,螺旋板式 <10 PH值 根據葯劑配方確定 7-9.2 甲基橙鹼度 Mg/L 根據葯劑配方及工況條件確定 <500 鈣離子 Mg/L 根據葯劑配方及工況條件確定 30-200 亞鐵離子 Mg/L <0.5 氯離子 Mg/L 碳鋼換熱設備 <1000 不銹鋼換熱設備 <300 硫酸根離子 Mg/L 對系統中混凝土材質的要求按現行的<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 94的規定執行 硫酸根離子與氯離子之和 <1500 硅酸 Mg/L <175 鎂離子與二氧化硅的乘積 <15000 游離氯 Mg/L 在回水總管處 0.5-1.0 石油類 Mg/L <5 煉油企業 <10 註:
甲基橙鹼度以碳酸鈣計;
硅酸以二氧化硅計;
鎂離子以碳酸鈣計。
1.密閉式系統循環冷卻水的水質標准應根據生產工藝條件確定;
2.敞開式系統循環冷卻水的設計濃縮倍數不宜小於3.0.濃縮倍數可按下式計算:
N=QM/QH+QW (3.1.9)
式中N 濃縮倍數;
QM 補充水量((M3/H);
QH 排污水量((M3/H);
QW 風吹損失水量(M3/H)
3.敞開式系統循環冷卻水中的異養菌數宜小於5×105個/ML粘泥量宜小於4ML/M3;
⑷ 循環冷卻水的循環量應該怎麼計算
正常運行時蒸發水量:
E=循環水量×△ t/580
△ t/——循環冷卻水進、出冷卻塔的溫度.
這是一個簡化的公式,由二樓推算得出.現在很少有用二樓的公式了.
⑸ 循環水排污量是根據什麼得來的什麼時候該排污
循環水系統的排污一般來講系統不一樣,排污設計量也是不同的,而且一般設計量是偏大的,比較浪費。具體到實際運行控制中,是根據系統水質指標來控制的,當系統水質指標超過運行水質標准時,則需要排污。
⑹ 「火電廠直流式冷卻水排放量」中的「直流式冷卻水」是什麼意思啊!
工業循環水簡稱冷卻水,它是用於帶走工業生產中不需要的熱量的冷卻用水,版按工業冷卻水的權不同系統一般分為兩大類:即直流冷卻水系統和循環冷卻水系統,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中可分為敞開式和密閉式循環水系統。
直流式冷卻水系統的方式是水流過冷卻設備或換熱器經一次性熱交換後,即被排放掉,這樣的話,水源浪費太大,故此種方式很少採用,而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中,密閉式循環系統由於設備結構較為復雜,技術要求不適宜水量大的冷卻裝置,目前尚未廣泛採用。
⑺ 循環冷卻水循環量和容積
現在的設計一般要求保有水量不超過循環水量的30%,這是指工業循環水,民用的空調循環水還要少.
⑻ 如何確定循環水系統的補水量、排污量
1、冷卻塔的水量損失應根據燕發、風吹和排污等各項損失水量確定。一般補水率專為循環水屬量的1%~2%,吸收式製冷系統為1.5%~2.5%。
2、冷卻塔的排污損失P₃,與循環冷卻水水質及處理方法、補充水水質和循環水的濃縮信數有關,在給定的水質條件下,排污損失率可按下式計算:P=P₁/(N-1)。式中 P₃——排污損失率(%);N——濃縮倍數。
(8)設備循環冷卻水排放量擴展閱讀:
在敞開式循環冷卻水系統中,由於循環冷卻水在循環過程中不斷蒸發而濃縮導致水質惡化,不能達到冷卻水水質標准,此時必須不斷補充新鮮水並將鹽分含量較高的濃水排放,使水中的含鹽量維持在一定的濃度,以平衡水質。
循環水的排污通過安裝於循環水回水干管上的電導率儀在線檢測和顯示,並通過循環水回水干管上設置的電導率調節閥控制,用以控制循環水的溶解固體含量,排污管上還設有在線流量計,顯示排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