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凈水機保養管理制度
❶ 誰有制水(純化水)設備、管道清洗、消毒、維護的管理規定嗎
網路搜 (匯通源) 關於水處理設備,純水設備,純化水設備以及各零件出現問題都能解決
❷ 純凈水設備日常維護保養方法介紹有哪些
純凈水設備自動化程度非常高,設計精密,結構緊湊,適合大型工業企業使用。純凈水設備是採用反滲透技術研發而成,反滲透膜造價成本高,所以要正確的維護和保養純凈水設備,可以避免安全隱患的發生。下面來介紹一下純凈水設備正確的維護和保養方法。
1、定期檢查、及時更換精密過濾器濾芯,防止濾芯因安裝或質量問題發生泄露所引起的純凈水設備反滲透膜的顆粒污染。
2、純凈水設備機械過濾器定期反洗。反洗時進行壓縮空氣氣體摩擦,反洗合格後靜置10min左右再正洗,正洗出水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勿將空氣帶入反滲透膜。
3、高壓泵入口壓力應至少大於0.05MPa,防止空氣或精密過濾器前截留物被高壓泵抽入純凈水設備反滲透膜。為確保純凈水設備長期、安全、穩定地運行,就要做好純凈水設備的管理工作,及時發現運行參數的變化並調整設備運行工況。
4、定期對純凈水設備產水水質進行化驗分析,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絮凝劑、殺菌劑、還原劑及阻垢劑的加葯量。
5、當與初始投用狀態相比,標准化的純凈水設備反滲透裝置產水量下降10,或在特定條件下產水含鹽量明顯上升,或壓差增加了15時,應對反滲透膜進行及時清洗。
6、停用的純凈水設備反滲透膜應定期低壓沖洗,尤其夏天,應做到每班沖洗一次。如停運時間大於7天,應採用0.5~1的亞硫酸氫鈉或0.5~1的甲醛溶液對純凈水設備反滲透膜進行保護。並應及時檢測保護液的pH值和濃度。
7、應該及時調整濃水量,保持回收率75左右,應既不能使濃水中微溶鹽濃度超過溶度積而結垢,又不應浪費水,即應達到經濟運行狀態。
以上內容來源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僅供參考。
如果您覺得好,請採納。
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加專業、有針對性的回答,建議您詳細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❸ 純凈水設備維護保養注意事項有哪些
純凈水設復備日常維護制技巧
1、純凈水設備組合配置有一定的原則,一般是以「先粗後精」原則進行配置,順序不能錯誤;
2、實際通過純凈水設備的流量、壓力及溫度不能超過規定值;
3、安裝時須注意分清純凈水設備的進、出口位置;
4、純凈水設備安裝對應地垂直。留有一定的離地高度,便於更換濾袋、濾芯、濾料;
5、定期檢查純凈水設備,出現下列情況時,應當及時更換:純凈水設備使用效果明顯下降;壓差表示值超標;使用時限超時;
6、不帶自動排水器的純凈水設備,應定時打開球閥排除濾殼積水。通常每班不少於1-2次;
7、若工作壓力低於標准值時,需要進行修正;
8、純凈水設備進水溫度不超過指定最高溫度。
❹ 純化水設備管理制度
日常保養的主要內容:
清除設備表面的油漬、灰塵、污物,使設備外觀清潔。
檢查供水設施是否完好暢通,是否有街頭松動、漏水等現象。
日常保養工作的具體措施由配料間負責人督促操作工進行,並填寫
《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記錄》,設備部門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不定期抽查。
維修保養
維修保養是根據設備的使用情況,對部分零部件拆卸、清洗、修復,如要根據原水水質情況,一般保安過濾器濾芯需要一到三個月拆洗一次,如洗後仍透水效果差就需要更換。具體操作詳見說明書「保安過濾器維護」。
原水泵和純水泵工作壓力不得超過0.6MPa,一級和二級增壓泵工作壓力不得超過1.2MPa。
檢查電器裝置,保證電器各部件處於完好狀態,並做好機械部分的潤滑工作。
對設備的維修,若本廠無能力可委託設備生產廠家進行。
維修保養後填寫《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記錄》。
設備臨時故障的維修程序
操作工在設備發生故障時應及時報告設備維修人員。
設備維修人員根據提供的信息查看設備的故障情況,進行故障的排除。
對不能排除的故障,由設備部門上報廠長並聯系相關技術人員進行維修。
故障排除後,設備維修人員詳細填寫「設備維修單」。
設備日常檢查操作
操作員每天應對機器易松件、易損部位進行檢查,檢查水泵電機有無異常發熱的現象。
要求每天記錄各測試數據4次,記錄時間分別為上班時、上午11:00點、下午14:00點及下班前。若設備長時間不使用,應每隔一天運行2小時,防止系統內結垢和細菌滋長。
生產中發現異常情況時報告設備維修員,並對相應嫌疑產品原料進行適當處理。
每周至少對設備、設施進行維護督查。
❺ 尋求純凈水廠的規章制度
飲用凈水水質標准
2001-06-14 11:50:43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行業標准
water quality standard for fing drinking water
CJ 94-1999
前言
為保障城鎮居民飲用凈水,規范生產飲用凈水,制定本標准。
本標准由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提出。
本標准由建設部給水排水產品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准由中聯捷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負責起草。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王占生、武嘉文、羅敏。
本標准由建設部給水排水產品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負責解釋。
1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飲用凈水的水質標准
本標准適用於以自來水或符合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的水為原水,經深度凈化後可直接供給用戶飲用的管道供水和灌裝水。
2 引用標准
下列標准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准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准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准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750-1985 生活飲用水標准檢驗法
GB/T 8538-1995 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
CJ 3023-1993 活性炭凈水器
3 水質標准
飲用凈水水質不應超過表1中規定的限值。
表1 飲用凈水水質標准
項 目
標 准
感官性狀 色
5度
渾濁度(度)
1NTU
嗅和味
無
肉眼可見物
無
一般化學指標 pH
6.0-8.5
硬度(以碳酸鈣計)
300mg/L
鐵
0.2mg/L
錳 0.05mg/L
銅 1.0mg/L
鋅 1.0mg/L
鋁 0.2mg/L
揮發性酚類 0.002mg/L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 0.20mg/L
硫酸鹽
100mg/L
氯化物 250mg/L
溶解性總固體 500mg/L
高錳酸鉀消耗量(CODMn5以氧計) 2mg/L
*總有機碳(TOC) 4mg/L
毒理學指標
氟化物
1.0mg/L
氰化物(mg/L) 0.05mg/L
硝酸鹽(以氨計) 10mg/L
砷(As)
0.01mg/L
硒(Se)
0.01mg/L
汞(Hg)
0.001mg/L
鎘(Cd)
0.01mg/L
鉻(六價)
0.05mg/L
鉛(Pb)
0.01mg/L
銀
0.05mg/L
氯仿 30μg/L
四氯化碳 2μg/L
滴滴滴(DDT) 0.5μg/L
六六六 2.5μg/L
苯並(a)芘 0.01μg/L
細菌學指標 細菌總數 50cfu/mL
總大腸菌群 0cfu/100mL
糞大腸菌群 0cfu/100mL
游離余氯(管網末梢水)
(如用其他消毒法則可不列入) ≥0.05mg/L
放射性指標 總σ放射性 0.1Bq/L
總β放射性 1.0Bq/L
*試行
4 檢驗方法
4.1 濁度、鋁、高錳酸鉀消耗量按GB/T 8538方法測定。
4.2 TOC按CJ 3023附錄C規定方法測定。
4.3 其他各項按GB/T 5750規定方法測定。
❻ 飲水機怎麼保養
如果你家裡的飲水機是帶有製冷壓縮機的,那麼在搬動過程中要保持輕拿輕放,盡量直立移版動,最大傾斜權角度不得超過45°。此外,這類使用壓縮機製冷的飲水機,當斷開製冷電源後,要經過3-5分鍾才能再次啟動,以延長機器壽命。
飲水機應放在通風處,防止潮濕,避免陽光直射,遠離暖氣。此外,飲水機放置必須平穩,以防機器產生噪音。
除了正確使用以外,飲水機在使用過程中特別容易忽略的一點就是最自身的情節。這里我們建議對飲水機的接水口、水桶連介面等位置經常清洗消毒。而且,別以為買來的桶裝水就一定干凈,燒開水就沒有水鹼。因此,在使用一年左右可以請專業維修人員對內膽進行清洗。
如果長時間不在家需要關閉機器,並將電源插頭拔下,即可節約能源又可確保無人使用時的安全。當然,我們更加建議不要去繼續喝長時間停用後的桶裝水。停用前可以將水桶取下,並排出機內余水,確保長時間停用後的飲水衛生。
❼ 桶裝水純凈水廠管理到度
桶裝水純凈水廠管理制度
一.各崗位生產人員應熟悉生產工藝要求和標准,定期進行業務培訓。
二.要認真做好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生產環節的檢查工作,採取三檢形式即自檢、互檢、專檢。生產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糾正和處理。
三.質檢人員要做好檢驗工作,對未經化驗合格的水不得灌裝,更不得出廠。
四.質量檢驗人員要隨時隨地進行檢查和抽查對不規范的包裝 (產品包裝和生產日期)要嚴禁入庫,更不得出廠。 五.質檢人員要對每天的檢驗結果作認真的記錄。
六.未經沖洗去污消毒的桶不準上機,如外觀嚴重磨損或變形禁止使用。
七.在沖洗(刷)桶時,如發現桶內有殘余雜質及異物等要先清洗干凈,然後在進行清洗。 八.經檢查桶內如發現沉澱物應該立即採取措施嚴禁入庫。凡是發現有以上出廠的產品應及時追回,必要時公司領導要上門向用戶致歉,並賠償必要的經濟損失,挽回聲譽。
九.桶回廠時,交接中要核對驗收數量無誤後方可辦2 / 24 理交接手續。
十.裝卸、送貨人員要輕拿輕放,不得野蠻裝卸,要服從管理人員的安排,放到指定的位置碼放整齊,如發現個別人員有不規范的行為,各質量檢驗人員應及時制止,並根據不同程度對當事人進行處罰。
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一.公司產品生產系自動連續生產線,主要設備電動旋轉部件較多故生產安全尤為重要,生產人員在生產過程中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操作設備要嚴格按操作規程辦事,嚴禁違章操作,未經培訓嚴禁上崗上機。
二.定期按規定維護保養設備,使設備處於良好狀態確保設備安全運行,使故障降到最低限。 三.生 產過程中操作人員要集中精力,發現有不正常現象和聲音時,要及時排除或停機檢查,嚴禁帶故障運行,嚴防傷人、損機事故發生。
四.凡因違章操作造成的傷人損機事故視情節輕重給予處罰。要努力做到安全、整潔、衛生、文明。
生產車間管理制度
一、職工必須持健康證、培訓證上崗,並按時進行體檢,有傳染病者一律不準進入車間。
二、全體職工必須准時上、下班如有特殊事必須提前請假,未經領導批准,一律不準隨便曠工。
三、職工進車間之前,必須要換工作服,工作帽,工3 / 24 作鞋方可入內不準將工作服,工 作帽、工作鞋穿出車間,要保持工作服清潔。
四、非工作人員禁止進入車間在車間內嚴禁吸煙和吃任何食物。
五、水處理車間、除操作人員外,任何人禁止操作。操作人員必須了解每項設備的性能,並按操作規程操作。
六、嚴格執行車間衛生制度。
七、嚴禁執行各項操作規程和生產品工藝。
八、嚴格執行車間各種處罰及獎勵制度。
九、嚴格執行罐裝,包裝車間的管理制度及規則。
十、嚴格執行各崗位職責。
十一、嚴格按照質量控製程序生產。
十二、產品檢 驗每班生產開始的前三桶送檢,化驗室也根據生產的具體的情況隨時抽檢。
十三、產品由生產車間放入待檢庫,待化驗結果合格後在辦理手續,不和格產品作報廢處理。合格產品應有合格證。
過程管理考核辦法
為了確保生產過程中不出現質量問題,避免產品投放市場後,因質量問題給消費者造成不應有的損失,現對車間管理人員和生產人員制定以下考核辦法。
一.處罰 4 / 24
(一)生產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如水中長綠苔、有異物等)根據質量投訴,每出現一次對下列各崗位人員進行處罰
1.車間主 管和分管領導每人每次罰款 50 元,記小過一次。
2.班長、分揀桶作特殊處理者、灌裝操作人員每次罰 20 元,記小過一次。
3.接收桶、人工刷桶、封口、貼標、運輸人員每人罰 10 元,記小過一次。
(二)洗桶不幹凈、貼標不合格、舊標不更換、封口不合格、生產日期貼標不牢、工作環境臟亂。每人每次罰 50元,記小過一次。
(三)穿工作服出生產車間、上班時間做與生產無關的事、工作不細心、不認真、不按規定操作每道工序者,口罩、工作帽、工作服不按規定穿戴,個人衛生不合格者,每次罰 10 元,記下 過一次。
(四)保管員發錯和記錯數量者,每次罰 50 元,記小過一次。
(五)不服從公司管理規定者,每人每次罰 10重者或教育不改者和蓄意鬧 成嚴重後果,追究民事或刑事責任。
(六)給企業造成損失者,根據情節記小過,大過直5 / 24 接開除。
(七)處罰金在當月的工資中扣除。 二.獎勵 當月未出現質量問題,對下列人員給予獎勵 (一)分揀桶作特殊處理者,罐裝操作人員各獎勵 50元。記小功一次。
(二)接收桶、刷桶、 封口、運輸人員每人每月獎勵50 元。記小功一次。
(三)記帳無差錯每月獎勵 50 元,記小功一次。
(四)生產質量高,產量高,環境衛生好,員工團結,服從領導,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集體活動和臨時工作,記小功一次。
(五)未出現質量問題,在當月發放工資時兌現。 收桶、洗桶管理制度 一.按規定接受空桶,從源頭控制不合格桶進入灌裝。
二.根據空桶衛生情況,分類清洗,不得隨意減少工藝過程。
三.工作態度認真負責,不準不潔凈的桶流到下道工序,節約用水。
四.洗滌工具必須專用,保持清潔,存放在通風乾燥處。
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6 / 24
一、廠區每天早晨上班前有專人清掃。
二、廠區內不準吸煙,不準隨地吐痰,不準亂扔廢棄物。
三、劃定各部門衛生區域,並負責保持清潔干凈,發現垃圾和雜物追究責任人的責任。
四、廠區內不準存放垃圾,垃圾應存放在廠區指定位置,用塑料袋包裝,不得泄露,有衛生專職人員每天清理外運。
五、廠房的門窗由責任人在停機時清洗,應時刻保持干凈。紗網、風簾、門窗齊全有效,阻擋蚊蠅進入車間。
六、進入廠區的車輛,原材料等應放在指定的位置,不得隨意亂放。
七、廠區內不得存放有毒、易燃及腐蝕性、污染性、易揮發物品。
八、全體員工負責自己工作區衛生,堅持班前班後經常打掃,養成周末車間的清掃衛生的習慣。
消毒衛生管理制度
一、桶裝水的容器,每次使用前首先進行檢查,消除臟、老化、有異味的桶。
二、用機械對桶內外進行徹底清洗。
三、桶應放入消毒池內,用二氧化氯浸泡消毒,再用純凈水沖凈。 7 / 24
四、桶放入自動灌裝機。 五、進入灌裝機自 動用消毒液清洗一次、用純凈水清洗兩次。
六、每道工序都要通過檢驗,確認無誤後轉入下道工序。
七、灌裝後的產品,桶口加防塵套、生產日期和外包裝塑料袋,存入庫房。 車間衛生管理制度 一、車間應保持無蚊、蠅、鼠,並有預防設施。
二、車間進口處要設有腳池(消毒池)手池(消毒池),及時更換消毒水。
三、車間門窗應嚴密、要有紗窗,門口有風窗。
四、車間內要有排風設備,通風口要安裝網罩。
五、車間的機械設備和生產管道要按要求每月清洗消毒一次,保持無塵 、無異物,要有記錄。
六、車間衛生每天清掃一次,做到無衛生死角,每天車間環境進行一次消毒要保持整潔,要有記錄。
七、凡進入車間必須穿工作服、雨鞋,手腳浸泡消毒,戴好工作帽,頭發不得外露。
八、凡患有痢疾、傷寒、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滲出性皮膚病者不能進入車間。
九、生產車間人員均有權對違反上述規定者進行制止。
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一.每年進行一次公司從事飲料生產及檢驗人員的體檢工作,體檢合格者方可上崗。
二.每兩年進行一次全體人員食品衛生法 培訓,經考試合格者方可上崗。
三.生產人員要做到 「 五勤 」 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理發、勤洗工作服、衣服。 四.生產人員進入車間時,手腳必須經消毒液消毒。
五.生產人員進行生產時必須按要求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頭發不準外露,並按要求戴好口罩。 六.生產人員在進行生產時嚴禁佩帶耳環、項鏈和戒指,嚴禁塗指甲油等。
七.嚴禁穿白大褂和雨鞋上廁所、出廠做與生產無關的事。
八.嚴禁在車間內吃食物、吸煙、隨地吐痰。
九.與生產無關的個人用品嚴禁 帶入生產車間。
庫房管理制度
一、材料庫保管員負責包括合格證、塑封、商標、塑料袋等的入庫、保管、發放工作,根據使用情況和供應情況,提前3 7天向部門領導通報庫存量,以便早做准備。
二、負責入庫物資的具體擺放。要求產品要離地、離牆、通風、透氣,以防浸水、受潮、發霉、變質。擺放整齊有序,提高利用率,便於發放。
三、負責倉庫物資的入庫、出庫。按入庫規定程序,根據入庫單核對品名、規格、數量,無誤後簽收入庫。
四、保管員在每周五向會計報出入庫統計和庫存。 五、庫房管理嚴格、無出庫單、非標准出庫單禁止產品出庫。
六、保管員負責倉庫內外衛生,下班前發貨後要關好門窗,無關人員禁止入內,嚴禁在庫房內吸煙,產品檢驗不合格不準入庫。
庫房衛生管理制度
一.庫房應設防鼠、防蠅設施、經常檢查。
二.設防潮隔離板、碼放物品應離牆30 地10 15
三.保持室內衛生,做到防塵、防潮、通風良好。
原輔材料、成品倉庫管理制度
一、原輔材料庫
a、保管員負責包括紙箱、膠帶紙、商標、防偽標、塑 料袋、桶蓋等的入庫、保管、發放工作,根據使用情況和供應情況,提前3-7天向部室領導通報庫存量以便早做准備;
b、負責入庫物資的具體定置擺放,擺放要求產品要離地,離牆,通風透氣,以防浸水、受潮、發霉、變質;擺放整齊有序提高利用率,便於發放;
c、負責倉庫物資的入庫、出庫。入庫根據入庫單核對品名、規格、數量,並檢查入庫產品質量,無誤後簽收入庫,入庫後及時到材料會計開取入庫單,及時將入庫產品上帳;出庫根據領料單按品名、規格、數量發貨出庫。出庫原則是,先入庫的先發,後入庫的後發;
d、保管員在每周五向材料會計報出入庫統計表並開取出庫單,之後及時上帳;
e、嚴格庫房管理,無領料單、非標准領料單禁止產品出庫,產品檢驗不合格不準入庫、出庫;
f、保管員負責倉庫內外衛生,下班前、發貨後要關好門窗,無關人員禁止入內;
g、嚴禁在庫房內吸煙。保管員有權制止違禁行為。
二、成品庫
1倉庫應防衛嚴密,慎防盜竊。
2非保管人員不得任意進入料庫 ,若有發生,保管人員應負制止之責,否則照章懲處。
3倉庫內及其附近應置消防設備。
4 嚴禁在庫房內吸煙。保管員有權制止違禁行為。
5 經檢驗合格的成品應貯存於成品庫,並按品種、批次分類存放,防止相互混雜。成品庫不得貯存有毒、有害物品或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的物品。
6 成品堆放時,與地面、牆壁應有一定距離,便於通風。嚴禁露天堆放、日曬、雨淋或靠近熱源。
7 成品庫要乾燥、通風,設有防塵、防鼠、防蟲等設施。要定期洗掃、消毒,保持衛生。
8 成品在貯存期間應定期對其進行檢查,以保證其衛生質量。
9 未按規定辦妥領料手續不得發料, 發貨時應以「 先進先出 」 方式發料。
10 成品運輸時,不得與有毒、有害、有腐蝕性的物品混裝。
11 各種運輸工具、車輛應隨時清洗、定期消毒,保證清潔衛生。
計量檢測設備使用與管理制度
1本制度中計量,檢測設備是指在化驗室、車間內用與檢查,測定產品質量的儀器、設備。
2計量、檢測設備歸屬某部門,則由該部門負責人保管。必須經常保養與維護,不得故意損壞,如有損壞按原因給予相應處理。
3儀器設備如有損壞,再維護不能修復的情況下立即向上一級部門報告, 送修或停產檢修,並填寫相關設備維護與維修記錄。
4易損儀器均需小心操作,精密儀器的使用要嚴格按操作規程或儀器說明書使用,杜絕違章操作,且要加罩防塵,加於燥劑防潮、防腐蝕。不得隨意拆卸。
5計量儀器設備的購置,舊儀器,設備的報廢均需向廠部報告,並做相關記錄。
6計量檢測設備必須定期向國家相關計量檢定部門申請,儀器、設備在獲得合格證須在有效期內使用,確保結果的准確性和精確性。
7廠部需要檢查各部門計量檢測設備的使用及保管情況時,報告必須真實准確,記錄完整詳實,不得 瞞報或虛報。
檢驗管理制度
1 目的 保證本企業的采購產品、中間產品和最終成品滿足規定要求。
2 范圍 本程序適用於采購產品、中間產品和最終成品的監視和測量。
3 職責 檢部 實施檢驗和試驗程序的主要責任部門,負責各項檢驗及判定。 產技術部實施檢驗和試驗程序的相關責任部門,負責加工過程的自檢 銷部 實施檢驗 和實施程序的相關責任部門,負責包裝材料的初步檢驗和包裝材料的驗證
4 程序 外購原材料、包裝材料的監視和測量
a、原材料、包裝材料的檢驗依據是采購產品接收准則。庫房保管員負責檢驗原輔材料的出庫單、質保文件(產品合格證或檢驗報告)、規格型號、數量、外觀質量等填寫入庫單。
b、經過保管員檢驗,合格品通知材料會計辦理入庫;不合格品(包括生產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退庫品),填寫采購產品不合格報告,通知采購人員進行評審處置,同時進行標識隔離,具體按不合格品控 製程序執行。
c、原材料和包裝材料的檢驗狀態標識分為待檢品、等檢待判、合格品、不合格品,由倉庫保管員負責掛牌標識。
車間產品的監視和測量
由於企業產品的固有特性,工序操作的結果都需要人工目視檢查,並且檢查標准很難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多數只能依靠經驗的判斷,所以要求辦公室和生產技術部在人員聘用和人員培訓上嚴格把關。
a、班組間互檢依據工序互檢規定,班組間(桶水除外)的操作者執行班組互檢,班組互檢的抽樣按生產量的 1進行,但不少於 10 件,檢驗結果填寫工序互 檢記錄,檢查內容參照工序互檢規定進行。
b、質量監督員專檢監督員依據專職檢驗員工作細則和操作過程接收准則,每天對每個班組的每道關鍵工序的產品抽檢一次,抽檢數量為 檢驗結果填寫專職檢驗員檢驗記錄。
產成品的監視和測量
a、班組間互檢和質量監督員專檢。
b、化驗員的外觀檢查和微生物檢驗化驗員根據產品質量檢驗規程對成品進行檢驗,結果填寫化驗記錄。
c、型式檢驗正常生產時,定期送國家質量監督機構和衛生監督機構進行檢驗, 檢驗項目為產品的 「 理化指標 」 和 「 食品衛生指標 」 ,檢驗周期為一年。
品交付過程的監視和測量
a、產品運輸時,駕駛員(或本次運輸的責任人)要到現場監督裝車,選擇合適的搬運工具,不準撞擊、拖拉、翻滾、倒置;
b、產品交付時要經用戶驗收並在出庫單的回執上簽字,對待用戶提出的問題要耐心的解釋和說明,產品交付後,運輸部門根據回執的出庫單登記產品交付記錄,並保持和用戶聯系。 驗記錄 各階段的檢驗記錄均以填報表格的形式進行,要求字跡清晰,項目內容填寫 完整、簽字齊全,不得隨意更改。
驗狀態控制
a、工廠和倉庫按 「 待檢品 」 、 「 等檢待判 」 、 「 合格品 」 、 「 不合格品 」 劃分區域並使用標牌加以區分,操作和檢驗人員應按規定區域擺放產品。
b、班長負責區域及標識的管理和監督。
化驗檢測設備的日常維護與管理
1.化驗室結構應能防震、防潮、減少對儀器的震動和腐蝕、增長其實用壽命。
2.儀器要放置合理有序,不要經常挪動、實驗告一段落後要及時整理。
3.化驗員在做化驗時,必須保持部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嚴格按 操作規程工作。
4.在每次化驗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對要使用的儀器作好常規的校正工作,確認無誤方可使用。
5.用點儀器應使用三頭插座,零線與地線分開,不要短接。精密儀器要單設地線,以保證其正常運做。
6.新置儀器使用前認真閱讀說明書,了解儀器性能後在操作,精密儀器一定要按操作規程正確操作。
7.保持儀器設備乾燥,定期除塵,更換乾燥劑,精16 / 24 密儀器要有防塵罩。
8.儀器及儀表應按時向國家有關計量部門申請檢定或校正,並在有效期內使用,以保證測量值的准確度和精確性。
9.儀器要有專人使用維護,其他人員不經允許不得隨意使用。一些常用設備不得外借用於其他與檢驗無關的的事情。 設施、設備管理制度 通過對全廠設備進行周期性的維護保養和管理,使設備處於良好狀態,減少由於設備的維修引起的停工、停產,從而增加維修成本、影響產品質量等,保障生產工序的正常運行,滿足生產需要,使產品達到規定的要求。
本程序適用於全廠所有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包括所有生產加工設備與衛生間等各種衛生設施。 產技術部負責設施設備的管理 ; 備維修員負責全廠設備的維護、保養; 間負責人負責生產設備的監控; 量管理部負責監視與測量裝置的監控; 器操作員負責機器設備的日常清潔維護和保養。 備的配置 設備維修員根據情況,向廠長書面報告,配置相關的設備。
設備的管理
1設備由設備維修員歸檔管理,建立設備設施台賬;
2設備維修員組織維修人員進行設備的 安裝調試,調試合格後,才能交付使用;
3所有設備必須有合格證及使用說明書,合格證和使用說明書由設備維修組統一歸檔管理;
4所有設備進廠均須安裝調試運行正常後,方可由設備處簽字驗收合格;
5每次開產前對設備檢查調試,生產結束時進行徹底清理、維修和保養;
6操作人員應嚴格按設備使用說明書操作;
7設備的封存和報廢若需封存或報廢的則應由維修組提出書面申請,報設備維修員批准。 備設施的使用 1設備維修員根據設備設施的使用說明 書制定設備的操作規程;
2設備維修員根據操作規程負責對員工進行專項培訓;
3設備維修員負責對員工是否按操作規程操作進行監督。 備的保養分為日常保養、維修保養和臨時故障的維修三種形式。
日常保養
1日常保養是在每班設備使用後由操作工進行的保養工作;
2日常保養的主要內容
a清除設備表面油漬、污物,使機器外觀清潔;
b檢查油管、氣管、供水設施是否完好暢通;
c潤滑各滑動面,按時加油、換油 ,檢查液壓油,油質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時應及時更換。
3日常保養工作的具體措施由各班組長督促操作工進行,並填寫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記錄,生產車間和有關部門組織人員進行不定期抽查。
維修保養
1維修保養是在設備使用半年以後或生產旺季前進行;
2根據設備的使用情況,對部分零部件拆卸、清洗、修復;
3對設備的各個間隙進行調整,更換個別易損件;
4清除設備油污,做好潤滑工作;
5清除電器裝置上的污物,檢查電器裝置,保證電器各 部件處於完好狀態;
6清洗附件,疏通油路; 7對設備的維修,若本廠無能力可委託生產廠家進行;
8維修保養後填寫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記錄
設備臨時故障的維修程序
1操作工在設備發生故障時應及時報告設備維修員。
2設備維修員根據提供的信息查看設備的故障情況,進行故障的排除;
3對不能排除的故障,由設備維修員通知廠長,聯系相關技術人員進行維修;
4故障排除後,設備維修員詳細填寫設備維修單。
設備日常檢查操作
1用於製造、包裝、儲運之設備及器具,應定期清洗、消毒,具體參照清洗消毒操作規程;
2操作員每天應對機器易松件、易損部位進行檢查,確保無機器碎片或其部件混入所成品水中; 3對不同部件應按時加潤滑劑進行潤滑,確保機器無異常磨損;
4需專人修理的機器、設施應及時隔離、標示或遠離加工區,修復後應先試用,經檢測可正常使用時方可交付生產人員進行操作;
5生產中發現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報告設備維修員,並對相應嫌疑產品進行適當處理; 6每周至少對設備、設施進行維護稽查;
設備維護保養制度
一、桶裝灌裝機
1日維護、保養
a、 將介質管道內的殘液排放空、灌裝缸及管道內的殘液排放空,清理料斗內剩餘的蓋;
b、 將工作台和輸送帶上的桶或雜物清理干凈;
c、 檢查星輪、螺桿和導桶板,以上各項若發現問題,應排除或更換零件;
d、 檢查沖桶機介質分配器;
e、 檢查沖桶機是否損壞;
f、 檢查灌裝機灌裝閥(彈簧、密封墊)是否損壞;
g、 檢查灌裝機 對中導向裝置是否損壞;
h、 檢查壓蓋機桶頸定位塊是否損壞;
i、 檢查滑套裝置是否損傷;
j、 檢查料斗滑道是否損壞;
k、 生產完畢後對設備進行內部和外部清洗,最好在清洗完畢後對外漏潤滑點加油。
2周維護、保養 a、按日維護、保養中規定的要求保養;
b、檢查高度調節(沖桶機、灌裝機、擰蓋機分別檢查)是否靈活;
c、檢查沖桶機夾鉗的塑料件磨損情況;
d、檢查灌裝機灌裝閥彈簧的彈性,密封墊是否損壞;
e、 對灌裝機管路進行檢查清洗;
f、檢查沖桶機介質分配器,灌裝機分配器;
g、如需要,檢查齒輪箱的油位或加油;
h、檢查傳動齒輪並作維護保養;
i、拆下進出水橡膠軟管清洗; j、對料斗進行檢查清洗。
3月維護、保養
a、按日維護、保養中規定的要求保養;
b、按周維護、保養中規定的要求保養;
c、檢查托桶導板、灌裝機桶頸定位塊、擰蓋機桶頸定位塊磨損情況;
d、檢查沖桶機開鉗凸輪,灌裝機提升滾輪,擰蓋機滑套磨損情 況;
e、檢查保養設備運動部件,調整修理或更換零件。
4維護保養注意事項
a、清洗時不宜將水進入齒輪、軸承。各密封件,工作台內部,油漆表面的殘留液應擦洗干凈; b、在對零部件進行維修保養時,盡量不要破壞零部件外表面、密封件和非金屬件;
c、需要事先填裝潤滑脂的地方,在保養過程中均應補足潤滑脂; 配套件(如電機、減速機)的保養應按廠家提供說明書保養。
二、各種泵、 每 200 小時檢查泵體上各緊固件是否松動,電動機接線是否可靠。
a、 經常檢查泵及管路是否滲漏。
b、 檢查管路上各儀表工作狀況。
c、 注油孔每月加黃油三次。
d、 正常工況下,每運行 4500 小時或斷續運行累計一年,應更換泵主軸承內潤滑油及機械密封。
計量器具管理制度
1 目的 確保有效控制計量器具的精度和准確度。
2 范圍 本程序適用於全廠為監測產品符合性所使用的計量器具。
3 職責 檢部
a、負責選擇適用的計量器具,提出采購計劃;
b、負責建立計量器具台帳,並按檢定周期計劃送檢,;
c、負責有關計量器具培訓,確保使用人員能夠正確使用、維護、保管計量器具、確保計量器具在完好、合格的狀態下使用。 視和測量裝置的識別 企業使用的計量器具設備包括
a生產過程所需的壓力表、流量計、臭氧檢測儀、電導率儀。
b檢驗過程所需的顯微鏡、玻璃儀器(量筒、燒杯、吸管等)、溫度計等。
c維修過程所需的如卡尺、鋼板尺、盒尺、直角尺、萬用表、搖表。 視和測量裝置的分類 企業使用的最高計量標准器具,以及用於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等方面的列入國家強制檢定目錄的工作計量器具,必須實行強制檢定。
❽ 一個小型生產純凈水公司的各中規章制度
一、生產工藝控制制度(操作工個人消毒制度,器皿清潔制度,工藝操作規程)
二、產品檢驗制度(成品化驗,出廠檢驗)
三,銷售制度
四、財務管理制度
❾ 純凈水處理設備維護保養制度
想要對純凈水處理設備進行維護,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找出純凈水專處理設備潛在問題,屬並修復問題
找出設備潛在問題,需要有熟練的檢修技術人員,根據設備磨損知道設備什麼時候、什麼部位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2、對操作員工制定考核、培訓,此提高操作人員、維修人員的認真態度,提高對設備維護的重視,嚴格按照操作手冊正規操作生產,從一定程度上可減少人員的操作失誤造成不應該出現故障。
3、根據自身生產環境改善,從源頭控制故障的產生。
有些故障是因為環境造成的,例如生產環境臟亂,導致設備RO模的正常使用壽命下降,冬季的時候沒有做好防凍准備,導致設備內部結冰,可以通過改進設計來達到根除的效果,對這類故障進行分析總結,提出解決的辦法,採取合理的措施,從源頭上進行控制,可達到免維護的效果。
4、增強預防維修。
一定要聽從純凈水處理設備廠家的建議對設備進行定期定時定點的全面檢測,通過定期檢查提前發現純凈水處理設備的潛在的一些故障,如定期對設備箱體內余水進行檢測,對傳動系統易損耗部位進行檢檢,當發現有設備零件、螺絲有松動的現象,一定要及時處理,就可提前採取措施,將隱患消除。
❿ RO純水機的RO純水機維護保養小常識
① 檢查是否停電,插頭是否插上
② 檢查低壓開關是否失靈,不能接通電源
③ 檢查水泵和變壓器是否短路,或整機線路連接有誤
④ 檢查高壓開關或水位控制器(指立式冰熱機)是否失靈,無法復位
⑤ 檢查電腦盒是否有故障(指微電腦型) ① 高壓泵失壓
② 進水電磁閥打不開無法進水(純水濃水均無)
③ 前置濾芯堵塞(純水濃水均無或濃水很小)
④ 逆止閥失靈(有廢水無純水)
⑤ 自動沖洗電磁閥失靈,不能有效關閉(一直處於沖洗狀態)
⑥ 電腦盒有故障不能關閉反沖電磁閥(一直處於沖洗狀態)
⑦RO 膜堵塞 ① 高壓泵壓力不足,不能達到高壓設定的壓力
② 逆止閥堵塞,不出純水
③ 高壓開關失靈,無法起跳 ① 進水電磁閥失靈,不能有效斷水
② 電腦盒有故障,不能關閉進水電磁閥(指微電腦型)
③ 逆止閥泄壓(濃水流量小) ① 逆止閥泄壓
② 高壓開關或液位開關(指立式冰熱機)失靈
③ 純水管路系統有泄壓現象 ① 壓力桶泄壓,充氣至桶內水剛好排出為止,約 0.3MPa ,按氣壓表補壓至0.04-0.08MPa。
② 後置活性炭堵塞
◎ 純水流量不足
① 前置濾芯堵塞
② 高壓泵壓力不足
③ RO 膜堵塞
④ 沖洗電磁閥,無法關閉
⑤ 後置活性碳堵塞
⑥ 壓力桶壓力不足或內膽破漏 ◆ 檢查 PE 管管頭是否切平,
◆ 檢查管塞是否塞到位,
◆ 檢查螺冒是否擰緊。 ◆ 檢查逆止閥是否失靈或老化
◆ 檢查是否高壓泵質量出現問題
◆ 原水壓過低,泵體充有空氣 ◆ 檢查是否計算有誤
◆ 檢查水泵壓力是否到位( 0.6Mpa )
◆ 檢查沖洗電磁閥是否關閉不嚴
◆ 檢查水溫是否太低 濃水管無濃水排出,制純凈水與自來水TDS 值相同
可能出現的原因:
◆ 可能出現在產品剛安裝、較大范圍拆卸水機、從新安裝後。可能錯將高壓泵與 RO 膜膜殼之間的水管直接接到後置活性碳的三通處,使高壓泵出的自來水直接進入儲水桶。
處理方法:
◆ 正確換接 可能出現的原因:
◆ 檢查是否停電、插頭插入是否牢靠。
◆ 檢查低壓開關接線插頭是否脫落或失靈以導致電源觸點無法回位。
◆ 檢查各接線端子的連接線是否脫落。
◆ 檢查自來水水壓是否過低,以造成低壓開關不工作。
處理方法:
◆ 接上脫落的插頭
◆ 更換低壓開關
◆ 裝上脫落的連接線 ◆ 檢查 RO 膜殼的純水和濃水端是否隔斷或出現裂縫。
◆ 檢查 RO 膜橡皮圈一端是否大小合適或破損。
◆ 檢查後置活性碳作用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