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水自來水設備
㈠ 北京自來水要安裝凈水過濾器嗎
@niuwa009
你的答案沒有依據,市政自來水是過濾過的不假,但是水還是有些雜質,國內與歐美等發達版國家的標准不一樣權,偏低。
如果不信你可以看看你同事或者朋友家安過凈水設備的,換濾芯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如果你看到,相信你就不會這么說了。
北京地區的水質南北甚至區與區都不一樣,你可以用TDS筆測試下硬度,建議搭配著喝,比如航點凈水器中的雙出水設備,不至於喝純軟水還能有礦物質。
㈡ 為什麼北京城的地下水道系統過了幾百年還是那麼完善
北京的下水道系統經過了上百年依舊完善,和他的歷史地位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北京的是皇都,是最高領導人辦公的地方,也是國家大臣商量國家大事的辦公地,所以排水系統這一件事就是一件頭等大事,當時最好的工程師都聚集在北京,包括外來的技術,中西結合。花費了不少人的心血,最後才建成的下水道系統。結合了那麼多優秀的工程師還有勞動者的心血結晶,能夠維持這么久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而且他們當時的設計拿到現在來看也是相當優秀的,比如設計的排水溝,小洞排水口,地漏這些,雖然不起眼,平時也沒人在意這個,可是遇到下雨,它的作用可厲害了,緩解了排水壓力。還有就是在故宮建築物設計上,有些建築物可不是裝飾用的這么簡單,都是根據防洪防積水來設定的。
㈢ 現在北京城裡的自來水是什麼水
一,北京的主要水源地
1,密雲水庫:北京密雲區,1960年9月建庫。今年8月31日密雲水庫蓄水量為11.6億立方。2,京密引水渠(北京供水大動脈): 始建於1960年,二期工程完成於1966年。源自密雲水庫的白河主壩,流經懷柔水庫、頤和園昆明湖,最後在濱角匯入永定河引水渠,其中自昆明湖至濱角段與濱角至玉淵潭的永定河引水渠稱為昆玉河。京密引水渠共流經北京市的5個區縣,依次是密雲縣、懷柔區、順義區、昌平區和海淀區。(題主在頤和園看到的小水渠就是這個)
3,潮白河:(1)潮河:河北承德豐寧縣,流經古北口入密雲水庫;(2)白河:河北張家口沽源縣,沿途納黑河、湯河等,東南流入密雲水庫。出庫後,兩河在密雲縣河槽村匯合始稱潮白河,有5閘8橋,即:牛欄山橋、向陽閘橋、俸伯橋、潮白河大橋、河南村閘橋、柳各庄閘橋、蘇庄閘橋、沮溝橡膠壩。潮河和白河供應了密雲水庫90%的水。
4,官廳水庫:河北張家口懷來縣。1954年建成,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庫。20世紀80年代後期,庫區水受到嚴重污染,90年代水質繼續惡化,2000年停止向北京供給飲用水。
5,永定河: 北京最大水庫,北京母親河。源於山西省寧武縣的桑乾河,在河北省懷來縣納源自內蒙古高原的洋河,流至官廳始名永定河,為官廳水庫供水。 永定河門頭溝段有官廳水庫、冊田水庫、友誼水庫、珠窩水庫、齋堂水庫、落坡嶺水庫、三家店水利樞紐;永定河豐台段有攔河閘、泄洪閘、大寧水庫、滯洪水庫(包括:稻田水庫、馬場水庫)、聯通閘、退水閘。現已斷流30餘年,2010年北京啟動「建設永定河綠色生態走廊計劃」,投資170億,無進展。 2006年10月,永定河三家店段二期治理工程啟動並於2010年完工,永定河恢復成為北京城區的飲用水源之一。河水在三家店水庫截流後,經永定河引水渠直接引進城區。
6,永定河引水渠:建成於1956年,西起門頭溝三家店,途經模式口、玉淵潭,最後到達西便門與護城河貫通,全長約25公里,底寬20米,是北京第一條大型人工引水渠。該引水渠的主要功能是將官廳水庫的水源輸往石景山工業區和北京城區,也是北京的水源河道之一,並且具有一定的排洪功能。隨官廳水庫一起停止向北京供給飲用水。2010年,隨永定河治理,部分恢復供水。
7,地下水水源:平原地區對地下水的過度開發是非常可怕的,北京10年抽取地下水相當於2800個昆明湖,地面沉降極其嚴重。
以上是主要的飲用水水源地,還有一些小水庫,基本上是以上河流、水庫和引水渠的一部分:
十三陵水庫:北京市昌平區,1958年建成。總蓄水量為6000萬立方米。
落坡嶺水庫:門頭溝區境內,1978年6月建成。總庫容365萬立方米。
大水峪水庫:北京懷柔縣,1972年5月建成, 總庫容1460萬立方米。(含青龍峽水庫)
懷柔水庫:北京懷柔縣,1958年7月建成。
海子水庫:北京平谷縣, 1960年10月建成。
二,此外還有:白龍潭水庫、司馬台水庫、半城子水庫、田莊水庫、遙橋峪水庫、沙廠水庫、北台上水庫、紅螺鎮水庫、雁棲湖、佛峪口水庫、龍慶峽水庫、黃松峪水庫、楊家台水庫、西峪水庫、魯家灘水庫、齋堂水庫、崇青水庫、天開水庫、鴿子台水庫、牛口峪水庫、南庄水庫、桃峪口水庫、德勝門水庫、王家園水庫、響潭水庫、運潮減河、唐指山水庫等。都在北京城郊,供給當地尚可,供給北京難有餘力。
三,2015年01月04日上午,來自丹江口水庫的南水正式流入北京,開始供應北京的自來水。
㈣ 北京水表廠家有哪些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幾乎每家每戶都需要安裝水表,安裝水表是為了方便我們使用生活用水。家裡沒有安裝水表的朋友,是不能使用自來水的。隨表可以計量自來水的用量和每個月需要繳納的水費是多少?我們可以通過水表上的數字去計算自己的水費。水表的製造廠家有很多,不同製造廠家製造出來的,水表的外形設計是不一樣的。下面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北京水表廠家。
1、上冶閥門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上冶閥門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是集加工、裝配、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專業閥門公司,機電產品物資工貿流通企業,擁有多層次、多渠道、多品種的供銷網路體系。
公司主要產品有:空壓機系統維修服務包、水力控制閥、電磁閥、閘閥、截止閥、球閥、蝶閥、真空閥、低溫閥、疏水閥、平板閥、止回閥、過濾器、減壓閥、安全閥、柱塞閥、壓力表、流量計、阻火器、金屬軟管、液壓管夾、儀表閥門、橡膠軟接頭、彈性座封閥、消防泡沫滅火系統及石油化工設備等1000多個品種,材質有鑄鐵、鑄鋼、不銹鋼、RPP、ABS、PPH、UPVC、PVDF等。
2、北京鴻創凱達五金機電經營中心
北京鴻創凱達五金機電經營中心位於北京市豐台區南苑路106號(和義五金機電城A區17號),是一家已經經營6年的五金老店。主要經銷批發各種水表,熱量表·流量計·電動閥門·氣動閥門·蝶閥·閘閥·止回閥·消防閥門·水利控制閥·銅閥門。
3、北京韓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韓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銷批發的暢銷消費者市場,在消費者當中享有較高的地位,公司與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北京韓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銷的品種齊全、價格合理。北京韓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力雄厚,重信用、守合同、保證產品質量,以多品種經營特色和薄利多銷的原則,贏得了廣大客戶的信任。
以上就是北京水表廠家推薦,大家想要在北京購買水表的話,可以參考上面的這些廠家。隨便可以分為普通水表和智能水表,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都在使用智能水表,因為智能水表,不管是安裝還是使用,都是非常便捷的。普通的水表的功能是比較少的,智能水表的功能會比較多,但是不管是普通水表還是智能水表,我們自己會看就行了。
㈤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的發展歷程
舉步維艱四十載(1908年-1949年)
1908年4月,清政府成立了「京師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開始籌建京城第一座水廠――東直門水廠,1910年1月水廠工程全部完工,同年3月正式投入生產,日供水能力1.87萬立方米,供水管線147公里,供水范圍「內以禁城為止,外以關廂為限」。在此後的四十年裡,雖然經歷了晚清、北洋、日偽統治、國民政府等時期,但北京的供水事業卻一直發展緩慢,至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北京供水設施僅東直門1座水廠、29口補壓井、364公里供水管線,日供水能力5萬立方米,供水范圍僅市區繁華地區,用水人口60餘萬,城區供水普及率29.5%,大都居民則是通過自挖土井或用壓水機取用淺層地下水,少部分赤貧之家則是取用住地附近池塘、河流等地表水。
首座水廠施工頗費周折
創辦自來水行業是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當時清政府愚昧落後,一切均需依賴進口,負責器材供應的瑞記洋行除不按時供貨外,還常常以次充好,提供大量德國製造的不合格器材。1909年11月3日,東直門水廠試車送水上水塔時,剛一開車,水塔旁邊的鑄鐵水管突然爆裂一尺有餘,原來這根水管是早有裂紋的殘品。像水龍頭的橡皮墊用紙墊代替、提供生銹的自來水管等現象,更是不勝枚舉。可當時中國無力生產,供貨方又無理抵賴,沒有辦法,只能硬著頭皮購買德國製造的供水器材設備,這不僅給施工帶來困難,而且也給日後運營帶來許多麻煩。
供水管道鋪設也屢有意外發生。安裝自來水管道肯定要刨溝,由於當時風氣不開化,封建迷信思想盛行,有不少人認為刨溝會破壞當地主人家的風水,給他們帶來不祥的災難,因此就橫加阻攔,特別是一些有權勢的人家表現尤為突出。如當初供水管道安裝到清攝政王府(今宋慶齡故居)北後牆時,王府的家人出來制止刨溝,這家在當時是炙手可熱的豪門,工人們只好停工,並向上級報告。不一會兒,負責的司事人員便駕著馬車,手捧聖旨,一路緊行來到工地,並高呼聖旨到,只見阻擋施工的家人們一下跪倒在地,此時司事人員手捧聖旨念了一遍,大致意思是此工程系奉聖旨施工,有利民生,途經之地所有官員不得阻攔等。此後王府家人對刨溝不再阻攔,工程得以繼續幹下去。諸如此類的事還有很多。
初期賣水困難重重
在自來水公司正式營業時,受到一些人的懷疑和反對,甚至造謠中傷,說自來水是「洋胰子水」,不能使用,造成了初期自來水銷售十分困難。為了消除許多人顧慮,京師自來水公司頗費苦心的在《白話報》上,用文言文和白話文分別刊登廣告,詳細聲明,請報社指導輿論,開導社會,使人人皆知自來水的好處,同時,還以科學說理的方式啟蒙市民並駁斥那些謠言,廣告中說到「……但有一宗須向大家聲明的,就是這龍頭乍放出的水,帶一點白色兒,這個白色,並不算什麼毛病,拿著顯微鏡細細的瞧,全是極小的白水泡兒……不過一分鍾的時候,那水泡就化得乾乾凈凈,這個水就全變清了。有不知道的,以為是管子洗不凈,又說跟洋胰子水一樣,殊不知這個道理,一說就明白了,大家就不致誤會啦。」
為了廣招顧客,自來水公司刊登廣告時說到「……往後拿一個銅子兒,就可買兩張票,拿一張票就可取一挑水,實在很便宜了。二月初十至五月初十,三個月呢,本公司更是價格優待,把水價減去一半。列位拿著一個銅子兒,更可以買四張票,取四挑水了……」雖經大力宣傳,但營業狀況仍然不佳,靠著四百二十個街市龍頭賣水和極少量的專管用戶用水,1910年平均每天的供水量僅1613立方米。
過去喝自來水是富人們的專利,在20世紀初期,除皇宮內苑用水,御茶房專設水車從玉泉山取用泉水外,一般居民主要依靠簡陋淺井取水供生活使用。至今,市區之內尚有不少街巷以井的所有者、以井的水質好壞、以井的所在地點或以井的數量命名。如王府井、姚家井、大甜水井、小甜水井、苦水井、二眼井、三眼井、七井胡同等等。據1945年的記載,北京尚存淺井4500眼。
東直門水廠的建成,當時主要考慮的是皇宮大內和市區內的豪門巨賈、達官顯貴。可當初宮內並不喝自來水,他們喝的是玉泉山的水,至於自來水管安入皇宮主要是為了消防,不過當時只從東華門引入一段DN200mm的管道,安裝到文昌閣就止住了,全長不過300米,在上面安裝了幾個消火栓,但純屬象徵性的。不光皇宮,初期許多達官顯宦也不喝自來水,原因是他們害怕水中被洋鬼子下毒。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滿清政府被推翻,民國成立,一些達官顯宦由於風氣的逐漸開化,才敢飲用自來水。而普通百姓由於生活貧困,根本就喝不起自來水,雖然水廠近在咫尺,卻只能「望梅止渴」。當時有一位老者感慨地說:這個水樓子(水塔),我看了40多年了,直到今天(解放後)才吃上它裝的水。
興建新水廠困難重重
1942年,原日偽北京特別市公用管理總局自來水管理局為了擴充水源,增加供水能力,減少東直門水廠的負荷,准備在安定門外黃寺兵營南部建設安定門水廠。水廠建設因經濟困窘,工程進展緩慢,至1947年底只完成水源井9口,配水機房1座,變電室1座,配水管道1條,吸揚井1座,容積1000立方米。由於工程質量低劣,在1948年底試運轉中存在許多問題,不具備供水條件,尚需修建,修建費用需當時金圓券1000億元。由於國民黨政府已危在旦夕,最終修建化為泡影。
北平和平解放後,自來水公司第一件大事就是迅速恢復修建第二水廠(安定門水廠),為京城200萬人解決用水問題。當時自來水公司任命陶倬、徐慨民、胡熙峰為指揮,組成了30餘人的修建隊,對初建的所有供水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檢修,修復了被炮擊的9口水源井動力線路,對送、配水機泵進行了大修,並沖洗了輸配水管道等,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全部修建工程。1949年5月1日正式投產供水,向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五一」勞動節奉獻了一份大禮。
首座水塔立「戰功」
京城首座自來水水塔是東直門水廠水塔,它由德國設計師設計,建成於1910年,塔高54米,容積750立方米。該水塔屬鋼結構水塔,塔身下面有一個非常堅固,內嵌三合土,外包粉紅色花崗石,邊緣處磨成圓形線腳的高台;塔身分為六層,每層均為六角形,六面共鑲有裝飾龍12條(每面2條,意為二龍戲珠);每層外廊平台上備有可折疊座椅,登塔至此可籍以小憩,不但可以乘涼,還可以觀賞風景;水塔每層裝飾了12個銅鈴,每個塔角掛有2個,一層至五層為小鈴鐺,六層為大鈴鐺,每值微風吹來,懸鈴叮當做響,不但十分動聽,還可驚動雀鳥,使其不敢在此做巢,免除鳥糞污染塔身之弊,用意非常周到;儲水部分直徑約14米,高約5米,下面由8根支柱承托,塔身自重加上水重超過千噸以上,但支座處只有64條Φ1.5″的螺栓,就把整個塔身固定在埋在地下的鋼板上,屹立50餘年巋然不動,其設計和施工技術令人嘆服!
該水塔在1942年已停止使用,但在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解放軍北平航空司令部在此駐扎了半年,利用水塔的高度觀測計算國民黨航空投彈數量,為北平和平解放立下了「汗馬功勞」。2003年,一位曾在北平航空司令部戰斗過的老同志專程來到水塔舊址,想重憶當年戰斗時的情景,只可惜這座水塔早在1957年就被拆除了。值得慶幸的是,在2003年9月,該水塔設計圖紙由德國大使館贈予自來水集團,總算是彌補了水塔被拆除的缺憾。
關於水塔的拆留,解放後有關部門曾組織過多次討論,主要意見有三種:其一是如果作為文物保留,因其鋼鐵結構建築要進行維修養護,每隔5-8年就要維修一次,光油漆粉刷當時就需3萬元,對一座已經停用的水塔,僅供人觀看或引人懷古幽思之憑吊是否值得;其二是水塔本身能否夠上文物檔次;其三是水塔應該作為文物保留。最後因考慮維修費用過高,國家鋼材供應緊張,該塔還是被拆除了,拆下229噸鋼材,作為鋼材指標支援國家經濟建設。
迅猛發展五十年(1949年-1999年)
概述
北京自來水事業徘徊了四十年也等待了四十年,帶著戰爭的創傷,北京自來水事業迎來了新中國的發展曙光。在1949年「五一」節,葉劍英市長還親自參加了華北電力、北京市自來水公司慶祝「五一」節大會。
從新中國建立以後的5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的20年,北京供水事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進,供水能力五十年增長了六十倍。先後新建了第三、四、五、六、七、八水廠、長辛店水廠、城子水廠、南口水廠、田村山凈水廠、豐台水廠,特別是第九水廠的建成投產,標志著首都的供水事業在工藝、技術、管理、水質檢測等諸多方面達到了國際現代化水平。截止到1999年8月,北京已有水廠14座,市區日供水能力300萬立方米,年供水量達7億多立方米,供水管線總長度達6042公里,供水服務面積540平方公里,服務人口800多萬,市區用水市普及率達100%。
公用水站進院
老北京可能還記得,在解放初期,北京的胡同里不時能看到吱扭作響的獨輪水車。推車人肩挎繩絆,兩個水槽分搭在車輪的左右,上面架著兩個木水筲。這就是「水車子」送水的情景。水車子里的水是從「井窩子」里打上來的,那是一種簡陋的用壓水機取水的淺土井。
1949年,北京南城龍須溝地區作為第一批實驗地區安裝了公用水站,拉開了全市普及供水的序幕。到1967年,北京城區就安裝了大大小小的水站2677處,城區用水普及率達到99.96%。水站建成了,百姓吃水還是用肩挑手提,有的甚至到百米之外的街巷站去接水,冬季取水更為困難。
1973年,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自來水公司陸續將公用水站分期分批改裝接入到各戶院內。到了1984年,三環路以內的公用水站全部進入院內,京城百姓從此不出院就可以喝上甘甜的自來水。現如今,自來水管道已經接入千家萬戶,居民足不出戶,擰開龍頭就能流出自來水,年輕人肯定很難想像當初使用自來水時的艱難情景了。
八十年代鬧「水荒」
在七、八十年代,北京的水資源面臨了極為尷尬的局面,市民用水出現危機。由於超量開采使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淺井乾涸、深井出水量減少,加之未經處理的工業、生活污水排放,使得永定河沖積扇上的井不少都因受到污染而報廢。70年代,市區內已形成1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區;到1981年夏季,市區降壓供水面積高達212平方公里,占市區供水面積的55.5%。
盡管市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了日供水能力50萬立方米的第八水廠和日供水能力為17萬立方米田村山凈水廠,但仍滿足不了需求,以至70年代未、80年代初市區內出現了較為嚴重「水荒」。當時,市區內一半以上的地區降壓供水或限時限量供水,竣工的樓房30%因沒水而無法使用;居住在清河、半壁店、十里堡、龍爪樹等地的居民都半夜起來接水。用水危機一直持續到1990年第九水廠一期工程通水後,自來水的供需矛盾才得以緩解,安全穩定的供水才有了保證。
亞洲最大的地表水廠第九水廠
為解決北京用水難的問題,1984年北京市政府決定建設日供水能力百萬立方米的第九水廠。1986年5月工程正式動工,總投資約60億元,工程分三期建設,每期設計日供水能力均為50萬立方米,到1999年6月三期工程全部完成,日供水能力達150萬立方米,佔北京市區供水能力的「半壁江山」。它的建成通水從根本上緩解了北京缺水的緊張狀況,目前已成為亞洲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水質最優良的現代化大型飲用水水廠之一,在首都的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第九水廠以密雲水庫為水源,分別在密雲水庫和懷柔水庫建取水廠。通過一條DN2600mm×33Km的球墨鑄鐵管和三條DN2200mm×42Km的鋼管相連接,將原水送至第九水廠凈配水廠。在自來水的處理工藝上,第九水廠除採用了加葯-混凝—澄清—過濾常規水處理工藝處理,還採用了活性炭吸附,再經氯化消毒的深度凈化工藝,進一步將水中的澀、嗅、味以及各種有機質去除掉,最後將生產出來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清水送入城市配水管網。
樹狀管網變環狀
自新中國成立後,自來水公司在增加市區供水能力的同時,還加大城市供水管線的鋪設力度,不斷地增大供水管網密度。從解放前夕364公里,迅速上升到1999年的6042公里,平均每年增長110多公里,相當於新中國建立前40年每年平均鋪設的12倍;供水范圍從新中國建立前僅限於城區的中心地帶,發展到城近郊區500餘平方公里的范圍。
解放前,北京自來水管網呈樹枝狀布局,自來水管網東密西疏、水壓東高西低、流向由東向南和向西單向供水、服務壓力極不均衡。隨著第三、第四水廠的興建和主要供水干管的鋪設,1958年,市區三環路以內的環狀供水管網已大體形成;到1989年,直徑1米以上的環狀管網已經基本完善;到現在,四環路供水管線已全線貫通,市區內所有供水管網都已連成蜘蛛狀的環狀管網。環環相通的供水管網,不僅均衡了地區服務壓力,而且使市區的所有水廠縮小了供水半徑,可以有效的實施對置互補供水,提高了安全供水的可靠性。
水表生產國產化
初時水表以管理和維修為主。京師自來水有限公司從1910年開始供水,但售水無表計量,採取向用戶預售水票,日後憑票售水的辦法。此後取消水票改為用戶包月計算水費,每月每戶1.2銀圓。1940年,北平特別市自來水管理局開始實行租水表售水計量,故1942年成立了水表課,負責水表的試驗和管理工作,當時使用的水表為日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八個國家的30餘種水表。1949年成立水表股開始修理水表,當時只有21名職工,修表設備簡陋,僅有機床、落表機、驗表機各一台。1953年成立用戶課水表工段,月修水表數量達到700塊。直到1958年,隨著修表工藝改為流水作業,修表數量大大提高。
1958年,水表工段派李文成等有關人員赴上海、廣州自來水公司參觀學習製造水表技術。同年5月,自來水公司黨委書記高深作關於總路線大躍進的動員報告後,全段職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自力更生,苦幹巧幹,終於在1958年6月11日生產出第一塊國產口徑為15毫米東風牌水表,該水表為濕式表,最高累計計量為1000立方米,最低刻度為1公升,水表質量超過國內同類產品水平。水表研製成功後,就小批量生產了10塊,作為向1958年7月1日黨的生日獻禮,並且當年就完成了1000塊水表的生產。
從70年代京水牌水表研製並注冊成功以來,京城國產水表得以迅猛發展,已研製開發了15~200mm全系列冷、熱民用及工業用水表、自動記錄壓力表、IC卡水表、遠傳水表等20多個品種、上百種規格的京水牌水表,年產量60多萬塊,在北京水表市場佔有70%左右的份額,並遠銷全國28個省市及出口南美國家及地區。
科技引領謀騰飛(1999年――至今)
概述
1999年8月26日,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組建掛牌,開始了機制和體制的徹底變革,由過去計劃經濟靠政府補貼向市場經濟自負盈虧轉變。改革給首都供水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市自來水集團提出了「確保首都供水,爭創服務一流」的口號,一方面加快供水基礎設施的建設。五年多來,共完成基本建設、技術改造投資近50億元,新增供水管線1000餘公里;另一方面依靠科技的力量,不斷提高對外服務水平,在讓市民喝上放心水的同時,享受到更高標準的服務。截止到2004年,市自來水集團擁有水廠18座,日供水能力268萬立方米(受水資源緊缺的影響,供水能力有所下降),管網總長度7065公里,供水服務面積600多平方公里,市區自來水普及率達到了100%。
水質檢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910年,水質檢測只設化驗員1名,其職責只是「每日分早、中、晚三次化驗其成份清濁,巡視水池,預防污穢」;1935年,添購了化驗細菌儀器,開始了細菌檢驗;1937年,開始聘請化驗技師,但檢測項目只有6項,且全部是手工操作,檢測手段和設施水平極為落後;50年代,北京自來水公司提出了「水質是靈魂」的口號,同時設立了水質科,各水廠設立了化驗室,在供水水質、水質檢驗、水源防護方面取得了較大進步和發展。
截止到目前,自來水集團對供水水質檢測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嚴格的管理制度,全面、系統地對制水工藝提出嚴格的要求,建立了由水質監測中心、水廠化驗室和運轉班組三級水質化驗保證體系,擁有1000人水處理技術專業人員隊伍,100多名水質化驗專業人員。他們晝夜三班運轉,認真、仔細、嚴格地監控水質情況,以確保出廠水水質的合格。在檢測手段方面,水質監測中心配備了先進的儀器設備,包括氣相色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離子色譜、液相色譜、放射性測定儀、電子顯微鏡等各種現代化儀器。1999年水質監測中心通過了國家實驗室認可委員會的認可,取得了國家級實驗室的資格。目前,自來水集團水質檢測項目已經增至117項,遠遠超過國家規定的35項檢測標准,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高新技術解決戶內供水管線二次污染
北京城市從水廠的出廠水到供水主幹管的自來水都能達到國家飲用水標准,而一些建築時間較長的樓內供水管線由於老化銹蝕,使自來水受到了二次污染。改造戶內自來水管線以解決自來水二次污染,是困擾國內同行業的一個難點問題。自來水集團本著為民辦實事的精神,為了能盡快找到解決辦法,2002年,自來水集團開始研製開發戶內供水管線改造技術。
2003年,自來水集團經過多方市場調研、論證和反復試驗的基礎上,決定採用「旋風」技術,對城市建築中現有的戶內管線進行除銹和噴塗內襯工藝改造,避免了自來水在輸送過程中的二次污染。該技術在不破壞牆面、路面和建築裝潢情況下,就能清除管道內壁的水垢、水銹,對於難以尋找到的「針眼」滲漏也有自行修復功能,不僅保證了自來水的水質,而且也解決了一些用戶因供水管道堵塞、內徑變小出現的無水或水微現象。此外,為了保證改造後的管線符合國家飲用水發生標准,自來水集團所採用的塗料,經國家衛生部審核,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達到了國家食品級標准。
2003年底,左家莊西街6號樓72戶居民成為全市第一家受益者;2004年,市自來水集團繼續大力推進戶內供水管線改造的進程,相繼完成了草橋小區、洋橋福海小區、玉泉路兆豐園、慧谷陽光住宅小區、和義西區、垡頭等48個小區275棟居民樓的戶內管線改造工程,4萬余戶居民飲用水水質得到明顯改善。
「查表不出戶,繳費不出門」
過去,每家每戶用水交費由住戶輪流查表收費,不少居民對此頗有微詞。為了提高服務水平,北京自來水集團從2000年8月開始,至2001年6月,全市實現了130萬戶樓房居民的「查表入戶」工作。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現代人對居住環境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查表入戶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入戶擾民、不安全問題等,而且人工查表難免出現「錯抄、漏抄、少抄、估抄」的情況。
2003年,市自來水集團開始使用有線遠傳水表、無線遠傳水表、電力載波遠傳水表和IC卡水表取代傳統水表,用高科技手段取代傳統的查表方式,逐步實現 「查表不入戶」。到2004年底,全年已安裝IC卡水表5萬余支,遠傳水表2萬余支。
為了方便居民交水費,2003年,市自來水集團相繼與9家金融機構簽訂委託代收水費協議,至此,北京共有11家銀行、1家企業(北京郵政局)的2664個網點代收水費,極大的方便了用戶。2004年2月,市自來水集團與光大銀行在三里河一區小區實現了POS機自助繳水費,500戶居民不用到銀行因交水費而排長隊;到2004年年底,已有80個小區安裝了POS機。此外,市自來水集團還將完成營銷繳費賬務處理系統升級改造,與銀行搭建信息平台,通過網上劃撥、電話交費,逐步實現用戶「交費不出門」。目前,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縉陽水業公司(延慶)已經率先實現了居民「繳水費不出門」。
供水服務一線通
為了不斷提高首都供水服務水平,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2002年9月28日,在原報修服務中心的基礎上,北京自來水集團正式組建成立了為「供水服務熱線」,其職能由過去單一報修搶修業務拓展為自來水報修、搶修調度指揮中心、供水業務咨詢中心、用戶投訴中心和用戶舉報中心,通過計算機網路系統對各維修所、閘門班進行遠程管理、時限控制和動態追蹤,為社會提供一個多層次、全方位的供水服務,是自來水集團與廣大用戶聯系的橋梁和紐帶。
只要撥通「66189955」供水服務熱線電話,你所反映自來水供水方面的問題,在這都能得到滿意地答復。供水服務熱線成立兩年多時間里,供水服務熱線共接到各種信息28萬多條,其中報修8萬多條、咨詢17萬多條、投訴4000餘條、舉報800多條、其它信息2萬多條,所接到的信息超過了過去三年的一倍;報修搶修、用戶咨詢、投訴和舉報信息處理及時率達到100%,實現了北京自來水集團「有呼必應,有難必幫」的社會承諾。
為了鼓勵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報漏和舉報違章用水行為,自來水集團還設立了供水服務熱線百萬元獎勵專項基金,對提供管網漏水信息、私自改變用水性質、轉供水、竊水信息經核實屬實的第一人,予以一定比例的獎勵。到目前為止已有1900多人得到了獎勵,獎勵金額達到10多萬元。一市民舉報某單位竊水,經查屬實,追繳水費50多萬元,該居民獲獎11449元;一市民舉報某工地偷水,獲獎金1840元……通過廣大市民舉報,兩年來為集團挽回經濟損失約120多萬元。
管網搶修用上GPS
查找漏點是否快速准確,是減少管網漏水損失的重要因素。1988年,北京自來水集團開始著手研製「城市自來水配水管網管理系統」;1991年,此套系統通過北京市科委的技術鑒定,並正式投入運行;1995年,管網的基礎數據全部輸入微機。這套系統的應用,使繪制管線圖、統計各種數據由過去的人工變為微機管理,其工效分別提高8倍和200倍以上,並能代替人工制訂事故關閘方案,使關閘更加及時,每年減少漏水損失達68萬立方米。
2004年,北京自來水集團在「城市自來水配水管網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對此系統進行升級改造,研製開發出「城市給水管網地理信息管理系統」,即GIS地理信息管理系統。它的研製成功,實現供水管網信息資料與其它系統資源共享。同時,為配合此系統,還建立一套GPS衛星測量和定位系統,為快速進行閘門定位,查找被掩埋或無明顯參照物的管網設備提供了技術支撐,也為快速及時搶修贏得寶貴時間。
㈥ 自來水水𠂆設備安裝價格
自來水廠設備安裝價格,因每個地方的物價不一樣,而且每個工種的安裝也不一樣,焊工的價格可能要貴一些,你可以去當地論壇上咨詢一下
㈦ 北京市城水自來水凈化設備直飲部 有這個單位嗎還是騙子
這不是一來家正規公司,打著自免費的牌子,剛才電話資訊,接線員非常不負責的回答問題,非常不耐煩,而且不等你把話說完就直接掛電話,這態度!!!!!
與自來水公司沒有一點關系
這電話不要打,59463322
提醒周圍朋友,不要上當,
㈧ 北京的自來水可以直接喝嗎
反正喝不死人,沒事。但是最好不這樣,一是因為北京的水裡都加漂白專劑,氯等化屬學物質,主要是因為北京的水鹼性比較大,像有的南方人剛北京時洗臉都要往水裡加醋才行。
二是污染比較嚴重,最典點的就是原先說的昆玉河有人洗澡游泳的問題。
還有就像看什麼地,一般來說如果是北邊的比如懷柔,延慶的應該沒事,因為大部分水是下雨後山裡的水,比較干凈而且屬於真正的天然水。像南邊就算了,北京城的水都是自北向南流的,所以就是說北邊是上游,南邊是下游。這個區別你應該明白吧。
再有就是樓上說的,南邊的一些工廠比較多,如果現在的燕山石化和以前的首鋼等,都是污染比較嚴重的。
㈨ 現在北京的自來水水質怎麼樣有必要買凈水器么
住在北城水質較好,住在南城水質一般可以考慮購買凈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