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用什麼水用什麼設備處理
Ⅰ 水泥鋼筋混凝土牆打孔用什麼設備最好
1、如果是開小抄孔,直徑小於襲25mm的孔洞,可直接使用電錘沖擊鑽上烙鋼方柄電錘鑽頭在混凝土牆上開洞,烙鋼方柄電錘鑽頭的大小可根據孔洞直徑確定;
2、開稍大或大型孔洞,可使用開孔機械進行開孔,開孔用的開孔器直徑可根據孔洞直徑確定;
3、開孔機械圖:
Ⅱ 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排水有哪幾種主要形式,採用什麼設備或構造
普通混凝土路面排水主要就是無組織排水和有組織排水;無組織排水是什麼都不用設置,自然流動即可;有組織排水是將路面設置成橫向坡,使水導入集水井在流入排水管道進行排水。
Ⅲ 混凝土攪拌站污水怎麼處理需要哪些設備
混凝土來攪拌站的污水嚴格意義源並不是污水,只是需要處理使用。
一、攪拌主機清洗的水,清洗攪拌輸送車的水,這些水都含有一定的水泥,煤灰,沙子,骨料,一般需要通過渠道或管道導入沙石分離機分離,沙石骨料,再導入沉澱池進行沉澱後,可以進入回用污水池,作為水計量使用,一般可添加20%左右;
二、需要的裝備:沙石分離機,污水管路,污水攪拌裝置;此外如果原來的站不是按免排設計的,就需要進行技術改造;主機噴水管需要按污水使用設計,取消加壓泵,增加一套污水計量系統,也就是具有污水,清水雙計量的水計量。
三、建議:鑒於升級涉及計量系統,以及操作軟體,需找正規企業去做。
Ⅳ 用高壓水槍噴掉混凝土的是什麼設備
一般這可能是澆築後的混凝土發現了什麼問題,趁混凝土沒有凝固前,處理混凝土,最後露出鋼筋。就是類似洗車的高壓水噴槍一樣的設備,水量更大些。
凝固後的混凝土是噴不掉的了,這樣就不會破壞鋼筋。
Ⅳ 混凝土對拌合用水有哪些要求哪些水不能用來拌制混凝土
混凝土拌合用水按水源可分為飲用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以及經適當專處理或處置後的工業屬廢水。
符合國家標準的生活飲用水,可拌制各種混凝土。
地表水和地下水首次使用前,應按本標准規定進行檢驗。
海水可用於拌制素混凝土,但不得用於拌制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 有飾面要求的混凝土不應用海水拌制。
混凝土生產廠及商品混凝土廠設備的洗刷水,可用作拌合混凝土的部分用水.但要注意洗刷水所含水泥和外加劑品種對所拌合混凝土的影響,且最終拌合水中氯化物、硫酸鹽及硫化物的含量應滿足4的要求。
6.工業廢水經檢驗合格後可用於拌制混凝土,否則必須予以處理,合格後方能使用。
Ⅵ 清洗混凝土管道用的設備有哪些高壓水射流設備可以算嗎
首先很高興為您回答:作為一名施工員來答,清洗混凝土管道用的設備有:清洗機、水射流機等等,之前是看我們工地用的富森的高壓水射流幾分鍾操作就把水混打出來了。僅供參考
Ⅶ 混凝土拌合用水有什麼標准
來混凝土拌合用水要求如下:
源1、拌合用水所含物質對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不應影響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凝結;有礙於混凝土強度發展;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加快鋼筋腐蝕及導致預應力鋼筋脆斷;污染混凝土表面。
2、符合國家標準的生活用水(自來水、河水、江水、湖水)可直接拌制各種混凝土。海水只可用於拌制素混凝土。地表水和地下水首次使用前應按規定進行檢測,有關指標值在限值內才可作為拌合用水。
Ⅷ 水泥鋼筋混凝土牆打孔用什麼設備最好
1、如抄果是開小孔,直徑小於25mm的孔洞,可直接使用電錘沖擊鑽上烙鋼方柄電錘鑽頭在混凝土牆上開洞,烙鋼方柄電錘鑽頭的大小可根據孔洞直徑確定;
2、開稍大或大型孔洞,可使用開孔機械進行開孔,開孔用的開孔器直徑可根據孔洞直徑確定;
3、開孔機械圖:
Ⅸ 拌制混凝土,砂漿以及養護要用什麼水
拌制混凝土、砂漿以及養護要用飲用水。
Ⅹ 水下澆築混凝土所用的設備有哪些
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的水下混凝土澆築常用導管法,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於C20,坍落度為18~22Cm。其澆築方法,所用設備有金屬導管、承料漏斗和提升機具等。導管一般用無縫鋼管製作,直徑為200~300mm,每節長度為2~3m,最下一節為腳管,長度不小於4m,各節管用法蘭盤和螺栓連接。承料漏斗利用法蘭盤安裝在導管頂端,其容積應大於保證管內混凝土所必須保持的高度和開始澆築時導管埋置深度所要求的混凝土的體積。隔水栓(球塞)用來隔開混凝土與泥漿(或水),可用木球或混凝土圓柱塞等,其直徑宜比導管內徑小20~25mm。用3~5mm厚的橡膠圈密封,其直徑宜比導管內徑大5~6mm。導管使用前應試拼裝、過球和進行封閉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0.6~1.0MPa,不漏水者方可使用。澆築時,用提升機具將承料漏斗和導管懸吊起來後,沉至孔底,往導管中放隔水栓,隔水栓用繩子或鐵絲吊掛,然後向導管內灌一定數量的混凝土,並使其下口距地基面約300mm,立即迅速剪斷吊繩(水深在10m以內可用此法)或讓球塞下滑至管的中部或接近底部再剪斷吊繩,使混凝土靠自重推動球塞下落,沖向基底,並向四周擴散。球塞被推出管後,混凝土則在導管下部包圍導管,形成混凝土堆,這時可把導管再下降至基底100~200mm處,使導管下部能有更多的部分埋入首批澆築的混凝土中。然後不斷地將混凝土通過承料漏斗澆入導管內,管外混凝土面不斷被擠壓上升。隨著管外混凝土面的上升,相應地逐漸提升導管。導管應緩緩提升,每次200mm左右,嚴防提升過度,務必保證導管下端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少於規定的最小埋置深度。一般情況下,在泥漿中澆築混凝土時,導管最小埋置深度不能小於1m,適宜的埋置深度為2~4m,但也不宜過深,以免混凝土的流動阻力太大,易造成堵管。混凝土澆築過程應連續進行,不得中斷。混凝土澆築的最終標高應比設計標高高出0.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