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移液器濾芯
❶ 吸量管和微量移液器的選取原則
1.產品性能,即移液器的准確性和重復性
對於絕大多數用戶而言,購買之前檢測產品性能既有難度又無必要。因此,主要還是依據製造廠商提供的技術數據。在全球移液器市場上影響較大的品牌,如RAININ,EPPENDORF和GILSON等,其提供的技術數據可信度更高。
2.產品的可靠耐用
這一方面,主要取決於移液器所用的材料。對於外殼,應當有較高的耐沖擊性、耐腐蝕性和較低的導熱性(如PVDF材質);對於活塞,目前市場上主要有不銹鋼、陶瓷和塑料三種材質。不銹鋼機械性能好、壽命長,只是不太適合用於強酸強鹼的移液;陶瓷則有很高的耐腐蝕性,但機械性能較差。
3.產品的人體工程學設計
第一,完成一個移液循環拇指的移動距離短,意味著舒適度更高;
第二,比較相同量程的移液器完成一次排液(一定要按到底)所需的拇指用力,這是影響舒適性的關鍵,用力越少意味著長期使用造成手指損傷的風險越小;
第三,裝卸吸頭,同樣是越省力越好;
第四,移液器的重量適中。
❷ 微量移液器的吸液槍頭清洗後可以再次使用嗎
看用途而定,液相,MS之類的不能重復使用
❸ 微量移液器的原理
微量移液器是一種在一定容量范圍內可隨意調節的精密取液裝置(俗稱槍),基本原理是依靠裝置內活塞的上下移動,氣活塞的移動距離是由調節輪控制螺桿結構實現的,推動按鈕帶動推動桿使活塞向下移動,排除活塞腔內的氣體。鬆手後,活塞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恢復原位,從而完成一次吸液過程。
❹ 用移液器吸取微量含甘油的液體怎麼樣能更准
很多初次使用微量移液器的人,總以為移液器的操作非常簡單,其實不然。移液器的操作是科學試驗的第一步,是一個非常基礎的試驗操作,但絕大多數人對移液器的操作都有偏見。其實移液器的操作學問很多。不妨問問自己這么幾個問題,就可以看出您的操作有無偏差。 如果需要移取量程范圍以外較大量的液體,請使用移液管進行操作。
整個移液器的下半部能夠高溫滅菌,只要將下半部輕輕旋開,即可卸下進行滅菌。因此可以在進行一些有生物危險性或無菌要求比較高的工作。整支滅菌只適用於極少數實驗,移液器滅菌方法需要按規定的步驟操作,如果長時間步驟滅菌會影響移液器的精度和使用壽命。移液前先用液體預濕吸頭內部,即反復吸打液體幾次使吸頭預濕,吸液或排出液體時最好多停留幾秒。尤其對於移取體積大的液體(如1000~1),建議將吸頭預濕後再移取。
從大量程調節至小量程為正常調節方法,逆時針旋轉刻度即可;從小量程調節至大量程時,應先調至超過
設定體積刻度,再回調至設定體積,這樣可以保證移液器的精確度。
標准操作:
適用的液體:水、緩沖液、稀釋的鹽溶液和酸鹼溶液。
1、按到第一檔,垂直進入液面幾毫米。
2、緩慢松開控制按鈕,否則液體進入吸頭過速會導致液體倒吸人移液器內部吸人體積減少。
3、打出液體時貼壁並有一定角度,先按到第一檔,稍微停頓1s後,待剩餘液體聚集後,再按到第二檔將剩餘液體全部壓出。
❺ 移液器操作問題--揮發性物質吸取
以上兩位說的都有道理,但是那樣操作比較麻煩,現在不是有帶濾芯的槍頭嘛,可以用
❻ 微量移液器的使用注意事項
微量移液器的使用注意事項
1. 未裝吸嘴的微量移液器絕對不可用來吸取任何液體。
2. 一定要在允許量程范圍內設定容量,千萬不要將讀數的調節超出其適用的刻度范圍,否則會造成損壞。
3. 不要橫放帶有殘余液體吸嘴的移液器。
4. 不要用大量程的移液器移取小體積樣品。
❼ 一個高二生物問題:微量離心管和微量移液器 一樣嗎有啥區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不一樣。用途不一樣。離心管是用來分離東西的,而移液器是用來轉移液體的。
❽ 微量移液器吸取試劑後應該
A、吸液時按住第一檔,垂直進入液面幾毫米,並緩慢松開控制按鈕,A錯誤;
B、打出液體時貼壁並有一定角度,先按到第一檔,稍微停頓1s後,待剩餘液體聚集後,再按到第二檔將剩餘液體全部壓出,B錯誤;
C、每吸取一種試劑後,移液器上的槍頭都必須更換,防止污染移取的液體,C正確;
D、移液器使用完畢後,需要將移液器卸掉吸液頭,並調到最大量程,D錯誤.
故選:C.
❾ 帶濾芯的移液器槍頭大家平時用嗎
移取揮發性酸還是有必要用這種吸頭的,否則腐蝕了裡面的金屬配件還是很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