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電脫鹽水處理
Ⅰ 原油脫水時你應如何判斷
對於黑水問題:是否可以用二甲苯(用現場溶劑油或汽油也可)進行萃取專一下。取半瓶電脫鹽黑屬水,再倒入二甲苯晃動、靜置分層,如果仍為黑色,說明水仍為黑色,說明該黑水可能為原油中含有的泥土、雜質等較多,不是脫水問題。如果水變清,而二甲苯變黑,說明脫水不是很好,帶油嚴重。對於現場脫水是否結束的問題:我認為一般電脫鹽罐都要保證一定的油水界位,一般難得見黑水,如果是黑水或乳化液的話,可以用上面我說的方法鑒別一下;還要看電脫鹽罐電流,如果電流高,說明電脫鹽帶水嚴重,脫水效果不好,建議重新選擇破乳劑。
Ⅱ 煤油的電脫鹽中鹽含量是多少
原油來來不同的油田,其中的鹽分含量差異是很大的,因此煤油中的鹽含量肯回定不是固定的,通過電脫答鹽,脫下來的鹽水中的鹽含量也會有差異。
煤油中鹽分含量高低不重要,關鍵是經過電脫鹽後,煤油中殘留的鹽分是否合格才是關鍵,肯定是越低越好,對航空發動機的腐蝕性就越小。
Ⅲ 石油原油預處理的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原油來中的鹽大部分溶於源所含水中,故脫鹽脫水是同時進行的。為了脫除懸浮在 原油中的鹽粒,在原油中注入一定量的新鮮水(注入量一般為5%),充分混合,然後在破乳劑和高壓電場的作用下,使微小水滴逐步聚集成較大水滴,借重力從油中沉降分離,達到脫鹽脫水的目的,這通常稱為電化學脫鹽脫水過程。
原油乳化液通過高壓電場時,在分散相水滴上形成感應電荷,帶有正、負電荷的水滴在作定向位移時,相互碰撞而合成大水滴,加速沉降。水滴直徑愈大,原油和水的相對密度差愈大,溫度愈高,原油黏度愈小,沉降速度愈快。在這些因素中,水滴直徑和油水相對密度差是關鍵,當水滴直徑小到使其下降速度小於原油上升速度時,水 滴就不能下沉,而隨油上浮,達不到沉降分離的目的。
我國各煉廠大都採用兩級脫鹽脫水流程。原油自油罐抽出後,先與淡水、破乳劑按比例混合,經加熱到規定溫度,送入一級脫鹽罐,一級電脫鹽的脫鹽率在90%~95%之間,在進入二級脫鹽之前,仍需注入淡水。一級注水是為了溶解懸浮的鹽粒, 二級注水是為了增大原油中的水量,以增大水滴的偶極聚結力。
Ⅳ 原油脫水的五種方法
原油脫水的五種方法有加熱沉降法、過濾法、離心法、聲化學法、微波輻射法。
1、加熱沉降法
通過加熱使得原油的粘度下降,水和原油的比重差增大,原油對水滴懸浮力減小,同時水滴的動能增大,界面上有機物的溶解度增大,界面強度減小,這樣有利於破壞原油的雙電層,從而實現原油脫水。
2、過濾法
過濾法是使乳化液經過濾柱,通過加壓使得乳化液進入原油的濾料層,因固體吸附劑對乳化液中的油和水具有選擇吸附特性,將乳化液中的水吸附出來,從而完成破乳,達到原油脫水效果。該方法對固體吸附劑的要求較高,且過濾柱的製作工藝繁雜。
3、離心法
離心法是利用油水之間密度不同,在高速離心場作用下使乳狀液破乳實現油水分離的方法。離心場越強,破乳效果越好。該方法中的高速離心設備日常比較難維護,目前只適合在實驗室或需要佔地較小的情況下使用。
4、聲化學法
將聲波能量輻射到加入了少量破乳劑的原油乳狀液中,使之產生一系列超聲效應,如攪拌、聚結、空化、溫熱、負壓等,從而使乳化膜破壞進而破乳脫水。由於超聲波良好的傳導性,使得此方法適用於各種類型的乳狀液。目前聲化學法對原有的脫水研究和應用都比較廣泛。
5、微波輻射法
利用微波輻射能量來進行破乳脫水的一種技術。在微波輻射下乳化液分子內部形成高頻變化的電磁場,破壞油水界面膜,實現油水分離。微波輻射方法的處理時間短,能耗較低,能廣泛適用於各種油樣類型。
(4)原油電脫鹽水處理擴展閱讀:
原油脫水的原理
在油田開采初期,原油中的水主要以W/O型乳狀液存在,隨著油田的進一步開采,我國大部分油田已經進入高含水期,油井采出液也由原來的以W/O型乳狀液為主變為以水包油O/W型乳狀液為主。
破乳關乎到原油脫水過程,通常分為三步:凝聚(Coagulation),聚結(Coalescene)和沉降(Sedimentation)。這一過程中原油的水珠在相互碰撞和接觸中合並增大,自原油中沉降分離出來。聚結是脫水過程的關鍵,聚結和沉降分離構成了原油的脫水過程。
Ⅳ 電脫鹽注水能用凝結水嗎
注水質量差個別企業電脫鹽注水使用雜質含量較高的新鮮水有的企業雖使用污回水汽提凈答化水但水質差有的NH3-N含量高達400mg/LH2S含量達200mg/LpH值高達9針對這些問題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1從源頭抓起穩定原油品種和混合比例以穩定進常減壓裝置原油的性質避免原油性質大幅度波動。認真篩選適應性好、破乳率高、注入劑量小的破乳劑嚴格控制使用量。嚴把破乳劑進廠質量關不使用技術、質量、性質不合格的破乳劑 2根據原油性質將電脫鹽的操作溫度調整至130140℃並調整油水混合強度 3保證電脫鹽注水的質量。暫不能解決的可用蒸汽凝結水或其他低鹽水並把二級水回注到一級
Ⅵ 石油開采中電脫水電脫鹽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原油中含有水,同時也含有膠質、瀝青質等天然乳化劑。原油在開采和輸內送過程中,由於劇容烈擾動,使水以微滴狀態分散在原油中,原油中的乳化劑靠吸附作用濃集在油水界面上,組成牢固的分子膜,形成穩定的乳化液。乳化液的穩定程度,取決於乳化劑性質、濃度、原油本身性質、水分散程度、t乳化液形成時間長短等因素,機械強烈的攪動,乳化劑濃度高,原油黏度大,乳化液形成的時間長,將增加乳化液的穩定程度。原油電脫鹽,主要是加入破乳劑,破壞其乳化狀態,在電場的作用下,使微小水滴聚結成大水滴,使油水分離。由於原油中的大部分鹽類是溶解在水中,因此脫水與脫鹽是同時進行的。
Ⅶ 電脫鹽注水的目的是為了脫除原油中的什麼
脫水和脫鹽。
原油含鹽含水對原油儲運、加工、產品質量及設備等均造成很大危害,主要為:
一、增加設備的負荷和動力、熱能、冷卻水的消耗
二、影響蒸餾塔正常操作
含水過多的原油,水分氣化,氣相體積大增,造成蒸餾塔內壓降增加,氣速過大,易引起沖塔等操作事故.
三、影響傳熱、堵塞管路
原油中的鹽類,隨著水分蒸發,鹽分在換熱器和加熱爐管壁上形成鹽垢,降低傳熱效率,增大流動阻力,嚴重時導至堵塞管路,燒穿管壁、造成事故.
四、腐蝕設備
CaCl2和MgCl2能水解生成具有強腐蝕性的HCl,特別是在低溫設備部分存在水分時,形成鹽酸,腐蝕更為嚴重.
加工含硫原油時,含硫化合物會分解出H2S,對設備有腐蝕作用,但生成的腐蝕物FeS附著在金屬表面上能對金屬起部分保護作用.可是,當同時有HCl存在時,HCl能與FeS反應而破壞保護層,而放出的H2S又會進一步與鐵反應,加劇腐蝕.
五、影響產品質量
鹽類中的金屬進入重餾分油或渣油中,毒害催化劑、影響二次加工原料質量及產品質量.
因此原油進入煉油廠後,必須先進行脫鹽脫水,使含水量達到0.1%~0.2%,含鹽量<5mg/l.
對於有渣油加氫或重油催化裂化過程的煉油廠,要求原油含鹽量<3mg/l.
Ⅷ 為什麼原油要進行電脫鹽及脫水裝置
原油含鹽含水對原油儲運、加工、產品質量及設備等均造成很大危專害,主要為:
一、增加設備的負屬荷和動力、熱能、冷卻水的消耗
二、影響蒸餾塔正常操作
含水過多的原油,水分氣化,氣相體積大增,造成蒸餾塔內壓降增加,氣速過大,易引起沖塔等操作事故.
三、影響傳熱、堵塞管路
原油中的鹽類,隨著水分蒸發,鹽分在換熱器和加熱爐管壁上形成鹽垢,降低傳熱效率,增大流動阻力,嚴重時導至堵塞管路,燒穿管壁、造成事故.
四、腐蝕設備
CaCl2和MgCl2能水解生成具有強腐蝕性的HCl,特別是在低溫設備部分存在水分時,形成鹽酸,腐蝕更為嚴重.
加工含硫原油時,含硫化合物會分解出H2S,對設備有腐蝕作用,但生成的腐蝕物FeS附著在金屬表面上能對金屬起部分保護作用.可是,當同時有HCl存在時,HCl能與FeS反應而破壞保護層,而放出的H2S又會進一步與鐵反應,加劇腐蝕.
五、影響產品質量
鹽類中的金屬進入重餾分油或渣油中,毒害催化劑、影響二次加工原料質量及產品質量.
因此原油進入煉油廠後,必須先進行脫鹽脫水,使含水量達到0.1%~0.2%,含鹽量<5mg/l.
對於有渣油加氫或重油催化裂化過程的煉油廠,要求原油含鹽量<3mg/l.
Ⅸ 原油電脫鹽的意義是什麼啊
脫鹽是原油凈化處理的一種常見工藝,主要是為了滿足出礦原油標准,你可以查閱一下相關標准。
Ⅹ 為什麼原油要進行電脫鹽及脫水裝置作用是什麼知道經過處理可以使原油的水含量低於0.1%,鹽低於3.0mg/L
原油含鹽含水對原油儲運、加工、產品質量及設備等均造成很大危害,回主要為:
一、增加設答備的負荷和動力、熱能、冷卻水的消耗
二、影響蒸餾塔正常操作
含水過多的原油,水分氣化,氣相體積大增,造成蒸餾塔內壓降增加,氣速過大,易引起沖塔等操作事故。
三、影響傳熱、堵塞管路
原油中的鹽類,隨著水分蒸發,鹽分在換熱器和加熱爐管壁上形成鹽垢,降低傳熱效率,增大流動阻力,嚴重時導至堵塞管路,燒穿管壁、造成事故。
四、腐蝕設備
CaCl2和MgCl2能水解生成具有強腐蝕性的HCl,特別是在低溫設備部分存在水分時,形成鹽酸,腐蝕更為嚴重。
加工含硫原油時,含硫化合物會分解出H2S,對設備有腐蝕作用,但生成的腐蝕物FeS附著在金屬表面上能對金屬起部分保護作用。可是,當同時有HCl存在時,HCl能與FeS反應而破壞保護層,而放出的H2S又會進一步與鐵反應,加劇腐蝕。
五、影響產品質量
鹽類中的金屬進入重餾分油或渣油中,毒害催化劑、影響二次加工原料質量及產品質量。
因此原油進入煉油廠後,必須先進行脫鹽脫水,使含水量達到0.1%~0.2%,含鹽量<5mg/l。
對於有渣油加氫或重油催化裂化過程的煉油廠,要求原油含鹽量<3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