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廢水回用 » 污水處理設計課題研究背景

污水處理設計課題研究背景

發布時間: 2021-02-13 18:57:12

Ⅰ 求給個和污水處理有關的課題研究。

我有 個污水處理,攪拌器的,具體可詳談

Ⅱ 項目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著較快的發展速度,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問題也隨之出現。環境退化和生態破壞及其所引發的環境災害和生態災難越來越對區域發展、社會進步構成威脅,給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損失。據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2006年9月聯合發布的《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2004年全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占當年GDP的3.05%。其中,水污染的環境成本為2863億元,占經濟總損失量的55.9%;大氣污染的環境成本為2198億元,固體廢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7億元。從環境指標可以看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遠遠超過環境容量,污染物排放達標形勢嚴峻。全國745個地表水國控斷面中,28%的斷面劣於環境V類標准;流經城市的90%河段受到嚴重污染;近3億農村人口飲用水不合格;60%的城市空氣質量達不到二級標准;一些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污染有加重的趨勢;酸雨控制區內酸雨污染程度進一步加重;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只有48%;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不足50%。我國的環境污染已經非常嚴重,生態安全已成為國家安全和區域安全的重要內容,與國防安全、經濟安全和金融安全等具有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生態安全不僅關繫到人類社會整體的可持續發展,也關繫到一個主權國家的戰略安全與社會穩定的基礎。

土地資源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條件,是人類棲息的基地和衣食的基本來源,在人類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國土資源的多寡和優劣仍然是決定一個國家安全度的重要方面,特別是對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它更是一個先決性條件。隨著人口的增加、經濟的發展,人類土地資源利用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其中最引人矚注目的是土地生態環境的破壞。根據水利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於2005年7月聯合開展的「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結果,全國水土流失面積356.92×104km2,占國土總面積的37.08%。水土流失嚴重縣有646個,其中82.04%處於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20世紀50年代以來,因水土流失而喪失耕地267×104hm2,平均每年「流失」耕地6.7×104hm2;荒漠化土地面積262×104km2,是全國耕地面積的2倍多,並且還在以每年0.24×104km2的速度擴展,相當於每年沙化一個中等縣;全國鹽漬化土地25×104km2,且有增大的趨勢。據專家估計,每年僅土地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125億元,土地沙化損失540億元;酸雨面積占國土面積的30%,經濟損失達1165億元。我國森林資源總量不足,生態功能退化;90%以上的天然草地退化,每年增加退化草地2×104km2;一些地區河流水資源過度開發,人均水資源量已經接近1700m3/人的國際生態警戒線,流域生態功能嚴重失調;華北平原出現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有10%~15%的高等植物物種處於瀕危狀態,物種資源流失嚴重,有害外來物種入侵每年造成1200億元的經濟損失。時已至今,當大多數土地生態環境遭受到來自人類自身日益嚴重的威脅和破壞時,人類才開始思考這一危及人類自身的安全問題。雖然人類對環境的保護、生態的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對土地資源的利用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已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但目前仍然存在土地資源利用粗放、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的現象,從而導致土地資源利用的非持續性問題。

由於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區域內土地資源生態環境遭到了巨大的沖擊與破壞,某些破壞已達到或超過了土地資源的生態承受力,有些甚至達到不可逆轉的程度,而區域土地資源的生態破壞又反作用於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區域乃至一個國家人民的健康生活及社會的穩定發展。因此,生態安全的目標是控制人口增長、減輕人類經濟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通過對生態安全的評價與分析和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的力度,保持土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穩定性,維持生態系統的健康,提高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最終促進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以及人口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河南省地處中原,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是河南省實現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加快推進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對土地生態環境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合理的開發利用也導致水土流失、沙漠化加重及濕地消失等一系列生態安全問題的出現。具體表現在:①耕地生態安全形勢嚴峻,河南省作為糧食主產區,耕地卻存在土壤養分失調、土壤污染嚴重、退化日益加劇;②水土環境生態安全形勢嚴峻,水資源過度開采,水質污染,水土流失面積居高不下,生態系統調節功能削弱;③礦產資源的開采導致耕地減少和破壞,誘發礦山災害,降低了生物多樣性等。

因此,選擇河南省域的土地資源進行生態安全評價研究,有利於充分認識河南省土地資源的生態安全狀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對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問題採取措施,以維持土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穩定性,維持土地生態的健康與服務功能的可持續性。這對保障區域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生態安全、協調區域人地關系、保證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Ⅲ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第1節 選題的意義與價值

本部分是要點出為什麼要寫本篇論文的問題,也就是寫作的意圖、緣由。

意義與價值如果能區分開,就分開論述;如果不能,就合在一起說明。一般而言,主要從2個大的方面去寫。一是理論意義與價值;二是實踐意義與價值。

1.1.1理論意義與價值

理論意義與價值一般是指的下面的幾種情況,同學可根據自己的論文實際情況進行確定下面的具體標題。本文下列標題僅是寫作的角度,不是題目,請注意區分。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應根據自身題目性質確定自己的具體的研究意義與價值。一般而言,下面所列是常見的意義點。

(1)就哲學的高度而言,需要研究的價值意義

(2)就專業或學科角度而言,需要研究的價值意義

(3)就某個理論角度而言,需要研究的價值意義

1.1.2實踐意義與價值

實踐意義與價值一般是指的下面的幾種情況,同學可根據自己的論文實際情況進行確定下面的具體標題。本文下列標題僅是寫作的角度,不是題目,請注意區分。

(1)就實際的工作實踐活動未來發展趨勢、前景而言,需要研究的價值意義

(2)就實際的現在工作的實踐活動而言,需要研究的價值意義

(3)就實際的現在工作的實踐活動改進而言,需要研究的價值意義

下為本人《袁世凱與中國近代教育》論文中合寫的示例:

風雲一世的袁世凱在中國近代歷史的發展中曾對社會發生過深刻的影響。軍旅出身的袁世凱能夠在歷史的機遇面前順勢而為,憑借著自己的管理才幹,踏上仕途的路程,而直達權利的頂峰。正是這樣的歷史性機遇,使得袁世凱能夠根據社會的實際狀況,在中國的近代教育方面有所建樹。

正是袁世凱逐漸所擁有的政治地位及利用其政治的影響所發揮出來的作用,也使得他在客觀上會涉及到一些中國的近代教育方面的問題。因此,研究袁世凱的教育問題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可能性。

對袁世凱進行教育方面的研究與探討,主要應集中於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通過對袁世凱的活動去認識晚清與中華民國初期的中國整個教育實踐活動的歷史發展脈絡;二是去了解並把握中國教育自身的歷史發展軌跡。因此,對袁世凱的教育活動所進行的研究,就要以此作為整個研究工作的切入點。

第2節 研究綜述

研究綜述是梳理前人在本課題相關領域內所做的工作和尚存的知識空白,目的是為了確定自己論文寫作的理由。

一般主要是從三個方面進行表述:一要寫明本課題相關領域內研究對象的簡要歷史回顧。如歷史由來、目前現狀、未來發展趨勢。二要做國內外情況的橫向比較。三要對這些研究作出自己的評價。

本部分的內容也可以將開題報告與文獻綜述中的內容加工後完成。在論文中,研究綜述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是缺少分析評價。有的只是開列出了別人研究的論著,沒有任何分析,以開列篇目代替自己的綜述。

Ⅳ 課題研究背景怎麼寫

就是你所研究這個課題它的理論或實際背景,舉個例子吧:
如果你研究「財政政策與新農村建設」,你就要介紹什麼是新農村建設,財政政策與新農村建設有什麼關系,等等

Ⅳ 關於印染行業污水處理的分析,開題報告的選題背景和意思怎麼寫啊

背景應該分析印染行業的污染現狀及環境整治的緊迫性 查看原帖>>

Ⅵ 誰知道污水處理這個課題的畢業設計怎麼做

我知道。、你什麼時間要呢「?

幫你、'\'you d 有的

Ⅶ 「課題研究背景」是什麼意思

所謂課題,就是指我們要研究、解決的問題,所以課題背景就是指該問題是在什麼版情況或條權件下產生的,課題研究有什麼意義,等等。
一般老師在布置課題後會針對這個做一些說明的,比如字數、內容等有什麼要求,寫好後老師也會給你一些參考意見,所以不用擔心。
我工科畢業的,我做論文的時候就是把課題任務說明中的一些搬過來,稍加細化、說明,就通過了。
最後,祝你論文順利通過~~

Ⅷ 如何從細處抓起搞好校園環境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現在社會的污染日益加重,學校的環境也在受到不同的影響,致使學校學生的學習環境和老師的工作環境都在受到一定程度的危害,所以學校環境的綠化已事在必行。學校環境綠化的重點在於增加學校的綠化面積,在不影響學校教學使用環境的前提下盡量增加綠化面積。

優美的校園綠化能培養同學們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使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激昂和生活的豐富多姿,給人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使同學們學習輕松,老師們工作舒適。優美的校園綠化環境不僅會在閑暇時給同學們帶來自然享受,還可以激發寫作上的靈感。勿庸置疑,校園綠化環境潛移默化的作用是異常重要的。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生活的質量。尤其對身邊的生活環境尤為關注。就小學生而言,校園可以說是他們的第二個家,我們老師有責任也有義務為美化校園出謀劃策。校園綠化是以各綠色的花草樹木為主,可以凈化空氣、減少噪音、調節氣候,使學校成為清潔、優美的學習活動場所。該課題力求貼近生活,富有樂趣,突出綜合,強化實踐,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和探究,感受對自然的關愛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從而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料、信息和運用信息的能力,更主要的是激發他們愛校的主人翁情感。以此為主題我們可以在班級中開展一次討論,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來策劃出一個良好的美化校園環境的方案,讓校園在學生自己的手中變的更美麗整潔。

二 方案的探究與實施

「我們的學生是否真的了解自己的學校呢?能否為校園綠化出謀劃策,為校園綠化出個金點子呢」?我們可以就這個問題在課堂上跟學生展開一個討論。這樣,學生的情緒就會被調動起來了,創作意識就會被激發,利用小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設計出多樣的金點子,通過這個討論會我對本班學生的金點子做了大致總結,如下:

1、建立「空中花園」,以增加綠化面積,滿足人均需氧量;效仿空中花園中植物的種植分配,在教學樓的每一層都種植上綠色植物,這樣形成一個空間上的綠化,綠化面積和效果會大大增加。

2、植物分層種植,分層管理,以求處矮處的植物也能健康成長;各種植物的高低生活環境不同,所以高的樹木之類的可能會影響比較低矮的花草生長,造成土積上的資源浪費,植物的分層種植有利於改善這個問題,可以使生長於各個層次的植物都能良好的採光,利於植物的生長,利於環境的綠化。

3、建議校園內的植物種植考慮季節性,讓校園一年四季春意盎然,處處花香,四季飄香……。植物的生長季節不同,大多數植物在春夏兩季生長旺盛,而在秋冬季節植物開始凋零,所以在秋冬季節綠色會明顯減少,在這時候植物也就不會再有「綠肺「的作用,空氣的質量也就得不到保障,考慮到這一方面的原因,我們可以考慮在適當的季節種植適當的植物,比如說在秋冬季節種植適於該季節生長的植物,如松樹,冬青等。

4 、讓同學們自己動手種植花樹木,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對環境綠化的積極性,並以此倡導學生愛護學校環境,保護學校綠色植物。讓學生對學校有主人翁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通過對學生討論的總結,我再增加一點個人意見,在綠化校園的同時應考慮以下問題:

1.整體性:校園綠化應納入學校各項工作的整體規劃之中。大塊綠化的設計,應考慮能給人以整體感。

2.藝術性:校園綠化主體要體現藝術性,要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既要注重整體規劃,又要注意局部景點的藝術魅力。

3.實用性:所種植物必須著眼於長遠規劃,在節省經費、凈化環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優點,爭取以最少的投入,獲最大的效益。

三 預期效果

在綠化環境的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對校園綠化的興趣與關注,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確定活動主題。

在各方案的實施後,校園的環境將會得到明顯的綠化,校園四季如春,環境怡人,空氣可以得到良好的凈化,給學校一個良好的環境,給老師和學生提供你一個良好的工作和學習環境。

學校綠色面積的增加有利於對學校空氣中灰塵等的凈化,讓綠色植物起到良好的「綠肺「作用,使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利於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在美化環境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愛校情節,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培養起保護綠色植物,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利於學生的身心成長。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