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廢水回用 » 西遊記第三回用四個字概括

西遊記第三回用四個字概括

發布時間: 2021-02-14 07:25:40

Ⅰ 西遊記3~4回概括100字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為操練群猴,悟空使起法版術,將傲來國的兵器攝上權了花果山,山中的妖、獸全拜在了悟空足下。後來,悟空入東海龍宮借寶,討得了定海神針做兵器,即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不久,他又大鬧地府,在生死簿上塗掉了所有猴子的名字。東海龍王和閻王表奏玉帝,請伏妖猴。

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

玉帝採納太白金星的建議,召孫悟空上天宮當了專管養馬的弼馬溫。當時猴王歡歡喜喜到任。事後,悟空發現這是個不入流的官職,知道受了愚弄,氣憤地返回了花果山水簾洞,樹立了「齊天大聖」的旗幟。玉帝命托塔天王和哪吒太子帶著天兵天將來捉悟空,結果被悟空打得大敗。玉帝無奈,只好承認「齊天大聖」的名號,命令孫悟空到天宮管理蟠桃園。

(1)西遊記第三回用四個字概括擴展閱讀:

《西遊記》該劇講述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輔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經,師徒四人一路搶灘涉險,降妖伏怪,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修正果的故事。

Ⅱ 西遊記第三回,用四字概括

大鬧天宮

Ⅲ 西遊記第3回主要內容

第三回是: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

孫悟空學成回到花果山,除去了欺壓小猴們的魔頭後,為了帶領小猴們操練武藝,就到臨近的國家的武器庫里去搬了很多的兵器,從那以後開始正式操練猴兵,陸續有很多其他動物、妖魔都拜他為王。後來他嫌沒有趁手的兵器就到龍宮去很無賴的借到了金箍棒。

一天他喝醉後被小鬼勾去了魂魄,帶到了地府,他酒醒後就開始大鬧地府,把他的名字以及所有猴子的名都勾掉了,隨後龍王和閻王表奏玉帝,請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3)西遊記第三回用四個字概括擴展閱讀:

西遊記的創作背景: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學。

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吳承恩也正是在中國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文學巨著。

《西遊記》的作者明代人吳承恩(有爭議)生活在明代的中後期,歷經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慶、神宗萬曆五個時期。

明朝中後期的社會情況和開國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正不斷激化,並且日趨尖銳 ;思想文化上啟蒙思想興起,人性解放的思潮高漲,市民文學日益蓬勃發展,小說和戲曲創作進入到一個全面繁榮興盛的時期,經濟上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Ⅳ 西遊記第三回故事梗概

卻說美猴王榮歸故里,自剿了混世魔王,奪了一口大刀。逐日操演武藝,教小
猴砍竹為標,削木為刀,治旗幡,打哨子,一進一退,安營下寨,頑耍多時。忽然
靜坐處,思想道:「我等在此,恐作耍成真,或驚動人王,或有禽王、獸王認此犯
頭,說我們操兵造反,興師來相殺,汝等都是竹竿木刀,如何對敵?須得鋒利劍戟
方可。如今奈何?」眾猴聞說,個個驚恐道:「大王所見甚長,只是無處可取。」
正說間,轉上四個老猴,兩個是赤尻馬猴,兩個是通背猿猴,走在面前道:「大
王,若要治鋒利器械,甚是容易。」悟空道:「怎見容易?」四猴道:「我們這山,
向東去,有二百里水面,那廂乃傲來國界。那國界中有一王位,滿城中軍民無數,
必有金銀銅鐵等匠作。大王若去那裡,或買或造些兵器,教演我等,守護山場,誠
所謂保泰長久之機也。」悟空聞說,滿心歡喜道:「汝等在此頑耍,待我去來。」
好猴王,即縱筋斗雲,霎時間過了二百里水面。果然那廂有座城池,六街三市,
萬戶千門,來來往往,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悟空心中想道:「這里定有現成的兵
器,我待下去買他幾件,還不如使個神通覓他幾件倒好。」他就捻起訣來,念動咒
語,向巽地上吸一口氣,呼的吹將去,便是一陣狂風,飛沙走石,好驚人也!
炮雲起處盪乾坤,黑霧陰霾大地昏。江海波翻魚蟹怕,山林樹折虎狼奔。諸般
買賣無商旅,各樣生涯不見人。殿上君
王歸內院,階前文武轉衙門。千秋寶座都吹倒,五鳳高樓幌動根。
風起處,驚散了那傲來國君王,三市六街,都慌得關門閉戶,無人敢走。
悟空才按下雲頭,徑闖入朝門里。直尋到兵器館、武庫中,打開門扇看時,那
裡面無數器械:刀、槍、劍、戟、斧、鉞、戈、鐮、鞭、鈀、撾、簡、弓、弩、叉、
矛,件件俱備。一見甚喜道:「我一人能拿幾何?還使個分身法搬將去罷。」好猴王,
即拔一把毫毛,入口嚼爛,噴將出去,念動咒語,叫聲:「變!」變做千百個小猴,
都亂搬亂搶:有力的拿五七件,力小的拿三二件,盡數搬個罄凈。徑踏雲頭,弄個
攝法,喚轉狂風,帶領小猴,俱回本處。
卻說那花果山大小兒猴,正在那洞門外頑耍,忽聽得風聲響處,見半空中,丫
丫叉叉,無邊無岸的猴精,唬得都亂跑亂躲。少時,美猴王按落雲頭,收了雲霧,
將身一抖,收了毫毛,將兵器都亂堆在山前,叫道:「小的們!都來領兵器!」眾猴
看時,只見悟空獨立在平陽之地,俱跑來叩頭問故。悟空將前使狂風、搬兵器一應
事說了一遍。眾猴稱謝畢,都去搶刀奪劍,撾斧爭槍,扯弓扳弩,吆吆喝喝,耍了
一日。
次日,依舊排營。悟空會聚群猴,計有四萬七千餘口。早驚動滿山怪獸,都是
些狼、蟲、虎、豹、

Ⅳ 《西遊記》三四章回內容概括,不少於150字。

《西遊記》三、四章回內容概括
第三回
悟空使攝法將傲來國庫館里兵器搬進山回中,操演群猴。山中妖、獸答紛紛拜悟空為尊。悟空向龍王討得重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屬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龍王和閻王表奏玉帝,請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第四回
悟空被授以「弼馬溫」之官,他得知此官為末等職,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李天王與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被悟空打敗。金星再次招來悟空。玉帝命造齊天大聖府,讓悟空居住。

Ⅵ 西遊記第三,四回的概括

第三回:

孫悟空學成回到花果山,除去了欺壓小猴們的魔頭後,為了帶領小猴們操練武藝,就到臨近的國家的武器庫里去搬了很多的兵器,從那以後開始正式操練猴兵,陸續有很多其他動物、妖魔都拜他為王。後來他嫌沒有趁手的兵器就到龍宮去很無賴的借到了金箍棒。

一天他喝醉後被小鬼勾去了魂魄,帶到了地府,他酒醒後就開始大鬧地府,把他的名字以及所有猴子的名都勾掉了,隨後龍王和閻王表奏玉帝,請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第四回:

玉帝採納太白金星的建議,召孫悟空上天宮當了專管養馬的弼馬溫。當時猴王歡歡喜喜到任。事後,悟空發現這是個不入流的官職,知道受了愚弄,氣憤地返回了花果山水簾洞,樹立了「齊天大聖」的旗幟。

玉帝命托塔天王和哪吒太子帶著天兵天將來捉悟空,結果被悟空打得大敗。玉帝無奈,只好承認「齊天大聖」的名號,命令孫悟空到天宮管理蟠桃園。

(6)西遊記第三回用四個字概括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西遊記》的作者明代人吳承恩(有爭議)生活在明代的中後期,歷經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慶、神宗萬曆五個時期。

明朝中後期的社會情況和開國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正不斷激化,並且日趨尖銳 ;思想文化上啟蒙思想興起,人性解放的思潮高漲,市民文學日益蓬勃發展,小說和戲曲創作進入到一個全面繁榮興盛的時期,經濟上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作品賞析

《西遊記》的內容在中國古典小說中是最為龐雜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內容,既讓佛、道兩教的仙人們同時登場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裡注入了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有時還插進幾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顯得亦庄亦諧,妙趣橫生使該書贏得了各種文化層次的讀者的愛好。

Ⅶ 西遊記原著第三回孫悟空想在孫悟空面前顯擺自己的功夫用四個字表示什麼

西遊記原著第三回吸孫悟空顯擺自己的功夫,用四個表示叫王婆賣瓜

Ⅷ 《西遊記》 第三回 概括

《西遊記》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

悟空拜師學藝回到花果山,使攝法將傲來國庫館里兵器搬進山中,操演群猴。山中妖、獸紛紛拜悟空為尊。他想顯擺自己的功夫,可是手頭沒有趁手的兵器。有屬下建議到東海龍宮去借,悟空便大腦龍宮,搶了重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

並且醉酒下在幽冥界勾掉猴屬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龍王和閻王表奏玉帝,請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8)西遊記第三回用四個字概括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傑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像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西遊記》以它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把讀者帶進了美麗的藝術殿堂,感受其藝術魅力。

《西遊記》的藝術特色,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說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像,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

《西遊記》的藝術想像奇特,豐富、大膽,在古今小說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孫悟空活動的世界近於童話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豐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於現實生活,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出世態人情。

《西遊記》的人物,情節,場面,乃至所用的法寶,武器,都極盡幻化之能事,但卻都是凝聚著現實生活的體驗而來,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折射出世態人情,讓讀者能夠理解,樂於接受。

《西遊記》的藝術魅力,除了它的奇異想像,就要數它的趣味了。在中國古典小說中,《西遊記》可以說是趣味性和娛樂性最強的一部作品。雖然取經路上盡是險山惡水,妖精魔怪層出不窮,充滿刀光劍影。

孫悟空的勝利也來之不易,但讀者的閱讀感受總是輕松的,充滿愉悅而一點沒有緊張感和沉重感。《西遊記》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輝映。孫悟空豪爽、樂觀的喜劇性格;滑稽諧趣卻憨厚朴實的豬八戒形象。

他們幽默詼諧,機趣橫生的對話使文章增色不少。人物的性格常常通過富於揩趣的對話得到生動的表現,這也是《西遊記》充滿奇趣的又一大特點。在人物描寫上將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也是造成《西遊記》奇趣的重要原因。

所謂神性,就是指形象的幻想性;所謂人性,就是指形象的社會性;所謂自然性,就是指所具有的動物屬性。《西遊記》展現了一個神化了的動物世界,同時又熔鑄進社會生活的內容。

Ⅸ 西遊記第三回主要內容簡介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

美猴王拜師學藝回到花果山,顯擺自己的功夫,操演群猴。山中妖、獸紛紛拜他為尊。可是手頭沒有趁手的兵器。

於是下到東海,向龍王討得重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並且醉酒下地府幽冥界找閻王修改了自己及諸猴的生死簿。玉帝得知十分震怒,想要鎮壓他,但在太白金星勸阻下派金星下凡招安猴王。

(9)西遊記第三回用四個字概括擴展閱讀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所以說《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開創者。

《西遊記》的藝術特色,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說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像,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西遊記》的藝術想像奇特,豐富、大膽,在古今小說作品中罕有其匹的。

孫悟空活動的世界近於童話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豐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於現實生活,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出世態人情。

《西遊記》的人物,情節,場面,乃至所用的法寶,武器,都極盡幻化之能事,但卻都是凝聚著現實生活的體驗而來,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折射出世態人情,讓讀者能夠理解,樂於接受。

Ⅹ 西遊記第三回概括

西遊記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孫悟空學成回到回花果山,除去了答欺壓小猴們的魔頭後,為了帶領小猴們操練武藝,就到臨近的國家的武器庫里去搬了很多的兵器,從那以後開始正式操練猴兵,陸續有很多其他動物、妖魔都拜他為王。後來他嫌沒有趁手的兵器就到龍宮去很無賴的借到了金箍棒。一天他喝醉後被小鬼勾去了魂魄,帶到了地府,他酒醒後就開始大鬧地府,把他的名字以及所有猴子的名都勾掉了。後來龍王和閻王到玉皇大帝那裡告了孫悟空的狀,太白金星自動請纓要去把孫悟空請到天上做個小官好看管他,於是就去請他了。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