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污水處理
① 創建「全國農村污水處理示範縣」 澄江縣還需加強哪些工作
「幹部干、群眾看,少數人治理、多數人污染的現象依然存在。」今年5月17日至20日,澄江縣政協專題調研了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工作情況時發現,在努力創建全國農村污水處理示範縣的當下,澄江縣城鄉環境治理規劃編制相對滯後,執行力度不夠。城鄉基礎設施薄弱,建設資金缺口大。生產和建築垃圾有效處置難,日常保潔不及時。城區部分區域管理不到位。這些問題正制約著澄江縣城鄉環境的改變。
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用三年左右的時間,治「頑症」、破「陋習」,打一場聲勢浩大的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持久戰,努力建設生態宜居文明幸福的美麗家園。澄江縣提出,堅持生態立縣、環境優先,推動城鄉人居環境一年起好步、兩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全力打造環境優美、設施完善、高效便利的城鄉環境。
調研組了解到,澄江縣城市總體規劃已完成並取得玉溪市政府的批復,目前正在創建全國農村污水處理示範縣,涵蓋全流域所有村莊的污水處理規劃也在組織編制。
當前澄江縣的城鎮供水能力及污水處理率得到提高。建成城區供水管網196.23公里及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等一批民生重點基礎設施,縣城公共供水用水普及率達100%、飲用水水源達標率100%、污水處理率達87%。今年起,澄江縣將農村保潔和垃圾清運經費補助資金由每人每年20元提高到了每人每年30元,增加了垃圾箱、清運車、手推車、垃圾壓縮機等設備,積極整合項目建蓋公廁、垃圾轉運站、垃圾池、污水處理池等設施。
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縣政協調研中就發現的問題提出了意見建議。
針對當前各鎮(街道)、村(社區)規劃還沒有全部完成,地下管網規劃、污水處理規劃等不完善等問題,調研組提出要加快以「一城五鎮多村」和村莊全覆蓋規劃,全國農村污水處理示範縣規劃和撫仙湖徑流區規劃等為重點的規劃,為下一步建設管理作好引領。
許多村莊垃圾、供水及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不配套。山區村尤為突出,兩污處理的基礎設施幾乎是空白,部分村組沒有垃圾池、垃圾桶、垃圾清運車,仍然存在「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的現象。撫仙湖保護的壓力大,涉及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村莊較多,資金分配到眾多的村莊中去,投入明顯不足。對此,調研組建議加大財政投入,將整治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增加財政投入比例。要加大向上爭取協調力度,以被列為全省縣域經濟轉型發展試點縣為契機,研究吃透上級政策導向,爭取上級在土地指標、項目和資金等方面的支持。要整合美麗鄉村、「百千工程」、財政一事一議、農危改工程、地質災害搬遷、扶貧攻堅、農村公路、棚戶區改造建設等各類資金,加大對鄉村道路、綠化、美化、亮化及垃圾污水處理設施設備的投入,適當增加城鄉垃圾清運人員及農村保潔人員的報酬,從根本上解決設施不齊全、配套不完善、管理不規范等問題。
撫仙湖徑流區26條河流匯入調蓄帶,因河道保潔成效參差不齊,部分河道垃圾也進入調蓄帶,保潔難度較大。有的村重路基建設和房屋粉白,輕兩污治理投入;沿湖規模以上賓館酒店繳納垃圾清運費標准不明確。政協調研組提出:「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是一項寬、深、全的社會系統工程,艱巨而繁重,是關乎人民群眾衣、食、住、行以及加快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讓全縣更廣大的人民群眾享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和宜居宜業的環境,任重而道遠。要把經濟發展與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從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的要求出發,積極研究解決綜合整治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情況和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有力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② 污水處理廠出水標准有哪些
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一級標準的A標准和一級標準的B標准其適用條件和環境要求如下:
1、一級標準的 A 標準是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作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當污水處理廠出水引入稀釋能力較小的河湖作為城鎮景觀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時,執行一級標準的A標准。
2、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 GB3838 地表水Ⅲ類功能水域(規定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游泳區除外)GB3097 海水二類功能水域和湖、庫等封閉或半封閉水域時,執行一級標準的 B 標准。
(2)山區污水處理擴展閱讀
我國幅員廣大,自然條件及經濟發展水平相差懸殊,城鎮區域特點、產業結構及主要功能也各不相同,因此,城鎮污水的特性、收集方式、排放水體狀況、設計用地、選用工藝等均不相同。
目前,我國尚無針對小城鎮污水處理工程(處理規模小於2萬噸/日,多集中在2000~5000噸/日)的現場排水設計規范、標准、法規等,仍然採用現行中、大規模污水處理工程的相關標准,在工程設計中發現存在不少問題,主要如下:
(1)排水體制
一般新建城市、擴建新區、新建開發區等多採用分流制,對於已建成舊區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合流制可改造成截流式合流制。
但是,很多小城鎮尚無排水系統,雨污水均沿道路邊溝或路面排至就近水體,一些城鎮(特別是山區和貧困地區等)由於街道過於狹窄、兩側建築密集、施工復雜,無條件修建分流制排水系統,可考慮採用完全合流制排水體制。
(2)排放標准
現行排放標准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其中除BOD5、COD、SS、pH外,總磷、總氮、氨氮、糞大腸菌群數等均需達到要求的標准。對於一些城鎮化發展中的地區而言,建設及運營資金短缺,土地資源緊張,可考慮將其標准進行調整或放寬。
③ 山區丘陵地帶的生活污水該如何處理
山區丘陵地帶影響污水管道的鋪設,而且經濟上不夠發達。所以,處理這些地區的生活污水不能再採取傳統的集中式處理,而是要採用分散式污水。有具體項目的話可以去咨詢力鼎,他們家專做分散污水項目的。
④ 淮南首創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八公山污水處理廠怎麼樣
淮南首創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八公山污水處理廠是2012-03-09注冊成立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專注冊地址位屬於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區畢家崗。
淮南首創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八公山污水處理廠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0400MA2N5RET9N,企業法人李文生,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淮南首創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八公山污水處理廠的經營范圍是:許可經營項目:無。一般經營項目:城市雨污水的收集、輸送、處理及最終排放。(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經營或需前置審批的除外)。
通過愛企查查看淮南首創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八公山污水處理廠更多信息和資訊。
⑤ 污水處理廠污泥怎麼變有機肥一個小廠年產300噸污泥需要什麼設備大約需投資多少錢
一般採用污泥堆肥方法。
堆肥是在一定條件下通過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機物不斷被降解和穩定,並生產出一種適宜於土地利用的產品的過程。
堆肥一般分為好氧堆肥和厭氧堆肥兩種。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情況下有機物料的分解過程,其代謝產物主要是二氧化碳、水和熱;厭氧堆肥是在無氧條件下有機物料的分解,厭氧分解最後的產物是甲烷、二氧化碳和許多低分子量的中間產物,如有機酸等。厭氧堆肥於好氧堆肥相比較,單位質量的有機質降解產生的能量較少,而且厭氧堆肥通常容易發出臭氣。由於這些原因,幾乎所有的堆肥工程系統都採用好氧堆肥。
堆肥實際就是廢棄物穩定化的一種形式,但是它需要特殊的濕度和通氣條件以產生適宜的溫度。一般認為這個溫度要高於45℃,保持這種高溫可以使病原菌失活,並殺死雜草種子。在合理堆肥後殘留的有機物分解率較低並相對穩定,堆肥的臭味可以大大降低。堆肥還可以產生明顯的乾燥效果,這一點對於處理市鎮和工業污泥等潮濕物料非常有用。堆肥中有機底物的降解與乾燥過程同步進行能夠降低後續處理的費用,從而有利於增加堆肥的再利用或處置。
完整意義上的堆肥,是指在人工控制下,在一定的水分、C/N和通風條件下通過微生物的發酵作用,將廢棄有機物轉變為肥料的過程。通過堆肥化過程,有機物由不穩定狀態轉變為穩定的腐殖質物質,其堆肥產品不含病原菌,不含雜草種子,而且無臭無蠅,可以安全處理和保存,是一種良好的土壤改良劑和有機肥料。
設備不是很清楚造價和投資 可以找污泥堆肥設備廠商詢問
這條信息也許有用
1997年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總結多年研究成果,吸取國內外各類機械堆肥裝置的優點設計、研製了污泥動態發酵器,該裝置效率高、能耗低,便於操作管理和設備化。根據所研製的設備,提出以污泥動態發酵器為核心的污泥制復合肥新工藝路線,建成了1條年產5000t復合肥生產的裝置。生產線包括污泥動態發酵器、混合攪拌器、圓盤造粒機、烘乾機、篩分機等組成,運行以後設備穩定可靠、經濟效益明顯。該研究提出的污泥動態發酵無害化及污泥制肥工藝,將在北京市高碑店等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理處置中得到應用,對於解決北京市的污水污泥處置問題,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以說,該項技術的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
⑥ 污水處理利潤大不
一般情況下,水處理行業正常的利潤率應該在30-50%左右,但是由於國內種種因素牽制,多數企業卻是另一番景象。錦工風機已為世界各地幾千家污水處理廠提供了近5萬台羅茨風機、回轉式鼓風機、離心風機等曝氣設備,可以說業內「磚」家了,那麼今天錦工就以大家能看得懂的大白話給大家拆解一下污水處理行業利潤真實狀況。
國家的出發點是很好的,但實際情況不是很美好。環保督察也只是看在沒在運行,出水達不達標,整沒整改。中間的這些事情他是管不到,也無法管。比如需不需要建,可不可以修建,修建成什麼樣,能不能達到效果等這一系列的問題會產生各種利益關系,你懂的。
碼字不易,對污水處理行業利潤狀況的輪廓應該有了大體上的了解,如果您覺得此文可能幫助到您的朋友,請轉發給他們。錦工製造風機行業二十餘年了,也與環保行業的客戶打了10多年的交道了,經常因風機與污水行業內人士進行探討,所以讓我們也積累了大量的污水行業經驗,但畢竟我們是製造行業,視角不同。
⑦ 做污水處理工程的利潤率一般有多少
一般情況下,水處理行業正常的利潤率應該在30%左右,但是由於國內種種因素牽制,多數企業卻是另一番景象。錦工風機已為世界各地幾千家污水處理廠提供了近5萬台羅茨風機、回轉式鼓風機、離心風機等曝氣設備,可以說業內「磚」家了,那麼今天錦工就以大家能看得懂的大白話給大家拆解一下污水處理行業利潤真實狀況。
國家的出發點是很好的,但實際情況不是很美好。環保督察也只是看在沒在運行,出水達不達標,整沒整改。中間的這些事情他是管不到,也無法管。比如需不需要建,可不可以修建,修建成什麼樣,能不能達到效果等這一系列的問題會產生各種利益關系。一些回轉風機的客戶給我們透露了不少內幕,你懂的,不少人喜歡鑽這種空子,但我認為君子愛財,一定要取之有道,做企業就是做口碑,要是這么玩寧可不做。能睡踏實嗎? 良心過不去哇。隨著扶貧和美麗鄉村建設力度加大,巡察監管也一定會慢慢跟上的。
碼字不易,對污水處理行業利潤狀況的輪廓應該有了大體上的了解,如果您覺得此文可能幫助到您的朋友,請轉發給他們。錦工製造風機行業二十餘年了,也與環保行業的客戶打了10多年的交道了,經常因風機與污水行業內人士進行探討,所以讓我們也積累了大量的污水行業經驗,但畢竟我們是製造行業,視角不同。
⑧ 杭州餘杭區有哪些污水處理廠
七格污水廠(臨平部分)
臨平污水廠
塘棲污水廠
崇賢污水廠版
良渚污水廠
餘杭組團權污水廠
杭州城西污水廠
全區形成臨平污水系統、良渚污水系統、餘杭組團污水系統、西北部山區分散污水系統等四大污水系統
規劃遠期臨平副城將建成以臨平污水廠為主、塘棲污水廠、崇賢污水廠為輔的集中污水處理系統,實施塘棲污水廠和崇賢污水廠的再生水利用。擴建良渚污水系統、餘杭組團污水系統,實施良渚污水廠和餘杭組團污水廠的再生水利用,減少排入大運河水系的尾水總量。對餘杭組團污水系統,五常、閑林東部、倉前東部和餘杭創新基地-科技島創新發展區(原倉前高教園區)的污水進入杭州城西污水廠。
規劃近期,臨平副城將形成以七格污水廠為主、塘棲污水廠、崇賢污水廠為輔的污水系統。進一步完善良渚污水系統、餘杭組團污水系統,將餘杭創新基地-科技島創新發展區(原倉前高教園區)的污水接入杭州城西污水廠。
⑨ 山區需要安裝水質凈化器嗎
一方面來說,山區受工業污染還是比較小的,水質凈化需求還不會太大;
另一方面,山區設備比較落後,如果水質收到污染,那麼水質凈化還是非常必要的。
⑩ 濕地事物為什麼可以凈化污水
濕地生態系統、多樣的動植物群落、瀕危物種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們為教育和科學研究提供了對象、材料和試驗基地。一些濕地中保留著過去和現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進程的信息,在研究環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著重要價值。
1.提供水源:濕地常常作為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生產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濕地,如泥炭沼澤森林可以成為淺水水井的水源。
2.補充地下水:我們平時所用的水有很多是從地下開采出來的,而濕地可以為地下蓄水層補充水源。從濕地到蓄水層的水可以成為地下水系統的一部分,又可以為周圍地區的工農生產提供水源。如果濕地受到破壞或消失,就無法為地下蓄水層供水,地下水資源就會減少。
3.調節流量,控制洪水:濕地是一個巨大的蓄水庫,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漲水期儲存過量的降水,均勻地把徑流放出,減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護濕地就是保護天然儲水系統。
4.保護堤岸,防風:濕地中生長著多種多樣的植物,這些濕地植被可以抵禦海浪、台風和風暴的沖擊力,防止對海岸的侵蝕,同時它們的根系可以固定、穩定堤岸和海岸,保護沿海工農業生產。如果沒有濕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會遭到海浪的破壞。
5.清除和轉化毒物和雜質:濕地有助於減緩水流的速度,當含有毒物和雜質(農葯、生活污水和工業排放物)的流水經過濕地時,流速減慢,有利於毒物和雜質的沉澱和排除。此外,一些濕地植物像蘆葦、水湖蓮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質。再現實生活中,不少濕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地,這一過程能夠提高水的質量,有益於人們的生活和生產。
6.保留營養物質:流水流經濕地時,其中所含的營養成分被濕地植被吸收,或者積累在濕地泥層之中,凈化了下游水源。濕地中的營養物質養育了魚蝦、樹林、野生動物和濕地農作物。
7.防止鹽水入侵:沼澤、河流、小溪等濕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於防止潮水流入河流。但是如果過多抽取或排干濕地,破壞植被,淡水流量就會減少,海水可大量入侵河流,減少了人們生活、工農業生產及生態系統的淡水供應。
8.提供可利用的資源:濕地可以給我們多種多樣的產物,包括木材、葯材、動物皮革、肉蛋、魚蝦、牧草、水果、蘆葦等,還可以提供水電、泥炭薪柴等多種能源利用。
9.保持小氣候:濕地可以影響小氣候。濕地水分通過蒸發成為水蒸氣,然後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圍地區,保持當地的濕度和降雨量,影響當地人民的生活和工農業生產。
10.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濕地是鳥類、魚類、兩棲動物的繁殖、棲息、遷徒、越冬的場所,其中有許多是珍稀、瀕危物種。
11.航運:濕地的開闊水域為航運提供了條件,具有重要的航運價值,沿海沿江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主要依賴於此。
12.旅遊休閑:濕地具有自然觀光、旅遊、娛樂等美學方面的功能,蘊涵著豐富秀麗的自然風光,成為人們觀光旅遊的好地方。
13.教育和科研價值:復雜的濕地生態系統、豐富的動植物群落、珍貴的瀕危物種等,在自然科學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濕地還保留了具有寶貴歷史價值的文化遺址,是歷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場所。
濕地類型
(1)沼澤濕地。中國的沼澤約1197萬公頃,主要分布於東北的三江平原、大小興安嶺、若爾蓋高原及海濱、湖濱、河流沿岸等,山區多木本沼澤,平原為草本沼澤。?三江平原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是由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沖積形成的低平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淡水沼澤分布區,1990年尚存沼澤約113萬公頃。三江平原無泥炭積累的潛育沼澤居多,泥炭沼澤較少。沼澤普遍有明顯的草根層,呈海綿狀,孔隙度大,保持水分能力強。本區資源利用以農業開墾,商品糧產出為主。大、小興安嶺沼澤分布廣而集中,大興安嶺北段沼澤率為9%,小興安嶺沼澤率為6%,該區沼澤類型復雜,泥炭沼澤發育,以森林沼澤化、草甸沼澤化為主,是我國泥炭資源豐富地區之一。?若爾蓋高原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是我國面積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澤區。特別市黑河中、下游閉流和伏流寬谷,沼澤布滿整個谷底,泥炭層深厚,沼澤率達20%--30%。本區以富營養草本泥炭沼澤為主,復合沼澤體發育。若爾蓋高原是我國重要的草場。?海濱、湖濱、河流沿岸主要為蘆葦沼澤分布區。濱海地區的蘆葦沼澤,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北至鴨綠江口的淤泥質海岸,集中分布在河流入海的沖積三角洲地區。我國較大湖泊周圍,一般都有寬窄不等的蘆葦沼澤分布。另外,無論是外流河還是內流河,在中下遊河段往往有蘆葦沼澤分布。
(2)湖泊濕地。中國的湖泊具有多種多樣的類型並顯示出不同的區域特點。據統計,全國有大於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2711個,總面積約90864平方公里。根據自然條件差異和資源利用、生態治理的區域特點,中國湖泊劃分為五個自然區域。?東部平原地區湖泊,主要指分布於長江及淮河中下游、黃河及海河下游和大運河沿岸的大小湖泊。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696個,面積21171.6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23.3%。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和巢湖即位於本區。該區湖泊水情變化顯著,生物生產力較高,人類活動影響強烈。資源利用以調蓄滯洪、供水、水產業、圍墾種植和航運為主。?蒙新高原地區湖泊。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724個,面積19544.6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21.5%。本區氣候乾旱,湖泊蒸發超過湖水補給量,多為鹹水湖和 鹽湖。資源利用以鹽湖礦產為主。?雲貴高原地區湖泊。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60個,面積1199.4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1.3%,全系淡水湖。該區湖泊換水周期長,生態系統較脆弱。資源利用以灌溉、供水、航運、水產養殖、水電能源和旅遊景觀為主。?青藏高原地區湖泊。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091個,面積44993.3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49.5%,本區為黃河、長江水系和雅魯藏布江的河源區,湖泊補水以冰雪融水為主,湖水入不敷出,干化現象顯著,近期多處於萎縮狀態。該區以鹹水湖和鹽湖為主,資源利用以湖泊的鹽、鹼等礦產開發為主。?東北平原地區與山區湖泊。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40個,面積3955.3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4.4%。本區湖泊汛期(6-9月)入湖水量為全年水量的70-80%,水位高漲;冬季水位低枯,封凍期長。資源利用以灌溉、水產為主,並兼有航運發電和觀光旅遊之用。
(3)河流濕地。中國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條,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約1500條。因受地形、氣候影響,河流在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勻。絕大多數河流分布在東部氣候濕潤多雨的季風區,西北內陸氣候乾旱少雨,河流較少,並有大面積的無流區。從大興安嶺西麓起,沿東北、西南向,經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岡底斯山,直到中國西端的國境,為中國外流河與內陸河的分界線。分界線以東以南,都是外流河,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65.2%,其中流入太平洋的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58.2%,流入印度洋的佔6.4%,流入北冰洋的佔0.6%。分界線以西以北,除額爾齊斯河流入北冰洋外,均屬內陸河,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34.8%。在外流河中,發源於青藏高原的河流,都是源遠流長、水量很大、蘊藏巨大水利資源的大江大河,主要有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等;發源於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豫西山地、雲貴高原的河流,主要有黑龍江、遼河、灤海河、淮河、珠江、元江等;發源於東部沿海山地的河流,主要有圖們江、鴨綠江、錢塘江、甌江、閩江、贛江等,這些河流逼近海岸,流程短、落差大,水量和水力資源比較豐富。我國的內陸河劃分為新疆內陸諸河、青海內陸諸河、河西內陸諸河、羌塘內陸諸河和內蒙古內陸諸河五大區域。內陸河的共同特點是徑流產生於山區,消失於山前平原或流入內陸湖泊。在內陸河區內有大片的無流區,不產流的面積共約160萬平方公里。中國的跨國境線河流有:額爾古納河、黑龍江幹流、烏蘇里江流經中俄邊境;圖們江、鴨綠江流經中朝邊境;黑龍江下游經俄羅斯流入鄂霍次克海;額爾齊斯河匯入俄境內的鄂畢河;伊犁河下游流入哈薩克境內的巴爾喀什湖;綏芬河下游流入俄境內經海參崴入海;西南地區的元江、李仙江和盤龍江等為越南紅河的上源,瀾滄江出境後稱湄公河,怒江流入緬甸後稱薩爾溫江,雅魯藏布江流入印度稱布拉馬普特拉河,藏西的朗欽藏布、森格藏布和新疆的奇普恰普河都是印度河的上源,流經印度、巴基斯坦入印度洋。還有上游不在中國境內的如克魯倫河自蒙古境內流入中國的呼倫湖等。
(4)淺海、灘塗濕地。中國濱海濕地主要分布於沿海的11個省區和港澳台地區。海域沿岸約有1500多條大中河流入海,形成淺海灘塗生態系統、河口灣生態系統、海岸濕地生態系統、紅樹林生態系統、珊瑚礁生態系統、海島生態系統等六大類、30多個類型。濱海濕地以杭州灣為界,分成杭州灣以北和杭州灣以南的兩個部分。?杭州灣以北的濱海濕地除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的部分地區為岩石性海灘外,多為沙質和淤泥質型海灘,由環渤海濱海和江蘇濱海濕地組成。黃河三角洲和遼河三角洲是環渤海的重要濱海濕地區域,其中遼河三角洲有集中分布的世界第二大葦田--盤錦葦田,面積約7萬公頃。環渤海濱海尚有萊州灣濕地、馬棚口濕地、北大港濕地和北塘濕地,環渤海濕地總面積約600萬公頃。江蘇濱海濕地主要由長江三角洲和黃河三角洲的一部分構成,僅海灘面積就達55萬公頃,主要有鹽城地區濕地、南通地區濕地和連雲港地區濕地。杭州灣以南的濱海濕地以岩石性海灘為主。其主要河口及海灣有錢塘江口-杭州灣、晉江口-泉州灣、珠江口河口灣和北部灣等。在海灣、河口的淤泥質海灘上分布有紅樹林,在海南至福建北部沿海灘塗及台灣島西海岸都有天然紅樹林分布區。熱帶珊瑚礁主要分布在西沙和南沙群島及台灣、海南沿海,其北緣可達北回歸線附近。目前對淺海灘塗濕地開發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灘塗濕地圍墾、海水養殖、鹽業生產和油氣資源開發等。
(5)人工濕地。中國的稻田廣布亞熱帶與熱帶地區,淮河以南廣大地區的稻田約佔全國稻田總面積的90%。近年來北方稻區不斷發展,稻田面積有所擴大。全國現有大中型水庫2903座,蓄水總量1805億立方米。另外,人工濕地還包括渠道、塘堰、精養魚池等。
中國濕地特點
中國濕地可分為8個主要區域,即:東北濕地,長江中下游濕地,杭州灣北濱海濕地,杭州灣以南沿海濕地,雲貴高原濕地,蒙新乾旱、半乾旱濕地和青藏高原高寒濕地。據最新統計顯示,中國濕地自然保護區的數量已經增加到260處,總面積達1600多萬公頃,中國是世界上濕地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共擁有濕地面積6594多萬公頃(其中還不包括江河、池塘等),葯佔世界濕地面積的10%,居亞洲第一位,位居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濕地約為2594萬公頃,包括沼澤約1197萬公頃,天然湖泊約910萬公頃,潮間帶灘塗約217萬公頃,淺海水域270萬公頃;人工濕地約4000萬公頃,包括水庫水面約200萬公頃,稻田約3800萬公頃。目前,青海湖的鳥島、湖南省洞庭湖和香港米浦等7處濕地已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中國濕地特點類型多、絕對數量大、分布廣、區域差異顯著、生物多樣性豐富。
按照濕地公約對濕地類型的劃分,31類天然濕地和9類人工濕地在中國均有分布。中國濕地的主要類型包括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河口濕地、海岸灘塗、淺海水域、水庫、池塘、稻甲等自然濕地和人工濕地。
在中國境內,從寒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都有濕地分布,而且還表現為一個地區內有多種濕地類型和一種濕地類型分布於多個地區的特點,構成了豐富多樣的組合類型。
中國東部地區河流濕地多,東北部地區沼澤濕地多,而西部乾旱地區濕地明顯偏少;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青藏高原湖泊濕地多,青藏高原和西北部乾旱地區又多為鹹水湖和鹽湖;海南島至福建北部的沿海地區分布著獨特的紅樹林和亞熱帶和熱帶地區人工濕地。青藏高原具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面積高原沼澤和湖群,形成了獨特的生態環境。
中國的濕地生境類型眾多,其間生長著多種多樣的生物物種,不僅物種數量多,而且有很多是中國所特有,具有重大的科研價值和經濟價值。據初步統計,中國濕地植被約有101科,其中維管束植物約有94科,中國濕地的高等植物中屬瀕危種類的有100多種。中國海岸帶濕地生物種類約有8200種,其中植物5000種,動物3200種。中國的內陸濕地高等植物約1548種、高等動物1500多種。中國有淡水魚類770多種或亞種,其中包括許多洄遊魚類,它們藉助濕地系統提供的特殊環境產卵繁殖。中國濕地的鳥類種類繁多,在亞洲57種瀕危鳥類中,中國濕地內就有31種,佔54O%;全世界雁鴨類有166種,中國濕地就有50種,佔30%;全世界鶴類有15種,中國僅記錄到的就有9種;此外,還有許多是屬於跨國迂徙的鳥類。在中國濕地中,有的是世界某些鳥類唯一的越冬地或迂徙的必經之地,如:在鄱陽湖越冬的白鶴佔世界總數的95%以上。
三:濕地正在發生什麼?
濕地是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森林、海洋一起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但由於人民對濕地的認識和了解很少,忽視了濕地的功能和效益,造成對濕地的盲目開發,大面積濕地退化和消失,野生生物棲息地遭到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濕地資源正在逐漸的喪失和破壞,極大的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四:濕地公約
《濕地公約》是一個保護和合理利用濕地資源的政府間國際條約,於1971年在伊朗拉姆薩爾正式通過。《濕地公約》的宗旨是通過國家行動和國際合作來保護與合理利用濕地。到目前為止已有122個國家成為《濕地公約》的締約國,我國於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為了提高人們對濕地的認識,促進濕地保護,濕地公約常委會決定每年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利用這一天組織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提高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
我們不能沒有濕地什麼是濕地?
濕地就是清波盪漾的河流、煙波浩瀚的湖泊、金黃無垠的稻由、野生動物聚集的沼澤地以及退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水區。
我們不能沒有濕地。濕地在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環境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濕地可以將過多的降雨和來水存儲、緩沖,然後逐步放出,發揮著蓄洪抗旱的功能;濕地所擁有的大量水面及其水生植物可以便周圍地區的酷熱降溫,空氣濕度增加;濕地植被可以完全防止水土流失,在地勢較低氏的沿海地區,濕地可以防止海水入侵,防止土地鹽鹼化;濕地蓄水層的水是淺層地下水系統的一部分。與地下水互為保存和補 充;我國一級保護的珍稀鳥類,約有一半生活在濕地中,濕地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功能,是其他任何生態系統無法代替的;濕地植物能夠對污染物質進行吸收、代謝、分解,起到降解環境污染的作用。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馬福說,我國是一個濕地資源大國,是世界上濕地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共擁有濕地面積6594萬公頃,約佔世界濕地面積的10%,類型多,面積大,分布廣。我國濕地自然保護區的數量已經增加到260處,總面積達1600多萬公頃。目前,青海湖的鳥島、湖南省東洞庭湖和香港米浦等7處濕地己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但是,由於我國人口眾多,對濕地保護認識不夠,長期以來對濕地持續的開發利用,使濕地面積迅速減少,濕地的生態功能不斷下降。據估計,有40%的重要濕地受到中等和嚴重威脅,而且隨著經濟和人口增長,濕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遭受破壞,許多濕地物種、景觀、生態功能正逐漸消失,有的已經完全喪失了濕地的功能。目前,濕地資源喪失和退化的速度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各種濕地資源仍處於嚴重的威脅之中,合理保護利用濕地已是我們當前一個非常緊迫的任務。
國家林業局保護司司長張建龍說,人口增加與人類活動的加劇是現在濕地銳減的一個重要原因。
50年代至70年代的圍湖、圍海、造田,使長江中下游地區喪失湖泊12000平方公里;洞庭湖和鄱陽湖因農業開發縮小三分之一,洪湖縮小42%洪湖70年代前有水禽112種和5個亞種,其中一、二類保護珍禽15種,70年代後8種珍禽不再出現,魚類種類由40年代的100餘種下降到50餘種,魚類產量下降並小型化,水生植被由1961年的92種下降到80年代的68種,水生植被生物量也有大幅度的減少。青海湖區建國以來人口增加了4倍,環湖區開墾20萬公頃濕地,濕地灌木被砍伐殆盡,原生植物慘遭破壞,加之過度捕撈,魚類種類和數量銳減,已有34種野生動物不見其蹤跡,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據統計,40多年來,我國沿海已累計喪失濕地219萬公頃,相當於沿海濕地的50%。全國圍墾湖泊面積已達130萬公頃以上,因圍墾而消亡的天然湖泊近1000個。
此外,過度放牧和荒漠化嚴重也會破壞濕地植被和環境,現在有很多濕地的實際載畜量為理論承載容量的數倍,鼠、蟲害日益嚴重,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導致濕地面積急劇縮小。
環境污染對濕地的影響正隨著工業化進程而迅速增大。我國湖泊己有三分之二受到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污染,水質不斷惡化,破壞了濕地生物的多樣性。同時,氣候乾旱與水資源浪費,使湖泊面積不斷萎縮,嚴重威脅著我國生態環境。
對此,有關人士呼籲,必須加大對濕地保護的宣傳,加強濕地保護立法和執法,建立健全濕地保護協調機制;建立濕地保護資金投入機制,加強濕地調查與監測工作,實施好《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規范與濕地保護利用有關的各種活動。
五:我們應該為保護環境做些什麼?
濕地正在面臨嚴重的威脅,我們不能讓寶貴的濕地資源喪失,不能讓美麗的鳥兒失去家園,保護濕地是全社會的責任。
每一個人都要通過自己的雙手為環境保護做些事情。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保護地球母親,保護美麗的家園。
愛護濕地,愛護森林,愛護鳥類要靠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把學到的知識告訴自己的父母、親戚和周圍的朋友,讓他們和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濕地和環境。
參考資料:http://61.154.121.226/huanbao/ReadNews.asp?NewsID=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