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雞精是否水處理
1. 做湯時,如果先放雞精,再煮幾個小時,雞精會失去味道嗎會不會白放了呢
不會,但你為什麼要先放雞精?雞精這東西,又不會越熬得久越鮮。
2. 雞精和水是否能形成溶液
A、大豆油不溶於水,和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故選項正確;
B、白糖易溶於水,和回水混合能答形成溶液.故選項錯誤;
C、雞精中含有多種物質,其中一些物質是易溶於水的,能形成溶液.故選項錯誤;
D、加碘食鹽中的氯化鈉是易溶於水的,含有碘元素的物質一般是碘酸鉀,碘酸鉀是易溶於水的,能形成溶液.故選項錯誤.
故選A.
3. 可以用雞精當高湯嗎
如果你不計較沒有高湯做出來的那麼好吃的話,完全可以,有些做家常菜的菜譜都是介紹,不然誰家天天准備著高湯做菜啊。那還不如直接煲湯喝不是更好。
4. 雞精可以用來製作雞湯嗎
最好不要,雞來精或者去皮的雞源湯在熬夜時都可以補充身體所需要的養分。但是雞精所含的鹽分較高,高血壓患者要小心攝取。
用雞精加點水,把雞精化了,放上些白蘿卜或者冬瓜枸杞紅棗上去慢慢燉,香味就出來了,沒有雞肉的時候做湯可以用雞精來代替.
雞精除了燉雞和有雞湯的菜外!其他的都可以放!我自己也喜歡雞精!但我的放法和他們說的不一樣!我喜歡在菜下鍋後就把雞精放入!這樣可以把雞湯的味道燉入菜里!菜更入味!要是快要熟了再放進去!味道都在表面!菜自身的味道則很淡!喜歡雞湯味道的話就這樣做試試!應該不錯的
熟豬肚250克,切塊。枸杞子、黨參、山棗各20克洗凈,桂圓20克,干荔枝10克去殼。將以上原料裝入小盆,放白鬍椒3克、精鹽1克、熟豬油10克、冰糖30克,蒸半小時後加雞精湯500毫升,蒸到熟爛食用。
5. 雞精變的很潮濕還可以用嗎
可以的,但來是從袋子裡面倒源不出來
自製味精
材料
蝦皮20克
做法
1、先用溫水將蝦皮清洗三遍,瀝干水平鋪入盤里,放微波爐高火打兩分鍾。用筷子翻拌一下再打兩分鍾至干、脆。
2、稍涼後放入料理機磨成粉即可。
味精和雞精均為人工的調味品,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在高溫時易轉化為有毒物質焦谷氨酸鈉,故一般在飯菜關火時再放。
6. 關於雞精的問題
味精是一種增鮮味的調料,炒菜、做餡、拌冷盤、做湯等都可使用。但如果不遵守使用規則,不僅達不到理想的調味效果,甚至會產生副作用,所以在烹飪當中使用味精要注意:1.不要在滾燙的鍋中加入,而要在菜餚快出鍋時加入。因為谷氨酸鈉在溫度高於120℃時,會變為焦點谷氨酸鈉,食後對人體有害,且難以排出體外。2.不宜在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如糖醋魚、糖醋裡脊等。味精呈鹼性,在酸性食物中添加會引起化學反應,使菜餚走味。3.在含有鹼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鹼會化合成谷氨酸二鈉,會產生氨水臭味, 使鮮味降低,甚至失去其鮮味。4.注意鹹淡程度。如果太咸,味精就可能吃不出鮮味,食鹽與味精的比例在3:1或4:1范圍內,即可達到圓潤柔和的口味,作涼拌菜時宜先溶解後再加入。因為味精的溶解溫度為85℃,低於此溫度,味精難以分解。5.高湯、雞肉、雞蛋、水產制出的菜餚中不用再放味精。
從衛生角度講,雞精對人體是無毒無害的,雞精在烹飪過程中,對使用它的條件,較味精要寬松許多。雞精可以用於任何味精的使用場合,適量加入到菜餚、湯、麵食中,均有較好的增鮮作用,尤其是在湯中火鍋中加入雞精熬制,其香氣、滋味相互適應,令人食慾大開。
但在烹調時,如果加入過多雞精,則會破壞菜餚原有的味道而影響口味。雞精在使用中也要注意以下幾點:1.雞精中含有10%左右的鹽,所以食物在加雞精前加鹽要適量。2.雞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謝產物就是尿酸,所以患痛風者應適量減少對其的攝入;3.雞精溶解性較味精差,如在湯水中使用時,應先經溶解後再使用,只有這樣才能被味覺細胞更好地感知;4.雞精中含有鹽,且吸濕性強,用後要注意密封,否則富含營養的雞精會生長大量微生物而污染食物。
7. 雞精是什麼材料做成的呀
雞精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加入化學調料製成的,不是從雞身上提取的。
由於核苷酸帶有雞肉的鮮味,所以稱作雞精。
雞精可以用於使用味精的所有場合,適量加入菜餚、湯羹、麵食中均能達到效果。雞精中除含有谷氨酸鈉外,更含有多種氨基酸。
它是一種既能增加人們的食慾,又能提供一定營養的家常調味品。雞精著重產品來自雞肉的自然鮮香,因而雞肉粉的使用量較高。
(7)做雞精是否水處理擴展閱讀:
雞精是近幾年來被我們所熟知的調味品,逐漸代替里味精。然而,雞精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多吃了雞精同樣影響健康,具體影響可以分成以下三個方面:
1、妨礙胎兒發育
令孩子出現畸形的情況。美國科學家在動物的身上做了實驗,發現如果兔子每天連續性的每公斤吃25毫克的味精,那麼將來懷孕之後會容易出現小產的情況,並且孩子也是具有一定的畸形或者是生長發育遲緩的情況。如果兔子沒有吃味精,那麼並不會出現畸形的情況。
2、破壞遺傳因子
影響孩子的生殖能力,並且在幼年的時候難以發現。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如果母老鼠每天都有吃雞精,那麼生下來的孩子都會出現內分泌失調的情況,並且這些孩子都會出現體重下降,以及睾丸或者卵巢初夏壞死的情況。
所以吃雞精會導致腎上腺以及甲狀腺重量減少,這就導致欠打腦垂體之內分泌的生長激素和促黃體發生素降低,嚴重影響了下一代的生殖能力。
3、加重過敏性鼻炎以及過敏性哮喘
我國中醫發現,很多患有過敏性鼻炎以及過敏性哮喘的患者,在停止食用雞精一段時間之後,發現這些疾病都是不葯而愈了。
8. 雞精是用什麼做出來的
雞精僅是味精的一種,由主要成分都是谷氨酸鈉發展而來,鮮度是谷氨酸鈉的2倍以上。由於雞精中含有鮮味核苷酸作為增鮮劑,具有增鮮作用,純度低於味精。雞精是一種復合鮮味劑,是日常使用的調味品。雞精由於是復合調味品相對保質期為1-2年,而95%純度味精保質期為3年。
由於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個別主產雞精的商家炒作「味精有害健康」形成氣侯,誤導消費,很快強佔了中國味精市場。2007年10月7日CCTV-新聞頻道《每周質量報告》中,權威官方營養專家吳曉松說:味精和雞精的主要成份都是谷氨酸鈉,二者所含的成份差異不足10%;並澄清「吃味精對健康無害」和「雞精只是調味品,主要起調味作用,營養價值並不高」。一下子讓「吃味精會掉頭發」、「兒童吃味精長不高」、「吃味精得偏癱」、「吃味精易痴呆」等等遍及全國的傳言被揭穿。
雞精簡要的生產工藝流程為:糧食(小麥、玉米、大豆)--味精半成品(谷氨酸鈉)--與少量雞粉等其他輔料混合--制粒--乾燥--包裝--檢驗--成品--入庫。為獲得色、香、味形俱佳的雞精產品,輔料選擇是至關重要的。其中味精半成品(谷氨酸鈉)、油脂等品質對雞精成品起著決定性的影響。
雞精是種復合鮮味劑。它除了含有雞肉粉、雞蛋粉,又添加了解蛋白、呈味核酸,還有一定比例的精鹽和雞油等。所以,除卻味鮮之外,營養價值和味精基本一樣。雞精等新一代調味品的出現於上個世紀60年代,當時由於市場推廣受阻而被擱淺。進入90年代,通過商家運作、媒體炒作「味精有害健康」、「雞精有較高營養價值」而部分取代雞精。為此,我國味精最大生產基地河南項.城蓮花味精(佔全國味精出口額90%以上)等味精企業受到較大損失。
實際上,雞精和排骨精同屬一類。上世紀末,很多人已經開始把使用雞精當作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在我國的普及量迅速增大,在家庭消費中受到青睞。但是在飯店專業廚師一般習慣用味精較多,雞精主要用於雞類菜。
目前市場上賣的雞精,雞肉粉的含量都不高,有的根本不含雞肉粉,只是由味精、鮮味劑、鹽和澱粉混合而成。
雞肉粉是什麼東西?雞精中的雞肉粉是用酵母等特殊工藝從雞中提取出的汁液,這種汁液經加工後才成為雞肉粉,最大特點是能溶入水,但提取復雜且技術要求很高。」雞肉粉的重要功能是增加鮮味,因此比同樣重量的味精貴一倍以上。在利潤的誘惑下,一些生產雞精的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或降低售價,就少用或不用雞肉粉,甚至使用化學合成的雞味香精,但還是打著雞精名義銷售。
味精和雞精的成分
據介紹,味精是谷氨酸的一種鈉鹽,為有鮮味的物質,學名叫谷氨酸鈉,亦稱味素。此外還含有少量食鹽、水分、脂肪、糖、鐵、磷等物質。味精是鮮味調味品類烹飪原料,以小麥、大豆等含蛋白質較多的原料經水解法製得或以澱粉為原料經發酵法加工而成的一種粉末狀或結晶狀的調味品,也可用甜菜、蜂蜜等通過化學合成製作。味精易溶於水,具有吸濕性,味道極為鮮美,溶於3000倍的水中仍具有鮮味,其最佳溶解溫度為70℃~90℃。味精在一般烹調加工條件下較穩定,但長時間處於高溫下,易變為焦谷氨酸鈉,不顯鮮味且有輕微毒性;在鹼性或強酸性溶液中,沉澱或難於溶解,其鮮味也不明顯甚至消失。它是既能增加人們的食慾,又能提供一定營養的家常調味品。
而雞精則是一種復合調味品,它的基本成分是在含有90%的味精基礎上,加入助鮮劑、鹽、糖、雞肉粉、辛香料、雞味香精等成分加工而成,更含有多種氨基酸。主要由谷氨酸鈉、呈味核苷酸二鈉、食用鹽、雞肉、雞骨粉或濃縮抽取物為基本原料,添加香精(或不添加)、賦型劑,經混合、制粒、乾燥而成的一種復合調味料品。雞精按形態又可分為粉狀、顆粒狀、塊狀,但以顆粒狀為主。
味精雞精
各有特點
味精能補充人體的氨基酸,有利於增進和維持大腦機能。因其具有很好的鮮味,故可增進人的食慾。味精有助於提高人體對食物的消化率。另外,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還具有治療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經衰弱、癲癇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
雞精則具有以下特性:取料上是雞肉與雞蛋復合生產的,既有雞的鮮味又有其香味;其化學成分是將核甘酸與谷氨酸鈉復合,且鮮度上乘,實現了增鮮調味的二合一;鮮度與味精相比是味精的1.5~2倍,是營養成分更高的健康食品。有報道說,上海及周邊沿海地區,雞精銷售量已與味精不相上下。雞精能在短時間里從眾多的調味品中脫穎而出,與其保鮮、增鮮,並具有雞香味等特點是分不開的。另外,它還具有耐高溫、不串味、食後不幹等優點。這些都是其他調味品無法比擬的。
味精雞精要合理使用
味精是一種增鮮味的調料,炒菜、做餡、拌冷盤、做湯等都可使用。但如果不遵守使用規則,不僅達不到理想的調味效果,甚至會產生副作用,所以在烹飪當中使用味精要注意:1.不要在滾燙的鍋中加入,而要在菜餚快出鍋時加入。因為谷氨酸鈉在溫度高於120℃時,會變為焦點谷氨酸鈉,食後對人體有害,且難以排出體外。2.不宜在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如糖醋魚、糖醋裡脊等。味精呈鹼性,在酸性食物中添加會引起化學反應,使菜餚走味。3.在含有鹼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鹼會化合成谷氨酸二鈉,會產生氨水臭味, 使鮮味降低,甚至失去其鮮味。4.注意鹹淡程度。如果太咸,味精就可能吃不出鮮味,食鹽與味精的比例在3:1或4:1范圍內,即可達到圓潤柔和的口味,作涼拌菜時宜先溶解後再加入。因為味精的溶解溫度為85℃,低於此溫度,味精難以分解。5.高湯、雞肉、雞蛋、水產制出的菜餚中不用再放味精。
從衛生角度講,雞精對人體是無毒無害的,雞精在烹飪過程中,對使用它的條件,較味精要寬松許多。雞精可以用於任何味精的使用場合,適量加入到菜餚、湯、麵食中,均有較好的增鮮作用,尤其是在湯中火鍋中加入雞精熬制,其香氣、滋味相互適應,令人食慾大開。
但在烹調時,如果加入過多雞精,則會破壞菜餚原有的味道而影響口味。雞精在使用中也要注意以下幾點:1.雞精中含有10%左右的鹽,所以食物在加雞精前加鹽要適量。2.雞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謝產物就是尿酸,所以患痛風者應適量減少對其的攝入;3.雞精溶解性較味精差,如在湯水中使用時,應先經溶解後再使用,只有這樣才能被味覺細胞更好地感知;4.雞精中含有鹽,且吸濕性強,用後要注意密封,否則富含營養的雞精會生長大量微生物而污染食物。
味精和雞精,一個是只含有單一谷氨酸鈉調味品,一個是在味精基礎上加工的有雞味的復合調味品,兩者都可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