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實驗室水處理
① 實驗室污水處理
廢液廢氣處理辦法
1 、溶解法:在水或其它溶劑中溶解度特別大或比較小的氣體,用合適的溶劑把它們完全或大部分溶解掉。
2 、燃燒法:部分有害的可燃性氣體,在排放口點火燃燒,消除污染。例如,一氧化碳等。 化學實驗 中廢棄的有機溶劑,大部分可回收利用,少部分可以燃燒處理掉,有些在燃燒時可能產生有害氣體的廢物,必須用配有洗滌有害廢氣的裝置燃燒。
3 、中和法:對於酸性或鹼性較強的氣體,用適當的鹼或酸進行吸收。對於含酸或鹼類物質的廢液,如濃度較大時,可利用廢酸或廢鹼相互中和。
實驗室廢液廢氣處理辦法
1、溶解法:在水或其它溶劑中溶解度特別大或比較小的氣體,用合適的溶劑把它們完全或大部分溶解掉。
2、燃燒法:部分有害的可燃性氣體,在排放口點火燃燒,消除污染。例如,一氧化碳等。化學實驗中廢棄的有機溶劑,大部分可回收利用,少部分可以燃燒處理掉,有些在燃燒時可能產生有害氣體的廢物,必須用配有洗滌有害廢氣的裝置燃燒。
3、中和法:對於酸性或鹼性較強的氣體,用適當的鹼或酸進行吸收。對於含酸或鹼類物質的廢液,如濃度較大時,可利用廢酸或廢鹼相互中和,再用pH試紙檢驗,若廢液的pH值在5.8~8.6之間,如此廢液中不含其它有害物質,則可加水稀釋至含鹽濃度在5%以下排出。
4、吸附法:選用適當的吸附劑,消除一些有害氣體的外逸和釋放。對於毒害不大的氣體或劑量小的氣體,用木炭粉或脫脂棉。對於難以燃燒的或可燃性的低濃度有機廢液,用吸附性能良好的物質,讓廢液充分吸收後,與吸附劑一起焚燒。
5、稀釋法:對於實驗中產生的大量廢液,其中無毒無害的,採用稀釋的方法處理。
6、沉澱法:對於含有害金屬離子的無機類廢液,加入合適的試劑,使金屬離子轉化為難溶性的沉澱物,然後進行過濾,將濾出的沉澱物妥善保存,檢查濾液,確證其中不含有毒物質後,可排放。
實驗室廢棄物
實驗室中大多數化學葯品都是有毒物質,這種說法並不算誇張。實驗室廢棄物也都是有毒物質,因此,在經常使用的葯品中,對其危險程度大的物質,必須遵照有關規定進行使用。實驗室的廢棄物可分為三大類:
廢水:實驗室產生的廢水包括多餘的樣品、樣品分析殘液、失效的貯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滌水等。幾乎所有的常規化學實驗項目都不同程度存在著廢水污染問題。這些廢水中成分包羅萬象,包括最常見的有機物、重金屬離子和有害微生物等及相對少見的氰化物、細菌毒素、各種農葯殘留、葯物殘留等。
廢氣:實驗室產生的廢氣實驗室廢氣包括酸霧、甲醛、苯系物、各種有機溶劑等常見污染物和汞蒸汽、光氣等較少遇到的污染物。通常實驗室中直接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實驗都要求在通風櫥內進行,這是保證室內空氣質量、保護分析人員健康安全的有效辦法.
固體廢物:
實驗室產生的固體廢物包括多餘樣品、分析產物、消耗或破損的實驗用品(如玻璃器皿、紗布)、殘留或失效的化學試劑等。這些固體廢物成分復雜,涵蓋各類化學、生物污染物,尤其是不少過期失效的化學試劑,處理稍有不慎,很容易導致嚴重的污染事故。
對實驗室污染物的處理辦法
為防止實驗室的污染擴散,污染物的一般處理原則為分類收集、存放,分別集中處理。採用廢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燒處理,減少廢物量、減少污染。
實驗室化學類廢物
一般的有毒氣體可通過通風櫥或通風管道,經空氣稀釋排出;廢液應根據其化學特性選擇合適的容器和存放地點,通過密閉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貯存,容器標簽必須標明廢物種類、貯存時間,定期處理。一般廢液可通過酸鹼中和、混凝沉澱、次氯酸鈉氧化處理後排放,有機溶劑廢液應根據性質進行回收。
結論
化學實驗樓應高度重視其選址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並重點研究「三廢」的排放方式,合理採用通風方式,使其符合環保要求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實驗室系統設計方面的內容,請網路我的網名
② 實驗室污水處理的的方法有哪些
新科教來學設備為您解答:源
實驗室污水處理的的方法:
一般有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以分離廢水中的懸浮物;化學法主要利用化學反應來處理廢水中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生物法是去除廢水中的膠體和溶解中的有機物質。
③ 請問各位老師,實驗室廢水如何處理呀
新聞報道關於對高校、科研機構、檢測機構和企業中的檢驗研究部門中的化學實驗室廢水由於越來越多,不但給水資源造成極大的污染,同時也破壞了生態的平衡,所以廢水的處理問題成為了首要解決的問題,搜科儀器信息網提出了凈化處理實驗室廢水方案,希望有效的解決目前實驗室污水的問題。
1、收集並分析化學實驗室廢水的主要成分:首先要了解本次實驗內容和所用葯品類型,確定雜質離子的種類。觀察廢水中是否有固體物質,是無機化學沉澱物還是有機物,然後再用實驗室現有的下口玻璃瓶作為廢水收集的容器,出水口在下方,有膠皮管和止水閥,便於取水。
2、調整廢水的pH值:想要確定酸鹼中和需要用廢酸廢鹼(以廢治廢)的量和濃度,拿出准備好pH試紙或酸度計測定廢水的pH值,以防腐蝕設備。
3、用化學沉澱法來分離廢水中的可溶性離子:根據廢水的成分分批處理。Ca2+,Ag+,Ba2+,SO42-,Cl-等離子容易轉變為沉澱和氣體,而K+,Na+,NO3-等可溶鹽離子用此法難以除掉。
4、化學污泥的沉澱和過濾:通過化學沉澱得到的固體沉澱,先將反應後的混合液靜置一段時間後,沉澱就會沉降到容器的底部而使溶液分層。若使用離心機進行離心分離,幾分鍾內就能完成。再將分層後的上清液進行過濾,進一步除去沒有沉澱下來的固體。也可用真空抽濾器,幾分鍾內完成。
5、難沉澱的鈉離子、鉀離子、硝酸根等離子的電滲析:人造滲透膜(陰、陽離子交換膜)對要交換的離子具有選擇性和透過性,水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過。這種電滲析法膜處理技術,在現代工業水質凈化中應用很普遍,但對於高中生則很陌生。它適合處理濃度較小的廢水,否則會堵塞膜孔,影響出水水質甚至降低膜的使用壽命。它的優點是佔地面積很小,處理的水量卻很大,適合化學實驗室使用。
④ 重慶西洋水處理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重慶西洋水處理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位於重慶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系重慶市率先進入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系列水處理劑生產型企業。公司佔地約22000平方米,現有員工100餘人,是集生產、研發、貿易於一體的專業系列水處理劑生產型企業,公司擁有國內最先進的生產設備,有設備齊全的開發實驗室,嚴格貫徹ISO9001質量體系。 多年來,公司與中國水處理葯劑之父李潤生高級工程師等中國水處理專家,共同研製、開發新工藝高效聚氯化鋁生產線,與多家科研單位、大中院校在技術方面合作,採用了先進的配方,優質的原材料及高科技手段,使公司在同行業中佔領著獨到的優勢。公司擁有離心式噴霧乾燥生產線及多條滾筒式生產線,主要產品有:噴霧型聚氯化鋁(PAC)、聚氯化鋁(PAC)、聚合氯化鐵(PFC)、聚合硫酸鐵(PFS)、無鐵硫酸鋁(AS)、硫酸亞鐵等系統水處理劑。目前,公司已經發展成為重慶市最有競爭力的系列水處理劑生產型企業。
法定代表人:王文君
成立時間:1996-12-13
注冊資本:12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11200006294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重慶市長壽區晏家齊心大道20號3-1
⑤ 大學實驗室的污水處理
這樣說吧抄,處理廢水是有針對性的襲,也是要有規模的,從技術角度來說對於水量小,水質變化大的廢水是比較難處理的,一般實驗室的水量根本達不到處理要求。也有很多學校在這方面是有要求的,從實驗室操作管理角度講實驗廢液是不能直接排入下水系統的,特別是有毒廢液,舉個例子我們學校就要求把每次實驗的廢液統一收集,然後針對成分進行無害化處理,或中和或沉澱等,不過大多數學校對於這方面的管理都很混亂。
⑥ 請教:實驗室廢水處理方法和裝置
實驗室廢水含有酸、鹼、有機污染物、重金屬離子、病原微生物,PH 值變化幅度大,COD 濃度高,主要內分為容三大類:
1、有機廢水:主要來源是實驗試劑、溶劑;
2、無機廢水:主要來源是酸鹼試劑、重金屬試劑;
3、生物致病廢水:主要來源是微生物培養、血液生化實驗,血站、疾控中心等;
實驗室廢水排放標准:【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主要檢測指標是:重金屬、PH值、懸浮物、色度、COD、大腸桿菌等。
實驗室廢水處理比較成熟的方法及設備:
1、重金屬混凝共沉工藝:去除重金屬、懸浮物、色度;
2、PH自動調節工藝:酸鹼廢水自動調節PH值;
3、臭氧氧化消毒工藝:有機廢水降解、去除COD、殺滅大腸桿菌;
4、醫療廢水按要求還要投二氧化氯;
5、實驗室廢水處理凈化裝置:一體化組合工藝處理,全自動運行
⑦ 重慶萊勃特實驗室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重慶萊勃特實驗室設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12月0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實驗內室設備容、實驗室污水處理設備、辦公傢具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安裝等。
法定代表人:楊嵐
成立時間:2013-12-05
注冊資本:508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10800036626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重慶市南岸區學府大道51號19號樓1-4
⑧ 中科院重慶研究院環境工程研究所做研究助理,還是小國企做環境工程水處理專項設計
中科院不適合碩士待,最起碼要博士才行,想去混日子是不可能的,強烈建議去國企做設計工作。
中科院重慶研究院為中科院直屬正廳局級事業單位(中央財政全額撥款),由中科院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中科院重慶研究院人員總體規模為1000人。選址在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區。預計2011年6月開始建設,2012年底完成基礎設施建設,2013年完成基建驗收並投入使用。
籌建計劃
基建計劃
——2012年,完成重慶研究院基礎設施建設;
——2013年,完成基建驗收並投入使用。
人才隊伍建設計劃
——2011年,組建150人科研隊伍,其中引進海外優秀人才30名;
——2012年,人員規模達350人;
——2013年,人員規模達800人;
——人才隊伍總體規劃約1100人以上,其中核心研究人員350人,從事工程應用研究人員350人,流動研究人員400人。研究生學歷佔70%以上。核心研究人員中,三分之一從海外招聘。
實驗室建設計劃
——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將建成產業技術源頭創新基地、技術集成創新與育成基地、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地和西部地區科技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台。2015年,建立3~5個國家級、院級和市級重點實驗室,建立5~10個碩士、博士培養點和博士後流動站。建設15~20個工程化研發、中間試驗示範和科技成果產業化中心。
薪酬制度
研究院提供與本地區同類人員具有相對競爭力的收入標准,並以課題意義及規模和成果產出作為要素實行績效獎勵。科研人員除三元工資和基本福利外,還可按國家、中科院以及重慶市相關規定享受高端人才補貼,協助解決配偶就業和子女入學等問題。 中科院重慶研究院由4個模塊組成,包括科技研發模塊、產品產業化與成套技術開發模塊、技術支撐模塊和管理服務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