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污水處理規模及廠址
A. 污水處理廠,多少米范圍內不可住人國家怎麼規定
《給排水手冊》第五冊中明確規定,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選址應距離居民區300米以上。
污水處理廠址的選定是城市和工業區的總體規劃的組成部分。廠址的選擇同城市和工業區排水管道的布置、處理後污水出路密切相關,應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和技術經濟比較,並應考慮以下原則:
1、廠址必須位於給水水源的下游;如果城鎮、工業區和生活區位於河流附近,廠址必須在它們的下游,而且要在夏季主風向的下風向,並應同城鎮、工業區、生活區以及農村居民點保持一定的距離,但又不宜太遠,,以免增加管道的長度。
2、廠址應盡可能與處理後出水的主要去向(如灌溉農田)或受納水體靠近。
3、充分利用地形,選擇有適當坡度的地區,以滿足污水處理構築物和設備高程布置的需要,節省能源和動力。
4、盡可能少佔和不佔農田,並考慮後續建設發展的可能性。
(1)規劃污水處理規模及廠址擴展閱讀:
2015年1月,在市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市四屆人大代表馬林領銜,共計18名市人大代表共同提出了《關於加快悅來污水處理廠和翠雲片區排污管網建設的建議》,代表們在建議中呼籲,有關單位盡快啟動悅來污水處理廠和整個片區的排污管網建設,力爭在2016年完工投用,以保護嘉陵江飲水源和人民身體健康。
「雖然空港新城拓展區域12平方公里范圍內已建成較為完善的雨污水分流收集系統,污水主管網已修建至與北部新區接界處,但當時服務該區域的悅來污水處理廠卻未同步啟動建設。」
馬林代表表示,由於悅來污水處理廠和翠雲片區主排污管網建設涉及水務集團、北部新區、地產集團等多個單位,需要對接協調的具體問題較多,工作推進較為緩慢。「污水流入嘉陵江,影響了整個水域的水質。」
悅來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是惠及周邊十多萬居民的民生工程、環保工程,該建議被列為2015年市級重點建議,由市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督辦。
建議提出後的16個月里,市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對該建議進行了多次現場督辦。
「要特別注意工程質量,不搞『曬太陽』工程。各相關單位要形成合力,主幹管道的規模要著眼長遠、留有空間。地下二、三級排污管網的布局要考慮充分、留有餘地。
工程完工投用後,應制定相關配套政策,確保悅來污水處理廠能持續良好運行,讓工程經得起時間檢驗。」市人大常委會及市人大代表通過現場督辦,全程跟進悅來污水廠建設情況,不斷提出意見建議。
B. 模擬一個污水污水處理的項目概況
第1章 概 述
1.1畢業設計(論文)的主要內容(含主要技術參數)
1.1.1 設計題目
某城市污水二級處理廠工藝設計(30萬噸/日)
1.1.2 設計規模及水質
1、設計規模:
該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為某城區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污水量為30×104m3/d,其中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所佔比例約為6:4。
2、設計進水水質:
根據污水處理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並參考類似工程,確定污水處理廠進廠水質指標如下:
COD:480mg/L; BOD5:230mg/L; SS:250mg/L ;
NH3-N:35mg/L; TN:45 mg/L; TP:4 mg/L;
水溫:≥12ºC; pH:6~9; 總鹼度:280 mg/L(以CaCO3計)
3、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
出水水質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級B標准,具體主要水質指標如下:
COD:≤60 mg/L; BOD5:≤20 mg/L; SS:≤20 mg/L;
NH3-N:≤8 mg/L; TN:≤20 mg/L; TP:≤1 mg/L。
1.1.3 基礎資料
1、氣象條件:
年平均氣溫:11℃;
極端最高氣溫:42.4℃;
極端最低氣溫:-18.8℃;
年平均降水量:637.9 mm;
平均日照時數:2147.3小時;
最大風速:17.0 m/s;主導風向為東北風,次主導風向為西南風。
2、水文地質
潛水:主要分布在黃土狀土、粉土、粉細砂和礫石層的孔洞中,水位埋深平均4~5 m;
承壓水:地下30 m深度;
地質:地表沉積物由第四紀全新世素填土,沖擊風積黃土狀土,沖擊粉質粘土、粉土、粉細紗和礫石層構成,厚度5~20 m。
3、地形地貌
規劃污水處理廠廠區地面平坦,適合於工程建設,地面平均高程:420m。
4、進水管標高:
進水管位於規劃污水處理廠西側,進水管管內底標高:415m;
5、受納水體
受納水體位於廠區東側300米,該河流水質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中的Ⅲ類標准。30年一遇河水最高水位417m。
1.2畢業設計(論文)題目應完成的工作(含圖紙數量)
畢業實習報告一份;
英文翻譯一篇;
階段成果書面報告;
畢業設計圖紙6張(合A1圖紙),主要包括總平面圖、工藝流程圖、高程布置圖及主要單體構築物的平面、剖面圖。要求至少有一張手繪圖(合A1圖紙)。
畢業設計計算說明書一本,包括:(1)封面;(2)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3)設計總說明或摘要;(4)英文設計總說明或英文摘要;(5)目錄;(6)正文;(7)參考文獻;(8)附錄;(9)致謝。
1.3 處理程度
污水處理程度是由對象和地區排放標准決定
1.3.1 進出水的水質
BOD5
(mg/L) CODCR
(mg/L) SS
(mg/L) NH3-N
(mg/L) T-N
(mg/L) TP
(mg/L)
進水 230 480 250 35 45 4
出水 ≦20 ≦60 ≦20 ≦8 ≦20 ≦1
1.3.2 去除率
E= ×100%
式中:C0——進水物質濃度;
Ce——出水物質濃度。
(1)BOD5去除率:E= ×100%=91.3%;
(2)CODcr去除率:E= ×100%=87.5%;
(3)SS去除率:E= ×100%=92%;
(4)NH3-N去除率:E= ×100%=77.1%;
(5)TN去除率:E= ×100%=55.6%。
(6)TP去除率:E= ×100%=75%。
1.3.3 PH值
PH值6~9,在可生化處理的范圍內,符合要求。
C. 污水處理廠廠址選擇有什麼條件
一般情況應該在工業區范圍內離江河湖海較近的地方。
D. 建污水處理廠,如何科學規劃
建設鄉鎮污水處理廠,不能一建了之。
如何將近期需要與遠期發展兼顧,考驗人們的智慧。
彈性規劃,才能避免「過剩」
地點:秭歸縣歸州鎮
秭歸縣歸州鎮污水處理廠緊鄰長江,有兩條生產線,設計處理能力是每天3000噸。
記者看到,兩條生產線中,只有一條在運轉。「2016年前10個月,處理污水44萬多噸,平均每天處理1482噸。」歸州鎮建設環保中心主任朱道清說,該廠2007年正式運行,至今已近10年,一直沒有滿負荷運行過。歸根結底,是鎮上人口減少。
最初設計時,該廠按1.2萬人的規模設計,然而移民政策發生變化,原計劃進鎮安置的移民大部分外遷,鎮區人口少於預期。目前,全鎮區7632人。
秭歸縣12個鄉鎮,已有7個鄉鎮建成污水處理廠,2個鄉鎮的污水處理廠正在試運行,還有3個鄉鎮待建,預計今年可實現鄉鎮污水處理全覆蓋。那些新近建設的廠,由於吸取了以往經驗,處理規模和技術路徑更切合實際。「鄉鎮污水處理廠前期規劃很重要,處理能力要為未來發展變化留出餘地。」秭歸縣住建局村鎮科負責人譚子松說,當地每個污水處理廠每年需要20多萬元財政經費補貼,如不精打細算,將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柳暗花明,「兼並」破解尷尬
地點:江陵縣熊河鎮
江陵縣熊河鎮污水處理廠,自2009年建成後,閑置6年,廠內設備風吹日曬,已生銹。
2015年,鎮上花幾十萬元,將處理廠徹底改造,換新工藝、新設備,終於可以正常運轉。記者看到,廠內已整修一新,機器設備也在正常運轉。
然而,改造又帶來新問題,該處理廠原本設計處理能力是1500噸/日,但改造新工藝後,處理能力下降為500噸/日,剛剛能滿足現有需要。
由於沿江工業園拆遷,一個還建小區很快要在鎮上修建,污水處理量還將上升。但處理廠左邊是農田,右邊是校舍,沒有地方擴建了。
更尷尬的是,這幾年江陵縣城不斷擴大,熊河鎮距離縣城新區的主污水管網只有2公里左右了。江陵縣住建局初步設想,以後把鎮上管網和縣城管網接通,污水交由縣城污水處理廠處理。「縣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達到1.9萬噸/日,熊河鎮的污水對它完全不是問題。」該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真要到了那時,熊河鎮的污水就有了去處。但耗巨資建設、翻修改造的處理廠,就面臨著「下崗」。
因地制宜,實現全域覆蓋
地點:鄂州市梁子湖區
在鄂州梁子湖區的一些村莊,可以看到一些小小的污水處理站。
如東溝鎮茅圻村塹下鍾灣,用的是「無動力快速沉澱厭氧一體化反應器+人工濕地」技術,每天可處理污水10噸,5萬元就可建起來。
在沼山鎮湖瓢村周胡談灣,用的是「多層微生物濾池工藝」,每噸污水處理只需0.1元左右,出水指標達到一級A標准。
這些處理站由湖北聯凈水務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全域廠網一體建設、運營。梁子湖區政府授予該公司特許經營權30年,對排污管網服務採取逐年付費的方式購買。
都是污水處理站,為何採用的工藝各不相同?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說:「每個污水處理站覆蓋的村灣不一樣,污水的主要成分也不相同,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2014年開始,鄂州率先在全省提出並啟動城鄉一體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全覆蓋體系建設,目前全市已有8座城鎮污水處理廠建成運行或試運行,農村已建成400多座污水處理設施。主城區、新區、集鎮、村灣「四位一體」的全域覆蓋的污水處理體系初具雛形。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鄉鎮乃至村灣的生活污水主要成分也發生了變化,不能一套設備打天下了。在農村地區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必須因地制宜,既包括工藝手段,又包括維保方面的技術力量。」該負責人表示。
鄂州市住建局介紹,今年該市將建設城鎮污水處理廠15座,農村自然灣污水處理裝置1117個,確保農村污水處理率達80%以上。
E. 城市規劃中,如何進行污水處理廠的選址工作
一,污水處理廠應設在地勢較低處,便於城市污水自留入廠。
二,宜設在水體附專近,便於處理後的污水就屬近排入水體。
三,設在城鎮,工廠廠區及居住區的下游和夏季主導風向的下方。
四,不宜設在雨季易受水淹的低窪處。防止污染水體。
五,結合近遠期城市發展問題,與城市總體規劃一並考慮。
F. 污水處理廠應該建在離居民多少距離
污水處理廠的選址要求:
污水處理廠
污水處理廠址的選定是城市和工業區的總體規專劃的組成部分。廠址的選擇同城屬市和工業區排水管道的布置、處理後污水出路密切相關,應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和技術經濟比較,並應考慮以下原則:
1、廠址必須位於給水水源的下游;如果城鎮、工業區和生活區位於河流附近,廠址必須在它們的下游,而且要在夏季主風向的下風向,並應同城鎮、工業區、生活區以及農村居民點保持一定的距離,但又不宜太遠,以免增加管道的長度。
2、廠址應盡可能與處理後出水的主要去向(如灌溉農田)或受納水體靠近。
3、充分利用地形,選擇有適當坡度的地區,以滿足污水處理構築物和設備高程布置的需要,節省能源和動力。
4、盡可能少佔和不佔農田,並考慮後續建設發展的可能性。
G. 污水處理廠小型倉庫怎麼規劃
污水處理廠怎麼規劃?只有城市排水系統的規劃,沒有污水處理廠的規劃.污水處理版廠只是城市排水系統的一個權組成部分,東西相對太小了,不可能有單獨規劃.
如果一定要說,只能是污水處理廠的布置.
你所說的小型到底是多小?日處理規模是多少?一般城市污水處理廠,10萬噸以下就算小的了.不過再小的污水處理廠,沉砂池、初沉池、二沉池、污泥池、濾池等構築物總是要有的.另外,還要看你的處理工藝用的是哪一種.
唉,要說的太多了,你的問題也實在太大了.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