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行業廢水回用技術
★. 有没有靠谱的净水或纯水设备的厂家,求联系方式!
这要看你要的具体设备是什么了?之前我们工厂新上的一个纯水设备是悦纯的。当时是我负责这块,机器的安装调试都是悦纯工厂亲自来人做的,包括调试、试用、讲解全部都说的很清楚。我感觉他们服务和产品质量都挺好的,有需要你可以联系下,联系方式是 18156052550 (微信同号)
❶ 印染廠中水回用問題
分質處理、分質回用,比較經濟。
做一下經濟測算。
全部深度處理,投資很高、運行成本也會很高。
找經濟的參數、綜合評價。
說出詳細用、排水情況,可以幫忙測評建議一下。
❷ 印染行業准入條件2010年版要求「水的重復利用率為35%」,而修訂前為「廢水回用率為35%」二者有何區別
如果是機器設備本身就是這樣溢流設計的(後道較清潔的清洗水溢流倒前回道),那就不算。答要是你們通過自己的分析,將某工序產生的較清潔的水用於其它工序,那就算。
這是我曾經參加一個講座,聽那個報告的所謂專家說的,僅供參考。
❸ 印染廢水怎麼處理求處理工藝
(一)廢水的水質特點以棉紡和混紡產品為主的印染廠,排出的多種廢水及水質特點為:
1:退漿廢水退漿廢水是鹼性的有機廢水,含多種漿料分解物、纖維屑,酸和酶等污染物。其污染程度視漿料的種類而異。過去多用天然澱粉作漿料,水中BOD高,近些年來,逐漸由化學漿料代替,如聚乙稀醇(PVA),廢水中BOD很低,但COD很高,從而降低了廢水的生物降解性能。
2:煮煉廢水廢水呈深褐色,含鹼濃度約0.3%,廢水BOD和COD均高達數千毫克/升。
3:漂白廢水水量大,污染輕,可直接排放或循環回用。
4:絲光廢水含氫氧化鈉3%~5%,一般通過蒸發濃縮回收,工藝上可重復使用,外排的絲光廢水呈鹼性,BOD高於生活污水。5)染色廢水主要污染是有機染料和表面活性劑等助劑。水質變化大,色澤深,pH值高。6)印花廢水主要是皂洗、水洗廢水。在採用活性染料時要用大量的尿素,故廢水中氨氮較高。7)整理廢水水量少,含有各種樹脂,甲醛,表面活性劑等。國內幾個有代表性印染廠的廢水水質見表16-1。
(二)印染廢水治理方法首先,從生產工藝上消除和減輕污染源。
如採用干法印花工藝,消除印染廢水。按水質特點,分別回收,一水多用;用沉澱、過濾法回收土林染料和磁化染料,用超過濾法回收還原染料、分散染料等。其次,對廢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廢水中鹼度,一般設調節池並保證必要的勻質時間;對色度,根據廢水排放和利用要求,可用凝聚法,吸附法。氧化法,電解法等化學或物理法處理,也有培養特殊的細菌在兼氣條件下進行脫色。需要指出的是,採用凝聚法對直接染料,還原染料,磁化染料,分散染料的色度,去除效果好,但對酸性染料,活性染料,脫色效果差。活性炭對染料的吸附有選擇性,對陽離子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水溶性染料有良好吸附性能,但對硫化染料、還原染料、塗料等不溶性染料吸附性能很差。
常用的臭氧氧化劑,對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鹼性陽離子和活性染料等親水性染料,脫色效果好,對還原染料、硫化染料、分散染料等疏水性染料脫色效果差。廢水中大量有機物,通常採用生物法處理能達到較滿意的效果;對PVA等化學漿料,可採用生物分解法或回收利用法。在生物分解中,可分別採用高MLSS的一段和二段曝氣法及厭氧—好氧串酸處理工藝;在回收利用中,可分別採用膠凝鹽析法(投加硼砂及硫酸鈉)、凝結劑法(如用芒硝和硼砂作凝結劑)、超過濾法(在北京、上海、河南等廠已採用)。總之,印染廢水處理流程的選擇,要根據生產工藝採用的原料、產品種類、加工的方法,工藝過程中投加的葯劑,染料、助劑性質以及出水最終去向和要求,分別採用一級化.學和物化處理或二級生物法為主的處理或三級深度處理。
❹ 國家對印染企業廢水回用有沒有標准
1、色度:色度達到4-16倍以內,色度太高,會使白色品種不白或白度不持久,使有版色品種的色光不鮮艷,色權牢度低。
2、硬度:50-100mg/L,硬度過高的水用於染色洗滌,費皂且易形成不溶性鈣皂,使纖維變脆,色彩變黃,降低原有色彩鮮明度。
3、鐵鹽:少於0.1mg/L,避免纖維布產生斑點及染色不鮮艷。
4、COD:少於50mg/L。
5、pH:處於6到8之間。
6、回用水比例:不宜超過70%,保持新鮮水的加入。
7、系統鹽份的平衡:原水處理系統中,盡量減少鐵鹽使用,選擇鋁鹽及其它作為絮凝劑。
建議合理選擇處理方式和設備
❺ 如何提高印染廢水回用率
現有的印染廢水回用技術往往是在印染廢水達標排放的基礎上,對原水(廢水處理設內施的出水)進行三級容處理,由於原水成分復雜,不穩定,很難形成一種規范性、普適性的回用技術路線。作為企業需要根據企業回用水質的要求,選擇具體的深度處理工藝或者集成工藝。
目前我國印染廢水處理普遍採用「物化處理+生化處理」工藝,但處理效果不夠穩定,一般很難達到一級排放標准。其中,幾種有代表性的研究結果和應用如下:
1、印染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沉澱)生化處理組合(內循環厭氧+HCR/生物活性炭+接觸氧化)纖維球過濾回用
2、印染廢水二級生化處理化學絮凝離子交換回用
3、印染廢水二級生化處理二氧化氯氧化(臭氧和其它高級氧化技術)過濾或者吸附回用
由於印染工藝的復雜性以及工藝對回用水質要求的差異。因此,選用可靠、經濟、穩定的回用處理工藝,是企業增大水循環量,提高廢水回用的關鍵。
❻ 印染廢水回用的最好工藝
印染來廢水深度處理源與回用技術研究進展
http://www.e-dyer.com/tech/20424.html
建議樓主看一下
引用自印染在線
❼ 印染廢水處理的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回用
1.印染廢水排放概況
印染廢水來源及污染物成分十分復雜,具有水質變化大、有機物含量高、色度高等特點。直接排放對人類健康和生存環境帶來極大危害。
印染廢水處理若採取生化、物化相結合的處理工藝,出水可達到
綜合廢水排放標準的一級標准。
印染廢水處理若採用的單一的生化和物化處理工藝,出水水質達不到一級標准,多數印染企業是納入工業園區管網標准後進入園區廢水站再進一步處理。
印染廢水調節池物化處理技術生化處理技術排放物化+生化技術
2.
印染水回用概況
經濟的持續增大、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水資源的匱乏,必將導致水價格的不斷提高,因此,大力發展印染廢水回用事業,不僅能節約有限的水資源,緩解企業日趨突出的用水緊張矛盾,而且能減少污水的排放。
3.核心工藝組合如下:
廢水類型
水質類型
推薦工藝
備注
二沉池出水
達標
砂濾+UF+RO/NF
適用佔地面積小企業
達標
預處理+RO/NF
適用佔地面積大企業
不達標
MCR/MBR+RO/NF
若採用其他傳統工藝還需要進一步進行預處理
無任何處理系統低濃度廢水
不達標
MCR/MBR+RO/NF
若採用其他傳統工藝還需要進一步進行預處理
砂濾+UF+RO/NF
4.印染廢水中水回用工藝
針對達標排放和納管排放的印染廢水,在工程實踐與試驗研究基礎上,結合印染廢水「節能減排回用」要求,建立了幾套比較完善的印染廢水中水回用工藝。
一、砂濾+UF+RO/NF處理工藝
1.
印染廢水經過前處理工藝處理後,降低廢水中的CODcr、廢水中的懸浮物、濁度,進入超濾處理系統,去除更小的懸浮物、濁度和色度後在進入後續的RO/NF處理系統,截留廢水中的污染物質,進行污染物的分離和濃縮,使出水達到生產回用水水質要求。
二、預處理+RO/NF處理工藝
1
.印染廢水經過生化或物化傳統工藝處理後,經過二沉池出水(出水水質較好),廢水中的懸浮物、CODcr得到有效處理後。二沉池上清液經過濾池或高效沉澱技術進一步去除廢水中懸浮物和濁度,使出水SDI達到<5的要求下,在進入後續的RO/NF處理系統,截留廢水中的污染物質,進行污染物的分離和濃縮,使出水達到生產回用水水質要求。
預處理系統:本系統採用砂濾池、快濾池或高效沉澱技術進一步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和濁度,是出水SDI達到<5的要求。
三、MCR/MBR+RO/NF處理工藝
1.
印染廢水經過傳統工藝處理後或者低濃度廢水未經過處理後,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懸浮物的濃度較高,通過MCR或MBR處理技術,降低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懸浮物,進入後續的RO/NF處理系統,截留廢水中的污染物質,使出水達到回用水水質要求。
膜-生物反應器工藝(MBR工藝)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技術有機結合的新型廢水處理技術。它利用膜分離設備將生化反應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機物質截留住,分離出清水,實現生化反應與清水分離同步進行,省掉二沉池。
MBR緊湊簡潔單元結構特別適合於處理成份復雜、污染物濃度高的印染廢水。
MBR工藝的優點: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好、污泥少
水力停留時間短、佔地面積小
易清洗、易更換、運行穩定、運行成本低
耐沖擊能力強、COD和色度去除效率高
膜-混凝化學反應器(MCR工藝),該工藝是天創公司在MBR工藝基礎上研究出一種新型的廢水處理工藝。MC工藝是將化學混凝工藝與膜分離工藝加以結合,用膜代替混凝反應中的沉澱池,起到泥水分離的作用。
MCR工藝優點:減少了沉澱池、降低了佔地面積
提高傳統化學混凝的反應效
與傳統化學混凝相比,無需加葯劑
出水水質好、操作靈活簡便
❽ 我是印染廠,現在應環保要求,廢水處理後要回用於生產,請問有什麼好的方案
印染廠污水處理,可以添加葯劑,水中雜質沉澱後,上設備,把雜質擠壓出來。接著排放的水就可以重復利用。
❾ 印染廢水處理工藝
政策規定印染行業的廢水回用率必須要達到60%,現有的廢水處理工藝,生化尾水COD超標,達不到回用標准,現在企業生產廢水進污水處理廠繼續處理。
根據企業生產需要,海普對1000t生化尾水進行工藝設計,採用海普的吸附工藝處理該廢水,能達到回用要求,在解決企業廢水處理難題的同時,減少了廢水委外處理的費用和補加新水的費用,有明顯的經濟效益。
採用海普的吸附工藝處理COD廢水時,將廢水預先過濾去除其中的懸浮和顆粒物質,然後進入吸附塔吸附,吸附塔中填充的特種吸附材料能將廢水中的有機物吸附在材料表面,使出水持續達標排放。
吸附飽和後,再利用特定的脫附劑對吸附材料進行脫附處理,使吸附材料得以再生,如此不斷循環進行。
❿ 印染廢水的幾種處理工藝
印染廢水處理中,常用的物化處理工藝主要是混凝沉澱法與混凝氣浮法。此外,電解法、生物活性炭法和化學氧化法等有時也用於印染廢水處理中:
1.混凝法
混凝法是印染廢水處理中採用最多的方法,有混凝沉澱法和混凝氣浮法兩種。常用的混凝劑有鹼式氯化鋁、聚合硫酸鐵等。混凝法對去除COD和色度都有較好的效果。
混凝法設置在生物處理前時,混凝劑投加量較大,污泥量大,易使處理成本提高,並增大污泥處理與最終處理的難度。混凝法的COD去除率一般為30%~60%,BOD5去除率一般為20%~50%。
作為廢水的深度處理,混凝法設置在生物處理構築物之後,具有操作運行靈活的優點。當進水濃度較低,生化運行效果好時,可以不加混凝劑,以節約成本;當採用生物接觸氧化法時,可以考慮不設二次沉澱池,讓生物處理構築物的出水直接進入混凝處理設施。在印染廢水處理中,多數是將混凝法設置在生物處理之後。其COD去除率一般為15%~40%。
當原廢水污染物濃度低,僅用混凝法已能達到排放標准時,可考慮只設置混凝法處理設施。
2.化學氧化法
紡織印染廢水的特徵之一是帶有較深的顏色。主要由殘留在廢水中的染料所造成。此外,有些懸浮物、漿料和助劑也能產生顏色。廢水脫色就是去除廢水中上述顯色有機物。印染廢水經生物法或混凝法處理後,隨BOD和部分懸浮物的去除,色度也有一定的降低。一般情況下,生物法的脫色率較低,僅為40%~50%。混凝法的脫色率稍高,但因染料品種和混凝劑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別,脫色率在50%~90%之間。因此,採用上述方法處理後,出水仍有較深的顏色,對排放和回用都很不利。為此,必須進一步進行脫色處理。常用的脫色處理法有氧化法和吸附法兩種。氧化脫色法有氯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和光氧化法三種。
化學氧化法一般作為深度處理設施,設置在工藝流程的最後一級。主要的目的是去除色度,同時也降低部分COD。經化學氧化法處理後,色度可降到50倍以下,COD去除率較低,一般僅5%~15%。
3.電解法
藉助於外加電流的作用產生化學反應,把電能轉化成化學能的過程稱電解。利用電解的化學反應,使廢水的有害雜質轉化而被去除的方法稱為廢水電解處理法,簡稱電解法。
電解法以往多用於處理含氰、含鉻電鍍廢水,近年來才開始用於處理紡織印染廢水的治理,但尚缺乏成熟的經驗。研究表明,電解法的脫色效果顯著,對某些活性染料、直接染料、媒染染料、硫化染料和分散染料印染廢水,脫色率可達90%以上,對酸性染料廢水脫色率達70%以上。電解法對於處理小水量的印染廢水,具有設備簡單、管理方便和效果較好的特點。固定床電解法在工程上也有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缺點是耗電較大、電極消耗較多,不適宜在水量較大時採用。電解法一般作為深度處理,設置在生物處理之後。其COD去除率為20%~50%,色度可以降到50倍以下。
當原廢水濃度低,僅用電解法已能達到排放標准時,可考慮只設置電解法處理設施。僅用電解法處理時,COD去除率為40%~75%。
4.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技術在國內用於醫葯、化工和食品等工業的精製和脫色已有多年歷史。70年代開始用於工業廢水處理。生產實踐表明,活性炭對水中微量有機污染物具有卓越的吸附性,它對紡織印染、染料化工、食品加工和有機化工等工業廢水都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一般情況下,對廢水中以BOD、COD等綜合指標表示的有機物,如合成染料、表面性劑、酚類、苯類、有機氯、農葯和石油化工產品等,都有獨特的去除能力。所以,活性炭吸附法已逐步成為工業廢水二級或三級處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吸附是一種物質附著在另一種物質表面上的過程。吸附是一種界面現象,其與表面張力、表面能的變化有關。引起吸附的推動能力有兩種,一種是溶劑水對疏水物質的排斥力,另一種是固體對溶質的親和吸引力。廢水處理中的吸附,多數是這兩種力綜合作用的結果。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和孔隙結構直接影響其吸附能力,在選擇活性炭時,應根據廢水的水質通過試驗確定。對印染廢水宜選擇過渡孔發達的炭種。此外,灰分也有影響,灰分愈小,吸附性能愈好;吸附質分子的大小與炭孔隙直徑愈接近,愈容易被吸附;吸附質濃度對活性炭吸附量也有影響。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吸附量是隨吸附質濃度的增大而增加的。另外,水溫和pH值也有影響。吸附量隨水溫的升高而減少,隨pH值的降低而增大。故低水溫、低pH值有利於活性炭的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