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加工水回用清潔生產
⑴ 清潔生產審核重點為水的評估階段怎麼寫
可以考慮從用水單位、用水計量系統、實測、用水分布情況、水平衡圖、水的循環利用情況等回方面入手答。
另外,以用水為清潔生產審核的重點,一定是企業用水量、用水單耗很大,可以考慮與同行業用水情況對比和與公司其他消耗(電、原輔材料、能源等)等對比,強調以水作為清潔生產審核重點的必要性,內容可以包括:取水量、產廢水量、環保費用、清潔生產潛力等。
⑵ 試述在紡織印染行業如何實施清潔生產
1.印染行業會使用大量的染料,屬於較難降解的有機物,廢水中COD濃度很高,考慮使用專新型的屬環保染料代替原有的染料。
2.印染行業生產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水,考慮對廢水進行水的循環使用和水的回收利用,比如染色廢水大多呈鹼性,可用於鍋爐的廢氣處理設備,目前印染行業的中水回用技術主要是通過超濾加反滲透來實現,成本較高,一般只有大型企業才會有。
3.印染廠一般都會有自己的鍋爐,使用清潔能源,可以有效的減少鍋爐廢氣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可以考慮使用天然氣和生物質。另外鍋爐還可以通過煙氣余熱利用減少能源的浪費。
4.染缸染色時,需要加熱,故需要做好對染缸的保溫,可有效的減少熱能的損耗,可以考慮使用保溫效果好的保溫材料。
5.定型設備的廢氣也有較高的溫度,有一定的回收價值。
具體如何實施,還要看企業的具體情況,如果企業環保有問題,首先需要解決環保問題,確保廢水、廢氣達標排放,排放總量和設備不超過環評規定范圍等。
⑶ 清潔生產措施
緊扣「節能、降耗、減污、增效」八字方針,抓住企業能耗高的位置(鍋爐、大內功率設備)容,提出鍋爐改進方案,如清潔生產能源天然氣、生物質的使用;蒸汽管道保溫、余熱回收;煙氣一定要達標排放。大功率設備提出變頻技術運用,在負荷變化大的設備上比較適用,設備選型的合理,設備的維護保養、先進設備的應用等(將行業推廣的清潔生產技術方案提出來)。
污染物分析,首先明確該行業的特徵污染物有哪些,針對這些行業特徵污染物盡可能的提出削減、或處理的方案,如中水回用、廢水處理,沼氣利用等等。
⑷ 電鍍廢水可以再利用嗎
電鍍工業是我國重要的加工業,其產品廣泛地應用於各個行業中,同時電鍍行業也是當今我國三大污染工業之一,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含鎳、鉻等重金屬廢水給環境帶來嚴重的污染。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我國電鍍企業已達到2萬多家,其每年向環境排放的廢水多達4億噸。隨著國家可持續性發展宏觀政策的推行、以及由於經濟的持續增長、水資源的匱乏導致水價格的不斷提高,要求電鍍企業尋求一種符合國家環保政策要求的新工藝、新技術,來實現電鍍廢水的循環利用。 電鍍是利用化學和電化學方法在金屬或在其它材料表面鍍上各種金屬。電鍍技術廣泛應用於機器製造、輕工、電子等行業。 電鍍廢水的成分非常復雜,除含氰(CN-)廢水和酸鹼廢水外,重金屬廢水是電鍍業潛在危害性極大的廢水類別。根據重金屬廢水中所含重金屬元素進行分類,一般可以分為含鉻(Cr)廢水、含鎳(Ni)廢水、含鎘(Cd)廢水、含銅(Cu)廢水、含鋅(Zn)廢水、含金(Au)廢水、含銀(Ag)廢水等。電鍍廢水的治理在國內外普遍受到重視,研製出多種治理技術,通過將有毒治理為無毒、有害轉化為無害、回收貴重金屬、水循環使用等措施消除和減少重金屬的排放量。隨著電鍍工業的快速發展和環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目前,電鍍廢水治理已開始進入清潔生產工藝、總量控制和循環經濟整合階段,資源回收利用和閉路循環是發展的主流方向。 電鍍重金屬廢水治理技術的現狀: 傳統的電鍍廢水處理方法有:化學法,離子交換法,電解法等。但傳統方法處理電鍍廢水存在如下問題: (1) 成本過高:水無法循環利用,水費與污水處理費占總生產成本的15%~20%; (2) 資源浪費:貴重金屬排放到水體中,無法回收利用; (3) 環境污染:電鍍廢水中的重金屬為「永遠性污染物」,在生物鏈中轉移和積累,最終危害人類健康。 採用膜法技術處理電鍍廢水一般會採用二級反滲透工藝。 採用膜法技術為電鍍廢水處理提供完美解決方案,促進電鍍工業技術升級。其主要特點: (1) 降低成本:水與貴重金屬循環利用,減少材料消耗; (2) 回收資源:貴重金屬回收利用; (3) 保護環境:廢水零排放或微排放。 電鍍生產過程中的高用水量以及排放出的重金屬對水環境的污染,極大地制約了電鍍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傳統的電鍍廢水處理工藝成本過高,重金屬未經回收便排放到水體中,極易對生物造成危害。而膜分離技術對水與重金屬進行循環利用,經過膜分離技術處理的電鍍廢水,可以實現重金屬的「零排放」或「微排放」,使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利用膜分離技術,可從電鍍廢水中回收重金屬和水資源,減輕或杜絕它對環境的污染,實現電鍍的清潔生產,對附加值較高的金、銀、鎳、銅等電鍍廢水用膜分離技術可實現閉路循環,並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對於綜合電鍍廢水,經過簡單的物理化學法處理後,採用膜分離技術可回用大部分水,回收率可達60%~75%以上,減少污水總排放量,削減排放到水體中的污染物。 使用膜法處理電鍍廢水,能節約重金屬和水資源,節約生產原材料,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時減少了排放到環境中的污染物,減輕了環境的負擔,改善了環境,是一種清潔生產工藝,有助於電鍍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電鍍工業的廢水處理性質及工藝: 電鍍工業廢水性質: 電鍍工業廢水的污染物主要來源為重金屬電鍍漂洗水,鍍件除油廢水,倒缸液等。電鍍廢水污染濃度COD一般在500-2000毫克每升,BOD濃度在100-400毫克每升,水質呈酸性。 電鍍工業廢水處理工藝: 泵 污泥 其它工藝選擇需根據每個項目的具體情況決定。 電鍍漂洗水還可在線安裝回收設備,可回收重金屬及清洗水,做到電鍍生產線污水零排放。 我公司是一家擁有全面電鍍廢水回用處理技術,水處理設備製造、安裝以及服務為一體的水處理公司,其設備有:電鍍含鎳廢水回用設備,電鍍含鉻廢水回用設備,電鍍鎳廢水/漂洗水回用處理設備,電鍍銅廢水/漂洗水回用處理設備,電鍍鉻廢水/漂洗水回用處理設備,電鍍酸、鹼廢水/漂洗水回用處理設備,電鍍鋅、磷廢水/漂洗水回用處理設備,電鍍中水回用處理設備,電鍍綜合廢水回用處理設備,金屬/重金屬離子回收處理設備和電鍍廢水化學處理設備。 東莞渝澤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
⑸ 中國石油化工企業怎樣推行清潔生產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從1995年起開始對首批清潔生產示範裝置進行審計,在篩選回出的849個清潔生產方案中,答已實施了749個,共投入資金2.45億元,年增效益4.31億元;示範裝置減少污水排放量21%。在849個清潔生產方案中,無廢、低廢方案582個,共投入資金242萬元,實現效益1.47億元/年。其中,某石化公司在兩批清潔生產方案完成後,與審計前相比,在總體生產能力擴大1/3的情況下,外排污水中化學需氧量(COD)總量下降了25%,污水中石油類污染物下降了49%,萬元產值COD排放量下降了34%。在清潔生產實踐中,形成了一批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如利用含硫化氫氣體製取硫磺、苯烷基化催化劑改用沸石替代三氯化鋁、含硫污水汽提除氨技術和汽提凈化水回用、火炬氣回收利用技術等。目前,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成為國家認定的首批清潔生產示範企業,開始全面推行清潔生產。
總的來說,我國清潔生產技術發展與國外先進水平之間還存在很大差距,清潔生產技術的水平還較低。開發的技術多以單項技術為主,缺少針對某些產品生產全過程式控制制的集成化技術。
⑹ 如何解決工業廢水處理難題
首先,工業結構調整與產業(產品、產能)淘汰相結合。調整的對象是高能耗、高專物耗、高污屬染和資源消耗型的工業行業和小型製造企業。如草漿造紙,煤化工、焦炭,染料、醫葯、農葯等精細化工,釀造、木薯澱粉酒精,鉛鋅冶煉、電路板,發泡劑、離子膜燒鹼等。這些行業廢水等污染治理難度大、投資高、運行成本高。要嚴格控制這些行業的規模數量,產品最好禁止出口,能夠滿足內需即可,或者轉而依靠進口。針對這些行業,要採取的措施是嚴格環境管理制度,通過項目審批、環評等手段限制這些行業。
其次,提高排放標准、促進深度治理。當標准提高時,處理技術必須適應,增加工藝流程、採取關鍵技術、提高去除效率。同時,加強工業廢水的循環利用、廢水回用,深度處理、發展低排放技術等。
第三,推進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
第四,提高設施運行管理的技術水平。廢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管理水平至關重要,建設設施、工藝技術的科技支持固然重要,但支撐達標排放和減排的根本還在於運行。先進技術的採用、缺陷的改造和保障正常運行都需要高新科技的支持,且後者要求更高。
⑺ 企業的清潔生產水平分析主要從哪些方面入手
一、企業清潔生產水平分析應從「清潔生產指標」入手,環評中的「清潔生產指標」可分為六大類:生產工藝與裝備要求、資源能源利用指標、產品指標、污染物產生指標、廢物回收利用指標、環境管理要求。
二、清潔生產指標的各項內容:
(1)、生產工藝與裝備要求:對項目的工藝技術來源和技術特點進行分析,說明其在同類技術中所佔的地位和所選設備的先進性。
(2)、資源能源利用指標:
A、單位產品的能耗:生產單位產品消耗的電、煤、石油、天然氣和蒸汽等能源,通常用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指標。
B、單位產品的物耗:生產單位產品消耗的主要原、輔材料,也可用產品收率、轉化率等工藝指標反映。
C、新用水量指標:單位產品新用水量、單位產品循環用水量、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間接冷卻水循環率、工藝水回用率、萬元產值取水量。
①單位產品新水用量=年新水總用量/產品產量;
②單位產品循環用水量=年循環水量/產品產量;
③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重復利用水量/(取用新水量+重復利用水量)]×100% ;
④間接冷卻水循環率=[間接冷卻水循環量/(間接冷卻水系統取水量(補充新水量)+間接冷卻水循環量)] ×100%;
⑤工藝水回用率=[工藝水回用量/(工藝水取水量(取用新水量)+工藝水回用量)] ×100% ;
⑥萬元產值取水量=取用新水量/年產值。
D、原、輔材料的選取(原材料指標):可從毒性、生態影響、可再生性、能源強度以及可回收利用性這五個方面建立定性分析指標。
(3)、產品指標:對產品的要求是清潔生產的一項重要內容,因為產品的銷售、使用過程以及報廢後的處理處置均會對環境產生影響,有些影響是長期的,甚至是難以恢復的。①首先,產品應是我國產業政策鼓勵發展的產品;②其次從清潔生產要求還要考慮產品的包裝和使用,如避免過分包裝,選擇好無害的包裝材料,運輸和銷售過程不對環境產生影響,產品使用安全,報廢後不對環境產生影響等。
(4)、污染物產生指標:除資源(消耗)指標外,另一類能反映生產過程狀況的指標便是污染物產生指標,污染物產生指標較高,說明工藝相應地比較落後或管理水平較低。通常情況下,污染物產生指標分三類:即廢水產生指標、廢氣產生指標和固體廢物產生指標。
①廢水產生指標:可細分為兩類,即單位產品廢水產生量指標和單位產品主要水污染物產生量指標。
②廢氣產生指標:可細分為單位產品廢氣產生量指標和單位產品主要大氣污染物產生量指標。
③固體廢物產生指標:可簡單地定為單位產品主要固體廢物產生量和單位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量。
(5)、廢物回收利用指標:廢物回收利用是清潔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生產企業應盡可能地回收和利用廢物,而且,應該是高等級的利用,逐步降級使用,然後再考慮末端治理。
(6)、環境管理要求:
A、環境法律法規標准:要求企業符合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
B、廢物處理處置:要求一般廢物妥善處理、危廢無害化處理。
C、生產過程環境管理:對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廢物的環節提出要求,如要求原材料質檢、消耗定額、對產品合格率有考核等,防止跑冒滴漏等。
D、相關環境管理:對原料、服務供應方等的行為提出環境要求。
⑻ 工業三廢的防治與處理
清污分流,進入廢水處理站前做好預處理。
例如:排水系統分為高濃度廢水、低濃度廢水和清下水,進入污水處理站後,先採用一些預處理工藝對高濃度廢水進行預處理,降低高濃度廢水的COD,然後再與低濃度廢水混合調節後,進入後續處理工藝。
高濃度廢水在排入管網前,先在車間分別針對不同的廢水進行適當的預處理,降低其COD。
1. 可以從反應本身去考慮,改進生產工藝,盡量減少廢水的產生,從源頭上控制;
2. 從廢水回用角度考慮,採用生化法等方法對反應廢水進行處理,降低COD,然後回用做工藝用水(如循環冷卻用水等),盡量減少排放;
3. 目前好多化工企業為了使排放的廢水能達標,會在排放的時候配大量清水進去,這樣就減少了COD。(其實只不過是在鑽政策的空子)
對不同的廢水水質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一般有厭氧發酵-產沼氣,耗氧除N、P、S等無機離子(即消化和反硝化)以及有機碳的生物氧化。對於污染較嚴重的廢水在經過預處理後----調節水質的酸鹼度、溫度、濃度等,先進行厭氧發酵---來降低COD(轉化為沼氣),在採用兼氧耗氧結合的方法進行後續處理,盡可能的降低水質中的COD、TSS等物質。不管是採用地廊、氧化溝、還是流化床等方式進行處理,一般的反應機理都是一樣的。現在主流傾向與厭耗氧結合的方式。
環保的最終目標是:實現水污染零排放。
實際操作還是有很大難度的,我們公司採用的方法是:清污分流、污污分流。
即雨水系統與廢水系統分開收集,減少廢水站的進水量,稱為清污分流;高濃度廢水與低濃度廢水分開收集,稱為污污分流。
為了能進一步減少污水中COD含量,採取源頭控制,目前我們的方式,希望大家能借鑒一下:將目前排入高濃度的腳料、中間層,真空泵積液、泵廢油採取裝桶收集,還可以當著火料外賣,實現即減輕三廢壓力,還能節約成本。
⑼ 請問,哪個文件是有規定「電鍍廢水回用率不低於60%」我是大連的,做環評用
電鍍行業清潔生產標准HJ/T314對電鍍廢水回用有泛泛的要求,量化的要求是地方環保部門的要求,可以查一查當地的重金屬污染防治規劃或涉電鍍的環保行政法規,各地要求的回用率不一樣。
⑽ 對於電鍍處理後廢水作為車間回用水,水質的具體要求有哪些
首先要考慮回用到哪裡?
如果是作為前處理的漂洗用水,只要是達到自來專水的水質即可。屬
如果要作為鍍液之間的漂洗用水,總的原則是要分析廢水中的雜質種類含量,是否會和前道工序帶進的廢水產生不良反應以及對下道工序是否會造成污染。如果處理的廢水可以嚴格分類,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哪道工序的廢水可作為哪道工序的鍍前漂洗回用水,當然前提也要考慮廢水的PH值和裡面的雜質成分和前工序帶入的廢水不能有不良反應。
比較保險的做法是將電鍍處理後的廢水經過膜處理後再回用。可以將電導率控制在50以下,再結合上面提到的工序相同相似的原則來設計回用的方案。使用膜處理的好處是可以直接回用,如果處理的對象是含有貴金屬的槽液,可考慮將濃縮液添加到渡槽中回用或回收其中的貴金屬,以到達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