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肓部潰結用栓劑好嗎
1. 什麼葯專治潰瘍性結腸炎
1病因編輯
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至今仍不明。基因因素可能具有一定地位。心理因素在疾病惡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原來存在的病態精神如抑鬱或社會距離在結腸切除術後明顯改善。有認為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認為炎性腸病的發病是外源物質引起宿主反應、基因和免疫影響三者相互作用的結果。根據這一見解,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病是一個疾病過程的不同表現。2臨床表現編輯潰瘍性結腸炎的最初表現可有許多形式。血性腹瀉是最常見的早期症狀。其他症狀依次有腹痛、便血、體重減輕、里急後重、嘔吐等。偶爾主要表現為關節炎,虹膜睫狀體炎,肝功能障礙和皮膚病變。發熱則相對是一個不常見的徵象,在大多數病人中本病表現為慢性、低惡性,在少數病人(約佔15%)中呈急性、災難性暴發的過程。這些病人表現為頻繁血性糞便,可多達30次/天,和高熱、腹痛。
體征與病期和臨床表現直接相關,病人往往有體重減輕和面色蒼白,在疾病活動期腹部檢查時結腸部位常有觸痛。可能有急腹症徵象伴發熱和腸鳴音減少,在急性發作或暴發型病例尤為明顯。中毒性巨結腸時可有腹脹、發熱和急腹症徵象。由於頻繁腹瀉,肛周皮膚可有擦傷、剝脫。還可發生肛周炎症如肛裂或肛瘺,雖然後者在Crohn病中更為常見。直腸指檢感疼痛。皮膚、黏膜、舌、關節和眼部的檢查極為重要。
3診斷編輯根據以下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有助本病診斷。1.臨床表現除少數患者起病急驟外,一般起病緩慢,病情輕重不一。症狀以腹瀉為主,排出含有血、膿和黏液的糞便,常伴有陣發性結腸痙攣性疼痛,並里急後重,排便後可獲緩解。輕型患者症狀較輕微,每日腹瀉不足5次。重型每日腹瀉在5次以上,為水瀉或血便,腹痛較重,有發熱症狀,體溫可超過38.5℃,脈率大於90次/分。暴發型較少見。起病急驟,病情發展迅速,腹瀉量大,經常便血。體溫升高可達40℃,嚴重者出現全身中毒症狀。疾病日久不愈,可出現消瘦、貧血、營養障礙、衰弱等。部分患者有腸道外表現,如結節性紅斑、虹膜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及小膽管周圍炎等。2.輔助檢查診斷上主要依靠纖維結腸鏡檢,因為90%~95%患者直腸和乙狀結腸受累,因此事實上通過纖維乙狀結腸鏡檢已能明確診斷。鏡檢中可看到充血、水腫的黏膜,脆而易出血。在進展性病例中可看到潰瘍,周圍有隆起的肉芽組織和水腫的黏膜,貌似息肉樣,或可稱為假息肉形成。在慢性進展性病例中直腸和乙狀結腸腔可明顯縮小,為明確病變范圍,還是應用纖維結腸鏡作全結腸檢查,同時作多處活組織檢查以便與克隆結腸炎鑒別。
氣鋇灌腸雙重對比造影也是一項有助診斷的檢查,特別有助於確定病變范圍和嚴重程度。在鋇灌造影中可見到結腸袋形消失,腸壁不規則,假息肉形成以及腸腔變細、僵直。雖然鋇劑灌腸檢查是有價值的,但檢查時應謹慎,避免腸道清潔准備,因為它可使結腸炎惡化。無腹瀉的病例檢查前給3天流質飲食即可。有腹部徵象的病例忌作鋇劑灌腸檢查,而應作腹部X線平片觀察有無中毒性巨結腸、結腸擴張以及膈下游離氣體徵象。
4並發症編輯1.中毒性結腸擴張在急性活動期發生,發生率約2%。是由於炎症波及結腸肌層及肌間神經叢,以至腸壁張力低下,呈階段性麻痹,腸內容物和氣體大量積聚,從而引起急性結腸擴張,腸壁變薄,病變多見於乙狀結腸或橫結腸。誘因有低血鉀、鋇劑灌腸,使用抗膽鹼能葯物或阿片類葯物等。臨床表現為病情迅速惡化,中毒症狀明顯,伴腹脹、壓痛、反跳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白細胞計數增多。X線腹平片可見腸腔加寬、結腸袋消失等。易並發腸穿孔。病死率高。2.腸穿孔發生率為1.8%左右。多在中毒性結腸擴張基礎上發生,引起彌漫性腹膜炎,出現膈下游離氣體。3.大出血是指出血量大而要輸血治療者,其發生率為1.1%~4.0%。除因潰瘍累及血管發生出血外,低凝血酶原血症亦是重要原因。4.息肉本病的息肉並發率為9.7%~39%,常稱這種息肉為假性息肉。可分為黏膜下垂型、炎型息肉型、腺瘤樣息肉型。息肉好發部位在直腸,也有人認為降結腸及乙狀結腸最多,向上依次減少。其結局可隨炎症的痊癒而消失,隨潰瘍的形成而破壞,長期存留或癌變。癌變主要是來自腺瘤樣息肉型。5.癌變發生率報道不一,有研究認為比無結腸炎者高多倍。多見於結腸炎病變累及全結腸、幼年起病和病史超過10年者。6.小腸炎並發小腸炎的病變主要在回腸遠端,表現為臍周或右下腹痛,水樣便及脂肪便,使患者全身衰竭進度加速。7.與自身免疫反應有關的並發症常見者有:①關節炎 潰瘍性結腸炎關節炎並發率為11.5%左右,其特點是多在腸炎病變嚴重階段並發。以大關節受累較多見,且常為單個關節病變。關節腫脹、滑膜積液,而骨關節無損害。無風濕病血清學方面的改變。且常與眼部及皮膚特異性並發症同時存在。②皮膚黏膜病變 結節性紅斑多見,發生率為4.7%~6.2%。其他如多發性膿腫、局限性膿腫、膿皰性壞疽、多形紅斑等。口腔黏膜頑固性潰瘍亦不少見,有時為鵝口瘡,治療效果不佳。③眼部病變 有虹膜炎、虹膜睫狀體炎、葡萄膜炎、角膜潰瘍等。以前者最多見,發病率5%~10%。5治療編輯對於暴發型及病情嚴重的患者,如內科治療效果不佳的病例,會考慮手術治療。1.內科治療(1)卧床休息和全身支持治療 包括液體和電解質平衡,尤其是鉀的補充,低血鉀者應予糾正。同時要注意蛋白質的補充,改善全身營養狀況,必要時應給予全胃腸道外營養支持,有貧血者可予輸血,胃腸道攝入時應盡量避免牛奶和乳製品。(2)葯物治療 ①柳氮磺胺吡啶水楊酸制劑是主要治療葯物,如艾迪莎、美沙拉嗪等。②皮質類固醇常用葯為強的松或地塞米松,但目前並不認為長期激素維持可防止復發。在急性發作期亦可用氫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靜脈滴注,以及每晚用氫化考的松加於生理鹽水中作保留灌腸,在急性發作期應用激素治療的價值是肯定的,但在慢性期是否應持續使用激素則尚有分歧,由於它有一定副作用,故多數不主張長期使用。③免疫抑制劑在潰瘍性結腸炎中的價值尚屬可疑。據Rosenberg等報道硫唑嘌呤在疾病惡化時並無控制疾病的作用,而在慢性病例中它卻有助於減少皮質類固醇的使用。④中葯治療腹瀉型潰瘍性結腸炎可用中醫中葯治療,效果比較理想。同時應注意飲食以及生活習慣。2.外科治療有20%~30%重症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最終手術治療(1)手術指征 需急症手術的指征有:①大量、難以控制的出血;②中毒性巨結腸伴臨近或明確的穿孔,或中毒性巨結腸經幾小時而不是數天治療無效者;③暴發性急性潰瘍性結腸炎對類固醇激素治療無效,亦即經4~5天治療無改善者;④由於狹窄引致梗阻;⑤懷疑或證實有結腸癌;⑥難治性潰瘍性結腸炎反復發作惡化,慢性持續性症狀,營養不良,虛弱,不能工作,不能參加正常社會活動和性生活;⑦當類固醇激素劑量減少後疾病即惡化,以致幾個月甚至幾年不能停止激素治療;⑧兒童患慢性結腸炎而影響其生長發育時;⑨嚴重的結腸外表現如關節炎,壞疽性膿皮病、或膽肝疾病等手術可能對其有效果。(2)手術選擇 目前潰瘍性結腸炎有四種手術可供選用。①結直腸全切除、回腸造口術;②結腸全切除、回直腸吻合術;③控制性回腸造口術;④結直腸全切除、回腸袋肛管吻合術。
目前尚無有效的長期預防或治療的方法,在現有的四類手術中,結直腸全切除、回腸袋肛管吻合術不失為較為合理、可供選用的方式。
6預防編輯1.注意勞逸結合,不可太過勞累;暴發型、急性發作和嚴重慢性型患者,應卧床休息。2.注意衣著,保持冷暖相適;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3.一般應進食柔軟、易消化、富有營養和足夠熱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補充多種維生素。勿食生、冷、油膩及多纖維素的食物。4.注意食品衛生,避免腸道感染誘發或加重本病。忌煙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製品。
5.平時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種精神壓力。
2. 潰瘍性結腸炎用莎爾福栓劑沒有膿血是不是就表示好
潰瘍性結腸炎是要長期用葯的,一般急性期治療後症狀緩解,維持期至少要用葯2年。莎爾福和艾迪莎都是美沙拉秦制劑,相比莎爾福要比艾迪莎的效果好,而且是片劑,服葯方便,還有栓劑和灌腸液,這些艾迪莎都沒有的。
3. 陰道栓劑更換用效果好嗎
其實很多葯必須自己上了後才知道到底效果有多好,而不是說了算。一般細菌性專陰道炎也很屬頑固,有時可能自己用了不幹凈的衛生巾就有復發了,所以我們一般建議最好連用幾個月,每次月經干凈後開始上葯,上七天,用葯期間不要同房,上葯時可以配點消炎的葯吃效果要好很多。祝你健康!
4. 目前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常用葯物有哪些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及磺胺葯,為目前控制本病最有效的葯物。
(1)腎上腺皮質激素和ACTH。適用於結腸病變廣泛的急性期和嚴重病例,每日ACTH20 ~ 40 單位加入5% 葡萄糖溶液500ml 中靜脈滴注(約8 小時滴完),或ACTH 乳劑80 ~ 1000 單位皮下注射;每日氫化可的松100 ~ 300mg 加入5% 葡萄糖溶液500ml 中靜脈緩慢滴注,通常2 周為一療程,或口服潑尼松或潑尼松龍每日20 ~ 80mg。經以上劑量治療,取得滿意療效後,宜逐漸減量,至維持量時,可每晨或隔日一劑,一般服用潑尼松。待病變完全或基本消退,然後在1 ~ 3 個月內逐漸減量直至停用。
為了避免長期全身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而引起不良反應,對病變局限於直腸和乙狀結腸遠端的較輕型病例,可局部給葯。輕症病例和降結腸病變的病例,可採用注射用琥珀酸鈉氫化可的松100mg或注射用潑尼松龍20mg 加生理鹽水,保留灌腸,睡前1 次,症狀控制後改為每周2 ~ 3 次,療程1 ~ 3 個月。國外報道用本法治療遠端結腸炎,有效率為75%;國內使用激素或加中葯灌腸,療效有所提高。直腸病變嚴重的病例可採用含氫化可的松10mg 的抗菌葯物栓劑,每日兩次納入肛門,每次1 支;也可作灌腸治療,但易發生直腸痙攣,不易保留,可於葯液中加入普魯卡因,或用糖皮質激素泡沫劑有助於葯液保留。
(2)抗感染葯物。首選柳氮磺胺吡啶(SASP),本葯的治療機制,主要是口服後被結腸細菌分解為磺胺吡啶(SP)與5- 氨基水楊酸(5-SAS),前者重新吸收代謝後從尿排出,而後者則在腸道內發揮消炎作用,此葯可以減輕發作和減少發作,較適用於慢性期。對於輕度、中度患者於發作期每日4 ~ 6g,分4 次口服,病情緩解後改為每日2g,分2 次口服,使用1 ~ 2 年。據認為最佳療效期間是6 ~ 24 個月,故最長使用兩年後即需重新評價療效。該葯對本病治療有效率一般在80% 以上。在服葯期間,本葯的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頭痛,偶爾引起粒細胞減少症、葯疹和產生精液異常而導致不育。副作用發生與葯量有關,日用量4g 以上者,副作用顯著增多。
目前已有新葯如水楊酸偶氮苯甲酸、偶氮水楊酸二鈉等問世,它們均能保存SASP 的有效成分5- 氨基水楊酸(5-SAS),而減少SASP 的副反應,這些葯物的長期用量平均每日1.8g。另外,現在有直介面服的5-SAS 制劑,因在小腸吸收起不到治療結腸潰瘍的作用,可應用5-SAS2 ~ 4g 置於適量溶液中,加腎上腺皮質激素灌腸,每日1 次,2 周為1 個療程,必要時可重復。對磺胺過敏的患者,可每日口服氨苄西林2 ~ 4g,或頭孢氨苄2 ~ 4g。
近年發現本病患者的腸內有某種(或某些)厭氧菌的繁殖,有時,在活動期患者的糞內,可檢出難辨梭狀芽孢桿菌的外毒素,而後者可加劇病變和症狀,對於此等病情,可採用甲硝唑或萬古黴素口服來控制症狀。
(3)免疫抑制劑。對磺胺葯或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無效的病例,有人主張改用或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或6- 巰基嘌呤,劑量均按每日1.5mg/kg 計算。但本類葯物毒性大,副作用多,特別是對骨髓的抑制,故使用時必須慎重,用葯過程中應定期檢查血象,嚴密觀察血液白細胞的改變,當白細胞數減少至5×109/L 以下,宜減半服用,白細胞數減至3×109/L 以下者應停葯。一般療程半年至2 年。這些葯物對本病的療效尚未確定,在動物模型中還表明有致癌作用,因此,這類葯不是常規使用的葯物,只有在其他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才有使用的價值。
5. 什麼栓劑治療黴菌效果好
我也是黴菌啊 醫生不建議用栓劑 反而用了沖洗陰道的方法 無奈啊 挺貴的 祝你健康拉
6. 請問進口的美沙拉嗪栓都有哪些國家產的還有潰盪性直腸炎只用栓劑不用口服葯效果好不
北京中山醫院胃腸診療中心的專家介紹潰瘍性直腸炎的治療方法:
(1)飲食治療:
腹瀉回期要注意補充營答養,適當減少飲食中纖維素成分,以易消化富含葉酸、鐵、鈣、鎂、鋅等微量元素的流質飲食為宜。避免牛奶及乳製品。嚴重者最初幾天宜禁食,可用靜脈高營養治療,使腸道得到休息。
(2)心理治療:
做好患者思想工作,盡量全身放鬆,精神過度緊張者,可用鎮靜劑如安定、舒樂安定等。
EGF階梯免疫重組療法,即以生物學、分子遺傳學、現代免疫學為理論基礎,依據「階梯治療」主流治療策略,在國際最新超聲電子腸鏡高清可視下,對潰瘍黏膜處進行靶向、毫釐點射治療。科學針對遺傳、環境、腸道微生物、菌群、免疫等諸多因素對炎症性腸病的影響,利用EGF表皮細胞生長因子及EGF受體(EGFR)高親和力的生物學作用,有力拮抗、阻斷TNF-a生物活性,刺激細胞的有絲分裂活動和分化,促進上皮細胞快速增殖與修復。積極採用激活免疫重組等多手段干預策略,重建腸道粘膜組織健康屏障,達到有效緩解病症、防止癌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
7. 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偏方
知道UC瀏覽器嗎?看見UC是不是想起這個東西呢?實際上,UC還有另外的含義,在醫學上,UC是潰瘍性結腸炎的意思。
8. 使用美沙拉秦栓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有哪些好處
莎爾福 美沙拉秦栓¥715.00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發病機制尚不清楚,治療難度比較大,目前西醫主要是應用免疫制劑治療,效果不甚理想。那麼,美沙拉秦栓聯合中葯灌腸會取得更好的療效嗎? 潰瘍性結腸炎,是發生於結腸和直腸的一種不明原因的炎症疾病,多數學者認為與遺傳、免疫系統有關,主要累及結腸左側,以降結腸和乙狀結腸為著 ,病變中早期局限在大腸黏膜或黏膜下層,晚期可累及肌層,鏡下或術後直觀病灶,以潰瘍為主 ,臨床表現主要有有腹瀉、腹痛 、消瘦 ,黏液膿血便 ,病情遷延 ,輕重不等,容易復發 ,部分患者可以癌變 ,中醫將潰瘍性結腸炎根據不同的症狀分為濕熱內蘊、脾腎陽虛、脾胃虛弱、肝鬱脾虛、陰血虧虛、氣滯血淤 6 型,目前的主要治療方法是中西醫結合治療為主,西醫方面以應用水楊酸類葯物為主,如柳氮磺嘧啶等,中醫注重辨證施治,以中葯湯劑口服或保留灌腸為主。 研究表明,使用美沙拉秦栓結合中葯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中醫重視標本兼治,重在治本,中醫認為發病早期及急性期,多屬濕熱蘊結症型,臨床以腹瀉急性發作,里急後重,便後症狀減輕,肛門灼熱等為主要症狀,以清熱利濕治之效果最佳;反復發作者多為脾胃虛弱,腸道運化不良,常見大便稀溏 ,腹部脹滿 ,便後症狀不減 ,以健脾益氣治之效果最佳。
9. 潰瘍性結腸炎用艾迪莎治療多久合適_潰瘍性結腸炎
提問:潰瘍性結腸炎用艾迪莎治療多久合適?所患疾病: 潰瘍性結腸炎病情描述(發病回時間、主答要症狀、就診醫院等):患者男,47歲,大便帶血,偶有腹痛,腸鏡診斷為潰結,用艾迪莎1.5g/天+艾迪莎栓劑1g/天,效果很好。想問問您艾迪莎要用多久能比較好的控制腸炎,得到一個比較長的緩解期,多大劑量合適?艾迪莎會不會產生耐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