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廢水回用 » 火力發電廠化學水處理設計技術規定

火力發電廠化學水處理設計技術規定

發布時間: 2021-02-25 10:33:48

① 電廠化學水處理的流程。

電站的水處理流程分為兩大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物理軟化水流程,第二部分是化學除鹽水流程。


物理軟化水流程:來自廠區供水管網的原水(又稱生水),經過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除去了原水中的固體顆粒和懸浮雜質,稱為澄清水;澄清水再經過反滲透裝置清除了其中大部分鈣、鎂離子,成為軟化水。


化學除鹽水流程:軟化水經過除碳器,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嚴格地說是HCO3—),再經過混床,除去水中殘存的鈣、鎂、鈉、硅酸根等有害離子,成為除鹽水,也就是鍋爐補給水,存儲在除鹽水箱,再用除鹽水泵打入除氧器,最終經給水泵打入鍋爐汽包。

拓展資料:

關於「軟化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水壺用久後內壁會有水垢生成。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在我們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無機鹽類物質,如鈣、鎂鹽等。這些鹽在常溫下的水中肉眼無法發現,一旦它們加溫煮沸,便有不少鈣、鎂鹽以碳酸鹽形成沉澱出來,它們緊貼壺壁就形成水垢。我們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雨、雪水、江、河、湖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都是硬水。

水的硬度主要由其中的陽離子:鈣(Ca2+)、鎂(Mg2+)離子構成。 當含有硬度的原水通過交換器的樹脂層時,水中的鈣、鎂離子被樹脂吸附,同時釋放出鈉離子,這樣交換器內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離子的軟化水,當樹脂吸附鈣、鎂離子達到一定的飽和度後,出水的硬度增大,此時軟水器會按照預定的程序自動進行失效樹脂的再生工作,利用較高濃度的氯化鈉溶液(鹽水)通過樹脂,使失效的樹脂重新恢復至鈉型樹脂。

(資料來源:網路:軟化水)

② 海水冷卻系統的排出溫度有什麼要求

根據國家規定,火、核力發電廠冷卻水溫度應當為不超過33℃。(依據:火力發電廠化學水處理設計技術規定) 冷卻水的排放溫度目前並沒有明確規定。 雖然我國《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JB3838-2002)》中,對水溫的要求尚未有具體的混合區影響范圍的限制,但在影響強度上規定了人為造成的環境水溫變化:周平均最大溫升≤1℃;周平均最大溫降≤2℃。可以相信,我國有關水域溫排放的限制標准也會很快出台,電廠循環水排放將受到更大約束。 福島第一核電站 福島第一核電站屬於第二代核電站,它是一種「沸水型」核反應堆,又稱「輕水堆」,高20米,寬7米,堆芯區安置有鈾燃料元件棒,鍋爐內水燒開後溫度達到300度, 70個大氣壓。鍋爐內上部,水變成水蒸氣利用蒸氣推動渦輪發電機發電。廢氣進入到管道凝結成水後,再進入到「鍋爐」。這些水進入到系統的同時還承擔著「核反應」的阻化劑的作用。 2011年3月11日日本九州島海域發生9級強地震之後,共發生的4次核電站機組爆炸事故。福島第一核電站4個機組接連發生爆炸,產生核泄漏事故。3月15日東京地區檢測到放射性物質輻射量超過正常標准,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核輻射量已超過往常20倍。

③ 電廠化學水處理系統(300t/h)運行規程

看看這個可以版的權
http://www.gkong.com/editor/uploadfiles/solutions01/20061091135117411.pdf

④ 電廠化學水處理流程

電站的水處理流來程分為兩大組成源部分,第一部分是物理軟化水流程,第二部分是化學除鹽水流程。
物理軟化水流程:來自廠區供水管網的原水(又稱生水),經過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除去了原水中的固體顆粒和懸浮雜質,稱為澄清水;澄清水再經過反滲透裝置清除了其中大部分鈣、鎂離子,成為軟化水。
化學除鹽水流程:軟化水經過除碳器,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嚴格地說是HCO3—),再經過混床,除去水中殘存的鈣、鎂、鈉、硅酸根等有害離子,成為除鹽水,也就是鍋爐補給水,存儲在除鹽水箱,再用除鹽水泵打入除氧器,最終經給水泵打入鍋爐汽包。

⑤ 給我發火力發電廠化學水處理(鍋爐補給水方面)的工藝流程

詳細的資料,你留個郵箱給我。
基本上鍋爐的補給水可以按以下流程版來做:
原水權——預處理——一級處理——二級處理——除氧器——加葯——進鍋爐
原水分幾個情況:
1、為地表水,預處理則可能為混凝沉澱
2、為自來水,預處理可能為活性炭或多介質過濾器(也有可能是超濾
3、為中水,預處理可能是混凝+活性炭過濾

一級處理和二級處理一般以RO+EDI、RO+RO、RO+混床、RO+附床。這個技術已經比較常見了。

除氧器一般用於除氧處理的鍋爐防腐類型,壓力一般在亞臨界;

化學品主要針對除氧、PH、防腐防結垢等問題上。

具體的參數未提供,只能說到這里了。

⑥ 火力發電廠水處理設計規范有哪些

火力發電廠水處理設計我這能給做好。。

⑦ 水處理設計參照的標准依據有哪些

一、規劃審批文件;
二、業主的設計委託要求;
三、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
四、規范內標準的要求;
五、容其它方面:如現場的實際情況、當地的材料價格、目前與設計相關的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及其應用情況等等。
其中,規范是你最常用到的,假如是高層住宅設計的建築設計,你可能要用到:《住宅設計規范》、《住宅建築規范》、《民用建築設計通則》、《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建築制圖標准》、《房屋建築制圖統一標准》、《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建築採光設計標准》、《屋面工程技術規范》、《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准》、《建築樓梯模數協調標准》、《建築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建築地面設計規范》、《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范》、《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准》、《住宅建築技術經濟評價標准》、《住宅建築門窗應用技術規范》、《住宅性能評定技術標准》、《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范》、《混凝土普通磚和裝飾磚》等等。

⑧ 火電廠化學水處理流程

火電廠生活污水的處理方法與城市生活污水類似,但電廠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濃度較低,BOD和ss一般在20~30mg/L,傳統的活性污泥處理法適用於污染物濃度高、水質穩定的污水,而用於火電廠生活污水處理基本上無法運行,由於有機物濃度較低,調試啟動與運行困難,有時要人為地往污水中加入有機物進行調整(如糞便等),但生化處理效果仍不理想。

有些電廠生化處理設施只能起到二級沉澱和曝氣作用,造成相應系統設備閑置、浪費。採用生物接觸氧化法是解決此類生活污水處理的有效途徑,即在處理池中設置填料並長滿生物膜,污水以一定速度流經其中,在充氧條件下,與填料接觸的過程中,有機物被生物膜上附著的微生物所降解,從而達到污水凈化的目的。低濃度下接觸氧化池中生物膜能否形成及成膜後能否保持穩定的活性是接觸氧化法處理的關鍵。吳碧君等¨對低濃度電廠生活污水處理進行了研究,在低濃度下培養並馴化生物膜,CODBOD的去除率分別達到75%和85%。近幾年來,國內很多電廠對生活污水的回用給予高度重視,接觸氧化處理後的電廠生活污水可作為中水使用,用於電廠綠化用水、沖洗用水等,對於水資源緊缺的電廠也可考慮將處理後的生活污水再進一步深度處理用作電廠循環冷卻水系統的補充水。此外,生活污水也可用於沖灰水系統。如淮陰電廠等將生活污水用泵打人輸渣管道,送人渣場進行澄清過濾,澄清水用作沖灰水閉路循環系統的補充水。

生活污水的處理方法有:

生物接觸氧化法、氧化絮凝復合床(OFR)處理法、厭氧一缺氧-好氧生物脫氮除磷工藝(AAO工藝)等。

1.生物接觸氧化法

該法處理生活污水的原理是:在處理池中設置填料,填料上長滿生物膜,污水以一定流速流入其中,在充氧條件下,與填料接觸的過程中,有機物被生物膜上附著的微生物所降解,從而使污水得以凈化。下圖表示南海市發電A廠生物接觸氧化法系統流程: 2.氧化絮凝復合床(OFR)處理法

此法的利用機理主要是基於電解生成H202後迅速產生的羥基自由基(.OH)對水中有機物的強氧化作用。其反應過程如下:

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的02捕獲電子,形成過氧自由基離子.02-,然後通過溶液內的一系列反應形成H202: 氧化絮凝復合床裝置是從三維電極出發,巧妙配以催化氧化技術而構成的高新水處理技術。此裝置具有系統簡單、運行穩定、操作維護方便:佔地面積小、運行費用低:處理效果良好,污泥排放少,無二次污染等特點。

氧化絮凝復合床裝置是從三維電極出發,巧妙配以催化氧化技術而構成的高新水處理技術。此裝置具有系統簡單、運行穩定、操作維護方便:佔地面積小、運行費用低:處理效果良好,污泥排放少,無二次污染等特點。

3.厭氧一缺氧-好氧生物脫氮除磷工藝
此法是在1975年,南非的Bamard提出在曝氣池前設厭氧段的Phoredox工藝,繼而又將Bardenpho工藝和Phoredox工藝相結合,發展成為修正的Bardenpho法,即厭氧一缺氧一好氧系統,達到同時去除BOD、N、P的目的。此法在首段厭氧池主要是進行磷的釋放,使污水中磷的濃度升高,溶解性有機物被細胞吸收而使污水中的BOD濃度下降。在缺氧池中,反硝化細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將迴流混合液中帶入的大量NO3-N和NO2-N還原為氮氣釋放到空氣。B0D5濃度繼續下降,NO3-N濃度大幅度下降。
在好氧池中,反硝化細菌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有機氮被氨化,繼而被硝化,使NH3一N濃度顯著下降,但隨著硝化過程使NO3-N的濃度增加,而P隨著聚磷菌的過量攝取,也以較快的速率下降。

⑨ 火電廠化學水處理流程是怎樣的

工藝流程簡述:
本裝置分為三個處理系統,即為預處理系統、脫鹽系統、混床精處理系統等。預處理系統包括原水泵、多介質過濾器及過濾器反洗設備等,用於去除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等,為後續的脫鹽處理提供條件:RO脫鹽系統包括5um過濾器、RO膜組、RO清洗系統和中間水池等,脫除水中98%的鹽份,是裝置的核心系統;精處理系統主要有混床、再生系統、中和池組成,作為精處理系統它的主要作用是保障出水水質指標。
1. 系統主工藝流程:
原水→(原水池)→原水泵→絮凝劑加葯裝置→管道混合器→多介質過濾器→阻垢劑加葯裝置→保安過濾器→高壓泵→反滲透裝置→(中間水池)→中間水泵→混床→(除鹽水池)→除鹽水泵→自動加氨裝置→主廠房
2. 系統輔助流程:
2.1過濾器反洗系統:
由反洗水箱、反洗水泵和羅茨風機構成。用於定時去除多介質過濾器截留的污物。反洗水水源採用RO裝置產生的濃水或原水。羅茨風機目的是增強反洗效果,採用空氣擦洗時,氣體在水中分散成微小氣泡,帶動濾料互相摩擦,同時藉助水的作用,則能夠將泥球打散並使粘附於濾料表面的雜質剝落下來,然後用反洗水沖走,從而提高反洗效果。
2.2RO清洗系統
主要設備有5um過濾器、清洗水箱、清洗水泵等。隨著系統運行時間的增加,進入RO膜組的微量難溶鹽、微生物、有機和無機雜質顆粒會污堵RO膜表面,發生RO膜組的產水量下降、脫鹽率下降等情況。為此需要利用RO清洗系統,在必要時對RO裝置進行化學清洗。
2.3阻垢劑投加系統:
主要有阻垢劑計量箱和阻垢劑計量泵組成。為了防止溶解在水中的不易溶解的鹽類在反滲透濃水側的濃度超過溶度積產生沉澱,在5um過濾器前投加阻垢劑。阻垢劑計量泵配置為兩台,一用一備。
2.4再生系統:
主要有酸計量、鹼計量箱、酸鹼噴射器及原有的酸鹼儲罐等。用於對失效的離子交換器進行再生操作。
2.5絮凝劑投加系統
主要有絮凝劑計量箱和絮凝劑計量泵組成。為了保證預處理的效果,在多介質過濾器前投加絮凝劑,使水中的懸浮物、膠體、有機物等顆粒形成絮凝體,在多介質過濾器上被截留去除。絮凝劑計量箱和計量泵配置為各兩台,一用一備。
2.6氨水投加系統
主要由氨計量箱和氨計量泵組成。目的提高除鹽水的PH值,保證鍋爐正常運行的水質要求。氨計量泵配置為兩台,一用一備。
2.7壓縮空氣系統
主要由空氣壓縮機、儲氣罐和空氣冷干機組成,目的是滿足氣動蝶閥和氣動隔膜閥等氣動元器件能正常工作的氣壓要求。

⑩ 火力發電廠化學水處理設計技術規定被替代了嗎

具體哪些標准規范啊

.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