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劑配方6
Ⅰ 生活污水處理需加什麼葯劑
1、 絮凝劑:可以有效的將頑固物質從液體中分離出來,常常用在初沉池、二沉池、三級處理或深度處理等工藝環節中,主要使用的是聚丙烯醯胺。
2、 助凝劑:輔助絮凝劑發揮作用,加強混凝效果。
3、 調理劑:對脫水前剩餘污泥進行調理。
4、 破乳劑:主要是應用在含油廢水預處理中。
5、 消泡劑:主要是用於消除曝氣或攪拌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氣泡。
6、 PH調整劑:用於調節污水的酸鹼性。
7、 氧化還原劑:主要應用於含有氧化物質或還原物質的廢水處理。
8、 消毒劑:應用於廢水排放或回用前的消毒處理中。希望可以幫到你
Ⅱ 污水處理混凝劑或者絮凝劑配方
混凝劑種類 按無機和有機類可分成以下幾種:
1. 硫酸鋁
硫酸鋁含有不同數量的結晶水,Al2(SO4)3·18H2O,其中n=6、10、14、16,18和27,常用的是Al2(SO4)3·18H2O其分子量為666.41,比重1.61,外觀為白色,光澤結晶。 硫酸鋁易溶於水,水溶液呈酸性,室溫時溶解度大致是50%,pH值在2.5以下。沸水中溶解度提高至90%以上。 硫酸鋁使用便利,混凝效果較好,不會給處理後的水質帶來不良影響。當水溫低時硫酸鋁水解困難,形成的絮體較鬆散。 硫酸鋁在我國使用最為普遍,大都使用塊狀或粒狀硫酸鋁。根據其中不溶於水的物質的含量,可分為精製和粗製兩種。硫酸鋁易溶於水,可乾式或濕式投加。濕式投加時一般採用10—20%的濃度(按商品固體重量計算)。硫酸鋁使用時水的有效pH值范圍較窄,約在5.5—8之間,其有效pH值隨原水的硬度含量而異:對於軟水,pH值在5.7—6.6;中等硬度的水為6.6—7.2;硬度較高的水則為7.2—7.8。在控制硫酸鋁劑量時應考慮上述特性。有時加入過量硫酸鋁,會使水的pH值降至鋁鹽混凝有效pH值以下,既浪費了葯劑,又使處理後的水發混。 粗製硫酸鋁中有效氧化鋁含量基本與精製相同,主要是不溶於水的物質含量高,廢渣較多,最好用熱水並拌以攪拌,才能完全溶解,因含有游離酸,酸度較高,腐蝕性強,溶解與投加設備應考慮防腐。
2. 聚合氯化鋁
聚合氯化鋁是一種無機高分子混凝劑。六十年代, 日本在製造與應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逐步取代硫酸鋁的趨勢。我國在1973年曾在成都召開全國新型混凝劑技術經驗交流會,會上對聚合氯化鋁的產品質量提出了要求,其中要求含氧化鋁(Al2O8)10%以上,鹼化度為50—80%,不溶物1%以下等。 我國某些地區仍將聚合氯化鋁稱為鹼式氯化鋁[A1n(OH)mCl3n-m],這是由於對它的基本化學式的不同理解而造成的。聚合氯化鋁的化學式應表示為[Al2(OH)nC18-n]m,其中n可取1到5中間的任何整數,m為≤10的整數。這個化學式實際指m個A12(OH)nCl6-n(稱羥基氯化鋁)單體的聚合物。 聚合氯化鋁中OH-與Al的比值對混凝效果有很大關系,一般可用鹼化度B表示:,例如n=4時,鹼化度。一般要求B為40~60%。 聚合氯化鋁作為混凝劑處理水時,有下列優點: (1)對污染嚴重或低濁度、高濁度、高色度的原水都可達到好的混凝效果。 (2)水溫低時,仍可保持穩定的混凝效果,因此在我國北方地區更適用。 (3)礬花形成快;顆粒大而重,沉澱性能好,投葯量—般比硫酸鋁低。 (4)適宜的pH值范圍較寬,在5—9間,當過量投加時也不會像硫酸鋁那樣造成水渾濁的反效果。 (5)其鹼化度比其他鋁鹽、鐵鹽為高,因此葯液對設備的侵蝕作用小,且處理後水的pH值和鹼度下降較小。 聚合氯化鋁的混凝機理與硫酸鋁相同,硫酸鋁的混凝機理包括了開始的鋁離子,最後的氫氧化鋁膠體和其中間產物(各種形態的水解聚合物)的作用。對於水中負電荷不高的粘土膠體,最好利用正電荷較低而聚合度大的水解產物,而對於形成顏色的有機物,則以正電荷較高的水解產物發揮作用為宜。但硫酸鋁的化學反應甚為復雜,不可能根據不同水質人為地來控制水解聚合物的形態。至於聚合氯化鋁則可根據原水水質的特點來控制製造過程中的反應條件,從而製取所需要的最適宜的聚合物,當投入水中,水解後即可直接提供高價聚合離子,達到優異的混凝效果。 目前我國聚合氯化鋁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各地土法綜合利用製得的產品,因受原 料、工藝條件等限制、質量受到影響,而各地區又缺乏具有完善工藝的專門廠家。
3. 三氯化鐵
三氯化鐵(FeCl3·6H2O)是一種常用的混凝劑,是黑褐色的結晶體,有強烈吸水性,極易溶於水,其溶解度隨溫度上升而增加,形成的礬花,沉澱性能好,處理低溫水或低濁水效果比鋁鹽好。我國供應的三氯化鐵有無水物、結晶水物和液體。液體、晶體物或受潮的無水物腐蝕性極大,調制和加葯設備必須考慮用耐腐蝕器材(不銹鋼的泵軸運轉幾星期也即腐蝕,用鈦制泵軸有較好的耐腐性能)。三氯化鐵加入水後與天然水中鹼度起反應,形成氫氧化鐵膠體,其反應式為 以上反應式只是一個粗略的表示方法,實際上要復雜得多,當被處理水的鹼度低或其投加量較大時,在水中應先加適量的石灰。 水處理中配製的三氯化鐵溶液濃度宜高,可達46%。 三氯化鐵的優點是形成的礬花比重大,易沉降,低溫、低濁時仍有較好效果,適宜的pH值范圍也較寬,缺點是溶液具有強腐蝕性,處理後的水的色度比用鋁鹽高。
4. 硫酸亞鐵
硫酸亞鐵FeS04·7H20是半透明綠色結晶體,易於溶水,在水溫20℃時溶解度為21%。 硫酸亞鐵離解出的Fe2+只能生成簡單的單核絡合物,因此,不如三價鐵鹽那樣有良好的混凝效果。殘留於水中的Fe2+會使處理後的水帶色,當水中色度較高時,Fe2+與水中有色物質反應,將生成顏色更深的不易沉澱的物質(但可用三價鐵鹽除色)。根據以上所述,使用硫酸亞鐵時應將二價鐵先氧化為三價鐵,然後再起混凝作用。 當水的pH值在8.0以上時,加入的亞鐵鹽的Fe2+易被水中溶解氧氧化成Fe3+ (1.16) 當水的pH值<8.0時,則可加入石灰去除水中CO2 (1.17) 石灰用量可按下式估算: [CaO]=0.37a+1.27CO2 (1.18) 式中 a——FeSO4的投加量(毫克/升);CO2——水中CO2的含量(毫克/升)。 當水中沒有足夠溶解氧時,則可加氯或漂白粉予以氧化: (1.19) 理論上1毫克/升FeSO4需加氯0.234毫克/升。 處理飲用水時,硫酸亞鐵的重金屬含量應極低,應考慮在最高投葯量處理後,水中的重金屬含量應在國家飲用水水質標準的限度內。 鐵鹽使用時,水的pH值的適用范圍較寬,在5.0—11間。
5. 碳酸鎂
鋁鹽與鐵鹽作為混凝劑加入水中形成絮體隨水中雜質一起沉澱於池底,作為污泥要進行適當處理以免造成污染。大水廠產生的污泥量甚大,因此不少人曾嘗試用硫酸回收污泥中的有效鋁、鐵,但回收物中常有大量鐵、錳和有機色度,以致不適宜再作混凝劑。 碳酸鎂在水中產生Mg(0H)2膠體和鋁鹽、鐵鹽產生的A1(OH)3與Fe(OH)3膠體類似,可以起到澄清水的作用。石灰蘇打法軟化水站的污泥中除碳酸鈣外,尚有氫氧化鎂,利用二氧化碳氣可以溶解污泥中的氫氧化鎂,從而回收碳酸鎂。[1]
詳見網路··
Ⅲ 污水處理葯劑
是叫高效污水處理絮凝劑吧,我們也在用,主要體現在沉降速度和去除COD、氨氮等等,有很多不同的種類,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家 華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你自己查聯系方式吧。
Ⅳ 求電鍍廠污水處理的加葯配方
1、氧化法----氧化劑如處理含#廢水時,常用次氯酸鹽在鹼性條件下氧化其中的#離子,使之分解成低毒的#酸鹽,然後再進一步降解為無毒的二氧化碳和氮。
2、中和混凝沉澱法-------鹼液、絮凝劑、重金屬捕捉劑例如在離子交換法除鉻工藝中,陽離子交換柱再生廢液是含有重金屬離子(Zn2+、Cr3+、Fe3+等)的強酸性廢液,可用去除酸根後陰離子交換柱的再生廢鹼液或加鹼中和,使之以氫氧化物形式沉澱。如投加高分子絮凝劑可改變這種沉澱物的沉降性能和分離性能。
3、中和沉澱法---------鹼液如酸性廢水用鹼性廢水或投加鹼性物質進行中和,形成沉澱物。
4、鐵氧體法-------鹼液電鍍廢水經過處理產生氫氧化鐵或其他重金屬氫氧化物沉澱,通過氧化反應使重金屬轉入強磁性的鐵氧體結晶中。此法可用於含鉻廢水的處理。化學法設備簡單,投資較少,應用較廣。但常留下污泥需要進一步處理,而且電鍍廢水分散,污泥不易集中處理和利用。
5、蒸發濃縮法利用熱源和蒸發器在常壓或負壓下直接濃縮廢水。用這種方法處理高濃度廢水比較經濟,常同三級逆流漂洗、氣-水噴淋,或同離子交換法聯合使用。目前生產中廣泛採用鈦管薄膜蒸發器和蒸發釜來濃縮含鉻廢水、含#廢水等,也是閉路循環的主要處理流程之一。
6、離子交換法利用離子交換樹脂活性基團上的可交換離子(H+、Na+、OH-等),去除廢水中的陽、陰離子。此法處理電鍍廢水不僅可回用水,還可回收金屬離子溶液。這種方法已用於處理含有金、鎳、銅、鎘、鉻等廢水。近年來人工合成的專門用於處理電鍍廢水的弱酸、弱鹼大孔樹脂,可分別用於去除鉻、鎳和銅,以及一些金屬的#化絡合陰離子。一般說來,離子交換法初次投資較大,操作管理水平要求較高,但處理效果穩定,由於能回用金屬和水,是當前電鍍廢水實現閉路循環的主要治理方法之一。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再生廢液會有鈉、鐵、氯根等雜質離子不能直接回用於鍍槽中,排入環境會造成污染。
7、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具有非常多的微孔結構和巨大的同比表面積,通常1g活性炭的表面積達700~1700m2,因而具有極強的物理吸附力,能有效地吸附廢水中的六價鉻離子(Cr6+)等重金屬離子。當活性炭達到吸附平衡後,還可以採用加熱、酸浸泡、鹼浸泡等方式除去吸附物,使活性炭再生。
Ⅳ 污水處理需要那些葯劑
1、 絮凝劑:可以有效的將頑固物質從液體中分離出來,常常用在初沉池、二沉專池、三級處理或深度處理等工藝環屬節中,主要使用的是聚丙烯醯胺。
2、 助凝劑:輔助絮凝劑發揮作用,加強混凝效果。
3、 調理劑:對脫水前剩餘污泥進行調理。
4、 破乳劑:主要是應用在含油廢水預處理中。
5、 消泡劑:主要是用於消除曝氣或攪拌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氣泡。
6、 PH調整劑:用於調節污水的酸鹼性。
7、 氧化還原劑:主要應用於含有氧化物質或還原物質的廢水處理。
8、 消毒劑:應用於廢水排放或回用前的消毒處理中。希望可以幫到你
Ⅵ 常用的污水處理葯劑有哪些
常用的有三種:復
1、絮凝劑:有時又制稱為混凝劑,可作為強化固液分離的手段,用於初沉池、二沉池、浮選池及三級處理或深度處理等工藝環節。
2、助凝劑:輔助絮凝劑發揮作用,加強混凝效果。
3、調理劑:又稱為脫水劑,用於對脫水前剩餘污泥的調理,其品種包括上述的部分絮凝劑和助凝劑。
Ⅶ 污水處理添加劑
污水處理添加劑分很多種,主要是用處處理污水,做到持續穩定達標排放的原則,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廢水廢氣都是必須處理的,這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地球人類的未來。
Ⅷ 化工污水處理葯劑有哪些
化工廠廢水處理過程中用到陽離子聚丙烯醯胺、高分子絮凝劑、聚合氯化內鋁、PAC、鹼等污水處理葯劑容。
化工廠廢水主要來自石油化學工業、煤炭化學工業、酸鹼工業、化肥工業、塑料工業、制葯工業、染料工業、橡膠工業等排出的生產廢水。
化工廠廢水處理防治的主要措施是:首先應改革生產工藝和設備,減少污染物,防止廢水外排,進行綜合利用和回收;必須外排的廢水,其處理程度應根據水質和要求選擇。一級處理主要分離水中的懸浮固體物、膠體物、浮油或重油等。可採用水質水量調節、自然沉澱、上浮和隔油等方法。二級處理主要是去除可用生物降解的有機溶解物和部分膠體物,減少廢水中的生化需氧量和部分化學需氧量,通常採用生物法處理。
經生物處理後的廢水中,還殘存相當數量的COD,有時有較高的色、嗅、味,或因環境衛生標准要求高,則需採用三級處理方法進一步凈化。三級處理主要是去除廢水中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和溶解性無機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和臭氧氧化法,也可採用離子交換和膜分離技術等。各種化學工業廢水可根據不同的水質、水量和處理後外排水質的要求,選用不同的處理方法。
Ⅸ 污水處理化驗室所用葯劑的配製
首先應該確定你們實驗室主要是測定什麼樣的污水,然後再有針對性的購買葯品。否版則沒有辦法確定葯劑權。
另外,推薦一本書
《現代水質監測分析技術 》費學寧主編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這本書我用過,很好用,也可以解決你所說的葯劑的配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