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式污水處理工藝
A. 一體化污水處理的介紹
通常生活污水處來理設源備工藝可分為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這兩種,生物膜法一般適用於水量較小、水質較為穩定、濃度不是很高的低濃度污水水質,同時由於生物膜培養較快一般夏天為7-10天,冬天為15-20天,系統調試好
B.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與傳統工藝比有哪些優勢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是將一沉池、I、II級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池集中一體的設備,並在I、II級接觸氧化池中進行鼓風曝氣,使接觸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有效的結合起來,同時具備兩者的優點,並克服兩者的缺點,使污水處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優點
1、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強,接觸氧化法的平均停留時間在6小時以上。
2、具有脫氮除磷能力,並可以通過調節設備的構造,達到處理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城市污水的能力。;
3、接觸氧化池內的填料多為組合軟填料,質輕、高強、物理化學性質穩定,比表面積大,生物膜附著能力強,污水與生物膜的接觸效率高。
4、接觸氧化池內採用曝氣器進行鼓風曝氣,使纖維束不斷漂動,曝氣均勻,微生物生長成熟,具有活性污泥法的特徵。
5、出水水質穩定,污泥產量少並易於處理。
6、潛水泵中可設於設備之中,減少工程投資。
7、設備可設於地面上,也可埋於地下。埋於地下時,上部覆上可用於綠化,廠區佔地面積少,地面構築物少。
8、易於完成自動控制,管理操作簡單。
9、設備可以連接在汽車上做成移動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缺點
1.不利於維修,設備出現故障後,不方便檢修與更換。這通常是業主最煩惱的。
2.對環境適應性強,冬天防凍、夏天防洪,北方需要埋入較深,並做保溫處理。
3、由於設備的局限性,該設備只能用在廢水量比較小的項目中。
C. 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有哪些工藝
物理法
1.沉澱抄法:主要去除廢水中無機襲顆粒及SS
2.過濾法:主要去除廢水中SS和油類物質等
3.隔油:去除可浮油和分散油
4.氣浮法:油水分離、有用物質的回收及相對密度接近於1(水的密度近似1)的懸浮固體
5.離心分離:微小SS的去除
6.磁力分離:去除沉澱法難以去除的SS和膠體等
化學法
1.混凝沉澱法:去除膠體及細微SS
2.中和法:酸鹼廢水的處理
3.氧化還原法:有毒物質、難生物降解物質的去除
4.化學沉澱法:重金屬離子、硫離子、硫酸根離子、磷酸根、銨根等的去除
物理化學法
1.吸附法:少量重金屬離子、難生物降解有機物、脫色除臭等
2.離子交換法:回收貴重金屬,放射性廢水、有機廢水等
3.萃取法:難生物降解有機物、重金屬離子等
4.吹脫和汽提:溶解性和易揮發物質的去除。
D.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是什麼工藝流程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最好採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根據後續處理工藝的不同,它又分為:水解-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氣浮-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快沉-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超超聲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微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舊污水處理工程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方面與其它工藝結合,發展出AB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2/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氧化溝-導流曝氣生物濾池;SBR-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多種深度處理工藝。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充分借鑒了曝氣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間隙曝氣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硝化返硝化法、給水快濾法等八者設計手法,並結合二級或三級污水處理工藝而研製出來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2005年獲得國家專利。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我國的北京、山東、河北、貴州、山西、四川、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實例,案例涉及生活、醫院、化工、屠宰、食品、亞麻、酒精、制葯、榨菜等領域的污水處理。大量的應用證明:出水水質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完成兩次曝氣,兩次沉澱、兩次過濾,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流程,特別是在連續進水條件下,實現間隙曝氣,活性污泥迴流,整個運行沒有閑置,其優點較處理其它方法較為突出,處理效果尤為顯著。2009年被列為「創新項目」;同年12月又被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2010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12年又被列為十二五期間,國家加大投入在城鎮、村鎮、農村、工業、養殖、以及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等領域中推薦使用、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1)、技術前瞻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是一種典型的高負荷、淹沒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相導流,脫氮除磷反應器,在不加大投資的前提下,使處理後的污水優於排放標准,達到中水回用水質,因此技術前瞻性。
(2)、工藝創新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過程。整個運行沒有閑置。 因此工藝創新性。
(3)、工程投資經濟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BOD5容積負荷是常規二級生物處理的5~10倍,並將兩個曝氣池、兩個沉澱池、兩個過濾池合為一體,因此,工程投資經濟性。
(4)、處理效果穩定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具有硝化、反硝化功能,沒有污泥膨脹之慮,不受水力負荷的沖擊,因此處理效果穩定性。
(5)、處理流程簡化性
導流曝氣生物過濾能將污水理後,在不用深度處理設施和設備的條件下,達到中水回用水質,因此處理流程性簡化。
(6)、運轉費用經濟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利用濾料切割、阻擋、細碎氣泡,強化氣、液傳質效應,增加微生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和時間,大大提高充氧率,減小耗電功率,因此運轉費用經濟性。
(7)、操作管理簡單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採用PLC實現程式控制運行,即通過通過液位感測與設備連鎖,做到有污水自動開機,無污水自動停機;通過溶氧測定儀變頻器連鎖,實現曝氣量調節;通過無錢傳輸,實現遠程監控,達到水質監控、故障判等目的,因此操作管理簡單性。
(8)、脫氮除磷典型性
通過內錐的下部、和外錐的上部的自養型細菌(如硝化菌)等,使氨氮被兩次硝化,能將氨氮脫到3mg/L以下,最低的小於0.068mg/L,因此脫氮典型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除磷,是在內錐、和外錐這兩個好氧段產生的聚磷菌,能大量攝取溶解性磷,並且通過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錐底沉降後,很順暢的排泥,因此出水中的磷一般小於0.5mg/L,最低的達到0.08mg/L,因此除磷典型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有效解決了BAF(曝氣生物濾池)、脫氮效果好,除磷效果差的技術難題。同時還解決了A2/O在二沉池中N2附著污泥上浮,沉澱效果不理想。增大二沉池還原電位增高、造成磷釋放,除磷效果不盡人意等技術難題。
(9)、氣溫及運行方式適應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能在1℃—50℃之間正常運行,不受地理氣候條件影響,適用於南方,也適合於北方,加上大量的微生物不會流失,即使長時間不運轉也能保持其菌種的活性,進水後很快正常運行,因此氣溫及運行方式適應性。
(10)、檢修換件方便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主要轉動設備置於地上,加上採用的是國產設備,並且設有故障判報警統,因此檢修換件方便性。
(11)、工程建設靈活性
導流曝氣生物過濾池為模塊化結構,可集中設計,也可分開設計,有利於工程的升擴建,能較好地適應各個地區地貌,對於舊污水處理工程的升級改造也時分有利。
E.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是什麼
工藝流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前端設有一座玻璃鋼調節池和不銹鋼手動格柵,去除大顆粒雜質。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內部為改良AO+高效沉澱工藝,內置有泓濟環保專利產品酶浮填料,有效增加微生物濃度。出水水質滿足當地排放標准。後期運維配套有遠程監控系統,從移動端可實現管網系統的共享運營。
在某些遠離村莊的散戶居民,泓濟環保採用iCELL地埋式小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出戶排水管不需要很大的埋深,管道無需很長,生活污水就地即可得到處理,減少了農村點源污染問題。同時iCELL還可以選配太陽能板供電,真正做到零運行費用。
F. 常見的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採用的工藝有哪些
一體化生活抄污水處理設備常用襲工藝主要包括兩大類別:生物膜法以及活性污泥法。具體使用工藝: 生物膜法:生物轉盤、接觸氧化法、厭氧生物濾池。 活性污泥法:曝氣法、氧化溝法、AB法、AO法、A2O工藝等
G.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說明
一體化污水處理的設計主要是對生活污水和與之相類似的工業有機污水的處理,其主要處專理手段是採用屬目前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接觸氧化法,水質設計參數也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質設計計算,按進水平均為BOD5200mg/l計,出水BOD5按20mg/l計,共有六部分組成:(1)初沉池(2)接觸氧化池(3)二沉池(4)消毒池,消毒裝置(5)污泥池(6)風機房、風機組成-by廣州綠日環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