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污水處理運營模式
① 污水運營是做什麼的啊
「污水運營」實質上就是「環境保護設施運營」。
環境保護設施運營是按照《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環保總局第23號令)要求開展的一項工作,目的是為了加強對環境保護設施的運行和監督管理,保證環境保護設施正常運行,防治污染,提高和改善環境質量。
其中「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的定義是:
專門從事污染物處理、處置的社會化有償服務或者以營利為目的根據雙方簽訂的合同承擔他人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管理的活動。
提供污水運營服務的前提要求:
必須按規定申請獲得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證書,並按照資質證書的規定從事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活動。
資質證書按照運營業務范圍和污染物處理處置規模分為:
1、《甲級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證書》
2、《乙級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證書》
3、甲、乙級資質證書各分為正式證書和臨時證書兩種
4、甲級資質證書和乙級資質證書有效期為3年,臨時甲級資質證書和臨時乙級資質證書有效期為1年
各級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分為:
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除塵脫硫、工業廢氣、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除外)、生活垃圾、自動連續監測等專業類別
說白了,污水運營其實就是一種提供第三方污水處理服務的新型污水處理管理運營模式。因國家日益重視環境排污問題,加強排污監管力度,達標排放成為企業必須遵守的准則。
將企業的污水處理達標的任務職責交由有污水處理甲、乙級資質的第三方公司,通過簽訂協議明確規定雙方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後果,使更多的企業做到真正的達標排污,維護生態,保護環境,這也就是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出台這個管理辦法根本原因。
② 現在國內的污水處理廠主要有哪些經營模式呢
答:對建成抄污水處理廠襲的管理方面,除了通過TOT、委託管理等模式引入先進的管理模式外;大部分還是由政府通過專門的管理單位責運營管理,性質是事業單位或國有企業,管理經費來源於政府財政,運行比較平穩,但通常機構龐大、人員多、成本高、水平低和設施運行效率差,沒有建立一套標准化的、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
市政公用設施逐步走向市場化已經是一種迅速擴大的趨勢,而污水處理是近年來發展比較快的行業,其步伐邁得大邁得快。如何適應市場化的形式,加快污水處理廠管理體制的改革,建立精簡有效的管理機構,推行規范化、標准化的管理系統,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服務質量,降低成本,是目前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的重要課題。
③ 污水處理第三方運營模式好嗎
專業人做專業事,如果自己實在搞不定。找第三方是個不錯的選擇,至少服務優質,環保問題也不需要自己操心。
④ 污水處理運營指的是什麼
工業污水處理運維,又可稱為工業污水處理第三方運營或污水處理運營外包,顧名思回義,污水處理廠答的所有「大事小情」,例如:定期的設備保養維修;實時水質自檢;污水處理廠工藝系統升級;都將交由專業的第三方污水處理公司全權負責,從此再無環保後顧之憂。
⑤ 什麼是PPP鄉鎮生活污水處理運營模式
PPP運營模式:廣義上泛指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為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而建立的各種合作關系內,廣義容的PPP可以理解為一系列項目融資模式的總稱。至於你說的鄉鎮生活污水處理運營其實就是政府與私人合作,來完成鄉鎮生活污水處理運營。
⑥ 污水處理站如何運營最省錢
推薦使用來第三方運營模式。自就是找第三方環保公司去運營。支付一定費用,人員,維修,葯劑全是他們出。但是他們多少肯定會賺一點,長久來算比自己運營來的省錢也穩妥,至少不用擔心超標之類的,出了問題也是第三方承擔責任。詳情可以搜索污水處理運營。
⑦ 我公司是做污水處理的,在全國范圍內承接污水運營項目,現在廣東省內有3個運營項目點(公司在外省
不管你有沒有資質,打點好了當地政府就沒問題了,沒打點或者沒找的關鍵人物或者找錯了人就等著處罰吧。不過被處罰也沒關系,打點好了就少罰點再營業,再罰再開,沒有就罰到傾家盪產關門歇業。不信你試試~
⑧ 什麼叫湛江模式
湛江模式,指將商業保險引入社會保障體系,通過保險公司提供的大額補充保險,群眾在不多出一分錢的情況下,得到了更大的保障。真正做到了政企分離,並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了政企合作。
2009年1月,湛江市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並軌運行,解決了以往因兩種醫保制度繳費標准懸殊、統籌層次不同所造成的參保積極性不高、基金調劑能力弱等問題。為了進一步改善「並軌」後醫保報銷手續煩瑣、醫療資源配置不均、政府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等狀況,湛江市決定引入商業手段,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提供一體化管理和服務——通過建立「一體化咨詢服務平台」,保險公司向全市居民提供包括基本醫療、補充醫療、健康管理、商業健康保險等政策咨詢服務;通過建立「一體化支付結算平台」,實現病人診療費用結算信息在保險公司、社保部門和定點醫院之間的共享。
「湛江模式」入選金融時報「2010年中國保險十大新聞」 2010年12月揭曉的「2010年中國保險十大新聞」評選中,中國人保健康「湛江模式」作為保險業服務國家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典型樣本,入選十大新聞第一項——「保險業多種模式參與社保體系建設獲重要進展」。 評委會點評指出,在政府積極改善民生、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進程中,保險業涌現出「湛江模式」、「宜興模式」、「晉江模式」,地方政府與商業保險機構積極合作,在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新農合服務中,發揮了商業保險機構不可或缺的重要補充作用。 「湛江模式」的要義是合署辦公,通過合署辦公,建立了基本醫療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相統一的一站式管理服務平台,健康險公司為基本醫療保障提供醫療管理、單證審核等專業服務,減少了社保部門的管理人員和運營成本,提升了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優化了醫療衛生資源管理,提高了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使有限的醫療資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實現了社保部門、公司與定點醫院的「優勢互補、無縫鏈接、合作共贏」,被稱為保險業服務國家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成功實踐和典型樣本。 中央充分肯定「湛江模式」在轉變政府職能、藉助第三方的專業優勢、效率優勢、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等方面的價值和意義,無疑會引導社會各界更加註重從制度、機制層面研究保險業在服務新醫改中的積極作用,為推廣「湛江模式」爭取更大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