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生物轉盤
① 生物轉盤法主要適合什麼污水處理
生物轉盤污水處理工藝應該說的是一種專利工藝,你要投標或者施工,必須拿到這個工藝的相關授權,否則無效的。
② 生物轉盤是怎麼凈化污水
定義:一種好氧處理污水的生物反應器,由水槽和一組圓盤構成,圓盤下部浸沒在水中,圓盤上部暴露在空氣中,圓盤表面生長有生物群落,轉動的轉盤周而復始地吸附和生物氧化有機污染物,使污水得到凈化。
rotating biological disk 由水槽和部分浸沒於污水中的旋轉盤體組成的生物處理構築物。盤體表面上生長的微生物膜反復地接觸槽中污水和空氣中的氧,使污水獲得凈化。 生物轉盤工藝是生物膜法污水生物處理技術的一種,是污水灌溉和土地處理的人工強化,這種處理法使細菌和菌類的微生物、原生動物一類的微型動物在生物轉盤填料載體上生長繁育,形成膜狀生物性污泥---生物膜。污水經沉澱池初級處現後與生物膜接觸,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攝取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作為營養,使污水得到凈化。在氣動生物轉盤中,微生物代謝所需的溶解氧通過設在生物轉盤下側的曝氣管供給。轉金錶面覆有空氣罩,從曝氣管中釋放出的壓縮空氣驅動空氣罩使轉金轉動,當轉金離開污水時,轉金錶面上形成一層薄薄的水層,水層也從空氣中吸收溶解氧。。。
生物轉盤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來降低污水的COD和BOD
其原理是利用轉盤的轉動,使附著在轉盤上的微生物在水和空氣來回循環。在水中的過程微生物的氧化作用分解水中的有機物,而在空氣過程中微生物獲取空氣中的氧氣,用於氧化作用。通過不斷循環達到凈水目的
③ 污水處理廠里中各種設備具體做什麼的如格柵、調節池、生物轉盤、二沉池、是用
1、化糞池化糞池(huàfènchí)指處理糞便並加以過濾沉澱的設備。其原理是固化物在池底分解,上層的水化物體,進入管道流走,防止了管道堵塞,給固化物體(糞便等垃圾)有充足的時間水解。 化糞池(septic tank)指的是將生活污水分格沉澱,及對污泥進行厭氧消化的小型處理構築物。
2、初沉池
污水處理中用於去除可沉物和漂浮物的構築物。廢水經初沉後,約可去除可沉物、油脂和漂浮物的50%、BOD的20%,按去除單位質量BOD或固體物計算,初沉池是經濟上最為節省的凈化步驟,對於生活污水和懸浮物較高的工業污水均易採用初沉池預處理。
3、二沉池通常把生物處理後的沉澱池稱為二沉池或最終沉澱池(終沉池)。二沉池的作用是泥水分離,使混合液澄消、污泥濃縮並將分離的污泥迴流到生物處理段。
4、調節池指的是用以調節進、出水流量的構築物。 在水電站上,是指具有一定的調節容積以適應水電站負荷變化的水池;在污水處理廠上,為了使管渠和構築物正常工作,不受廢水高峰流量或濃度變化的影響,需在廢水處理設施之前設置的水池。
用以調節進、出水流量的構築物。主要起對水量和水質的調節作用,以及對污水pH值、水溫,有預曝氣的調節作用,還可用作事故排水。
5、厭氧池
厭氧反應器,原污水與從沉澱池排出的含磷迴流污泥同步進入,本反應器主要功能是釋放磷,同時部分有機物進行氨化。
關系
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
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設備後,污泥被最後利用。(3)污水處理生物轉盤擴展閱讀
按污水來源分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包括: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純溶液。
按水污的質性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污染物主要有:
未經處理而排放的工業廢水;未經處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大量使用化肥、農葯、除草劑的農田污水;堆放在河邊的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水土流失;礦山污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化糞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初沉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次沉澱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調節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AAO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污水處理
④ 生物轉盤是污水深度處理嗎
所謂深度處理一般是指廢水經過處理以後仍然不能滿足相關要求,然後實施的進專一步屬處理叫深度處理。所以,深度處理的概念是相對的。一般情況下,生物法不會被稱為深度處理,因為處理廢水優先考慮的就是生物法,它最經濟,生物法處理不能滿足要求了,然後再考慮物理化學方法,所以一般所說的深度處理都是指生物法之後的物理化學處理方法。
當然,如果在生物轉盤之前你就對廢水進行了處理,然後再採用生物轉盤處理使最終出水滿足要求,那在這里也可以將生物轉盤稱為深度處理。
深度處理主要是一個工藝概念,不是一個技術概念。不知道這個解釋你是否滿意。
⑤ 生物轉盤與活性污泥法相比有什麼優點
生物轉盤與活性污泥法相比有什麼優點
生物轉盤的工藝流程、生物濾池內、生物接觸氧化池的容工藝流程相似,均具有生物膜法工藝流程的優勢:不需迴流污泥。生物轉盤工藝、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池相比,都具備有自身的特點:
1、生物轉盤比表面積大,廢水接觸時間比生物濾池法和生物接觸氧化池的時間長,廢水的處理效率較高,不易造成濾料的堵塞;
2、 生物轉盤的運行過程中,存在「富氧-缺氧」的交替過程,可以對廢水進行生物脫氮處理;
3、生物轉盤運行管理費用是最低,然而建造成本也低於生物濾池,運行費用低於生物接觸氧化池,雖然佔地面積大,但從長期效益來看仍具有優勢;
4、生物轉盤雖受溫度影響較大,現已有成熟的保護措施:如在轉盤單元上加一個蓋子(一般用玻璃纖維材料),可保護設備免受惡劣天氣、凍結以及日曬等因素的影響[21],同時也可控制生物轉盤產生的臭氣, 綜上所述,生物轉盤在生活污水的處理效率、經濟的綜合效益上最優,因此,本設計推薦採用生物轉盤作為小型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方案。
生物轉盤的工藝特點:除了具有生物膜法工藝的共同特徵之外,如對水質水量具有較強的適應性,生物相多,能夠處理濃度范圍較廣的廢水等。
⑥ 污水處理中,生物膜法,接觸氧化法和生物轉盤法三者之間有何區別謝謝!
生物膜法是指用天然材料(如卵石)、合成材料(如纖維)為載體,在其表面形成一種特殊的生物膜,生物膜表面積大,可為微生物提供較大的附著表面,有利於加強對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其反應過程是:①基質向生物膜表面擴散,②在生物膜內部擴散,③微生物分泌的酵素與催化劑發生化學反應,④代謝生成物排出生物膜。
生物膜法主要工藝方法有生物廊道、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池等。生物膜法具有較高的處理效率,對於受有機物及氨氮輕度污染水體有明顯的效果。它的有機負荷較高,接觸停留時間短,減少佔地面積,節省投資。此外,運行管理時沒有污泥膨脹和污泥迴流問題,且耐沖擊負荷。日本、韓國等都有對江河大水體修復的工程實例。
生物膜水解酸化—生物膜接觸氧化工藝在穩定性、抗沖擊性、生物菌種耐溫性等方面均能滿足實際需要,並且處理裝置易維護,技術可靠。
一、技術原理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又稱「淹沒式生物濾池」、「接觸曝氣法」、「固著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種於20世紀70年代初開創的污水處理技術,其技術實質是在生物反應池內充填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並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在填料上布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廣泛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
生物接觸氧化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的特點,池內的生物固體濃度(5~10g/l)高於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濾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可達2.0~3.0kgBOD5/m3.d),另外接觸氧化工藝不需要污泥迴流,無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較活性污泥法簡單,對水量水質的波動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三、工藝特點
容積負荷高,佔地相對較小
抗沖擊負荷,可間歇運行
生物種類多,活性生物量大
無污泥膨脹問題
流程較為復雜
布水、曝氣不易均勻,易出現死區
需定期反洗,產水率低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於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並使池體內污水處於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同浸沒在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
生物接觸氧化法中微生物所需的氧常通過鼓風曝氣供給,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後,近填料壁的微生物由於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並促進新生物膜的生長,形成生物膜的新陳代謝,脫落的生物膜將隨出水流出池外。
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以下特點:
1、由於填料比表面積大,池內充氧條件良好,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固體量較高,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2、由於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3、剩餘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簡便。
生物轉盤(又名轉盤式生物濾池)是一種生物膜法處理設備。它具有很多優點,在印染、造紙、皮革和石油化工等行業的工業廢水處理中得到應用,效果較好。
生物轉盤去除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機理,與生物濾池基本相同。
生物轉盤工藝是生物膜法污水生物處理技術的一種,是污水灌溉和土地處理的人工強化,這種處理法使細菌和菌類的微生物、原生動物一類的微型動物在生物轉盤填料載體上生長繁育,形成膜狀生物性污泥---生物膜。污水經沉澱池初級處現後與生物膜接觸,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攝取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作為營養,使污水得到凈化。在氣動生物轉盤中,微生物代謝所需的溶解氧通過設在生物轉盤下側的曝氣管供給。轉金錶面覆有空氣罩,從曝氣管中釋放出的壓縮空氣驅動空氣罩使轉金轉動,當轉金離開污水時,轉金錶面上形成一層薄薄的水層,水層也從空氣中吸收溶解氧。
⑦ 污水處理廠生物轉盤懸浮物高,沖刷不起作用怎麼辦
污水處理指為使污復水達到排制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並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
按污水來源分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③純溶液。
按水污的質性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污染物主要有:⑴未經處理而排放的工業廢水;⑵未經處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⑶大量使用化肥、農葯、除草劑的農田污水;⑷堆放在河邊的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⑸水土流失;⑹礦山污水。
⑧ 生物轉盤處理廢水的原理是什麼
生物轉盤(又名轉盤式生物濾池)是一種生物膜法處理設備。它具有很多優點,在印染、造紙、皮革和石油化工等行業的工業廢水處理中得到應用,效果較好。
生物轉盤去除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機理,與生物濾池基本相同。
生物轉盤工藝是生物膜法污水生物處理技術的一種,是污水灌溉和土地處理的人工強化,這種處理法使細菌和菌類的微生物、原生動物一類的微型動物在生物轉盤填料載體上生長繁育,形成膜狀生物性污泥---生物膜。污水經沉澱池初級處現後與生物膜接觸,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攝取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作為營養,使污水得到凈化。在氣動生物轉盤中,微生物代謝所需的溶解氧通過設在生物轉盤下側的曝氣管供給。轉金錶面覆有空氣罩,從曝氣管中釋放出的壓縮空氣驅動空氣罩使轉金轉動,當轉金離開污水時,轉金錶面上形成一層薄薄的水層,水層也從空氣中吸收溶解氧。
其它相關資料
生物膜法是指用天然材料(如卵石)、合成材料(如纖維)為載體,在其表面形成一種特殊的生物膜,生物膜表面積大,可為微生物提供較大的附著表面,有利於加強對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其反應過程是:①基質向生物膜表面擴散,②在生物膜內部擴散,③微生物分泌的酵素與催化劑發生化學反應,④代謝生成物排出生物膜。
生物膜法主要工藝方法有生物廊道、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池等。生物膜法具有較高的處理效率,對於受有機物及氨氮輕度污染水體有明顯的效果。它的有機負荷較高,接觸停留時間短,減少佔地面積,節省投資。此外,運行管理時沒有污泥膨脹和污泥迴流問題,且耐沖擊負荷。日本、韓國等都有對江河大水體修復的工程實例。
生物膜水解酸化—生物膜接觸氧化工藝在穩定性、抗沖擊性、生物菌種耐溫性等方面均能滿足實際需要,並且處理裝置易維護,技術可靠。
一、技術原理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又稱「淹沒式生物濾池」、「接觸曝氣法」、「固著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種於20世紀70年代初開創的污水處理技術,其技術實質是在生物反應池內充填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並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在填料上布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廣泛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
生物接觸氧化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的特點,池內的生物固體濃度(5~10g/l)高於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濾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可達2.0~3.0kgBOD5/m3.d),另外接觸氧化工藝不需要污泥迴流,無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較活性污泥法簡單,對水量水質的波動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三、工藝特點
容積負荷高,佔地相對較小
抗沖擊負荷,可間歇運行
生物種類多,活性生物量大
無污泥膨脹問題
流程較為復雜
布水、曝氣不易均勻,易出現死區
需定期反洗,產水率低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於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並使池體內污水處於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同浸沒在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
生物接觸氧化法中微生物所需的氧常通過鼓風曝氣供給,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後,近填料壁的微生物由於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並促進新生物膜的生長,形成生物膜的新陳代謝,脫落的生物膜將隨出水流出池外。
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以下特點:
1、由於填料比表面積大,池內充氧條件良好,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固體量較高,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2、由於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3、剩餘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簡便。
⑨ 與生物濾池相比較,生物轉盤具有哪些特點
生物轉盤的工藝流程、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池的工藝流程相似,均具有生物膜內法工藝流程的容優勢:不需迴流污泥。生物轉盤工藝、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池相比,都具備有自身的特點:
1、生物轉盤比表面積大,廢水接觸時間比生物濾池法和生物接觸氧化池的時間長,廢水的處理效率較高,不易造成濾料的堵塞;
2、 生物轉盤的運行過程中,存在「富氧-缺氧」的交替過程,可以對廢水進行生物脫氮處理;
3、生物轉盤運行管理費用是最低,然而建造成本也低於生物濾池,運行費用低於生物接觸氧化池,雖然佔地面積大,但從長期效益來看仍具有優勢;
4、生物轉盤雖受溫度影響較大,現已有成熟的保護措施:如在轉盤單元上加一個蓋子(一般用玻璃纖維材料),可保護設備免受惡劣天氣、凍結以及日曬等因素的影響[21],同時也可控制生物轉盤產生的臭氣, 綜上所述,生物轉盤在生活污水的處理效率、經濟的綜合效益上最優,因此,本設計推薦採用生物轉盤作為小型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方案。
生物轉盤的工藝特點:除了具有生物膜法工藝的共同特徵之外,如對水質水量具有較強的適應性,生物相多,能夠處理濃度范圍較廣的廢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