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頻震動分離系統回用技術
『壹』 超頻三電腦風扇時常震動發出噪音.用手碰一下就好了
風扇需增加些潤滑油,或清理下灰塵.最好整個機箱全清理下
『貳』 顯卡超頻原理及應用
hd4870性價比高lz想的太有意思了!液氨你是不是還得有壓縮機啊,還得有儲氨罐,而且其易燃易爆,誰敢放機箱里!呵呵!乾冰製冷工藝要求則更高,還有液氮等等,我想如果能夠實現的話那麼機箱的得佔地幾十平方吧!製冷只是超頻中溫度過高燒毀晶體管的阻滯手段!成熟的製冷一般為被動和主動散熱,主動就是風冷、水冷、油冷等等。正常情況下顯示核心的晶體管不能超過105度,因為130是它所能受熱的極限。工作溫度達不到一定的高度,diy肯定不會放過顯卡的!這回明白了嗎?
『叄』 誰能告訴我一篇關於計算機系統維護專業的專科論文
http://www.lwenwang.cn/news_list.asp?id=17954
計算機維護論文
首先說明一下我自己的計算機的基本配置:Inter(R) on(R) CPU 1.81GHz ;內存260,580 KB RAM;硬碟60GB;顯卡ASUS V7100PRO/SI416 v29.80。
我的計算機有的時候,會出現藍屏,我的計算機我個人感覺還是可以的,我於是很不明白,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我經常的拆卸我的計算機,我對於我個人的計算機還是比較了解的,我也很大膽,大不了我再買新的就是了。在這期間我也學習不少的計算機維修的知識,這也是我非常喜歡這一門課的原因。下面我就羅列一下我遇到的一些問題:
無法找到硬碟的情況
對於出現「HDD Not Detected」錯誤提示的硬碟,首先檢查硬碟外部數據信號線的介面是否有變形,介面焊點是否存在虛焊。排除以上的可能後,取下硬碟後蓋,露出電路控制板。擰下控制板上的固定螺絲,將控制板與硬碟主體分離。這時可以看見硬碟主體的兩排彈簧片。一排作為主電機的電源,另一排作為硬碟主體的磁頭機械臂驅動線圈電源以及硬碟主體與電路控制板間數據傳輸介面。對於無特殊封裝的硬碟,往往可以看見彈簧片與控制電路板對應部位均有灰塵。用脫脂棉蘸無水酒精清潔,對彈簧片變形的部位校形,並除去氧化層,一般情況下均可恢復正常。
如果以上處理無效,那就得打開硬碟主體。選擇一個灰塵很少的環境,擰開硬碟前蓋的螺絲(有的是用膠粘 牢)。取下硬碟的前蓋,這時就可清楚地看到盤面。首先用數字萬用表檢測磁頭機械臂驅動線圈是否斷路。該線圈的正常阻值為20Ω左右。其次檢測磁頭上的連線是否斷開。每張盤面的兩側均有一個磁頭,每個磁頭均有兩根連線接到磁頭機械臂上的集成晶元上。該晶元常見的型號為H1710Q,作用是將磁信號轉變為電信號,再送到電路控制板處理。磁頭阻值應在23Ω~26Ω之間。若磁頭阻值較大,說明磁頭損壞。磁頭連線與晶元H1710Q相連,H1710Q對應腳阻值應在1.7kΩ左右,若在1.2kΩ以下說明該晶元已被擊穿,可與排線一起更換。
若磁頭上的連線斷路,可用直徑0.2mm的優質漆包線取代。一端壓在磁頭的金屬彈片上,另一端焊在H1710Q相應的腳上。注意將漆包線卡在機械臂相應的卡槽內,並用少許502膠水固定,防止硬碟轉動時與漆包線相摩擦。將硬碟各部分復原後,最後用702硅膠將硬碟周圍封死,防止灰塵進入。由於磁頭體積很小,不易將漆包線卡在上面,最好在放大鏡下操作。這時千萬不可用力過猛,否則會造成磁頭損壞,所以要小心加小心。經這樣修復開機後硬碟可恢復正常。
提示硬碟出錯的情況
對於出現提示「HDD Controller Error」錯誤的硬碟,大都是由於某種原因造成硬碟主引導記錄(MBR)上文件受損。MBR位於0磁頭/0柱面/1扇區上,由Fdisk.exe對硬碟分區時生成。若MBR受損,微機會提示HDD Controller Error,實際上是零磁軌上文件損壞,這時格式化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必須用專用軟體來處理。首先用系統盤在A盤啟動後,運行Scandisk命令檢查C盤。
若 零磁軌未損壞,只需用Norton8.0將該磁軌上的文件修復即可。具體做法為:找一台內置硬碟與待修硬碟型號規格完全相同且裝有Norton8.0版軟體的電腦,將待修硬碟與硬碟電源線相連接,但硬碟信號線不接,跳線不變。①開機後運行Disk Edit命令,從菜單Tools中點取CONFIGURATION項,將Read Only項取消;②從下拉菜單O-biect中選取Driver項,將Hard Disk類型設置為Physical Disk,點擊OK項確定;③從Ob-ject菜單中選取Partition Table項,將接在完好硬碟上的信號線拔下,接到待修硬碟上,點擊OK項確定;④選擇Hard Disk1點擊OK項確定,再從Write Ob-ject to Physical Sectors對話框中將Cylinder、Side、Sector分別設置成0、0、1點擊OK項確定。當出現Warning對話框時選Yes項。退出Norton軟體,這樣就將硬碟的主引導信息恢復。重啟後硬碟恢復正常,原硬碟內的文件也不會丟失。
若零磁軌損壞的硬碟,先仍按上述步驟用Norton8.0軟體處理,只是到了第三步時,將Cylinder、Side、Sector分別設置成1、0、1點擊OK項確定。當出現Warning對話框時選Yes項。退出Norton軟體,重新啟動計算機,在BIOS設置硬碟自動檢測一欄中可以看到,CYLS數值減少了1個。如原來CYLS為2112,則變為2111。說明原硬碟分區表是從C盤的0柱面開始,現從1柱面開始。保存BIOS設置後退出。重新分區、格式化後硬碟恢復正常。另有一些硬碟,自檢時提示「HDD Controller Error」。採用以上方法處理無效,只能報廢
計算機中最嬌氣的部件應該是硬碟了。雖然隨著製造工藝的不斷進步,這種情況有所轉變,一些硬碟廠家如昆騰也發布了相關的新技術,比如昆騰七代開始使用的為減少硬碟受到的沖擊力而開發的SPS震動防護系統,以此指望硬碟的身體「 強健」起來。但硬碟易壞的缺點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對於喜歡追新的個人電腦用戶來說,硬碟的更新頻率一般沒有CPU 或顯示卡那麼快--即使要買新硬碟,老硬碟也要掛在機箱里發揮余熱,所以人們特別不願意看到硬碟出故障,尤其是硬碟中保存了珍貴的數據資料時。硬碟屬邏輯損壞倒也罷了,大不了重裝軟體,但物理損壞呢?其實只要情況不是特別嚴重,用一些方法處理,一般也能解決問題。
首先來看看硬碟有了物理損傷,也就是有了壞道後有哪些現象。
1.讀取某個文件或運行某個軟體時經常出錯,或者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操作成功,其間硬碟不斷讀盤並發出刺耳的雜音,這種現象意味著硬碟上載有數據的某些扇區已壞。
2.開機時系統不能通過硬碟引導,軟盤啟動後可以轉到硬碟盤符,但無法進入,用SYS命令傳導系統也不能成功。這種情況比較嚴重,因為很有可能是硬碟的引導扇區出了問題。
3.正常使用計算機時頻繁無故出現藍屏。
對於前面3種情況,我們一般都有辦法作或多或少地補救。以下提供了幾種方法來對硬碟的壞道作修復,要注意的是,應該優先考慮排在前面的方法。
1.首先從最簡單的方法入手。在Windows98的資源管理器中選擇硬碟盤符,右擊滑鼠,在快捷菜單中選擇 「屬性」,在「工具」項中對硬碟盤面作完全掃描處理,並且對可能出現的壞簇作自動修正。對於以上第2種情況即不能進入 Windows98的現象,則可以用Windows98的啟動盤引導機器,然後在「A:>」提示符後鍵入「scand isk X:」來掃描硬碟,其中「X」是具體的硬碟盤符。對於壞簇,程序會以黑底紅字的「B」(bad)標出。
2.實際上,第1種方法往往不能奏效,因為Windows98對「壞道」的自動修復很大程度上是對邏輯壞道而言,而不能自動修復物理壞道,所以有必要考慮對這些壞道作「冷處理」。所謂「冷處理」就是在這些壞道上作標記,不去使用,惹不起還躲得起。記住第1種方法中壞道的位置,然後把硬碟高級格式化,將有壞道的區域劃成一個區,以後就不要在這個區上存取文件了。要說明的是,不要為節約硬碟空間而把這個區劃得過分「經濟」,而應留有適當的餘地,因為讀取壞道周圍的「好道」是不明智的--壞道具有蔓延性,如果動用與壞道靠得過分近的「好道」,那麼過不了多久,硬碟上新的壞道又將出現。
3.用一些軟體對硬碟作處理,其中最典型的是PartitionMagic了。這里以4.0版本為例:掃描硬碟可以直接用PartitionMagic4中的「check」命令來完成,但該命令無自動修復功能,所以最好在Pa rtitionMagic4中調用Windows98的相關程序來完成這個任務。標記了壞簇後,可以嘗試著對它進行重新測試,方法是在Operations菜單下選擇「Advanced/bad Sector Retest」;把壞簇分成一個(或多個)區後,可以考慮把該區隱藏,以免在Windows98中誤操作,這個功能是通過Hide Part ition菜單項來實現的。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沒有經過格式化而直接將有壞簇的分區隱藏的話,那麼該分區的後續分區將由於盤符的變化而導致其中的一些與盤符有關的程序不能正確運行,比如一些軟體在桌面上建立的快捷方式將找不到宿主程序,解決之道是利用Tools菜單下的DriveMapper菜單項,它會自動地收集快捷方式和注冊表內的相關信息,並對它們作正確的修改。特別指出的是,在較新版的PartitionMagic5.0 Pro中,DriveMapp er也升級成了3.0版本,從而使該項工作變得更加高效和簡潔。另外,DiskManager這個軟體也能做這個工作。隱藏了分區後,不要試圖把壞道所在的分區的前後分區合並--那是徒勞無益的,因為這兩個分區在物理上並不連續。
4.對於硬碟0扇區損壞的情況,看起來比較棘手,但也不是無葯可救--只要把報廢的0扇區屏蔽,而用1扇區取而代之就行了,完成這項工作的理想軟體是Pctools9.0,具體地說,是Pctools9.0中的DE工具,要注意的是,修改扇區完成後,只有對硬碟作格式化後才會把分區表的信息寫入1扇區(現在作為0扇區了)。
5.不到萬不得已,這一招最好不要用:即對硬碟作低格。因為對硬碟作低格至少有兩點害處:一是磨損碟片,二是對有壞道的硬碟來說,低格還會加速壞道的擴散。
6.最後還有一點,那就是主板BIOS的相關內容要設置得當,特別是對於一些TX晶元組級別以前的主板,由於沒有自動識別硬碟規格的能力,往往會因設置不當而影響硬碟的使用,輕則硬碟不能物盡其用,重則損傷硬碟。
以上介紹的是硬碟有物理損傷時的解決方法。但是,這些方法大多數是消極的,是以犧牲硬碟容量為代價的。硬碟有了壞道,如果不是因為老化問題,則說明平時在使用上有不妥之處,比如對硬碟過分頻繁地整理碎片、內存太少以致應用軟體對硬碟頻頻訪問等。而忽略對硬碟的防塵處理也會導致硬碟磁頭因為定位困難引發機械故障。另外,對CPU超頻引起外頻增高,迫使硬碟長時間在過高的電壓下工作,也會引發故障,所以,平時對硬碟的使用還應以謹慎操作為上策。
硬碟邏輯鎖詳解
不知道你是否曾碰到過bios裡面能夠檢測到硬碟,但是你從軟盤和硬碟都啟動不了計算機的情形?也許這時候你就會認為是硬碟壞掉了,可實際上,很有可能是你的硬碟中了邏輯鎖。
硬碟邏輯鎖總共有三種,本質都是對硬碟的分區表作了修改,以前只是一些黑客程序使用它,開始大范圍對計算機造成危害是在臭名昭著的KV3000反盜版事件的時候,那時江民公司為了**盜版。在KV3000新版升級程序植入了一個黑客程序,當檢測到用戶使用了盜版的KV3000以後就將硬碟的分區表鎖住,被稱為「主動邏輯鎖」,其實就是硬碟邏輯鎖的一種,當時卻使無數無辜的人受害,江民公司也因此被定罪。這是舊事不談,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它的三種情況和解決方法。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硬碟的分區表。硬碟分區表位於磁碟的0磁頭0柱面1扇區,這個扇區從01BEH開始的64個位元組就是分區表。分區表共64位元組,分為4欄,每欄16個位元組描述一個分區。如果用FDISK程序分區,那最多隻用兩欄,第一欄描述主引導分區,第二欄描述擴展分區。分區表的結構與各位元組的含義如下:
00H—標志活動位元組。活動DOS分區為80H,其它為00H。
01H—本分區邏輯0扇區所在的磁頭號。
02H—邏輯0扇區所在柱面中的扇區號。
03H—邏輯0扇區所在的柱面號。
04H—分區類型標志。
05H—本分區最後一個扇區的磁頭號。
06H—最後一個扇區的扇區號。
07H—最後一個柱面的柱面號。
08H—硬碟上在本分區之前的扇區總數,用雙位元組表示。
0CH—本分區的扇區總數,從邏輯0扇區計數,不含隱藏扇區,用雙位元組表示。
分區表的最後兩個位元組是它的有效標志,改變後將無法從硬碟啟動,這就是第一種簡單的鎖住硬碟的方法。不過比較容易解決,只要從軟盤啟動就一切正常,啟動後用Debug或Diskedit等軟體將硬碟分區表中的標志恢復就可以了。第二種方法是修改分區參數,如果將分區參數全部變為0,則啟動後由於找不到分區參數無法從硬碟啟動,用啟動盤從軟盤啟動後也不認硬碟,不過機器畢竟能夠啟動,我們可以在啟動後用軟盤里的debug等工具修復被改動的分區表參數,重新啟動後就沒問題了。
我們重點要講的就是第三種,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主動邏輯鎖」,它是因為分區表參數被修改成了一個死循環。正常啟動時DOS接管硬碟後查找分區表,主引導分區被定義為C盤,然後查找邏輯盤,定義為D盤,然後是E、F、G,而這個主動邏輯鎖就是將第一個邏輯盤(一般是D盤)的下一個分區指向它本身,不斷讀取下一個,其實就是讀它自己,結果陷入死循環。因為DOS啟動必須包含基本輸入輸出文件io.sys(我們在windows下也可以看到,位於C盤根目錄下)。而它是有些固執的,啟動以後非要把硬碟分區表讀完然後接管不可,所以無論我們用什麼啟動,它一查找邏輯盤就死循環,我們就看到了硬碟燈常亮系統掛起的情況了。
那麼我們如何解開它呢?從根本上講就是讓io.sys不起作用或者在它起作用以前將分區表參數修改回來。
1、debug法。
用這種方法首先必須要能啟動機器,我們可以在一台正常的電腦上修改啟動軟盤中的io.sys文件,查找到第一個「55aa」字元串,找到以後修改為任何其他數值,用這張啟動軟盤你就可以順利地帶著被鎖的硬碟啟動了。不過這時該硬碟的分區表已經不正常,所以我們無法用FDISK來刪除和修改分區,而且仍然無法用正常的啟動盤啟動系統,這時可以用DEBUG來手工恢復。具體命令如下:
參考資料:http://www.lwenwang.cn/news_list.asp?id=17954
『肆』 超頻三紅海,震動的厲害,噪音大,怎麼回事萬分火急!
2200轉也不算太高不用調了。我想是你的風扇問題,首先檢查一下是否安裝合適了如果沒問題的話那你就換一個吧很有可能風扇不合格,因為風扇必須保證每個葉片都一樣大一樣厚重量也得一樣這樣才能保證平衡才會沒有抖動。按你說的風扇震動就不對。噪音大也不會震動呀?就說是有一點也沒那麼大。
『伍』 請問超線程對系統應用有好處嗎應不應該開啟超線程啊
對於超線程技術和雙通道內存控制技術可以說是兩種不同的技術。當然,這兩種技術在實際中的應用,均能從不同的應用層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價值。為了讓大家徹底了解兩種技術,筆者認為,唯有對這兩種技術進行相應的剖析和縱向對比測試,方能找到我們所需要的答案。當然,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在「攢機」的時候,做到「有的放矢」,以避免自己錢袋中所剩無幾的「銀兩」被浪費掉。
一、 什麼是「超線程」處理器技術?
1、簡單定義「超線程」技術
所謂超線程技術就是利用特殊的硬體指令,把多線程處理器內部的兩個邏輯內核模擬成兩個物理晶元,從而使單個處理器就能「享用」線程級的並行計算的處理器技術。多線程技術可以在支持多線程的作系統和軟體上,有效的增強處理器在多任務、多線程處理上的處理能力。
超線程技術可以使作系統或者應用軟體的多個線程,同時運行於一個超線程處理器上,其內部的兩個邏輯處理器共享一組處理器執行單元,並行完成加、乘、負載等作。這樣做可以使得處理器的處理能力提高30%,因為在同一時間里,應用程序可以充分使用晶元的各個運算單元。
對於單線程晶元來說,雖然也可以每秒鍾處理成千上萬條指令,但是在某一時刻,其只能夠對一條指令(單個線程)進行處理,結果必然使處理器內部的其它處理單元閑置。而「超線程」技術則可以使處理器在某一時刻,同步並行處理更多指令和數據(多個線程)。可以這樣說,超線程是一種可以將CPU內部暫時閑置處理資源充分「調動」起來的技術。
2、超線程是如何工作的?
在處理多個線程的過程中,多線程處理器內部的每個邏輯處理器均可以單獨對中斷做出響應,當第一個邏輯處理器跟蹤一個軟體線程時,第二個邏輯處理器也開始對另外一個軟體線程進行跟蹤和處理了。
另外,為了避免CPU處理資源沖突,負責處理第二個線程的那個邏輯處理器,其使用的是僅是運行第一個線程時被暫時閑置的處理單元。例如:當一個邏輯處理器在執行浮點運算(使用處理器的浮點運算單元)時,另一個邏輯處理器可以執行加法運算(使用處理器的整數運算單元)。這樣做,無疑大大提高了處理器內部處理單元的利用率和相應的數據、指令處吞吐能力。
3、實現超線程的五大前提條件
(1)需要CPU支持:
目前正式支持超線程技術的CPU有Pentium4 3.06GHz 、2.40C、2.60C、2.80C 、3.0GHz、3.2GHz以及Prescott(Pentium5)處理器,還有部分型號的Xeon。
(2)需要主板晶元組支持:
正式支持超線程技術的主板晶元組的主要型號包括Intel的875P,E7205,850E,865PE/G/P,845PE/GE/GV,845G(B-stepping),845E。875P,E7205,865PE/G/P,845PE/GE/GV,9XX系列晶元組均可正常支持超線程技術的使用,而早前的845E以及850E晶元組只要升級BIOS就可以解決支持的問題。SIS方面有SiS645DX(B版)、SiS648(B版)、SIS655、SIS658、SIS648FX。VIA方面有P4X400A、P4X600、P4X800。
(3)需要主板BIOS支持:
主板廠商必須在BIOS中支持超線程才行。
(4)需要作系統支持:
目前微軟的作系統中只有Windows XP支持此功能,而在Windows2000上實現對超線程支持的計劃已經取消了。
(5)需要應用軟體支持:
一般來說,只要能夠支持多處理器的軟體均可支持超線程技術,但是實際上這樣的軟體並不多,而且偏向於圖形、視頻處理等專業軟體方面,游戲軟體極少有支持的。應用軟體Office 2003、Office 2000、Office XP等。另外Linux kernel 2.4.x以後的版本也支持超線程技術。
補充:超線程技術是Intel的獨門武器
二、 什麼是「雙通道」內存技術?
雙通道內存技術,就是在北橋(又稱之為GMH)晶元組里製作兩個內存控制器,這兩個內存控制器是可以相互獨立工作的。在這兩個內存通道上,CPU可以分別定址、讀取數據,從而可以使內存的帶寬增加一倍,數據存取速度也相應增加一倍(理論上是這樣)。
目前流行的雙通道DDR內存構架是在兩個64bitDDR內存控制器構築而成的,其帶寬可以達到128bit,但工作方式不同於單通道128bit的內存控制技術。因為雙通道體系的兩個內存控制器是獨立的、具備互補性的智能內存控制器,兩個內存控制器都能夠在彼此間零等待時間的情況下同時運作。例如:當控制器B准備進行下一次存取內存的時候,控制器 A就在讀/寫主內存,反之亦然。兩個內存控制器的這種互補「天性」可以讓有效等待時間縮減50%,從而使內存的帶寬翻了一翻。雙通道DDR的兩個內存控制器在功能上是完全一樣的,並且兩個控制器的時序參數都是可以單獨編程設定的。這樣的靈活性可以讓用戶使用兩條不同構造、容量、速度的DIMM內存條,此時雙通道DDR簡單地調整到最低的密度來實現128bit帶寬,允許不同密度/等待時間特性的DIMM內存條可以可靠地共同運作。
簡而言之,雙通道技術是一種關繫到主板晶元組的技術,與內存自身無關,只要廠商在晶元內部整合兩個內存控制器,就可以構成雙通道DDR系統。而主板廠商只需要按照內存通道將DIMM分為Channel 1與Channel 2,用戶也需要成雙成對地插入內存,就如同RDRAM那樣。如果只插單根內存,那麼兩個內存控制器中只會工作一個,也就沒有了雙通道的效果了.
雙通道內存控制技術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高內存帶寬,特別是那些需要同內存頻繁交換數據的軟體和整合有圖形核心(整合顯卡)的晶元組。在865G這樣整合有顯卡的雙通道主板上,雙通道內存控制技術所帶來的高帶寬,可以幫助整合顯卡在劃分主存做為顯存的時候,得到更高的數據帶寬,而顯存的數據帶寬正是制約一塊顯卡性能發揮的瓶頸所在。
對於整合圖形核心的主板來說,其內存不僅要與CPU頻繁變換數據,而且還將被主板上整合的圖形核心共享為顯存。而在這個時候,顯存也必將頻繁地進行數據變換,而這對於有限內存帶寬來說,無疑將是一種嚴峻的考驗。
雙通道內存控制技術是一種主板晶元組技術,只有支持雙通道內存控制技術的晶元組才能構架起雙通道內存平台,英特爾陣營有I850、 i875P、i7205、i865PE、i865G、SIS655、SIS655FX、VIA PT600(P4X600)、VIA PT800(P4X800)、VIA PT880、9XX系列等晶元組,其真可謂人才濟濟,而AMD陣營僅有NForce2 ,NForce3,NForce4,GForce6100/6150晶元組獨力支撐局面。
三、「超線程」處理器技術的優點與缺點
1、超線程技術的優點
(1)超線程在Web服務、SQL資料庫等很多伺服器領域的應用中表現優異。
(2)主流的桌面晶元組基本都已可以支持超線程,你無需額外的花費。
(3)Windows XP已經針對其作出優化,在運行多個不支持多線程的程序時,性能也可能會獲得提高。即便帶來損失,也會顯得比較輕微。
(4)在某些支持多線程的軟體應用上能夠得到30%左右的性能提升,如3dsmax、Maya、Office、Photoshop等。Intel甚至在一項測試中取得了90%的提高。
2、超線程技術的缺點:
(1)較受歡迎的Windows 2000並不支持超線程技術,必須得安裝也許您並不滿意的Windows XP。
(2)打開超線程後處理單線程應用,處理器性能有時會降低。
(3)缺乏針對超線程優化的各種普通應用軟體,性能因此得不到充分體現。
總的來說,通過以上優缺點的比較,我們已經了解到了超線程技術的確能夠在處理多任務的時候,能夠給系統性能帶來一定的提升。而在運行單任務處理的時候,多線程的其優勢是無法表現出來的,而且一旦打開超線程,處理器內部緩存就會被劃分成幾個區域,互相共享內部資源,從而造成單個的子系統性能下降。 筆者認為,用戶在進行單任務作時候,沒有必要打開超線程,只有多任務作時候可以適時打開超線程,享受超線程技術帶來的好處。
四、「雙通道」內存控制技術的優缺點
1、雙通道的優點
(1)可以帶來2倍的內存帶寬,從而可以那些與必須內存數據進行頻繁交換的軟體得到極大的好處,譬如SPEC Viewperf、3DMAX、IBM Data Explorer、Lightscape等。
(2)在板載顯卡共享內存的時候,雙通道技術帶來的高內存帶寬可以幫助顯卡在游戲中獲得更為流暢的速度,以3Dmark2001Se為例,其得分成績的差距,可以拉大到15-40%。
2、雙通道的缺點
(1)必須構架在支持雙通道的主板上,並且必須要有兩條相同容量、類型內存條。英特爾的雙通道對於內存類型和容量要求很高,兩根內存條必須完全一致。而SIS和VIA的雙通道主板則允許不同容量和類型的內存共存,只要是兩根內存條就行。
(2)雙通道內存控制技術在普通的游戲和應用上,與單通道的差距極小。
(3)需要購買支持雙通道內存控制技術的主板和兩根內存條,而這需要更多的成本。
(4)雙通道的接法,對於初手來說十分重要,一旦接法不正確,將無法使雙通道起作用。
(5)雙通道內存架構,其超頻比較困難,這對於喜歡DIY超頻朋友將不太適合。。
DDR2與DDR的區別
與DDR相比,DDR2最主要的改進是在內存模塊速度相同的情況下,可以提供相當於DDR內存兩倍的帶寬。這主要是通過在每個設備上高效率使用兩個DRAM核心來實現的。作為對比,在每個設備上DDR內存只能夠使用一個DRAM核心。技術上講,DDR2內存上仍然只有一個DRAM核心,但是它可以並行存取,在每次存取中處理4個數據而不是兩個數據。與雙倍速運行的數據緩沖相結合,DDR2內存實現了在每個時鍾周期處理多達4bit的數據,比傳統DDR內存可以處理的2bit數據高了一倍。DDR2內存另一個改進之處在於,它採用FBGA封裝方式替代了傳統的TSOP方式。
然而,盡管DDR2內存採用的DRAM核心速度和DDR的一樣,但是我們仍然要使用新主板才能搭配DDR2
『陸』 機器第一次起機籃屏,在起就正常,每回用的時候都是這情況,請高手幫忙解答是什麼問題!
呵呵,光說藍屏不行的,一般藍屏後,最下面的一段是這樣的:stop:0x0000000 這類的藍屏代碼,把它提供出來,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好運
『柒』 services.exe - 應用程序錯誤
出現這個現象有方面的,一是硬體,即內存方面有問題,二是軟體,這就有多方面的問題了。
一:先說說硬體:
一般來說,電腦硬體是很不容易壞的。內存出現問題的可能性並不大(除非你的內存真的是雜牌的一塌徒地),主要方面是:1。內存條壞了(二手內存情況居多)、2。使用了有質量問題的內存,3。內存插在主板上的金手指部分灰塵太多。4。使用不同品牌不同容量的內存,從而出現不兼容的情況。5。超頻帶來的散熱問題。你可以使用MemTest 這個軟體來檢測一下內存,它可以徹底的檢測出內存的穩定度。
二、如果都沒有,那就從軟體方面排除故障了。
先說原理:內存有個存放數據的地方叫緩沖區,當程序把數據放在緩沖區,需要操作系統提供的「功能函數」來申請,如果內存分配成功,函數就會將所新開辟的內存區地址返回給應用程序,應用程序就可以通過這個地址使用這塊內存。這就是「動態內存分配」,內存地址也就是編程中的「游標」。內存不是永遠都招之即來、用之不盡的,有時候內存分配也會失敗。當分配失敗時系統函數會返回一個0值,這時返回值「0」已不表示新啟用的游標,而是系統向應用程序發出的一個通知,告知出現了錯誤。作為應用程序,在每一次申請內存後都應該檢查返回值是否為0,如果是,則意味著出現了故障,應該採取一些措施挽救,這就增強了程序的「健壯性」。若應用程序沒有檢查這個錯誤,它就會按照「思維慣性」認為這個值是給它分配的可用游標,繼續在之後的執行中使用這塊內存。真正的0地址內存區儲存的是計算機系統中最重要的「中斷描述符表」,絕對不允許應用程序使用。在沒有保護機制的操作系統下(如DOS),寫數據到這個地址會導致立即當機,而在健壯的操作系統中,如Windows等,這個操作會馬上被系統的保護機制捕獲,其結果就是由操作系統強行關閉出錯的應用程序,以防止其錯誤擴大。這時候,就會出現上述的內存不能為「read」錯誤,並指出被引用的內存地址為「0x00000000「。內存分配失敗故障的原因很多,內存不夠、系統函數的版本不匹配等都可能有影響。因此,這種分配失敗多見於操作系統使用很長時間後,安裝了多種應用程序(包括無意中「安裝」的病毒程序),更改了大量的系統參數和系統檔案之後。
在使用動態分配的應用程序中,有時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程序試圖讀寫一塊「應該可用」的內存,但不知為什麼,這個預料中可用的游標已經失效了。有可能是「忘記了」向操作系統要求分配,也可能是程序自己在某個時候已經注銷了這塊內存而「沒有留意」等等。注銷了的內存被系統回收,其訪問權已經不屬於該應用程序,因此讀寫操作也同樣會觸發系統的保護機制,企圖「違法」的程序唯一的下場就是被操作終止執行,回收全部資源。計算機世界的法律還是要比人類有效和嚴厲得多啊!像這樣的情況都屬於程序自身的BUG,你往往可在特定的操作順序下重現錯誤。無效游標不一定總是0,因此錯誤提示中的內存地址也不一定為「0x00000000」,而是其它隨機數字。
首先建議:
1、 檢查系統中是否有木馬或病毒。這類程序為了控制系統往往不負責任地修改系統,從而導致操作系統異常。平常應加強信息安全意識,對來源不明的可執行程序絕不好奇。
2、 更新操作系統,讓操作系統的安裝程序重新拷貝正確版本的系統檔案、修正系統參數。有時候操作系統本身也會有BUG,要注意安裝官方發行的升級程序。
3、 盡量使用最新正式版本的應用程序、Beta版、試用版都會有BUG。
4、 刪除然後重新創建 Winnt\System32\Wbem\Repository 文件夾中的文件:在桌面上右擊我的電腦,然後單擊管理。 在"服務和應用程序"下,單擊服務,然後關閉並停止 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 服務。 刪除 Winnt\System32\Wbem\Repository 文件夾中的所有文件。(在刪除前請創建這些文件的備份副本。) 打開"服務和應用程序",單擊服務,然後打開並啟動 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 服務。當服務重新啟動時,將基於以下注冊表項中所提供的信息重新創建這些文件: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BEM\CIMOM\Autorecover MOFs
下面搜集幾個例子給大家分析:
例一:IE瀏覽器出現「0x0a8ba9ef」指令引用的「0x03713644」 內存,或者「0x70dcf39f」指令引用的「0x00000000」內存。該內存不能為「read」。要終止程序,請單擊「確定」的信息框,單擊「確定」後,又出現「發生內部錯誤,您正在使用的其中一個窗口即將關閉」的信息框,關閉該提示信息後,IE瀏覽器也被關閉。解決方法:
1、 開始-運行窗口,輸入「regsvr32 actxprxy.dll」回車,接著會出現一個信息對話 框「DllRegisterServer in actxprxy.dll succeeded」,確定。再依次運行以下命令。(這個方法有人說沒必要,但重新注冊一下那些.dll對系統也沒有壞處,反正多方下手,能解決問題就行。)
regsvr32 shdocvw.dll
regsvr32 oleaut32.dll
regsvr32 actxprxy.dll
regsvr32 mshtml.dll
regsvr32 msjava.dll
regsvr32 browseui.dll
regsvr32 urlmon.dll
2、 修復或升級IE瀏覽器,同時打上系統補丁。看過其中一個修復方法是,把系統還原到系統初始的狀態下。建議將IE升級到了6.0。
例二:有些應用程序錯誤: 「0x7cd64998」 指令參考的 「0x14c96730」 內存。該內存不能為 「read」。解決方法:Win XP的「預讀取」技術這種最佳化技術也被用到了應用程序上,系統對每一個應用程序的前幾次啟動情況進行分析,然後新增一個描述套用需求的虛擬「內存映像」,並把這些信息儲存到Windows\Prefetch文件夾。一旦建立了映像,應用軟體的裝入速度大大提高。XP的預讀取數據儲存了最近8次系統啟動或應用軟體啟動的信息。建議將虛擬內存撤換,刪除Windows\Prefetch目錄下所有*.PF文件,讓Windows重新收集程序的物理地址。
例三:在XP下雙擊光碟裡面的「AutoRun.exe」文件,顯示「0x77f745cc」指令引用的「0x00000078」內存。該內存不能為「written」,要終止程序,請單擊「確定」,而在Windows 98里運行卻正常。 解決方法:這可能是系統的兼容性問題,winXP的系統,右鍵「AutoRun.exe」文件,屬性,兼容性,把「用兼容模式運行這個程序」項選擇上,並選擇「Windows 98/Me」。win2000如果打了SP的補丁後,只要開始,運行,輸入:regsvr32 c:\winnt\apppatch\slayerui.dll。右鍵,屬性,也會出現兼容性的選項。
例四:RealOne Gold關閉時出現錯誤,以前一直使用正常,最近卻在每次關閉時出現「0xffffffff」指令引用的「0xffffffff」內存。該內存不能為「read」 的提示。 解決方法:當使用的輸入法為微軟拼音輸入法2003,並且隱藏語言欄時(不隱藏時沒問題)關閉RealOne就會出現這個問題,因此在關閉RealOne之前可以顯示語言欄或者將任意其他輸入法作為當前輸入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例五:我的豪傑超級解霸自從上網後就不能播放了,每次都提示「0x060692f6」(每次變化)指令引用的「0xff000011」內存不能為「read」,終止程序請按確定。 解決方法:試試重裝豪傑超級解霸,如果重裝後還會,到官方網站下載相應版本的補丁試試。還不行,只好換就用別的播放器試試了。
例六:雙擊一個游戲的快捷方式,「0x77f5cd0」指令引用「0xffffffff」內 存,該內存不能為「read」 ,並且提示Client.dat程序錯誤。解決方法:重裝顯卡的最新驅動程序,然後下載並且安裝DirectX9.0。
例七:一個朋友發信息過來,我的電腦便出現了錯誤信息:「0x772b548f」指令引用的「0x00303033」內存,該內存不能為「written」,然後QQ自動下線,而再打開QQ,發現了他發過來的十幾條的信息。 解決方法:這是對方利用QQ的BUG,發送特殊的代碼,做QQ出錯,只要打上補丁或升級到最新版本,就沒事了
『捌』 感覺右耳裡面耳膜超頻震動,這個會導致大腦異常放電嗎
作為一名耳鳴患者(其實我不確定這是不是病),很小收耳鳴困擾,動過輕生的念頭,後來靠著禱告和調整心態慢慢走出來,並且使耳鳴慢慢好轉。
我覺得耳鳴引起的原因:我總是在觀測耳鳴的頻率,後來發現,我的耳鳴是一下響,一秒之後再一下響。緊接著我又發現,這個頻率貌似和我的心臟跳動頻率十分吻合。
那麼我在這里大膽推測,
耳鳴的原因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動造成的,由於血液經過耳部血管,因為某些原因,壓迫了耳部神經,振動發出聲音傳進了鼓膜從而被我們的耳朵聽到。
本人不是醫學生也沒有什麼醫學人體常識,有些名詞說錯了還請勿怪,本條回答僅限參考,希望能緩解一些同樣為耳鳴困擾的朋友的情緒。
『玖』 電腦怎麼使用
(一)電腦的使用環境
(01)台式機宜放置在乾燥、潔凈、通風、避光、避強磁的地方。
(02)對裝有攝像頭的用戶,應考慮到人在使用中照明的光源最好來自前上方。
(03)要了解當地市電的電壓變化,如果當地市電的電壓很穩定,就不要使用穩壓器。如果當地市電的電壓很不穩定,偏高(240V以上)或偏低(200V以下),最好使用單相交流穩壓器。穩壓器千萬別買電子線路調壓的,因為它的調壓性能遠不如電腦本身的電源好,反而會因穩壓器的故障損害計算機。穩壓器應當選購用變壓器調壓的名牌產品,比如說上海的振華變壓器廠的產品。
(04)考慮到電腦的啟動電流是標稱值的3到5倍,單台電腦穩壓器的容量應當達2KVA;家裡有2到3台電腦,穩壓器的容量應當達3KVA。
(05)個別地區電壓很不穩定,特別是低於160V電壓,對電腦的傷害很大。如果一定要在電壓過低、過高的條件下使用,就必須130-250V的超低壓產品,否則,就應停止使用,以免燒毀電腦。
(06)台式機的機箱外殼應可靠接地,比如說用銅線把機箱與金屬的自來水管良好地連接;家庭插座已有接地線的,要注意在外加插板時,不僅要接通火線和零線,還要接通地線。
(07)房間不宜每天用很濕的拖把拖地,拖地後應通風排濕。
(08)電腦,特別是新配的,不宜24小時連續運行;電腦也不宜長期棄之不用。
(09)關閉電腦後,目前新的機箱開關穩壓電源還帶電,鍵盤滑鼠還帶電,主板還帶電,所以最好養成習慣,關機後切斷市電。
(10)不要用布類蓋住顯示器、機箱,影響散熱。
(二)系統和軟體的安裝
(01)對於奔三及以下的老電腦,最好裝WIN98;奔三和早期配置較低的奔四和相似的配置,最好裝WIN2000;配置比較才能裝WIN98XP系統。
(02)硬碟分區最好分3個區,最多四個區。C區要有5--8G,要根據是否裝還原精靈和是否打三D網路游戲等來定。C盤的交換空間太小,影響電腦的速度,太大了又浪費。
(03)做好系統,必須裝必要的應用軟體:
(A)IE6.0;
(B)directx_9c;
(C)媒體播放器如RealPlayer,超級解霸;
(D)Windous media player9;
(E)幾種必裝的解碼器;
(F)五筆輸入法;
(G)聯眾、QQ等游戲、UC等游戲或聊天軟體;
(H)辦公室應用軟體;
(I)殺毒軟體。
(04)除了Internet和聲音軟體,禁止其它應用軟體隨機啟動而運行。
(05)優化系統,掃描硬碟,清除數據碎片,加以備份或安裝還原精靈。
(三)系統的保護
(01)把QQ聊天軟體、QQ游戲和其它聊天軟體裝到D盤,不佔據C盤的空間。
(02)圖片、動畫、歌曲、電影下載都要選擇路徑,分類放到D盤、E盤里。
(03)利用攝像頭拍照時,照片會自動存到C盤的文擋里,要及時剪切到D盤、E盤里。
(04)每周手動殺毒一次,進郵箱要先運行殺毒軟體。
(05)不要在聊天中隨便點擊對方有意無意傳來的網址,要再三訊問,確證不是惡意非法網站,方能點擊。
(06)切勿同意把任何網站當作默認主頁。
(07)開網頁一般不宜超過3--5個頁面,隨時關閉廣告和不再使用的頁面。
(08)經常手動處理IE的屬性設置,使用空白頁,刪除臨時文件和積累的網址,另用寫字板分類記錄網址。
常見的電腦故障
電腦的故障分為硬體故障和軟體故障,造成故障的原因很多,有產品質量問題、硬體沖突問題、軟體沖突問題、環境和使用條件影響、人為誤操作、病毒泛濫......准確地判斷故障,才能著手排除故障、消除隱患。
下面對常見的四大類故障作一介紹:
(一)電腦運行速度變慢
(01)C盤裝進了大量下載文件、圖片、歌曲,使C盤缺少數據交換的空間;
(02)大量軟體隨機起動,佔用了大量內存;
(03)病毒泛濫成災,特別是蠕蟲病毒,大量佔用內存,使電腦不能正常工作。
(04)電腦機箱溫度過高,CPU過熱,甚至於報警。
(05)電腦頻繁進很多程序,內存佔用率過高,沒有重啟動;
(06)讓電腦同時做過量的相互有牽涉影響的工作;
(07)C盤長期不清理磁碟碎片;
(08)電源有故障,造成機箱溫度生高,使CPU風扇轉速變慢;
(09)CPU、顯卡風扇損壞;
(10)硬碟出現壞道。
(二)電腦容易重起
(01)CPU風扇運轉不正常,要檢查是不是CPU風扇缺少潤滑油、積塵卡死導致運轉障礙,觀察一下CPU與風扇的接觸處是否緊密;
(02)經常出現「內存不可讀」的提示,內存條發熱量大而導致功能失效而意外重啟;
(03)硬碟晶元過熱 ;
(04)有不少病毒能夠自動重啟你的計算機;
(05)市電不穩;
(06)電源插板、線接頭接觸不良、打火花;
(07)如果光碟機內部損壞時,也會導致主機啟動緩慢或不能通過自檢,也可能是在工作過程中突然重啟;
(08)如果RESET開關損壞,內部簧片始終處於短接的位置時,偶爾震動,可能重起;
(09)電源功率不足或性能差;
(10)系統文件被破壞、「計劃任務欄」里設置了重新啟動、主板的電源ATX20插座有虛焊、CPU內部部分功能電路損壞,二級緩存損壞、強磁干擾等等更多更復雜的原因都會導致計算機重起。
(三)電腦容易藍屏
(01)遭到病毒或黑客攻擊;
(02)注冊表中存在錯誤或損壞;
(03)啟動時載入程序過多;
(04)安裝的軟體之間版本沖突;
(05)虛擬內存不足;
(06)硬體超頻過度;
(07)內存條發生物理損壞或者內存與其它硬體不兼容;
(08)光碟機、軟碟機讀盤困難;
(09)音效卡或顯示卡的設置沖突等等。
(四)電腦容易死機
(01)電腦的三大配件CPU、內存條、硬碟過熱;
(02)對電腦進行不正常的關機造成系統文件丟失或損壞;
(03)在刪除軟體時,沒有將軟體反安裝,沒有採用軟體自帶的卸載程序對軟體進行刪除,而到所在的目錄直接刪除,造成在硬碟和注冊表中殘留大量的垃圾;
(04)在系統資源極低下的情況下運行大型軟體,而沒先將電腦重新啟動;
(05)一次不要打開過多的網頁,或網頁中含有一些惡意代碼,對系統進行修改,從而導致死機。
總之,電腦運行速度變慢、自動重起、藍屏、死機,都是常見的現象,就象人有頭疼、發燒、暈眩、嘔吐等症狀,要看破現象找本質,尋找病根,加以正確的治療,是很不容易的。特別是「軟毛病」,是最難確診的。
談物理內存和虛擬內存
我們知道,所有的電腦都配上了內存條,這叫做「物理內存」。
隨著硬體配置的不斷提升,操作系統、應用軟體以及游戲對於系統的內存配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Windows95剛推出時,對內存容量的需求僅僅為16MB;而到了Windows98,這一數字已經上升到了64MB;到WindowsXP推出之後,要想流暢運行系統則至少需要256MB的內存。
「虛擬內存」則是系統運行在硬碟上虛擬出來的,它借用硬碟空間形成頁面文件,在物理內存容量不足時起到補充作用。
當CPU有要求時,首先會讀取物理內存中的資料。但當運行一個程序需要大量數據,佔用大量內存時,而內存容量不夠用時,內存這個數據交換中心就會被「塞滿」,而新的數據依然又源源不斷地湧入,Windows就會將物理內存中的需要暫時儲存的數據寫入硬碟,以騰出空間給新的數據,此時利用硬碟空間而形成的虛擬內存就起到了接收暫存「舊數據」的作用。
網路上談及物理內存和虛擬內存的文章鋪天蓋地,如果不正確理解,反而要導入誤區。我們決不能認為,內存條配得越大越好,虛擬內存調得越大越好。
那麼如果來認識、配置電腦的內存呢?我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1)要確定你的電腦的配置是否合理。
如果你買的是品牌機,配置肯定比較合理,但運行速度,性能肯定比不上同等價格的組裝機。而組裝機也常常因為商家力圖贏利、確實硬體缺貨、刻意推銷某品牌的產品而沒有配得最合理,但一般來說,出入不會很大。如果你更換新的硬體,就必須考慮到硬體的兼容性、配置的合理性。
比如說想增加物理內存,就要考慮到必要性,因為很有可能幾乎無法藉以提高電腦的速度。就算要增加物理內存,最好換單根的與主板插槽匹配並兼容的內存條,因為如果你添加一根,插兩根內存條,肯定做不到使用同一廠家、同一型號、同一規格的同一批產品而頻繁死機,誤認為是內存條有質量問題。
再比如說你的電腦CPU速度很慢,你就沒有必要浪費錢買超大容量的內存條。
(2)要確定你所選擇的系統是否合理。
有的電腦配置不高,卻加了內存,硬裝上WindowsXP系統,其後果適得其反。由於CPU速度慢,WindowsXP系統本身就要求計算機有很大的物理內存才能調用,這樣做完全不能提高整體速度。一般來說,相當於奔四1.7G及以下的老電腦最好用Windows2000,甚至裝Windows98整體速度會更快。
很多專業技術人員談到Windows98的系統有很多漏洞,但這只是相對於Windows2000和WindowsXP系統而言,Windows98系統畢竟是精彩、成熟、完整的設計!對相當於奔四1.7G及以下的老電腦來說,使用Windows2000系統比較穩定,但使用Windows98系統更快一點,而無須增加內存,而且配置過低的舊電腦只能裝Windows98。
(3)要確定你對電腦施加的任務是否合理。
網路游戲是電腦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很多3D的大型網路游戲需要電腦調用大量的內存,但並不意味著舊電腦換根內存條就能解決問題。3D的大型網路游戲對主板、顯卡的性能和CPU的速度都有極高的要求,主板、顯卡都有獨特的設計,在舊電腦低配置的情況下是完全無法運行的。
反過來,並不是說舊電腦就完全淘汰了。很多任務,比如開網頁、使用各種聊天軟體、玩棋牌類游戲、炒股、運用多媒體功能看電影聽音樂,電腦所要調用的內存並不太大,低配置的電腦還能給中老年人使用,發揮它的余熱。
(4)要確定你安裝的軟體是否合理。
很多人特別迷信形形色色的軟體,其實在電腦里不宜安裝過多的軟體。很多軟體會隨著開機自動運行,一開機就強行佔用一定的物理內存,很多軟體隨開機運行,會佔用很大比例的內存,降低電腦的運行速度。
多個軟體在同時運行時,由於一些不相容的操作,叫做軟體沖突,它導致軟體功能使用不正常或根本無法使用,甚至可能直接造成系統運行緩慢甚至死機。
同時安裝多個殺毒軟體,它們的監控會同時爭搶系統正在使用的文件進行掃描。這樣可能導致系統運行不穩定,速度緩慢等現象,還有可能造成其中一個或多個殺毒軟體的實時監控檢測不到病毒。當然,如果能禁止殺毒軟體自動運行,通過手動將兩個殺毒軟體交叉殺毒,效果就很好,但沒有太大的必要。
(5)要確定C盤的大小和剩餘空間是否合理。
Windows操作系統用虛擬內存來動態管理運行時的交換文件,Windows佔用了硬碟上的一部分空間作為虛擬內存。C盤是系統運行中做頻繁數據交換和處理的地方,所以C盤必須有足夠大的剩餘空間。
配置很低的老電腦一般裝Windows98系統,只佔用0.6GB的空間,所以C盤能有2GB的空間就夠了;如果要做Windows2000系統,C盤應有4-5GB;如果要做WindowsXP系統,C盤至少要有5-6GB。
不準許把C盤當成倉庫,「桌面」和「我的文檔」都屬於C盤,切忌把大量的歌曲、電影、圖片、照片、文本文檔和寫字板資料、壓縮文件塞進C盤的角角落落。要學會更改下載的路徑,盡可能把它們下載到D盤、E盤......對於不準變更路徑,強行下載到C盤的操作,比如說利用QQ拍照,就該及時把它們轉移到別的區。
如果做到了以上五條,你電腦的速度就能達到與配置相對應的比較理想的程度。
『拾』 超頻3青鳥3怎麼分離cpu啊我已經按到絕望了,就是不出來
螺絲卸了沒 別告訴我你沒塗導熱硅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