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盈利模式
❶ 污水治理廠屬於什麼性質的單位
有很多大中型來城市裡的自污水處理廠是個人承包的企業性質的盈利性單位,也有一部分還處於事業性質管理階段,但不是財政撥款,自收自支(所收取的排污費不可小覷),而且營業執照上一般會寫是某某污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企業化是大趨勢。
❷ 污水處理廠投資理由
好問題。
目前很多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都是採取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較為准確的描述是「以政府和私人機構之間達成協議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機構頒布特許,允許其在一定時期內籌集資金建設某一基礎設施並管理和經營該設施及其相應的產品與服務。政府對該機構提供的公共產品或服務的數量和價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證私人資本具有獲取利潤的機會。整個過程中的風險由政府和私人機構分擔。當特許期限結束時,私人機構按約定將該設施移交給政府部門,轉由政府指定部門經營和管理。 」
因此,在合同年限之內,這些投資公司收取企業的排污費,因此可以盈利。
而向企業徵收排污費,其根源於我國環境保護法規的8項根本制度之一,這8項根本制度也常被成為「老三項」與「新五項」,具體說來是:
1、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EIA:Enviroment Impact Assessment)
2、「三同時」制度。(環保設施要和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投入運行)
3、排放收費制度。(排污,收費)
4、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5、環保目標責任。
6、排污申報登記制度和排污許可證制度。
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8、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❸ 中國的污水處理場都是政府主建的嗎有私營的嗎
現在政府在慢慢的回收污水處理廠的運營權
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模式除了政府建回的之外就是BOT模式了,,答,政府擁有所有權(土地作為投資租給實際運行者),然後建設和運行權進行招標(一般20-30年),由中標者進行建設運行。
❹ 未來污泥處理行業盈利模式有哪些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污泥處理處置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內報告》顯示,目前容,污泥堆肥項目投資主要來源於國債、外國政府貸款等,少數來源於企業自籌,建設主要由現有污水處理廠或者污水廠的管理部門主導,建設模式有兩種:
一是建設在一座污水處理廠,作為該污水廠的配套設施,如唐山西郊污水處理廠污泥堆肥項目、太原河西北中部污水處理廠污泥堆肥項目、煙台萊山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項目等。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污水廠與污泥堆肥項目銜接緊密,可以共用公用配套設施,節省投資;污泥運距近,節省運輸成本。但由於污泥堆肥項目需要一定佔地面積,污水廠內需要預留足夠用地方可實施;此外污泥堆肥項目受到規模限制,無法發揮規模效益,使被使用率也受影響。
二是建設獨立於污水廠的污泥堆肥項目,為一座或幾座污水處理廠服務,如為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廠配套服務的北京大興龐各庄污泥堆肥項目,為洛陽瀍東污水廠和澗西污水廠配套服務的洛陽污泥處置場項目等。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全新規劃選址擺脫了處置規模的局限性,真正做到按需建設,尤其對於我國污水處理廠規模能力不斷擴大的趨勢,集中建設污泥處置場便於立項審批和今後的運營管理。
❺ 污水處理廠的收益模式是怎樣的
經營污水廠來,就要通過地區源政府,獲得承包商資格,再處理污水。污水廠並不直接向居民收錢,而是以噸處理污水的價格先問政府要錢,叫做污水「服務費」;而政府再向居民收取「排污費」。哪家企業報出的「服務費」被政府認可,哪家就開展污水處理業務。
另一種確定「服務費」的是目前更為流行的調價公式。政府會參照電力、化學物料成本、薪水和企業所得稅及土地使用稅、棄置污染泥的成本和其他成本來調整「服務費」,調價頻率在1年到3年不等。而如電力等一系列的參考系數在近幾年來都會上升,因此服務費也將升高。
❻ 關於污水處理廠
4萬噸廠子投資需要3~4千萬,買的還不是最好的設備。
一般國有水廠造價更高,無限高,就不說了。
私人以營利為目的的,是BOT合同水廠,三個字母分別代表「建設」、「運營」、「移交」。需要先投標,中標後,簽訂BOT合同,合同中協商你你關心的所有事宜————收費方式等。
建設:即是你投資建設水廠(現在建設水廠不容易貸款,我們山東這邊需要企業先往銀行注入足夠的資金,注入後,政府才可能把項目給你,當然你那邊的環境我不知道,融資方式你自己看看吧)
運營:是建設完成後開始進水處理污水,這是你盈利的一步,————賺錢方式:處理一噸污水政府給你一噸的水費(具體價位BOT合同中洽談,一般根據難處理程度,一般都在1元左右,特別難處理的可以高、更高)
移交:水廠運營一段時間後移交給政府,這個我不知道是不是全國性法規,好像BOT運營模式必須這樣,一般自己可運營20~30年的。
盈利:舉例:一個六萬噸的水廠一年可盈利千萬(如果合同洽談的好,可以更多)。
水廠建設屬於當地建設部門管理,環保部門監管,收費是通過建設局向財政要錢,然後撥付給水廠,這其中牽扯到當地政府的素質了,明說了,這其中需要公關,有素質的地方政府則會很爽快。
前景:環保越來越重要,水資源越來越短缺,因此污水處理廠的社會功能越來越大。
以上。
建成後可以請我去當廠長啊!哈哈!祝你成功!
❼ 求在污水中水處理廠工作前輩指點!污水中水處理廠盈利模式是怎樣的
污水源進廠需收費,價格由物價局核價賣給自來水廠的水叫純水,指標優於專自來水,一般不會屬賣給自來水廠,純水的成本要5元/噸。處理後的污水,稱為粗中水,再經反滲透膜處理後的水純水。污水--物化---生化--過濾--納濾--反滲透--純水---用戶
大概一元左右的是是建設局收的污水處理排污費,不是把污水變成純水的費用,純水的成本要5元/噸。處理廠是把一部分污水用來做純水,一部分做中水排放。
❽ 污水處理公司發展建議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年底,我國污水處理及其再生行業企業個數達到了213個,資產總計844.13億元,較2011年增長了11.43%,銷售收入為236.64億元,較2011年增長了16.16%,擴張速度較快。
但是我國當前污水處理費還處於較低的水平,在我國36個大中城市中還有14個城市的污水處理費低於0.8元/噸,未能達到國家規定的上漲幅度,雖然當前我國污水處理及其再生行業的毛利率較高,2012年華東地區和西北地區的毛利率超過了100%,但是由於污水處理費的工業事業特徵,其市場調節能力較差,2012年我國污水處理及其再生行業七個地區有四個毛利率在下降,而且華東、華中地區連續兩年處於下降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企業投資這個行業的積極性。
前瞻產業研究院污水處理及其再生行業小組認為,從我國污水日處理能力和污水排放總量對比來看,我國污水處理能力尚不能滿足需處理的污水量,加上污水處理行業存在產能利用率低的問題,每年都有大量的沒有得到處理的污水流入水體中污染水環境,行業需求大於供應。
受到經濟回暖,國家政策推動以及環保行業熱度增長等有利因素作用,污水處理行業整體生產經營狀況較好,基於多項政策的利好作用具有持續性,加之隨著工業的持續增長,污水處理的行業需求將穩定增加,預計2013年污水處理行業的財務運行仍將保持較好水平。
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中國環保投資將達3.1萬億,較「十一五」期間1.54萬億的投資額上升121%。「十二五」期間,隨著環境稅費改革,市場化和特許經營制度完善,稅費優惠政策落實和處理費用徵用水平提高,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運行服務市場將迅速發展,環境咨詢、環境設計、環境貿易等服務領域也將進一步擴大,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總體來說,我國污水處理行業前景比較良好,行業增長空間很大。
❾ 污水處理廠如何盈利
靠污水處理費;看廢水的情況收費,大體分為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比較版少,我們每噸自權來水裡就有一塊多的排污費,這個費用就是給污水處理廠的。作為工業水也要看你的水質了,一般三級排放至污水處理廠可能一噸水也要收2-4塊左右了如果是水質更差,比如COD≥700mg/L 生化性一般 TP≥4-5mg/L和氨氮≥20-30mg/l 可能一噸廢水要收費7-9元了。工業廢水成本比生活廢水高,主要因為工業水的二次污染都是屬於危險化學品,同時一般工業水生化性不好僅用常規活性污泥法很難降解,需要加葯這樣成本就會提高,但實際真正運行成本並不高。
❿ 城市污水處理工程的毛利率是多少
一般情況下,水處理行業正常的利潤率應該在30%左右,但是由於國內種種因素牽制,多數企業卻是另一番景象。錦工風機已為世界各地幾千家污水處理廠提供了近5萬台羅茨風機、回轉式鼓風機、離心風機等曝氣設備,可以說業內「磚」家了,那麼今天錦工就以大家能看得懂的大白話給大家拆解一下污水處理行業利潤真實狀況。
污水處理項目的運營模式
生活污水處理廠隱含公用事業的屬性,理論上應由政府出錢建設、運營及維護。但實際上不論是因為財政拮據,還是由於運營經驗欠缺,我們看到早期政府總是吝嗇於投資建設新廠或者已投運的處理廠運營效率極其低下。這種情況下,一大批民營企業開始進入,從政府手裡獲得特許經營權(一般經營期25-30年),替政府出了第一筆建廠的錢,並且在處理廠建成投運之後負責運營維護,而這一切投資和收入都通過定期向政府收取處理費的方式在經營期內收回,這就是目前污水處理廠的盈利模式。
總結一下哈,國內污水處理項目基本分為三種模式:1、政府自投自建自營,收益為公共事業基金收益;2、特許經營模式,社會資本購買污水處理項目的特許經營權並獲得污水處理廠的物權,特許經營期滿移交回政府實施機構或政府指定機構;3、PPP模式,其中較為典型的模式是社會資本建設污水處理工程,並實施運營,期間獲得使用者付費,收回建設投資並獲取收收益。
污水處理項目的實施流程
從土建到運營基本為:政府進行三通一平,提供工程所必須的水電;具備土地證,工程建設許可等開工必備的手續;人機物料進場,監理簽發施工許可,建設開工,實施建設,污水管網一般為政府建設;采購安裝污水處理設備,申請政府提供污水,並運轉;實施竣工驗收;開始運營,收取處理費用。
如果再深入一步,可以看看哪些因素會影響污水廠的盈利能力?
首先是水價。而處理費會因水質成分、排水標准、區域等因素產生較大差異,例如錦工風機客戶山東高密一期污水處理廠的水價最早僅0.7元/方,而二期處理廠的水價高達2.17元/方,二者相差3倍多。
其次是財務成本。由於一間處理廠的投資規模較大,公司一般採用30%的自有資金外加70%的貸款來鎖定資金來源。例如錦工客戶某污水處理廠的例子,企業則需要自己一次性出資2.3億*30%=6900萬,一般小規模的民企無法承受。其次,杠桿的部分也需要成本,銀行會根據企業自身規模和效益給出貸款成本,這個直接影響水廠盈利,當然貸款利率越低水廠效益更好,例如一般民企貸款利率為銀行一年期貸款利率甚至還要上浮,而像光大、北控這樣的國企可藉助境外低成本貸款,利率連4%都不到。
總之,污水處理成本主要為能源消耗成本、葯劑消耗成本、大修成本、維護成本、污泥處置成本、出水消毒成本、人員成本、管理成本、固定資產折舊、財務融資成本及其它成本。 各地污水處理廠所面臨的情況各不相同,需根據企業的處理規模、污水、污泥處理工藝等估算污水處理成本。詳見相關閱讀:處理一噸污水需要多少錢。
污水處理廠行業利潤如何?
國內規模以上的污水處理企業的財務狀況普遍不理想,至少沒有達到項目可研報告中的預期(即使已經達產)。國內污水處理龍頭如碧水源、桑德工程,都是大而不強,而且都淪為了政府「甩包袱」、轉嫁財政支出壓力的受害者。作為國內污水處理的頭部企業,兩家企業的發展軌跡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兩家企業的發展大致都歷經「蓬勃發展—行業領先—債務規模過高—資金鏈枯竭—債務違約–『國家隊』出手–創始人失去企業控制權」的演化過程。
碧水源和桑德工程主要以EPC、PPP模式開展業務。由於兩家企業在各地項目公司(SPV)中都以控股股東身份出現,隨著承攬項目數量的增加,合並計入兩家企業財務報表的債務也隨之增加(通常情況下,在SPV公司的融資結構中,PPP項目資本金比例在30%以下,資本金通過政府資本和社會資本共同出資籌措,政府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出資比例一般為2:8——早些年金融圈流行過「夾層資本」業務,主要是商業銀行作為實際出資方,藉助信託、券商、私募等通道,通過「明股實債」形式解決資本金不足問題;資本金之外的項目資金則主要通過銀行借貸或發行債券來籌集)。眾所周知,PPP項目周期長、回報慢、客戶強勢,企業承攬的項目越多,現金流窟窿越大,入不敷出風險就越高。目前,兩家企業都已被國有化。
做污水廠的頭部企業利潤狀況尚且如此,其他小廠就可想而知了,大家自行腦補吧。
污水處理行業除了做大塊頭的污水廠以外還可以做污水處理工程、污水處理設備、污水處理葯劑,污水環保公司等。咱再分別看看這些細分行業的利潤如何?
污水處理工程利潤很大,但是單子比較難接,好項目需要有很硬的人際關系。現在有關系能拿到項目自己不會做也可以找專業公司轉包出去,利潤關鍵還是看業務能力。
在市場前景看好的水處理行業,由於技術門檻較低,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已經捲入價格戰的漩渦,利潤率水平比前幾年明顯下降。現在水處理行業是一個市場充分競爭的行業,如果不是一手,一個項目做下來,去掉財務成本,凈利潤如果能夠做到15%已經是相當好了,同樣的項目,如果換規模大一點的企業,利潤率可能還達不到10%。
土建工程利潤現在已經非常透明,特別是外地的土建,往往當地的一些勢力摻和,不太好做,最關鍵是關系,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環保工程利潤一般是在采買設備上,通常毛利潤在30%-50%,特別是非標設備,利潤相當可觀,因此在廠家選擇上利潤差別就大了。生產環保設備的廠家眾多,競爭非常充分,價格也比較透明,製造企業一般求銷量不圖單筆利潤,多數機械設備綜合毛利10%左右,甚至像我們錦工為了吸引一些優質客戶,有時候為有些項目供設備還是保本甚至虧本做的。這對做污水工程的來說是非常有利的條件。
污水處理葯劑,像聚丙烯醯胺(PAM),聚合氯化鋁(PAC),活性炭,需求量都很大。像PAM,PAC的價格每噸都在15000以上,這是非常有市場的,不過競爭對手也很多,特別是聚丙烯醯胺和聚合氯化鋁的廠家實在是太多了,但能穩定供應一些污水廠或環保公司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
此外,近幾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農村污水處理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才剛起步。別看不上這些小項目,雖然一個村的標的不大,但這種項目一般都是一個縣一個縣的搞,每個標的不大,打成一個大包就是肥肉了,非常適合中小企業來做,尤其是山區的項目,都看不上。實際上在山區環境能夠承載的范圍內是不用考慮污水廠,靠環境的自凈作用即可清除污染。國家有這些政策,完善基礎設施,下面當然會不遺餘力的修建。建好後污水來源少污水處理廠運行困難。其實一系列的事情都是錢。
國家的出發點是很好的,但實際情況不是很美好。環保督察也只是看在沒在運行,出水達不達標,整沒整改。中間的這些事情他是管不到,也無法管。比如需不需要修建,可不可以修建,修建成什麼樣,能不能達到效果等這一系列的問題會產生各種利益關系,你懂的。
相信各位通過這篇文章,對污水處理行業利潤狀況的輪廓應該有了大體上的了解。錦工製造風機行業二十餘年了,也與環保行業的客戶打了10多年的交道了,經常因風機與污水行業內人士進行探討,所以讓我們也積累了大量的污水行業經驗,但畢竟我們是製造行業,視角不同。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遺漏,歡迎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