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檢修規程
㈠ 水工閘門運行檢修規程的引用標准有哪些
引用一下標准:
㈡ 水電站運行規程和檢修規程多少年修訂一次
這個也是因地制宜的事,
計劃是肯定要先制定好的,
然後報請上級部門,
遵循上級部門的指示。
㈢ 水泵檢修操作規程
水泵類型不同,檢修工藝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反正在檢修前必須做到水泵必須與系統徹底隔離。
1,拉開水泵電機電源。
2,關閉水泵的進出口閥門,開啟泵體放水門進行放水。
3.帶有強制潤滑油泵的水泵,必須停止油泵運行並拉開油泵電源。
4.確證水泵與系統徹底隔離且泵體內無壓力後方可展開檢修工作。
水泵檢修工藝(以雙吸離心泵為例)
2. 工藝方法、質量標准、注意事項:
2.1 水泵的拆卸:
2.1.1 拆聯軸器罩,聯軸器螺栓,拆冷卻水管,泵體放空氣門。
2.1.2 拆泵蓋螺栓,填料壓蓋螺栓,將填料壓蓋移出,平穩的吊出泵蓋放在枕木上。
2.1.3 拆兩側軸承蓋螺栓及非驅動側端蓋螺栓,取下軸承上蓋,然後吊出轉子。
2.2 轉子拆卸;
2.2.1 用專用工具拆下聯軸器。
2.2.2 拆滾動軸承並帽,將軸承用銅棒輕輕敲出。
2.2.3 松開兩側軸套並帽,拆下軸套取出格蘭,填料座密封環等部件。如葉輪腐蝕嚴重或口環磨損較重,採用加熱的方法,用專用工具將葉輪卸下。
2.2.4 注意事項:拆裝聯軸器時端面不能直接用錘敲出,復裝時內孔要塗潤滑油。
2.3 檢查與修理;
2.3.1 翻泵蓋清理檢查結合面無吹損,毛刺。
2.3.2 清理檢查泵軸,並將軸放在專用「V」型鐵上校彎曲度。
2.3.3 檢查葉輪汽蝕情況不嚴重時進行修補,清理葉輪流道,清除銹蝕。
2.3.4 清理檢查軸套。
2.3.5 清理檢查密封環。
2.3.6 檢查清理滑動軸承有無磨損,轉動是否靈活,有無雜音。
2.3.7 軸承室用煤油清洗干凈,油杯清晰可見油位。
2.3.8 把葉輪、軸套裝入軸上,然後擰緊兩端並帽在專用「V」鐵上或放在軸承上校幌動度。
2.3.9 清理檢查聯軸器,對輪螺栓及彈性圈無損壞。
2.3.10 清理檢查泵體,結合面用砂布打磨干凈。
2.4 質量標准:
2.4.1 軸表面光潔,無磨損,兩端螺紋無亂牙,軸頸無拉毛及變形。
軸彎曲標准如下:
A、軸頸處<0.02mm B、聯軸器處<0.02mm
C、軸套處<0.03mm D、葉輪處<0.04mm
幌動度:
A、軸頸處<0.03mm B、軸套處<0.06mm
C、葉輪處<0.10mm
2.4.2 葉輪無嚴重汽蝕,裂紋及嚴重磨損,否則應更換。
2.4.3 鍵和鍵槽配合不松動。
2.4.4 軸套無嚴重磨損。磨損>0.80mm應更換,表面光滑無毛刺,無砂眼,內孔與軸配合不松動,間隙在0.001-0.04mm。
2.4.5 葉輪與密封環直徑間隙1-1.2mm。
2.4.6 護環與葉輪直徑間隙0.01-0.05mm。
2.4.7 葉輪靜平衡<30克。
2.4.8 轉子軸向串動值2-5mm。
2.4.9 泵殼與卡圈間隙0.05-0.20mm。
2.4.10 盤根接頭嚴密並錯開120-180°,水封環中心孔對准密封水管口中心,格蘭螺栓松緊適宜。
2.4.11 滾動軸承內外彈邊無銹蝕、麻點及嚴重磨損,轉動靈活自由無雜聲,彈夾完整,壓鉛絲測量滾道間隙<0.15mm,瓦蓋緊力為0-0.03mm,軸向間隙0.02-0.08mm。
2.4.12 電機軸瓦:頂部間隙0.32-0.40 mm,兩側間隙0.16-0.20 mm,緊力0.03-0.05 mm
2.4.13 對輪中心:
圓周允差<0.10mm
面距允差<0.30mm
兩對輪間距8mm
2.4.14 聯軸器及螺栓無裂紋損傷,橡皮圈無缺裂,墊圈,彈簧圈完好無缺。
2.4.15 軸承室內加油孔暢通,油位顯示計應明亮,並無滲漏。
2.5 注意事項:
2.5.1 起吊泵蓋時確信螺栓全部拆除。
2.5.2 轉子起吊應注意要水平防止密封環等部件卡住。
2.5.3 新換葉輪應先將流道打磨光潔。
2.5.4 更換密封環時應先放入泵殼密封環槽內轉動自如盤動180度不卡澀。
2.5.5 泵蓋翻起要平穩垂直起吊。
2.5.6 拆裝聯軸器時端面不能直接用錘敲出,裝復時內孔要塗潤滑油。
2.5.7 軸套與並帽、葉輪之間用生料帶或紙板密封好,防止運行濺水。
2.5.8 軸瓦結合面密封到位,內外油檔間隙合格。
㈣ 水電站檢修規程給我一份
網路文庫里有,可以去下的。
㈤ 檢修規程和檢修作業指導書的區別
規程,簡單說就是「規則+流程」。所謂流程即為實現特定目標而採取的一系列前後相繼的行動組合,也即多個活動組成的工作程序。規則則是工作的要求、規定、標准和制度等。因此規程可以定義為:將工作程序貫穿一定的標准、要求和規定。
作業指導書,是作業指導者對作業者進行標准作業的正確指導的基準。作業指導書基於零件能力表、作業組合單而製成。是隨著作業的順序,對符合每個生產線的生產數量的每個人的作業內容及安全、品質的要點進行明示。
檢修規程是檢修的標准、要求和規定,作為作業指導及必須嚴格執行,是總則。
檢修作業指導書則是根據特定項目而制定的,根據檢修規程、作業環境、作業項目的特點及工藝進行編制,是獨立項。
㈥ 污水處理安全操作規程
1、雨污分流時,將污水輸送至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
2、雨污合流時,將合流污水輸送至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在污水處理站前,宜設置截流井,排除雨季的合流污水;
3、污水處理站可採用人工濕地,生物濾池或穩定塘等生化處理技術,也可根據當地條件,採用其他有工程實例或成熟經驗的處理技術。
人工濕地適合處理純生活污水或雨污合流污水,佔地面積較大,宜採用二級串聯;生物濾池的平面形狀宜採用圓形或矩形。填料應質堅、耐腐蝕、高強度、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宜採用碎石、卵石、爐渣、焦炭等無機濾料。
地理環境適合且技術條件允許時,村莊污水可考慮採用荒地、廢地以及坑塘、窪地等穩定塘處理系統。用作二級處理的穩定塘系統,處理規模不宜大於5000m3/d。
污水處理站出水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的相關規定;污水處理站出水用於農田灌溉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農田灌溉水質標准》的有關規定。污水處理與利用的方法很多,選擇方案應考慮以下因素:
1、環境保護對污水的處理程度要求;
2、污水的水量和水質;
3、投資能力。污水處理技術,就是採用各種方法將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將污染物轉化成無害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
(6)水處理檢修規程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工程試運行的內容:
(1)通過試運行檢驗土建、設備和安裝工程的質量,建立相關設備的檔案材料,對相關機械、設備及儀表的設計合理性、運行操作注意事項等提出建議。
(2)對某些通用或專用設備進行帶負荷運轉,並測試其能力。如水泵的提升流量與揚程、鼓風機的出風風量、壓力、溫度、噪音與振動等,曝氣設備充氧能力或氧利用率,刮(排)泥機械的運行穩定性、保護裝置的效果、刮(排)泥效果等。
污水處理工程試運行的要求:
(1)單項處理構築物的試運行,要求達到設計的處理效果,尤其是採用生物處理法的工程,要培養(馴化)出微生物污泥,並在達到處理效果的基礎上,找出最佳運行工藝參數。
(2)在單項設施試運行的基礎上,進行整個工程的聯合運行和驗收。確保污水處理能夠達標排放。
㈦ SHS 08003-2004 《化學水處理設備維護檢修規程》急需電子版!
我幫你留意一下,人多力量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