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化鋁水處理投葯量
A. 聚合氯化鋁(聚鋁PAC)投加使用量如何計算確定
水處理中,聚合氯化鋁、聚丙烯醯胺等絮凝劑普遍使用,根據污內水濁度不同,其投加量容也各不相同。不同含量的產品投加量也各不相同。相同的水質條件下,聚鋁氧化鋁含量從25-32%,含量從低到高,投加量也逐步降低。 首先為稀釋過程:在低濁度水中,將固體的聚合氯化鋁產品按照1:3比例加水溶解為液體之後,再加10-30倍清水稀釋成所需濃度後使用。 初步投加過程:在生活、生產用污水中,參照每噸污水先投加30g左右的聚合氯化鋁產品。然後投加稀釋之後的聚丙烯醯胺產品,如果效果不明顯,請酌情減少或增加產品投加量。 特殊情況下:在造紙廠污水處理中,採用低濁度水的投放比例配置,如效果不明顯可在酌量添加。 正常情況下:原水濁度在100-500mg/L時,投加量為5-10mg即每千噸水投量為5-10kg(用前最好根據水質特性進行小試,選出最佳值,然後投用)。 如絮凝效果不好,可使用聚鋁、醯胺、硫酸亞鐵等絮凝劑配合使用,對於酸性水需加入氫氧化鈉做酸鹼中和之後,再投加絮凝劑做絮凝沉澱。
B. 聚合氯化鋁最佳投加量是多少
將
聚合氯化鋁固體產品按1:3加水溶解為液體後,再加10-30倍清水稀釋成所需濃度後使用,
聚合氯化鋁用量可根據原水的不同渾 濁度,測定最佳投葯量,一般原水濁度在100-500mg/L時,每千噸投加量為10-20kg
C. 污水處理廠專用聚合氯化鋁投加量多少合適!!!
產品是在聚合氯化鋁和三氧化鐵、鋁鹽和鐵鹽混凝劑水解和混凝專機理的深入研究屬基礎上發展而來,它集鋁鹽和鐵鹽混凝之優點,並引入多價陰離子-硫酸根離子,對鋁離子和鐵離子的形態都有明顯的改善,聚合度也大為提高。外觀:液體產品為褐色或紅棕色透明體,無沉澱。固體產品為棕褐色、紅棕色粉末或粒狀。極易溶於水,可用於生活飲用水、工業用水及工業廢水、生活污水處理。混凝效果除表現為剩餘濁度色度降低外,還有絮體形成塊,吸附性能高,泥渣過濾脫水性能好等特點,特別是在處理高濁度水時,低溫低濁度水時,處理效果比明礬、聚合氯化鋁、聚合硫酸鐵、三氧化鐵效果好。
D. 聚合氯化鋁投加量是多少
聚合氯化鋁的投加量要看處理的原水濁度,及什麼樣的水質還有其水處理用的反應池構造有關,不同構造的水池,反應時間,水流速度都不一樣,最終聚合氯化鋁投加量也不一樣,根據恆豪凈化水處理專家介紹:
一、固體聚合氯化鋁投加量
聚合氯化鋁固體一種無機高分子混凝劑,顏色為:金黃色、土黃色、褐色、紅色顆粒狀/片狀的粉狀固體,處理一般原水凈化的其投加量為水的十萬分之一左右(1公升水投加0.01克),凈化後的水質優於硫酸鋁絮凝劑,凈水成本與之相比低15-30%,絮凝體形成快、沉降速度快,比硫酸鋁等傳統產品處理能力大,消耗水中鹼度低於各種無機絮凝劑,因而可不投或少投鹼劑,適應的源水PH5.0-9.0范圍均可凝聚,腐蝕性小,操作條件好,溶解性優於硫酸鋁,處理水中鹽分增加少,有利於離子交換處理和高純制水,對源水溫度的適應性優於硫酸鋁等無機絮凝劑。
二、液體聚合氯化鋁投加量
聚合氯化鋁液體的產品可適應PH值范圍為5.0-9.0,最佳PH值為6.5-7.6,產品可直接投加或稀釋10倍後投加,固體產品稀釋5-10%液體投加,有利均勻混合,效果好,稀釋後的溶液最好在4-8小時內用完。聚合氯化鋁液體可應用於河水、湖水及地下水的處理,工業用水和工業循環用水的處理, 2. 可應用於煤礦沖刷廢水和瓷器工業廢水的回收, 可應用於印刷廠、印染廠、皮革廠、釀造廠、肉類加工廠、制葯廠、造紙廠、洗煤、冶金、礦區,以及對含氟、油、重金屬的廢水的處理,可應用於皮革和布料的防皺。可作為良好的觸媒,可應用於水泥凝固和模製澆鑄;醫葯品、甘油和糖類的精煉;造紙的粘合。
E. 高純聚合氯化鋁的投加量及使用注意事項
聚合氯化鋁使用注意事項以及投加量
⒈根據原水不同情況,使用前可先做小試求得最佳葯量。為便於計算,小試溶液配置按重量比(W/W),一般以2~5%配為好。如配3%溶液:稱聚氯化鋁固體3g,盛入洗凈的200ml量筒中,加清水約50ml,待溶解後再加水稀釋至100ml刻度,搖勻即可。
⒉生產用按聚氯化鋁固體:清水=1:9到1:15重量比(液體產品採用1:2到1:5)混合溶解即可。氧化鋁含量低於1%的溶液易水解,會降低使用效果,濃度太高不易投加均勻。
⒊加葯按小試求得的最佳投加量投加,並在運行中注意觀察調整。如見沉澱池礬花少,余濁大,則投加量過少;如見沉澱池礬大且上翻,余濁高,則加葯量過大,應適當調整。
F. 聚丙烯醯、氫氧化鈉、聚氯化鋁在污水處理中投放的 比例分別是多少
PAC為聚合氯化鋁,PAM為聚丙烯醯胺,前者為絮凝劑,後者為助凝劑,通常聯合使用,一般情況下先加PAC,後加PAM,有時可能需要加酸或鹼調節PH。
兩者主要用於混凝沉澱池,即物化處理工段,工業廢水處理中常用。
如果處理工藝為先生化後物化,則投加量PAC約1000ppm(國標,液體,10%有效含量),PAM約1-3ppm,即每萬噸水分別投加液體PAC(國標)約10噸,PAM10-30kg。
如果工藝為先物化後生化,則將以上投加量加倍。
實際的投加量根據水質有所不同,需要根據現場微調,PAC固體國標含量為30%有效成分,稀釋使用。
氫氧化鈉投加量根據PH情況決定,加PAC的話一般調至7.5-9比較合適。
G. 凈水絮凝劑污水處理聚合氯化鋁PAC到底投加量是多少才算合適
絮凝劑的選擇和用量應根據相似條件下的水廠運行經驗或原水混凝沉澱試驗結果,結合當地葯劑供應情況,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後確定。選用的原則是價格便宜、易得,凈水效果好,使用方便,生成的絮凝體密實、沉澱快、容易與水分離等。
混凝的目的在於生成較大的絮凝體,由於影響因素較多 ,一般通過混凝燒杯攪拌試驗來取得相應數據。混凝試驗在燒杯中進行,包括快速攪拌、慢速攪拌和靜止沉降三個步驟。投入的絮凝劑經過快速攪拌迅速分散並與水樣中的膠粒相接觸,膠粒開始凝聚並產生微絮體;通過慢速攪拌,微絮體進一步互相接觸長成較大的顆粒;停止攪拌後,形成的膠粒聚集體依靠重力自然沉降至燒杯底部。通過對混凝效果的綜合評價,如絮凝體沉降性、上清液濁度、色度、pH值、耗氧量等,確定合適的絮凝劑品種及其最佳用量。
試驗用六聯攪拌機,它有六個可垂直移動的轉軸,其底部位置處帶有攪拌葉片,葉片尺寸6cm×2cm 。轉軸的旋轉速度和旋轉時間可以預先設定,能自動工作。一般試驗按快速攪動2min,n=300r/min;慢速攪動3min,n=60r/min。試驗時在6個1000mL大燒杯中加入1L原水後,分別放在六個轉軸的正下方,將轉軸下移到底;再在連接在一水平轉軸上的6個小玻璃燒杯內,依次加入不同數量的葯液,轉動水平軸,則小管內的葯液同時倒入相應的原水中。然後啟動攪拌器使其自動工作。
攪動自動停止後,將葉片從燒杯中緩慢拉起,靜置20min,用移液管自水面下約10cm處,吸取水樣25ml,用濁度計測量上清液的濁度。以投葯量為橫坐標,上清液的剩餘濁度為縱坐標,繪製成曲線將不同絮凝劑的效果進行對比,根據除濁效果和綜合技術經濟多方面因素,選擇確定處理這種廢水的絮凝劑。
請參閱http://tyh.1.blog.163.com/blog/static/74145910201611156322056/
H. 凈水廠怎樣計算凈水劑氯化鋁的投加量
我們常見的凈水劑有聚丙烯醯胺、聚合氯化鋁等產品。在使用中,我們如內何計算聚合容氯化鋁凈水劑的投加量呢?
一、小試溶解聚合氯化鋁
我們首先要根據原水不同的狀況,在上機運用前,取原水做小試,進而求得最佳的投加量。在實驗中,為方便計算,小試溶液的配置按重量比(W/W),一般以2-5%配置為好。
例如,配置3%的溶液,稱聚合氯化鋁固體3g,放入洗凈的200ml的容器中,加清水約為50ml,等其溶解後再加水稀釋至100ml,搖勻即可。
二、上機運營聚合氯化鋁比例
按聚合氯化鋁固體,清水=1:9到1:15的重量比,液體聚合氯化鋁採用1:2到1:5的重量比,混合溶解即可。
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當氧化鋁含量低於1%的時候,溶液易水解,會降低運用效果;相反知,當濃度太高則不易投加平均。
三、計算最佳投加量
在上機加葯,按我們在小試時求得的最佳投加量,並在運轉中留意查看調整。若出現沉澱礬花少,余濁大,那麼就表示投加量過少;若出現沉澱池的礬花大並且上翻,余濁高,那就表示加葯量過大,應立即適當的減少。
其實如何正確投加聚合氯化鋁的投加量,以上的計算只是一個初步的計量,在實際運用中,還要 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來投加。
I. 污水處理用聚合氯化鋁鐵的投加量是多少
根據不同情況,現場調試或作燒杯試驗,取得最佳使用條件和最佳投葯量以達到最好版的處理效果。
1、使用權前,將聚合氯化鋁鐵按一定濃度(10-30%)投入溶礬池,注入自來水攪拌使之充分水解,靜置至呈紅棕色液體,再兌水稀釋到所需濃度投加混凝。水廠亦可配成2-5%直接投加,工業廢水處理直接配成5-10%投加。
2、投加量的確定,根據原水性質可通過生產調試或燒杯實驗視礬花形成適量而定,制水廠可以原用的其它葯劑量作為參考,在同等條件下本產品與固體聚合氯化鋁用量大體相當,是固體硫酸鋁用量的1/3-1/4。如果原用的是液體產品,可根據相應葯劑濃度計算酌定。大致按重量比1:3而定。
3、使用時,將上述配製好的葯液,泵入計量槽,通過計量投加葯液與原水混凝。
4、一般情況下當日配製當日使用,配葯需要自來水,稍有沉澱物屬正常現象。
其實確定聚合氯化鋁鐵投加量很簡單,只要大家聚合氯化鋁鐵使用投加方法用對基本上就不會出錯,好的聚合氯化鋁鐵產品要想發揮其最佳效果,合理的使用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J. 我想知道水處理用絮凝劑聚合氯化鋁的加葯量及濃度怎麼算
要根據具體小試才知道的
你們是什麼水質的啊
我們污水的話 按照盛世環保的聚鋁來弄
一般給水凈化投加量約為:液體產品5-100克/噸,固體20--25公斤/噸(以商品計),可通過燒杯試驗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