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化水處理器認證
❶ 金科沃特磁化水騙局揭秘
對於金科磁化水及其其它產品而言,客觀的講金科確實是一種合法的直銷行業, 這可以到中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政府官網查詢。水是好水,產品是好產品。但是你買一台水機或者其它產品自己用和投資干這個直銷行業卻不是一碼事。自己購買使用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生意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這裡面收益多少與投資多少是成正比的,也是和風險成正比的,你既要看到掙錢的機遇,也要看到其中蘊藏的風險,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能力來決定是否干這個行業,自己究竟可以投資多少干這個行業。一定要理性,切忌盲目和沖動,要小心避免被他們所宣傳的容易掙大錢的的話所忽悠。大量投資干這種直銷行業是有風險的:
1.它在勸你投資干金科的時候,是按一步一步的套路來的,其中含有忽悠加坑蒙拐騙的成分,並且是組團忽悠,只說好,不說壞,只講機遇,不講風險,他不會一開始就對你講裡面有什麼風險的,只會設法忽悠你什麼也別想,只顧往前沖沖沖。甚至有的成員會宣講自己為了干金科,瞞著家人、不惜與家人們吵架、離婚、賣房來干金科,這等於是變相的鼓勵你為了干金科可以不惜家庭破裂、妻離子散。
2.金科公司與直銷人員之間沒有明確的書面合同,具體的經營方式、利潤分配方式和售後服務方式等都是口頭約定,這就給參與直銷的人員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風險,如果因公司原因導致直銷人員利益受到損失,這樣直銷人員可能會遇到取證難、維權難的問題。
3.開始勸你干時態度積極,上趕著幫你,但當你投資到一定程度(打水機到≥7台)時,就會逐漸撒手不管,當然這也是要讓你有自立的能力,但此時如果你還不會干,那對不起,那你就得上趕著他們了。上船容易下船難,有一種被套牢的感覺。
4.這里就要說說金科公司非常精明和高明的一種手段,社會心理學中有一種從眾心理,就是在干金科的人們中造就一種感恩的氛圍,利用人們的從眾心理,讓成員們人人講感恩,人人只講有正能量的話,從而消除有些成員中後悔和不滿的心理。這樣在整個場面中只能看到一團和氣和正能量,看不到消極的東西,即使有人心裡有埋怨、後悔、不滿和苦水也不敢在那種場合里講,只能在家中或者是私下裡表達。
5.金科產品的確是好,但是你也要小心,當他打著綠色健康的旗號給你推銷產品的時候,其實他心裡盯著的是你口袋裡面的錢包。所以你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和實際需求來決定是否購買他的產品,不要盲目和沖動,避免被忽悠。
6.金科直銷人員既是經營者也是消費者,但金科磁化水機里一些部件難以享受三包政策,消費權益無法得到保障,只能自認倒霉。
總之,你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實際情況決定自己可以投資多少干金科,既要看到掙錢的機遇,也要看到投資的風險,不要只看到掙錢的機遇,忽略了投資的風險,也勿需只看風險而錯失了掙錢的機遇,一定要理性,避免被忽悠。
❷ 什麼是磁化水
磁化水現象是指溶解有某些鐵磁性礦物質的水在強磁場下流過以後,表現出版一些磁性權質的現象。例如水周圍會產生一些磁場,水流動時會在周圍金屬物體中產生法拉第電磁感應現象,使金屬中有電流流過等。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飲用磁化水對人體有益,更進一步地,類似於生物產生的大多數變異性狀對生物體本身都有害,在未有確鑿證據證明飲用磁化水對於人體有利之前,可以認為飲用磁化水對人體更大可能是有害的。
(2)磁化水處理器認證擴展閱讀:
把水產品的保健作用轉移到磁化水、離子水、小分子水甚至重水等物理或者化學上的概念上,同時聲稱自己生產的水即為磁化水、離子水、小分子水或者重水。因為磁化水、離子水或者重水的鑒定過程極其復雜,這些商家也難以被消費者揭穿。尚無權威學術論證磁化水是否對人體有益。
簡言之就是利用廣大消費者的無知,借磁化水或者其他水名義,販賣低成本生產的普通凈水器或普通純凈水的行為,其性質多為洗腦傳銷。
磁化水雖然是個騙局,但是這件事應該告訴廣大消費者,不要輕信謠言。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應該勸家裡人通過正規渠道買一台凈水機,從而喝乾凈衛生有礦物質的水,培養一個健康的飲水習慣。而不是執著於一個不著邊際的騙局上。
❸ 金科磁化水器有專利嗎
得去查詢的,你是想申報專利申請是不,還是只是了解下,去知助俠平台看看吧
❹ 磁化水機真的是騙局
磁化水大多是商業機構在宣傳,所以騙局的可能性極大。
引用下方舟子——磁療真的能治病嗎?
從前些年的磁化杯、磁化水,到如今的磁療枕,磁療儀,加上「被磁療儀器治癒的患者」現身說法,我們的生活周圍充斥著「磁療」保健品。可是磁療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撰文/方舟子
國內宣傳磁療的文章通常會說磁療在我國可謂歷史悠久,在中醫學上古已有之。《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中醫葯典籍的確有用磁石治病的記載,不過那基本上是把磁石當成葯物,搗碎了口服,據說能「平肝潛陽、安神鎮驚、聰耳明目、納氣平喘」,治療眩暈、眼花、耳聾、耳鳴、驚悸、腰肢痹痛、陽痿、子宮不收、脫肛等多種疾病,和現在說的磁療並不是一回事。現在很少有人還會去吃磁石了,因為知道自己沒有孫悟空「飢餐鐵丸,渴飲銅汁」的本領,磁石搗得再碎也是無法被人體吸收的。《本草綱目》所載的磁石葯方,只有一個和今天的磁療相近:把一小粒磁石放進耳朵里,據稱能夠治療耳聾。現在,即使是最狂熱的磁療提倡者,也不敢再說磁療有這樣的神效吧。
磁療竟是「西醫」療法
現在流行的磁療是從西方傳進來的,算得上是「西醫」,但是屬於西方的另類醫學,被國際主流科學界公認為偽科學。磁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瑞士醫生和煉金術士帕拉塞爾蘇斯(1493~1543)的猜測,他認為,既然磁石能夠吸引鐵,那麼也許能夠把病從人體內吸出來。
到了18世紀,磁療被奧地利醫生麥斯麥發揚光大。他在一位患精神疾病的女孩身上放上磁石,然後用磁鐵棒在患者前後擺動,居然把女孩的病給治好了。他提出了一個「動物磁性」理論,認為許多疾病是由於動物磁性失調,如果能導引這股磁性,就可以治病。起初他還用磁鐵來做導引,後來發現他可以用自己的「動物磁性」讓幾乎所有的東西(木頭、紙張、水等等)都帶上磁性來導引。他用這套方法—被稱為「麥斯麥術」—治好了很多人,受到眾多追捧,也引起了敵意。1784年,當麥斯麥在巴黎行醫時,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下令成立由富蘭克林、拉瓦錫等人組成的委員對此進行調查。他們通過一系列實驗發現,「麥斯麥術」的療效完全來自於病人的想像和強烈的願望。現在看來,「麥斯麥術」其實就是一種催眠術,是利用心理暗示來治病,和磁力沒有關系。
19世紀末,電的應用讓人們見識了電磁的威力,磁療獲得了新生,在美國等國家開始有人推銷磁療產品,並逐漸被推廣到了全世界。從那以後,磁療產品的花樣越來越多,聲稱的療效越來越誇張,市場也越來越大。現在全世界磁療產品的年銷售額超過了10億美元,除了磁療儀器、磁療床、磁療毯等設備,還有用來貼敷在身體各個部位的衣、帽、鞋、褲、墊、枕、項鏈、手鐲等隨身服飾,其中又以磁療鞋墊最為流行。磁療被認為能治療幾乎所有的常見疾病,例如高血壓、腦卒中、冠心病、糖尿病、關節炎、失眠、癌症等等,據說治療關節疼痛的效果尤其好;並有平衡內分泌系統、改善免疫功能、抗衰老、消除疲勞、增強記憶的保健功效,「是人類理想的健康之寶」。大多數人對此深信不疑。根據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的調查,在聽說過磁療的美國人當中,有14%的人認為它非常科學,另有54%的人認為它有些科學,只有25%的人堅持認為它不科學。
揭開磁療的「機理」
所謂磁療是試圖應用磁場來治療疾病。磁場有的是恆定的,有的是變化的。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變化的磁場就會產生電場,電場會對神經細胞、肌肉細胞等產生影響,這種影響有好有壞,如果磁場強度過大,就很可能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不過,市場上的磁療產品,基本上都是靠鐵磁片或通以直流電的電磁鐵來產生磁場,都屬於恆定磁場(或靜磁場),它們不會產生電場,對身體的影響如果有的話,完全是靠磁場自身的作用。那麼,恆定磁場有沒有可能對身體組織產生影響呢?
磁療提倡者聲稱,由於血液中含有鐵,能被磁石吸引,所以磁療能夠促進血液循環。磁石能吸鐵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是血液中的鐵並不是鐵金屬。鐵金屬之所以具有較強的磁性,是因為其中各個鐵原子能相互作用,向同一個方向平行排列起來。所謂「鐵磁性」現象是許許多多鐵原子相互合作的結果。但是在血液中,則是一個個鐵原子分別包裹在血紅蛋白中,雖然每個鐵原子具有磁性,但是彼此是分開的,磁性非常弱。相反的,血液中的其他成分(比如水)具有抗磁性。二者合起來,血液具有微弱的抗磁性,不僅不會被磁場吸引,還會被排斥。不過,磁療所產生的磁場強度不強,不足以對血液產生影響。它的強度甚至難以穿透皮膚(幾毫米以外就檢測不到),更不可能對內臟產生影響。
其實,磁療是否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消費者自己就很容易驗證。如果磁石真的能吸引血液,那麼皮膚中的血液將會向它流去,我們就會看到皮膚與磁石接觸的地方發紅。實際上當然是見不到這種現象的。實驗表明,即使恆定磁場的強度高達1特斯拉(是市場上磁療產品的十幾、幾十倍),也對人體血液循環毫無影響。退一步說,即使血液中有某種成分能受磁場的作用,也不等於說這就會對血液循環、對身體有好處。
所以在理論上,我們無法為磁療提供科學依據。如果磁療真的具有保健、治療效果,那就是通過一種未知的神秘機制來發揮作用的。那麼磁療真的有效嗎?磁療產品的市場如此之大,顯然會有許多患者覺得它的確有療效。有的患者還會現身說法介紹自己如何得益於磁療。但是這在現代醫學看來沒有價值,因為就療效而言,個案沒有一點說服力。某個患者用了磁療產品之後病好了,並不等於就是磁療真的發揮了作用。它可能是自愈,許多疾病本來不吃葯也可以自愈(如肩周炎);可能是心理暗示的結果,磁療所針對的都是慢性病,其病情受人的心理狀況的影響很大;甚至可能是誤診,病人本來就沒病。
「療效」源於心理作用
要確定某種葯物或療法的療效,必須在做了大量的臨床試驗、進行統計之後才能確定。隨機的、雙盲的、有對照的臨床試驗是確定療效的最可靠的方法:把患者隨機分成兩組,一組使用磁療,一組使用假磁療,但是患者和醫生都不知道某個患者被分到了哪一組(這種「雙盲」狀態才能既排除心理暗示對患者的作用,也能排除醫生在評估療效時的主觀偏差),分組情況由第三方掌握,試驗結束後再解除「盲態」,比較磁療組和對照組的療效,如果磁療組的療效顯著高於對照組,才能確定磁療的確有效。
近年來,對磁療的效果有過一些隨機的、雙盲的、有對照的臨床試驗,主要是驗證磁療是否具有鎮痛作用。大部分臨床試驗結果都發現磁療無效,有個別的試驗則發現磁療的鎮痛效果明顯高於對照組。但是,要對磁療進行雙盲試驗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根據使用的治療設備是否能吸附金屬物體,患者、醫生很容易發現使用的磁療產品是真是假,從而會影響到患者的心理狀態和醫生的評估,而鎮痛的效果受心理狀態的影響尤其大。所以,那些認為磁療有鎮痛效果的試驗,也很難說那不是心理作用的結果。
總之,目前並無確鑿的證據能夠證明磁療對什麼疾病會有療效,因此,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沒有批准任何磁療產品用於醫療,禁止廠家宣傳磁療產品具有醫療、保健作用。有的磁療廠家因此被罰款、起訴。
市場上還有人推銷經過磁場處理的所謂「磁化水」。水具有抗磁性,在磁場作用下,水分子發生反向磁化,與磁鐵不是相互吸引,而是互相排斥。但是一旦磁場消失,這些作用也馬上消失,磁場不會殘留在水中,水分子的性質不會發生改變。因此,「磁化水」和普通水的性質不會有任何差別。宣稱「磁化水」具有特殊的醫療、保健功能,是赤裸裸的騙局。
❺ 金科磁化水器的專利證號碼查詢
可以在innojoy專利搜索上面查詢一下
❻ 純水機有什麼國家的各種認證嗎是權威性的嗎
1、 范圍
規定了家用和類似用途飲用水處理裝置的術語和定義、分類與命名、基本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運輸、貯存。
適用於家用和類似用途飲用水處理裝置(以下簡稱「飲用水處理裝置」)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衛生部 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衛生安全評價規范(2001)
衛生部 生活飲用水化學處理劑衛生安全評價規范(2001)
衛生部 生活飲用水水質處理器衛生安全與功能規范評價(2001)
衛生部 生活飲用水消毒劑和消毒設備衛生安全評價規范(試行)
衛生部 衛生部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檢驗規定(2001)
3、 術語和定義
3.1飲用水處理裝置
由一個或若干個飲用水處理單元組成的能改善水質的系統。
3.2過濾
通過半透性材料從水中分離顆粒物的過。
3.3微濾
以孔徑為(0.02~10) ㎛的濾膜為過濾介質,以壓力差為動力,能濃縮和分離懸浮物的一種過濾技術。通常簡稱為MF。
3.4超濾
以孔徑為(0.001~0.2)㎛的濾膜為過濾介質,以壓力差為動力,能濃縮和分離固體可溶性大分子或膠體物質的一種過濾技術。通常簡稱為NF。
3.6礦化
向水中添加一種或若干種對人體有益礦物質成分的過程。
3.7消毒
去除、殺滅或滅活所有類型的致病微生物的過程。
3.8離子交換
在溶液中存在的離子交換固體介質之間有可逆性交換的化學作用,而對固體結構無任何改變的過程。也可簡稱為IE。
3.9電滲析
以離子交換台膜為分離介質,以電位差為推動力,使水中陰陽離子定向遷移並通過離子交換摸,從而進行離子分離的技術。通常簡稱為ED。
3.10反滲透
在膜的進水一邊施加比溶液滲透壓高的外界,只允許溶液中水和某些組分選擇必透過,其他物質不能透過而被截留在膜表面的過程。通常簡稱為RO。
3.11再生
恢復介質從而使其具有水處理功能 的維護過程。
3.12水的總硬度
以CaCO3表示的水中溶解的鈣鹽與鎂鹽含量。單位為mg/L。
3.13軟化
總硬度低於17.1mg/L的水。
3.15飲用純凈水
經電滲析(ED)、離子交換(IE)、反滲透(BO)、蒸餾等方法除鹽處理後的可直接飲用的水。
3.16消毒效果
飲用水處理品裝置去除、殺滅或滅活各種致病微生物的效果。
3.17脫鹽率
飲用水處理裝置進水含鹽量的降低值進水總含鹽量的比率,以百分比表示。
3.18額定使用周期
飲用水處理單元達到製造商規定的清洗、再生或更換期限前的處理能力。以時間或處理水的體積表示。
3.19凈水流量
飲用水處理裝置全部水處理單元在額定使用周期內且在規定使用條件下單位時間可生產的最小凈水量。單位為L/h或m3/h。
3.20初始凈水流量
飲用水處理裝置初次使用時的凈水流量。單位為L/h或m3/h。
3.21額定總凈水量
製造商稱的飲用水處理裝置在規定的使用條件下可生產的最大凈水量。單位為L或m3。
3.22使用壽命
飲用水處理裝置經清洗、再生、更換飲用水處理內芯或維修,仍能正常使用的總時間或總凈水量。單位為月、年或處理水的體積。
3.23進水壓力
飲用水處理裝置進水口處的水壓,單位為Mpa。
3.24大型飲用水處理裝置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飲用水處理裝置為大型飲用水處理裝置:
a)高度>1700mm,重量≥500kg ;
b)長度或者寬度≥2000mm;
c)除反滲透或納濾外的飲用水處理裝置凈水流量≥300L/h,重量≥50kg ;
d)除反滲透或納濾外的飲用水處理裝置凈水流量≥1020L/h;
e)反滲透或納濾飲用水處理裝置凈水流量≥180L/h,重量≥50kg 。
4、分類與命名
4.1分類
4.1.1飲用水處理裝置按主要水處理功能分為:
a)一般凈水器(Y):改善進水的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的飲用水處理裝置;
b)軟水機(器)(R):能夠提供飲用純凈水的飲用水裝置;
c)純水機(器)(C):能夠提供飲用純凈水的飲用水處理裝置;
d)礦化水機(器)(K):具有礦化功能的飲用水處理裝置;
e)電解水機(D):通過電解方式提供鹼性水和酸性水的飲用水處理裝置;
f)消毒凈水機(器)(X):具有消毒功能的飲用水處理裝置;
g)其他凈水機(器)(Q):除上述種類之外的飲用水處理裝置。
4.1.2飲用水處理裝置按使用型式通常分為:
a)飲用機專用凈水器(Z):與飲水機配套使用的飲用水處理裝置;
b)龍頭式凈水機(器)(L):直接安裝在自來水龍頭上使用的飲用水處理裝置;
c)台立式凈水機(器)(T):通常安放在檯面上或地面上使用的飲用水處理裝置;
d)壁掛式凈水機(器)(B):通常掛在牆壁上使用的飲用水處理裝置;
e)管道式凈水機(器)(G):通常作為供水管道一部分使用的飲用水處理裝置;
f)攜帶型凈水機(器)(X):便於隨身攜帶使用的飲用水處理裝置;
g)乘載式凈水機(器)(C):裝載在車(船、飛機)上的可移動使用的飲用水處理裝置;
h)中央凈水機(器)(Y):通常作為供水中心為用戶提供所需水質用水的飲用水處理裝置。
4.1.3按供水方式分為:
a)連續式:連接到水源能夠自動完成連續供水的飲用水處理裝置;
b)非連續式:需要人工進行加水的飲用水處理裝置。
4.2命名
舉例:YCZ-KZ3L-801,「YCZ」表示飲用水處理裝置,「K」表示礦化水機(器),「Z」表示飲水機專用凈水機(器),「3L」表示凈水流量為3L/h,「801」表示工廠設計順序號。
❼ 磁化水有什麼辦法可以鑒定嗎,就是沒磁化的水和磁化的水有什麼區別
形成磁化水必須要有四個最基本的條件,這些條件缺一不可。第一,必須是自然水。什麼是自然水呢?自然水就是含有一定的礦物質微量元素等,不是純凈水。第二,有一定的水流速度。在大自然中形成的磁化水都是在流動水體中形成的,死水、靜止水是不可能或者概率極低的形成,即使形成了磁化水也是臨時的短暫的。據科學實驗證實,在形成磁化水的工程中必須有0.5到0.6千帕的水流速度。第三,磁化水形成必須是水流垂直切割磁力線。當水流於磁力線垂直時,水中的大分子團水才被更好的切割成小分子水,才起到大變小的作用,才能更好的發揮磁化水的作用。第四,必須要有一定的磁場強度。人民生活在一個地球大磁場中,為什麼能形成磁化水的水域屈指可數呢,不是水不符合要求更多是沒有達到要求的磁場強度或者說是磁場強度因地理環境的影響不穩定。形成磁化水的磁場強度必須在5600GS。
磁化水是一種被磁場磁化了的水。讓普通水以一定流速,沿著與磁力線平行的方向,通過一定強度的磁場,普通水就會變成磁化水。磁化水有種種神奇的效能,在工業、農業和醫學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
在日常生活中,用經過磁化的洗衣粉溶液洗衣,可把衣服洗得更干凈。有趣的是,不用洗衣粉而單用磁化水洗衣,洗滌效果也很令人滿意。
磁化水為什麼會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呢?這是一個至今尚未揭開的謎。一些科學家認為,水分子本身就是一個小磁體,由於異性磁極相吸,因而普通水中許多水分子就會首先相吸,連結成龐大的「分子團」。這種「分子團」會減弱水的多種物理化學性質。當普通水經過磁場作用後,沖破了原先連接的「分子團」,使它變成單個的有活力的水分子。當然,要徹底揭開磁化水的奧秘,還有待於人們繼續研究和探索。
❽ 磁化水凈水器騙局揭秘
治病養顏樣樣水,醫生全部靠邊退!磁化水呀全靠嘴,各種給你瞎胡吹!幾千塊錢賣內給你,其實那是超容級貴!她說人家不為賺錢!全是給你送健康!這樣滴話你要信!她不賺錢她幹啥!不安她就不高興,言語挖苦把你驚!這時我才來發現!給她個大臉比你硬,再來一定把她清!不罵她來不高興!騙子
❾ 國家衛生部承認不承認磁化水
10多年前就明確了,假的。
❿ 磁化水凈水器是不是騙人的
首先:人工磁化水是通過磁化器產生的,這樣的水是一種弱磁質,從水離開內磁場的那一刻容起,就很快消失,幾乎起不了任何作用。
而且:高齡骨質疏鬆者不宜飲用「強磁化水」(如:關節炎、腿腳時常發麻者、經常抽經者等)以靜磁化場、強磁化場處理的磁化水,有一定的軟化心腦血管的作用,以靜磁化場處理的磁化水可對胃裡的草酸鈣和碳酸鈣成分進行分離,據說可以分解膽、腎結石,殊不知確實累積結石的元兇;如果在胃裡形成草酸鈣和碳酸鈣僅僅影響鈣的吸收,卻不會成沉積到膽、腎里形成結石!
最可怕的是:磁化過程以及強弱對生理磁場產生效應,會紊亂人體電解質誘發多種潛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