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污水處理廠
A. 煙台市污水排放到哪裡
應該不會,一般都有專門的污水處理站
B. 牟平哪個公司做牆體防水做的好呀
牆體防水方面,有分衛生間的牆體跟室外牆防水工程,現在很多防水施工公司都是包工包料的,當然了,防水材料方面,你也可以找生產廠家購買。佛山合勝化工防水材料生產廠家。
C. 7月想去煙台玩,那好不好熱不熱
煙台空氣濕潤、氣候溫和,冬天比較冷以外,其它三季均可成為出遊度假的最佳選擇!
4月~11月都很好呢~ 你想7月去,是夏天啊,很棒很美美,
可以到海邊游泳,和男朋友一起,
嘿嘿~~ 超開心! 很浪漫的,希望你們幸福!
那的海鮮很便宜的!
D. 煙台的資料
古言:「有其一地,必有其名。有其地名,必有其因。」那麼,煙台始於何時呢?(現在有兩中解釋)
(一)
據明史記載: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為加強海防軍事建設防止海上倭寇不斷侵擾,朱元璋准奏批建寧海衛(今牟平區)「奇山守御千戶所」,這是煙台境內最早的發祥地,時比北京1420年(明永樂十八年)建成的「紫禁城」還要早22年,可以說奇山所城有著古老的悠久歷史。在建「奇山守御千戶所」的同時,於其北山(今煙台山)頂設建「狼煙墩台」,被土人(當地人)稱為「煙台」,並被傳為煙台的始源。對此,有二點疑論:一是至今還沒發現依此定為煙台始源的石刻和文字資料;二是當時「狼煙墩台」在全國沿海邊疆遍地設建,總不能千篇一律的全稱為「煙台」,那樣恐怕「煙台」豈不各地皆是,看來只是推論而說。
「奇山守御千戶所」建成後,其地域隸屬1131年(金天會九年)設置的福山縣管轄。清朝建立後於1664年(清康熙三年)旨令將「奇山守御千戶所」廢除,自此軍變民地,原千戶、副千戶貶為庶人,官兵解甲,多從事漁農工商。同時,原「奇山守御千戶所」被改稱為「奇山所」、「所城」、「所城裡」,同其周圍的十三村被福山縣劃為東北保「奇山社」。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在知縣羅博編修的《福山縣志》卷一之《地輿圖》中,可見福山沿海共有14座「狼煙墩台」,自西向東的13座全標為「墩」,唯有最東部(今煙台山址)的一座被標為「煙台」兩字,但它僅指是「狼煙墩台」的位置,看來這是「煙台」文字出現的最早記載,至今已有320餘年的歷史。
事過近80年後在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福山知縣何樂善所修的《福山縣志》中,載有「有石似船型(指煙台山北部『造化奇觀』),在煙台上(指煙台山)」再次出現「煙台」兩個文字記載,但是這次所說的「煙台」,不在僅指「狼煙墩台」,已擴大到整個「煙台山」了。
二次「煙台」文字的出現,拉開了煙台被正式確定的序幕。
早在明初,芝罘海灣數家漁民為保出海打魚安順,共同集資在西南河北口東部(今北大街群眾藝術館址)籌建三間草屋,供奉海神,後來於清朝雍正年間進行了小規模重修擴建。這期間芝罘海灣已成為南北海上運輸和境區近郊捕撈漁船的重要避風停泊港口。1810年(清嘉慶十五年)經當地及外地商家和船幫投資,將海神娘娘廟擴建為「天後宮」,民眾稱「大廟」。屆時廟前大街、集市迅速發展,形成了「大街」(後被改稱北大街),而近郊四鄉稱名為「海上」,繼而轉稱「煙台街」。以大廟為中心的「海上」、「煙台街」稱謂,一直傳述到20世紀40年代。據說,當時曾有人將「煙台街」3個大字寫在木牌上,釘掛在現北大街新華書店對面的一家商鋪牆上。由此可知,「煙台山」、「煙台街」已為當時公認的地名。
1859年11月9日(清咸豐九年十月十五日)正式設立「煙台厘局」,開始徵收船稅、貨稅。「煙台厘局」的設立,盡管煙台還沒有正式命名,但「煙台」已被清政府初步確認。
1860年6月8日(清咸豐十年四月十九日),法國侵略軍以3000多兵力,在未費一槍一彈和任何抵抗的情況下,侵佔了芝罘港灣登上了煙台山。據《籌辦夷務始末》載,山東巡撫文煜在兩個月內曾13次上摺朝廷,報奏法侵軍在煙集結兵力、擴充裝備、安營紮寨、劫掠民船、偵察訓練、試放槍炮等侵略行為,幾十次提到「煙台」、「煙台山」、「煙台海口」、「煙台地方」等名詞,清廷在批摺中也幾十次提到「煙台」名詞。
(二)
煙台市,因有煙台山而得名,且源遠流長。煙台山原無名,古為荒丘,三面環海,海拔53.5米,佔地7.07公頃,因位置在北海岸,當地人稱「北山」。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為防倭寇襲擾,在奇山北麓建奇山守御千戶所
具有600年建成歷史的
奇山所城大街
城的同時,在「北山」設熨斗墩,亦稱狼煙墩台、烽火台,發現敵情,晝則升煙,夜則舉火,以為警報,簡稱煙台。這是當地有人稱「熨斗山」「煙台山」。
古老的奇山所城
夏家胡同
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今煙台山西部建成海關碼頭,東海關在熨斗墩上建燈樓和旗桿,指揮進出碼頭船隻。此後,又稱煙台山為「拉旗山」。
在燈塔東側有一塊「燕台石」。由於氣候的四季變化,煙台每年「七九河開,八九燕來」,到了「八九」時節,成群結隊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多集居於此處壘巢築穴,繁衍後代。當地人稱煙台山為「燕台山」。
19世紀末,「北山」「拉旗山」「燕台山」「煙台山」混稱。1905年,煙台山建起燈塔,命名為「煙台山燈塔」。此後,其他名稱逐漸消失。到20世紀30 年代,統稱為煙台山,成了煙台市後來的標志。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芝罘島、商埠區(東至今廣東街,西至今海防營,南至所城,北達海岸)改為原福山縣所轄的芝罘區、煙台區。這是首次以煙台山命名的行政區。1913年,煙台區改為原福山縣煙台特別區,亦稱煙台警察特別區。1934年春,山東省政府建山東煙台特別行政區,直屬山東省政府管轄。1945年8月24日,煙台第一次解放,成立煙台市人民政府。煙台市名由來的歷程,可說是社會發展的結果。
現在的煙台山
中國北方充滿活力的沿海城市
作為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煙台市已成為外商投資與貿易的熱點地區、中國沿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城市。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已在全國城市中居第18位。煙台市的科學教育文化等事業也比較發達,被國家確定為全國第一個教育改革試驗區,是「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城市」。
別具特色的膠東風情
中國第一個教育改革試驗區;高品位的文化生活氛圍;歷史悠久的田徑之鄉;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城市;山東三大秧歌之一的海陽大秧歌;煙台菜,主要是福山菜,源遠流長,它和濟南歷下菜成為魯菜的兩大風味,過去對宮廷也有很大的影響。
APEC國際博覽會的舉辦城市
煙台市被國務院確定為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開放10多年來,煙台市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資環境,成為連接內陸與東亞國家和地區、中國華北與東北兩大區域的交通樞紐之一。第二屆亞太地區經合組織(APEC)國際貿易博覽會的隆重舉行,使煙台市成為繼日本大阪市之後,第二個成功地舉辦此項國際貿易博覽會的城市。
令人嚮往的蓬萊仙境
煙台市是一個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美麗的沿海風光和眾多的名勝古跡,構成了煙台旅遊的鮮明特色。近年來,煙台市注意開發旅遊資源,先後修復了蓬萊閣、雲峰山、煙台山、毓璜頂、福建會館等名勝,開發建設了煙台金沙灘旅遊度假區和長島、養馬島等旅遊景點。
中國的十大商貿港口之一
煙台市沿海有9個港口,年吞吐量達2300萬噸。其中,煙台港和龍口港、蓬萊港、萊州港是國家批準的對外開放一類口岸。煙台港年吞吐量1250萬噸,是全國十大商貿港口之一,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直接通航,成為中國北方的樞紐港。
中國最大的黃金產地
煙台是著名的「黃金之鄉」,黃金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近1/4,連續20年保持了全國第一大產金市的稱號。煙台市12個縣市區已有11個發現了金礦床和金礦化點,有8個縣市區投入黃金開采,已建成鄉鎮以上黃金礦49家。全市配套建起了從礦山地探、測量到采礦、選礦、冶煉、黃金飾品加工、礦山設計、機械制修等專業設置齊全、結構合理的黃金工業體系。先後建起了全國最大的黃金專業冶煉廠、金銀首飾加工廠和金絲廠等一批黃金深加工、高附加值產業。
唐代的四大出海口之一
人類最早繁衍生息的地區之一;秦始皇三次東巡的地方;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奇山所是城市興起的雛形。
經濟繁榮的國際葡萄城
1987年煙台市被國際葡萄酒局命名為「國際葡萄酒城」。煙台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已經成為推動煙台經濟發展的新支柱。煙台工藝美術品有抽紗、刺綉、草制工藝品、毛制地毯、雕刻、金屬工藝品等10多個門類、四五百個品種、上萬個花色,是全國工藝美術品的重點產區之一。
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
1984年,煙台市被國務院確定為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開放10多年來,煙台市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資環境,成為連接內陸與東亞國家和地區、中國華北與東北兩大區域的交通樞紐之一。煙台市先後與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各種方式的經濟貿易合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批准利用外資項目4900多個,總投資95億多美元。其中批准成立三資企業3800多個,已投產企業1800多個。國際上著名的日本電裝、豐田、三菱、三井物產、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韓國的大宇以及德國格羅茨拜格特,美國多納勒、鐵姆肯、羅斯敦普瑞納等30多家大商社和跨國公司相繼來煙台投資。亞太經台組織(APEC)有15個成員在煙台有投資,投資項目達4424項。香港、韓國、美國、中國台北、日本、新加坡在煙台市的投資排在前6位。在煙台投資的外商企業成功率高,贏利面高達90%,並有400多家三資企業的外方追加了投資。
國際性的現代化工業城區
位於煙台市福來山一帶的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全國首批成立的14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開發區投資環境不斷優化,每年用於基礎設施的投資都在1.5億元以上。全區道路框架已擴大到36平方公里、基礎設施配套面積16平方公里,鋪設水、電、暖等基礎設施管網近百公里。與經濟發展相配套的通訊體系、教育體系、金融體系、醫療衛生體系和商貿旅遊體系也相繼建成。已有27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在開發區投資。一大批技術含量高、投資額度大的項目在開發區落戶。一個國際性、現代化、外向型的工業城區在黃海之濱初步形成。
中國北方著名的僑鄉
煙台是全國重點僑鄉之一,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及港澳同胞達18萬人之多,佔全省的l/3,分布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韓國、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相對集中。每年都有大量的僑胞回鄉探親觀光、投資辦廠,廣大海外僑胞已成為煙台市對外交往的重要橋梁。
煙台的國際友好城市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煙台市的對外交往活動進一步活躍,已從以往的幾個國家和地區擴展到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煙台市先後同美國的聖迭戈市、日本的別府市、紐西蘭的陶朗加市、韓國的群山市、泰國的普吉府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還同日本宮古市、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城市關系,拓展了對外交往活動的領域,增進了煙台同國際社會的相互了解,促進了全市的對外開放。
新興的亞太地區國際經貿城
1997年6月6日至6月10日,第二屆亞太地區經合組織(APEC)國際貿易博覽會在煙台國際商城隆重舉行,煙台市成為繼日本大阪市之後,第二個成功地舉辦此項國際貿易博覽會的城市。
亞太經合組織(APEC)18個成員全部參加此次貿易盛會,這是國際社會對煙台成為亞太地區國際經貿城市的肯定。亞太經合組織(APEC)秘書處執行主任傑克惠特爾頓、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等,對煙台成功承辦此次盛會給予了高度評價。
煙台是一個發展前景廣闊的城市,將立足煙台特有的區位開放優勢,面向21世紀,順應世界發展大趨勢,把煙台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性港口城市。
參考資料:http://www.yt188.com/about_yt/index_youlai.asp
E. 煙台的海的資料
煙台市是我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環渤海經濟圈內以及東亞地區國際性港城、商城、旅遊城。煙台市轄芝罘、福山區、牟平、萊山4個區及長島縣,代管龍口、萊陽、萊州、蓬萊、招遠、棲霞、海陽7個縣級市。煙台依山傍海,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平均氣溫攝氏12度左右,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旅遊避暑和休閑度假勝地。
煙台自然資源豐富。這里是全國漁業基地之一,盛產海參、對蝦、鮑魚、扇貝等70多種海珍品;是中國北方著名的水果產地,煙台蘋果、萊陽梨、大櫻桃等享譽海內外;是中國重要的黃金產地,黃金儲量位居全國第一,產量佔全國的1/4以上,其他可開採的礦藏30多種。
改革開放以來,煙台經濟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1991年即跨入"全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行列。目前,已形成以輕紡、機械、建材、電子、冶金、醫葯等行業為主的工業體系。全市鄉以上工業企業2700多家,主要產品2000多種。張裕葡萄酒、三環鎖是煙台的傳統產品。近年來新興工業發展較快,錦綸、白卡紙、電子網目板等技術水平較高的項目相繼投產。2001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80億元。
城市面貌不斷改善。城市重點工程建設投融資33.7億元,形成了濱海中路、迎賓路等一批新的城市景觀,煙棲高速、煙台港三期、零點立交、黃務立交、青年南路、500熱力網三期等一批重點基礎設施相繼投入使用,藍煙鐵路復線、大萊龍鐵路和206高速公路建設進展順利,煙大鐵路輪渡、萊山污水處理廠等項目正式啟動。
煙台旅遊資源豐富。這里依山傍海,自然資源獨特,有多處國家級森林公園及國家級候鳥自然保護區等。這里歷史悠久,人文歷史資源豐富,新石器時代的白石村遺址,有近代開埠最早的煙台山領事館基地遺址、人間仙境--蓬萊閣、海上仙山長島、萊州雲峰山魏碑刻石等名勝古跡。優美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每年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1998年煙台成為首批54座"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
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陸海空立體交通網路:空港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現已開通至韓國、日本、新加坡、澳門、香港等國際航線;國內航線聯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海口、大連、沈陽、哈爾濱、成都、昆明、武漢、濟南、西安等20多個大中城市,每周航班120多個。海上,與全世界100多個國家的港口貨運聯網,並有開往韓國群山市、釜山市的國際海上客輪;國內有直達大連、天津、秦皇島、旅順、營口等地的客輪、滾裝輪、快船。陸上,鐵路交通四通八達,客車可直達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濟南、青島、濰坊、淄博、佳木斯、西安等城市,並可中轉全國各大城市;公路有煙青一級路,煙威高速公路,國道、縣鄉公路網路密集,為旅遊業發展創造了必要的交通條件。
〖 地理位置 〗
煙台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位於東經119°34′~121°57′,北緯36°16′~38°23′。東連威海,西接濰坊,西南與青島毗鄰,北瀕渤海、黃海,與遼東半島對峙,並與大連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衛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最大橫距214公里,最大縱距130公里,全市土地面積13745.95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643.60平方公里,全市海岸線曲長702.5公里,海島曲長206.62公里。
〖 地形地貌 〗
煙台地形為低山丘陵區,山丘起伏和緩,溝壑縱橫交錯。山地佔總面積的36.62%,丘陵佔39.7%,平原佔20.78%,窪地佔2.90%。低山區位於市域中部,山體多由花崗岩組成,海拔在500米以上,最高峰為昆嵛山,海拔922.8米。丘陵區分布於低山區周圍及其延伸部分,海拔100-300米,起伏和緩,連綿逶迤,山坡平緩,溝谷淺寬,溝谷內沖洪積物發育,土層較厚。
市域內,河網較發育,中小河流眾多,長度在5公里以上河流121條,其中流域面積3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有五龍河、大沽河、大沽夾河、王河、界河、黃水河和辛安河7條。
〖 海域概貌 〗
煙台全市海岸線長達909公里,市北、西北部瀕臨渤海,東北和南部臨黃海。有大小基岩島嶼63個。面積較大的有芝罘島、南長山島、養馬島,有居民的島15個。沿海表層水溫變化較外海明顯且幅較大,年平均水溫11~14℃之間。海水表層鹽度年平均28~31‰左右。
〖 歷史文化〗
煙台歷史悠久。夏朝,東夷族建過國;商朝,置萊侯國;西周初,置萊子國;秦朝,先為齊郡地,後為膠東郡地;西漢,置膠東國;東漢,置東萊郡;唐朝,置登州、萊州;宋朝,仍置登州、萊州;明朝,升萊州為萊州府,隸屬山東行中書省;清朝,登州府、萊州府治所遷至煙台;民國初,撤銷府、州,設膠東觀察使。1938年至1942年,設膠東行署;1948年,成立煙台市人民政府;1955年,設文登、萊陽專員公署;1958年,萊陽專署改為煙台專區行政專員公署;1978年更名為煙台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撤銷煙台地區行政公署,組建煙台市人民政府至今。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為防倭寇侵擾,當地軍民於臨海北山上設狼煙墩台,也稱「烽火台」。發現敵情後,晝則升煙,夜則舉火,為報警信號,故簡稱煙台。煙台山由此得名,煙台市也因此而得名。
·崇拜太陽的先民
煙台市是人類最早繁衍生息的地區之一。在煙台市芝罘區西南部,距今海岸約1.5公里處,7000年前是一個小型港灣,在這里以海上捕撈和農業生產相結合為主要謀生手段的白石人,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化。在白石村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石鏟、石網墜、三角足盆形鼎、骨針等器物,具有膠東沿海一帶文化特徵。骨器的磨製相當精細,骨針已接近後來的鋼針,說明當時的打磨和紡織、縫紉技術已具有較高的水平。在長島縣出土的文物表明,這里是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和距今4000多年的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距今4000多年~2500多年的夏商周時期,煙台沿海是東夷人活動的重要地區之一。東夷人既有著發達的漁業和鹽業,也有著活躍的商品流通。在長島出土的一塊陶片上,刻有七八個太陽,反反復復描繪太陽放出的光芒,說明東夷人是非常崇拜太陽的先民。
·秦始皇三次東巡的地方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曾三次東巡,均在煙台留下足跡。秦始皇第一次東巡在公元前219年。40歲的秦始皇沿渤海灣東行,巡視東部海疆,尋找長生不老之葯。在路上,他遇到了齊人徐福。徐福向他進獻長生不老之道,並說,大海里有蓬萊、瀛洲、方丈「三神山」,那裡瓊樓王閣,有仙人居住,並長有長生不老草。秦始皇信以為真,遂派遣徐福率數千童男童女乘大船入海求仙葯。次年秦始皇第二次東巡。登上芝罘島,刻石勒碑,頌揚自己的文治武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近50歲,長生的慾望越來越強烈,第三次東巡找到徐福。徐福見秦始皇震怒,便謊稱海中有大魚擋路,不能到達仙山。秦始皇求葯心切,竟親設連弩,追殺大魚。到了芝罘,終於發現一條大魚,並挽弓發箭,親手將其射殺。徐福這才揚帆出海,到了東瀛,揭開了中國歷史上對外交流的第一頁。秦始皇求長生不老,最終未遂其願,卻在芝罘島留下了「始皇道」、「兩觀刻石」等遺跡。秦始皇奉祀「八主」之一的遺址「陽主廟」,就建在芝罘島陽坡上。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煙台市的航海業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煙台市區的芝罘灣水深灘平,背有屏障,是一個天然良港。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已是中國北洋航線上的重要停泊點。1000多年前的唐朝時期,煙台轄區登州(今蓬萊市)是全國著名海口,同廣州、交州、揚州並稱為四大通商口岸,是北方通向海外的主要口岸。日本13次派出遣唐使入唐求法,探求發展之路,首次就是在芝罘登岸的。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79年)派遣使者赴朝鮮,也是由芝罘啟碇的。中國的絲綢、冶鐵、造紙等技術由煙台傳入朝鮮、日本等地,煙台由此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登州古港是中國古代北方最繁華的港口之一,其中的蓬萊水城,又稱備倭城,始建於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軍港。
·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
煙台是中國近代工業發祥地之一。1892年,旅居南洋的華僑張弼士在煙台創辦了張裕釀酒公司,聘奧地利駐煙台領事做酒師,取得成功。1912年煙台設瑞豐麵粉廠;1913年設電廠;1913年至1915年,建起5座罐頭廠;1915年李東山興建鍾廠,同年,張裕葡萄酒獲國際金質獎;1920年設醴泉啤酒公司。張裕釀酒公司和鍾廠在中國屬最早創業的廠家,罐頭廠、啤酒廠是山東最早創業的工廠。
〖 城市名片 〗
·2005聯合國人居獎
當地時間2005年10月3日上午9點,2005聯合國人居獎頒獎大會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舉行。市委書記焉榮竹應邀出席會議,從聯合國副秘書長安娜·蒂貝瓊卡手中接過授予煙台市的2005聯合國人居獎獎牌。印度尼西亞副總統尤素甫卡拉代表蘇西洛總統出席頒獎典禮並向獲獎城市表示祝賀。王國群副市長和煙台市代表團全體成員參加了頒獎大會。當年世界上共有六個項目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煙台是中國唯一的獲獎城市。這是煙台市繼2003年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2004年獲中國人居環境獎之後,在人居領域獲得的又一大獎。
·全國文明城市
2005年10月26日,中央文明委召開表彰大會,煙台市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市委書記焉榮竹參加大會並上台領獎。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2004年10月,國家旅遊局對煙台市創建優秀旅遊城市各項指標進行全面驗收,煙台市以892分的好成績入選全國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行列。
·最佳中國魅力城市
2004年10月12日,在中央電視台首屆中國魅力城市展示盛典上,煙台被授予「最佳中國魅力城市」桂冠。
F. 威海有哪些國有企業
威海的國有企業有黃海造船有限公司、威海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威海北洋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威海華聯集團公司、威海港集團有限公司,下面分別介紹這幾個公司:
1、黃海造船有限公司
黃海造船有限公司始建於1944年,是一個專門從事船舶研製、開發和修造的中型企業。1999年企業改制為職工入股、國家參股的有限責任公司。
2、威海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威海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 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 法定代表人: 徐承峰,主要的經營范圍是負責管理污水處理、中水回用等領域的國有資產和經營業務;負責管理市區輸水、制水、配水等供水體系中的國有資產和經營業務;參與城市供排水設施工程設計和建設
3、威海北洋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威海北洋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洋集團)始建於1988年,現為國家大型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從1993年起進入中國電子行業百強企業。
4、威海華聯集團公司
一家集零售、餐飲、休閑娛樂、進出口業務為一體的國有大型綜合性商業企業。下轄威海華聯商廈股份有限公司、威海華聯購物廣場、威海華聯大酒店、威海煙台牟平華聯商廈、威海華聯集團進出口公司、華聯連鎖超市、華聯商校等。
5、威海港集團有限公司
威海港集團有限公司於1997年11月07日在威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車路明,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停車場經營;海水養殖;(有效期限以許可證為准)等。
G. 煙台辛安河污水處理廠具體地址在哪,從煙台牟平區怎麼過去
煙台市辛安河污水處理有限公司
地址:煙台市高新區解甲庄西譚家泊村北
聯系方式:0535-6759300
附:在萊山區內,坐52車到解甲庄
H. 南海新區海景房的文登南海
文登南海
文登市位於山東半島東部,西阻於昆嵛山,與煙台市牟平區和威海乳山市相接,北連威海市環翠區,東鄰榮成市,南瀕黃海。總面積1645平方公里,海岸線155.88公里。
南海新區位於文登市南部,南面黃海,北靠文登市區,是以旅遊度假和臨港產業為主要功能的新城區。 翡翠城項目位於南海新區核心區翡翠湖東側,南距南海海灘步行為15分鍾,其東側與南側為在建居住小區,海景住區形態已初具規模;此外南海周邊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對內對外便利的交通條件,使該基地成為海景住區建設的首選之地,同時也是南海城市風貌特色的重要體現區。
文 登 南 海 簡 介
文登南海位於文登南部的黃海之濱,是文登市致力打造的兩大經濟板塊之一,規劃控制面積160平方公里,規劃建設面積55平方公里。在目標定位上,主要依託豐富的岸線資源、旅遊資源和土地資源,打造現代製造業基地和濱海度假新區。自2007年3月啟動開發以來,「四縱三橫」骨幹路網基本形成,水、電、氣、暖等設施配套一步到位,機械化工、船舶製造、港口物流、旅遊度假等40多個投資幾億元、幾十億元的大項目相繼進駐,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確定為先進技術裝備園區,被省批准為山東省機械裝備和零部件製造(文登南海)基地、山東省海外華僑華人投資創業基地、山東省(文登)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加工產業園。
南海資源豐富,優勢突出,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和投資價值:
一是區位優勢明顯。文登南海位於青島、煙台、威海「金三角」的重要隆起帶,地處半島城市群和半島製造業基地中心位置;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是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具有廣闊的內陸腹地和中心城市的輻射支撐,是發展海洋經濟和高端產業的重要平台。
二是自然環境優美。文登南海擁有156公里黃金海岸線,島礁錯落、美景如畫;12公里金色沙灘,坡平浪緩、沙細水清,是天然海水浴場;萬畝翠綠松林,抱海綿延數十里,是理想的療養、避暑和度假勝地。
三是土地資源豐富。文登南海擁有數萬畝國有存量土地,地勢平坦,非常適宜大規模統一開發,具有其他地區無可比擬的發展優勢。
四是交通條件便捷。文登南海有多條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鐵路縱貫文登全境;周邊1小時車程內有3個國際機場,其中威海國際機場就在文登境內,到北京、上海僅1個小時,到韓國僅45分鍾;海上交通十分便利,2小時車程內有5個國家一類對外開放港口,南海深水港口建設已經全面啟動,將為臨港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交通支撐。
五是水電資源充足。文登南海淡水資源豐富,多年平均水資源量5億多立方米;電力供應充足,建有1座22萬伏變電站和2座11萬伏變電站,抽水蓄能電站和風力發電項目正在規劃建設中;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對先進製造業具有較強的承載能力。
六是人才儲備豐富。文登南海半小時工作圈內有哈工大威海分校、山大威海分校、威海職業學院等多所大中專院校,每年培養高技能人才1萬多人。引進了全國大學生科學就業與創業基地,由國家科技部等九部委聯合投資建設,每年有近萬名大學生前來接受就業前拓展培訓,可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持。
七是政策環境優越。我們對投資新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工業企業,從地方稅收、土地出讓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方面予以扶持;我們按照投資規模和建設速度,實行重大項目一事一議,並從項目立項、開工到建設、投產,提供「只要你來干、手續我來辦」的全程服務;我們擁有靈活的人才引進和創業機制,高層次人才發給生活補貼和安家補助費,實行技術入股、技術分紅。
八是總體規劃科學。我們聘請同濟大學、山東城鄉規劃設計院對南海進行了高起點、高標準的總體規劃,將整個區域規劃為臨港產業和旅遊度假兩大功能區。臨港產業區重點發展先進製造業、現代物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度假區重點發展休閑度假、健身康療、水上娛樂等濱海旅遊度假業,從而實現兩區聯動、產業互補、協調發展。在度假區生活的,可在產業區創業;在產業區創業的,又可在度假區生活,形成合理的發展布局,促進區域經濟快速可持續發展。
豐富的資源、獨特的區位、完善的設施、優惠的政策,引起了海內外一大批有識之士對文登南海的關注,各地客商蜂擁而至,投資熱度迅速升溫,開發潛力不斷升級,文登南海已經成為山東省投資熱度最高、發展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無限的發展潛力。
I. 愛祖國 愛家鄉小報素材
紀念五四運動八十周年之際我們安電青年歡聚一堂面向二十一世紀,共抒情懷。二十一世紀,我要對你說,敬業就是愛國.
五四運動走入了記憶,今天,當我們在本世紀最後一次沐浴她的光芒的時候,重溫那黑暗中分娩光明的一瞬,內心充滿涅磐般的聖潔……
五四運動走入了記憶,然而,她留給我們的財富是豐厚而且深邃的,在這巨大的文化寶庫中,愛國主義和創新精神,始終閃耀著奕奕光芒!那麼,何謂愛國?如何發揚五四精神,致力民族振興大業?這,是我們每一位青年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我認為,敬業就是愛國,要用敬業精神去體現愛國之情。從古至今,大凡成就偉業者,無一不是從敬業開始。魯迅先生崇尚「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使敬業的內涵上升到民族的振興大業;六十年代的雷峰更是敬業的楷模,干一行、愛一行,以「螺絲釘」的精神,把青春獻給了祖國最壯麗的事業;今天,又一個響亮的名字伴隨著偉大的抗洪精神,傳誦大江南北,他,就是新時期英雄戰士李向群。李向群家富未敢忘報國,力志從軍,選擇了一條與艱苦為伍、以奉獻為樂的人生之路。當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洪魔的威脅時,他和戰友們挽狂瀾於即倒、置生死於不顧,用生命書寫了自己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他們生長在不同的時代,但是,他們卻以相同的敬業精神譜寫了如許的愛國之歌。雷峰、李向群並不是孤立的,千千萬萬的雷峰、李向群依然存在著,否則,幾十萬官兵何以能在「98」抗洪斗爭中戰勝洪魔?祖國改革開放的宏偉大業何以能乘風破浪,不斷前進?他們,是民族的中堅;他們,是時代的楷模!
站在新世紀的門檻,遙望未來世紀曙光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世界科技的飛速發展;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日益呈現;綜合國力的競爭日益激烈。科技革命與知識經濟使中國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從國力強弱這個意義上來說,八十年前五四運動所面臨的情勢,今天的中國青年同樣面對。所以,我們紀念五四運動、學習李向群敬業精神,就是要發揚五四「縈民族危亡於襟懷」,樹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意識,學習李向群「捧給戰友的盡是愛,獻給人民的都是情」的奉獻情結。為國家在科技革命大潮中立於不敗之地,立足本職崗位,敬業愛崗,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凡的業績。愛國當先敬業,敬業就是愛國。這就是我們對青春使命的最好答卷!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朋友們,新世紀的曙光即將照拂我們的額頭,讓我們挽起手來,用青春和智慧書寫燦爛的時代篇章,開拓輝煌壯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