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用漿纖維
1. 什麼材料呀木漿纖維是
纖維的一種。但復是不同制於以往的植物纖維,而是一種二次纖維。即從原有纖維中分離出來,由於其主要是從木漿中提取出來,所以以木漿纖維命名,類似於造紙的紙漿。
木漿纖維類又分為針葉木漿纖維(如馬尾松、落葉松、紅松、雲杉等)和闊葉木漿纖維(如樺木、楊木、椴木、桉木、楓木等)兩類
針葉木纖維較長,一般長度在2 .56-4.08毫米之間,寬度在40.9-54.9微米之間,其長寬比多在70倍以下;闊葉木纖維短,一般長度在1毫米左右,其長寬比多在60倍以下
植物纖維原料主是成分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素三種。次是成分包括果膠、澱粉、丹寧、色素、樹脂、脂肪、蠟質、灰分等。
針葉木組織結構嚴密,雜細胞含量少,化學漿料中的雜細胞多在洗滌時流失,故漿料質量好,木素含量高,在25-35%之間,且多戊糖含量低,多在9-12%之間,纖維不易吸水潤漲,打漿較困難;闊葉木組織結構更緊密,且含有較多的雜細胞,木素含量較針葉木低,一般在20-24%之間,且多戊糖含量;一般在21-24%之間,故打漿容易
2. 純棉和木漿纖維哪個好
我喜歡純棉的
3. 什麼叫自粘性醫用木漿纖維敷料
請問你看到的是哪個廠家的木漿纖維敷料
4. 木漿纖維與粘纖有什麼區別
木漿是指原生植物打碎後的纖維。
粘膠纖維是指從木材和植物藁桿等纖維素專原料中提取的α-纖維素,或以屬棉短絨為原料,經加工成紡絲原液,再經濕法紡絲製成的人造纖維。粘膠纖維屬再生纖維素纖維。它是以天然纖維素為原料,經鹼化、老化、磺化等工序製成可溶性纖維素磺酸酯,再溶於稀鹼液製成粘膠,經濕法紡絲而製成。採用不同的原料和紡絲工藝,可以分別得到普通粘膠纖維,高濕模量粘膠纖維和高強力粘膠纖維等。普通粘膠纖維具有一般的物理機械性能和化學性能,又分棉型、毛型和長絲型,俗稱人造棉、人造毛和人造絲。高濕模量粘膠纖維具有較高的聚合度、強力和濕模量。這種纖維在濕態下單位線密度每特可承受22.0cN的負荷,且在此負荷下的濕伸長率不超過15%,主要有富強纖維。高強力粘膠纖維具有較高的強力和耐疲勞性能。
5. 木漿纖維是什麼
纖維的一種。但是不同於以往的植物纖維,而是一種二次纖維。版即從原有纖維中分離權出來,由於其主要是從木漿中提取出來,所以以木漿纖維命名,類似於造紙的紙漿。
木漿纖維類又分為針葉木漿纖維(如馬尾松、落葉松、紅松、雲杉等)和闊葉木漿纖維(如樺木、楊木、椴木、桉木、楓木等)兩類
針葉木纖維較長,一般長度在2 .56-4.08毫米之間,寬度在40.9-54.9微米之間,其長寬比多在70倍以下;闊葉木纖維短,一般長度在1毫米左右,其長寬比多在60倍以下
植物纖維原料主是成分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素三種。次是成分包括果膠、澱粉、丹寧、色素、樹脂、脂肪、蠟質、灰分等。
針葉木組織結構嚴密,雜細胞含量少,化學漿料中的雜細胞多在洗滌時流失,故漿料質量好,木素含量高,在25-35%之間,且多戊糖含量低,多在9-12%之間,纖維不易吸水潤漲,打漿較困難;闊葉木組織結構更緊密,且含有較多的雜細胞,木素含量較針葉木低,一般在20-24%之間,且多戊糖含量;一般在21-24%之間,故打漿容易
6. 造紙級別的紙漿纖維和溶解漿纖維的不同
造紙級來別的紙漿纖維和溶自解漿纖維的不同
長纖木漿和短纖木漿是以纖維長度來區分。
1、長纖木漿,是以針葉木為原料,採用硫酸鹽法蒸煮、漂白後製得的一種化學紙漿。纖維較長,一般在2-3.5毫米,它是商品紙漿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根據不同的針葉樹、蒸煮漂白工藝和操作條件,漂針漿是「紙漿之王」,用它幾乎可以生產所有的紙種(特殊品種例外)。
2、短纖木漿採用的原料是闊葉木,纖維較短,一般為0.8-1.1毫米。它可以單獨或與漂針漿配抄各種高級印刷紙等。
木漿 是以木材為原料製成的紙漿。根據制漿材料,制漿方法以及紙漿用途等來分類,如硫酸鹽針葉木漿,機械木漿、精製木漿等。目前以使用木漿為主,約占紙漿量的90%以上,木漿不只用於造紙,也廣泛地用於其他工業部門。
木漿按打漿特性分類,木材纖維大體分為針葉木和闊葉木兩大類,在同類樹種中,由於植物本身在不同季節的生長速度不同,又分為早材(春材)和晚材(秋材),據此,它們各自的打漿特性是不同的。
7. 打漿的打漿過程紙漿纖維變化過程
打漿對纖維的作用和纖維的變化除壓潰、揉搓、疏解以外,主要分為以下五部分:細胞壁的位移和變形,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層的破除,吸水潤脹,細纖維化和橫向切斷等。但這幾種作用不是截然分開,而是互相交錯進行的,現分述如下: 用偏光顯微鏡可以觀察到纖維上的亮點,即微纖維的位移。未打漿的纖維有位移,而開始打漿後出現了新的位移點,隨著打漿過程的進行,位移點逐步擴大並變得更清晰。
產生位移的原因是由於纖維在打漿過程中受到機械作用力,使次生壁中層一定位置上的微纖維產生彎曲變形,微纖維之間空隙有所增加,這就為纖維吸收更多的水創造了條件。開始這個變形是很小的,以後逐步變大。雖然由於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層還沒有去除,對次生壁中層的位移和進一步潤脹受到限制,但吸水變形可使纖維變得柔軟,對去除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層具有重要作用。 初生壁在蒸煮和漂白的過程中去掉一部分,但仍存有相當數量。未去掉初生壁的纖維,顯得光滑、挺硬,不易吸水潤脹。這是由於初生壁中含有較多木素,並呈網狀的結構,它雖然能吸水,但潤脹程度很低。初生壁的外層很薄,它緊緊地包圍著能夠很好潤脹的初生壁中層,因此,也必須在打漿中將其除去,使次生壁中層的細纖維分離出來,才能達到纖維的充分潤脹和細纖維化作用。
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層的破除,是利用打漿設備的機械作用力和纖維之間的相互摩擦,呈膜狀或碎片的形式除掉的。當然,打漿過程中不可能將每根纖維的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層徹底去除,根據打漿程度的不同,去除的多少也不同。不同種類的纖維初生壁及次生壁外層的除去難易程度也不相同,如草漿比木漿去除要困難,硫酸鹽木漿比亞硫酸鹽木漿的去除要困難,因而造成打漿時細纖維化的難易程度不同。 在初生壁未打破之前,纖維的吸水潤脹程度較慢。隨著打漿的進行,初生壁及次生壁外層不斷被打破,纖維的吸水潤脹加快,纖維直徑可迅速潤脹到原來直徑的兩倍。吸水潤脹後的纖維變得柔軟可塑,外表面積增大,內部組織結構鬆弛,分子間內聚力下降,有利於細纖維化的進行。
纖維在打漿過程中所以能發生吸水潤脹,是由於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分子結構中存在有無定形區和大量羥基,與水分子發生極性吸引,水分子進入無定形區,使纖維素分子鏈間距離增大、纖維外表面積增大,從而引起吸水潤脹。一般半纖維素含量多的纖維易吸水潤脹,木素含量高的纖維不易吸水潤脹,因此,漂白後的紙漿纖維較未漂漿吸水潤脹好。 纖維在打漿的過程中受到打漿設備的機械作用而產生纖維的縱向分裂,表面分離出細小纖維,纖維兩端帚化起毛的現象,稱為細纖維化。
一般認為,纖維的細纖維化是在纖維吸水潤脹以後開始的。由於吸水潤脹,致使內聚力減小,次生壁的層與層之間產生滑動,使纖維變得柔軟可塑,稱為內部細纖維化。而纖維表面的分絲帚化,分離出大量細小纖維,增加了纖維的外表面積,稱為外部細纖維化。
纖維的細纖維化,主要是次生壁中層產生,因為細纖維在它上面的排列多是近似平行的,易於潤脹和分裂帚化。但必須是在次生壁外層完全除掉或部分除掉的情況下,才能產生較好的細纖維化。纖維的細纖維化和纖維的吸水潤脹是相互促進的。吸水潤脹為纖維的細纖維化創造了有利條件;反之,纖維的細纖維化又能促進纖維更進一步的吸水潤脹。 打漿過程中,由於打漿設備的刀片或磨齒間的剪切作用,使纖維受到切斷。同時在打漿壓力較大、濃度較高的情況下,纖維之間相互摩擦,也會造成纖維的橫向切斷。
長纖維經適當地切斷,可以提高紙張的組織均勻性和平滑性。但過分受到切斷,紙的強度就會降低。通常對棉漿、麻漿等長纖維漿料,在打漿時要求有較多的切斷;對針葉木漿(纖維平均長度為2~3毫米)在打漿時,應根據紙張物理性能要求,將纖維切斷到必要的程度,對較短的闊葉木漿和草類漿(纖維平均長度為0.7~1.1毫米),則不希望有過多的切斷。
在同一打漿條件下,吸水潤脹得很好,纖維具有良好的柔軟性和可塑性,就不容易受到切斷,而易於分絲帚化。反之吸水潤脹不好,纖維挺硬,則容易受到切斷。 「三分造紙,七分打漿」,打漿就是利用磨片齒紋機械作用方法處理紙漿中的纖維,使其疏解、適度切斷和分絲帚化;更重要的是纖維在打漿時吸水潤脹,使之具有較高的彈性和塑性,滿足造紙機生產的要求,以使生產的紙張能達到預期的質量指標。
磨片設計一直沿襲比刀緣負荷(SEL)理論,我國南通華嚴磨片研究中心和奧地利安德里茲等機構的研究實踐案例表明要充分考慮比表面負荷及流變效應等因素。比刀緣負荷理論是以磨漿機轉刀齒與定刀齒齒緣交會單位長度上沖擊剪切絮聚纖維的有效負荷來描述和表徵打漿特性。具體是由磨漿機的有效功率(凈功率)N、轉速 n以及磨片每轉切斷長L三個方面決定的。
8. 木漿纖維是什麼面料
木漿纖維是樹木木漿為原料的一種。但其不同於常言的植物纖維,它是一種二次纖維。由於其主要是從木漿中提取出來的,所以以木漿纖維來命名,類似於造紙的紙漿。需要找想要的面料,上布聯網看看吧。
9. 什麼是木漿纖維
纖維的一種。但是不同於以往的植物纖維,而是一種二次纖維。即從原有纖維專中分離出來,屬由於其主要是從木漿中提取出來,所以以木漿纖維命名,類似於造紙的紙漿。
木漿纖維類又分為針葉木漿纖維(如馬尾松、落葉松、紅松、雲杉等)和闊葉木漿纖維(如樺木、楊木、椴木、桉木、楓木等)兩類
針葉木纖維較長,一般長度在2 .56-4.08毫米之間,寬度在40.9-54.9微米之間,其長寬比多在70倍以下;闊葉木纖維短,一般長度在1毫米左右,其長寬比多在60倍以下
植物纖維原料主是成分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素三種。次是成分包括果膠、澱粉、丹寧、色素、樹脂、脂肪、蠟質、灰分等。
針葉木組織結構嚴密,雜細胞含量少,化學漿料中的雜細胞多在洗滌時流失,故漿料質量好,木素含量高,在25-35%之間,且多戊糖含量低,多在9-12%之間,纖維不易吸水潤漲,打漿較困難;闊葉木組織結構更緊密,且含有較多的雜細胞,木素含量較針葉木低,一般在20-24%之間,且多戊糖含量;一般在21-24%之間,故打漿容易
ps : 如滿意,請採納!
10. 植物纖維和木漿纖維有什麼區別
植物纖維包括抄好多 比如木纖維襲 麻纖維 棉花纖維 這些都是植物纖維 也就是說只要是植物中包含的纖維都叫植物纖維 是由葡萄糖長鏈組成的 木漿纖維既然已經叫漿,就是說明已經把木頭中的纖維從木頭里分離了出來,但是成分沒有變化也是由葡萄糖長鏈組成的 他們其實成分都是一樣的 另外,造紙中所說的木漿纖維 就是特指從木頭里分離出來的纖維,而不是從木漿中提取的 網路關於木漿纖維的解釋純屬胡說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