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廢水回用 » 用三世輪回

用三世輪回

發布時間: 2020-12-20 03:29:05

⑴ 為什麼看不到因果三世輪回

為什麼人們會喪失對於前世的記憶呢?
我聽佛教大德母音老人講,是因為中陰身經版過入胎、住胎、和出胎權過程中迷失自己的。
世界上有一些出生後還仍然清楚記得前世的人是因為他們是奪胎而入,他們是在嬰兒出生時才把原來的攆走自己入進去的。
內心清凈有禪定功夫的修行人就可以知道前世的事情。您想知道自己的前世就要努力了。
請看以下資料:
中陰身救度法(母音老人開示)
http://v.youku.com/v_playlist/cz00f1234501o9p8.html

⑵ 三世輪回詳解

巧了,我正好回答過類似的問題,而且用的是師父講課時記錄的筆記+自己的理解,一並貼給你看吧:
三世輪回本來就是這個世間的客觀規律,它包含了三個層面的意思:
第一個層面是這一生當中的輪回,可以稱為「現在過去未來的輪回」。當你在重復同樣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模式,你的生活境界就沒有得到改變,始終在原來的高度打轉轉,這就叫「今生今世的輪回」啊。譬如一個人老是在跳槽,每次跳槽從來不找自己的原因,總覺得是別人對他不好,單位對他不好,工資始終就是一千五,從二十歲跳槽跳到三十歲,自己的收入、環境、際遇沒有得到任何改變,這不就是一天天在輪回自己昨天的故事嗎?「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是這個意思。假設一個人一生只有75歲的話,我們可為分為過去(1-25歲)、現在(25-50歲)和未來(50-75歲),我們可以很明確的說,這個人的現在(25-50歲)的境況的好壞,是由他的過去(1-25歲)所決定的;而這個人的未來(50-75歲)是不是過得好,則是由他現在(25-50歲)的努力分不開的。
第二個層面就是分段生死,這個比較難理解,但卻是佛教發現的最根本的生命的原理(請注意我的用詞,我用了「發現」而不是「發明」或創造,因為很多人以為輪回是佛教發明的道理,其實它是宇宙生命的根本規律,古印度的婆羅門教率先發現了這個規律,而釋迦牟尼則根據前人的發現更細致的洞察了這個規律而已),牽扯到「三世因果」的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前世、今生和來世(俗稱「三世」),因為我們看不到上一世(前世)和下一世(來世),所以就不相信輪回,那是我們的生命層級所限制的問題,生命的規律是「只有高等生命能看到低等生命,而低等生命看不到高等生命的」,這就像修樓,住在二樓的人能夠看到的東西,永遠比一樓多;住在三樓的東西能夠看到的東西永遠比二樓、一樓多,依次類推。因此我們看一下比我們低等的生命就懂得輪回是啥含義了:我們拿毛毛蟲、蛹和蝴蝶的過程來看,任何都知道,一條毛毛蟲變成蛹,然後破繭化蝶,其實都是一條同樣的生命在轉換生命形態而已,但是請注意的是,假設蛹和蛹之間聊天的時候,打死它也不相信自己是毛毛蟲變化過來的,因為這條命沒有改變,但是毛毛蟲的記憶切斷了(沒有丟失,只是存在它的潛意識中,它已經發現不了呢),所以作為這個小生命而言,毛毛蟲是前世,蛹是今生,蝴蝶是來世。當然它們也不相信自己的前世是條毛毛蟲,更不相信自己的來世會變成美麗的蝴蝶,因為站在它們的角度而言,每一世的記憶都終止了,但作為我們比它們高出一個層級的生命的人而言,卻是清楚的可以看得見的,這就是分段生死,但生命始終在延續。每一世都是同一個生命在輪回,只是當事人不明白也不相信。而「三世因果」就更好理解了。如果這條毛毛蟲懂的話,它一定會拚命吃葉子,努力躲避天敵,這樣的話,變成蛹,就自然比其他的蛹肥大,那麼一旦破繭化為蝴蝶,自然就比別的蝴蝶大、強壯且飛得遠,佛教用「欲知今日事,前生做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來描述這個過程,很貼切的。同理可證,如果有比我們人類更高級的生物,他們就很容易看到我們的前世今生來世(我們卻看不見也不相信,原理和蛹們是一樣的)。
第三個層面是本質了,因為人本來就是物質(肉體)與精神的結合體,一旦生命終止的時候,肉體腐爛,但精神不死(這個所謂的精神,佛教用「神識」來標准,而人剛剛死亡時形成的形態,是一種過渡形態,佛教用「中陰身」來定名,類似我們所說的「靈魂」)。我們知道萬物都是有能量的,最典型的例子當屬「水往低處流」,或是風的形成的原理,這些大家都懂的。因此,我們用更簡單的比方來來理解輪回產生的原理。當一個人去世的時候,如果把這一生做過的善事稱為「開水」(即「正能量」)、惡事稱為「冷水」(即「負能量」)的話,那麼開水(正能量)、冷水(負能量)中和在一起的話,最終如果是開水(正能量)的話,那麼自然被正能量的空間所吸引,進入到正能量的空間,即天道(即我們見到的神仙啊、玉皇大帝啊所在的空間,正能量最高)、阿修羅道(一種半神半人的空間,正能量次之)和人道(就是我們這個世間,雖然正能量最低,但佛陀開示說這個世界的境況最適合修行)里,這三個空間也稱為「三善道」,即三個好的(正能量)空間;反之,最終如果是冷水(負能量)的話,那麼自然被負能量的空間所吸引,進入到負能量的空間,即旁生道(也叫畜生道,你可以理解為動物界,相比之下,負能量算是最少的)、地獄道(鬼魂所處的空間,負能量很大)和餓鬼道(和地獄同樣屬於「鬼」的生命形態,但表現不一樣,也是個負能量很大的空間)里,這三個空間也稱為「三惡道」,因為一旦進入了以後,就像陷進了爛泥巴沼澤地一樣再難以自拔,又稱為「三塗」(所以佛弟子要立誓去拯救它們,「下濟三途苦」,這句話熟悉吧!)。這六個不同的空間合起來稱為「六道」,進入六道的生命,如果進入到三善道而不好好修行,就極有可能墮落下來,進入三惡道,譬如天道,看起來很幸福,生命無窮無盡(離我們最近的四天王天,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四大天王的空間,包括大家熟悉的哪吒也在那裡,一日夜為人間五十年,這里的天人壽命為五百歲,約等於人間的九百萬年),所以反而滿足於現狀,不肯修行,一旦天福享盡,是很容易墮入三惡道的;而進入到三惡道裡面的生命,由於負能量會直接影響到這些生命的神智,導致愚痴,迷迷瞪瞪的,就更難上升到三善道裡面去,自己修行能夠成功的比中六合彩還難(但不是沒有,譬如旁生道的白蛇、青蛇,就修煉成精,可以變人了,如果不是愛上許仙,再修下去,可以升到天道裡面去的),大部分要靠人搭救(譬如超度啊、水陸法會啊、放焰口啊、放生時做了三皈依啊等等),否則永遠出不來的。原因在於這六道的生命,都受到情慾的牽引和趨勢,哪怕是玉皇大帝,他也沒修到無嗔無怒無情慾的境界,也會有老婆王母娘娘,也會因為自己的七仙女嫁給了董永,他就派人去抓自己的女兒;妹妹思凡下界,他又整出個沉香救母力劈華山的故事來,因此,最終他也會墮入輪回的。佛教界里有句名言,「無愛不生娑婆,無欲不墮輪回」就是這個意思了。所以生命就始終在這六個空間來迴流轉,就稱為「六道輪回」。要想超越輪回,只有跟隨佛法修行,才有可能做到,譬如羅漢、菩薩和佛,都是超越了六道輪回的聖人。
——以上三個層次的輪回,我們一般頂多也只能接受第一層面而已,後面兩個層面,需要經過佛法的修行,慢慢的起了感應,有了正見,才會完全的相信的。
唯有修習佛法,才有可能超越輪回,佛陀指導我們有兩條路,這一點,凈土宗的祖師蕅益大法師說的特別形象,他曾說:「出三界火宅,有橫豎兩途:以自力斷惑超生死者,名豎出三界,事難功漸;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橫超三界,事易功頓。」意思是這樣的,要跳出六道輪回,一種方法是自力更生,就像一條蟲子在竹子裡面,要從竹根爬到竹尖尖上去,就能成功;但這個方法很辛苦,不僅要咬穿每一個竹節的阻滯,而且對這條蟲蟲的要求也很高,經常會一不小心掉下來,掉下來還很容易掉級,所以佛陀很慈悲,教了我們第二種方法,那就是藉助佛的力量爬上去,我們只需要就地在竹子側壁咬開一個洞,爬出去就有佛的力量托著,不再往下掉(不再墮入輪回),然後直接從人道這個空間往上修,直至成佛。這可是一條捷徑啊!——沒錯,念佛往生西方,這就是橫穿法的一種,我們可以去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可以去東方凈琉璃世界(葯師佛),都是非常不錯的方法和途徑呢。

⑶ 三世因果,六道輪回是什麼意思請詳細解釋一下~~!

阿彌陀佛!

三世因果指的是,人的一言一行、起心動念都在造因果,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這樣的因果報應是一絲一毫都不能錯過的。短期的是現世現報或當時就報長的要追到三世或多世也要報。(一生一死算一世)誰也跑不了。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不是單指三生三世

也正因為這樣的果報,才決定了你的來世投身那一道,這樣的輪回共有六道,三善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三惡道:畜生道、惡鬼道、地獄道。統稱六道輪回。善報多,來生就去三善道,最好的是天道,福報很大很大。惡報多,來生就投身三惡道。最壞的是地獄道,遭受無盡的罪業,「求出無期」!

學佛,就是廣集善報,斷除一切惡念、惡言、惡行。超脫六道輪回,得身心安穩,得大自在。

南無阿彌陀佛!


網路這樣解釋:

三世因果(佛教名詞)

綿亘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而立因果業感之理。蓋以過去之業為因,招感現在之果;復由現在之業為因,招感未來之果。如是因果相續,生死無窮,此即迷界流轉之相狀。說一切有部更以三世兩重之因果說解釋十二因緣,即以『無明、行』為過去之因,招感『識、名色、六處、觸、受』等現在之五果;復以『愛、取、有』為現在之三因,招感『生、老死』等未來之兩果。對其他宗教只論現在一世或現在、未來二世,此三世因果實為佛教教理之一大特色。


六道輪回

輪回理論是古印度文化的基本理論之一,其本源來自婆羅門教。後來佛教將眾生世間的生滅流轉變化,按其慾念和色慾存在的程度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種,統稱為三界。欲界又稱為苦界,或苦海。居住在欲界的眾生,從下往上,又可分為「六道」。

六道輪回圖

六道者:一、天道;二、人間道;三、 修羅道;四、畜生道;五、餓鬼道;六、地獄道。

此中上三道,為三善道,因其作業(善惡二業,即因果)較優良故;下三道為三惡道,因其作業較慘重故。一切沉淪於分段生死的眾生,其輪回的途徑,不出六道。

傳說,當最高靈魂醒著時,世界是活動的;當他躺下時,世界就平靜下來;當他要睡時,萬物就消失融化於最高靈魂之中。最高靈魂就是通過睡和醒,永無休止的讓萬物生生滅滅。

佛教傳入後認為地獄是六道輪回中最劣最苦的,民間認識的「重獄」便是「十八層地獄」,

所謂六道輪回:是描述其情狀,去來往復,有如車輪的迴旋,在這六道中周而復始,無有不遍,故名六道輪回。

世間眾生無不在輪回之中。只有道教的神仙以及佛菩薩、羅漢 才能夠跳出三界,不入輪回。

因果報應

婆羅門教稱因果報應:善業是清凈法,不善業是染污法。以善惡諸業為因,能招致善惡不同的果報,是為業果。作為業果的表現形式,世俗世界的一切萬法,都是依於善惡二業而顯現出來的,依業而生,依業流轉。所以,眾生行善則得善報,行惡則得惡報。而得到了善惡果報的眾生,又會在新的生命活動中造作新的身、語、意業,招致新的果報,故使凡未解脫的一切眾生,都會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中循環往復,這就是婆羅門教所說的輪回。

⑷ 三世輪回與因果報應到底存不存在

大安法師---因果報應有三種方式:現報,生報,後報。異熟果即屬於生報或後報。

一次,釋迦牟尼佛對阿難說:「有人今世行善,到臨命終時,他反而轉生到地獄;還有一種人,他今世造作了很多的惡業,但是死後卻轉生到天上。」阿難尊者就不理解,為什麼惡人到天堂去了,善人到地獄里去了,原因何在?善惡報應的原理怎麼體現的?

現在社會上一些人看到善人往往受罪、處境不好,惡人往往得勢,就覺得沒有因果報應。由於他就不相信因果,由此推演而不相信凈土法門。這確實是相信因果的瓶頸。俗語雲:「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此話雖淺顯,道理卻很明顯。對此嚴肅的問題,如果不能得到理論上圓滿的解答,因果的法則就被推翻了。推翻因果法則,善惡行為都沒有依據,大家就沒有理由要行善。

佛法對此問題的解答:這在法相唯識宗中稱為異熟果。就是你現在造的業,是在不同時空態中報,即是異時異生而成熟果報。凈土宗初祖慧遠大師《三報論》講到因果報應有三種方式:

一、現報,二、生報,三、後報。異熟果即屬於生報或後報。

今世行善,死後墮地獄是由於他今世行的善還沒有成熟,但他前世造的惡先成熟了。他墮地獄是他前世造的地獄因在今生成熟了,他先得下地獄的報。但今世所行善,會在以後時空態受報。

今世造惡,死後生到天堂去是由於他今世的惡還沒有成熟,但他前世善因先成熟了,先成熟則先受報。造惡的人前世的善先熟了,由這個善因生到天上。

這一復雜的格局,我們凡夫看不清楚,就會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律表示很大的懷疑,其實異熟果的情況在我們生命流轉的過程當中出現很多。

例如一個修行人生了重病,那是否表明他修行沒有功夫,或者修行沒有用?戒賢論師是古印度的高僧大德,但是他得了一種病,痛苦到要自殺。他要自殺時,感得文殊、普賢、觀音等大菩薩現前告訴他:你原來曾作過國王,殺害了很多眾生,按你的殺業本來是要下地獄,由於你今生修道的成就,重報輕受,受人間病苦的折磨,就把你下地獄的殺業給報掉,不是說你修行沒有功夫。而且告訴他:「三年之後,大唐國玄奘法師要來向你求學。」這時候戒賢論師心境才穩定下來,慢慢懺悔業障,繼續修行,病漸漸好起來。三年之後,果然玄奘法師來向他學法相唯識。戒賢論師的弟子向玄奘法師介紹戒賢論師生病的情況,由於實在太苦,那位弟子都哭得說不下去。

⑸ 三世輪回什麼意思

三世輪回是指:前世、今生、來世的輪回;三 界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六道是指: 天、人、阿修羅、地獄、畜生、惡鬼。

⑹ 我無法搞清佛法中講的三世輪回,是否是業的輪回

凈空法師---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業是跟著你走的,你造作善業,你有善報;你造作惡業,那就有惡報。


凈空法師---業力有兩種,一種叫引業,一種叫滿業。

問:所謂的業力,是否是肉眼看不到,但確實能牽引人受報的一種力量?

凈空法師答:是的,業力凡夫肉眼看不到,心地清凈的人看得到。佛給我們說業力有兩種,一種叫引業,一種叫滿業。引業是引導你到哪一道去投胎,所以人死了以後就換身體,你的靈魂再去找一個身體。找個身體不是你自己能做得了主,自己做不了主,業力牽引著你。這個業力是什麼?說來說去都是執著。執著過去生中,那個人我很喜歡他,那個人我很討厭他。很喜歡的,到他家投胎去了;還有一種討厭的也去,為什麼?跟他有仇,我到他家去報仇去。

兒女跟父母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還有看他好像自己確實是如法得來的財富,被人家奪去了,不甘心,死了之後到他家投胎,或者給他做兒子,或者做孫子,將來他的財產全部還給你了,還要到他賺的,還得算利息一樣,全部給你。你把三世因果看通了,你就覺得毫無意義。別人欠我們的不要了,我們欠別人的,應該趕快還人家。將來六道裡面這個牽引的力量就沒有了,可以能夠脫離六道。

滿業,就是佛在經上常常教導我們修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所以我們雖然都得的人身,每個人一生富貴貧賤、健康長壽不相同,這是屬於滿業。這就是修的這三種布施,布施用現在的話,就是為別人服務,那你服務的面愈大,你的福報就愈大。為一個家庭服務,那個福報小;為社會服務,福報就大;如果為國家、為全世界,那你的福報就更大!所以全心全力修這三種布施,所得來的果報。因此我們見到富貴的人用不著羨慕,知道他過去生中修的是什麼。我們沒有這些富貴,過去沒有修,我們如果要想得,要多修;如果修得很積極,認真努力的去修,不要等來生,這一生果報就現前。

你們看看《了凡四訓》,看《俞凈意公遇灶神記》,那都是這一生當中改過自新,把自己的命運全轉過來,勇猛精進,不到來生,這一生果報就現前。我跟諸位講經說過多少次,我也是現身說法,從小算命看相都說我壽命只有四十五歲,我今年八十歲了,多活了三十五年,我超過袁了凡,了凡先生多活二十年,超過了。命裡面沒有財富,所以剛剛學佛的時候出來講經,出家前面十五年那是苦不堪言,生活非常困苦。老師教我修財布施,有多少就布施多少,真的愈施愈多。到七十歲之後,真的是心想事成,起個念頭想什麼,要多少錢就會有人送來,很奇怪的事。

⑺ 我要寫一部玄幻小說,但是不知道怎麼取名和寫簡介。。。 一句話簡介:三世輪回,用生命換你一展笑顏。

女: 荼蘼 男:展顏
女:亦笙 男:滄夜
女:珞緋凝 男:望長安

⑻ 三生之約是什麼意思

因為在佛家裡面有時佛要懲罰人,就是用三世輪回, 所以不希望被懲罰,許下三世的姻緣

⑼ 一首古風歌 好像是女的唱的 歌詞內容寫的是三世輪回 蠻悲的 歌詞里帶有彼岸花 求歌名

我超抄愛的這首歌,解憂公襲主的主題曲
彼岸花 - 何潔/蘇醒
(《解憂公主》電視劇片頭曲)
詞:段思思
曲:譚旋
編曲:雷立
女:誰用三生浮世的煙火
換你一次長憶的交錯
當花紅了彼岸的日落
就一次淚已泛濫這荒漠
男:誰用三世盛放的等候
換你一程歸來的喜樂
當葉綠了歲月的長河
我還要等著你來找我
合:花開不見葉兒
葉兒抬頭不見花
只怕此恨長長望不盡天涯
若是一片深情不敵飄揚的黃沙
許我孤身一人袖手於繁華
許我孤身一人袖手於繁華
女:誰用三世盛放的等候
換你一程歸來的喜樂
男:當葉綠了歲月的長河
合:我還要等著你來找我
花開不見葉兒
葉兒抬頭不見花
只怕此恨長長望不盡天涯
若是一片深情不敵飄揚的黃沙
許我孤身一人袖手於繁華
許我孤身一人袖手於繁華
花開不見葉兒
葉兒抬頭不見花
只怕此恨長長望不盡天涯
若是一片深情不敵飄揚的黃沙
許我孤身一人袖手於繁華
許我孤身一人袖手於繁華

⑽ 人有三世輪回,是真的還是假的

佛說前世、今生、來世是勸人忍辱(因為今生的苦難是前世帶來的)、向善內(因為可為來世修福)。容正信的佛教並無鬼附身之類的言論,因為人鬼殊途,根本就碰不到一起。佛教是不迷信的,所以鬼神之說不是佛教,而是道教。我們都應該棄惡揚善,助人為樂。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