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泵出口
① 泵的出口是否增加錐管加大出口管路
我們知道,電力輸送與泵的水力輸送有極大的相似性。在電力輸送上專,線路越長、電線越細(屬捷徑越小),那麼線損就越大。而在水力輸送上,管路越長、管徑越小,則管路損失越大、壓力降低越多。那麼為了減小管路損失是否就一味地增大管路呢?這就如是否加粗輸電線是一個經濟問題。增大管路,是可以降低線損,從而節約電能,甚而可以降低水泵的揚程和所配的電機,節約設備投資,然而另一方面也增加線路投資(包括管路和各類閥門等及維修費)。所以應當從管路長度和水泵運行時間上進行綜合性的經濟決策。一般而言,長距離輸送就不必增大(或少增大)出口管路,而應採取加壓或接力輸送。長沙中聯泵業有限公司 劉金磊
② 離心泵參數變化對泵進出口處壓強的影響
考慮泵的入口和出口的軸線無高差,並略去入口和出口因口徑不等而引起的微小的動能差,則真空度p1和壓強表讀數p2與水泵的揚程H關系為:
-p1/ρg+H=p2/ρg (1)
離心水泵的揚程H與流量Q的關系為:
H=Ho-sQ^2 (2) 式中Ho為流量為零時的揚程,s為水泵的內摩阻
真空度p1與吸水管的流速與水泵安裝高度Z的關系:
p1/ρg= Z+(1+λL/d+ζ)V^2/(2g)=Z+(1+λL/d+ζ)Q^2/(2gA^2) (3)
1)泵的出口閥的開度加大;
由方程(1)知, 隨著閥門的開度加大,閥門的局部阻力減小,流量增大。而流量的增大,又使吸水管壓力損失增大,減小了泵的入口的壓力,使其真空值p1增大。
又根據離心泵的特性方程(2),隨著流量的增大,水泵的揚程H減小,同時吸水管阻力和水泵的內摩阻都增大,由方程(1)知p1/ρg的增大和H減小,都會使泵出口的壓力減小,即壓強表讀數p2減小。
2)輸送液體密度加大;泵的入口和出口分別裝有真空表p1和壓強表p2讀數均增大,這是因為泵的吸程和揚程均與液體密度無關,但壓力是與密度成正比的。
3)泵的轉速提高;真空度p1和壓強表讀數p2均增大,由水泵特性知轉速提高,流量和揚程均增大,方程(3)知由真空度p1增大。再由壓水管流量增大,水頭損失增大,由壓水管的能量方程:
Z2+p2/ρg+Q^2/(2gA^2)=Z3+(1+λL'/d+ζ')Q^2/(2gA^2) 知Q大,損失大,p2/ρg也應增大,即p2增大。
4)泵的葉輪直徑減小;由水泵特性知水泵葉輪直徑減小,流量減小,揚程降低。真空度p1和壓強表讀數p2均減小。
回補充:原則上列的方程是在p1和p2兩截面之間的伯努利方程也可以,即
H-p1/ρg=p2/ρg ,在3)的條件下,轉速提高,水泵揚程H增大;同時轉速提高也使流量增大,吸水管水頭增大,p1/ρg也增大,在方程的左邊,被減數和減數同時增大,難以判斷其差(即p2/ρg )是增大還是減小,所以我就不用這個方程來判斷,而改用水泵出口到容器水面列伯努利方程,即壓水管的伯努利方程。
③ 三寸水泵出口變一寸出口有影響嗎
三寸水泵入口不可以改為一寸出口,因為增大了進水的阻力,直接影響水泵的性能。
④ 增加泵的安裝高度會造成泵的出口壓力降低嗎
一般不會。泵的抄安裝高度,你能高到多少啊。
10米一個大氣壓,等於0.1Mpa.一般的蒸汽鍋爐最低的也是0.4-0.6Mpa,常規的1.0-1.6Mpa。
簡單的估算一下,泵安裝到3層樓房那麼高,鍋爐在地面才相差0.1Mpa。
要看污水提升泵的內部結構是怎樣的,比如澤德污水提升器設計了一個自動反沖洗裝置,在水泵排水的同時一直有一個高壓水柱對箱體內壁進行沖洗,既防止了粘稠雜質粘到水箱內壁,又能有效防止設備發生氣蝕。
⑥ 水泵怎麼區分進口和出口啊
水泵標牌正面的左側是進水口 右側是出水口
⑦ 開大離心泵出口閥門,提高泵的排液量,泵的效率會怎麼樣
效率流量曲線是拋物線形狀,額定工作點附近效率最高。
如果閥門從關閉或小開度位置開大,效率先上升,超過最高效率點後下降。
⑧ 若關小離心泵出口閥門,則泵出口揚程增加,請問閥門後的壓力是不變還是增大了 請說的詳細一些
在離心泵出口處(閥前)與閥門後之間列柏努力方程。
這里因為在泵專出口,所以不用考慮揚程,屬閥門前後距離很短,阻力損耗可以忽略。
z1+p1/(密度*g)+u1的平方/2g=z2+p2/(密度*g)+u2的平方/2g
閥門關小,流速增大,這個應該都知道,所以壓力必須變小,才能與等號前相等。
至於揚程增加,是根據H=A-BQ這個公式,Q為流量,H為揚程。
閥門關小,局部阻力增大,管路特性曲線變陡,所以揚程增大了。
關鍵要找好截面!有不對的地方,望指教!
⑨ 當流量增加時,離心泵的進出口壓力如何變化
當流量增加時,離心泵的進口的壓力減小,而進口的真空值增大。水泵出口的壓力也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