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水處理
A. 水處理工藝流程是什麼
水處理工藝流程為:
1、一級處理—機械處理工段:
機械(一級)處理工段包括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等構築物,以去除粗大顆粒和懸浮物為目的,處理的原理在於通過物理法實現固液分離,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這是普遍採用的污水處理方式。
2、二級處理—污水生化處理:
污水生化處理屬於二級處理,以去除不可沉懸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為主要目的,其工藝構成多種多樣,可分成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塘法、土地處理法等多種處理方法。
3、三級處理—對水的深度處理:
將經過二級處理的水進行脫氮、脫磷處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滲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餘污染物,並用臭氧或氯消毒殺滅細菌和病毒,然後將處理水送入中水道,作為沖洗廁所、噴灑街道、澆灌綠化帶、工業用水、防火等水源。
(1)深度水處理擴展閱讀:
水處理工藝流程環境的影響:
1、PH值:
活性污泥系統微生物最適宜的PH值范圍是6.5-8.5,酸性或鹼性過強的環境均不利於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長,嚴重時會使污泥絮體遭到破壞,菌膠團解體,處理效果急劇惡化。
2、溶解氧
當環境中的溶解氧高於0.3mg/l時,兼性菌和好氧菌都進行好氧呼吸;當溶解氧低於0.2-0.3mg/l接近於零時,兼性菌則轉入厭氧呼吸,絕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數為絲狀菌)還可能生長良好,在系統中占據優勢後常導致污泥膨脹。
3、溫度:
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是很廣泛的,盡管在高溫環境(50℃~70℃)和低溫環境(-5~0℃)中也活躍著某些類的細菌,但污水處理中絕大部分微生物最適宜生長的溫度范圍是20-3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處理工藝
B. 請問,污在水處理廠設計時,用卡魯塞爾氧化溝工藝,達到一級A標准,深度處理工藝選用什麼
如果水質准確的話,基本能夠達到一級A標准,需要的後續措施是加上化學除磷備用設施和過濾設備(或者絮凝沉澱)就可以了
C. 水處理中紫外線消毒設備uv3000ptp的設備渠道深度
水處理 河南鄭州科林清洗公司0371-63678075/61790505
http://greenclean365.cn
紫外線是電磁波的一部分,污水消毒用的紫外線波長為200~310(主要為254)nm的波譜區。
污水的紫外線劑量宜通過試驗確定,也可參照類似生產運行經驗確定。無試驗資料時,可按下列標准確定:
二級處理的出水為15~22mws/cm2;
再生水為24~30 mws/cm2。
紫外線照射渠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照射渠水流均布,燈管前後的渠長度不宜小於1m;
水深應滿足燈管的淹沒要求。
紫外線照射渠不宜少於兩條。當採用一條時,宜設置超越渠。
滅活一些病原體的紫外線劑量
病原體 紫外線劑量(單位mWS/cm2)
90% 99% 99.9% 99.99%
隱孢子蟲 <10 <19
賈第蟲 <5
霍亂弧菌 0.8 1.4 2.2 2.9
痢疾志賀氏病毒 0.5 1.2 2.0 3.0
埃希氏病菌 1.5 2.8 4.1 5.6
傷寒沙門氏菌 1.8~2.7 4.1~4.8 5.5~6.4 7.1~8.2
傷寒志賀氏病菌 3.2 4.9 6.5 8.2
致腸炎沙門氏菌 5 7 9 10
肝炎病毒 4.1~5.5 8.2~14 12~22 16~30
脊髓灰質炎病毒 4~6 8.7~14 14~23 21~30
柯薩奇病毒B5病毒 6.9 14 22 30
輪狀病毒SAII 7.1~9.1 15~19 23~26 31~36
一些城市污水處理廠消毒的紫外線劑量
廠 名 擬消毒的水 紫外線劑量(mws/cm2) 建成時間(年)
上海市長橋污水處理廠 A/A/O二級出水 21.4 2001
上海龍華污水處理廠 A/O二級出水 21.6 2002
無錫市新城污水處理廠 二級出水 17.6 2002
深圳市大工業區污水處理廠(一期) 二級出水 18.6 2003
蘇州市新區第二污水處理廠 二級出水 17.6 2003
上海市閔行污水處理廠 A/O二級出水 15.0 1999
D. 深度水處理硫酸亞鐵正常有效成份含量是多少
硫酸亞鐵有效成分98%
E. 「深度水處理」是什麼意思
簡單的說 純凈水做成 超純水 (工業用純水)
工業廢水 處理好達標 可以排放 深度把工業達標排放的水 可以做成自來水(回用水)再深度可以做成 飲用水或 超純水
F. 深度水處理是什麼意思
這個一句兩句也說不清楚~需要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解析,也可以網路搜索。
淺顯版的意權義在於國家對水質要求的提升,檢驗標准提升,水廠原有的設備工藝無法滿足現有的執行標准。這是一項關乎民生的重大事情。
我們公司最近剛做了一筆水廠的深度水處理BT項目,如果你有任何疑問,可以在我網路賬戶的個人資料里找到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