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水處理
Ⅰ 污水處理廠污泥活性不夠主要由那種原因引起
污水處理廠污泥活性不夠可能是溫度不夠,營養或微量元素不足,無機物Ca2+引起沉澱、產酸菌生產過快等問題引起。可適度提高溫度;控制產酸菌生長條件;增加營養物和微量元素;減少進泥中Ca2+含量。
Ⅱ 凈水活性碳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
你還是問我得了
有些工藝是直接投加活性炭對於有機物進行吸附 例如PCB電路板的油墨廢水
有些污水處理工藝為了保證污水出水達標在出水以後加活性炭吸附的
還有一些將活性炭加到生化池裡作為微生物固化劑使用的。
PCB電路板 等大量使用純水的工廠在生產純水一般採用反滲透 電滲析工藝進行生產純水 水在進入反滲透之前必須進行預處理 其中就使用活性炭吸附的。
當然自來水廠也使用活性炭吸附的。
Ⅲ 污水處理系統中,活性污泥里各菌種分別代表什麼
一般地,在運行正常的處理系統的活性污泥中,污泥絮粒大、邊緣清晰、結構緊密、具有良好的吸附及沉降性能.絮粒以菌膠團細菌為骨架,穿插生長著一些絲狀菌,但其數量遠少於菌膠團細菌.微型動物中以固著類纖毛蟲為主,如鍾蟲、蓋纖蟲、累枝蟲等,還可見到部分J纖蟲在絮粒上爬動,偶爾還可以看到少量的游動纖毛蟲等,在出水水質良好時,輪蟲生長活躍.
下面是幾種生物相對活性污泥狀況的指標.
①鍾蟲不活躍或呆滯,往往表明曝氣池供氧不足.如果出現鍾蟲等原生動物死亡,則說明曝氣池內有有毒物進入,如有毒工業廢水流人等.
②當發現沒有鍾蟲,卻有大量的游動纖毛蟲如各種數量較多的草履蟲、漫遊蟲、豆形蟲、波豆蟲等,而細菌則以游離細菌為主,此時表明水中有機物還很多,處理效果很低.
如果原來水質良好,突然出現固定纖毛蟲減少,游動纖毛蟲增加的現象,預示水質要變差.相反,原來水質極差,逐漸出現游動纖毛蟲為主,則水質變得良好.通常,固定纖毛蟲大於游動纖毛蟲+輪蟲,出水BODs約在5~10mg/L;固定纖毛蟲等於游動纖毛蟲,出水BOD5約在10~20mg/L.
③鏡檢中如發現積硫較多的硫絲細菌、游動細菌(球菌、桿菌、螺旋菌和較多的變形蟲、豆形蟲)時,往往是曝氣時間不足,空氣量不夠,流量過大,或水溫較低,處理效果差.
④在大量鍾蟲存在的情況下,植纖蟲數量多而且越來越活躍,這對曝氣池工作並不有利.要注意,可能污泥會變得鬆散,如果鍾蟲量遞減,植纖蟲遞增,則潛伏著污泥膨脹的可能.
⑤鏡檢中各類原生動物極少,球衣細菌或絲硫細菌很多時,污泥已發生膨脹.
⑥當發現等枝蟲成對出現、並不活躍,肉眼能見污泥中有小白點,同時發現貝氏硫菌和絲硫細菌積硫點十分明顯,則表明曝氣池溶解氧很低,一般僅0.5mg/L左右.
⑦如果發現單個鍾蟲活躍,其體內的食物泡都能清晰的觀察到時,說明污水處理程度高,溶解氧充足.
⑧二沉池的出水中有許多水蚤(俗稱魚蟲),其體內血紅素低,說明溶解氧高;水蚤的顏色很紅時,則說明出水幾乎無溶解氧.
武漢格林環保公司是工業廢水運營管理、污水處理工程改造行業中的第一品牌,被湖北省科技廳、環保廳選定為重點扶持的100家中小型科技企業之一。公司擁有多項水處理專有技術,可以了解一下。
Ⅳ 污水處理活性污泥法的處理方法
A/O是Anoxic/Oxic的縮寫,它的優越性是除了使有機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還具有一定的脫氮回除磷功能,是將厭氧水解技術用為答活性污泥的前處理,所以A/O法是改進的活性污泥法。 A/O工藝將前段缺氧段和後段好氧段串聯在一起,A段DO不大於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異養菌將污水中的澱粉、纖維、碳水化合物等懸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當這些經缺氧水解的產物進入好氧池進行好氧處理時,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異養菌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有機鏈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離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條件下,自養菌的硝化作用將NH3-N(NH4+)氧化為NO3-,通過迴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條件下,異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為分子態氮(N2)完成C、N、O在生態中的循環,實現污水無害化處理。
Ⅳ 污水處理活性污泥培養方法
污水處理活性來污泥自培養方法有:
一、自然培菌,也稱直接培菌法。它是利用廢水中原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步繁殖的培養過程。
(1)
間歇培菌
(2)
連續培菌
二、接種培菌,培養時間較短,是常用的活性污泥培菌方法,適用於大部分工業廢水處理廠。
(1)
濃縮污泥接種培菌,採用附近污水處理廠的濃縮污泥作菌種(種泥或種污泥)來培養。
(2)干污泥接種培菌,干污泥」通常是指經過脫水機脫水後的泥餅,其含水率約為70~80%。本法適用於邊遠地區和取種污泥運輸距離較遠的情況。
Ⅵ 怎樣判斷污水處理中活性污泥的性能
從外觀看:絮凝狀況,沉澱時間,氣味,污泥顏色。
從數據看:污泥指數,沉降比,污泥齡,溶解氧 。
污泥調理方法:
1. 化學調節法
(1)混凝劑:
污泥化學調理常用的混凝劑及其高分子聚合電解質;有機高分子聚合電解質和微生物混凝劑等3類。
1) 無機混凝劑:鋁鹽、鐵鹽;投加量為污泥干固體重量的(7~20)%。
2) 高分子混凝:PAM(聚丙烯醯胺),投加量為污泥乾重的1%以下。
助凝劑:本身不起混凝作用,調節污泥的PH值,改變污泥顆粒結構,破壞膠體的穩定性,提高混凝效果,如硅藻土、石灰等。
3) 微生物混凝劑: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製,主要3種:直接用微生物細胞為混凝劑;從微生物細胞提取出的混凝劑;微生物細胞的代謝產物作為混凝劑。由於微生物混凝劑具有無毒,無二次污染,可生物降解,混凝絮體密實,對環境和人類無害等優點而受到重視與推廣應用。
a.直接用微生物細胞為混凝劑:細菌、黴菌和酵母菌等。
b.從微生物細胞提取的混凝劑:真菌、藻類含有葡萄糖、甘露聚糖、N-2醯葡萄糖等在鹼性條件下水解生成的帶陽電荷的脫乙醯幾丁質(殼聚糖),含有活性氨基和羥基等具有混凝作用的基團。
c.微生物細胞的代謝產物作為混凝劑:微生物細胞代謝產物主要成分為多糖具有混凝作用,如普魯蘭。
(2)助凝劑
一般不起混凝作用。助凝劑的作用實調節污泥的PH值;供給污泥以多孔狀格網的骨架;改變污泥顆粒結構破壞膠體的穩定性;提高混凝劑的混凝效果;增強絮體強度。主要有:硅藻土,珠光體,酸性白土,鋸屑,污泥焚燒灰,電廠粉塵,石灰及貝殼粉等。
助凝劑的使用方法有兩種:一種方法是直接加入污泥中,投加量一般為10~100mg/L;另一種方法是配製成1%~6%濃度的糊狀物,預先粉刷在轉鼓真空過濾機的過濾介質上成為預覆助凝層。
2. 熱處理法
污泥熱處理兼有污泥穩定、消毒和除臭等功能。適用於初沉污泥,消化污泥,活性污泥,腐殖污泥及它們的混合污泥。可分為高溫加壓熱處理法與低溫加壓熱處理法兩種。
(1)高溫加壓熱處理法
控制條件:溫度為170~200℃,壓力為1.0~1.5MPa,反應時間為1~2h。
(2)低溫加壓熱處理法
控制條件:溫度低於150℃(可在60~80℃時運行),壓力為1.0~1.5MPa,反應時間1~2h。
3. 冷凍法
即膠體顆粒開始冷凍,隨著冷凍層的發展,顆粒被向上壓縮濃集,水分被擠向冷凍界面。由於冷凍層的迅速形成,有部分顆粒妨礙水分的流動,因而在新的冷凍界面重新開始冷凍,使濃集後的顆粒夾在冷凍層之間。濃集污泥顆粒中的水分被擠出。冷凍-融解使污泥顆粒的結構被徹底破壞,脫水性能大大提高,顆粒沉降與過濾速度可提高幾十倍。可直接進行脫水。
冷凍-融解過程使不可逆的,即使再用機械脫水或水泵攪拌也不會重新成為膠體。
4. 淘洗法
此法適用於消化污泥的調理。淘洗法使以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或自來水、河水把消化污泥中的鹼度洗掉以便節省混凝劑用量,但需要增設淘洗池及攪拌設備。一減一増大體可抵消,加上目前高效混凝劑的不斷開發,淘洗法已逐漸被淘汰。
Ⅶ 污水處理中活性污泥如何培養
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
培養初期,每天悶曝22h,靜置2h,排放4L廢水,再加入4L自配水。7天後,污回泥顏色呈黑色,沉降性答能良好,出水混濁,測量MLSS、SV的值,反應過程中pH值、COD、NH3-N濃度沒有較大的變化,說明培養出的細菌量較少。14天後,污泥呈淺黑色,沉澱時泥水界面由開始模糊逐漸變得邊緣清晰,鏡檢時可以觀察到草履蟲、漫遊蟲、裂口蟲、吸管蟲等。隨著生物相逐漸變好,預示菌種培養出來了。測量MLSS、SV的值,COD和NH3-N去除率分別達到43%和10%,污泥活性還不強,需要繼續培養。此後,每天運行兩周期,每周期曝氣10h,靜置2h。30天後,污泥的絮凝和沉澱性能良好,混合液靜置半小時,上清夜清澈透明,泥水界面清晰,污泥呈黃褐色,鏡檢有大量新型菌膠團,較為密實,可以觀察到許多活躍的鍾蟲。測量污泥MLSS、SV的值,COD去除率達到90%以上,NH3-N去除率在30%以上,污泥活性較強,至此認為培養階段結束。
四川永沁環境
Ⅷ 污水處理廠活性污泥培養
完全不懂得就想一下學會污水處理最核心的東西,你這會不會有點扎學環保的人的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