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原水
A. 原水預處理與原水處理有什麼不同,兩者一樣嗎
原水預處理,在某些行業也叫給水預處理。在水處理中,深度處理系統,尤其是膜法系統,內對進水往容往有一定的水質要求。而為了延長系統的周期和使用期限,防止系統的損壞,一般盡可能地使進水水質提高。從水源獲得的原水於是會進行一定的預處理。
預處理一般可以分為傳統預處理方法和膜法預處理。
所謂傳統預處理是對膜法預處理出現前反滲透預處理工藝的總稱,包括:絮凝、沉澱、多介質過濾和活性炭過濾等。
隨著高分子分離膜技術的不斷發展,微濾和超濾逐步出現在反滲透和納濾的預處理系統中,並在部分案例中替代了傳統預處理工藝。美國海德能公司提出的集成膜解決方案(Integrated Membrane Sulotions ,縮寫:IMS )就是採用超濾技術作為反滲透於處理的集成膜工藝。
針對預處理系統的目的,可以將預處理分為:防止結垢、防止膠體污染、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有機物污染和防止膜劣化等幾個方面。
原水處理:將原水進行處理,例如:工業純水、高純水製取、水質軟化、海水淡化,家用飲用水,泳池水過濾,水質的殺菌消毒、小區供水等等。
B. 原水處理,污水處理和工業水處理有什麼區別
原水處理,就是對從地下或地表開採的水進行處理。原水就是地下水或地表水。
污水處理,就回是對已經被污染的水(答無法直接利用的水)進行處理。
工業水處理,就是對工廠內擬使用的水進行處理。工業水可以是原水,也可以是污水經過處理後回用的水。
2015.03.16
C. 原水經過水處理為什麼ph會升高
你確定你的RO出水是8點多麼?我怎麼記得以前書上看到的是PH是略小於7的,偏酸性。回
主要原因是RO膜的阻擋了答一些離子導致的。
CO2
H2O
-》
HCO3-
H+
這四種組分在水中是有一個平衡的,RO膜可以阻擋HCO3-,所以導致出水的HCO3-偏少,以至於反應向右進行,所以H+比較多,因此偏酸性。
我不太確定為什麼你的出水是8點多。
D. 軟化水處理原理
目前通常意義上的軟化指的是用鈉離子型離子交換樹脂將水中的鈣鎂離內子去除。
軟化水容處理的原理是離子交換。通過離子交換樹脂將形成硬度的鈣鎂離子置換為鈉離子,產水就是軟化水。
對水質影響:將原水中的鈣鎂離子取代為鈉離子。
處理後的水當然含有鹽分,軟化是置換而不是去除。處理前後含鹽量沒有明顯變化。
處理後的水鈉離子含量升高。做一般家庭用水可減少結垢情況。
E. 水處理設備工作原理
水處理設備工作原理:
RO-反滲透預處理工藝主要為活性炭和精濾。滲透是回一種自然現象:水通過答半透膜,從低溶質濃度一側到高溶質濃度一側,直到溶劑化學位達到平衡。平衡時,膜兩側壓力差等於滲透壓。這就是滲透效應(Osmosis)現象。
反滲透是指如果在高濃度的一邊加壓,便能把以上提及的滲透效應停止並反轉,使水份從高濃度迫往低濃度的一邊,把水凈化。這種現象稱為反滲透(逆滲透),這種半透膜稱為逆滲透膜。
(5)水處理原水擴展閱讀:
設備特點
反滲透水處理設備能過濾掉水中的細菌、病毒、重金屬、農葯、有機物、礦物質和異色異味等,是一種純水,無需加熱即可飲用。它所過濾出的水量的成本很低。生產的純水品質高、衛生指標理想。
反滲透水處理設備是採用先進的反滲透除鹽技術來制備去離子水,是一種純物理過程的制備技術。反滲透純水機組具有能長期不間斷工作,自動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出水水質長期穩定,無污染物排放,製取純水成本低廉等優點。反滲透膜技術在國內醫葯、生物、電子、化工、電廠、污水處理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F. 原水經過水處理為什麼ph會升高
你確定你的RO出水是8點多麼?我怎麼記得以前書上看到的是PH是略小於專7的,偏酸性。
主要原因是RO膜的屬阻擋了一些離子導致的。
CO2 H2O -》 HCO3- H+ 這四種組分在水中是有一個平衡的,RO膜可以阻擋HCO3-,所以導致出水的HCO3-偏少,以至於反應向右進行,所以H+比較多,因此偏酸性。
我不太確定為什麼你的出水是8點多。
G. 水處理工藝流程是什麼
水處理工藝流程為:
1、一級處理—機械處理工段:
機械(一級)處理工段包括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等構築物,以去除粗大顆粒和懸浮物為目的,處理的原理在於通過物理法實現固液分離,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這是普遍採用的污水處理方式。
2、二級處理—污水生化處理:
污水生化處理屬於二級處理,以去除不可沉懸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為主要目的,其工藝構成多種多樣,可分成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塘法、土地處理法等多種處理方法。
3、三級處理—對水的深度處理:
將經過二級處理的水進行脫氮、脫磷處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滲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餘污染物,並用臭氧或氯消毒殺滅細菌和病毒,然後將處理水送入中水道,作為沖洗廁所、噴灑街道、澆灌綠化帶、工業用水、防火等水源。
(7)水處理原水擴展閱讀:
水處理工藝流程環境的影響:
1、PH值:
活性污泥系統微生物最適宜的PH值范圍是6.5-8.5,酸性或鹼性過強的環境均不利於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長,嚴重時會使污泥絮體遭到破壞,菌膠團解體,處理效果急劇惡化。
2、溶解氧
當環境中的溶解氧高於0.3mg/l時,兼性菌和好氧菌都進行好氧呼吸;當溶解氧低於0.2-0.3mg/l接近於零時,兼性菌則轉入厭氧呼吸,絕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數為絲狀菌)還可能生長良好,在系統中占據優勢後常導致污泥膨脹。
3、溫度:
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是很廣泛的,盡管在高溫環境(50℃~70℃)和低溫環境(-5~0℃)中也活躍著某些類的細菌,但污水處理中絕大部分微生物最適宜生長的溫度范圍是20-3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處理工藝
H. 常規水處理工藝對原水COD和氨氮的去除率是多少
這個是要看水質的,水質生化性好相對好處理的,COD氨氮達到95%都是可能的,難處理的一些廢水,有時候達到一半就不錯了,甚至有的工藝如果不合理,系統運行都困難
I. 水處理設備中的原水箱,求助
原水在水處理中指待處理或為處理的水。原水箱則為裝原水的容器,一般採用塑料水箱,比較經濟 實用。採用土建構建原水池或用不銹鋼水箱都可,但必須保證不產生2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