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城鎮污水處理展會
⑴ 污水處理廠的行業發展
地球雖然有70.8%的面積為水所覆蓋,但淡水資源卻極其有限,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佔地球總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
20世紀50年代以後,全球人口急劇增長,工業發展迅速。全球水資源狀況迅速惡化,「水危機」日趨嚴重。一方面,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以驚人的速度擴大;另一方面,日益嚴重的水污染蠶食大量可供消費的水資源。
全世界每天約有200噸垃圾倒進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廢水會污染8升淡水;所有流經亞洲城市的河流均被污染;美國40%的水資源流域被加工食品廢料、金屬、肥料和殺蟲劑污染;歐洲55條河流中僅有5條水質差強人意。20世紀,世界人口增加了兩倍,而人類用水增加了5倍。世界上許多國家正面臨水資源危機:12億人用水短缺,30億人缺乏用水衛生設施。
中國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少,空間分布不平衡。隨著中國城市化、工業化的加速,水資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水處理行業成為新興產業,
雖然由於國家和各級政府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中國污水處理行業正在快速增長,污水處理總量逐年增加,城鎮污水處理率不斷提高。
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國的污水處理率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且處理設施的負荷率低。
因此中國應完善污水處理的政策法規,建立監管體制,創建合理的污水處理收費體系,扶植國內環保產業發展,推進污水處理行業的產業化和市場化。污水處理行業是一個朝陽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中國將在「十一五」期間投資3000億元以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和利用,中國污水處理行業由此迎來高速發展期。
⑵ 污水處理廠 未來發展規劃
一,污來水處理廠應設在地勢較低處,便源於城市污水自留入廠。
二,宜設在水體附近,便於處理後的污水就近排入水體。
三,設在城鎮,工廠廠區及居住區的下游和夏季主導風向的下方。
四,不宜設在雨季易受水淹的低窪處。防止污染水體。
五,結合近遠期城市發展問題,與城市總體規劃一並考慮。
⑶ 近年來,我國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事業取得較大發展,但也存在的突出問題是什麼
突出的問題有:抄1、城鎮排水設施老化,一般都是修修補補,沒有大的改觀。2、城市新建排水設施管道較小,不能滿足排水要求,特別是較大的雨水。3、雨污混合排放的比較多,給城市污水處理工作帶來很多麻煩。4、污水匯集率較低,大城市表現在老城區,中小城市污水匯集率更小,雖然建了污水廠,處理的污水也是一部分。5、污水廠不能滿足要求,主要是污水處理量太小,另外就是處理效果差,達不到排放標准就排放了。
⑷ 污水處理設備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近年來,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突飛猛進,整體發展處於快速成長期,主要表現在污水處理能力迅速擴張、污水處理率穩步提高、污水處理量快速增長等方面。近年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0262萬立方米,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6.9%。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3077座,處理能力達到1.36億立方米/日。
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推動了環保產業發展,到2020年城市污水處理率將不低於90%,我國污水處理業務市場空間廣闊。此外,國家鼓勵利用再生水的政策,也將對污水深度處理業務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我國污水處理建設的嚴峻形勢,縣城和建制鎮污水處理率較低的現狀,為污水處理市場的建設、運營投資均帶來巨大投資空間。
小型污水處理設備主要特點
1.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可埋入地下,設備上部栽種花草或建設小型建築物;
2.對周圍環境無影響,污泥產出量少,噪音小;
3.工藝新、效果好、使用壽命長;
4.各單元組成齊全,操作效率高;
5.處理核心與輔助相結合,出水水質穩定;
6.採用重力流,節省能源;
7.操作簡便,維修方便;
8.全自動控制、無需專業人員管理;
9.設備可按標准製造、也可根據用戶的需要特殊設計布置;
10.該設備以高效生化處理為核心,集生化處理、沉澱、過濾、消毒等單元處理為一體,處理水質穩定性好
⑸ 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的不足及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常用的污泥處理方法有:濃縮、污泥調理、厭氧消化、脫水、堆肥等處理技術;污泥的最終處置方式有:填埋、焚燒、農用、和園林、花卉綠化等方式。近些年,隨著污水處理產業的迅速發展,污泥產生量不斷增加,對污泥的處置也開始走向多元化,但還是以填埋和農用為主。李貴寶等對我國29家污水處理廠的調查結果表明,採用土地利用、土地填埋和堆肥處置污泥的污水處理廠比例為14:10:1,43個城市75家污水處理廠中約有90 %的污泥用作農家肥。然而,我國的污水處理廠中污泥未經任何處理直接農用的約佔60%以上,即使在設有消化池的污水處理廠,消化後的污泥也只是稍加脫水後就直接農用,並未作任何無害化處理,仍不符合污泥農用衛生標准,與國外先進國家相比尚有較大差]。某些地方的污水雖然得到了有效治理,污水處理的伴生產物污泥卻沒有得到有效處理和處置,大量未經穩定處理的污泥沒有正常出路,許多城市的污泥仍採用購地露天堆放的方法,造成了城市周圍垃圾成山、蚊蠅孽生、環境污染的狀況。這些隨意排放的污泥,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並已威脅到人類的健康,使污水處理工作變得毫無意義。同時,孫玉煥對長江三角洲地區實地調查發現,該地區對污泥產生量、成分和性質等缺少清楚的認識,其利用和處置方式的選擇往往貪圖簡單、節省,就近隨意處置,有些甚至任意丟棄;採取土地填埋的污泥往往也沒有預先脫水,填埋場也往往沒有採取有效的防滲漏、防廢氣爆炸的措施,因此很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和其他環境安全隱患;土地利用的污泥中有些污染物含量往往很高,施用前常常缺少有效的穩定化措施,對施用方法和施用量缺少科學的依據。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污泥的處置與利用存在著盲目性。同時,對污泥放任自流,在實際中制定的標准也沒有得到有效的貫徹實施。特別在今後10~20年裡污水處理量和處理水平將會有更大的發展,勢必會產生更多的污泥。如果還是採取原來的態度對污泥進行處置,必將會對我國環境質量和公眾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同時也違背了資源循環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⑹ 誰知道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發展歷史
五六十年代:剛剛起步 技術和管理水平較落後
解放初期由於工農業生產剛剛起步,當時的污水污染程度很低,且提倡利用污水進行農業灌溉,特別是北方缺水地區將污水灌溉利用作為經驗進行推廣,如著名的沈撫灌渠等,所以全國僅有幾個城市建設了近十座污水處理廠(還包括1921~1926年間外國人興建3座污水處理廠),在處理工藝有的還是一級處理,處理的規模也很小,每天只有幾千立方米,最大的也只有每天5萬立方米左右,致使污水處理技術和管理水平處於較落後的狀態。
我國解決城市污水的凈化問題始於二十世紀70年代。一些城市利用郊區的坑塘窪地、廢河道、沼澤地等稍加整修或圍堤築壩,建成穩定塘,對城市污水進行凈化處理。據調查,這個時期在全國已建成各種類型的穩定塘有38座,日處理城市污水約173萬立方米。其中生活污水量佔一半,其餘包括石油、化工、造紙、印染等多種工業廢水。此階段開始重視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開展與國外的技術交流,逐步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工程技術和設計,為以後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七八十年代:天津市紀莊子污水處理廠投產運行帶動新建污水處理廠幾十座
隨著工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污水的萬分也隨之而變化,污染程度由低向高逐漸演變,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污水的污染,使人民身體健康受到威脅的沉痛教訓(如,日本國骨疼病、水俁病的出現),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建立了國家級環保組織(國務院環境保護辦公室),大學也陸續設置環境工程系或環境工程專業,國務院環保辦投資在天津興建污水處理試驗廠(天津市紀莊子污水處理試驗廠),70年代末開始興建,處理規模:一級處理0.1立方米/s,二級處理0.025立方米/s,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試驗廠也先後運行。國家和地方都為籌備建設國內大型污水處理廠做前期工作,此刻天津市政府與建設部及有關部委率先決定建設天津市紀莊子污水處理廠,並於1982年破土動工,1984年4月28日竣工投產運行,處理規模26萬立方米/d。
我國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天津市紀莊子污水處理廠於1982年破土動工,1984年4月28日竣工投產運行,處理規模為26萬立方米/d。紀莊子污水處理廠投產運行後多年來達到設計出水水質標准,使黑臭的污水變為清流,它的誕生填補了我國大型污水處理廠建設的空白。在此成功經驗的帶動下,北京、上海、廣東、廣西、陝西、山西、河北、江蘇、浙江、湖北、湖南等省市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分別建設了不同規模的污水處理廠幾十座。
「九五」期間:正式啟動「三河」、「三湖」流域水污染治理
「九五」期間,我國正式啟動對「三河」(淮河、海河和遼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流域和「環渤海」地區的水污染治理,國家給予相應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1996~1999年竣工投入運行的城市污水處理項目有22個,投資59.58億元,日處理規模371.7萬立方米;在建項目109個,計劃投資161.83億元,日處理規模832.0萬立方米。
國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關課題的建立,使我國污水處理的新技術、污泥處理的新技術、再生水回用的新技術都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某些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外污水處理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被引進到我國,在活性污泥工藝應用的同時,AB法、A/O法、AA/O法、CASS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塘法、土地處理法等也在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中得到應用。由過去只具有去除有機物功能的污水處理工藝技術發展行業的市場。如格柵機、潛水泵、除砂裝置、刮泥機、曝氣器、鼓風機、污泥泵、脫水機、沼氣發電機、沼氣鍋爐、污泥消化攪拌系統等大型設備。
由於建設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投資很大,我國的建設資金有限,無法適應水污染治理的需要。為此引進國外資金建設污水處理廠成為建設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也加快了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速度。一批大型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利用國外貸款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如:我國20世紀最大的污水處理規模為60萬立方米/d;天津東郊污水處理廠、成都三瓦窯污水處理廠、沈陽北部污水處理廠、鄭州王新莊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均為40萬立方米/d。
據統計,到2000年底,全國已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427座,其中二級處理廠282座,二級處理率約為15%。2000年用於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的總投資約為150億元。但目前絕大多數小城鎮尚未建污水處理設施。七大硬傷制約城市污水處理的發展
污水處理專家朱雁伯分析,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目前存在七大問題,制約著我國城市污水處理事業的發展。
其一、污水處理廠建設資金的短缺
我國雖然已建成污水處理廠100多座,但是還遠遠不能滿足城市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表現在某一個城市本身的處理率不高,也就是污水處理的量不夠,還表現在大城市已開始著手進行污水處理廠建設的規劃和建設計劃工作。但在中小城市,特別是在西北部中小城市還沒有將污水處理的規劃建設納入城市發展的議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專門建設資金,有的地區的水污染日趨嚴重,若等待有資金投入時再興建污水處理廠,就會使環境趨於惡化,給人民生活帶來不便,對人民身心健康帶來危害,所以促使我們要多方籌措資金,加快水環境污染的治理,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優美的生活環境。
其二、污水處理廠運行經費不能到位
全國目前已經建成投產運行的污水處理廠共計100多座,能夠滿負荷運行的污水處理廠不到1/3 沒有滿負荷運行的原因:大多數均是由於運行經費不能到位而造成的,有的省市沒有收取污水處理費,有的是只收工廠、企業的,不收居民的,有的是工廠、企業、居民的都收了,但收費標準定得很低,遠遠不能滿足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所需的最低費用,使一些污水處理廠出現了能得到多少經費就處理多少噸污水的實際問題。這樣長此下去既發揮不了建設污水處理廠應有的效益,也會使儀表、設備受損,同時也無法發揮污水處理廠專業管理人員的作用。
其三、進口設備的維修及設備配件的開發
由於大批的進口設備進入污水處理行業,經過幾年的運轉後,設備陸續會出現大小不等的損壞,特別是索賠期後的維修和正常的大修。這就需要有專業技能的技術人員來進行,叵請國外的專家來維修,維修成本將會大幅度增高實在難以接受,或使進口設備能夠維持正常運轉,必須培養對進口設備維修保養的國內專業人員,使其掌握維修技能達到進口設備的維修標准。有了維修的專業人才還得有充足的備品配件,特別是一些將要淘汰的設備被引進中國,備品配件國外也不會再生產了,就需要國內自行測繪、加工製造,只有這樣才能使進口設備發揮出它的作用,否則設備的損壞,配件的缺乏會影響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
其四、污水處理工藝選擇跟風,不結合實際情況
選擇熱門工藝是在選擇污水處理工藝時,出現的單純追求工藝新,追求時髦工藝,不考慮本地區的進水水質、處理水量以及出水用途的問題,在我國已建成的一些污水處理廠中,本來進水水質都比較低,還要選擇AB法,結果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設施設備的閑置。有的地區經處理的再生水直接用於農業灌溉,還過分強調除磷脫氮,採取A/A/O法,增大了建設投資也提高了日常運轉成本,還有一些個別地區在建設污水處理廠時,看當時風刮什麼工藝就採取什麼工藝。
其五、污水處理後的再生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巨大的投資建設了污水處理廠,經過處理後的再生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甚至有的地區還將處理後的再生水與未經處理的污水混在一起同流合污,有的地區沒有將再生水回用卻排入大海造淡水資源的浪費。目前世界的淡水資源極為匱乏,中國淡水資源的佔有量在世界上排第121位,人均淡水佔有量僅為2000立方米。
其六、污泥沒有真正達到無害化,沒有最終處置的途徑
污水經過各種不同工藝處理後,出水達到了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但是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獎懲的污泥卻未能得到妥善的處置,還會給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有些地區污泥不經過無害化處理,將污泥堆放在場外,任意取走不知下落。有的地區將污泥進行乾燥用作農肥,重金屬含量是否達標考慮的很少,對農作物有多大的危害分析不足。國家環保部門禁止將污泥作為菜田、稻田的肥料,作為旱田的農肥需要對污泥的成份進行分析,重金屬及有毒家物質不超標方能使用。污泥作為綠地用肥要有園林部門認可,有監測部門跟蹤分析方能使用,總之污泥若沒有最終處置的途徑,是給環境帶來再次污染的隱患。
其七、污水處理廠沒有除臭裝置
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池,格柵間,沉砂池,初沉池及污泥處理系統的儲泥池,脫水機房(除離心機外)都會產生嚴重的臭氣,既影響操作運行人員的身體健康,也給周圍居民生活環境帶來污染,特別是一些建設較早,周圍過去是農田、水池、遠離市區的污水處理廠,目前成為市區,污水處理廠周圍蓋起了民宅,形成了居民區,污水廠的周邊百姓深受其害,應該多渠道解決除臭裝置,因為污水處理廠本身就是消除污染保護環境的企業。
⑺ 污水處理未來發展方向
污水處理一直是環保產業結構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污水回治理當中,市政污水治理是答長期以來的主力。經過多年的發展,全國市政污水治理領域已接近飽和狀態,農村污水處理成為水務領域的另一個新「藍海」。總的來說,污水處理前景非常廣闊。
維拓環境 十萬伏特團隊為你解答。
滿意請採納!
⑻ 可持續發展觀下如何加強城市污水處理市場化運作
摘要:污水處理已成為中國解決未來供水危機、建設節約型社會和實現水資源生態良性循環版的重要途徑權。該文作者分析了城市污水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城市污水處理市場化運作,推動污水處理廠可持續性發展的措施。關鍵詞:城市污水處理;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發展一、城市污水處理存在的問題(一)污水處理設備落後城市污水處理水平低,主要表現在污水處理設備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