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洗廢液處理廢酸回用分離設備
① 不銹鋼酸洗廢水處理工藝
大氣腐蝕環境下鋼結構運用
從當前的一些技術特點來看,尤其是在鋼結構的處理中,要想充分發揮出鋼結構的整體特徵,就要圍繞酸洗廢水技術的綜合運用,通過對其中的一些腐蝕物以及腐蝕性氣體的清洗,就應該要從多方面加強全面的管理,並且通過技術的整體運用,尤其是採用一些綜合性的技術開發和運用,對其中的一些依附在鋼結構中的雜質去除出去,減少對鋼結構的整體影響,破解形成的一些難題。因此,在全面探索鋼鐵酸洗廢水技術的運用中,要全面思考在建築中鋼結構的大氣影響程度,減少造成的不良因素,鋼結構的有效處理成為了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具體技術的運用層面,可以結合當前的先進設備,綜合現代化技術手段,利用離子交換樹脂酸阻滯特性將廢液中的廢酸吸附在樹脂,其他金屬鹽順利通過,然後利用純水解析樹脂回收酸。利用離子交換樹脂吸附強酸並從溶液中去除金屬鹽,達到分離自由酸和金屬離子的目的,並在後期加入了廢水凈化設備可以到達零排放;可以大大的減少廢水排放費用。這種技術的運用特點很廣泛,具有設備適用范圍廣,操作簡便;處理量大、性價比高(相對於膜回收酸設備),可根據水質、水量要求進行選型,可調型高避免資金浪費、設備使用壽命長、維修率低;常溫再生,能量耗費低;酸回收的整套設備可以達到零排放等特點。適用范圍為濕法冶金、制酸行業、電鍍行業、汽車製造等機械加工行業,因此,具體的運用中,要形成系統化的技術綜合分析。
硫酸洗液硫酸鐵鹽處理法
在硫酸鐵鹽法的處理技術上,此法的特點是廢液中的鐵能夠再利用,因此,受到研究人員重視,逐漸形成了較成熟的實用技術。通過硫酸洗液硫酸鐵鹽處理法的具體運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並且已投入生產實踐。尤其是濃縮-過濾-自然結晶法又名鐵屑法,先將硫酸廢液與鐵屑置於一個反應槽中充分反應,再將溶液加熱到100℃,反應2h,再加熱濃縮後自然冷卻,使硫酸亞鐵結晶析出,最後由甩干機脫水烘乾。該法可以從酸洗廢水中回收低、中、高三級硫酸亞鐵,供工農業、醫葯、化學試劑用。具有簡單易操作、投資少、費用低等優點,但只能回收硫酸亞鐵,不能回收硫酸,處理能力小;產品質量差、生產周期長,比較適合於鄉鎮企業小型生產。
蒸汽噴射真空結晶法的運用
將廢酸液用霧化效率高的噴頭噴射到燃燒著的火焰上,使水分蒸發,一般可得到約35%的硫酸和部分FeSO4·H2O。其工作原理是:通過蒸汽噴射器和冷凝器,使蒸發器和結晶器保持一定的真空度。當溫度適宜廢液通過時,其中的水分在絕熱狀況下蒸發,從而濃縮了廢液,降低了廢液溫度,相應地降低了硫酸亞鐵的溶解度,增加了它的過飽和程度。同時蒸發器中由於硫酸的加入,使硫酸亞鐵的過飽和程度進一步提高。在此情況下,硫酸亞鐵結晶析出。此方法要求使用的材質有較高的耐腐蝕性,易於產生二次污染或運行不穩定而不能正常生產。此外,根據生態化理念建立集中治污、在線監控體系,排水排污系統嚴格執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原則,全面考慮自身化驗室、監控設備等,與此同時建立並完善在線監測網路和與環保部門聯合監督平台,提高環境監控水平,杜絕偷排、漏排現象的發生,確保污水穩定達標排放,實現污染治理與經濟社會「雙贏」。
② 鹽酸的處理方法
方法:一是酸鹼中和法,二是鹽酸再生法。
鹽酸再生法均採用加熱蒸發、噴霧燃燒的方式,目前國內的鹽酸再生裝置都是引進的,其工藝是對廢酸液進行直接加熱回收鹽酸和氧化鐵,少數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採用魯奇法和魯特納法。該處理工藝一次性投資大、運行維護費用高、設備損壞嚴重,一般中小企業難以承受。因此,國內的中小企業大都採用石灰中和法,使廢酸液中和後達標排放。但此法需消耗大量的石灰,並產生大量的含水率99%的泥渣需干化處理。該方法處理設施投資和處理成本也都較高,且廢酸液中的有用資源未能回收利用。
根據氯化氫易於揮發和易溶於水的特性,以及氯化亞鐵在鹽酸溶液中溶解度的規律,採用蒸汽間接加熱、負壓蒸發濃縮工藝,蒸發產生的氣體經冷凝器冷凝成為稀鹽酸,返回酸洗車間再次使用;廢酸液經蒸發濃縮使氯化亞鐵達到一定濃度後,冷卻濃縮液使氯化亞鐵以結晶的形式析出,再經離心分離獲取氯化亞鐵的晶體。
1. 採用負壓蒸發技術處理鹽酸酸洗廢液,技術上可靠、經濟上合算,適用於中、小型鋼鐵企業鹽酸酸洗廢液的綜合利用。
2. 由於負壓蒸發降低了蒸發溫度,所以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了設備的維修、保養費用。
3. 能源消耗較少,回收的再生鹽酸價值可折抵處理成本,使該處理系統能持續運行。
4.所需設備數量少,投資較低,且操作簡單易行,很適合採用鹽酸酸洗的中、小型冷軋帶鋼企業使用。
工業中的廢酸包括:如硫酸、鹽酸、檸檬酸、乳酸等無機酸和有機酸,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幾乎所有的工業都直接或間接地用到它,其中酸做為生產工藝的中間化工原料使用的情況又非常多,多餘的廢酸因為無法繼續使用而需要經過處理達標後排放又成為化工企業的主要環保難題。在這種前提下,以膜技術為依託,開發研製成功了廢酸回用設備,它具有易於實現工藝改造、投資回報率高、易於操作、易於維護、運行費用低、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廢酸回用設備能直接處理廢酸回用,變害為寶,為企業解決環保問題的同時還帶來不菲的經濟效益,使用領域與前景十分可觀,具有巨大的投資回報價值。
在生產工藝過程中主要污染物產生於如下工序:
a.表面氧化酸洗:定期產生廢鹽酸,含酸量較高,同時含有大量鐵氧化物和鐵離子,這類廢液將單獨收集處理。
b.表面酸化水洗:酸化處理後,須用大量的清水對加工產品進行漂洗,故產生大量的漂洗水,同時產品在電鍍過程中其表面會帶出少量的電鍍液和磷酸液以及產生大量的清洗水。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為Zn、Cu及少量的磷酸鹽,此外還有酸霧吸收裝置排放的酸性廢水。
c.其它零星廢液:干拉後續處理時,會定期產生一定量的廢脫脂液。廢酸與廢脫脂液可實現同時處理。
③ 酸洗廢液處理/廢鹽酸怎麼處理
在我國許多工業部門廣泛應用著酸洗工藝過程,在金屬酸洗的過程中,隨著回酸洗操作的不斷進行,酸答洗液的濃度不斷降低,同時酸洗液中金屬離子含量不斷升高,這將使酸洗液失去酸洗作用,產生大量廢酸。這些廢酸既不能使用,按國家環保條例規定也不允許直接排放,是很難處理的問題。
目前國內對廢酸普遍採用中和排放的方法來處理廢酸,這也要投入一定的資金上一套中和裝置,還要經常性的購入性科技原料,對廢酸進行酸、中和處理,達到規定的PH值後才能排放掉液體,還需要處理大量無用的廢渣。這種投資金建裝置,既扔掉有價值的廢酸還要扔掉相應的液,這種方法目前已很難達環保的要求,也很不經濟。
④ 如何處理磷酸鹽廢液
常用原料檢驗方法---化學清洗廢液處理
常用原料檢驗方法---化學清洗廢液處理
(一)鹼洗廢液
1、鹼性的處理
鹼洗結果,廢液中鹼含量一般為0.5~5%,pH>9,鹼性較強,一般處理採用中和法。
(1)將鹼洗廢液與酸洗廢液相互中和,使pH值達6~9。
(2)採用投葯中和法。常用中和劑為工業用硫酸、鹽酸或硝酸。廢鹼液與酸反應如下:
中和各種鹼性廢液所需酸量見表5。
(3)還可用煙道氣中和鹼性廢液。利用煙道氣中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這兩種酸性氧化物進行中和。
鹼性廢液的各種處理方法的優缺點見表6。
2、油份的處理
鹼洗廢液中的油主要以乳化油的狀態存在,這種油分散的粒徑很小,不易從廢液中去除,通常採用破乳——油水分離——水質凈化的處理辦法。
(1)破乳:破乳主要用投加葯劑的辦法破壞廢液中乳化膠體溶液的穩定性,使其凝聚。常用的葯劑有氯化鈣、氯化鈣、氯化鎂等。為了使油珠和其他懸浮物盡快地分離,並生成微小的凝絮,還需投加混凝劑或助凝劑。常用的混凝劑和助凝劑有:硫酸鋁、聚合氯化鋁、硫酸亞鐵、三氯化鐵、活化硅酸、聚丙烯醯胺等。
(2)油水分離:通過破乳、凝聚處理,油珠和雜質生成絮凝。然後通過物理的方法使油水分層,油泥刮出,達到油水分離的效果。油水分離的方法有:自然浮上、加壓浮上、電解浮上、凝聚沉澱和粗粒化等。
(3)水質凈化:經破浮,油水分離後,水中油份、有機物、COD都大大降低,但水中還存在著微量的油和一些水溶性表面活性劑,可通過吸附、過濾除去。常用的吸附、過濾材料有活性碳、焦炭、磺化媒、砂、聚丙烯纖維、丙烯腈等。
油份處理的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通過以上治理裝置處理的鹼洗廢液,可達到含油量小於10mg/l,COD降到100mg/l以下的效果,符合排放標准。對於含油量小於100mg/l鹼洗廢液,僅經過砂過濾器即可達到排放標准。
對油份的處理裝置,目前國內還有其他類型,如葯劑破乳一加壓浮上一活性碳吸附;廢液破乳—凝聚沉澱—石灰中和以及超濾法等成套處理裝置。
3、化學耗氧量(COD)的處理
鹼洗廢液的COD處理可參照酸洗廢液COD的處理。
(二)酸洗廢液
1、酸性的處理
酸洗結束時,廢液中酸含量一般為0.1~6%,pH<1,酸性很強。處理通常採用中和法。
(1)將酸洗廢液與鹼洗鹼洗廢液相互中和,使pH值達6~9。
(2)採用投葯中和法。常用中和劑有:純鹼、燒鹼、氨水、石灰乳、碳酸鈣等。中和反應如下:
中和各種酸性廢液所需鹼量見表7
酸性廢處理方法的優缺點見表8
2、化學耗氧量(COD)的處理
酸洗廢液的COD值較高,一般為500~50000mg/l,高於排放標准,通常可採用焚燒法處理或氧化法處理。
(1)焚燒處理:這種處理方法適用於電站鍋爐,採用檸檬酸洗後廢液的處理。檸檬酸洗廢液pH=3.5~4,COD=20000~50000mg/l。可將酸洗廢液與煤混合,然後,回送爐膛內進行焚燒。也可將廢液與煤灰混合,排至灰場。
(2)氧化法:氧化法有空氣氧化、臭氧氧化和氧化劑氧化。
①空氣氧化是將空氣通入廢液中,利用空氣中的氧氣進行氧化。由於空氣氧化的能力較弱,需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起到降低COD的作用。
②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將臭氧通入廢液中,不僅有降低COD的作用,對樣菌、除酚、氰、鐵、錳等也有顯著的效果。在處理過程中,過量的臭氧易分解為氧,不產生二次污染。目前國內已有商品臭氧發生器出售。用臭氧處理COD費用較高。
③氧化劑氧化是將雙氧水、氯氣、液氯、次氯酸鈉或漂白粉等氧化劑投入廢液中,進行氧化處理。化學清洗廢液的COD處理,採用此法比較適宜。具體步驟如下:
a向廢液中投加雙氧水(H2O2)或次氯酸鈉(NaClO),使其與廢液中的Fe2+作用,H2O2或NaClO的加入量按COD當量並稍過量。
b向廢液中投加中和劑如燒鹼、石灰乳等,調節pH=10~12。然後通入壓縮空氣進行攪拌,使Fe2+全部氧化成為Fe3+(以測定廢液中亞鐵離子含量來控制)。
c向廢液中投加凝聚劑並沉降上部澄清液,使其COD降至300mg/l以下。
d繼續向廢液中投加過硫酸銨[(NH4)2S2O8],投加量為1.2kg/m3,通入壓縮空氣攪拌,使其充分氧化,COD降至100mg/l以下。
e用鹽酸調pH=6~9。
以上a~e處理步驟可用圖3表示。
3、其他有害物質的處理
(1)氟離子(F-)
含氟廢液可採取混凝沉澱法或吸附法來進行處理。其中,混凝沉澱法比較普遍。根據所用葯劑不同,可分為石灰法、石灰—鋁鹽法、石灰—磷酸鹽法等。
①石灰法
將石灰粉(CaO)或石灰乳與含氟廢水混合,相互反應:
石灰的理論加入量為氟含量的1.4倍,實際加入量應為氟含量的2~2.2倍,石灰中CaO的含量應大於30%。為了提高降氟效率,在石灰法處理的同時投加氧化鈣,鹼性條件下,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②石灰——鋁鹽法
向廢液中投加石灰乳,調pH值至6~7.5,然後投加硫酸鋁或聚合氯化鋁,生成氫氧化鋁絮凝體,吸附水中氟化鈣結晶及氟離子,沉澱後除去,其除氟效果與投加鋁鹽量成正比。如:某廠氫氟酸洗廢液含氟63.5g/l;投加石灰98~127g/l,反應45分鍾後,出水含氟為17.4~10.4mg/l,再投加硫酸鋁0.2~2g/l,3分鍾後出水氟含4~2.2mg/l。
③石灰—磷酸鹽法
向廢液中投加磷酸鹽,使之與氟生成難溶的磷灰石沉澱,予以除去:
3H2PO4-+5Ca2++6OH-+F-→CaF(PO4)3↓+6H2O
常用的磷酸鹽有磷酸二氧鈉,六偏磷酸鈉、過磷酸鈣等。經磷酸鹽處理的廢液,再經投加石灰處理,可使氟含量降得更低。
上述各種處理方法中,石灰法處理費用最低。
(2)重金屬離子
含重金屬離子廢液處理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氫氧化物沉澱法、硫化物沉澱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等。其中以氫氧化物沉澱法使用最為普遍。
氫氧化物沉澱法是向含重金屬離子的廢液中投加鹼性沉澱劑(如石灰、燒鹼、純鹼等),僅金屬離子與OH-反應,生成難溶的金屬氫氧化物沉澱,然後予以分離。酸洗廢液中的鐵離子(Fe2+、Fe3+)、銅離子(Cu2-)等均可用此法處理。
氫氧化物沉澱法處理含重金屬離子廢液,是調整、控制pH值的方法,由於影響因素較多,應注意兩性金屬氫氧化物如氫氧化銅等,在高pH值,生成羥基絡合物,出現返溶現象。
(三)鈍化廢液
1、亞硝酸鈉的處理
印化廢液中亞硝酸鈉的處理方法較多,分別有氯化銨法、次氯酸鈣法、尿素法和氨基磺酸法。
(1)氯化銨處理法
將氯化銨投入廢液中,與亞硝酸鈉反應:
NH4Cl+NaNO2→NaCl+N2↑+H2O
氯化銨的加入量應為亞硝酸鈉含量的3~4倍。為了加快反應速度,防止亞硝酸鈉在低pH值時分解造成二次污染。可向廢液中通入蒸氣,維持溫度70~80℃,控制pH在5~9。
(2)次氯酸鈣處理法
將次氯酸鈣投入廢液中,與亞硝酸鈉反應:
Ca(ClO)2+NaNO2→CaCl2+NaNO3
次氯酸鈣的投加量為亞硝酸鈉含量的2.6倍,處理可在常溫下進行。
(3)尿素分解法
尿素經鹽酸酸化後役入廢液中,與亞硝酸鈉反應:
CO(NH2)2+2HCl+NaNO2→NaCl+2N2↑+CO2↑+H2O
尿素投加量為:每公斤亞硝酸鈉投加尿素0.45kg。
(4)氨基磺酸處理法
將氨基磺酸投入廢液中,與亞硝酸鈉反應:
NH2SO3H+NaNO2→NaHSO4+N2↑+H2O
氨基磺酸的投加量為亞硝酸鈉含量的1.41倍,處理可在常溫下進行。
2、聯氨廢液的處理
(1)次氯酸鈉分解法
聯氨廢液可通過投加氯酸鈉進行處理:
2NaClO+N2H4→NaCl+N2↑+2H2O
聯氨與次氯酸鈉反應僅需10分鍾即可,分解出氮氣不產生COD和氮的殘留。次氯酸鈉投加量為聯氨含量的4.7倍。
(2)臭氧化法
向聯氨廢液中通入臭氧,使之反應:
2O2+3N2H4→3H2+6H2O
反應時不需調pH值,聯氨濃度隨反應時間變化。此法處理,不需投加其它葯劑,但處理時間較長,約3小時。
3、其它鈍化廢液的處理
除亞硝酸鈉、聯氨外,以鈍鹼、燒鹼、磷酸鹽做鈍化劑,其廢液可按鹼性廢液處理。中和至pH=6~9即可。
4、其它清洗廢液的處理
對化學清洗各階段的沖洗,中和液,可根據其酸、鹼性條件,分別對照鹼洗、酸洗廢液的處理方法進行處理。
注 (1)現有火電廠和粘膠纖維工業,二級標准pH值放寬到9.5
(2)磷肥工業懸浮物放寬到300mg/l
(3)對排入帶有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下水道的造紙、皮革、食品、洗毛、釀造、發酵、生物制約、肉類加工、纖維板等工業廢水,BOD5可放寬到600mg/l;LODCr可放寬1000mg/l。具體限度還可以與市政部門協商。
(4)為低氟地區(系指水體含氟量<0.5mg/l允許排放濃度。
(5)為排入蓄水性河流和封閉水域的控制指標。
(6)合成脂肪酸工業新擴改為5mg/l,現有企業為7.5mg/l。
常用原料檢驗方法---化學清洗廢液處理
⑤ 怎樣用化學法讓硫酸酸洗廢水裡的硫酸亞鐵析出
(1)在冷卻沉降池中加H2SO4,使H2SO4質量分數升高到40%左右,降低FeSO4溶解度。此過程為自然冷卻過程,根據實際水量設定冷卻時間為24h。
冷卻沉降池出口溫度為30℃,按原水酸度和目標酸度計算出加酸量為5m3,所以要求設計冷卻沉降池總體積為30m3,池內設折流隔牆,間距設為1.0m,長為4.0m,寬取3.0m,根據實際水高及保護高度,冷卻沉降池高度設為2.5m。
(2)通過結晶釜夾套中鹽水介質的冷卻作用,使結晶釜內的酸洗廢水冷卻至5℃左右,使FeSO4達到最大飽和度形成結晶,結晶釜內設有攪拌器對結晶混合液進行攪拌,使溫度均衡。每批分4次對酸洗廢水進行冷卻,每次製冷量為5.19×104kJ,需加入3.68m3的製冷劑進行冷卻。每次需要通入結晶釜的廢酸液為18.7m3,需要4台容積為5000L的結晶釜,選定FK200型搪玻璃反應罐。
(3)結晶後的混合液在離心機里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出FeSO4·7H2O晶體和酸液。晶體量為6.95t/d,每天分3次處理,每次大約處理3t,所以採用三足式離心機SS-Φ1250兩台。
(4)母液池中對分離出的酸液加水稀釋到25%左右回用,加水量為4m3,酸液為16m3/d,則設計母液池有效容積為20m3。
經此工藝處理過的回用酸液中FeSO4的質量分數小於6%,不會影響酸洗的效果。
⑥ 鋼鐵酸洗廢液裡面加什麼溶劑,能夠快速結晶硫酸亞鐵,並不破壞硫酸成分
其工作原理是。回收硫酸亞鐵,相應地降低了硫酸亞鐵的溶解度、硫酸鐵鹽法,使硫酸的重量百分比濃度調低。達到凈化酸洗廢液及回收硫酸亞鐵的效果、勞動定員少鋼鐵工業硫酸洗廢水處理工藝主要有中和法,經過濾固液分離,以降低硫酸亞鐵的溶解度並結晶析出。調酸-冷凍結晶法具有工藝流程短、無二次污染等優點,硫酸亞鐵結晶析出,其中的水分在絕熱狀況下蒸發,使硫酸亞鐵結晶分離。 蒸汽噴射真空結晶法 將廢酸液用霧化效率高的噴頭噴射到燃燒著的火焰上,是通過控制硫酸亞鐵從廢液中結晶的條件,增加了它的過飽和程度、離子交換法等方法,從而濃縮了廢液。 調酸-冷凍結晶法 冷凍結晶處理硫酸酸洗廢液。 當溫度適宜廢液通過時、運行費用低和易操作,然後在低溫下從廢液中析出硫酸亞鐵結晶並得到再生硫酸。 蒸發濃縮-冷卻結晶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負壓蒸發濃縮廢液,使蒸發器和結晶器保持一定的真空度,易於產生二次污染或運行不穩定而不能正常生產。其主要流程是向廢酸洗液中加濃硫酸、有機溶液萃取法,並將除去硫酸亞鐵的再生酸回用。適用於回收大型鋼鐵廠的酸洗廢液中的硫酸亞鐵和硫酸,使水分蒸發,使硫酸亞鐵的過飽和程度進一步提高。同時蒸發器中由於硫酸的加入,一般可得到約35%的硫酸和部分一水硫酸亞鐵。適合我國中小型企業少量鋼材硫酸酸洗廢水的治理,再用致冷法使廢液溫度降至零度,降低了廢液溫度、動力消耗小:通過蒸汽噴射器和冷凝器。在此情況下、設備投資省。此方法要求使用的材質有較高的耐腐蝕性、滲析法
⑦ 鋁氧化過程需要經過酸洗嗎一般用什麼酸洗酸洗後的廢酸廢水如何處理
你好!
如果僅是去氧化膜,不建議用酸洗,成本高,一般還需要較高的溫度。大多數情況是用鹼液清洗,成本底,處理只需用廢棄的氧化槽里的硫酸中和即可。
打字不易,採納哦!
⑧ 酸洗工藝留下的廢酸 稱為酸洗廢酸 是否屬於危化品 主要成分是那些》
酸洗廢酸的成分要看洗滌的對象是什麼?好多屬於危化品,但是一般可以回收、再生利用。最好說明是什麼材料的酸洗廢液,便於告訴你。
⑨ 鋁氧化過程需要經過酸洗嗎一般用什麼酸洗酸洗後的廢酸廢水如何處理
由於鋁表面的氧化膜的存在,進行氧化之前確實需要酸洗,酸洗的話我個人覺得用硫酸會比較版好,廢酸中的硫酸鋁權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廢水投入生石灰進行中和,使多餘的硫酸根離子沉澱下來,這樣外排的水雖還有少量硫酸根離子,但比之前要安全很多
⑩ 洗帶鋼的廢鹽酸怎樣提煉鐵紅
從冶金廠鹽酸酸洗帶鋼的廢液中回收可利用物質的設施設計。廢液經過處理後可回收再生酸和氧化鐵(Fe2O3),再生酸回用於帶鋼酸洗,氧化鐵可用於製造磁性材料。
鹽酸酸洗 廢液來源與特性 鹽酸酸洗來源於鋼材的酸洗線,主要含鹽酸為3%~5%,氯化亞鐵(FeCl2)17%~22%,水70%~75%。溫度一般為40~85℃,密度一般為1.09~1.2g/cm3。
鹽酸酸洗廢液處理 冶金廠處理鹽酸酸洗廢液最常用的方法是加熱分解法,其簡單流程是:廢液經過預濃縮器濃縮後噴入高溫焙燒反應爐,分解成HCl和Fe2O3,HCl氣體經過旋風除塵器、預濃縮器進入吸收塔,在吸收塔內用水把Hcl氣體吸收成18%~20%的鹽酸回用於帶鋼酸洗,反應爐底部排出的Fe2O3成為副產品,進行回收利用。加熱分解法根據加熱方式和溫度的不同又有逆流加熱的噴霧焙燒法和順流加熱的流化床焙燒法。鹽酸酸洗廢液再生裝置的處理能力,通常是按每小時產生的最大酸洗廢液量來確定。例如,1小時產量為200t的帶鋼酸洗機組(相當於年產冷軋帶鋼100萬t),其再生裝置的處理能力為8~10m3/h。
鹽酸酸洗廢液處理1、噴霧焙燒法的特點是:
(1)反應爐爐溫比較低(400~500℃),爐體體積比較大;(2)副產品Fe2O3質量比較高,可用於製造各種磁性材料;(3)再生裝置系統的阻力比較小,能源消耗比較低;(4)設備重量大,佔地面積較大;(5)運轉起動快。
鹽酸酸洗廢液處理2、流化床焙燒法的特點是:
(1)反應爐爐溫比較高(800~900℃),爐子體積比較小;(2)副產品Fe2O3隻能用於製造一般磁性材料;(3)再
我可能給你提供一些技術支持,請看你的私信里或我的資料里 答案在消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