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脂做蠟燭
★. 有没有靠谱的净水或纯水设备的厂家,求联系方式!
这要看你要的具体设备是什么了?之前我们工厂新上的一个纯水设备是悦纯的。当时是我负责这块,机器的安装调试都是悦纯工厂亲自来人做的,包括调试、试用、讲解全部都说的很清楚。我感觉他们服务和产品质量都挺好的,有需要你可以联系下,联系方式是 18156052550 (微信同号)
① 怎樣做蠟燭,須要什麼材料
一、原料及設備
生產蠟燭的主要原料是石蠟,輔助原料是硬脂酸,微量原料有蜂蠟、香精、顏料、金屬鹽等,生產蠟燭的機器是蠟燭機,一般有10型、20型、40型、50型、60型、70型、80型、90型、100型、120型等,各型單機每次產蠟燭分別為10支、20支、40支、50支、60支、70支、80支、90支、100支、120支等。
二、製作方法
將石蠟、硬脂酸及微量
化學
物共置於鋁鍋中熔化,澆入預先塗有油質及已經配好燭芯的機模中,澆入前,先將蠟燭機水箱灌滿冷水,並使其循環,促其冷凝。凝結後,剪斷燭芯即可。
普通白蠟燭不需要配料,是採用55度左右石蠟製成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無黑煙,不流淚、無灰塵、耐燃燒、亮度大蠟燭,夏天不變軟、不彎曲蠟燭,驅蚊蠟燭,香味蠟燭,工藝蠟燭,彩色蠟燭,彩色火焰蠟燭等形形色色的蠟燭也應遠而生。
1.無黑煙、亮度大蠟燭:蠟燭芯要選用潔白純棉線編組而成。將潔白的純棉線經漂白粉漂白,蠟燭點燃後即不冒黑煙,且亮度大。如果棉線不經漂白,含有雜質,蠟燭點燃後黑煙甚多,且不明亮。
2.不流淚、無灰塵、耐燃燒蠟燭:漂白的蠟芯線經化學原料浸泡後,製成的蠟燭即不流淚、無灰塵、耐燃燒。下面介紹三種浸泡蠟芯線的化學原料配方,每種配方都可以單獨使用。
配方一 硼酸 0.04份
磷酸 0.64份
硫酸銨 0.64份
水 100份
配方二 硼砂 226.8克
硝酸鉀(火硝) 226.8克
硫酸銨 567克
水 7千克
配方三 氯化銨(鹼砂) 4536克
水 6千克
製作蠟燭前須將經化學原料浸泡的蠟芯線會燒焦。也可以放在通風乾燥處晾乾,但不能在日光下曝曬,以免化學混合物起物理化學反應,失去作用。
3.夏天不變軟、不彎曲蠟燭:用石蠟製作成的蠟燭夏天易變軟彎曲,點燃後蠟燭溶化快,按如下配方製成的蠟燭即不變軟,不彎曲且耐燃燒。
這種蠟燭的蠟油配方(按重量計)為10份石蠟加2-3份硬脂酸。10份石蠟,2-3份硬脂酸。
應注意的是硬脂酸加入不能過多,否則蠟油熔化太慢,蠟光不亮。
4.香味蠟燭:將B-環糊精200克,水600毫升,熏衣花草20克(也可用香精代替)混合拌勻,然後混煉三個小時。取出的包容物,在60℃的條件下(溫度不能過高,否則香料將變質)經真空乾燥機或噴霧乾燥成粉末狀化學包攝物(無條件可用其它方法乾燥成粉末狀)。將粉末狀化學包攝物放在通風乾燥處保存備用。生產蠟燭時,將粉末狀化學包攝物投入溶解的蠟燭製造原料中拌勻,灌注機模內即可做成香味蠟燭。
粉末狀化學包攝物的用量,一般為蠟燭原料的1-3%。
用此法製成的蠟燭存放半年以上仍然正常放香,根據使用的不同香料散發出不同的香味。由於個人和小型蠟燭製造廠無乾燥設備,故可採用土法生產粉末狀化學包攝物,效果雖差一些,但也有一定的放香作用。取B-環糊精100克,水300毫升,攪拌後加熏衣花草10克,放在鍋內蒸發直至乾燥成粉末狀化學包攝物即可保存備用。但用量一般要加大到5%左右。
彩火焰蠟燭燃燒時發出多種色彩艷麗的彩焰,在
市場
上很暢銷,深受用戶歡迎。
一、主燃劑的原料與要求
主燃劑是燃燒時發出的火焰促使發色劑產生各種色彩。對主燃劑的要求:1:含碳量35%—65%。2、熔點在38攝氏度以上,150攝氏度以下,太低則保形性差,太高則製作加工不便。3、燃燒時無有毒氣體產生。4、燃燒火焰盡可能近於無色,以使發色劑的色彩充分顯示。
根據以上要求,彩焰蠟燭的原料可選用氨基甲酸乙酯、草酸甲酯(即乙二酸甲酯)和對稱三?f烷(即三聚甲醛)等。其中以安吉甲醇乙酯效果最好。
二、燃燒燭芯的加工處理
彩焰蠟燭的燃燒燭芯可採用棉紗絞線或合股線為原料,這些芯線燃燒時本身會發出橙黃色火焰,因此,燭芯需要加入能促進燃燒的催化劑。例如,將鉑、鈀或其化合物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載在微粒狀的氧化鋁、酸性白土、硅膠等載體上,然後把它們吸附在燭芯上作為促使燃燒的催化劑。也可用鉑、鈀、釩等金屬的鹽、鹵化物等的水溶液來處理燃燒燭芯,使其附著在上滿以作氧化加速催化劑。這些混合物的吸附量從1ppm到100ppm不等。另外,各種植物、纖維紙、木炭或煙草燃燒形成的草木灰也可作為加速燃燒的催化劑,吸附量達0.01%-0.1%時即有效。
三、發色燭芯的加工處理
發色燭芯是直徑為0.01-1毫米的棉纖維、天然再生纖維或合成纖維的可燃性線狀物,並浸塗金屬化合物。根據所需的色彩,金屬化合物可選用鈷、鉻、銅、鎵、鈉、鋰、錳、鈣、鋇、鍶、銫、銣、錫等金屬的鹽,它們的低級羧酸鹽如醋酸鹽、氫氧化物、硝酸鹽、碳酸鹽、高級脂肪酸鹽如硬脂酸鹽。
浸塗辦法:先把金屬化合物和粘合劑溶解或分散在有機溶劑中,然後把可燃線狀物浸沒在此溶液中,或者把此溶液塗抹在上述線狀物上。也可以在熔融狀態下讓此溶液附著在上述線狀物上。把發色燭芯埋設在主燃劑裡面的時候,為了防止金屬化合物向主燃劑擴散,在線狀物表面覆蓋以層樹脂。所用的粘結劑和樹脂,可用聚乙烯醚乙二醇,作為有機溶劑中溶解後使用的樹脂。也可用纖維素衍化物,如硝化棉、聚乙烯或其他的共聚物。
由於發色燭芯在燃燒燭芯下部,是獨立的,燃燒燭芯的氧化加速效果達不到發色部分,因此,發色燭芯也得添加上述氧化加速催化劑1-100ppm,從而加速發色部分的燃燒,使顏色變得更為鮮艷。
發色燭芯上的發色劑量通常是0.1-5克/米,最好是0.2-3克/米。發色劑量小於0.1克/米,則發色不足;大於5克/米,則燃燒性變差。另外,發色燭芯上的被覆劑覆蓋量為0.01-0.5克/米,最好是0.02-0.3克/米。
關於埋設發色燭芯和燃燒燭芯的方法,有幾種:(1)把發色燭芯和燃燒燭芯對齊,平行地靠近,埋設在主燃劑中;(2)把發色燭芯在燃燒燭芯上纏繞一圈或數圈後再埋設,但纏繞方向要與燃燒燭芯地捻向相反;(3)對一根燃燒燭芯配幾根同種或異種的發色燭芯。此時,發色燭芯不要埋在蠟燭的外圍,而且燃燒燭芯和發色燭芯要有部分接觸或者緊挨著而又互相獨立,以發色燭芯頂部剛好夠到燃燒燭芯火焰為准。這樣發色燭芯總比燃燒燭芯燒得會一點,其頂部總是保持在燃燒燭芯火焰底部
四、製作實例
實例1、制發色劑液:把氯化鋰12克、聚乙烯醚乙二醇0.1克溶解於87克水中即得到發色劑。
制氧化加速催化劑:把氯鉑酸0.1克溶解於200毫升水中,在該溶液中加入5克氧化鋁粉末並攪拌,加0.2克聯氨、0.1克氫氧化鈉攪拌,然後加2升水放置一夜,使沉澱的氧化鋁粉末與水分離,得到鉑催化劑粉末。
發色燭芯制備方法:用結實的20號棉線3根絞合之後,浸入上述發色液中,然後在120攝氏度下加以乾燥。如此反復操作3次。附著2克/米發色劑後,在濃度為7%的處理液(由醋酸乙烯脂和乙烯的25:75克分子比的共聚物溶於三氯乙烯製成)中浸泡1次,然後取出風干,製得發色燭芯。
燃燒燭芯制備方法:用20號棉線3根絞合成8號針大小之後,浸泡在由1克鉑催化劑粉末溶於5升水而製得的溶液中,經過乾燥即得。
將燃燒燭芯放在600毫升長得八邊形硅橡膠模子中央(每一邊得邊長為42毫米),再把兩條發色燭芯平行地放在燃燒燭芯兩邊,間隔2-3毫米,然後,將65-75攝氏度地液化氨基甲酸乙酯倒入模子,冷卻後得到八邊形蠟燭,它的保形性的強度和商品外觀良好,燃燒時發出艷麗的深紅色火焰。
實例2、把作為發色劑的氯化銅35克、粘合劑的醋酸乙烯酯和乙烯的20:80克分子比的共聚物1克,作為氧化加速催化劑的氯鉑酸0.005克,分散並溶解在64克三氯乙烯中。按例1的步驟,將棉紗線浸入該溶液,再浸入5%硝化棉的乙酸乙酯溶液,由此製得附著有0.2克/米發色劑的發色燭芯,再在其表面覆蓋樹脂。
把18根30號的棉紗線絞合而成的絞線在50攝氏度的氨基甲酸乙酯熔融液中通過後作燃燒燭芯。將發色燭芯與燃燒燭芯象圖1和圖2那樣平行插入並固定在長100毫米、直徑8毫米的圓柱形模子的中央,再把主燃劑(由95%氨基甲酸乙酯、4%硬酯酸、1%醋酸乙烯酯與丙烯酸甲酯30:70克分子比的共聚物混合而成)加熱至57攝氏度,注入模子,在室溫下使其凝固後取即成產品。
若以草酸甲酯或對稱三惡烷取代氨基甲酸乙酯,也可得同樣的結果。
點燃這樣製得的蠟燭,發出鮮艷的藍綠色火焰。此種蠟燭從2.5米高處落到木板上也不破損,保形性和強度十分良好。
② 蠟燭是怎樣加工的
輕松製作DIY蠟燭
燃燒後的蠟燭常留下短短的燭塊 ,只要幾個簡單的步驟,讓你不花一毛錢就重新擁有一個全新的蠟燭。
材料:(1)蠟燭(燭屑) (2)蕊心 (3)空杯/玻璃容器或造型可愛的陶器
製造方法:用手先抓住蕊心前端,使其置於容器中間的位置,然後把切成小塊的燭屑,漫漫倒入容器中,等燭屑與杯緣同齊時,用手指輕壓燭屑讓其更加緊實,最後把蕊心剪成適當的長度,這樣一來,全新又獨特的DIY蠟燭就完成嘍!
③ 把動物的油脂和松脂煮了 製作成蠟燭 這種 蠟燭叫做什麼
目前來說,就叫蠟燭,沒其他特別的叫法。在古代,蠟燭的叫法是不確定的,可能叫油燈,也可能叫火燭,這里有一些歷史記錄:蠟燭以前就是使用動物油脂和松脂做的,1809年6月至7月間,法國化學家米歇爾·歐仁·舍夫勒爾收到一家紡織廠的來信,請他分析、確定他們寄來的一個軟皂樣品的成份。他拿著這封信思索了很長時間,心想:要研究肥皂,看來還得從原料油脂入手。在儀器設備非常簡單、樸素的學校實驗,他研究了皂化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種油脂。經過大量實驗,他第一次發現了這樣的事實:在一切油脂中,不論其來源如何,脂肪酸的含量均佔95%,其餘的5%則是皂化過程中生成的甘油。通過研究他搞清了皂化過程的本質,同時他還有一項重大的發現:當時用油脂做成的蠟燭,由於裡面有甘油,燃燒時火焰帶煙,氣味難聞。若改用硬脂酸做成蠟燭,燃燒時不僅火焰明亮,而且幾乎沒有黑煙, 不污染空氣。舍夫勒爾把他的發現告訴蓋·呂薩克(Joseph LouisGay-Lussac),並建議兩人共同研究如何具體解決這個問題。他們用強鹼把油脂皂化,再把得到的肥皂用鹽酸分解,擔取出硬脂酸。這是一種白色物質,手摸著有油膩感,用它製成的蠟燭質地很軟,價錢更加便宜。1825年,舍夫勒爾和蓋·呂薩克獲得了生產石蠟硬脂蠟燭的專利。石蠟硬脂蠟燭的出現,在人類照明史上開創了一個新時代。後來,有人在北美洲發現了大油田,於是可從石油中提煉出大量的石蠟,較理想的蠟燭因此在全球得到了普及、推廣。
④ 蠟燭是怎樣製造的 蠟還有什麼用處
蠟燭的製作
首先談到蠟燭的製造過程,我們一般所見到的蠟燭版都是用蠟做權的。其實,蠟燭還可以用許多不同材料來做。尤其在一、兩百年前,蠟燭是最重要的照明工具,人類曾嘗試以不同的方法製造蠟燭,例如,有由牛脂或抹香鯨的油脂做成的,也有用蜂蜜中的黃蠟精製而成的,或以愛爾蘭油沼地取來的石蠟製造的。自油脂提煉材料的方法,可能是給呂撒克(Gay Lussac)所發展出來的。
因為蠟燭可以熔化,我們也許會想像這些蠟燭是用模子做出來的。其實不然,例如用石蠟做的火燭,就無法用模子做出來,它是經由一種特別的手續製造的。但由動物脂肪做的蠟燭,卻可以鑄造。
石蠟做的蠟燭,是用一種特別的方法製造的。第一步將許多棉線掛起來,底部用金屬片蓋住,這一部分不會被蠟塗上。掛線架可以旋轉,在轉動時,工人將熔化的蠟一層層澆上,待冷卻後再繼續澆,直到在線蓋了厚厚的蠟為止,這時再把它們拿下,用石板磨圓。錐形的蠟頂是用特製管做的,底部則切掉磨平。這些工作十分細致,因此蠟燭可以做成一樣大小,例如一磅四支、六支等數目。
⑤ 關於用膨鬆劑。這個是不是能讓蠟燭蓬鬆的方法
膨鬆劑不能用在蠟燭上的,你可以用發泡劑。
⑥ 蠟燭的配方有哪些呢
蠟燭配方
一、原料及設備
生產蠟燭的主要原料是石蠟,輔助原料是硬脂酸,微量原料有蜂蠟、香精、顏料、金屬鹽等。<br>
二、製作方法
將石蠟、硬脂酸及微量化學物共置於鋁鍋中熔化,澆入預先塗有油質及已經配好燭芯的機模中,澆入前,先將蠟燭機水箱灌滿冷水,並使其循環,促其冷凝。凝結後,剪斷燭芯即可。
普通白蠟燭不需要配料,是採用55度左右石蠟製成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無黑煙,不流淚、無灰塵、耐燃燒、亮度大蠟燭,夏天不變軟、不彎曲蠟燭,驅蚊蠟燭,香味蠟燭,工藝蠟燭,彩色蠟燭,彩色火焰蠟燭等形形色色的蠟燭也應遠而生。
1.無黑煙、亮度大蠟燭:蠟燭芯要選用潔白純棉線編組而成。將潔白的純棉線經漂白粉漂白,蠟燭點燃後即不冒黑煙,且亮度大。如果棉線不經漂白,含有雜質,蠟燭點燃後黑煙甚多,且不明亮。
2.不流淚、無灰塵、耐燃燒蠟燭:漂白的蠟芯線經化學原料浸泡後,製成的蠟燭即不流淚、無灰塵、耐燃燒。下面介紹三種浸泡蠟芯線的化學原料配方,每種配方都可以單獨使用。
配方一
硼酸0.04份
磷酸0.64份
硫酸銨0.64份
水100份
配方二
硼砂226.8克
硝酸鉀(火硝226.8克
硫酸銨567克
水7千克
配方三
氯化銨(鹼砂)4536克
水6千克
製作蠟燭前須將經化學原料浸泡的蠟芯線會燒焦。也可以放在通風乾燥處晾乾,但不能在日光下曝曬,以免化學混合物起物理化學反應,失去作用。
3.夏天不變軟、不彎曲蠟燭:用石蠟製作成的蠟燭夏天易變軟彎曲,點燃後蠟燭溶化快,按如下配方製成的蠟燭即不變軟,不彎曲且耐燃燒。
這種蠟燭的蠟油配方(按重量計)為10份石蠟加2-3份硬脂酸。10份石蠟,2-3份硬脂酸。
應注意的是硬脂酸加入不能過多,否則蠟油熔化太慢,蠟光不亮。
4.香味蠟燭:將B-環糊精200克,水600毫升,熏衣花草20克(也可用香精代替)混合拌勻,然後混煉三個小時。取出的包容物,在60℃的條件下(溫度不能過高,否則香料將變質)經真空乾燥機或噴霧乾燥成粉末狀化學包攝物(無條件可用其它方法乾燥成粉末狀)。將粉末狀化學包攝物放在通風乾燥處保存備用。生產蠟燭時,將粉末狀化學包攝物投入溶解的蠟燭製造原料中拌勻,灌注機模內即可做成香味蠟燭。
粉末狀化學包攝物的用量,一般為蠟燭原料的1-3%
用此法製成的蠟燭存放半年以上仍然正常放香,根據使用的不同香料散發出不同的香味。由於個人和小型蠟燭製造廠無乾燥設備,故可採用土法生產粉末狀化學包攝物,效果雖差一些,但也有一定的放香作用。取B-環糊精100克,水300毫升,攪拌後加熏衣花草10克,放在鍋內蒸發直至乾燥成粉末狀化學包攝物即可保存備用。但用量一般要加大到5%左右。
彩色蠟燭原料配方
【原理】彩焰蠟燭指點燃後的火焰能夠呈現紅、黃、綠、藍、紫、白等各種顏色的蠟燭。利用各種金屬鹽(如氯化銅、氯化鋰、氯化銻等)在焰色反應中發出不同的顏色,把金屬鹽分別粘附在燭芯上或溶入蠟燭中。在點燃這些蠟燭時,就能產生各種色彩鮮艷的火焰。彩焰蠟燭最簡單的製作方法是:把能發色的金屬鹽和蠟熔融成一體,再倒入配有燭芯的模具中,待冷卻後就能使用。這種彩焰蠟燭製作簡單,但是發色效果不很理想。它火焰小,而且四周略帶有黃色。這種黃色火焰是石蠟和燭芯燃燒時的本色。為了消除這黃色火焰的干擾,可以用氨基甲酸乙酯或乙二酸酯或檸檬酸三甲酯等替代石蠟作主燃劑,燈芯上添些氧化促進劑。這樣處理後能使彩焰蠟燭發色鮮艷,火焰大而無雜色干擾。但是氨基甲酸乙酯等物質的粘結性極差,沒有蠟燭那樣的硬度和強度,且極易變形,為此可添加些高級脂肪酸或高級脂肪醇,提高蠟燭的成形性和保形性。為了提高彩焰發色的質量,一般把燭芯分為燃燒芯和發色芯,兩種芯分開製作,然後捻合在一起作為燭芯。燃燒芯跟普通燭芯的材料和功能相同。為了除去燃燒時產生的黃色焰,要添加一些氧化促進劑(如白金、鈀、釩等元素的化合物或草木灰的浸泡液等)。發色芯是由普通的燭芯材料加上發色劑和氧化促進劑製成。鈷、銅、鉀、鈉、鋰、銻、鈣、鋇、鍶等金屬的氯化物、氧化物、硝酸鹽、硬脂酸鹽等都能用作發色劑。為了固定住發色劑,發色芯外層要塗一層樹脂液。所選樹脂液要求對焰芯發色沒有干擾,且能完全燃燒。一般選用水溶性樹脂液,如聚乙烯醇類等,也可用有機溶劑溶解的溶劑型樹脂液,如硝酸纖維素、聚乙烯或它們的共聚物等。用量宜少不宜多。
【操作】
(1)紫紅色彩焰燭的制備①配製主燃劑按質量比稱取X份氨基甲酸乙酯、5份硬脂酸、X份醋酸乙烯-順丁烯二酸酐(1:1)共聚物。把這些原料混合後放在燒杯里待用。
②制備發色芯稱取12g氯化鋰溶於X7mL水中,再加入0.1g聚乙烯醇,加熱到80~85℃,使它溶解。
另稱取0.1g氯鉑酸溶於200mL水中(如沒有鉑鹽,也可選代用品,詳見本文說明),再加入5g細粉狀氧化鋁,攪拌均勻後再加入0.2g肼和0.1g燒鹼,最後加入2000mL水稀釋,攪拌均勻後靜置一晝夜,把沉澱的細粉狀氧化鋁分離出來,得到白金觸媒粉。把0.1g這種觸媒粉撒入上述配得的氯化鋰溶液中,就得到發色劑-氧化促進劑液。
另按質量比稱取7份醋酸乙烯和乙烯(摩爾比1:3)的共聚物,溶於93份三氯乙烯中製成樹脂液。
取20號棉線,浸在上述發色劑-氧化促進劑液中,取出後在120℃下乾燥。如此反復操作3次,使附在棉線上的發色劑量約為2g/m。再用樹脂液浸漬處理1次,取出晾乾即為發色芯。
③制備燃燒芯取約0.1g鉑觸媒粉撒入500mL水中,用30根20號棉線捻成紗芯,浸在含鉑觸媒粉的水中,浸透後取出晾乾,即得到粘附有氧化促進劑的燃燒芯。
④製作成品把發色芯以25mm一周的螺距纏繞在燃燒芯上,作為彩焰蠟燭的燭芯。纏繞時,發色芯的卷繞方向要跟燃燒芯的捻合方向相反,使兩者之間保持適當的間隙。
取一段8mm(內徑)×40mm的玻管,一端塞一隻中央有小孔的塞子。使製得的彩燭芯穿過塞子中央的孔,再穿過玻管。在玻管的另一端用一枚大頭針繫上該燭芯,並收緊固定,使燭芯通過玻管的中心線。燭芯固定好後將主燃劑加熱到75℃,等它熔融攪勻後加入穿有燭芯的玻管內(該玻管用作模具)。等冷卻固化後取出,即得彩焰燭成品。如果蠟燭難於取出,在模具四周微微加熱,就能輕易取出。這種彩焰燭的保形性和強度都比較好,燃燒、發色性也好,點燃後火焰呈鮮艷的紫紅色。
(2)青綠色火焰燭的制備
①配製主燃劑按質量比稱取X份氨基甲酸乙酯,4份硬脂酸,X份醋酸乙烯-丙烯酸甲酯(摩爾比是3:7)共聚物。把這些組成主燃劑的原料混合後放在燒杯里待用。
②制備發色芯稱取氯化銅35g,醋酸乙烯-乙烯(X:8摩爾比)共聚物1g,氯鉑酸5mg,把這些物質溶在64g三氯乙烯溶劑中,配成發色劑-氧化促進劑液。
稱取5份質量的硝酸纖維素溶於95份質量的醋酸乙烯中,用作塗覆用樹脂液。
取0.02g/L的聚酯線在發色劑-氧化促進劑液中浸潤片刻,取出晾乾,再浸在塗覆樹脂液中片刻,取出晾乾,即製得發色芯。
③制備燃燒芯用18根30號棉線捻成芯線,浸在濃度0.2g/L的鉑觸媒粉氧化促進劑中(該鉑觸媒粉氧化促進劑的配製方法同前),經乾燥後,再在52℃的氨基甲酸乙酯中浸漬一次,乾燥後即為燃燒芯。
④製作成品把發色芯以40mm的螺距按前述的方法纏繞在燃燒芯上製得彩燭芯。然後用前述相同的方法製成彩焰燭。這種彩焰燭點燃時發出鮮艷的青綠色火焰。
(3)彩焰蠟燭簡易製法
簡易法的模具製作和主燃劑的灌注方法跟上述相同。不同之處在於簡易製法把發色劑通過酒精與主燃劑蜂蠟互溶一體。製作方法如下。
①紅色火焰燭把約1~3份體積的氯化鋰溶解在X份體積的乙醇中,在加熱時加入5~10份體積的蜂蠟,全部熔化後攪拌均勻倒入模具。冷卻後取出即可。
②綠色火焰燭把約2份體積的硝酸銅和X份體積的高氯酸鋇溶解在X份體積的乙醇中,再加入5~10份蜂蠟熔化混均後灌入模具,冷卻即成。
③藍色火焰燭把約X~3份體積的氯化銅溶解在X份體積的乙醇中,在加熱時加入5~10份體積蜂蠟。其他操作同上。
【說明】
(1)把草木灰浸泡在熱水裡,這種浸泡液也能用作氧化促進劑。把芯線浸在浸泡液里,取出晾乾,即為彩焰燭的燃燒芯。也可以把這種浸泡液和鉑觸媒粉混合後作為氧化促進劑。
(2)氯化釩等物質也可作氧化促進劑。
(3)在簡易製作方法中,如果想使火焰大一些,可適當增加乙醇的含量。要使蠟燭燃燒時間長一些,可適當減少乙醇的含量,用乙二醇代替。乙二醇的含量不能太高,否則易熄滅或不易點燃。這種彩焰燭熔化下來的蠟收集起來再熔化倒入配有燭芯的模具中,能製成相同的彩焰燭。
彩焰蠟燭風靡歐美的時尚新寵液體彩焰蠟燭可在千姿百態的容器中,製造出溫馨浪漫、清香怡人、風情萬種的五彩氛圍。其燃燒時發出鮮艷奪目的彩色火焰,熱烈濃情的紅色、浪漫溫馨的藍色、青春驛動的綠色、妖嬈嫵媚的黃色、神秘含蓄的紫色 …… 無不撩動著世人每一根愛美的神經,令人嘖嘖稱奇,嘆為觀止。
水晶果凍蠟燭營造浪漫的燃情高手如水晶般晶瑩剔透,如果凍般鮮艷潤滑,盛裝在造型各異的玻璃器皿中,堪稱一件無暇的藝術品。如一枝玫瑰蠟燭,靜置時如一朵嬌艷欲滴的玫瑰飾品,燃燒時又似一朵怒放的火焰花,極具裝飾性與觀賞性。
香薰蠟燭創造美麗的美容天使香薰蠟燭外型豐富多姿,色彩美輪美奐,其蘊含的天然植物精油,燃燒時散發出怡人清香,具有美容保健、舒緩神經、凈化空氣、消除異味之功效。
蠟藝DIY展示才藝的最佳拍檔 在技師指導下,可現場製作多種蠟藝品,或水果開花、或卡通動物、或人物形象、或幾何數字 …… 形象之逼真、色彩之艷麗令其它材質無可比擬。帶回家慢慢燃燒,盡享其無窮樂趣。
⑦ 蠟燭是什麼材料做的
蠟燭的主要原料是石蠟,石蠟是從石油的含蠟餾分經冷榨或溶劑脫蠟而制專得的,是幾種高級烷烴的混合屬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和正二十八烷,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
添加的輔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中的硬脂酸主要用以提高軟度,具體添加要視生產什麼種類的蠟燭而定。
易熔化,密度小於水難溶於水。受熱熔化為液態,無色透明且輕微受熱易揮發,可聞石蠟特有氣味。遇冷時凝固為白色固體狀,有輕微的特殊氣味。
(7)松樹脂做蠟燭擴展閱讀:
蠟燭的火焰分為三部分,分為外焰、內焰和焰心。外焰溫度最高,焰心溫度最低,內焰亮度最亮。
另外,蠟燭也可分為粗面蠟和光面蠟兩種,一般粗面蠟的表面常帶有味道,上面有一層白霜,不同的粗面蠟會帶來不同的氣味,比如在卧室就可以放一些熏衣草味的蠟燭,起到催眠、鎮靜的作用,在衛生間可以放海洋氣味的蠟燭,夏天還可以放一些松味的蠟燭驅趕蚊蟲;而光面蠟沒有味道,蠟體表面很光滑,容易做出很美的造型。
⑧ 如何製作蠟燭(衍紙初級)
視頻介紹在學習「衍紙初級」前,請先學習「衍紙基礎系列」視頻。今天,大家就和幾分鍾版課堂權學學蠟燭的折法吧,其中需要用到的基礎卷有:松卷、水滴卷(淚滴卷)。 2、雙手先捏住松卷兩端,形成兩個角後,換個角度,再捏出兩個角。捏出四個角後,稍作調整,形成一個長方形的卷。 4、將水滴卷固定到長方形卷的上方,稍作調整。這樣一支蠟燭就製作完成了。 您知道嗎?蠟燭的主要成份是石蠟,而固體石蠟是不可燃的。蠟燭燃燒的是受熱汽化的石蠟蒸汽。
⑨ 彩焰蠟燭的燭芯製作
彩焰蠟燭最簡單的製作方法是:把能發色的金屬鹽和蠟熔融成一體,再倒入配有燭芯的模具中,待冷卻後就能使用。這種彩焰蠟燭製作簡單,但是發色效果不很理想。它火焰小,而且四周略帶有黃色。這種黃色火焰是石蠟和燭芯燃燒時的本色。為了消除這黃色火焰的干擾,可以用氨基甲酸乙酯或乙二酸酯或檸檬酸三甲酯等替代石蠟作主燃劑,燈芯上添些氧化促進劑。這樣處理後能使彩焰蠟燭發色鮮艷,火焰大而無雜色干擾。但是氨基甲酸乙酯等物質的粘結性極差,沒有蠟燭那樣的硬度和強度,且極易變形,為此可添加些高級脂肪酸或高級脂肪醇,提高蠟燭的成形性和保形性。為了提高彩焰發色的質量,一般把燭芯分為燃燒芯和發色芯,兩種芯分開製作,然後捻合在一起作為燭芯。燃燒芯跟普通燭芯的材料和功能相同。為了除去燃燒時產生的黃色焰,要添加一些氧化促進劑(如白金、鈀、釩等元素的化合物或草木灰的浸泡液等)。
發色芯是由普通的燭芯材料加上發色劑和氧化促進劑製成。鈷、銅、鉀、鈉、鋰、銻、鈣、鋇、鍶等金屬的氯化物、氧化物、硝酸鹽、硬脂酸鹽等都能用作發色劑。為了固定住發色劑,發色芯外層要塗一層樹脂液。所選樹脂液要求對焰芯發色沒有干擾,且能完全燃燒。一般選用水溶性樹脂液,如聚乙烯醇類等,也可用有機溶劑溶解的溶劑型樹脂液,如硝酸纖維素、聚乙烯或它們的共聚物等。用量宜少不宜多。
紫紅色彩焰燭的制備
①配製主燃劑按質量比稱取94份氨基甲酸乙酯、5份硬脂酸、1份醋酸乙烯-順丁烯二酸酐(1:1)共聚物。把這些原料混合後放在燒杯里待用。
②制備發色芯稱取12g氯化鋰溶於87mL水中,再加入0.1g聚乙烯醇,加熱到80~85℃,使它溶解。
另稱取0.1g氯鉑酸溶於200mL水中(如沒有鉑鹽,也可選代用品,詳見本文說明),再加入5g細粉狀氧化鋁,攪拌均勻後再加入0.2g肼和0.1g燒鹼,最後加入2000mL水稀釋,攪拌均勻後靜置一晝夜,把沉澱的細粉狀氧化鋁分離出來,得到白金觸媒粉。把0.1g這種觸媒粉撒入上述配得的氯化鋰溶液中,就得到發色劑-氧化促進劑液。
另按質量比稱取7份醋酸乙烯和乙烯(摩爾比1:3)的共聚物,溶於93份三氯乙烯中製成樹脂液。
取20號棉線,浸在上述發色劑-氧化促進劑液中,取出後在120℃下乾燥。如此反復操作3次,使附在棉線上的發色劑量約為2g/m。再用樹脂液浸漬處理1次,取出晾乾即為發色芯。
③制備燃燒芯取約0.1g鉑觸媒粉撒入500mL水中,用30根20號棉線捻成紗芯,浸在含鉑觸媒粉的水中,浸透後取出晾乾,即得到粘附有氧化促進劑的燃燒芯。
④製作成品把發色芯以25mm一周的螺距纏繞在燃燒芯上,作為彩焰蠟燭的燭芯。纏繞時,發色芯的卷繞方向要跟燃燒芯的捻合方向相反,使兩者之間保持適當的間隙。
取一段8mm(內徑)×40mm的玻管,一端塞一隻中央有小孔的塞子。使製得的彩燭芯穿過塞子中央的孔,再穿過玻管。在玻管的另一端用一枚大頭針繫上該燭芯,並收緊固定,使燭芯通過玻管的中心線。燭芯固定好後將主燃劑加熱到75℃,等它熔融攪勻後加入穿有燭芯的玻管內(該玻管用作模具)。等冷卻固化後取出,即得彩焰燭成品。如果蠟燭難於取出,在模具四周微微加熱,就能輕易取出。這種彩焰燭的保形性和強度都比較好,燃燒、發色性也好,點燃後火焰呈鮮艷的紫紅色。
青綠色火焰燭的制備
①配製主燃劑按質量比稱取95份氨基甲酸乙酯,4份硬脂酸,1份醋酸乙烯-丙烯酸甲酯(摩爾比是3:7)共聚物。把這些組成主燃劑的原料混合後放在燒杯里待用。
②制備發色芯稱取氯化銅35g,醋酸乙烯-乙烯(2:8摩爾比)共聚物1g,氯鉑酸5mg,把這些物質溶在64g三氯乙烯溶劑中,配成發色劑-氧化促進劑液。
稱取5份質量的硝酸纖維素溶於95份質量的醋酸乙烯中,用作塗覆用樹脂液。
取0.02g/L的聚酯線在發色劑-氧化促進劑液中浸潤片刻,取出晾乾,再浸在塗覆樹脂液中片刻,取出晾乾,即製得發色芯。
③制備燃燒芯用18根30號棉線捻成芯線,浸在濃度0.2g/L的鉑觸媒粉氧化促進劑中(該鉑觸媒粉氧化促進劑的配製方法同前),經乾燥後,再在52℃的氨基甲酸乙酯中浸漬一次,乾燥後即為燃燒芯。
④製作成品把發色芯以40mm的螺距按前述的方法纏繞在燃燒芯上製得彩燭芯。然後用前述相同的方法製成彩焰燭。這種彩焰燭點燃時發出鮮艷的青綠色火焰。
彩焰蠟燭簡易製法
簡易法的模具製作和主燃劑的灌注方法跟上述相同。不同之處在於簡易製法把發色劑通過酒精與主燃劑蜂蠟互溶一體。製作方法如下。
①紅色火焰燭把約1~3份體積的氯化鋰溶解在4份體積的乙醇中,在加熱時加入5~10份體積的蜂蠟,全部熔化後攪拌均勻倒入模具。冷卻後取出即可。
②綠色火焰燭把約2份體積的硝酸銅和1份體積的高氯酸鋇溶解在4份體積的乙醇中,再加入5~10份蜂蠟熔化混均後灌入模具,冷卻即成。
③藍色火焰燭把約1~3份體積的氯化銅溶解在4份體積的乙醇中,在加熱時加入5~10份體積蜂蠟。其他操作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