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凈水耗材 » 貝克萊特樹脂

貝克萊特樹脂

發布時間: 2021-01-25 22:50:34

Ⅰ 塑料是誰發明的他的靈感來自何處

發明者:貝克蘭
靈感:由照相紙的苯酚和甲醛反應,發現黏糊的東西,裝置控制化學反應生成酚醛樹脂,得到硬塑料。
具體: 貝克蘭是個天才的發明家,他1889年開始到美國從事化學研究,為紐約一家攝影供應商工作,幾年後發明了Velox照相紙,這種相紙可以在燈光下而不是必須在陽光下才能顯影。
1893年,貝克蘭辭職創辦了Nepera化學公司,後來經過兩次談判,攝影器材商柯達以85萬美元(相當於現在1500萬美元)的天價買斷了Velox照相紙的專利權。
從1904年開始,貝克蘭開始研究苯酚和甲醛的反應。

盡管早在1872年,德國化學家拜爾就發現了這個反應能產生一些粘糊糊的東西,但拜爾的興趣在合成染料上,對這種東西不感興趣。後來的科學家也對這個反應進行過研究,但因為無法精確控制化學反應沒找到它的利用價值。

貝克蘭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發明了一種名叫貝克利澤(Bakelizer)的實驗裝置,可以精確調節加熱溫度和壓力,能有效控制化學反應。貝克蘭用這種裝置成功得到了酚醛樹脂,將其模壓後得到半透明的硬塑料,這種塑料不易燃燒,成型後不再熔化,也不能溶解到溶劑甚至是酸液中去。

他用自己的名字給這種新材料命名為貝克利特(bakelite),並於1907年7月14日注冊了貝克利特的專利。從這一天起,第一種合成塑料———酚醛塑料貝克利特誕生了。貝克利只比他的英國同行詹姆斯·斯溫伯恩爵士早一天遞交專利申請,否則英文里酚醛塑料可能要叫「斯溫伯萊特」了。酚醛樹脂以煤焦油為原料合成,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樹脂,向粉狀的酚醛樹脂中添加木屑混合均勻後在高溫高壓下模壓成型就得到了酚醛塑料。毫無疑問,它是人類所製造的第一種全合成材料,它的誕生標志著人類社會正式進入了塑料時代。它的發明被認為是20世紀的煉金術,它的發明人貝克蘭於1924年被選為美國化學學會會長,被1940年5月20日的《時代》周刊稱為「塑料之父」。

Ⅱ 塑料從什麼時候開始應用於餐具的生成的

很全面,很具體的。
塑料百年歷史 精彩瞬間面面觀(一)

倫敦科學博物館5月22日開始的紀念合成塑料問世百年的展覽取名為「可塑性」。早在1926年3月,美國《塑料》雜志對塑料也這樣定義:「一種物質的性質,使它可以形成任何想要的形狀,而不像非塑性物質那樣需要切鑿。」
其實倫敦科學博物館早在1934年就舉辦過盛況空前的塑料展,展品中甚至有一個完全用塑料建成,並擺滿了塑料用品的房間。
2007年的展覽呈現了400件經典塑料製品,既有1938年用酚醛塑料製成的棺材、塑料外殼的Ekco收音機、裝飾藝術風格的壁鍾、精緻的煙盒,也有60年代的聚氯乙烯雨衣和靴子、1968年荷蘭建築師馬蒂·祖諾倫設計的太空風格「未來住房」,還有聚亞安酯製成的2006年世界盃足球、極輕的高彈性滑雪服、可生物降解的汽車,以及能製作三維塑料模型的列印機。
科學博物館館長蘇珊·莫斯曼說:「塑料的故事是過去百年材料世界的核心線索之一。有了塑料,才有消費革命,收音機、電視、計算機、合成纖維、一次性用具才得以大量生產。」
●塑料時代的開始
第一種完全合成的塑料出自美籍比利時人列奧·亨德里克·貝克蘭,100年前的1907年7月14日,他注冊了酚醛塑料的專利。
貝克蘭是鞋匠和女僕的兒子,1863年生於比利時根特。1884年,21歲的貝克蘭獲得根特大學博士學位,24歲時就成為比利時布魯日高等師范學院的物理和化學教授。1889年,剛剛娶了大學導師的女兒,貝克蘭又獲得一筆旅行獎學金,到美國從事化學研究。
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查爾斯·錢德勒教授鼓勵下,貝克蘭留在美國,為紐約一家攝影供應商工作。這使他幾年後發明了Velox照相紙,這種相紙可以在燈光下而不是必須在陽光下才能顯影。1893年,貝克蘭辭職創辦了Nepera化學公司。
在新產品沖擊下,攝影器材商伊士曼·柯達吃不消了。1898年,經過兩次談判,柯達方以75萬美元(相當於現在1500萬美元)的價格購得Velox照相紙的專利權。不過柯達很快發現配方不靈,貝克蘭的回答是:這很正常,發明家在專利文件里都會省略一兩步,以防被侵權使用。柯達被告知:他們買的是專利,但不是全部知識。又付了10萬美元,柯達方知秘密在一種溶液里。

塑料百年歷史 精彩瞬間面面觀(二)

--------------------------------------------------------------------------------

掘得第一桶金,貝克蘭買下了紐約附近揚克斯的一座俯瞰哈德遜河的豪宅,將一個谷倉改成設備齊全的私人實驗室,還與人合作在布魯克林建起試驗工廠。當時剛剛萌芽的電力工業蘊藏著絕緣材料的巨大市場。貝克蘭嗅到的第一個誘惑是天然的絕緣材料蟲膠價格的飛漲,幾個世紀以來,這種材料一直依靠南亞的家庭手工業生產。經過考察,貝克蘭把尋找蟲膠的替代品作為第一個商業目標。當時,化學家已經開始認識到很多可用作塗料、黏合劑和織物的天然樹脂和纖維都是聚合物,即結構重復的大分子,開始尋找能合成聚合物的成分和方法。
早在1872年,德國化學家阿道夫·馮·拜爾就發現:苯酚和甲醛反應後,玻璃管底部有些頑固的殘留物。不過拜爾的眼光在合成染料上,而不是絕緣材料上,對他來說,這種黏糊糊的不溶解物質是條死胡同。對貝克蘭等人來說,這種東西卻是光明的路標。從1904年開始,貝克蘭開始研究這種反應。最初得到的是一種液體——苯酚-甲醛蟲膠,稱為Novolak,但市場並不成功。3年後,他得到一種糊狀的黏性物,模壓後成為半透明的硬塑料——酚醛塑料。
不同的是,賽璐珞來自化學處理過的綿以及其他含纖維素的植物材料,而酚醛塑料是世界第一種完全合成的塑料。貝克蘭將它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為「貝克萊特」(Bakelite)。他很幸運,英國同行詹姆斯·斯溫伯恩爵士只比他晚一天提交專利申請,否則英文里酚醛塑料可能要叫「斯溫伯萊特」。1909年2月8日,貝克蘭在美國化學協會紐約分會的一次會議上公開了這種塑料。
酚醛塑料絕緣、穩定、耐熱、耐腐蝕、不可燃,貝克蘭自稱為「千用材料」。特別是在迅速發展的汽車、無線電和電力工業中,它被製成插頭、插座、收音機和電話外殼、螺旋槳、閥門、齒輪、管道。在家庭中,它出現在檯球、把手、按鈕、刀柄、桌面、煙斗、保溫瓶、電熱水瓶、鋼筆和人造珠寶上。這是20世紀的煉金術,從煤焦油那樣的廉價產物中,得到用途如此廣泛的材料。1924年《時代》周刊的一則封面故事稱:那些熟悉酚醛塑料潛力的人表示,數年後它將出現在現代文明的每一種機械設備里。1940年5月20日的《時代》周刊則將他稱為「塑料之父」。當然,酚醛塑料也有缺點,它受熱會變暗,只有深褐、黑或暗綠3種顏色,而且容易摔碎。
1910年,貝克蘭創辦了通用酚醛塑料公司,在新澤西的工廠開始生產。很快有了競爭對手,特別是Redmanol和Condensite兩種牢固的塑料,愛迪生曾試圖用它們製成留聲機唱片控制市場,但未成功。假冒酚醛塑料的出現還使貝克蘭很早就在產品上採用了類似今天「Intel Inside」的真品標簽。1926年專利保護到期,大批同類產品湧入市場。經過談判,貝克蘭與對手合並,擁有了一個真正的酚醛塑料帝國。
作為科學家,貝克蘭可謂名利雙收,他擁有超過100項專利,榮譽職位數不勝數,死後也位居科學和商界兩類名人堂。他身上既有科學家少有的商業精明,又有科學家太多的生活遲鈍。除了電影和汽車,他最大的愛好是穿著襯衫、短褲流連於遊艇「離子號」上。不過據說他只有一套正裝,而且總是穿一雙舊運動鞋。為了讓他換套行頭,身為藝術家的妻子在服裝店挑了一件125美元的英國藍斜紋嗶嘰套裝,預付了店主100美元,要他把這套衣服陳列在櫥窗里,掛上一個25美元的標簽。當晚,貝克蘭從妻子口中獲悉這等價廉物美的好事,第二天就買了下來。回家路上碰到鄰居、律師薩繆爾·昂特邁耶,貝克蘭的新衣服立刻被對方以75美元買走,成為他向妻子顯示精明的得意事例。
1939年,貝克蘭退休時,兒子喬治·華盛頓·貝克蘭無意從商,公司以1650萬美元(相當於今天2億美元)出售給聯合碳化物公司。1945年,貝克蘭死後一年,美國的塑料年產量就超過40萬噸,1979年又超過了工業時代的代表——鋼。在今年倫敦科學博物館的展覽上,貝克蘭的曾孫休·卡拉克一手執一個30年代的尿素甲醛塑料電話,一手展示著一個用生物可降解塑料製成的手機。

塑料百年歷史 精彩瞬間面面觀(三)

--------------------------------------------------------------------------------

●尼龍絲襪革命
塑料的早期發展是經驗主義的,長達60年的時間里,人們並不了解聚合物的形成和結構。直到德國有機化學家霍爾曼·施陶丁格在20世紀20年代提出大分子的概念。就在貝克蘭金盆洗手之前不久,塑料歷史上的另一個里程碑帶著另一種偶然性出現了。1926年,美國杜邦公司的研究主管查爾斯·斯泰恩建議開展一些基礎研究。
對斯泰恩而言,化學發現就如同在一次家庭聚會中將所有的陌生人聚攏起來。第二年,公司決定每年為此撥出25萬美元經費。1928年,年僅32歲的華萊士·卡羅瑟斯博士受聘為基礎化學研究所有機化學部負責人。斯泰恩的要求是:「只探求有關各種物質特質與性能的客觀現象,不在乎發現的現象有什麼具體用途。」
卡羅瑟斯是伊利諾伊大學有機化學博士,這位性格內向的天才患有急性抑鬱症,加入杜邦可以使他逃離受罪一般的哈佛大學講台,又可以證明正值激烈爭論的施陶丁格高分子理論是否正確,因此他將高分子作為有機化學部的主攻方向。
1930年,在用乙二醇和癸二酸縮合製取聚酯的實驗中,卡羅瑟斯的同事朱利安·希爾出於一種本能的好奇,將一支玻璃棒放入燒瓶中,輕輕攪拌瓶底的熔化物。當他慢慢提起玻璃棒時,驚奇地發現一個有趣現象:聚酯能像棉花糖那樣抽出絲來,即使冷卻後也不會變硬或斷裂,長度可達原來的幾倍,強度和彈性也大大增加。他們預感到,這種特性可以紡制纖維,但前提是必須解決易水解、熔點低、易溶於有機溶劑等缺點。
即使在大蕭條中,杜邦的基礎研究項目也沒有解散,這實在是幸運,但艱難時世也給卡羅瑟斯的實驗室帶來了更大的壓力。他們必須研究出一種適銷的超聚合纖維,代替已顯過時的嫘縈(即人造絲)。卡羅瑟斯的團隊已經提交了約60件專利申請,但正如新任研究主管埃爾默·博爾頓喜歡說的,這其中沒有一項讓他聽到「現金出納機的叮當聲」。其實1931年末,焦慮不安的卡羅瑟斯就給希爾看過掛在表鏈上的氰化物膠囊。
1935年初,卡羅瑟斯用戊二胺和癸二酸合成出的聚醯胺纖維強度和彈性超過了蠶絲,而且不易吸水,很難溶解,只是熔點較低,原料昂貴。2月28日,卡羅瑟斯又用各含6個碳原子的己二胺和己二酸合成出聚醯胺66,這種聚合物拉制的纖維外觀和光澤不亞於天然絲,耐磨性和強度超過當時任何一種纖維,而且原料價格便宜。
1938年7月,杜邦公司首次生產出聚醯胺纖維。同月,以聚醯胺66做刷毛的牙刷投放市場,還取了個不同凡響的名字——「奇跡叢」。10月27日,杜邦公司正式宣布世界第一種合成纖維誕生,命名為尼龍,這個詞後來成為聚醯胺類合成纖維的通用商品名稱。
從杜邦公司沒有明確應用目的的基礎研究開始,11年的時間,2200萬美元的投資和230名科學家的努力,奠定了合成纖維工業的基礎。遺憾的是,卡羅瑟斯沒能看到這一成果。1936年4月,剛剛入選國家科學院的卡羅瑟斯被送往醫院治療嚴重抑鬱症。1937年4月29日,這位41歲的化學家在費城一家飯店吞下了氰化鉀葯丸。他的助手保羅·弗洛里總結了聚醯胺理論,1974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38年10月,美國製造的第一雙尼龍絲襪參加了紐約世界博覽會。這種絲襪透明、高彈力、輕盈結實、耐穿、易干、摩擦系數低、不受真菌和昆蟲侵擾,杜邦公司的廣告詞稱其為「像蛛網一樣精細,像鋼一樣牢固,彈性超過任何普通天然纖維」。次年10月,杜邦公司在總部所在地威明頓的百貨商店首次銷售尼龍絲襪,要求每人限買3雙,還要提供當地住址,為此來自全國的時尚女性必須首先搶訂城內的旅館。1940年5月15日,杜邦在全美首次發售,盡管每人限購1雙,500萬雙還是當天告罄。7個月內尼龍絲襪帶來300萬美元的利潤。買不到的女人很多在裸腿上畫紋路冒充絲襪。在一次民意調查中,尼龍絲襪是2/3的女人最想要的東西。
到1940年5月,尼龍纖維織品開始遍及美國各地,工業上尼龍也用做齒輪、軸承和醫用縫合線。不過兩年後太平洋戰爭爆發,尼龍立刻從民用市場消失,主要用於生產降落傘、軍用帳篷、飛機輪胎簾子布、軍服等軍工產品。戰後最初10年,尼龍產量猛增25倍,到1964年佔到合成纖維的一半以上。至今,聚醯胺纖維仍是三大合成纖維之一。
尼龍合成成功,有力地證明了高分子的存在,施陶丁格直到1953年才因1926年的研究獲諾貝爾化學獎。高分子化學一旦真正建立起來,人造纖維、玻璃紙、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等新材料很快接踵而至。

塑料百年歷史 精彩瞬間面面觀(四)

--------------------------------------------------------------------------------

●塑料文化
在英語里,塑料同時也是個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詞,不幸的是往往也是指易變化、不真實和不自然,暗指某種虛偽或欺騙。作為現代生活無處不在的一部分,塑料的用處早已視而不見。相反,作為復雜的化學處理的產物,它被視為不如木材和金屬等傳統材料真實,難以處理更加惡化了它的形象。
塑料遭受指責的根源在於它總是使奢侈品變成大眾消費品。任何產品一旦人人擁有,廉價和普通的感覺也隨之而來。19世紀下半葉,穿帶賽璐珞領口的廉價套裝似乎為英國貧民窟的窮人提供了裝扮成中產階級的機遇,有人評論:「但他最好的套裝的工藝看著還是像個打扮入時的工匠,沒人會把他認成中產階級。」時間一長,賽璐珞領會捲曲、發黃,發出異味,仍然活脫脫一個階級差別的標志。美國作家J.B.普列斯特利在1937年的小說《沙漠午夜》中說:「在一個酚醛塑料的屋子裡,盤子倒是打不碎,但心會碎。」1957年英國大眾文化學者理查德·霍格特這樣描寫工薪階層家庭的變化:「連鎖店的現代主義,全是劣質的膠合板噴上著色漆,正在代替桃花心木老傢具,多彩的塑料和鍍鉻餅干桶正悄然潛入。」
實際上,塑料的身份認同危機始終存在,但並非塑料假冒貴族。法國學者羅蘭·巴特在1957年的小說《神話》中寫道:塑料可以製成桶,也可以製成珠寶。1940年,當紐約世博會出現全套尼龍服裝時,一本書也曾這樣展望塑料時代:「一個遠離蟲蛀和生銹,充滿色彩的世界,一個主要由合成材料建成的世界,它們主要來自分布普遍的原料。當硝煙散去,開始重建,科學將帶著新的力量和資源回到創新使命上來。我們將看到一個明亮、潔凈和美麗的新世界。」
1999年3月,《時代》周刊的文章揭開了我們面對塑料的矛盾心理:「他們喜歡便宜而容易清潔的福米卡塑料貼面廚房檯面,又羨慕大理石和木材真實的觸感。」「每次超市店員問你『紙袋還是塑料袋』,新和舊、自然還是合成、可生物降解還是不可降解,這些問題就會悄然在每個購物者心中迴旋。」英國作家格拉漢姆·斯威福特在1992年的小說《從此》中問道:「一個塑料杯不如一個瓷杯真實嗎?尼龍襪不如絲襪真實嗎?更重要的是,塑料比一場舞台表演或一首詩更具欺騙性嗎?」
還是設計史學家彼得·多默說的好:「如果你日常生活中接觸的就是塑料板、仿木材、印花棉布簾子、工業印染的織物、旅館大堂式的假豪華,你怎麼會想像或關心別人所說的好品位——包豪斯的現代主義的自然秩序、德國彼德邁式的裝飾、英格蘭喬治王時代的古典主義。如果你沒有意識到這些,就不要想了,不管怎樣,對你現在擁有的感到快樂,就是完美。」
●貴賤塑料
塑料與低級、廉價有關的名聲好像由來已久,羅蘭·巴特說:「塑料顯露最多的是空洞平板的聲響,它的噪音就是它的毀滅,它的色彩也一樣,它只能保留最平庸無奇的化學外貌。」
塑料是一種人工合成物,因為本身的可熱熔性能夠注塑成型,也就擅長模仿原先木頭、鋼鐵或者其他什麼昂貴材料。1866年,美國人海亞特使用賽璐珞的初衷據說是為了替代幾乎讓大象毀滅的象牙撞球,當時一顆象牙只能製造5個撞球。當然,塑料的模仿僅僅是出於實用,使用價值淹沒了美學價值,所以,它無法贏得高貴的身份。
貝克蘭在1907年的酚醛塑料(Bakelite)發明最初是作為20世紀的「煉金術」被用到上千種產品中,他的專利一開始解放了無線電的設計,利用這種膠木或者說電木,英國依柯公司請加拿大建築師韋爾斯·科特斯(Wells Coates)設計出了經典的圓形Ekco AD65收音機,三個調節開關圍繞著揚聲器呈圓弧狀排列在下方。1931年,又是貝克蘭這位可敬的美籍比利時化學家研製出黑色膠木配方,瑞典愛立信公司也在同一年推出了帶轉盤的黑色膠木電話機,來代替過去的金屬機身,並最早形成了規模化、標准化生產。
在低廉的標簽之前,塑料曾作為製造人造寶石的材料而享有聲望,早期的Art Deco藝術家也曾把它和寶石、鉑金或人造水晶一起用在首飾設計上。1956年,德國布勞恩牌(Braun)的超級留聲機「白雪公主棺材」是一個用白色塑料和淺色木頭做成的長方形箱子,上面蓋一個有機玻璃(Perspex)的蓋子,當時這種透明合成樹脂材料可是「現代工業的寶石」。
60年代以後,飛利浦、索尼、布勞恩這些大公司經常把一些「優良設計」的典範放置在黑色的塑料方盒子之中,外觀細節減少到最低限度,在這之前像電視音響等電器一直是沿襲木製傢具的風格,這種「無名性」的理性設計從那時起改變了許多家用電器產品的形式,它的影響一直延續到現在。
真正對塑料感到歡天喜地的是歐洲那些波普設計、激進設計或者反設計的設計師們,他們不在乎這種材料被認為是廉價的、平庸的還是沒有品位的,塑料傢具前所未有的光滑表面、有機造型以及艷麗的色彩才能更好地表達他們的創意。1969年,英國人艾倫·瓊斯(Allen Jones)讓手足匍匐在地的塑料裸女用背部托起玻璃桌面的茶幾,這當然是一個色情迷戀的惡俗設計,但是,像Blow吹氣椅子、綠色泡沫塑料仙人掌掛衣架或者一根柔軟透明的塑料管子裡面放置了許多小燈泡的Boalum燈具,現在已經是義大利設計史上的經典。
很早就把塑料用到傢具設計上的是義大利人,從此,所有可能造型的椅子和桌子都能在機器的簡單擊打下便宜地製作。把廉價的塑料賣出天價的也是義大利人,像Alessi的好多廚房用品都是由塑料製成,帶有大量拉伯雷式的幽默,偶爾也帶點黃色笑話的成分。
從第一代iMac桌面電腦誕生時起,全世界都對塑料在IT產品設計中的運用有了新的感受,在蘋果公司之前,斯沃琪是另外一個廉價的塑料拯救了整個貴重的瑞士鍾表工業的故事。現在,我們生活里差不多每一種消費品都要仰仗塑料,至少是某個外殼或者部件。就像手機的「金屬」外殼一樣,輕飄飄的塑料表面經常要被噴塗成金屬、水晶之類的質感,來獲得一點關於貴重的視覺幻想。
菲利浦·斯塔克倒是曾把塑料描述成「一種有貴族氣質的材料」,他的觀點是「塑料是當今唯一真正的生態材料,不可能把一棵樹伐倒,再換上你這個傻瓜站立在那裡」。如果把塑料應用在耐久性的產品上,循環利用確實可能對生態有利。

塑料百年歷史 精彩瞬間面面觀(五)

--------------------------------------------------------------------------------

●反塑料,需要理由嗎?
一場厭煩塑料的群體情緒,崇尚自然材料的傾向正在從單純的設計思維向大眾消費者轉移。
2005年初,有位網名叫ZapWizard的加拿大人,將自己手工改造的紅木外殼iPod貼上flickr相冊,一夜之間成為快速消費品和設計界辦公室內傳遞的熱門連接,很多人驚奇於ZapWizard厭惡iPod流水線身份的態度,更體察到新世紀的消費者對於塑料身份的反感,當時最引人矚目的論壇標題無疑是《塑料讓位木頭,復古還是新機會》。至少ZapWizard改裝的木頭iPod,在拋光打蠟之後,外觀效果和使用手感並不輸於工程塑料,而塑料易掉漆,金屬外殼則磁性干擾,皮革易污,且容易引起動物保護者的心理抵觸。在ZapWizard現象的背後,實際上是一場厭煩塑料的群體情緒,崇尚自然材料的傾向正在從單純的設計思維向大眾消費者轉移。
20世紀末一份有關塑料袋無法在自然環境降解、造成全球性生態危機的調查報告,直接將塑料製品的公眾形象從簡便易用,拖入了環保公害行列,聚氯乙烯和聚碳酸酯的成分讓所有塑料品種都背負上了壞名聲,甚至直接被醫生們與諸多疾病掛上了鉤。塑料確實讓很多物質產品變得廉價,讓普通人可以消費得起,與塑料相伴的流水線文化,讓每個產品的塑料外觀都一個樣,即便那些首席營銷官們拚命創造個性化理念,用花紋和各種顏色修飾塑料本身,可塑料製品依舊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全球每年接近1億噸的塑料製品產量,依舊在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這不單單直接造成了自然環境的危害,更是讓傳統時代擺弄木頭、瓷器、金屬、皮革這些自然材質的手工製造者徹底走向了稀有的工匠之列。
純粹的設計界早已經對塑料進行過反思,曾經在上世紀80年代復制Quasar Khahn可充氣扶手椅的著名設計人孟菲斯感慨道:「塑料也許可以創造出千奇百怪的設計形象,並且可以在流水線上瘋狂地批量生產,但卻讓體驗變得廉價,這不是富人與窮人之間的問題,這是塑料產品設計成本的問題。」實際上,在采訪全球諸多消費電子巨頭的設計中心時,注塑機肯定很隨意地被扔在牆角。對於各式各樣的設計師們,塑料產品設計更接近造型構思和化學勾兌,精雕細刻變得極為奢侈,磨具決定一切成為工業時代的設計鐵律。
而塑料製品的廉價,更在100年間讓人們買了太多自己並不需要的東西,僅僅是因為價格便宜,塑料的,用壞了就扔,這種沒有節制的消費觀念伴隨塑料工藝的不斷改良而愈演愈烈。AC尼爾森在2002年做過一次有關塑料手錶使用率的調查,全球15到25歲的女孩,平均每人擁有2.7塊手錶,至少有1.2塊是斯沃琪,並且73.6%的姑娘平時根本就不戴這塊斯沃琪,寧願讓這塊平均售價65美元的塑料塊躺在抽屜里浪費電池。另一個例子來自於飲料界,可口可樂曾經在上世紀70年代宣稱玻璃瓶是最好的包裝材料,只有玻璃瓶才能真正保持溫度與氣泡間的平衡,可90年代鋁罐成本狂漲,玻璃瓶回收又讓可口可樂難以全球化,於是塑料瓶被抬到了前台,當時《商業周刊》將此列為全球化的100個細節之一。而啤酒業卻將此稱為與飲料界徹底分道揚鑣的標志,當時喜力啤酒的掌門人弗雷迪嘲諷道:「只有玻璃瓶和鋁罐才能真正保證飲料中二氧化碳的壓力,那些使用塑料瓶的飲料公司都暗地裡降低了二氧化碳濃度,這也是為什麼沒有啤酒廠商會用塑料瓶的原因,造糖水的傢伙們只希望孩子們隨身帶著他們的飲料,拚命地猛喝,隨手扔掉瓶子,因為瓶子很不值錢,然後街頭自動售貨機中再買一瓶。消費者僅僅是糖水商們的提款機,而不是飲用愉快的享受者。」

Ⅲ 電木是什麼材料

電木是酚醛塑料。

1、電木是用粉狀的酚醛樹脂,加進鋸木屑、石棉或陶土等內混合後,在高溫下容用模子壓出成品,其中酚醛樹脂是世界第一種人工合成的樹脂。

2、酚醛塑料由於原料來源豐富,合成工藝簡單,價格便宜,產品又具有優良的性能,仍然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熱固性塑料。

(3)貝克萊特樹脂擴展閱讀:

1、電木因一旦加熱成型後,便凝固無法再塑造成其他東西,具有不吸水、不導電、耐高溫、強度高等特性,加上廣泛應用用於電器產品而得名

2、雖然電木產品成型時因要加溫成型,加工時間較普通塑膠要長,模具磨損較大對鋼材要求較高,但因其原料價格的優勢地位,仍舊是不少塑膠件的首選替代品。

3、電木板作膠木板、酚醛層壓紙板,是使用品質優良的漂白木積紙及棉絨紙做為補強物,並以高純度、全合成的石化原料所反應製成的酚醛樹脂做為樹脂粘合劑製造而成的木板。

4、電木已經廣泛應用於我們生活的很多地方,比如:電木插座、電木開關、把手、拉手、紙巾盒、廚灶板台、電木茶盤、檯球用球等等。

Ⅳ 塑料。最初是從哪裡來的也就是說塑料是什麼東西造出來的

塑料是以單體為原料,通過加聚或縮聚反應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其抗形變能力中等,介於纖維和橡膠之間,由合成樹脂及填料、增塑劑、穩定劑、潤滑劑、色料等添加劑造出來的。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樹脂。樹脂是指尚未和各種添加劑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樹脂這一名詞最初是由動植物分泌出的脂質而得名,如松香、蟲膠等。樹脂約占塑料總重量的40%-100%。

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決定於樹脂的本性,但添加劑也起著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樹脂所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劑,如有機玻璃、聚苯乙烯等。

(4)貝克萊特樹脂擴展閱讀

塑料的優點

比重輕。塑料的比重一般在0.9-2.3之間。與金屬相比,它的重姓只有同體積鋁的二分之一,鋼的五分之一,鉛的八分之一。如果是多孔的泡沫塑料,它的比重就更輕得多。

比重輕這一特性,對製品的性能用途有著密切關系。比重輕製成的塑料製品就輕巧美觀,不僅使用攜帶方便,而且便於運輸保管,適合於日用塑料製品的使用要求。

化學穩定性好。塑料,一般來說,都有優良的化學穩定性,與酸,喊、鹽、溶劑、蒸氣、廢氣等大都不起化學作用,適合於製做各種工亞、農業、民用的各種塑料製品。如聚乙烯薄膜,已被大量用作各種食品、葯物的包裝袋。聚氯乙烯薄膜,已被廣泛用作化肥的包裝容器等。

電絕緣性好。塑料的另一特性,就是幾乎都冇優越的電絕緣性,是電器和電子工業不可缺少的材料。有的塑料還具有良好的耐高頻性能,可應用在無線電通訊、電視、雷達等設備上。

而在日用塑料中常見的電木和電玉塑料,則大都用於曰用電器材料方面,象我們常見的電燈插頭、開關、以及電吹風、電軋刀的手柄等。

Ⅳ 塑料是誰發明的 哪個國家的

第一種完全合成的塑料出自美籍比利時人列奧 · 亨德里克 · 貝克蘭,102年前的1907年7月14日,他注冊了酚醛塑料的專利。 貝克蘭是鞋匠和女僕的兒子,1863年生於比利時根特。1884年,21歲的貝克蘭獲得根特大學博士學位,24歲時就成為比利時布魯日高等師范學院的物理和化學教授。1889年,剛剛娶了大學導師的女兒,貝克蘭又獲得一筆旅行獎學金,到美國從事化學研究。 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查爾斯 · 錢德勒教授鼓勵下,貝克蘭留在美國,為紐約一家攝影供應商工作。這使他幾年後發明了Velox照相紙,這種相紙可以在燈光下而不是必須在陽光下才能顯影。1893年,貝克蘭辭職創辦了Nepera化學公司。 在新產品沖擊下,攝影器材商伊士曼 · 柯達吃不消了。1898年,經過兩次談判,柯達方以75萬美元(相當於現在1500萬美元)的價格購得Velox照相紙的專利權。不過柯達很快發現配方不靈,貝克蘭的回答是:這很正常,發明家在專利文件里都會省略一兩步,以防被侵權使用。柯達被告知:他們買的是專利,但不是全部知識。又付了10萬美元,柯達方知秘密在一種溶液里。 掘得第一桶金,貝克蘭買下了紐約附近揚克斯的一座俯瞰哈德遜河的豪宅,將一個谷倉改成設備齊全的私人實驗室,還與人合作在布魯克林建起試驗工廠。當時剛剛萌芽的電力工業蘊藏著絕緣材料的巨大市場。貝克蘭嗅到的第一個誘惑是天然的絕緣材料蟲膠價格的飛漲,幾個世紀以來,這種材料一直依靠南亞的家庭手工業生產。經過考察,貝克蘭把尋找蟲膠的替代品作為第一個商業目標。當時,化學家已經開始認識到很多可用作塗料、黏合劑和織物的天然樹脂和纖維都是聚合物,即結構重復的大分子,開始尋找能合成聚合物的成分和方法。 早在1872年,德國化學家阿道夫 · 馮 · 拜爾就發現:苯酚和甲醛反應後,玻璃管底部有些頑固的殘留物。不過拜爾的眼光在合成染料上,而不是絕緣材料上,對他來說,這種黏糊糊的不溶解物質是條死胡同。對貝克蘭等人來說,這種東西卻是光明的路標。從1904年開始,貝克蘭開始研究這種反應。最初得到的是一種液體――苯酚-甲醛蟲膠,稱為Novolak,但市場並不成功。3年後,他得到一種糊狀的黏性物,模壓後成為半透明的硬塑料――酚醛塑料。 不同的是,賽璐珞來自化學處理過的膠棉以及其他含纖維素的植物材料,而酚醛塑料是世界第一種完全合成的塑料。貝克蘭將它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為「貝克萊特」(Bakelite)。他很幸運,英國同行詹姆斯 · 斯溫伯恩爵士只比他晚一天提交專利申請,否則英文里酚醛塑料可能要叫「斯溫伯萊特」。1909年2月8日,貝克蘭在美國化學協會紐約分會的一次會議上公開了這種塑料。 酚醛塑料絕緣、穩定、耐熱、耐腐蝕、不可燃,貝克蘭自稱為「千用材料」。特別是在迅速發展的汽車、無線電和電力工業中,它被製成插頭、插座、收音機和電話外殼、螺旋槳、閥門、齒輪、管道。在家庭中,它出現在檯球、把手、按鈕、刀柄、桌面、煙斗、保溫瓶、電熱水瓶、鋼筆和人造珠寶上。這是20世紀的煉金術,從煤焦油那樣的廉價產物中,得到用途如此廣泛的材料。1924年《時代》周刊的一則封面故事稱:那些熟悉酚醛塑料潛力的人表示,數年後它將出現在現代文明的每一種機械設備里。 1940年5月20日的《時代》周刊則將貝克蘭稱為「塑料之父」。 當然,酚醛塑料也有缺點,它受熱會變暗,只有深褐、黑或暗綠3種顏色,而且容易摔碎。

Ⅵ 塑料什麼時候出現的

貝克蘭是鞋匠和女僕的兒子,1863年生於比利時根特。1884年,21歲的貝克蘭獲得根特大學博士學位,24歲時就成為比利時布魯日高等師范學院的物理和化學教授。1889年,剛剛娶了大學導師的女兒,貝克蘭又獲得一筆旅行獎學金,到美國從事化學研究。 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查爾斯·錢德勒教授鼓勵下,貝克蘭留在美國,為紐約一家攝影供應商工作。這使他幾年後發明了Velox照相紙,這種相紙可以在燈光下而不是必須在陽光下才能顯影。1893年,貝克蘭辭職創辦了Nepera化學公司。 在新產品沖擊下,攝影器材商伊士曼·柯達吃不消了。1898年,經過兩次談判,柯達方以75萬美元(相當於現在1500萬美元)的價格購得Velox照相紙的專利權。不過柯達很快發現配方不靈,貝克蘭的回答是:這很正常,發明家在專利文件里都會省略一兩步,以防被侵權使用。柯達被告知:他們買的是專利,但不是全部知識。又付了10萬美元,柯達方知秘密在一種溶液里。 掘得第一桶金,貝克蘭買下了紐約附近揚克斯的一座俯瞰哈德遜河的豪宅,將一個谷倉改成設備齊全的私人實驗室,還與人合作在布魯克林建起試驗工廠。當時剛剛萌芽的電力工業蘊藏著絕緣材料的巨大市場。貝克蘭嗅到的第一個誘惑是天然的絕緣材料蟲膠價格的飛漲,幾個世紀以來,這種材料一直依靠南亞的家庭手工業生產。經過考察,貝克蘭把尋找蟲膠的替代品作為第一個商業目標。當時,化學家已經開始認識到很多可用作塗料、黏合劑和織物的天然樹脂和纖維都是聚合物,即結構重復的大分子,開始尋找能合成聚合物的成分和方法。 早在1872年,德國化學家阿道夫·馮·拜爾就發現:苯酚和甲醛反應後,玻璃管底部有些頑固的殘留物。不過拜爾的眼光在合成染料上,而不是絕緣材料上,對他來說,這種黏糊糊的不溶解物質是條死胡同。對貝克蘭等人來說,這種東西卻是光明的路標。從1904年開始,貝克蘭開始研究這種反應。最初得到的是一種液體――苯酚-甲醛蟲膠,稱為Novolak,但市場並不成功。3年後,他得到一種糊狀的黏性物,模壓後成為半透明的硬塑料――酚醛塑料。 不同的是,賽璐珞來自化學處理過的膠棉以及其他含纖維素的植物材料,而酚醛塑料是世界第一種完全合成的塑料。貝克蘭將它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為「貝克萊特」(Bakelite)。他很幸運,英國同行詹姆斯·斯溫伯恩爵士只比他晚一天提交專利申請,否則英文里酚醛塑料可能要叫「斯溫伯萊特」。1909年2月8日,貝克蘭在美國化學協會紐約分會的一次會議上公開了這種塑料。 酚醛塑料絕緣、穩定、耐熱、耐腐蝕、不可燃,貝克蘭自稱為「千用材料」。特別是在迅速發展的汽車、無線電和電力工業中,它被製成插頭、插座、收音機和電話外殼、螺旋槳、閥門、齒輪、管道。在家庭中,它出現在檯球、把手、按鈕、刀柄、桌面、煙斗、保溫瓶、電熱水瓶、鋼筆和人造珠寶上。這是20世紀的煉金術,從煤焦油那樣的廉價產物中,得到用途如此廣泛的材料。1924年《時代》周刊的一則封面故事稱:那些熟悉酚醛塑料潛力的人表示,數年後它將出現在現代文明的每一種機械設備里。1940年5月20日的《時代》周刊則將貝克蘭稱為「塑料之父」。當然,酚醛塑料也有缺點,它受熱會變暗,只有深褐、黑或暗綠3種顏色,而且容易摔碎。 1910年,貝克蘭創辦了通用酚醛塑料公司,在新澤西的工廠開始生產。很快有了競爭對手,特別是Redmanol和Condensite兩種牢固的塑料,愛迪生曾試圖用它們製成留聲機唱片控制市場,但未成功。假冒酚醛塑料的出現還使貝克蘭很早就在產品上採用了類似今天「Intel Inside」的真品標簽。1926年專利保護到期,大批同類產品湧入市場。經過談判,貝克蘭與對手合並,擁有了一個真正的酚醛塑料帝國。 作為科學家,貝克蘭可謂名利雙收,他擁有超過100項專利,榮譽職位數不勝數,死後也位居科學和商界兩類名人堂。他身上既有科學家少有的商業精明,又有科學家太多的生活遲鈍。除了電影和汽車,他最大的愛好是穿著襯衫、短褲流連於遊艇「離子號」上。不過據說他只有一套正裝,而且總是穿一雙舊運動鞋。為了讓他換套行頭,身為藝術家的妻子在服裝店挑了一件125美元的英國藍斜紋嗶嘰套裝,預付了店主100美元,要他把這套衣服陳列在櫥窗里,掛上一個25美元的標簽。當晚,貝克蘭從妻子口中獲悉這等價廉物美的好事,第二天就買了下來。回家路上碰到鄰居、律師薩繆爾·昂特邁耶,貝克蘭的新衣服立刻被對方以75美元買走,成為他向妻子顯示精明的得意事例。 1939年,貝克蘭退休時,兒子喬治·華盛頓·貝克蘭無意從商,公司以1650萬美元(相當於今天2億美元)出售給聯合碳化物公司。1945年,貝克蘭死後一年,美國的塑料年產量就超過40萬噸,1979年又超過了工業時代的代表――鋼。在今年倫敦科學博物館的展覽上,貝克蘭的曾孫休·卡拉克一手執一個30年代的尿素甲醛塑料電話,一手展示著一個用生物可降解塑料製成的手機。

Ⅶ 塑料是哪一年發明的

亞歷山大·帕克斯

一個攝影師在暗房裡的實驗導致了最初的塑料的產生。亞歷山大·帕克斯有許多愛好,攝影是其中之一。19世紀時,人們還不能夠像今天這樣購買現成的照相膠片和化學葯品,必須經常自己製作需要的東西。所以每個攝影師同時也必須是一個化學家。
攝影中使用的材料之一是「膠棉」,它是一種「硝棉」溶液,亦即在酒精和醚中的硝酸鹽纖維素溶液。當時它被用於把光敏的化學葯品粘在玻璃上,來製作類似於今天照相膠片的同等物。
在19世紀50年代,帕克斯查看了處理膠棉的不同方法。一天,他試著把膠棉與樟腦混合。使他驚奇的是,混合後產生了一種可彎曲的硬材料。帕克斯稱該物質為「帕克辛」,那便是最早的塑料。
帕克斯用「帕克辛」製作出了各類物品:梳子、筆、鈕扣和珠寶印飾品。然而,帕克斯不大有商業意識,並且還在自己的商業冒險上賠了錢。上圖:20世紀時,人們開始挖掘塑料的新用途。幾乎家庭里的所有用品都可以和某種塑料製造出來。
繼續發展帕克斯的成果並從中獲利就留給其他發明家去做了。約翰·韋斯利·海亞特這個來自紐約的印刷工在1868年看到了這個機會,當時一家製造檯球的公司抱怨象牙短缺。海亞特改進了製造工序,並且給了「帕克辛」一個新名稱—「賽璐珞」(假象牙—譯注)。他從檯球製造商那裡得到了一個現成的市場,並且不久後就用塑料製作出各種各樣的產品。
早期的塑料容易著火,這就限制了用它製造產品的范圍。第一個能成功地耐高溫的塑料是「貝克萊特」(即酚酣塑料—譯注)。利奧 ·貝克蘭德在1909年獲得了該項專利。
1909年,美國的貝克蘭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20世紀30年代,尼龍又問世了,被稱為是「由煤炭、空氣和水合成,比蜘蛛絲細,比鋼鐵堅硬,優於絲綢的纖維」。它們的出現為此後各種塑料的發明和生產奠定了基礎。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塑料的原料以石油取代了煤炭,塑料製造業也得到飛速的發展。
塑料是一種很輕的物質,用很低的溫度加熱就能使它變軟,隨心所欲地做成各種形狀的東西。塑料製品色彩鮮艷,重量輕,不怕摔,經濟耐用,它的問世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方便,也極大地推動了工業的發展。
然而,塑料的發明還不到100年,如果說當時人們為它們的誕生欣喜若狂,現在卻不得不為處理這些充斥在生活中,給人類生存環境帶來極大威脅的東西而煞費苦心了。
塑料是從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學石油產品,一旦生產出來很難自然降解。塑料理在地下200年也不會腐爛降解,大量的塑料廢棄物填埋在地下,會破壞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結,影響植物的生長。如果家畜誤食了混入飼料或殘留在野外的塑料,也會造成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
目前,中國塑料年產量為3O0萬噸,消費量在600萬噸以上。全世界塑料年產量為1億噸,如果按每年15%的塑料廢棄量計算,全世界年塑料廢棄量就是1500萬噸,中國的年塑料廢棄量在100萬噸以上,廢棄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佔到4O%,這樣大量的廢棄塑料作為垃圾被埋在地下,無疑給本來就缺乏的可耕種土地帶來更大的壓力。
塑料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難以收拾的後患,人們把塑料給環境帶來的災難稱為『油色污染」。
目前,很多國家都採取焚燒(熱能源再生)或再加工製造(製品再生)的辦法處理廢棄塑料。這兩種辦法使廢棄塑料得到再生利用,達到了節約資源的目的。但由於廢棄塑料在焚燒或再加工時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氣體,污染環境,所以可以說廢棄塑料的處理至今仍是環保工作中令人頭疼的一大難題。
參考資料:http://www.hpxx.net/ReadNews.asp?NewsID=456

Ⅷ 塑料是在什麼時候發明的啊

是在世紀初期發明的。
第一種完全合成的塑料出自美籍比利時人列奧·亨德里克·貝克蘭,1907年7月14日,他注冊了酚醛塑料的專利。
塑料是以單體為原料,通過加聚或縮聚反應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俗稱塑料(plastics)或樹脂(resin),可以自由改變成分及形體樣式,由合成樹脂及填料、增塑劑、穩定劑、潤滑劑、色料等添加劑組成。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樹脂。樹脂這一名詞最初是由動植物分泌出的脂質而得名,如松香、蟲膠等,樹脂是指尚未和各種添加劑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樹脂約占塑料總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決定於樹脂的本性,但添加劑也起著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樹脂所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劑,如有機玻璃、聚苯乙烯等。
優點
1.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蝕能力強,不與酸、鹼反應。
2.塑料製造成本低。
3.耐用、防水、質輕。
4.容易被塑製成不同形狀。
5.是良好的絕緣體。
6.塑料可以用於制備燃料油和燃料氣,這樣可以降低原油消耗。
缺點
1.回收利用廢棄塑料時,分類十分困難,而且經濟上不合算。
2.塑料容易燃燒,燃燒時產生有毒氣體。例如聚苯乙烯燃燒時產生甲苯,這種物質少量會導致失明,吸入有嘔吐等症狀,PVC燃燒也會產生氯化氫有毒氣體,除了燃燒,就是高溫環境,會導致塑料分解出有毒成分,例如苯等。
3.塑料是由石油煉制的產品製成的,石油資源是有限的。
4.塑料埋在地底下幾百年、幾千年甚至幾萬年也不會腐爛。
5.塑料的耐熱性能等較差,易於老化。
6.由於塑料的無法自然降解性,它已成為人類的第一號敵人,也已經導致許多動物死亡的悲劇。

Ⅸ 人類第一個化學合成的樹脂是什麼

第一種合成樹脂應該是酚醛樹脂。發明有一百多年了。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