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膜的濃水通量
① 反滲透的濃水一般怎麼處理,求助請問反滲透的濃水
常見的反滲透濃水處理方式有:提高回收率、直接或間接排放、綜合利用、蒸發濃縮以及去除污染物。
1、蒸餾—結晶技術工藝
蒸餾法處理濃鹽水脫鹽多採用蒸餾一結晶工藝。它是淡化脫鹽方法,工業廢水的蒸餾法脫鹽技術基本上是從海水淡化技術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該技術是把含鹽水加熱使之沸騰蒸發,再把蒸汽冷凝成淡水、濃縮液進一步結晶制鹽的過程。該方法的技術類型主要有多效蒸發、蒸汽壓縮冷凝及多級閃蒸等。
2、膜蒸餾一結晶技術
採用膜蒸餾分離技術加蒸發結晶組合的方式。與其它的膜分離過程相比,具有截留率高、能耗低、設備簡單,能處理反滲透等不能處理的高濃度廢水等優點,其有節能環保的優勢膜蒸餾一結晶是膜蒸餾和結晶兩種分離技術的耦合。
首先膜蒸餾過程中去除溶液中的溶劑,將料液濃縮至過飽和狀態然後在結晶器中得到晶體,該過程中溶劑的蒸發和溶質的結晶分別在膜組件和結晶器中完成該技術可以利用低熱值廢熱,節約能耗時低溫的操作條件對膜和設備的機械性能要求較低,可減少總的設備投資和維修成本。
3、濃鹽水低溫利用—蒸發-結晶工藝
濃鹽水低溫利用—蒸發-結晶工藝,採用海水淡化工程中的成熟技術,降低溫余熱作為熱源,利用蒸餾濃縮工藝將高含鹽水多效蒸發,回收蒸發淡水作為補充水,蒸發結晶後的殘留鹽渣作為次生廢物進一步處理,實現高含鹽水的零排放與回用。
(1)反滲透膜的濃水通量擴展閱讀
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廢水的種類和數量迅猛增加,對水體的污染也日趨廣泛和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和安全。對於保護環境來說,工業廢水的處理比城市污水的處理更為重要。
工業廢水的處理雖然早在19世紀末已經開始,並且在隨後的半個世紀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和生產實踐,但是由於許多工業廢水成分復雜,性質多變,至今仍有一些技術問題沒有完全解決。這點和技術已臻成熟的城市污水處理是不同的。
濃水在工業上一般認為是普通水變為脫鹽水除去的部分,也就是說普通水=濃水+脫鹽水。
② 反滲透膜前壓力15公斤,膜後壓力2公斤,新膜,2:1:1,產水少,都是濃水,什麼原因啊
卧槽,這都不知道,用濃水閥憋膜後壓力到10-12kg即可,還有膜後壓力2kg,新膜的話,膜前壓力根本不可能達到15公斤,最多8-11kg都算高的了!肯定有問題
③ 反滲透膜前壓力和膜後壓力與進水壓力和濃水壓力有什麼對應關系嗎
對於單段系統:膜前壓力=進水壓力,膜後壓力=濃水壓力。有的系統壓力叫的亂,需珖現場查看壓力表的取樣點位址。詳詢濟南因科盛華環保公司
④ 反滲透新膜用看3 4天,產水量就降低了。半噸的設備,1-1的,新換膜後 系統壓力1.3 濃水840L 凈水450L,
這種情況抄出現有下列原因:
在產水襲壓力不變化的情況下產水量降低,水質發生變化說明在新機器的調試初期沒有及時加阻垢劑或者採取阻垢措施,造成了膜組件的堵塞,看您的原水水質含鹽量比較高,一定要增加阻垢措施或者預脫鹽裝置。
濃水的排放量是根據設備的使用情況確定的。RO反滲透設備的純水和濃水的內出水比例是可以調容節的。正常情況下比例是1:1。但是如果調節純水出水量大一些,那麼濃水出水就水小一些,這時的純水電導率會偏高一些;如果調節純水出水量小於正常出水量,那麼濃水出水就會大一些,純水電導率會低一些。
⑥ ro膜的濃水排放量怎麼計算
濃水的排放量是根據設備的使用情況確定的。RO反滲透設備的純水和濃水的出水比例是版可以調節的。正常權情況下比例是1:1。但是如果調節純水出水量大一些,那麼濃水出水就水小一些,這時的純水電導率會偏高一些;如果調節純水出水量小於正常出水量,那麼濃水出水就會大一些,純水電導率會低一些。
⑦ 對於一個已知的反滲透膜元件,如果已知所有操作條件包括進水壓力,怎麼計算該元件濃水流量和壓力
用膜廠家的計算軟體算一下就可以了
⑧ 反滲透ro為什麼部分濃水會用,濃水回用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膜吧為什麼還要回用呢
RO濃水再濃縮技術,70%左右的污水已經回用了,剩下大概30%左右的RO濃水因為濃縮程度高,不好版處理。高效反滲權透、電滲析、超頻振動膜、DTRO(碟管式反滲透膜技術)、STRO(網管式反滲透膜技術)、低溫蒸餾膜濃縮技術。均可以實現反滲透濃水再濃縮,以上只是科氏北京濾膜的經驗,僅供參考
⑨ 純水系統中RO膜的濃水是酸性還是鹼性
純水是具抄有一定結構的液襲體,雖然它沒有剛性,但它比氣態水分子的排列有規則得多。在液態水中,水的分子並不是以單個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個分子以氫鍵締合形成水分子簇( H2O),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運動都將受到周圍其他水分子的明顯影響。
⑩ 反滲透RO膜設計軟體總提示濃水流量小於最低濃水流量限值,是為什麼這個濃水流量限值和什麼有關
你設計的是幾段?可能是你後邊的段設計的膜元件數量大,比如說有2段,一段專產屬的濃水為二段的進水,膜設計軟體根據膜的型號,設計進水量有一個低限值,一段膜元件的濃水產量如果低於二段膜元件的進水限值,軟體就會報錯
你可以適當增加前段的膜元件數量,或者減少後段膜元件數量試試
或者是你的模設計後段回收率太大了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