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凈水耗材 » mci樹脂

mci樹脂

發布時間: 2021-01-31 08:36:54

1. 發泡砼里的鋼筋是否要刷防銹劑

裸露於大氣之中1-2年,從而產生銹蝕。目前,銹筋銹蝕處理的方法歸納為以下幾種方法: (1)用加入鋼筋阻銹劑的水泥砂漿或混凝土進行修復。 (2)用鈍化砂漿或混凝土修補。 (3)全樹脂材料修補。 (4)電化學防護法。 (5)鋼筋上刷素水泥漿後,再用塑料袋(塑料帶)包裹嚴密。 在水泥中添加有機膠料能改善砂漿的坑裂性、提高緻密性,但影響與混凝土的粘結力和耐久性。 1、水泥基層塗法:採用水泥砂漿塗覆鋼筋是最簡潔的方法。但因水泥砂漿層不可能緻密,加之塗層薄,在大氣中很快被碳化等原因,故不能對鋼筋提供有效保護。試驗表明,在潮濕大氣中,用水泥砂漿塗覆的鋼筋,在一個月之後便出現銹蝕現象。 在水泥中添加有機膠料能改善砂漿的坑裂性、提高緻密性,但影響與混凝土的粘結力和耐久性。 2、環氧樹脂塗層:試驗與經驗表明,通常市銷塗料、油漆、各類油脂等均不宜用於S塗復鋼筋。主要是均明顯降低與鋼筋或與混凝土的粘結力。環氧樹脂類塗層稍好,但價格貴,現場施工也不方便。 3、防銹水:用含有鋼筋阻銹劑的水定期噴刷鋼筋也能達到一定時期的防銹目的,但需經常觀察和及時噴刷處理。 4、砼包裹法:灌制低標號混凝土將鋼筋包裹在內,也是保護鋼筋的途徑之一,加入鋼筋阻銹劑更能確保長期的防銹性。但本方法的缺點也是明顯的——再行施工時必須將低標號混凝土全部清除。 5、封存法:將裸露的鋼筋置於特製的封套內,內部置人鋼筋阻銹劑、抑氧劑、吸濕劑等,可達到預期的防銹目的,並可根據封存期的長短要求選擇設計封存形式及葯劑用量。到期後啟封便可進行土建施工。 6、MCI鋼筋阻銹劑:MCI系列滲透遷移型鋼筋阻銹劑是一種高性能的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有機陽極、陰級復合型銹蝕抑制劑,對即有結構將MCI—2020或MCI—2021塗刷結構砼表面,它將滲透遷移進人砼,在鋼筋表面形成MCl分子保護膜,防止鋼筋繼續銹蝕。(該產品在國外已大量應用,97年引入我國後據市場了解效果較好)。

2. 小孔樹脂 MCI的能迴流再生嗎

應該可以,有可能不可以,問問別人吧

3. 鋼筋防銹

裸露於大氣之中1-2年,從而產生銹蝕。
目前,銹筋銹蝕處理的方法歸納為以下幾種方法:
(1)用加入鋼筋阻銹劑的水泥砂漿或混凝土進行修復。
(2)用鈍化砂漿或混凝土修補。
(3)全樹脂材料修補。
(4)電化學防護法。
(5)鋼筋上刷素水泥漿後,再用塑料袋(塑料帶)包裹嚴密。 在水泥中添加有機膠料能改善砂漿的坑裂性、提高緻密性,但影響與混凝土的粘結力和耐久性。
1、水泥基層塗法:採用水泥砂漿塗覆鋼筋是最簡潔的方法。但因水泥砂漿層不可能緻密,加之塗層薄,在大氣中很快被碳化等原因,故不能對鋼筋提供有效保護。試驗表明,在潮濕大氣中,用水泥砂漿塗覆的鋼筋,在一個月之後便出現銹蝕現象。 在水泥中添加有機膠料能改善砂漿的坑裂性、提高緻密性,但影響與混凝土的粘結力和耐久性。
2、環氧樹脂塗層:試驗與經驗表明,通常市銷塗料、油漆、各類油脂等均不宜用於S塗復鋼筋。主要是均明顯降低與鋼筋或與混凝土的粘結力。環氧樹脂類塗層稍好,但價格貴,現場施工也不方便。
3、防銹水:用含有鋼筋阻銹劑的水定期噴刷鋼筋也能達到一定時期的防銹目的,但需經常觀察和及時噴刷處理。
4、砼包裹法:灌制低標號混凝土將鋼筋包裹在內,也是保護鋼筋的途徑之一,加入鋼筋阻銹劑更能確保長期的防銹性。但本方法的缺點也是明顯的——再行施工時必須將低標號混凝土全部清除。
5、封存法:將裸露的鋼筋置於特製的封套內,內部置人鋼筋阻銹劑、抑氧劑、吸濕劑等,可達到預期的防銹目的,並可根據封存期的長短要求選擇設計封存形式及葯劑用量。到期後啟封便可進行土建施工。
6、MCI鋼筋阻銹劑:MCI系列滲透遷移型鋼筋阻銹劑是一種高性能的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有機陽極、陰級復合型銹蝕抑制劑,對即有結構將MCI—2020或MCI—2021塗刷結構砼表面,它將滲透遷移進人砼,在鋼筋表面形成MCl分子保護膜,防止鋼筋繼續銹蝕。(該產品在國外已大量應用,97年引入我國後據市場了解效果較好)。

4. 什麼是MCI凝膠

MCI樹脂具有凝膠和大孔樹脂的優點,具有二者的工作原理,有人也叫它小孔樹脂。

5. 求助MCI 和大孔吸附樹脂的區別

離子交換樹脂主要是根據官能團上的功能基團(如H+,OH-離子)與料液中的陰陽離子發生置內換反應,從而達到凈化或純容化分離的目的;大孔吸附劑主要是根據比表面積的吸附和孔容孔徑的攔截完成吸附、分離和純化的目的,當然部分大孔吸附劑同時具備離

6. 請教MCI gel樹脂的使用

MCI GEL CHP20P 三菱凝膠吸附抄樹脂(多襲孔結構),可以通過范德華力、氫鍵力、色散力等吸附硝基酚類物質,2-亞硝基-1-萘酚當然是可以吸附的,可以用無水乙醇解析。
硝基酚化工廢水我們經常用樹脂處理,所以比較熟悉。
至於你提到的吸附了硝基酚之後能吸附金屬離子,應該是金屬離子與硝基酚發生了絡合,但是金屬離子肯定是不會被樹脂本身吸附的。

7. MCI柱可以分離手性化合物嗎

手性化合物的分離需要色譜柱含有手性分子。
MCI是小孔樹脂(聚苯乙烯基的反相樹脂填料)。專MCI 系列屬精細分離填料是在三菱化學Diaion 和Sepabeads 大孔吸附樹脂基礎上設計的,並不具備分離手性化合物的能力。

8. 請問2-nitroso-1-naphthol (2-亞硝基-1-萘酚)被 MCI GEL CHP20P resin(一種樹脂)吸附的原理是什麼

MCI GEL CHP20P 三菱凝膠吸附樹脂(多孔結構),可以通過范德華力、氫鍵力、色散力等吸附回硝基酚類物質,答2-亞硝基-1-萘酚當然是可以吸附的,可以用無水乙醇解析。

硝基酚化工廢水我們經常用樹脂處理,所以比較熟悉。

至於你提到的吸附了硝基酚之後能吸附金屬離子,應該是金屬離子與硝基酚發生了絡合,但是金屬離子肯定是不會被樹脂本身吸附的。

我前面好像回答過你幾個問題,不知道你是否對答案不滿意? 還都沒有採納哦~~~~

9. 核泄漏後,人患核輻射病的症狀是什麼樣子的

分【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和【內照射放射病】分別介紹:

外照射急性輻射病(Acute Radiation Sickness from External Exposure)
一、概念
急性輻射病是指人體一次或短時間(數日)內分次受到大劑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急性輻射病是一種少見而嚴重的全身性疾病。人們開始認識它,還是在1945年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進行了核襲擊之後。那時,發生了數以萬計的傷病員。由於當時對這類疾病的經過與特點缺乏了解,加之原子彈爆炸後多種殺傷因素 (如光輻射、沖擊波、早期核幅射及落下灰核幅射等)的復合作用,故對當時發生急性放射病的傷病員並沒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觀察,因而對急性放射病仍缺乏系統了解與認識。但是,通過這一事件,人們開始重視這一特殊疾病的系統研究。同時,隨著核科技術應用的廣泛發展,大型核設施逐年增加,全世界不斷發生重大核事故,各種類型的急性放射病病例,成為世界各國重點觀察研究與治療的對象。我國自60年代初期,也有各類事故病例發生,在急性輻射病的診斷與治療方面,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二、急性輻射病的發病特點
由於急性輻射病是一種非隨機效應,故其嚴重程度與照射量呈正相關,並存在著照射量閾值 (見表13-1)。
損傷過程復雜,病變廣泛
放射線作用於機體內重要分子,引起它們不同程度的原發損傷,從而導致細胞、組織和器官的生化、功能和形態改變。而這些改變,又可繼發性引起一系列並發症。例如:免疫系統受損,可以引起全身或局部感染;凝血機制受損,可以引起全身或局部出血。這些並發症,重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同時,由於射線作用不可能全身非常均勻、各組織和器官的敏感性又不同,臨床表現錯綜復雜。急性輻射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病變十分廣泛。
由於不同器官、組織敏感性不同,故不同照射量引起的急性放射病,具有不同的規律性表現。從而奠定了急性放射病各種不同類型特徵的基礎。
骨髓型急性輻射病病程的階段性
人體全身吸收劑量達1~10Gy,可發生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即其臨床表現以骨髓造血抑制為主。這種類型的中度和重度急性放射病,臨床表現具有明顯的階段性。
三、急性輻射病的分類和臨床表現
臨床上可以將急性放射病分為骨髓型、腸型和腦型。骨髓型又可根據病情輕重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現依次介紹如下:
1. 骨髓型急性輻射病
骨髓型急性輻射病是指全身吸收劑量為1~10Gy時所引起的以骨髓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輻射病。病情輕重主要決定於劑量的大小,可以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
這種類型的急性輻射病,特別是中度與重度的,病程發展分期明顯,即可分為初期、假愈期、極期和恢復期。
各度骨髓型急性輻射病主要臨床經過:
1) 輕度急性輻射病 吸收劑量為1~2Gy,數天內可出現疲乏、頭昏、惡心、食慾減退、失眠等症狀,然後症狀逐漸緩解。整個病程中,一般不發生脫發、出血和感染。照後1~2天內,白細胞可一時性輕度上升到10×109/L左右,然後下跌到3.0×109/L ~ 4.0×109/L,淋巴細胞可減少到1.0×109/L,其他血細胞數量無明顯改變。40~50天後,血液逐漸恢復正常。
不經治療,兩個月可自行恢復。
2) 中度急性輻射病 吸收劑量為2~4Gy,多有明顯的分期。
初期:照射後數小時可出現頭昏、乏力、食慾下降、惡心、嘔吐。約一天左右進入假愈期。外周血白血球一過性升高,然後逐漸減少。淋巴球輕度減少。
假愈期:臨床症狀緩解,但白血球總數繼續下降,一般不會低於2.0×109/L;血小板可降低。假愈期末可開始脫發。脫發和皮膚、粘膜出血是進入極期的先兆。
極期:一般在照射3~4周後開始,主要的徵象是感染發燒、出血較廣泛,口腔感染多見,白血球降至最低值,血小板明顯減少,可有輕度貧血。
恢復期:受照射後五周左右進入恢復期。症狀消退,血液開始恢復,毛發開始新生。
3) 重度急性輻射病 吸收劑量為4~6Gy。臨床分期明顯。
初期:受照後很快出現全身一般症狀,嘔吐發生早而頻繁,還可出現腹瀉。白細胞總數有一過性升高,然後開始下降,淋巴球明顯減少。
假愈期:1~3天後,上述症狀減退,但血象繼續惡化。2~3周後開始成束脫發,1~2周可全部脫光。
極期:約在病後2~3周進入此期。全身情況惡化,相繼出現嚴重毛發脫落,廣泛而嚴重的出血,多見於齒齦、胸部、頭部及受壓部位,可大片出血或皮下血腫,甚至便血、尿血、咳血、鼻,出血部位常伴感染或壞死,要害部位出血可造成死亡。感染是重度急性放射病的嚴重並發症,常由口腔開始,嚴重可發生敗血症,高燒達39~41℃,全身衰竭時可以體溫不升。早期感染病原菌多為上呼吸道的革蘭陽性球菌和桿菌,晚期多為腸道革蘭陰性桿菌。造血功能明顯抑制,白血球可降至1.0×109/L以下,血小板可低於10×109/L,可有輕度貧血。此外,神經系統、胃腸道、代謝方面均出現紊亂。精子生成障礙。
恢復期:如能積極治療,第5~8周可開始恢復,但記憶力減退、衰弱、食慾減退、貧血等恢復很慢。精子生成恢復更慢。
4) 極重度急性輻射病 吸收劑量為6~10Gy。分期不明顯。
受照後多在一小時內即開始初期症狀,反復而嚴重嘔吐和腹瀉,全身衰竭。2~3天後症狀可稍有減輕,白細胞下降迅速,淋巴細胞減少明顯。一周左右可轉入極期,高燒、拒食、頻繁嘔吐與腹瀉、柏油樣便,嚴重脫水,代謝紊亂。如不積極治療,死亡率很高。
2. 腸型急性輻射病
全身吸收劑量為10~50Gy,或全身不均勻照射而腹部受到特大劑量照射後,以胃腸道症狀為突出表現的急性放射病。
這種類型的急性放射病病程較短,一般十天左右,甚至3~4天即可死亡,分期不典型。病人受照射後數小時即出現明顯症狀,如頭痛、惡心、嘔吐。約經過2~3天後,症狀略有緩解,數日後很快進入極期。突出的症狀是上吐下瀉,嘔吐次數多,程度重,呈頻繁頑固性嘔吐,血水樣或果漿樣稀便,常有里急後重,偶有柏油樣便或膿血便。可伴腹痛,甚至可有腸梗阻症狀。病人食慾下降,甚至拒食。最後體溫升高,血壓下降、脫水、虛脫、中毒性休剋死亡。
3. 腦型急性輻射病
全身吸收劑量為50Gy以上或全身不均勻大劑量照射而頭部受到非常大劑量照射後所發生的以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變不只限於大腦,小腦症狀也很明顯。
整個病程很短,無明顯分期,進展迅速,很快死亡。主要表現為照後立即嘔吐、惡心、腹瀉、經神萎靡、全身虛弱,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四肢冰涼、口唇發、眼結膜充血。,發病1~2小時即意識喪失、共濟失調、四肢抽搐、肌張力增高、眼球震顫。嚴重者牙關緊閉、角弓反張、大小便失禁。數小時後可有短時間的症狀輕度減輕,隨之血壓下降、體溫不升、呼吸變慢、2~3天內死亡。
四、急性輻射病的診斷
急性放射病雖然是一種少見病,但在核戰爭情況下可發生大量傷病員,在平時,大型核設施發生核事故時,也可造成大批的急性輻射病病員。在這種情況下,早期分類診斷非常必要,可以根據病人的病情輕重予以適當的醫療救護處理。至於最後的分類、分度診斷,則需要對各方面材料進行綜合分析,並參考物理劑量,才能正確確定。
早期分類診斷:主要是根據受照後1~2天內能搜集到的各方面資料,進行早期病情的估計。
首先,在可能情況下,對可能受照射的劑量作劑量學的估計;其次,根據初期臨床表現及血細胞改變進行分類診斷 (見表 13-2 及圖 13-1 )。
圖13-1使用方法:將照射後24~48小時淋巴球絕對數和該時間內出現過的最重症狀 (圖右柱內側實線下角)作一連線通過中央柱,即可知病情的程度。如在6小時分類診斷,則僅根據出現過的最重症狀(圖右側內側實踐上線)作一水平橫線至中央柱,但誤差較大。
最後的分類、分度診斷
急性輻射病最後的分類分度診斷,主要應根據整個臨床表現及各項化驗等特殊檢查。物理劑量及生物劑量計(淋巴球染色體畸變檢查),可作為重要參考(見表13-3)。
五、急性輻射病的治療原則
根據病情程度和各期不同特點,應盡早採取治療措施。由於10Gy以上的腸型和腦型急性輻射病,目前尚難以救治,這里只重點介紹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治療原則。
輕度急性放射病:一般只需採取對症處理即可痊癒。
中度和重度急性放射病:
初期:鎮定、脫敏止吐,盡早使用抗放射葯物,可給神經功能調節及改善微循環等葯物。
假愈期:有指徵地預防使用抗菌素。預防出血和保護造血功能;必要時輸全血或血液有形成分。
極期:積極採取有效的抗感染措施;嚴格消毒隔離;控制出血;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注意防止肺水腫。
恢復期:強壯治療,促進恢復。
極重度、腸型和腦型:可參考中度和重度的治療原則,但要特別注意盡早採取抗感染、抗出血措施,注意水電解質紊亂,積極緩解胃腸和神經系統症狀。注意黴菌和病毒感染。極重度骨髓型和輕度腸型放射病,可進行胎肝細胞移植;一般在8Gy以上,有合適供髓者時,可考慮同種骨髓移植,注意抗宿主病的防治。

內照射輻射病(Radiation Sickness from Internal Exposure)
一、概念
內照射輻射病是指放射性同位素過量進入人體後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其特點是進入體內的放射性同位素對機體產生持續性的照射;以同位素靶器官(Target Organ)損傷為主;臨床表現遲發遷延。內照射放射比較少見,而臨床工作中見到的多為放射性同位素內污染(Internal Contamination of Radinuclides)。所謂放射性同位素內污染,指體內放射性同位素超過其自然存在量。
二、內污染放射性同位素的來源
1 放射性礦石的開采、冶煉、精製加工及核燃料的後處理。
2. 放射性同位素生產、制備的各個環節。
3. 核反應堆、核動力裝置運行和維修。
4. 加速器的運行和維修。
5. 工業、農業、醫學、地質和石油勘探,科學研究等部門應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各個環節。
6. 核爆炸後放射性落塵的污染。
三、放射性同位素在體內的代謝
放射性同位素在體內的代謝主要決定於元素的化學性質和物理狀態。它們在體內的代謝直接影響其內照射生物學效應。為認識各種放射性同位素內照射效應特點,應了解有關放射性同位素在體內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的知識。
1. 吸收 放射性同位素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有胃腸道、呼吸道、傷口。有些放射性同位素亦可通過正常皮膚進入體內。
1)由胃腸道攝入 不同族同位素的胃腸道吸收率不同。如鹼族元素和鹵族元素,它們的鹽類易溶於水容易吸收,吸收率極高,幾乎達100%。鹼土元素吸收率也較高,約為10~40%。大部份稀土族元素如鑭系、錒系元素極易水解,在PH>3的介質中可以形成氫氧化物膠體而沉澱,而不易吸收,其吸收率約為0.05%或更少。見表13-4
此外還應考慮到胃腸道功能、神經系統和內分泌功能狀態、食物成份等對胃腸道吸收的影響。
2)由呼吸道吸入 放射性同位素以氣態、氣溶膠或粉塵狀態存在時,可由呼吸道進入體內。氣態的放射性同位素(碘蒸汽、氚、氡等)極易通過呼吸道粘膜及肺泡壁入血。放射性氣溶膠或粉塵經呼吸道吸收時的吸收率與它們的粒徑大小及其化合物的溶解度有密切關系。顆粒大、溶解度小的、吸收率低。否則相反。
3)由正常皮膚和傷口的吸收 某些氣態的放射性同位素(如氚氣、碘蒸汽)和某些液態的放射性同位素(如碘、磷、鍶)可透過正常皮膚進入體內。皮膚破損時,可大大增加吸收的速度和吸收率。動物實驗表明,147Pm經擦傷的皮膚吸收率較未擦傷皮膚高幾十倍。
2. 在體內的分布及影響因素
1)放射性同位素吸收入血後,摻入與其化學性質相類似元素的代謝,如90Sr、131I、137Cs分別摻入Ca2+、I–、K+的代謝過程。它們在各組織器官內分布有以下幾種類型表13-5。
放射性同位素在體內沉積較多的器官及其臨近組織往往受照劑量較大,組織損傷亦大。
2)影響分布因素
放射性同位素在體內的分布主要受同位素的化學性質和機體狀態兩個方面的影響。
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學性質 是指同位素本身及其化合物的化學性質,在影響分布的化學因素中還包括溶劑的化學性質和有無載體等。如硝酸環進入體內易水解成氫氧化物,沉積於肝臟較多,約占注入量的30%;而檸檬酸環呈絡合狀態進入體內,沉積於骨骼,約占注入量的56%,肝臟僅佔9%。放射性核素的溶媒性質影響其吸收速度,如釙(210Po)溶於生理鹽水或甘露醇中給小鼠皮下注射比溶於明膠或油中吸收得快。進入體內的放射性同位素所伴隨的載體量,對分布影響甚大,如131I帶有一定量碘載體時,由於碘對131I有「稀釋作用」,可使用甲狀腺中131I沉積量明顯降低。
機體代謝旺盛時核素在體內的沉積率增加。幼年骨骼的代謝,再建過程大於破壞過程,對鈣的利用多,因而同族同位素45Ca、90Sr、140Ba和226Ra的沉積率也高。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對131I的吸收率增高。
3. 排泄 進入體內的放線性同位素,可以通過胃腸道、腎、肺、膽汁、汗液、乳汁等途徑排泄。其排泄速度、途徑和排泄率與同位素進入途徑及其理化性質有密切關系。
1)氣體或揮發性放射性同位素主要由呼吸道排出,排出率高,排出速度也快。如氡氣吸入後,2小時大部分排出,5小時後肺內僅剩微量。
2)經口攝入,不易被胃腸道吸收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隨糞排出。例如口服
210Po隨糞排出 90%。沉積在肝臟的同位素,經膽汁排至腸道隨糞排出。稀土族和重金屬元素一般隨糞排出為主。
3)直接進入血液或由其他途徑吸收入血的可溶性放射性同位素,主要經腎臟隨尿排出。如3H、24Na、131I、90Sr等,它們入體後的最初幾天,與組織尚未緊密結合,隨尿排出率高,隨時間延長,摻入體內代謝,與組織結合緊密,尿排出率逐漸下降。
體內放射性同位素的減少速度以有效半減期表示。例如131I,物理半衰期為8天,生物半排期為138天,有效半減期為7.6天。
四、內照射放射病的臨床表現
內照射放射病的發病機理和病變的本質與外照射損傷類似。例如:一例口服131Cs148MBq(4mCi);一例口服226Ra75.11MBq(2.03mCi);一例紅骨髓增生症的女患者,在做肝掃描時錯誤地由靜脈注入7400MBq(200mCi)的198Au。這三例患者雖然進入體內的同位素分布特點不同,但臨床表現與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相似。均出現了初期的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的症狀,繼之出現血液的變化。與外照射放射病不同的是,病程長而分期不明顯,或可轉為慢性。慢性期的症狀和體徵與進入體內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有關。慢性內照射放射損傷具有持續性和選擇性的特點。這是由於放射性同位素成為持續體內照射源,其作用直至排出體外或衰變完為止。因此,內照射放射病,除有全身症狀外,還有選擇性的損傷(靶器官的損傷)。例如放射性碘可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或甲狀腺結節形成等;239Pu、90Sr、226Ra主要分布在骨骼,可引起骨痛、骨質疏鬆、造血障礙、病理性骨折等。鈾在體內主要表現為鈾的化學毒性,首先引起腎臟的損傷。內照射放射損傷的遠期效應,可引起惡性腫瘤和白血病等。
五、診斷
首先要全面掌握職業史,臨床表現、體徵和實驗室檢查,此外還需要做體內放射性核素的測定和沉積器官功能的檢查。其中包括現場污染水平、呼出氣、排泄物(痰、尿、糞)、血液等放射性定性和定量測定,全身放射性定性和定量測定等。以便得知內照射放射性同位素種類,並推算出體內污染量及內照射劑量。
診斷標准如下:
1. 經物理、化學等手段證實,有過量放射性同位素進入人體內,致其受照射情況符合下述條件之一:
1)一次或短時間(數日)內進入體內的放射性同位素,使全身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幾個月)均勻或比較均勻地受到照射,使其有效待積量當量(Effective Committed Dose Equivalent)可能大於1.0Sv,並有個人劑量檔案和健康檔案可查。
2)照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放射性同位素連續多次進入體內,或者較長有效半減期的放射性同位素一次或多次進入體內,致使機體放射性同位素攝入量超過相應的年攝入量限值幾十倍以上。
2. 內照射輻射病的臨床表現,或以與外照射急性輻射病相似的全身性表現為主,或以該放射性核素靶器官的損傷為主,並往往伴有放射性同位素初期進入體內途徑的損傷表現。
前述臨床表現可能發生在放射性同位素進入體內的早期(幾周內)和或晚期(數月至數年)。
1)均勻或比較均勻分布於全身的放射性同位素引起的內照射輻射病,其臨床表現和實驗檢查所見與外照射急性輻射病相似,可有不典型的初期反應、造血障礙和神經衰弱癥候群。
2)選擇性分布的放射性同位素則以靶器官損害為主要臨床表現,同時伴有神經衰弱癥候群和造血功能障礙等全身表現。
靶器官的損害因放射性同位素種類而異,如:1. 放射性碘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結節形成等。2. 鐳、環等親骨放射性同位素引起的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等。3. 稀土元素和以膠體形式進入體內的放射性同位素引起的網狀內皮系統的損害。
六、處理原則
1. 對有過量放射性同位素進入體內的人員進行及時、正確的初期處理,主要包括為減少放射性同位素吸收的急救處理及加速放射性同位素排出的治療。處理必須分秒必爭,及時正確。
1)減少放射性同位素吸收
(1) 減少胃腸道內的吸收 主要是催吐、洗胃、服沉澱劑、吸附劑和瀉劑。
催吐:用手指或棉棒剌激咽部;服催吐劑,如吐根劑、硫酸銅(1%, 25ml),硫酸鋅(1~2g)、藜蘆(2.5~5g)、甜瓜蒂(5~15g)等,或皮下注射阿撲嗎啡(5~10mg)。早期用這些方法可使胃內放射性核素排出80~90%。
洗胃:可用溫水或生理鹽水或微鹼性溶液洗胃。禁用能促進放射性同位素溶解和吸收的葯液。
服吸附劑、沉澱劑及緩瀉劑:已知攝入的放射性同位素為鍶、鋇、鐳、鋅、錳等二價元素時,可酌情服用下列一種沉澱劑:硫酸鋇50g;磷酸三鈣5g及磷酸氫二鈉6g;磷酸鋁凝膠100ml等。也可服吸附劑活性炭、骨粉和離子交換樹脂等。在口服沉澱劑、吸附劑後約半小時,口服緩瀉劑,硫酸鎂、雙醋酚酊等,以加速被吸附沉澱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排出。
若已攝入的放射性同位素已超過4小時,應首先使用緩瀉劑。
較特異性阻止吸收劑 褐藻酸鈉和氫氧化鋁凝膠均有阻止90Sr從胃腸吸收的作用。用法:前者8~10g配成糖水飲用,後者首次劑量50ml。均可使胃腸道吸收減少50%以上。
普魯士蘭(亞鐵氰化鐵):可增加137Cs排出。用法:每次1g,1日3次,連服數日。
碘化鉀(KI):可阻止體內放射性碘(131I、125I)進入甲狀腺,使穩定性的碘在甲狀腺內飽和並封閉了甲狀腺,以減少放射性碘在甲狀腺的蓄積。用法:KI100mg,每天一次,連服數日,如無十分必要,累加量不宜大於1g。
(2) 減少呼吸道的吸收:用棉簽拭去鼻腔內污染物,剪去鼻毛,向鼻咽部噴血管收縮劑,如腎上腺素,麻黃素等,然後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給去痰劑如氯化銨、碘化鉀等,使殘留在呼吸道的放射性同位素隨痰咳出。
(3) 減少傷口內的吸收 對污染的傷口,首先用生理鹽水或3~5%肥皂水,由內向外擦洗傷口周圍皮膚,再用生理鹽水或清水反覆多次沖洗傷口,並阻止傷口處靜脈迴流,使由傷口流出一定量的血,以減少吸收。如傷口污染嚴重,經單純沖洗效果不佳,可考慮擴創。
2)加速放射性同位素的排出
放射性同位素內照射損傷的程度和後果,主要取決於體內放射性同位素的滯留量和時間。因此,抓緊時機選用適當的促排措施是內照射損傷治療中的重要環節。否則,隨著時間推移,放射性同位素固著於組織中,促排效果差。
(1) 絡合劑應用 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幾種:二乙稀三胺五醋酸鈣鈉鹽(DTPA-CaNa3)又稱促排靈,是一種高效廣譜的促排葯物,可加速稀土、超鈾及超環等同位素的排出,如鑭 (140La)、鈰(144Ce)、鐠(143Pr)、釹(147Nd)、鉅(147Pm)、鋯(95Zr)、環(239Pu)等。用法:1g溶於250ml生理鹽水中靜脈點滴,每日一次,連續3天為一療程。必要時間隔3~4天再行第二療程。同時注意腎功能的變化。二巰基丙磺酸鈉對釙(210Po)有較好的促排效果。用法:5%5ml肌注,每天2次,3~4天為一療程。胺酸(811)對鉈(234Th)、鋯(95Zr)、鉅(147Pm)、環(239Pu)等皆有顯著的促排效果。用法:0.5g 溶於3ml注射用水或苯甲醇溶液中,肌注,每日1次,3~4天為一療程。有明顯肝、腎功能損害者禁用。
(2) 增加水代謝 3H進入體內後,很快與體內水達到平衡,為加速3H的排出,可大量飲水,由尿排出3H可增加10~20倍。
(3) 增加骨質代謝 用葯物、激素或控制膳食的方法。促進骨質的分解代謝,加速親骨性同位素由尿排出。
2. 加強營養,注意休息和綜合對症治療。
3. 脫離放射性同位素接觸。
〔附〕職業性照射所致外照射急性輻射病,外照射慢性輻射病和內照射輻射病的診斷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工作,應由放射醫學專業醫院作出的診斷才屬有效。

10. 一般的液晶顯示器的外殼是用什麼材料的

一般的液晶顯示器的外殼是用ABS工程塑料做的。
少數高檔的有採用鋁合金外殼的。

ABS工程塑料PC+ABS(工程塑料合金)即,在化工業的中文名字叫塑料合金,之所以命名為PC+ABS,是因為這種材料既具有PC樹脂的優良耐熱耐候性、尺寸穩定性和耐沖擊性能,又具有ABS樹脂優良的加工流動性。[1]
ABS樹脂是五大合成樹脂之一,其抗沖擊性、耐熱性、耐低溫性、耐化學葯品性及電氣性能優良,還具有易加工、製品尺寸穩定、表面光澤性好等特點,容易塗裝、著色,還可以進行表面噴鍍金屬、電鍍、焊接、熱壓和粘接等二次加工,廣泛應用於機械、汽車、電子電器、儀器儀表、紡織和建築等工業領域,是一種用途極廣的熱塑性工程塑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組成的三元共聚物。英文名為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2]
參考:
[1]http://ke..com/link?url=jsWcz7rhzShmuTOPQcg_NbxzBTd2G-WDHgjxcU9dqM2ofR5_w49GT_zIxXODTJ3R
[2]http://ke..com/link?url=_4jAm7_1zgAK5BeXaMrUAcwHP407ARxMCIlq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