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樹脂粉檢測報告
① 聚氯乙烯樹脂粉規格型號分類問題
聚氯乙烯的規格型號是根據聚合度來定的。給你復制個標准,你對照一下:
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
Suspension polyvinyl Chloride resins of general purpose
GB/T 5761-2006代替 GB/T 5761-1993
2006-09-14發布 2007-02-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發布
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
前言
本標准對應於ASTMD 1755:1992(2001年確認)《聚氯乙烯樹脂規范》,與ASTMD 1755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
本標准代替GB 5761-1993《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
本標准與GB 5761-1993的技術差異為:
——對范圍進行了調整(1993年版的第1章;本版的第1章);
——修改了部分物化性能指標(1993年版的4.2;本版的4.2);
——修改了型式檢驗項目中抽檢項目的檢驗周期(1993年版的6.3.2;本版的6.3.2);
——取消了樣品保存期限
——刪除了附錄B「白度(160℃,10min)試驗方法」;
——增加了附錄B「聚氯乙烯樹脂干篩試驗方法」。
本標準的附錄A和附錄B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准由中國[wiki]石油[/wiki]和化學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准由全國塑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聚氯乙烯樹脂產品分會(SAC/TC 15/SC 7)歸口。
本標准委託全國塑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聚氯乙烯樹脂產品分會解釋。
本標准起草單位:錦西[wiki]化工[/wiki]研究院、上海氯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樂金大沽化學有限公司、青島海晶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大沽化工有限公司、福建省東南電化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滄州化工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陳沛雲、孫麗娟、趙陽、姜軍、張英民、諶紹銅、方向陽、孫文育。
本標准於1986年首次發布,1993年第一次修改。
請注意本標準的某些內容有可能涉及專利,本標準的發布機構不應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的產品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
本標准適用於以懸浮法生產的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本體法生產的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亦可參照採用。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改版均不適用於本標准,然而,鼓勵根據本標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起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准。
GB/T 1250 極限熟知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2913 塑料白度試驗方法
GB/T 2914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揮發物(包括水)的測定(GB/T 2914-1999,idt ISO 1269:1980)
GB/T 2915 聚氯乙烯樹脂水萃取物電導率的測定方法
GB/T 2916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用空氣噴射篩裝置的篩分析(GB/T 2916-1997,eqv ISO 4610:1997)
GB/T 2917.1 以氯乙烯均聚和共聚為主的共混物及製品在高溫時發出氯化[wiki]氫[/wiki]和任何其他酸性產物的測定 剛果紅法(GB/T 2917.1-2002,eqv ISO 182-1:1990)
GB/T 3400 塑料 通用型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室溫下增塑劑吸收量的測定(GB/T 3400-2002,eqv ISO 4608:1998)
GB/T 3401 聚氯乙烯樹脂稀溶液粘數的測定(GB/T 3401-1997,eqv ISO 1628-2:1988)
GB/T 3402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第1部分:命名體系和規范基礎(GB/T 3402.1-2005,ISO 1062-1:1998,MOD)
GB/T 4611 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魚眼」[wiki]測試[/wiki]方法
GB/T 4615 聚氯乙烯樹脂中殘留氯乙烯單體含量測定方法
GB/T 6003.1 金屬絲編織網試驗篩
GB/T 6679-2003 固體化工產品采樣通則
GB/T 9348 聚氯乙烯樹脂的雜質與外來粒子數的測定方法(GB/T 9348-1988,eqv ISO 1265-1979)
GB/T 9349 [wiki]聚乙烯[/wiki]、相關含氯均聚物和共聚物樹脂及其混合物熱穩定性的測定 變色法(GB/T 9349-2002,eqv ISO 305:1990)
GB/T 15595 聚氯乙烯樹脂熱穩定性試驗方法 白度法
GB/T20022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表觀密度的測定(GB/T 20022-2005,ISO 60:1997,MOD)
3 產品分類
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產品由GB 3402.1中規定的產品名稱、聚合方法和用途的表示符號及粘數分類號(見表1)等四項組成的代碼分類。聚合方法和用途及粘度的表示符號組合稱為型號。
粘數分類號n 0 1 2 3 4 5 6 7 8 9
粘數,ml/g >156 156~144 143~136 135~127 126~119 118~107 106~96 95~87 86~73 <73
4 要求
4.1 外觀:白色粉末。
4.2 物化性能應符合表2要求。
表二 物化性能要求
序號
項目 型號
SG0 SG1 SG2 SG3 SG4
等級
優
等
品 一
等
品 合
格
品 優
等
品 一
等
品 合
格
品 優
等
品 一
等
品 合
格
品 優
等
品 一
等
品 合
格
品
1 粘數,mL/g
(或K值)
(或平均聚合度) >156
>(77)
>[1785] 156~144
(77~75)
[1785-1536] 143~136
(74~73)
[1535-1371] 135~127
(72~71)
[1350~1250] 126~119
(70~69)
[1250~1150]
2 雜質粒子數,個,≤ 16 30 80 16 30 80 16 30 80 16 30 80
3 揮發(包括水)含量,[wiki]%[/wiki],≤ 0.30 0.40 0.50 0.30 0.40 0.50 0.30 0.40 0.50 0.30 0.40 0.50
4 表觀密度,g/mL,≥ 0.45 0.42 0.40 0.45 0.42 0.40 0.45 0.42 0.40 0.47 0.45 0.42
5 篩余物質量分數/% 0.25mm篩孔,≤ 2.0 2.0 8.0 2.0 2.0 8.0 2.0 2.0 8.0 2.0 2.0 8.0
0.063mm篩孔,≥ 95 90 85 95 90 85 95 90 85 95 90 85
6 「魚眼」數,個/400㎝2 ,≤ 20 40 90 20 40 90 20 40 90 20 40 90
7 100g樹脂的增塑劑吸收量,g,≥ 27 25 23 27 25 23 26 25 23 23 22 20
8 白度(160℃,10min),%≥ 78 75 70 78 75 70 78 75 70 78 75 70
9 水萃取液電導率,S/m,≤ 5×10-3 — 5×10-3 — 5×10-3 — —
10 殘留氯乙烯含量,PPm,≤ 30 5 10 30 5 10 30 5 10 30 5 10 30
表2(續)
序號
項目 型號
SG5 SG6 SG7 SG8 SG9
等級
優
等
品 一
等
品 合
格
品 優
等
品 一
等
品 合
格
品 優
等
品 一
等
品 合
格
品 優
等
品 一
等
品 合
格
品
1 粘數,mL/g
(或K值)
(或平均聚合度) 118~107
(68~66)
[1135-981] 106~96
(65~63)
[980-846] 95~87
(62~60)
[845~741] 86~73
(59~55)
[740~650] <73
<(55)
<[650]
2 雜質粒子數,個,≤ 16 30 80 16 30 80 20 40 80 20 40 80
3 揮發(包括水)含量,%,≤ 0.40 0.40 0.50 0.40 0.40 0.50 0.40 0.40 0.50 0.40 0.40 0.50
4 表觀密度,g/mL,≥ 0.48 0.45 0.42 0.48 0.45 0.42 0.50 0.45 0.42 0.50 0.45 0.42
5 篩余物質量分數/% 0.25mm篩孔,≤ 2.0 2.0 8.0 2.0 2.0 8.0 2.0 2.0 8.0 2.0 2.0 8.0
0.063mm篩孔,≥ 95 90 85 95 90 85 95 90 85 95 90 85
6 「魚眼」數,個/400㎝2 ,≤ 20 40 90 20 40 90 30 50 90 30 50 90
7 100g樹脂的增塑劑吸收量,g,≥ 19 17 — 15 15 — 12 — — 12 — —
8 白度(160℃,10min),%≥ 78 75 70 78 75 70 75 70 70 75 70 70
9 水萃取液電導率,S/m,≤ — — — —
10 殘留氯乙烯含量,PPm,≤ 5 10 30 5 10 30 5 10 30 5 10 30 30
5 試驗方法
5.1 外觀
目視觀察或依據供需雙方協議按GB/T 2913執行。
5.2 粘數(或K值及平均聚合度)的測定
粘數、K值和平均聚合度的測定方法可任選其一。若有爭議,以GB/T 3401為仲裁方法。
5.2.1 粘數的測定
按GB/T 3401進行。
5.2.2 K值的測定
按GB/T 3401進行。其中K值按下式計算:
式中:
ts ——溶液三次流經時間的算術平均值,單位為秒(s);
t0——溶劑三次流經時間的算術平均值,單位為秒(s);
c——溶液的質量濃度的數值,單位為克每毫升(g/mL)。
平行測定的相對偏差應不大於0.7%。
試驗結果取平行測定的兩個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修約至整數。
5.2.3 平均聚合度的測定
按附錄A進行。
5.3表觀密度的測定
按GB/T 20022附錄A進行。
5.4 增塑劑吸收量的測定
按GB/T 3400進行。
5.5 揮發物(包括水)含量的測定,
按GB/T 2914進行。其中試樣受熱溫度為(110[wiki]±[/wiki]2)℃,時間為1h,並按1h的失重量計算結果。
5.6 篩余物的測定
按GB/T 2916或附錄B進行。若有爭議,以GB/T 2916為仲裁方法。
5.7 「魚眼」數的測定
按GB/T 4611進行。
5.8 水萃取液電導率的測定
按GB/T 2915進行。
5.9 雜質粒子數的測定
按GB/T 9348進行。
5.10 殘留氯乙烯單體含量的測定
按GB/T 4615進行。
5.11 白度(160℃,10min)的測定
按GB/T 15595進行。其中試樣受熱溫度為(160±1)℃,時間為10min。若用戶對熱穩定性還有其他要求時,可由供需雙方協商,選用GB/T2917.1或GB/T 9349進行測定。
6 檢驗規則
6.1 組批
以單釜所得產品或同聚合條件的數釜產品經混合均勻為一批。
6.2 采樣
6.2.1 從批量總袋數中按下述規定的采樣單元數進行隨機采樣。當總袋數小於500時,按表3確定;大於500時,以公式 (N為總袋數)確定,如遇小數進為整數。
表3 選取采樣袋數的規定
總袋數 采樣袋數 總袋數 采樣袋數
1~10 全部 182~216 18
11~49 11 217~254 19
50~64 12 255~296 20
65~81 13 297~343 21
82~101 14 344~394 22
102~123 15 395~450 23
124~151 16 451~512 24
152~181 17
6.2.2 采樣時,用采樣探子(GB/T 6679-2003附錄A或和附錄C或相似探子)自袋的中心垂直插入深度的3/4處,採取均勻樣品或用連續自動采樣器(或人工)在包裝線按采樣單元數確定的間隔采樣。
6.2.3 采樣量不少於2kg,混均後分裝於潔凈乾燥的容器(或塑料袋)中封嚴,(用於殘留氯乙烯單體含量測定的樣品,應貯存儲存在密封良好的樣品瓶中並壓實充滿),並標明產品批號和采樣日期。
6.3 出廠檢驗
6.3.1 產品出廠前應由生產企業檢驗部門進行質量檢驗,並附有質量檢驗報告單,其內容包括生產廠名稱、產品名稱、型號、批號、質量指標、等級、生產日期,並有檢驗章。未滿足標准要求的產品不得聲明符合本標准。
6.3.2 物化性能要求中出廠檢驗項目為粘數(或K值或平均聚合度)、表觀密度、揮發物含量、0.25mm篩余物、雜質粒子數、「魚眼」數、殘留氯乙烯單體含量,其餘檢驗項目為型式檢驗項目中的抽檢項目。如有停產後復產、原料或者工藝有重大改變、合同規定等情況,必須進行型式檢驗。在連續正常生產時,抽檢項目應保證達到本標准規定指標,每月抽檢一次,當抽檢不達標時應每批都經行檢驗,直至連續五批檢驗結果都符合標准規定後,方可按正常抽檢。
6.3.3 檢驗結果中如有不符合本標准要求的項目時,應自同批產品中以雙倍采樣單元數采樣對不符合本標准要求項目進行復檢,以復檢結果確定。如仍不符合本標準的技術要求,即為不合格品。
6.3.4 本標准產品質量指標極限數值的確定,採用GB/T 1250中「修約值比較法」。
6.4 用戶驗收
用戶有權按本標准規定對收到的產品進行驗收,如發現產品有不符合本標准規定時,自收到之日起,三個月內向生產廠提出處理意見。
因貯運管理不當影響產品質量,則應由貯運單位負責。
7 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7.1 標志
包裝袋上應標明商標、產品名稱、產品標准號、凈質量、生產廠名稱及地址,並標識產品型號及等級。
7.2 包裝
本產品用內襯塑料薄膜袋的四層牛皮紙袋、聚丙烯編織袋或牛皮紙與聚丙烯編織物復合袋包裝。每袋凈重25.0±0.2kg,亦可採用適宜的其他包裝方式和包裝質量。應保證產品在正常貯存中包裝不破損,產品不被污染、不泄漏。
7.3 運輸
運輸時必須用潔凈的運輸工具,並防止雨淋。
本產品為非危險品,可按一般貨物運輸。
7.4 貯存
產品應存放在乾燥通風的倉庫內,以批為單位分開存放,不得露天堆放,防止日曬和受潮。
附 錄 A
(規范性附錄)
平均聚合度的測定
A.1 溶劑
硝基苯,分析純。
A.2 儀器
A.2.1 烏氏粘度計,如圖A1所示。
圖A1 烏氏粘度計
A.2.2 甘油(丙三醇)浴,可控制(100±2)℃。
A.2.3 恆溫水浴,可控制(30±0.05)℃。
A.2.4 玻璃砂芯漏斗,孔徑(10~15μm)。
A.2.5 分析天平,分度值0.1mg。
A.2.6 秒錶,分度值0.1s。
A.3 操作步驟
A.3.1 測試溶液的制備
稱取(200±0.1)mg聚氯乙烯樹脂試樣,於50mL帶玻璃塞的容量瓶中,加入約40mL硝基苯,在保持(100±2)℃的甘油浴中加熱,間斷搖動容量瓶使試樣完全溶解後,取出容量瓶冷卻至室溫,再置於(30±0.05)℃恆溫水浴中20min,用同樣溫度的硝基苯稀釋至刻度,搖均待用。
A3.2 溶劑流經時間的測試
在粘度計管2、管3分別接上乳膠管,把粘度計垂直置入(30±0.05)℃的恆溫水浴中,使水面超過粘度計球C。
用玻璃砂芯漏斗將溶劑經管1濾入粘度計球A,直至溶劑的液面處於刻在球A上的兩條刻度線之間,恆溫10min。
緊閉管3上的乳膠管,用吸球經管2上的乳膠管慢慢地將溶劑吸進球B,使溶劑升至球C一半時,停止吸氣。
取下吸球再放開管3上的乳膠管,使得溶劑自由下落,用秒錶測量液面從球B上刻度線降至下刻度線所需要的時間,准確至0.1s。重復進行測試並取平均值。
A3.3 溶液流經時間的測定
將上述溶劑從粘度計中吸出。
將約15m的溶液(A.3.1)經過玻璃砂芯漏斗濾入粘度計中,使溶液通過球B吸上放下三次,再從粘度計中吸出。
將剩餘的溶液經過玻璃砂芯漏斗濾入粘度計中,再按A3.2步驟測定溶液的流經時間。
A.4 計算
A.4.1 增比粘度ηsp
按式(A.1)計算:
............................ (1)
式中:
t1——溶劑硝基苯流出時間的數值,單位為秒,s;
t2——測試溶液流出時間的數值,單位為秒,s。
A.4.2 特性粘度[η]
按式(A.2)計算:
............................(2)
式中:
ηr——相對粘度的數值(t2/t1);
ηsp——增比粘度的數值;
c——溶液的質量濃度的數值,單位為克每升,g/L。
A.4.3 平均聚合度P
按式(A.3)計算:
............................(3)
式中:[η]——特性粘度的數值。
附 錄 B
(規范性附錄)
聚氯乙烯樹脂干篩試驗方法
B.1 范圍
本試驗方法適用於懸浮法聚氯乙烯樹脂的篩余物和顆粒大小分布的測定。
B.2 原理
將定量的樹脂,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wiki]機械[/wiki]振擺進行干篩,稱量篩余物。
B.3 定義
篩余物:試驗後留在篩子上的樹脂,以質量分數表示。
B.4 儀器
B.4.1 標准篩振機,主要技術參數為:振動次數230次/min,振動偏心距12mm,振動次數175次/min,振幅高度(2~3)mm可調,電機轉數2800轉/min。
B.4.2 篩子,篩面直徑200mm,高度25mm,篩框和篩網是金屬的,應符合GB/T 6003.1中的規定。按規定和樹脂顆粒大小分布選擇所需的孔徑。
註:可用含有水和清洗劑的超聲清洗裝置清洗篩子,或使用刷子小心清理,如嚴重堵塞,可將篩子浸入四氫呋喃中(3~4)d,取出晾乾即可使用。
B.4.3 天平,分度值0.01g。
B.4.4 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1g。
B.4.5 定時器(秒錶)。
B.5 試驗方法
稱取試樣25g,精確至0.01g(若有靜電,可加入抗靜電劑γ-氧化鋁0.025g,混均)。將混均後的樹脂輕輕倒入篩中,牢固地裝在振篩機上,啟動篩機,同時開始計時,振篩20min停機,連同篩底取下。任選以下方式中一種進行稱量:
a) 將每隻篩子和篩余物一起稱量再減去篩子的質量,精確至0.01g;
b) 將每隻篩子篩余物仔細刷下收集在已知質量的容器中,稱量,精確至0.0001g。
B.6 結果表示
B.6.1 結果計算
篩余物的質量分數R按式(B.1)計算:
R=m1/m0×100 (B.1)
式中:
m0 ——試樣的質量的數值,單位為克,g;
m1 ——篩余物的質量的數值,單位為克,g。
以兩次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為結果,修約至一位小數。
B.6.2 重復性
同一試樣連續兩次或者同台篩機二組篩一次測定,如果不滿足下列條件,則結果無效。
a)篩余物的質量分數大於或等於5%時,兩次測定值之差小於或等於3%;
b)篩余物的質量分數小於5%時,兩次測定值之差小於或等於2%;
c)每個篩的篩余物和底盤中樹脂質量分數總和在(100±2)%范圍內。
② 有人有安徽華塑和新疆天業PVC(聚氯乙烯樹脂粉)的SGS檢測報告 或者REACH報告么
叫產家給呀...
或者拿幾百塊,到外面檢測呀,要做生意,不花錢,不行的哦
③ PVC樹脂粉,一型,二型,六型的編碼和使用范圍。
一是按國家標准GB/T5761,從SG-1到SG-8;
二是直接用聚合度表示(數字,800、1000等);
三是用K值表示,回如K60,K55等,是根據粘數換算出來的一答個值,K57大概是700聚合度,K60是800的,K66大概是1000。一般在技術交流或資料上都習慣用K值,比較簡單明了。
PVC分類對照表
④ PVC檢測標准有哪些
GB/T15819-2006澆灌用聚乙烯(抄PE)管材由拔出式管件惹起情況應力開裂敏理性的實驗要領和技能請求;GB/T5836.1-2006修建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5836.2-2006修建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GB/T10002.1-2006給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20201-2006澆灌用聚乙烯(PE)壓力管機器毗連管件;GB/T20207.1-200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壓力管道體系第1部門:管材;GB/T20207.2-200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壓力管道體系第1部門:管件。
(4)pvc樹脂粉檢測報告擴展閱讀
管材檢測項目有:密度、熔體質量流動速率、靜液壓、環剛度、扁平、環柔度、熱穩定性、揮發分含量、水分含量、炭黑含量、炭黑分散、顏料分散、耐氣體組分、耐快速裂紋擴展成分分析、成分含量檢測等。
管材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管件的質量。熱點管材檢測產品有:包括:PPR管,PVC管,UPVC管,銅管,鋼管,纖維管,復合管,鍍鋅管,軟管,異徑管,供給水管等。
⑤ PVC樹脂粉有哪幾種
你是要買抄PVC樹脂粉的話我推薦襲你可以看下常州的一家賣樹脂粉的公司叫常州榮仁,這家公司做了10多年的PVC樹脂粉了。PVC樹脂粉可分為以下三種:1.通用型PVC樹脂、2.高聚合度PVC樹脂、3.交聯PVC樹脂。
⑥ 求pvc(聚氯乙烯樹脂粉)MSDS(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英文版)
4 First aid measures
General information
Don't need special measures.
After inhalation
If you feel difficulty breathing to seek doctor help timely.
After skin contact
Commonly procts will not stimulate the skin. If event of allergy to seek doctor help timely
After eye contact
Rinse opened eye for several minutes under running water. Then consult a doctor.
After swallowing
Seek immediate medical advice.
5 Fire fighting measures
Suitable extinguishing agents
Proct is not flammable. Use fire fighting measures that suit the surrounding fire.
Protective equipment:
Wear self-contained respirator.
Wear fully protective impervious suit.
6 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Person-related safety precautions:
Wear protective equipment. Keep unprotected persons away.
Ensure adequate ventilation
Measure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o not allow material to be released to the environment without proper governmental permits.
Measures for cleaning/collecting:
Use neutralizing agent.
Dispose contaminated material as waste according to item 13.
Ensure adequate ventilatio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See Section 7 for information on safe handling
See Section 8 for information on personal protection equipment.
See Section 13 for disposal information.
⑦ 用pvc樹脂粉的單位有哪些他們一般幹嘛用,,謝謝
一般拿來做禮品供應品,單位KG 我們做禮品的有用到
⑧ PVC樹脂粉和PVC糊樹脂的區別
PVC樹脂粉是總稱,所以PVC的樹脂,包括糊樹脂,
聚氯乙烯(PVC)糊樹脂顧名思義是此種樹回脂主要以制答成糊狀形式來應用,人們常用此種糊稱作增塑糊,是未加工狀態下的聚氯乙烯塑料的一種獨特液體形式。糊樹脂常由乳液和微懸浮法製得。
聚氯乙烯糊樹脂因粒度微細,其質地像滑石粉,具有不流動性。聚氯乙烯糊樹脂同增塑劑混合後經攪拌形成穩定的懸浮液,即製成PVC糊料,或稱作PVC增塑糊、PVC溶膠,而且人們正是以這種形式用來加工成最終製品。
⑨ pvc粉跟PVC糊樹脂有什麼區別
聚氯乙烯(PVC)糊樹脂顧名思義是此種樹脂主要以製成糊狀形式來應用,人們常回
用此種糊稱答作增塑糊,是未加工狀態下的聚氯乙烯塑料的一種獨特液體形式。糊樹脂
常由乳液和微懸浮法製得。
聚氯乙烯糊樹脂因粒度微細,其質地像滑石粉,具有不流動性。聚氯乙烯糊樹脂
同增塑劑混合後經攪拌形成穩定的懸浮液,即製成PVC 糊料,或稱作PVC 增塑糊、PVC
溶膠,而且人們正是以這種形式用來加工成最終製品。在制糊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制
品需要,添加各種填料、稀釋劑、熱穩定劑、發泡劑及光穩定劑等。
PVC 糊樹脂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僅經加熱就變為聚氯乙烯製品的一種新型的液態材
料。該種液態材料配置方便,性能穩定、易控制、使用方便、製品性能優良、化學穩
定性好,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易著色等,因此被廣泛應用於人造革、搪膠玩具、軟
質商標、牆紙、油漆塗料、發泡塑膠等的生產。
與傳統的懸浮樹脂相比,PVC 糊樹脂具有以下優點:
(1)加工設備價廉。
(2)模具簡單便宜。
(3)可製成特別形狀。
(4)發泡容易。
(5)製品受熱次數少,並可以少量、多品種進行生產。
⑩ 用量杯怎麼測pvc樹脂粉的密度
非常規方法測固體密度方法種種 天平、量筒(或量杯)是測量密度的兩種常用工具,但有時受實驗條件的限制或缺量筒(或量杯)、或缺天平,甚至兩種器材均無,這時應如何測量固體密度呢?以下結合實例分類說明之.一、缺天平類 器材中提供了量筒(或量杯),不妨用排「液」法測其體積,又考慮到物體漂浮時,,而V排又可利用量筒測得,這樣 便求得.例1.給你量筒、空玻璃管各一隻,足夠的水,如何測空玻璃管的密度?(1)在量筒內裝適量水,記下水面所達到的刻度V1; (2)將小試管管口朝上輕輕放入量筒中,使其漂浮於量筒中的水面上,靜止時記下水面達到的刻度V2,則玻璃管的重力 ; (3)將小試管沒入水使其灌滿水後沉入量筒底,記下水面達到的刻度V3; (4)玻璃的密度 .如果所給固體材料直接放在已知密度液體(如水)中不能「漂」,我們可採取措施使其「漂」.例如,橡皮泥直接放入水中沉沒,但如果把它捏成碗狀,就能漂;牙膏皮放在水中沉沒,但如果設法把它弄成空心並密封其口就能漂……對於像石塊、金屬塊等密度大於已知液體密度又不可變形的固體,又如何讓其「漂」呢?可讓密度小於液體密度的物體(如木塊、泡沫、塑料等)作道具,具體操作請看例2.例2.給你量筒一隻,小石塊、木塊各一塊,細線、水足夠,如何測得石塊密度?(1)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然後把木塊放入其中漂浮,記下水面達到的刻度V0; (2)把小石塊放在木塊上,使木塊仍漂浮在水面,記下此時水面所達到的刻度V1; (3)把系好細線的小石塊浸沒水中,記下此時水面所達到的刻度V2; (4)小石塊密度 如果所給固體直接放在已知密度的液體中能漂但不能沉,可採取措施使之沉.例如木塊在水中不能沉,可用大頭針、細鐵絲等把它壓入水中;也可用密度大於水的固體使其墜入.二、缺量筒(或量杯)類 沒有提供量筒(或量杯),如何測得固體體積呢?有以下四法:1.排液法 例3.給你一隻已調好的天平(帶砝碼)和一個盛滿水的燒杯,只用這些器材(不使用任何其它輔助工具),測出一包金屬顆粒的密度.析:本題關鍵在於求得溢出液體質量,但沒有其它輔助工具,不妨充分利用天平間接測出 .①稱出待測金屬顆粒的質量 ; ②稱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 ; ③把金屬顆粒倒入盛水燒杯中(部分水溢出),稱出燒杯水及金屬顆粒的總質量 ; ④ ⑤ 2.整型法 如果被測物體容易整型,如土豆、橡皮泥,可把它們整型成正方體、長方體等,然後用刻度尺測得有關長度,易得物體體積.3.等體積法 用天平稱出與物體等體積且密度已知的液體質量 ,然後根據 間接求得V物.例4.空燒杯一隻,附砝碼的天平一架,水足夠,膠頭滴管一隻,細線二根,試測出小石塊的體積.(1)在空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測得其質量為 ; (2)把系有細線的小石塊放入水中,用細線在新的液面處作下記號; (3)從燒杯中取出石塊,向燒杯中加水使液面到記號處,用天平稱出此時燒杯和水的總質量 ; (4) 4.浮力法 物體浸沒時,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知 ,故得 .例5.給你一個裝有水的燒杯,細線一根,如何測一石塊的密度.(1)用天平測得石塊的質量 ; (2)用天平稱得裝有適量水的燒杯質量 ; (3)用細線吊著石塊浸沒於水中但不觸底,其質量為 ; (4)石塊所受浮力 ,故; (5)石塊密度 三、無天平無量筒類 1.浮力法 有些器材中雖沒有提供天平和量筒(或量杯),但提供了彈簧秤、台秤,這時可用浮力法,具體方法參看例5.2.懸浮法 把待測物體放入原提供液體中,通過加減適當液體改變原供液體的密度,使物體能在液體中懸浮,然後用密度計測出液體密度即為待測物的密度.3.漂浮法 對於形狀規則且 的物體可用該方法.讓物體漂浮於密度已知的液體中,用刻度尺量出物體露出水面的高度 和物體總高度h,則由 知:所以 四、雖給天平、量筒,但天平無砝碼類 天平無砝碼固體質量難求得,不妨以已知密度的液體(如水)為橋梁,利用天平等臂性測出已知密度液體的質量替代物體質量.例6.現有一個已調平的自製帶托盤的等臂杠桿、兩只完全相同的燒杯、一隻量筒、一支滴管、細線、適量的水,如何測小石塊的密度?(1)將兩個燒杯分別放在左右盤上,左邊加水,右邊放石塊,用滴管調節左杯水量,使杠桿恢復平衡; (2)將水倒入量筒測出水的體積 ; (3)用排水法測出石塊體積 ; (4) .五、其它類 天平、量筒(或量杯)均提供,但待測物是一種易溶於水的物體,如糖塊等,如果用排水法測其體積顯然不行,這時可考慮用糖塊不溶解於其中的液體代替水,然後用排液法測體積,可考慮用細沙、油菜子、麵粉等代替水,例題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