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半透膜
Ⅰ 關於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
氯化鐵水解反應:
FeCl3+3H2O=Fe(OH)3+3HCl,這是一個可逆反應
1.選用飽和溶液的目的是增加鐵離子的濃度,有利於平衡向右移動
2.氯化鐵的水解反應本身是一個吸熱反應,加熱可以促使平衡向右移動,但是作為膠體的氫氧化鐵是有一定的濃度限制的,如果濃度過大就會形成氫氧化鐵沉澱,而且溫度比較高的話膠體粒子之間碰撞的機會會增多,也不利於膠體的穩定性,所以煮沸的時間不能過長
下面那題選A
A,膠體和離子都能夠通過濾紙的,所以A是對的
B,氯化鐵溶液是黃色的,所以B錯
C,離子和膠體的粒子半徑不同,後者為100nm左右,前者小於10nm
D,膠體的離子半徑比較大,不能通過半透膜,而鐵離子是能夠通過的
PS: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是不是在做物理化學實驗?呵呵
Ⅱ 膠體的制備
一般以100nm為界
規定直徑在1nm以內為溶液
1nm到100nm(不包括100nm)為膠體
100nm及以上為沉澱
一般可以以是版否能通過半透膜判權斷
能透過的為膠體或溶液
不能透過的就是沉澱了
膠體久置就會慢慢聚集在一起成為沉澱
加熱會更快
一般新置的氫氧化鐵是膠體
至於沉澱轉化為膠體
傳說是把那氫氧化鐵給反應了
比如加濃鹽酸啥的
搞回FeCl3或者FeSO4
再加熱
等它水解回來
產生膠體........
Ⅲ 實驗室 製取H2O的方法
大多數初中高中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實驗室自來水即可滿足要求。
精密度要求不高的實驗專可以直接使用自來水進行屬蒸餾來獲取實驗用水。
而要求更高的實驗則需要製取超純水。
首先,如果實驗到達需要超純水的條件,使用的實驗室的配備一般都有超純水機,直接對自來水進行提純。超純水處理,是一般工藝很難達到的程度,採用預處理、反滲透技術、超純化處理以及後級處理四大步驟,多級過濾、高性能離子交換單元、超濾過濾器、紫外燈、除TOC裝置等多種處理方法,電阻率方可達18.25MΩ*cm(25℃)。
具體的製取方法極為繁瑣,包括離子,有機物,微生物等雜質的去除。
原理主要是物理過濾,吸附,離子交換,氧化反應等。
Ⅳ 動植物細胞制備半透膜那個更好
動物細胞制備半透膜最好,最好選擇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做實驗材料。
Ⅳ 半透膜怎麼制備
雞蛋殼內,雞蛋清之外的那兩層膜是半透膜,取雞蛋的墩頭敲破外殼,可以取到。
Ⅵ 那位大俠做過火棉膠半透膜的制備,求助
易燃品很危險。
Ⅶ 設計對比實驗製取Al(OH)3膠體和沉澱
用半透膜 滲析方法可分離溶液和膠體 因膠粒大小在1~100nm之間不能通過半透膜專 在流水中放置一段時間即屬可 不需檢驗cl- (這時cl- 濃度已相當小了)、
cl- 指的是hcl中的 cl- 因為Fecl3+3H2O=Fe(OH)3(膠體)+3Hcl 是不可逆的 完全反應 【再者向沸水中滴幾滴飽和Fecl3 即使是可逆的 由Fecl3 電離的cl-也可忽略不計
望採納,謝謝
Ⅷ 半透膜的制備方法
1.在100mL燒杯中里加入抄10mL濃硝酸(14.1g/mL),配成混合溶液,冷卻到約20℃。把一小塊脫脂棉浸入混合溶液中8~10min取出後充分洗凈,涼干,得到纖維素硝酸酯。
2.在試劑瓶中取乙醚、乙醇各10mL,再加入1g上述乾燥的纖維素硝酸酯,不斷振盪,放置1~2天,就生成透明的膠棉液。
3.取3mL上述自製或市售5%的膠棉液,加入乾燥的150mL錐形瓶中,將錐形瓶橫斜不斷轉動使瓶的內壁和瓶口都均勻沾上膠棉液。倒出多餘的膠棉液,然後倒置約1min使乙醚、乙醇不斷蒸發,直到乾燥。逐步剝離瓶口的薄膜,沿瓶壁薄膜夾縫注入蒸餾水,使得薄膜逐步跟瓶壁分離,輕輕取出,浸入蒸餾水中備用。 把定量濾紙放入盛有2:1的水-硫酸的燒杯中,用玻棒輕輕撳壓,使它浸沒均勻(玻棒和濾紙都不能帶水)。浸泡60~90s後取出,立即用蒸餾水洗凈,再放入1:1一水合氨的水溶液(即氨水)中,中和殘留的酸,取出在空氣中晾乾。
[備注]
1.製作膠棉半透膜的錐形瓶一定要乾燥,否則難以成膜。
2.膠棉半透膜容易破裂,實驗前請保存在蒸餾水裡。
3.自製羊皮紙時,一定要控制硫酸的濃度和浸泡時間,還要注意在浸泡中濾紙不能重疊。
Ⅸ 半透膜與選擇透過性膜有什麼不同各自包括哪些
半透膜是指一些物質可以透過,另一些物質不能透過的多孔性薄膜。例如:玻璃紙,花生種皮,豬腸衣,雞卵的卵殼膜,離體的膀胱膜,蠶豆種皮,魚鰾,青蛙皮,火棉膠等。根據半透膜是否具有生命現象可分為生物膜和非生物膜。
選擇性透過膜是具有活性的生物膜,它對物質的通過既具有半透膜的物理性質,還具有主動的選擇性,如細胞膜。因此,具有選擇透過性的膜必然具有半透性,而具有半透性的膜不一定具有選擇性透過,活性的生物膜才具有選擇透過性。
下面是直接的應用
反滲透技術是當今最先進和最節能有效的膜分離技術。反滲透膜、鈉濾設備、PP棉等其原理是在高於溶液滲透壓的作用下,依據其他物質不能透過半透膜而將這些物質和水分離開來。由於反滲透膜的膜孔徑非常小(僅為10A左右),因此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鹽類、膠體、微生物、有機物等(去除率高達97-98%)。系統具有水質好、耗能低、無污染、工藝簡單、操作簡便等優點。本公司與日本日東電工美國HYDRANAUTICS(海德能)公司及陶氏FILMTEC公司合作,採用CAD計算機模擬設計,確保了系統的科學合理。
反滲透技術通常用於海水、苦鹹水的淡水;水的軟化處理;廢水處理以及食品、醫葯工業、化學工業的提純、濃縮、分離等方面。此外,反滲透技術應用於預除鹽處理也取得較好的效果,能夠使離子交換樹脂的負荷減輕松90%以上,樹脂的再生劑用量也可減少90%。因此,不僅節約費用,而且還有利於環境保護。反滲透技術還可用於除於水中的微粒、有機物質、膠體物,對減輕離子交換樹脂的污染,延長使用壽命都有著良好的作用。
反滲透是目前高純水制備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脫鹽技術,它的分離對象是溶液中的離子范圍和分子量幾百的有機物,反滲透(RO)、超過濾(UF)、微孔膜過濾(MF)和電滲析(ED)技術都屬於膜分離技術。
Ⅹ 滲析使用的半透膜是一種離子交換膜嗎
電滲析使用的半滲透膜其實是一種離子交換膜。這種離子交換膜按離子的電荷性內質可容分為陽離子交換膜(陽膜)和陰離子交換膜(陰膜)兩種。在電解質水溶液中,陽膜允許陽離子透過而排斥阻擋陰離子,陰膜允許陰離子透過而排斥阻擋陽離子,這就是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在電滲析過程中,離子交換膜不像離子交換樹脂那樣與水溶液中的某種離子發生交換,而只是對不同電性的離子起到選擇性透過作用,即離子交換膜不需再生。電滲析工藝的電極和膜組成的隔室稱為極室,其中發生的電化學反應與普通的電極反應相同。陽極室內發生氧化反應,陽極水呈酸性,陽極本身容易被腐蝕。陰極室內發生還原反應,陰極水呈鹼性,陰極上容易結垢.
利用半透膜的選擇透過性來分離不同的溶質粒子(如離子)的方法稱為滲析。在電場作用下進行滲析時,溶液中的帶電的溶質粒子(如離子)通過膜而遷移的現象稱為電滲析。利用電滲析進行提純和分離物質的技術稱為電滲析法,它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技術,最初用於海水淡化,現在廣泛用於化工、輕工、冶金、造紙、醫葯工業,尤以制備純水和在環境保護中處理三廢最受重視,例如用於酸鹼回收、電鍍廢液處理以及從工業廢水中回收有用物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