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脂粘接試驗
㈠ 硅樹脂粘接性能如何
硅樹脂對鐵、鋁、銀、錫、玻璃及陶瓷等粘接性良好,但對銅的粘接性欠佳,特版別是在高溫及長權時間熱老化後,者可能使銅別面的氧化薄膜有加速硅樹脂熱裂解反應之故。硅樹脂對有機材料如塑料、硅橡膠等的粘接性,主要取決於後者的表面能及與硅樹脂的相容性。
㈡ 如何做樹脂吸附試驗包括樹脂如何預處理,裝柱,吸附,再生等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
吸附樹脂裝柱:濕法裝柱,先於吸附柱中加入一定量的純水,然後加入樹脂,也可內水與樹脂容同時加入柱內,這樣可以防止氣泡產生
吸附樹脂柱預處理:可用2倍體積1mol/l的鹼液過柱,水洗至中性,後再用2倍體積1mol/l酸液過柱,水洗至中性(根據所要吸附物料的PH值大小,選擇酸鹼加入的順序)。也可使用甲醇、乙醇有機溶液洗劑(效果更好)
樹脂再生:根據吸附的物料性質,若吸附鹼性物質,則選擇酸解析,若吸附酸性物質,則選擇鹼解析(酸鹼加熱解析效果更好),若酸鹼都不易解析,可選擇醇溶液解析
樹脂運行過程中,要注意保證樹脂層上必須有液體存在,防止液體流干,出現干柱,產生偏流現象,影響吸附效果;選擇合適的再生劑,否則樹脂性能下降很快;吸附過程要注意流速,不可過快
暫時想到這么多,有問題可以隨時找我
㈢ 樹脂的粘度測試怎麼做
實驗部分
1.1主要原材料
環氧樹脂CYD128、EPG660,岳化樹脂廠;氣相二氧化硅,美國卡博特;偶聯劑KH-550,武大新材料有限公司;固化劑HD-MG、促進劑DMP-30,湖北大學化工廠。
1.2測試儀器
Inston電液伺服材料實驗機,型號1341。
1.3性能測定
按GB/T7124-膠黏劑拉伸剪切強度測定方法(金屬對金屬)測定鋼-鋼剪切強度;按GB/T94-1986測定鋼-鋼不均勻扯離強度;按GB/T2568-1981測定膠體抗拉強度、受拉彈性模量及伸長率;按GB/T2570-1981測定膠體抗彎強度;按GB/T2569-1測定膠體抗壓強度。
1.4制樣
按GB/T503676要求處理樣片,製作模具,按要求進行養護固化、待測。
結果與討論
2.1膠黏劑配方
配方中分甲、乙兩組分,甲組分是CYD128/EPG660/氣相二氧化硅/KH-550=100/10~15/適量/1。乙組分是HD-MG(含DMP-30適量)。甲:乙=100:33(質量份)。
2.2HD-MG基本性能
胺值,mgKOH/g:600±20;粘度,mpa.s(25℃):1200±200,29℃情況下,100g適用期1h50min,非常適於現場操作30~50min適用期的要求。(普通聚醯胺40℃以下粘度mpa.s,粘度太高,不利於操作)
㈣ 樹脂的粘度測試 怎麼做
常用的旋轉粘度計,如bookfield粘度計,測試後的單位是cps或mpa.s
塗4#杯,測試後的單位是秒
㈤ 加固材料檢測中樹脂澆築體試驗的模具
環氧樹脫模劑,又名環氧樹脂離型劑。是為特殊模塑成形加工而設計的,它是生產環氧樹脂產品用的輔助用劑 。在脫模劑的開發過程中,泡沫配方的類型、加工溫度、使用機器、加工的周期時間、產品的樣式及模具的設計都是考慮的因素。
脫模劑所要實現的主要功用,是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均勻的離型膜,使得模塑成形物能夠離型。第二個功用是要考慮到模塑成形物表面的品質及樣式、模具上的積垢及清洗可行性及塗妝可行性。
其他要考慮的因素包括:產品的儲存壽命、產品的穩定性、使用者(及製造者)健康或安全的顧慮,及腐蝕問題。
每一種脫模劑是經過調配,以提供在模塑成形加工的變數范圍內所需要的功能。因為包括了多種的因素,所以脫模劑扮演中間體的角色,使得其功能與最符合業者要求的特性,獲得平衡。脫模劑的基本成分包括:
不同類型的蠟、樹脂、油品、硅油及一些能加強、控制或維持產品功能、穩定性及可用壽命的專有的添加劑。它的主要作用是幫助環氧樹產品能夠從模具中取出,並且使產品保持完整性和後加工性。
環氧樹脂脫模劑的選擇:
環氧樹脂製品因樹脂類型、加工方式、加工溫度、模具材料和生產周期等的不同,對脫模劑都有特殊的
要求。因此,選擇一種合適的脫模劑,唯一的辦法是通過產品試驗。
1、 選擇2~3種脫模劑進行製品的脫模,評定脫模劑脫模的難易、產品表面質量及二次加工的適合性,如
洗、著色及膠水與材料的粘合性等。此階段可在實驗室里進行。
2、 經實驗室篩選確定的脫模劑,必須在生產線上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模具上試驗,試驗周期一般從2~3次
脫模測試至2~8小時的循環生產。
3、脫模劑在生產線上使用,評估脫模劑的綜合性能。
㈥ 粘結劑試驗步驟有哪些
膠粘劑和膠粘試驗(1)性能比較(拉伸、剪切、剝離、彎曲、沖擊和劈裂強度;耐久性、疲勞、耐環境性和傳導性等)。(2)對每批膠粘劑進行質量檢查,確定是否達到標准要求。(3)檢驗表面及其處理的有效性。(4)確定對預測性能有用的參數(固化條件、乾燥條件、膠層厚度等)。試驗對於材料科學和工程的各個方面都十分重要,尢其是對膠粘劑顯得更為重要。試驗不僅能測定膠粘劑的本身強度,而且還能評價粘接技術、表面清潔、表面處理的有效性、表面腐蝕、膠粘劑塗布、膠層厚度和固化條件等人們非常關心的問題。本章首先一般性地討論粘接接頭試驗的各種類型,只是包括一些比較重要的試驗,繼而列出某些學科領域中有關的ASTM方法和實踐,以及SAE航天局推薦的方法(ARP/s)。2、拉伸單純拉伸試驗是負荷作用垂直於膠層平面並通過粘接面中心的試驗。TMD897粘接接頭拉伸強度測試方法是保留在ASTM中有關膠粘劑最古老的方法之一。對於試驗所用試件和夾具的製作必須給予重視,由於設計不妥,試驗時會產生邊緣應力,有很大的應力集中,所得到的應力數據進行類推求算不同粘接面積或不同構形接頭的強度很可能是不真實的。
因此,D897已被D2095(條型和圓棒試件拉伸強度測試方法)所代替。這種試件按照ASTMD2094(粘接試驗中條型和圓棒試件的制備)標准製作,很容易調整同心度。如果正確地製作試件和進行試驗,便能較精確地測定拉伸粘接強度。拉伸試驗是評價膠粘劑最普通的試驗,盡管是有經驗人員設計的接頭,也不能保證加荷時完全是拉伸形式。大多數結構材料都比膠粘劑的拉伸強度高。拉伸試驗的優點之一是能得到最基本的數據,如拉伸應變、彈性模量和拉伸強度。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維謙斯及其同事對拉伸試驗的應力分布進行了分析,發現除非是當膠粘劑與被粘物的模量相匹配時,應力在整個試件里的分布是不均勻的。這種模量的差異造成了剪切應力沿界面傳遞。3、剪切單純剪切應力是平行於粘接面所產生的應力。單搭接剪切試件不能代表剪切,但卻很實用,製作比較簡單,測得的數據有實用價值、重復性好。剪切試驗是很普通的試驗(對比下列的幾種試驗),因其試件制備容易,且幾何形狀和操作條件對很多結構膠粘劑都適用。與拉伸試驗一樣,剪切試驗的應力分布也是不均勻的,破壞應力是按常規方法將負荷除以粘接面積而得,膠層里承受的最大應力要比平均應力高得很多,膠層受到的應力與純剪切不同。粘接的「剪切」接頭的破壞形式與膠層厚度和被粘物的剛度有關,有時以剪切破壞為主,有時以拉伸破壞為主。
㈦ 樹脂的粘度測試 怎麼做
常用的旋轉粘度計,如bookfield粘度計,測試後的單位是cps或mpa.s塗4#杯,測試後的單位是秒
1實驗部分
1.1主要原材料
環氧樹脂CYD128、EPG660,岳化樹脂廠;氣相二氧化硅,美國卡博特;偶聯劑KH-550,武大新材料有限公司;固化劑HD-MG、促進劑DMP-30,湖北大學化工廠。
1.2測試儀器
Inston電液伺服材料實驗機,型號1341。
1.3性能測定
按GB/T7124-膠黏劑拉伸剪切強度測定方法(金屬對金屬)測定鋼-鋼剪切強度;按GB/T94-1986測定鋼-鋼不均勻扯離強度;按GB/T2568-1981測定膠體抗拉強度、受拉彈性模量及伸長率;按GB/T2570-1981測定膠體抗彎強度;按GB/T2569-1測定膠體抗壓強度。
1.4制樣
按GB/T503676要求處理樣片,製作模具,按要求進行養護固化、待測。
2結果與討論
2.1膠黏劑配方
配方中分甲、乙兩組分,甲組分是CYD128/EPG660/氣相二氧化硅/KH-550=100/10~15/適量/1。乙組分是HD-MG(含DMP-30適量)。甲:乙=100:33(質量份)。
2.2HD-MG基本性能
胺值,mgKOH/g:600±20;粘度,mpa.s(25℃):1200±200,29℃情況下,100g適用期1h50min,非常適於現場操作30~50min適用期的要求。(普通聚醯胺40℃以下粘度mpa.s,粘度太高,不利於操作)
㈧ 如何提高 結構膠及樹脂 粘接表面的粘接強度
如果要提高粘接牢度,事先必須除去表面漆膜。
粘接牢度跟表面處理有極大的關系,回表面必須真答正做到清潔無油污,必要時可能要將表面做粗糟處理,以加大粘接面的相對面積。
按工程設計要求選擇最適合的膠粘劑型號並嚴格按照操作規定操作,控制乾燥溫度/濕度及固化時間,這樣就能提高粘接質量及牢度。
㈨ 樹脂類膠粘接劑需要做哪些老化試驗
針對樹脂類膠粘接劑的老化試驗有兩種,一種是濕熱循環試驗,還有一種是氙燈人工氣候試驗。
一、濕熱循環老化試驗:
濕熱循環老化試驗是將試件放置於人工製造的環境中將濕度控制在95%RH,在一個小時內將溫度從室溫25℃升高到50℃不斷循環從而得出長期高溫高濕條件下材料的耐濕熱性能。以一定時間後的檢測數據作為老化試驗的結果。
參照標准:GB/T50367-2013《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鋼筋混凝土承重結構加固用的膠粘劑(樹脂),其鋼-鋼粘結抗剪性能可以通過濕熱老化檢驗進行測試。濕熱老化檢驗應在50C溫度和98%RH相對濕度的環境條件進行測試,對重要構件不得少於90d;對一般構件不得少於60d。」
二、氙燈人工氣候試驗:
氙燈人工氣候試驗是採用氙燈光源,連續光照,控制一定的溫度(63±3℃)、濕度(65±5)、輻射能(300~890nm)、降雨周期和時間(18min)),模擬和強化自然氣候條件中的光、熱、氧、濕氣、降雨等主要環境因素,以加速試樣的老化,並以試樣在一定時間的檢測數據作為老化試驗的結果。
參照標准:GB/T14522-1993《機械工業產品用塑料、塗料、橡膠材料人工氣候加速試驗方法》中氙燈人工氣候試驗。